王英明相關文章

「你不管政治,政治就會來管你」

「你不管政治,政治就會來管你」

  大直的樓房倒塌,令人怵目驚心。有民眾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政府會這樣、沒有辦法保護人民?其實應該反問: 政府不就是民眾你自己選出來的嗎? 大直的樓房倒塌,令人怵目驚心。(資料照) 台灣近年的政治,應該早就隨著民主的進展,會有更大的成就。相反的,由於各種因素,造成現在紛爭更多、對立更尖銳、謊言更盛行、瘋言瘋語更普遍,特權、黑道、貪污、包庇、暴力,已成生活的日常,更有甚者,草包、狡辯、耍賴、硬拗、公私不分、能撈就撈、造謠、抹黑、謾罵、目無法紀,講謊話也不會受到指責或被選民唾棄。而地方派系早就是政商勾結、角頭勢力、家族利益、洗錢、特定廠商供養對價關係、發財的總是同一批人。還有些政治團體、媒體導向,總是專門破壞台灣島內團結、或瘋狂去鬥爭想為台灣做出貢獻的人,讓真正的專家,知難而退,讓台灣的前進腳步遲緩下來。 而從中央、法院到地方政府各層級,從國安間諜法,到地方各種法規、交通規則、違建、工安,可能是怕有政治糾紛、怕得罪對方陣營?對各種違法亂紀、地方惡勢力,猜測是否都盡量妥協退讓或怠惰放縱 ?或最後總是不罰或輕罰、或可能乾脆特權關說,不了了之?有時真的使人嘆息氣餒。 最近我看到附近一個公車站牌區,竟然被宮廟搭棚帳作為法會,而且是「合法」申請,由此小案件就可見民政局完全不顧慮到民眾的候車要求,連這種基本權利都要向宮廟勢力投降,非常令人憤怒。又如大直樓塌事件,都發局竟對本來有危險的工地,發「公文」讓其繼續施工,最後是住民的家破、差點人亡。受災戶應該是會重建遙遙無期,賠償不能期待,而政治人物就是盡情利用現場作秀。這真是一個民主國家的悲哀,但在台灣也就是司空見慣,民眾縱使無可奈何,也只能百般忍耐、視而不見。有國外媒體說,台灣的街頭是行人地獄,所以也有人說,台灣就是快樂的地獄,且沒有對錯,只有顏色。 在全世界民主先進國家看不到的怪現象,在台灣都看到了。有犯罪、 前科、傷害、貪污、黑道、判刑、色情、恐嚇、關說違停的紀錄者,民眾通通都會原諒或遺忘,並且一再以高票送這些人進入各民意機關、各層級政府。不少民眾追逐的竟是講髒話、有聲量、秀美貌或肌肉的綜藝化的人物,看起來即使受過大學教育(大學教育,本是要人明辯是非、追求真理即哈佛大學校訓 「Veritas」),很多人的判斷能力,卻越來越是弱智。 當一些文章、談話節目每天都在批評各種政治人物的時候,其實更該批評的應是民眾。歷史總是在批評希特勒,但是當年如果沒有德國人民的支持,怎麼會有此人的出頭、以及後來的世界禍患?批評希特勒有意義嗎?而台灣也是一樣,是民眾投票支持這些政客的。要怪也只能要怪自己,拼命罵一些政客是沒有用的,他們被罵了也無所謂,反而網路聲量越來越高。 理查史特勞斯寫的曲「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描繪的拜火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論者曾提及,有善惡二元論,是指「人類始終是善惡兩股勢力在爭鬥」。有人喜愛為惡、或胡言亂語,本就是理所當然。問題是站在對立面的「善」,為什麼不能夠擇善固執,堅持自己的理念、全力對抗「惡」、讓「惡」下台?但事實上很多人所做所為,反倒是如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所說,是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平庸的邪惡」。 這些人自以為是站在中道立場,不偏不倚,「非常客觀」,是中間選民。殊不知甘迺迪有名言:「地獄裡最熱的烈火,是留給那些在有道德危機時,仍自以為是中立的人」。常有人說:「我不喜歡政治」,或者是「政治與我無關」。政治學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管政治,政治就會來管你。」印證如果我們所選擇出來的人不一樣,是不是就沒有大巨蛋弊案?沒有捷運被工程吊臂壓垮而讓學者喪生?是不是就沒有樓房會倒塌?地面會下陷? 很多事情都發生了。對大直的受災戶,以及所有關心的民眾,也許都要開始思考:政治與我們的生活每一層面,確有很大的關係。千萬不要說,誰來當(總統、市長、縣長、縣市議員、鄉鎮代表),對我哪有什麼關係。千萬不要等到貪污、弊案、樓塌、橋斷、路陷、人命喪失的發生後,才醒悟:政治真的與我們息息相關。 (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9-11
從世衛補頒給高端疫苗「遲來的獎狀」 談三個疑惑!

從世衛補頒給高端疫苗「遲來的獎狀」 談三個疑惑!

隨著疫情遠去,上週COVID-19 疫苗注射,全台只有7,957人次。國產高端疫苗,緊急授證(EUA)效期已過,並早已停產,也沒有發展次世代疫苗,很多民眾聽到高端兩個字,就下意識地認為:「喔,就是那個不合格的疫苗」。 據《經濟學人》資料,2020~21國際超額死亡(即疫情期間總死亡數減去非疫情期間推估總死亡數)比較,台灣是全球第九低。甚至去年11月13日地方選舉前,台灣與OECD的卅八個國家比較,每百萬人死亡數和致死率都可排在最低的前三名。這都是令人羨慕的事實,但在媒體政客抹黑曲解下,真相也成了謊言,以致「政府殺人」之言,至今民眾仍朗朗上口。 這場惡夢剛算吿一段落,世衛組織WHO/C-TAP 與藥品專利聯盟MPP,在今年8月29日卻悄悄核准了台灣高端公司的技術授權,並推薦技轉給有需要的中低收入國家。同樣受到肯定的,還有來自會員國西班牙及智利的團隊。 其意義可能是,高端的疫苗製作良好,有蛋白質合成與佐劑使用的特殊性,雖目前已成過去式,對以後不可知的未來病毒威脅,到時其技術就可以發揮極大的力量。這也是當初我國發展疫苗科技的主要目標。WHO的此一宣佈,很多國家注意到台灣在晶片外,公共衛生控制疫情的水準、生物科技,也是成就非凡,更多人知道了台灣的存在與重要性。這是兩三年來衛福部與高端所做的貢獻。 這項核准,可算是世衛組織頒給高端公司「遲來的獎狀」。不過在此不是要討論C-TAP的內容(網路上很容易就可以查到),而是要提出一些我所觀察到的疑惑。 WHO計畫單位C-TAP、及聯合國公衛組織單位MPP昨共同宣佈,將與高端公司合作取得高端新冠疫苗技術授權。圖為高端疫苗這次合作案的專案負責人為Paul Torkehagen。(資料照)   為何這消息在台灣的報導,是如此雲淡風清?而且飽受奚落? 在台灣,也許因為疫情已經過去了,多數人認為這沒有什麼新聞性。但大家絲毫沒有為自己國家團隊得到國際組織的肯定、而感到光榮,這很奇怪。甚至還有民眾在媒體回應中,質疑高端是花了多少錢去向聯合國買到這項核准。如WHO可以收買的話,我們早就進入聯合國了。真是好笑。 很多人兩年前把世衛組織捧得像是世界唯一偉大的權威機構,強調沒有其「認證」,就沒有國際肯定,就不是好疫苗。現在同一個機構,認證了高端的技術的優良,評論者又似乎認為「世衛只是普通的機構」,高端有這成就,有什麼大不了,又不能賺錢,甚至有人說只是核准這個技術,不是認證高端疫苗。 這不是很奇怪嗎?認為某建築公司的建築技術品質很好,卻說他蓋的房子不好? 又打個比方,世衛頒發獎狀給台灣的疫苗公司、而台灣並非會員國。這就好像某學校頒發獎狀給三個學生,但其中一個是在街頭流浪、不具學籍。明理的人會認為,沒有學籍的學生,懂得力爭上游,最後終於得獎,真是值得鼓勵。但嗤之以鼻說這不值一提,又揶揄獎狀沒有經濟效益,賣不到錢。 這些家人是怎麼了?跟自家這個沒學籍的孩子有仇? 高端沒有三期報告、所以是不合格疫苗? 大多數不懂什麼叫做「三期」的人,兩年多以來就一直跟著媒體痛罵:高端沒有三期。還有候選人說高端是密醫。但稍為探討文獻,就知道藥理藥品認證原則,並沒有規定必須三期才算完整;當情況危急,有救命的必要,隨時可以終止三期研究進入實用階段。我曾經幾次為文討論此事,但是民眾並不買單。 2020/21年尾年頭,台灣在抵擋病毒將近一年,終於進入危急時刻的前後,兩黨立委共同催促、尤其蔣姓立委更主張「降低原訂標準,縮短時間、趕緊加工製造疫苗」,高端疫苗因此「奉旨」力拼,並以疫苗效益橋接方式,趕出產品,執政黨更全力配合。但從此風雲變色。 某疾管前高官最近還在繼續指責,「高端技術雖受WHO肯定,但沒能在台灣做完整三期試驗,就貿然得到政府EUA,而沒有保護效益數字,這是一項錯誤」。在不同狀況之下,這話雖然不錯,但高端發展起步太慢,世界疫情混沌不明,台灣當時是在政府嚴控下,根本沒有足夠的確診病例可以拿來做三期試驗。真正做完,已經是一年以後的事情。更何況著名三大疫苗,也都是還沒有三期就上市,「一面作戰、一面練兵」。 當很多人注射AZ或BNT、莫德納時,嘴巴喃喃唸:沒有三期是不可以的。卻不知道他打的那些疫苗,就是還沒有三期。當時資料逐漸證明,已發展成功的疫苗有效以後,慢慢就沒有國家能做大規模的真正三期實驗了,因為不但人數不夠,在人性上是非常殘忍的(明明知道疫苗可保護實驗者,卻為了成就對照組而注射了食鹽水)。所以後期紛紛採用「疫苗效益橋接」方式(如高端、現階段兒童新冠疫苗、次世代疫苗皆如此),以取代三期。 其實這就是臨時授證(EUA)的意義。其效期是暫時性,是合乎學理,也是權宜之計,且發現有問題隨時可收回。但很多人包括一些蛋頭學者,就是以最高的傳統標準要求高端一定要怎麼樣、才算合格。難道這些人是不希望看到有國產的疫苗出現嗎? 沒有國際認証,一切免談? 已經兩年多了,很多人還是搞不懂什麼叫做認證。全世界的各種疫苗、藥品,其實完全沒有所謂「國際認證」這件事情。所有藥品或疫苗,本來就會有依照一定的標準規格來製作,至於是不是要「認證」它,要看該國有沒有要使用這疫苗(或藥品)。如果沒有要進口這個疫苗、也不使用這個疫苗,這個國家就沒有必要去認證它。例如英國的AZ,在美國沒有得到認證,因為美國根本不使用此疫苗。你能夠說因為美國沒有認證,所以AZ不是好疫苗? 至於WHO的認證,根本不叫做國際認證。WHO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它選擇能夠大量提供疫苗並可免費給第三世界國家者,給予認證,只是表示「我將要使用你的疫苗,所以認可你,不這樣做,我就不能使用」,但並不表示建議全世界的人都要跟著用這幾種疫苗。連保護效力只有50%的某中國製疫苗,都會列入WHO的認證,是不是真的WHO認證、就水準最高?可想而知。這些問題我也寫過很多次,但民眾也是不買單。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在海關入境核定,只是非常偷懶的跟著聯合國走。因為要認證一個疫苗,除了要使用它以外,認證的過程非常的耗費人力、財力。美國、日本根本不可能購買高端疫苗(高端也做不出這麼多疫苗),所以他們也不需要去認證高端。高端得不到這兩個國家的認證,理所當然。 最後我的結論是,建議下次不管是哪一黨執政,只要牽涉到疫苗,絕對不要去「全力支持」。國家可以補助,只要有立法院背書就可以。美國政府投資鼓勵給各疫苗公司去研發,最後沒有做出疫苗的比比皆是。但美國沒有在野黨會去批評這種事情。而台灣一定會有,主要就是「下架執政黨」。試想,如果當時執政黨不要全力支持、連總統也出來表演施打高端,今天的高端只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公司,盈虧自負,絕對不會被罵到這麼慘。 (作者: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9-04
從美國大聯盟看新竹棒球場

從美國大聯盟看新竹棒球場

一個球場還沒有驗收,也沒有證明是對球員的傷害會最小,就匆促有球員進去開始比賽,這簡直是把球員的健康當作開玩笑。所以應該追查當時是「誰做了這個比賽決定」,而不是追查場地做得如此粗糙。(資料照)   全世界的市長(不管大小市)選舉,很少因為棒球場重整,而成為話題。市政千頭萬緒,球場只是工務單位的一小建設,轟轟烈烈鬧了快一年,好像新竹市民除了等看棒球,其他事情都不必做、也不關心一樣,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球員,身價不菲,最高的例如大都會薛哲(Scherzer),「月薪」超過新台幣一億元,而且只要打球九個月(若進入季後賽,可能最多再多加一個月)。若是受傷就不得了,所以球場的水準,當然是世界最高等級。 在台灣,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若是在設備良好的頂級球場打球,球員就不會受傷。然而據統計,在上禮拜MLB的卅球隊的球員中,已列入傷兵(很多要開刀)、不能上場者,有270人,平均每隊有9人。換言之,MLB球員受傷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沒有人受傷才是奇怪)。打球有各種動作,你自己很小心,打擊時還是不免有因觸身球而受傷,何況接球、跑壘各種衝撞。基本觀念是,有運動就可能會有傷害,而傷害不一定跟球場設備有關係。 像林哲瑄的驚天一撲的動作,其實只要在 YouTube 經常看MLB比賽、每日戰報精華,就知道這是國外職業球員的例行表演。但他受傷了,而且當時確實是草皮有問題。運動草坪在台灣是一個很冷門的專業領域,新竹棒球場鋪草皮的數張照片公布時,沒有人看出這草皮施工有一堆問題。應該說大家都一樣的外行。草皮的彈性、排水、均質、緩衝、養護作業上都有嚴格的需求。這不只是文化的問題,而跟經費有關係,只要看美國球場的一般建築經費是台灣的30倍,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裡並不是要提出林哲瑄的受傷跟場地設備沒有關係。但要質疑的是,為什麼一個球場還沒有驗收,也沒有證明是對球員的傷害會最小,就匆促有球員進去開始比賽,這簡直是把球員的健康當作開玩笑。所以應該追查當時是「誰做了這個比賽決定」,而不是追查場地做得如此粗糙。做的太粗糙,要求負責單位一定要改進,事情就不是結束? 就像任何一個工程都一樣,驗收發現很多問題,就要求廠商按照合約,修改到滿意為止,這不管是不是有換新的市長,做的原則都是應該一樣。沒有整修好、就拿不到尾款,任何廠商都會全力以赴,以便可以完工,進行他的下一個其他工程。問題是當初的合約訂的是怎麼樣,就必須要照這個合約做好。若是發現當初的設計根本是外行,或者是驗收的時候放水,這當然就會有刑責。新市長在檢察官當副市長的陣仗下,應該兩三個月內就發現有問題,也應立即送交檢調單位,何以需要挖球場挖到八個月這樣久?而當初訂的是D級城市球場規格合約,不是美國大聯盟A級,就不應該要求比照大聯盟的工程。 這是需要質疑的第二點。 新市長上任,立即邀請美國的運動草皮專家GreenView公司的Chad Olsen來台,此人只是與大聯盟有合約關係,並不是大聯盟的職員,也不是有些媒體硬拗的「大聯盟專家」。他確實是很有經驗的草皮工程人員(2008年還曾去幫忙北京球場的草地「染綠色」,paint , no plant引為笑談),但他所做的排水、草皮、土壤鑑定,其實在台灣很多大學就可以做。而且他是以MLB為出發點,講出來的評語並不見得公允。因為新竹球場當初的合約設計並不是以大聯盟為標準(林前市長應該也沒有說是大聯盟的標準,如果有這樣說過,那是吹牛過頭)。 這是要質疑的第三點。 在美國的網路上有人提出批評:台灣這個新市長是一個騙子(scam)。該作者認為新竹球場預算只是四千萬美元,還包括停車場的建設費用,卻用MLB標準來看待。此投書作者甚至認為這一位Olsen來台的目的,應可能是協助十億美元預算的台北巨蛋棒球場、能夠順利通過大聯盟的標準,而非來鑑定只有四千萬預算的新竹球場。 筆者上個月曾到加拿大多倫多,參觀一場當地的高中級棒球比賽(在市立球場),發現沙土石礫滿地、塵土飛揚,設備真是爛透了。當地的市長也沒有這樣就被迫辭職。美國加拿大的狀況應該都是類似。Olsen的報告認為,新竹球場不如美國高中球場,真的是謊話連篇,但唬住了很多媒體及民眾。 (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8-26
荒唐的「還路於民」遊行,是台灣之恥!

荒唐的「還路於民」遊行,是台灣之恥!

「還路於民」820遊行,已在演講、演唱、四位總統侯選人大拼場,風風雨雨中結束。這場遊行,堪稱台灣的恥辱,丟臉丟到全世界,為什麼呢? 在先進國家,大多數行路人能平安走過斑馬線,「汽車看到人就停下」,天經地義,有交通號誌的地方如此,沒有號誌的地方更是如此,這是文明的象徵。反之在台灣,有號誌的地方,汽車仍可橫衝直撞,把行人當保齡球(雖最近有部分改善),沒號誌的地方,斑馬線等於虛設,與先進國家恰恰相反,是「人看到汽車就停下」。這真是我們仍然落後他國的野蠻象徵。 圖為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在20日在凱道登場,民眾冒雨參加活動。(資料照)   數十年以來,除了傷亡家屬,整個社會對此情形無動於衷,要直到洋人來台旅行,在馬路險象橫生、非常受不了,回國後在媒體及網路爆料台灣是「行人地獄」,才驚動台灣各界,驚覺在高科技、捷運、健保、超商超市很普遍的台灣,原來我們文明的程度,竟然如此不堪。而台灣人的問題,竟然要外國人指出來。 此為荒唐之一。 其次,歷年政府兩黨輪替,都不考慮此沉痾對策,民意代表也不知不覺。高官富賈立委縣市長,每天有人開車護送,沒機會成為行人,(蔡總統指「每人下了車就是行人」,侯也跟進。其實他們指的「人」,應是指一般百姓吧)。 人民在街頭忍辱偷生,無可奈何。其實政府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人民。行人得不到保護、訴求無門,只好遊行示威。世界有哪個國家人民,自稱已是開發國家,卻要如此可憐上街頭?而「零死亡」制度推廣,是來自瑞典政府,台灣卻要靠民眾力量推廣? 此是荒唐之二。 類似遊行ㄧ個月前在高雄已經舉行過,效果如何,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同的社群,此次在台北策劃遊行,其層次內容更提升到五大訴求。但各新聞焦點,沒有人設專題討論如何改善道路設計、或如何施壓地方政府加強執法,所有媒體大都在報導四個候選人的新聞,遊行團體的訴求是什麼,似乎就很少人注意了。 此是荒唐之三。 邀請候選人到場,主辦單位可能是要藉此讓遊行受到各界重視,也希望有得到政治人物的承諾。不過,重要的交通建設規劃,雖是中央負責,執法卻是各層政府。四個候選人,有三個曾是政府高官,加上現任交通部官員。若對交通事故有感,在他們任內早就應該利用公權力、採用各種方法,設法改善目前的交通亂象,也可說他們對目前「人行地獄」的造成,應該負有極大的責任(雖然是歷代無能官員的累積)。當官的時候不去做交通改善工作,這時卻來參加遊行,呼應政府應「還路於民」?只是另一個作秀而已。 此是荒唐之四。 最近有很多人反應,各大路口的交通,確實頗有進步。不過那是指有紅綠燈的地方。如到較小或鄉鎮的馬路,或非鬧區的無號誌斑馬線,過馬路仍然是非常危險的動作。紅綠燈口似乎死亡率較高,這是因為走在綠燈口的行人,以為是安全,反而失去警戒力,尤其是對左轉或右轉車。 一場遊行完全不會對駕駛人的「路口暫停」,產生效果。要讓駕駛人養成習慣,不能靠眾人的善心、自覺,一定要加強執法、罰款,才能讓駕駛人「心痛」,進而養成守法習慣。先進國家都是如此,他們不是先天就有守法精神的。建議提倡「零死亡」團體,不需要用遊行來顯示對政府的壓力,而各種社團如扶輪社、獅子會、消基會,也應加入合作,努力監督各級民意代表,好好的督促各地方政府,在路口加強執法,如此就功德無量了。 (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8-22
寫於「還路於民」遊行前夕

寫於「還路於民」遊行前夕

  2021年車禍死亡人數為2990人,死亡率為百萬分之124,是國外的五倍。鑑於台灣在國際上有「行人地獄」之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在週日8月20日下午號召民眾上凱道遊行,要求政府「還路於民」。 「行人零死亡」理論,來自瑞典政府在1997年通過的「交通零死亡願景」(Nollvision)。其基本觀念在於:行人應被視為運輸的主體(道路主要是給人走的、不是給車走的)、駕駛人是造成所有事故的原因(千錯萬錯都是司機的錯,所以要嚴格訓練駕駛人)。先進國家認為,在穿越道上,只要行人發出要過馬路的訊號,車輛就必須停下來,讓行人通過,這不是「禮讓」,而是行人道上,行人有高於各種車輛的路權。車輛不顧行人、搶快通過行人穿越道的行為,是交通重罪,可以吊銷駕照。 台灣在國際上有「行人地獄」之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在8月20日下午號召民眾上凱道遊行,要求政府「還路於民」。(資料照)   晚近廿年,世界各國已開始強調,道路建設應「以人為本」,如日本、澳洲、歐美加,都認為「道路規劃改善」比「執法」更重要。因為再怎麼執法、還是有人違規,在台灣更是大家(無論駕駛人或行人)都普遍不守法。 先進國家認為,駕駛人開車上街,就必須有塞車的心理準備。過去「以車為本」,是讓車速越來越快、交通越來越順暢、更方便,但卻造成更多人的死亡。 近年台灣交通學者也漸認為,民間對交通安全環境如形成共識,將有助於政府持續推動改革,除了執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即刻檢討道路設計。例如將人行道從路口退縮、加設路人保護島、縮短人行道長度,並設法減少行車面積或車道、在路口盡量設「阻礙性圓環」(而非紅綠燈),使車子在路口被逼減速;目的是讓行車更塞,使開車的人盡量放棄開車行為。簡言之,過去認為交通阻塞令人詬病、是政府無能。但現在則認為「交通必須阻塞,才可以阻止更多的車子上街」,這實在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值得大眾思考:究竟我們要不要為少數人節省幾分鐘,而讓路人喪失生命。 個人認為,其實台灣的路口基本問題在於「政府不想執法」、「民間不願守法」。交通建設的改善工程很重要,不過,大家明顯可以看到,近兩月大馬路紅綠燈口交通明顯的改善,已證實不需要什麼路口更新設計工程,只要任何司機、駕駛人「被迫」守法,在所有行人路口、停止線(不管有無紅綠燈)都暫停,等待安全才移動,人行地獄就會改善ㄧ半以上。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應該提出一個觀念就是:「行人」、「駕駛人」不是兩個對立的個體,兩邊是「同一國」的。很多行人一生不曾開車,但任何駕駛人不可能永遠坐在駕駛盤的後面,他隨時都會變成在路上走的人,而必須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還路於民」,廣義上是「還路於所有人類」,並不是只還給「現在正在走路的人」。還路於民,是要思考利用汽車、機車之餘,如何重新拿回我們人類本來的尊嚴。 最後,建議「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應繼續督促一向怠惰的各地方政府,把取締「在路口(尤其在沒有燈號者)不暫停的駕駛人」,為改善行人地獄的第一要務。並要求所有駕訓班,必須加強學員的「路口停止線暫停」的訓練。監理處考駕照時,應把考照者在路口不暫停,列為重大扣分依據。筆者誠懇希望,在10年內台灣路口交通狀況,可以比照先進國家。 (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8-18
一流人才去學醫?

一流人才去學醫?

最近很多人討論:「一流的讀醫學院,二流讀工學院,三流的商學院,讀法和農的佔第四、第五,而文學院差不多第六流,藝術的就根本不入流」。 把人分為不同等級,是製造階級、引發仇恨值;唯我獨尊看不起所有平凡人民或太監、宮女與狗,是保守迂腐的帝王封建;對歷史的無知,目光如豆,是嚴重的價值偏差。若花力氣去批判這些,實屬徒然。在此卻想反思:一流人才要去學醫?或,當醫師者必是一流人才? 把人分為不同等級,是製造階級、引發仇恨值;唯我獨尊看不起所有平凡人民或太監、宮女與狗,是保守迂腐的帝王封建;對歷史的無知,目光如豆,是嚴重的價值偏差。(臉書截圖)   在此先講結論:台灣要在世界競爭抬頭,走入頂尖國家行列,個人覺得社會大眾不宜再陷入「讀醫學院需要一流人才」的迷思,或鼓勵「功課好就要讀醫學系」的風氣。 回顧人類世界歷史文明的發展,一個國家的偉大,一定是有各形各色、各行各業人才參與,特別是藝術及人文、法政的角色。人生而平等,不應分等級,但如果聰明會有差別,頂尖的人才(或說頭腦最好、反應最佳),應該去從事藝術、文史方面,其次是法政。有這樣的人才分布,國家才會強盛。要當醫師,大部分只要是中等資質就可以了。(當然擇業是興趣、性格取向為先)。 1895-1945日本治台,殖民下的台人無法在政治出頭,有成就的社會精英或財力足夠,欲追求高等教育者,多赴日深造。有一統計指在1920年後所有赴日學生,習醫人士(包括「齒科」)佔2/5,法律為1/5,商業、經濟佔1/5。有資料說,日治時期的116名(或更多)留日博士,其中115名屬於醫學。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隨即發生228慘案,恐懼心理影響所及,所有台灣家庭皆禁止子女接觸法政、文史哲學,以免惹禍上身,結果醫學成為最高的象牙塔追尋目標。證諸戰後嬰兒潮、民國50年代前後著名高中畢業生(尤其男校),不管志向為何,八成以醫學系為聯考第一志願,可見一斑。 以上是說明百年來台灣特殊的傳統「醫學至上」可能背景。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有台灣當年類似狀況。民45年至60年間,經濟尚未全面起飛、工商發展即將開始,百業待興、所有大醫院多未開張,也還沒有很多大財團、大企業、科技電子業,執業醫師有穩定高收入(都是收現金),是吸引多人爭取入醫學系重要的誘因。然這樣的時代應該已經過去了。 在盛平時期(特殊疫情外),對整體國家社會而言,醫師是貢獻很小的社群。每位醫師服務的對象、人數很有限,雖說是多以救助病人為目標(不能否認有人是只有牟利想法),但即使以病人搶搶滾而言,也只是服務幾千人,例如名醫的器官移植手術,對單一病人帶來無限幸福,但其醫療總生涯能救助多少人?很多執業醫師,多半的時間只是陪伴病人度過生病這段時期,減輕痛苦、觀察並防止疾病進一步擴大,非常多場合其實是「上帝(佛祖或阿拉、媽祖)治病,醫師收錢」。人類力量有限,醫療工作是百業之一,他盡他的責任服務別人,就跟所有人一樣。醫師也沒那麼偉大,不能讓人長生不老。 多數醫師訓練過程是背誦條文居多,當然也有演算、分析、邏輯思考訓練,但原理、名詞、治療的「創造」( creat)機會並不多,因為大多數要依照教科書或已公定的標準程序,特別是自己不能隨便「發明」治病方法,如沒照規定的原則做事,因而出了人命是要負刑責的(國外是民事責任)。這樣的工作,除了少數從古至今的醫學發明家,對人類貢獻很大的、如解剖學的瓦薩里斯、細菌學的巴斯德、盤林西林的弗萊明、小兒痲痹的沙賓及沙克、B肝抗原的布隆柏格、幽門桿菌的瓦倫、糖尿病的班庭、發現X光的倫琴等等⋯以及繼續會有新發展的各種少數高深醫療人才,一般醫師也就僅是依已經規定的醫療原則去救助病人罷了。醫師平常要很辛苦持續研修,以趕上新知識,不能落伍,都是為了遵循治療通則指引。任何行業本都該如此。提出研究論文也要下功夫,但要有結論,可能要數十年。 反觀藝術家、文學家、哲學思想家,所有東西都是無中生有,完全要靠創造,沒有一流的腦力,哪有辦法?很多人以為,藝術文學只是愉悅人生、個人興趣,其實影響人類文明進展,最基礎的底子就是藝文思想與素養。沒有藝術文學、沒有哲學思想家的領導,人類就是野蠻、無禮、說謊、霸道、粗俗、髒亂、無序、不尊重他人、自私。藝術家、文學家透過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潛移默化人們及心靈,讓世界更美麗、沒有噪音、更有秩序,彼此關係更友善、品德更高尚、人格更務實、沈穩。這些會造成整個國家社會的良好環境,這也就是某些政客誇誇其談的「文化建設」(但他們其實不是真的了解,只是口號)。 富有人文精神的領導人的貢獻,是針對整個國家、無數社群、無數世代,不像醫師在短短幾十年生涯、僅治療數千病人所能及。法律專才會使人類得到更多的正義、地理知識推廣使我們更有世界觀、歷史令群眾暸解自己從何而來而不致迷失。1776年美國開國諸賢,簽署獨立宣言、憲法,甚至不居功而引退如華盛頓,為民主立國、三權分立、參眾議會,定下良好基礎典範,其政治人才的貢獻對象是數百萬群眾,影響的是數百年。政治人物更需要人文、藝術的修養,此所以歐美文明先進國家有美麗的公共建築,1983年密特朗的「大羅浮計畫」可以為例。這類人所引領的政治氛圍也不一樣。我們在歐洲可以看到有不斷的音樂會在民間演出,培養有氣質的公民,功不可沒。藝術的貢獻絕不是所謂的不入流。 反觀台灣政客是穿著粗俗、到處拜廟、表演「親民」的幼稚園舞蹈、滿口謊言、胡言亂語、硬掰、惡意中傷、抹黑,很多民眾也喜歡這種網紅、聲量、不辨真假。「高雅」文化兩字已離開我們國家越來越遠。世界上少見的前科犯、黑色大哥都可高票當選公職的現象,在台灣已是常態。 唐代孫思邈謂,「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這裡指的並非醫師,而是有人文藝術素養的法政領導者。非常期待真正的「一流」人才,醫治台灣已經走向金錢至上、沒有根、沒有歷史觀、低俗、譁眾取寵、黑白不分的政治現象。也盼望更多有興趣、有志、有才華的人,能投入藝術、法政商、文學、史地,來改變台灣。 (退休人士)
王英明 2023-07-21
去除「禮讓」觀念,讓交通回歸「法律」層次

去除「禮讓」觀念,讓交通回歸「法律」層次

近月為擺脫國際媒體稱「行人地獄」惡名,政府祭出許多法規措施,如提高車輛在路口「不禮讓行人」罰款。一兩個月來,在有紅綠燈、較大路口,確實已見到有部分成效;相信社會大眾會對交通部門的決心執法,有所肯定,也欣慰很多駕駛人終於願意守法。 然則在絕大多數沒有交通號誌的路口,仍然繼續有行人傷亡事件。近有人在「自由開講」主張所有「無號誌路口」,都應裝設按鈕式紅綠燈控制。 其實,歷年來類似的交通問題不能解決,還是在於法律很少被嚴格執行。最糟糕是,政府一直以「禮讓」或「交通的愛」、而不是「依照法律」來宣導交通觀念。我們立法、執行單位似乎天真的相信,台灣人會主動有愛心、守法、有公共道德,政府似不想得罪違規者,也怕引起反彈、或使狹窄的道路更堵塞,故盡量採取勸導、自律、輕罰、禮讓的鄉愿方式。然既是「禮讓」,主動權就在駕駛人?我既是禮貌上「讓」你,也可以不讓(如果我要趕時間)。是這樣的概念嗎? 民眾一方面開罵交通紊亂,一方面自己又用更多偷機取巧的小動作因應,久而久之,幾乎每個人都會偶然違規,而且確實也都能逃過開罰單,在先進國家,不遵守交通規則,是文明人的恥辱。但在台灣,變成已是生活之日常。 我們的路人穿越道、斑馬線,法律是要求汽機車「禮讓行人」。然則,開車經過班馬線或行人穿越道時,駕駛人是沒有權利的,絕對是行人優先。在先進國家,除非快速道路或一般劃分良好、或有紅綠燈管制的馬路,開車者若看到馬路出現有行人,都緊張萬分而立即放慢速度,以留意行人動向,深怕有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最後逃不掉鉅額罰款(可能工作一生都賠不完)或入獄。尤其校區附近,規定更嚴。 行人是馬路上的弱勢,法律上本就該受到最大保護,汽車駕駛人是要「讓」路人先通過──但這不是基於「尊重行人」、更不是「禮讓」,而是法律規定。使用「禮讓」這字眼,使人有錯覺以為是駕駛人對路人的善意、恩惠。所以有人向「禮讓」的司機揮手致意。最近也流傳有小學生向司機鞠躬的某日本影音檔。他們錯了,路人根本無須感謝駕駛人的,就像我們沒遭偷竊,無須感謝小偷(沒下手)一樣,因為法律本就規定不能偷。 行人是馬路上的弱勢,法律上本就該受到最大保護,汽車駕駛人是要「讓」路人先通過──但這不是基於「尊重行人」、更不是「禮讓」,而是法律規定。(資料照)   參加駕照考試都知道,在碰到路口的「停止線」,除非有燈號控制,否則必需暫停、看、聽,安全了再踏油門前進,違反者就會扣分。但後來拿到駕照,在真實道路上,百分之一百無人照規定做此動作,事實上大家根本忘了此線在哪裡。主要在於幾乎未有人因為「停止線不停止」而受罰,且覺得若突然停下,反會使後來車來不及煞車而撞上。 回想當年騎機車戴安全帽新規定,只因全力取締處罰,不到一年已完成任務,從此不再是問題。為何「在路口暫停,等斑馬線清空,才繼續前行」,對駕駛人(汽機車貨車)有這麼困難? 如果用半年時間,盡量把交通警力全力投入取締「停止線不暫停」的駕駛人,加上科技攝影,甚至立法由義交合法加入拍照存證,每次罰600元,一天經過五個「人行穿越道」不暫停,一禮拜的罰款就是兩萬一,您看會不會很快大家就習慣在停止線暫停?習慣養成了、就跟騎士戴安全帽一樣,理所當然後,警力、攝影機可以歸建原來的工作,不需投資如前述的,裝按鈕式紅綠燈。 問題在於執法單位是否肯下決心做這種事?台灣的交通事故傷亡比例之高,已在世界名列前茅,不知道為什麼許多警力會放在「指揮交通」這種落後國家才看得到的事情? 任何駕駛人隨時都會轉換身份,成為行人。路口交通改善,受益者是全民,而非只有駕駛人。把人行道的沉痾先治好,而且「一定會治好」,此事將在台灣交通歷史被記上一筆。不知交通部能否聽進此建言? (台北市民)
王英明 2023-07-02
誰是疫苗掮客?

誰是疫苗掮客?

2022年在台灣,任何廠牌的新冠疫苗,都已過剩。購買疫苗話題,則是歷史陳跡,但從去年五月起反覆有人跳針提「政府擋民間購買疫苗」,今年陳部長參選台北市長後,「阿中擋疫苗」、「疫苗短缺,防疫不力」,更成為重大的選舉主軸,無論衛福部辯解多少次都沒有用,在野黨的攻擊力道,反而越來越強。南投縣長國民黨候選人,最近還是拿這個題目來打,令人感嘆,她是活在我們同一個時空嗎? 近兩天衛福部薛部長一番「疫苗掮客」、「疫苗騙子」談話,引起熱議。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說:「誰是掮客?請政府公布名單」。如依照薛部長的說法,有人因「財路被擋」了,所以才會罵政府擋疫苗,筆者建議,薛部長是否可以直接回答她:「在這裡暫時並無公布名單的計劃。但只要看是誰罵阿中擋疫苗,就可能猜測誰是疫苗掮客了」。 同樣的,社會大眾也應要求黃珊珊公佈誰是Ben,這個比疫苗騙子更早期的名人(很多人猜就是某首長),是台灣首次疫苗非法分配者,其人竟然成謎,連總統府、法院、監察院都無輒。記得當時有人還怪政府採購疫苗不力,責罵日本把不要的AZ疫苗贈送台灣,但一方面又私下自己優先打特權疫苗。不過現在這些話題都已經無人再提,只剩下一個「阿中擋疫苗」漫天價響。 疫苗掮客是仲介疫苗買賣的人。已經市場化的各種藥品包括疫苗,因為能自由買賣,所以會有人透過各種關係拉生意。大家不知道的是,目前各種疫苗,仍偶有罕見的疫苗傷害,因此每一劑疫苗都會由政府抽取「傷害補償金」,日久累積成了可觀基金,必要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在法律上這叫「無過失傷害補償」(請注意,是「補償」而不是「賠償」)。各疫苗已經問世很久,會有多少類似傷害,大約都可以預估,代理藥商不需擔心這問題,反正也算做是成本的一部分。 新冠疫苗與過去的任何疫苗都不同,在2022年以前,全部都屬於「緊急使用臨時藥證」(EUA), 常態下不能在一般的市場自由買賣。由於EUA的疫苗,其實驗及觀察時間都還很短,只是緊急狀況之下,不得不使用,最後權宜之計就是由各國政府直接向疫苗公司採購,除了免費提供國民使用外,並向疫苗公司保證,萬一出現不可預測的疫苗傷害時,政府會負責個案調查與補償,所以疫苗公司只與各國的中央政府接洽,以減少麻煩。有了這個基本觀念,就不會有疫苗掮客或騙子的出現,想要買疫苗的人,也不會受騙。但是台灣很多人不懂這個觀念,執意要跳過指揮中心自己購買。 當時聯合國設有冠狀病毒疫苗實施計劃(COVAX 即COVID-19 Vaccines Global Access),依照各國疫情,統籌分配各廠牌疫苗的購買。但在世界性的搶購下,不免出現混亂、爾虞我詐、各懷鬼胎的狀況,在局勢混亂不明下,就有一堆掮客到處遊說騙錢。也就是明明知道沒有這一批疫苗,卻說「我有辦法拿到」。若有買方信以為真,被騙到「訂金」後,可能血本無歸,無法「真正買到」疫苗、或是無法「買到真正」的疫苗。 現實的例子,就是韓國大邱市長去年五月被騙的故事。當時的市長權泳臻是在野黨,就跟台灣的國民黨一樣,每天責罵政府採購不夠力,希望自己找疫苗公司購買。結果透過民間管道,找到一家外貿代理,允諾在一個月內會提供3000萬劑輝瑞BNT(又是BNT!),當市府提出進口申請的時候,中央政府發現其中有詐,而美國輝瑞總公司也查不到這件買賣,並加碼指出「我們只與中央政府接洽,不跟民間談買賣」。所以最後就是一個國際大騙局。結果權市長只能灰頭土臉向市民道歉(報導沒有指出他被騙了多少錢)。 2020年初至2021春天,由於台灣的防疫成功,病例零零落落,對台灣卻像吃了悶虧。一方面民眾對疫苗無感,國際COVAX也對分配疫苗給台灣,興趣缺缺,必須優先分配給更緊急的國家。指揮中心雖然努力去催買疫苗,但是出貨太慢,更要命是受限於國際合約,無法直接向美國購買輝瑞BNT疫苗,只能屈就於中國上海代理商的文字遊戲。去年春天過後,台灣的疫情漸漸守不住,疫苗的迫切性變得越來越大,而國產疫苗要等到夏天後才能夠供貨。這時候的民進黨政府,只有「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可以形容。 因為進貨不足,又由於政治因素,無法如期向大中華BNT總代理的上海公司,得到需要的疫苗,台灣各民間單位、企業單位、宗教單位,甚至地方政府,紛紛有自己購買或捐贈疫苗給政府的舉動;其疫苗主要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疫苗,但馬政府時代所定下的法律,規定中國的疫苗不能進口台灣,所以這方面根本無從進行,此事到了一些人口中,卻也變成「阿中擋疫苗」。其實就是擋了一些人的財路。 在2021的5月27日,國際佛光山協會提出購買疫苗申請,卻無法提交疫苗公司的授權書。6月2日嬌生公司主動聲明,疫苗的購買僅會與中央政府接洽。6月7日佛光山很理性的表示,若中央能夠買到疫苗,佛光山將捐贈20-50萬劑。不過後續是嬌生疫苗本身無法出貨,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但是佛光山並沒有因此指責政府阻擋購買疫苗,因為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個極佳的範例。 資料顯示,另外一個疫苗來源就是BNT有一家盛弘公司,也是去年5月接受南投縣政府及企業單位委託,擬專案申請進口500萬劑BNT疫苗,包含花蓮縣政府65萬劑、南投縣政府80萬劑、台東縣政府25萬劑、雲林縣政府80萬劑、工商協進會250萬劑,但最後都未能順利購得疫苗。台北市政府也曾經有過這個念頭。其實這些單位可能是受騙了,因為代理商根本提不出BNT疫苗公司的授權書。所以各單位對中央指揮中心的答詢,只能採取已讀不回。若是有人貿然交出訂金,很可能會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而且這些很外行的地方政府,根本沒有想到疫苗傷害的鑑定、補償,內容是非常龐大的預算,不是他們能負擔。另外還有購買、運送、冷鏈等更複雜的設備、投資,真的不是小小的地方政府或什麼工商團體能玩得起的。 南投縣長林明溱批評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擔任衛福部長時,曾阻擋南投縣政府購買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再次表示,這件事情2個月前已經澄清,曾兩度催促提供4份文件,對方卻「失聯」,然後現在說「我們去擋疫苗,實在相當不合理」。(指揮中心提供)     倒是在郭董的努力之下,永齡基金會與德國BNT疫苗公司,最後談出了一些眉目,但主要仍是需靠衛福部中央的出面,最後在各種國際勢力的幫忙下,終於完成了捐贈疫苗大業。台積電有臨門一腳之功,慈濟也搭上了順風車。不過最後都證明阿中並沒有阻擋疫苗的進口,反而是全力促成三大團體的捐贈工作。有了疫苗,使阿中的防疫工作,能夠更順利。他何樂不為?對慈濟基金會,既然已經當初盡到大仁大愛的捐贈,最後卻還是有人出來踹一腳說:「阿中擋疫苗」,令人覺得功虧一簣,非常遺憾。 阿中替地方政府、工商協進會,所做的阻擋,不是擋疫苗,而是擋被騙。對一年半來所受這些冤屈,筆者認為社會大眾應該還阿中一個公道。 (台灣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1-23
談高端EUA及疾管署疫苗保護效益報告

談高端EUA及疾管署疫苗保護效益報告

1981/3/30美國共和黨籍總統雷根遭到槍擊,被推入手術室時,向外科醫師幽默說:「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員」,言下之意,你們可別為了政治立場不同,而對我救治不力。眾醫師也和善回答:「總統先生,請放心,今天我們所有醫護都是共和黨員」。美國兩黨互槓百年,但在牽涉到健康問題時,大家必回到同一立場,也就是生命至上、信任專家、嚴肅以待,不政治對立。這是民主素養,更是人類進化、文明與野蠻的分際,何況背後還有法律問題。 美國主管監控食品、藥品的食藥局(FDA),不論是哪一黨執政,永遠是全國人民信任度最高的機構。美西一位老朋友曾告訴我:「若沒有FDA核准的食品,我絕對不吃」。 2010年我國在衛生署下,也成立了台灣食藥局(TFDA),後升格為署,效法先進國家的類似組織,管理眾人的食、藥事務,讓台灣更健康。過去一向不分藍綠,對治療疾病所用藥物、針劑,大家都不會懷疑。食藥署核准藥物,從未聽說有因申請人的黨籍,而有不同待遇,完全依照學理專業。不合格的藥物(如最近克癇膜衣錠、痰止膠囊、適脈旺糖衣錠、膚斯得乳膏等)也是照規定回收,無一倖免。你如果不放心食藥署核准的藥物,就會變成有病卻無藥可醫。 但不幸,兩年來在政治鬥爭、疫情嚴重、選舉競爭下,擁有全國頂尖專家的食藥署,信任度卻面臨崩盤,尤以去年核准高端疫苗EUA事件,達到朝野對峙的最高峰。高端並沒有像另外一家疫苗公司有黨政背景(該公司在第一期就出局),也許只是因專家雲集、研究成績良好、脫穎而出,也受政府支持,因此就被認定是「民進黨的疫苗」,近兩年來飽受藍白及部分學者各種攻擊,製造輿論,讓社會紊亂,民眾無所適從,簡直有「拉下高端就是拉下民進黨」的感覺,實在令人浩嘆。 11/5衛福部薛部長宣布,政府因購買合約完成,將不再採購高端新冠疫苗,「高端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高端就此GG了嗎?本文擬先從11/4公告的EUA及「各疫苗保護力效益報告」談起,評論幾個有關議題。 1、既然不再採購,衛福部為何還要費神通過高端臨時藥證(EUA),並發表其免疫保護效益,這是為了選舉嗎? 事實上疾管署是趁這些由全國各大單位資料庫蒐集來的大數據,適時發表「所有疫苗保護效益」報告,並不是只針對高端。筆者覺得此一高端EUA通過繼續有效,一點都不奇怪,若沒有EUA,高端在我國就是偽藥、甚至變成廢棄物了,但高端在國內仍有庫存,而且一定有人因個人需要而想接種高端。高端為了其藥廠信譽、能力被肯定,也為了永續生存,以及可能開發更多的疫苗,當然要爭取繼續其EUA。 在市面上正在使用的絕大多數藥物,可自由買賣或進口使用,都須有正式藥證許可(Full Licensed)。2020年事出突然,在緊急中匆匆製造、未能有足夠時間觀察追蹤的所有各廠牌「新冠疫苗」,兩年多來都是屬EUA。一直到今年全世界也才有三款新冠疫苗得到了「正式藥證」,即年初美國通過的「輝瑞/BNT」、「莫德納」,及11/1歐洲藥盟通過的「AZ」。疫苗如是EUA,因其不確定性及預防萬一,通常需要每年都由發證單位,再審核監測,才能更新有效。 EUA的疫苗,因牽涉國安、承擔藥害的危險補償複雜性、及疫苗資源分配,通常不可能由地方政府、民間團體申請進口,廠商亦不接受民間單位的洽談,幾乎都由國家出面。去年的三大企業/慈善單位,捐贈的BNT疫苗,就是由我國中央政府統籌處理,避開國名的政治干擾,並委請友邦協助施壓出貨廠商,最後才得以順利買到,靠私人絕對不成。如能懂這程序,就不會有「阿中部長擋疫苗」的外行說法了。 2、核准EUA,食藥署是圖利高端、所以通過? 如同前面所言,事關國人健康生命安危,所有的人都應該嚴肅以待,不能有政治算計,尤其是執政者,責任很大,事關政黨會不會倒台、人民健康會不會受損,所以一定要從科學實證去執行疫苗的核准。若有違法圖利,將來歷史上將會記上一筆,而且違法者將會被揭發而鋃鐺入獄。在野黨如果有一天執政了,對這樣的學術問題處理,態度也都會是一樣的。但為什麼最後就不問科學、執意要抹黑阿中是放水高端,是謀財害命?去年在野黨控告阿中,我們也不知道現在開庭了沒有?好笑的是,該EUA是否合乎學理,法院還是要詢問食藥署的意見。因為已經找不到更高級的公正機構了。一個國家的中央單位如此不受信任,在一般民主國家,早就是倒台、倒閣、革命,甚至國家滅亡。但目前看起來並沒有發生,然則這樣鬧了一場,目的是什麼? 當初食藥署對三家參與開發疫苗公司,是給予一視同仁的條件(包括用疫苗橋接的方式做二或三期人體實驗),讓大家公平競爭。只要能達到目標,就給予EUA,不限名額。最後解盲結果是高端出線。由中和抗體數值看起來,就是一翻兩瞪眼,該通過就會通過,達不到標準就是出局,根本沒有什麼可以放水的餘地。 現在還有人念念不忘「以疫苗橋接」,是違反傳統實驗過程,做為「反對高端通過EUA」的論調。筆者在這裡想提醒他們,世界上以免疫橋接完成的疫苗,現在如雨後春筍。目前大家急著要注射的次世代疫苗,主要都是以橋接方式得到EUA,而且還是以老鼠做的實驗。所以最近有專家戲稱,老鼠實驗的橋接疫苗,大家趨之若鶩,而人體實驗橋接的高端,反而一直被罵翻,這是人不如鼠嗎? 老鼠實驗的橋接疫苗,大家趨之若鶩,而人體實驗橋接的高端,反而一直被罵翻,這是人不如鼠嗎?(資料照)   3、疫苗不必「售後服務」,但會有開打後保護效應追蹤的機制,全世界都是如此。 據筆者所知,去年七月開打至今一年多來,每一個月高端都遵照合約,固定上報接種人的追蹤觀察、驗血結果(其實疾管署對各廠牌疫苗的規定都是如此)。如果高端有問題,譬如完全沒有保護力,應該是開打後三個月就發現「高端族相繼感染死亡的人數,遠超各疫苗,證明無效」而被緊急下架了。若要等一年後才發現,豈不已經害死更多人?這表示疾管署一直以來,都監測到高端疫苗的成效,與其他進口疫苗類似,並不是這次為了選舉才發現。 筆者認為,其實這類報告,疾管署應該隨時且更早就陸續公布,多次請專家講評。例如突破性感染在各疫苗接種人口的比例。但我們似乎從很少聽到這種訊息,只是呆呆地一直接種。這樣的平常不積極作為,難怪此時會被攻擊為「替高端做補考」。 4、立委控告衛福部最近為了護航高端,特別修改法律? 依法藥品進口必須要由藥商出申請,但因為EUA疫苗是由國家購買,疾管署只好自己成立一個藥商公司來申購高端以外的國外疫苗。這個事情已經做了一年半以上(此事很多人都第一次聽到)。由疾管署做藥品的進口,這有點奇怪。為了依法有據,最近衛福部修改「特定藥品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目的是為了適法。卻被在野黨指控這是為了圖利高端而修法。但高端本身就是藥商,可以直接向政府申請購買事宜。該修法與高端是不相干的。難怪兼有法律碩士的衛福部薛部長,在反控誣告後霸氣說,「他們不知道他們是惹到什麼人了」。 5、該大規模採取國內的大數據所做疫苗效益報告,有違反研究倫理IRB嫌疑? 質問者完全不了解在101年7月,馬政府時期便有明訂「公務機關因執行法定職務,自行或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公共政策成效評估研究,可免送倫理審查」的條文。 類似的追蹤報告,我們常常可以在國外媒體資料看到,也藉此知道各種疫苗隨時的最新保護資料,作為參考。國內很多人,平常屢次引用國外的這些資料,從來沒有聽說有誰去質疑其人體實驗的倫理問題,也許都認為理所當然,也認為沒有這些研究報告,醫學如何進步?但為什麼輪到本國終於有這樣豐富的研究,立即要提出意見說有違IRB的嫌疑?這令人覺得,是否有人真的見不得國內有這麼大規模的研究成果? 6、文末要簡單以通俗的文字,說明這份疫苗保護效果報告中,最主要的手板(疫苗對預防死亡的效果)供大家參考: 這是根據某醫學中心資料庫分析報告、以及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與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庫的大數據所做。資料顯示的是在真實的世界中,疫苗對「一個群體」的保護力(effectiveness )。與偏重個人為單位的免疫力(efficacy)有不同意義。此種注射疫苗後的追蹤取樣,與一、二期實驗室嚴格的條件有差異,接種者來源無法挑選,也有很多複雜的變數,但似也最能反映真實世界的狀況,所以有人說是比一般的「第三期對照組實驗」要更酷也更有說服力。 以白話文來描述,單就「保護免於死亡」,是指同一疫苗接種了三劑(不列混打者)後,仍染疫而不幸往生的人數、與完全沒接種疫苗的人、染疫逝世的人數相比較,就知道因為接種了三劑疫苗,挽救了多少了人。裡面當然有年齡、及公衛上的人口校正。另外有95%信賴區間值的數字,表示在不同的環境採樣下,同一種疫苗的效益有其差異範圍。 以高端疫苗而言,資料顯示,分析完全沒有接種的人口(不分年齡)有3,374,682人,最後染疫而死亡有5,342人。而接種三劑高端者(俗謂三高戰士)有341,842人,最後還是染疫而死有37人。化為數字以後(四捨五入),完全未接種者的染疫後死亡率是5,342/3,374,682=0.0016。而接種三劑高端者的染疫死亡率為37/341,841=0.0001。 年齡疫苗組合分析表(重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年齡疫苗組合分析表(死亡)。(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簡單結論是,高端疫苗對防止染疫死亡,從不打疫苗的千分之一降為打了三劑疫苗的萬分之一。由於取樣是來自幾個不同的群體,計算出來的中間數字保護力是90.3%。也可說成,這群打了三劑高端疫苗的341,841人,如果當初完全放棄打疫苗,最後可能會有340人因為染病而往生。但後來他們都打了疫苗,所以挽回了303個生命。對中重症的預防,也有同樣的意義,而防止中重症而住院,對節省一個全家負擔的效益是很大的。這個報告針對防止中重症、防止死亡,每一種疫苗都有詳細列出各個年齡層的保護效應的數字,有興趣者可以再參考。 這個報告的觀察,也跨越了Omicron 感染期,或許也可以解釋原始株疫苗對Omicron 免疫的交互作用,可能有它特別的效力。目前的次世代疫苗,裡面還是要加上原始株,成為雙價後,才會有效力,而不是單價以BA.1或BA.4/5就直接作為疫苗。 這也是第一次珍貴的大規模亞洲人資料(中國雖然也有大數據,但中國並不打mRNA疫苗、或許也沒有次蛋白疫苗的資料)。所寫出來的世界級論文,應該會引起很多國家的研究者注意,絕不能有什麼缺失,否則會使各國學者訕笑我國學術水準的低落,事關國家榮譽,其嚴謹的態度,可想而知。最後確實也經得起14個外聘學者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 但現在竟有連「統計學人口校正」、「95%信賴區間計算」都可能不懂的立委,竟提出「這個報告的數字,是為護航高端而瞎掰的」、「14位通過高端EUA的學者,根本是不存在的」,忽視在理性的國際社會,如果數字是亂湊,絕對會露馬腳,誰會這麼愚蠢做這種事?也忽視在台灣這個不正常的國家,學者作證會受到霸凌(網路或現實生活)的程度、有多嚴重,有人竟提出強迫要公布審核學者名單。但如果這樣做,最後就會請不到願為國家盡力的學者了。 筆者的結論是:看到這樣的保護效益報告,不單是高端戰士放心多了,一般正常的台灣人也應該會覺得:國產疫苗有這樣的成就,真是值得我們驕傲。 (作者為台灣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1-16
市政辯論,還要黑高端?

市政辯論,還要黑高端?

亞東醫院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投書「我們沒救回來的生命─寫給陳時中」,刊出後,在醫藥同儕間流傳頗廣。半年來因為選舉,出現諸多「台灣防疫失敗」的抹黑言論,兩年多努力救助病患的醫護人員,等於也一同受辱。辛主任投書總算是替所有防疫工作者吐了一些悶氣。 因為入境日本未受認證的高端疫苗,最近也成選戰攻防的話題,不是說品質太差、無法被認證,就是購買價格不透明。高端疫苗開打,已是一年又四個月前的事情,若對價格有疑問,蔣萬安立委時任環衛主委,為何當時不提出質疑監督,卻拖到現在才炒新聞?當時還說,只要能救人,再貴也要買。況且疫苗價格、品質,是行政院轄下所有專家的集體決策,不是陳時中前部長一個人說了算。 食藥署十一月三日正式宣布,經疫苗保護效益評估會議,全體與會專家一致同意,依據國內某醫學中心資料庫分析報告實證、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與傳染病通報系統資料庫的大數據資料,確認高端疫苗對死亡保護力有九十‧三%、避免中重症效果達九十一‧四%。因此其緊急使用授權(EUA)將可繼續維持。終於,全國專家學者會議在一年後首次一致公認了高端疫苗效益,此舉無異打臉許多唱衰高端的外行批評,諸多謠言也該停止討論了! 有關高端的國際認證(其實指的就是世衛組織的EUL),目前現有的十一款認證名單,是由美、英、中、印四個國家把持。據個人觀察,即使在將來,高端也都沒有機會被認證。主因除了我們不是會員國以外,被認證還有一重要任務,就是可能必須隨時有能力捐出五千萬、或一億疫苗,以援助第三世界國家。這對規模非常小、產量有限的高端公司,目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務。其實台灣能夠做到疫苗自給自足、不以行銷國外為主要任務,也提供不適合他型疫苗國民另外一種選擇,且由我國專家自我監督管理、國內能自我認證,只要能保護到全民健康,又何必汲汲追求有國際上的認證? 本週末在台北將有一場三位市長候選人的電視辯論。在此要請問:國家級的防疫,跟市政究竟有何關聯?類似「謀財害命」、「阿中踩著一萬名屍體」這樣不理性、毫無科學實證的喪心病狂攻擊,只是為拉攏討好同溫層、製造政治效應,實在非常令人厭惡。期盼這是一場不再有防疫及高端疫苗攻防的辯論會,讓台北市民好好聆聽每一位候選人對台北市將來的願景,讓我們做個文明人吧! (作者為醫師,台灣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1-05
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挽救錯誤」!

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挽救錯誤」!

10/24晚上高端公司緊急公布:將在北中南三處,為赴日而有需求者設立「免費PCR站」。此一消息傳出,打過高端的朋友,紛紛都說,「真是很愚蠢的決定。」 有一種說法是「免費PCR,拯救民進黨選情」。但最初故意把打高端疫苗的入境日本問題,渲染擴大變成政府「扶持高端是錯誤、造成選舉不利」的問題、並要求補償,不正是一些所謂偏綠的媒體人以及綠委嗎? 目前預估有這樣PCR需要的人約有4000人。大多數人心裡會想:「你如果沒有讓我免費做PCR,我下次就不打高端」嗎?真心為自己健康著想而注射高端者,怎會因為要多花3500元,以後就不打高端?那是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決定吧。而「因為愛台灣」注射高端者,卻只因為要PCR就改變愛台灣的態度,那這種愛,未免太廉價了。像那一位辣名嘴,或被很多人說「若不把她開除、我絕對不選任何民進黨候選人」的立委,其實真的很令人懷疑,她們當初講「愛台灣」支持國產疫苗,是只為了宣傳?否則你怎麼會愛一個人,只因為對方後來體弱多病、就改變心意、嫌東嫌西? 至於黑高端、恨不得台灣更亂的政客,他們注射的當然不是高端,要去日本也不受影響,但是講話卻最大聲、一副為國為民、義憤填膺的樣子,心裡想的卻是如何創造政治利益,並且對指揮中心挑三揀四,樂在其中而已。果不其然,今天早上又有人說,「只設立三個免費PCR站不夠,應該要每人發現金3500元」。真的是夠了。若是對這種族群,去日本旅行每個人加發2萬元零用金,他也是不會支持高端疫苗,更不會投票給民進黨候選人。 至於黑高端、恨不得台灣更亂的政客,他們注射的當然不是高端,要去日本也不受影響,但是講話卻最大聲、一副為國為民、義憤填膺的樣子,心裡想的卻是如何創造政治利益,並且對指揮中心挑三揀四,樂在其中而已。圖為高端疫苗。(資料照)     一位在藥局工作的年輕藥師告訴我:「高端公司本來就應該免費替旅日民眾做PCR,以補償該公司的錯誤」。我問他:「高端做了什麼錯?」他的回答是:「因為高端沒有得到認證呀!」這一點都不奇怪,有這樣想法的年輕人非常多,如果要跟他們好好解釋,他們是不會聽的。在他們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對國家定位前途茫茫,對自己是否獨立的國家沒有概念、對整個社會過度政治化天天吵個不停非常厭煩,沒有時間讀一些理論或文章分析,能接收的只是片段的媒體語言。而現在媒體四分之三是被什麼力量把持,相信是眾所周知的。 有人說,高端有錢,因為政府圖利高端,免費做PCR是理所當然,還說不能任由他在賺啊、炒股票啊。但這裡要指出的是,企業投資、尤其是關乎國家戰略所需要的生醫投資,絕對要圖利廠商,若無利可圖的狀態下,將會沒有人願意努力從事這樣的工作。對美國狀況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川普政府在2020年初對十幾家疫苗公司的大量投資補助、且不要求「一定要有成績」(「曲速行動」),那根本是打水漂或肉包子打狗,有些廠商拿了十幾億美金,從頭到尾什麼都沒有做出來。但最後美國終於有三家研發成功了,成為世界指標三大疫苗。美國社會從來沒有人指責美國政府圖利廠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隨時都在圖利他人(例如我去全聯買牛奶,就是圖利全聯、到醫院看病就是圖利醫師)。人類社會歷史就是這樣運作,互相圖利,互相幫助,不需要當道貌岸然的聖人,只要不違法。 有人說高端提不出疫苗成績,所以10月底將會被取消EUA(臨時緊急藥證)。其實據我所知,9月他們已有一些報吿,只是還有一些資料需要補充。若不合格,相信食藥署會很鐵面無私的取消EUA。 這裡也有些納悶,AZ、莫德納、BNT輝瑞,也都是食藥署發給EUA,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有民意代表要求這些疫苗需提出台灣民眾注射後的免疫力成績報告,並公布給社會大眾,以延續其EUA?卻只看到政府一批又一批的進貨。近有某指揮官放出風聲說:「高端EUA一年內會自動失效」。這種無稽之談,讓有些媒體人非常興奮,認為終於抓到高端及政府的把柄了。無論是中央指揮中心或是高端公司,都是如此一直處於挨打狀態。為什麼高端公司不好好的提出防疫績效,盡量向大眾說明?這種被予取予求、不敢大聲反抗、不敢說出真理、無力行銷媒體,反而只能父子騎驢、裡外不是人,太令關心國產疫苗的人傷心難過了。 最後還是要闡明,高端不能取得世衛及日本認證,問題不是出在高端,而在於「中華民國」這個國家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因為疫苗認證,到某些國家不得不再打其他疫苗,這不是「補打」,叫做「加打」。多打幾針,身體是否能夠承受,是由專家做評估後決定,不是專家者請不要亂猜測。高端終於決定免費做PCR,這是幫助接種者旅遊能夠順利進行,不是「賠償」。這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挽救錯誤」,因為根本沒有錯誤可言。 唯一錯誤的是,台灣是不是「根本不應該發展國產疫苗」,不發展疫苗,今天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紛爭了。但是台灣人是希望這樣自生自滅、有一天讓別人來管轄、疫苗價格被壟斷、讓國家沒有自主權嗎?也許這才是全民需要提出的答案。 (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0-25
高端為赴日民眾PCR買單? 弱智又愚民

高端為赴日民眾PCR買單? 弱智又愚民

有讀者投書《高端為赴日民眾PCR買單 值得》,個人認為,若是如此做,是弱智的民粹,會貽笑國際。台灣民眾不該任何事都要國家照顧、什麼都想要免費,政府更不該事事都是選票考量,為救選情、犧牲原則,沒有立場,弄得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反而糟糕。 二○二○年初疫情開始,政府努力發展國產疫苗,希望變成戰略物資,故以同樣的資金補助、同樣的「免疫橋接」條件、同樣的抗體標準,要求三家申請的疫苗公司。國民黨前副主席所主持其一,在第一期就未臻標準而出界;被形容為外資及可能國民黨員色彩濃厚的另一廠牌,解盲時不及格被停審核;最後只剩由美國NIH提供材料技術指導的高端達到比賽終點,並開始試生產。當初就有人預測,只有高端出線,且其計劃主持人,多被視為偏綠醫師,今後台灣新冠疫苗政治問題,恐將無寧日,一年半以來的觀察,果然如此。 注射新冠疫苗,是為保護身體,減少住院及重症的可能。支持國產疫苗尚非共識,但牽涉個人健康,選擇自有不同。高端屬於次蛋白疫苗,專家都說副作用極低,故注射者,很多只是對mRNA疫苗充滿不定性的疑慮,而做此選擇。如今只是赴日本需要多做一次PCR,雖感覺受歧視,但再怎麼樣也不應該由當初的自我選擇(愛自己的身體),變成仇恨高端,認為政府不該扶植高端、欺騙民眾注射。 高端無法成為世衛核認證疫苗,不能符合入境日本的標準,這有很多政治角力的考量。目前的世衛認證疫苗,只是由四個國家所包辦的十一種而已,台灣連聯合國及其下的世衛組織會員都不是,何德何能疫苗必須馬上被認證?而沒有認證就要說是政府的錯、高端的錯?所以要政府、高端賠償?這是多麼巨嬰心態的井底之蛙!民代、名嘴此時亂帶風向,賺取聲量及個人利益,竟然還有立委說「高端必須要有售後服務」,不懂疫苗是緊急狀態使用的救命藥品、不是商品。這樣的民代水準,令人浩嘆。 高端的免疫效果,早有各種學理論文呈現,不是政客信口開河說了算。今年八月,法國奧地利合作的Valneva,是全世界第一款被世衛組織推薦的免疫橋接新冠疫苗(雖然還沒有正式列入EUL認證名單),預計陸續還會有更多的免疫橋接疫苗出現。這也打臉國內某些所謂專家的偏執。台北市蔣姓候選人的團隊,也需要多閱讀世界論文資料,再來發表「高端是唯一的免疫橋接、不符標準」的言論。 (作者為台灣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0-24
國產疫苗?認知作戰?

國產疫苗?認知作戰?

最近日本開放自由行,要求入境旅客的三劑疫苗證明,堪稱世上最嚴。高端疫苗因為不在世衛組織的EUL名單,注射此疫苗要入境,須以PCR取代,最近引起不少爭論:10/19中央指揮中心公布,可採取補接種方式,以應因入境國疫苗規定的需求。10/20更指出,全世界已有在使用的疫苗,共45種,但僅有美(4種)、中(3種)、印度(3種)、英(1種)四國所製造的11種疫苗獲得世衛認證,所有其他各國的34種都仍在排隊等候,而高端只是「這34種同病相憐」的一種(且我國還是唯一非會員國、連申請都沒有資格呢)。 高端疫苗因為不在世衛組織的EUL名單,注射此疫苗若想要入境日本,須以PCR取代,對次在台灣引起不少爭論。(資料照)     七大工業國只有美、加、英、日有能力製造疫苗,而慢了台灣半年以上的加拿大疫苗,除加拿大自己,只有美國單一方面認證,沒有世衛。法、德、義,以及歐盟27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發展疫苗(BNT是德國與美國合作)。科技大國例如澳、紐更連門都沒有。有產品但還在「等待世衛認證」的有:伊朗、古巴、俄羅斯、土耳其、阿拉伯、印尼、日本、韓國、哈薩克。此新聞等於為高端疫苗解釋「為何被日本海關認證會那麼困難」,讓民眾了解我國國產疫苗及世界各國的狀況,不是你所想的「高端一定品質不好、所以不被世衛認證」。但昨日各媒體網路,除了「自由時報」及「上報」外,完全視而不見,不報導這訊息。 這令筆者大惑不解。連一些精神科醫師、不曉得什麼時候變成疫苗專家所寫的雞毛蒜皮,不一定準確的新冠疫情觀點臉書,各媒體都會爭先恐後大幅刊登;而指揮中心這麼有權威的內行單位,所發布的世衛認證真相,讓民眾有世界觀,不當井底蛙、隨便謾罵,至少也增加大眾的知識。但各媒體卻完全不理會。難道真的像一位感染名教授所言,媒體及反對黨已經把民進黨與高端畫上等號,「打擊高端就等於是打擊民進黨」,所以對高端有利的解釋,完全不刊登,如果這已經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想來真是毛骨悚然。 支持國產疫苗,出發點應該是:深愛故鄉台灣,希望台灣能持續發展自己生物科技。在新冠變異株趨複雜、日趨流感化、快速化、國家地區化後,能有適合本土使用的國產疫苗,一方面減少外匯開支,一方面避免在國際疫苗供應鏈不均時被予取予求。換言之,疫苗必須像是護國神山台積電一樣,變成國家的戰略物資,有了自己的生物製劑,管控買賣才能有獨立自主權。 但有人更積極想法是,蛋白質疫苗是保證比mRNA疫苗更傳統安全的疫苗,雖然高端的免疫抗體只是中等成績,但絕對「安心」。這是「愛自己身體」,與愛不愛台灣不太有直接關係,相信很多人單純是以此角度而注射高端(同性質的Novavax 當時還沒進口)。有些政黨或媒體,認為注射高端一定就是愛國的行為,這未免太膚淺、也太小看民眾的智慧了。 某媒體人說:接種高端疫苗使她變成「倒楣族」,因為去日本必須多做PCR。她有沒有想到,當初如果注射mRNA疫苗不幸產生心肌炎、或注射AZ而血栓致死,那不是更「倒楣」?台灣的處境維艱,要去日本旅遊,只是多了一個PCR,有需要像個失戀者,由愛生恨、毫無理性,認為是高端或政府騙了她?甚至還主張高端要替民眾負擔PCR的費用?這思考太幼稚了。很多高端戰士,其實並不想在檢疫管制還不太固定的此時,安排去日本。而想去的人也都是只能「認了」,要做PCR就做吧(市面有2500元的)。台灣的國際地位如此的楚楚可憐而無助,又能怎麼樣?這些不致隨便怪罪疫苗公司、政府的人,看來智慧是高於某媒體人。其實指揮中心也不需要自我擴大解釋,說有30萬人會需要補打,講得好像高端是鹽水針。 某綠委認為,是因高端疫苗,讓她耽誤了去美國的短期進修(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認證疫苗證明就不能入境的國家,連加做PCR都不行),所以主張高端要賠償她。在她心目中,沒辦法得到世衛認證,就是因為高端本身出差錯、而且沒有努力去爭取。她毫不在意高端是否曾經保護過她,而她如果去詢問那34個等待世衛認證的疫苗國家,有哪一個國家的民意代表,會去怪罪疫苗公司?有哪一個媒體或反對黨,會去指責政府?她既是高端族,要去美國進修,應該提早做好時間規劃及安排,怎麼會當時「標榜愛台灣」打高端,現在卻因私人計劃不能成行,就怪罪起高端?這是什麼邏輯? 筆者認為,只要過一陣子疫情穩定,日本的這些疫苗規定都會取消,就像目前加拿大及歐洲,超過50個國家都已經完全沒有隔離或疫苗的要求。想當初口罩、疫苗、快篩劑,反對黨及媒體都曾經大聲「抗議政府採購有問題」,而吵得沸沸騰騰,增加社會的紊亂。但時過境遷,上述的物資,全部都過剩了。然則當時的吵,到底是吵什麼意思呢? 筆者的意見,對高端戰士的補打疫苗措施,雖然表示指揮中心的苦心,事實上是不太有必要的。最主要關鍵就是,前後可能要花上3~4個月才能完成日本入境要求的三劑,到時候很可能疫苗的檢疫規定,全世界都已經無限制了。而且依照個人觀點,無論是日本海關、台灣疾管署,對出入境的疫苗問題,可能都有外行嫌疑。疫苗檢查就是形式做做樣子。據美國CDC的標準,所謂的full Vaccination,是兩劑疫苗,而且最後一劑要滿兩個禮拜,但日本海關並沒有規定:第三劑打完要滿兩個禮拜才可以入境。而筆者聯絡疾管局,竟然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原則。 最後,醫學界及社會大眾應該協助食藥署,嚴格監督唯一的國產高端疫苗,必須達到一定的品質要求,才能放行繼續EUA的有效。對次世代疫苗的研究發展,高端也應加緊腳步。畢竟很多人當初選擇高端,是為了避免注射mRNA,現在為打次世代,如果高端不生產,最後不得不選擇mRNA,豈不前功盡棄?高端公司應該儘速由專家出面,向社會大眾好好解釋一年來的免疫效果報告,以及疫苗發展方向。管理單位不必露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訴苦說虧本多少這些五四三,反而會讓社會大眾看不起高端。而民眾也要了解,支持自己的國產疫苗,對將來的國家個人生命安全,是很重要的。 在野黨若有確實證據,能證明高端有問題,例如貪污、回扣、圖利、炒股,應該要立即公開、提請法院予以公訴。但不宜隨時捕風捉影,亂帶風向,製造假消息,以打擊高端來打擊執政黨,在選舉中得利。如此就坐實了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這是每一位台灣人都該反對的。 (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0-21
蔻蔻姐,你罵錯對象了

蔻蔻姐,你罵錯對象了

日本開放自由行,但旅客必須接種其認定疫苗,否則要有PCR證明。媒體人周玉蔻對此評論,說支持高端疫苗並注射三劑,現反而成為倒楣鬼,得再花3,500元做PCR才能去日本,因此指責高端公司要出面說明,不該只躲在後面數鈔票。 有些想去日本的高端族,為確保PCR陰性,出發前兩週就取消各種活動,閉關在家,壓力很大。蔻蔻的抗議,代表很多人的憤怒心聲,無可厚非。不過她可能罵錯對象了。以下是筆者的闡述: 1)政府最初扶持三種國產疫苗、最後只有高端出線,衛福部的政策及後續方向,絕對是正確的。高端團隊終於達到目標與成績,也展現台灣科技大國的實力。只要稍微涉獵其研究內容的細節眉角,就會馬上同意這些成就、是台灣人的驕傲。不過,這些內行話,外行人就是聽不進去,很多人也只用政治的角度、而不是專業角度評斷高端。 2)有些媒體說,「政府當初不顧輿論反對,執意支持高端疫苗」。這真是製造假消息。食藥署戒慎小心,在審核EUA時,對高端「百般刁難」,是國內感染專家皆知的事。而且EUA是「臨時」藥證,開打以後都要長期被嚴格監視,繼續提出接種成績報告,即使是行政上措施稍微疏忽或遲緩,藥證也隨時會被取消。高端最近就曾面臨這個危機,可說是戰戰兢兢,要數鈔票沒有那麼容易。 有人開玩笑說,政府挑剔高端,有點近乎對小媳婦「家暴」,這有一點言過其實,但要說政府對高端放水,個人絕對不信。因為只要高端失敗,造成很多人染疫、重病死亡(例如每天有100個確診,其中90個曾經打過高端,表示毫無保護力),民進黨絕對垮台。有政治常識的人,誰會為了一個小小疫苗公司,而斷送政黨的前途?台灣周圍的亞洲國家,除了中國印度兩個大國因人口需要以外,都沒有發展疫苗,多數政府都過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日子。民進黨真是何苦來哉? 政府最初扶持三種國產疫苗、最後只有高端出線,衛福部的政策及後續方向,絕對是正確的。高端團隊終於達到目標與成績,也展現台灣科技大國的實力。(資料照) 3)也有媒體指出,「政府故意阻擋其他疫苗進口,以便大家不得不注射高端」。這更是想像力太豐富。我們反而應該認為:當時世界各國疫苗短缺告急,上海BNT總代理公司對台灣的申請疫苗已讀不回,還好有高端的即時生產,可能這樣才幫助讓台灣度過了難關。加上醫療人員的犧牲奉獻,全體民眾的努力防疫,而有許多「嘉玲」的時光,這成果是台灣人的驕傲,現在怎麼又說是政府強迫大家打高端疫苗? 而在高端疫苗開打時,還是有其他疫苗可以選擇,不是獨此一家,非打不可。不過,即使免疫效果確實是比輝瑞BNT及莫德納差一些,很多人是因為害怕血栓及心肌炎、發燒腫痛過敏的副作用、害怕mRNA疫苗,寧可注射高端,他們慶幸有此選擇,怎會是「被迫」? 有些人是因為愛國心驅使(如寇寇姐及許多綠名嘴)而注射高端。這好像家裡開烤肉店,當然率先支持,並且廣邀朋友來捧場,怎是被迫?罵自家的烤肉不好吃,帶朋友去隔壁店吃,才是問題。 4)最近世界開放旅遊時間後,有人帶風向說,「政府一意孤行推廣高端,以致很多人上當、注射後無法出國」,這是更大的謊言。全世界唯一要求認證疫苗證明、否則「不能入境」的,只有美國而已。其他國家即使沒有疫苗證明,也可以用PCR取代(而且預料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就會取消)。 筆者整理10/7外交部網站,發現入境「完全不需疫苗證明」的國家,佔了絕大部分(註:有需要者請自再查證,因可能筆誤或滾動調整)。「高端戰士」要在全世界跑透透,絕對沒有問題。在這裡舉幾個國人可能會去的重要國家為例: 在亞洲大洋洲等地區,不需要疫苗證明的有:越南、紐西蘭、澳洲、馬來西亞。需要WHO疫苗的只有日本、菲律賓、新加坡。而泰國、印尼、帛琉都接受高端疫苗。緬甸、印度只說「接受台灣所開疫苗證明書」,是否排除高端待查。 在美洲,完全不需疫苗或PCR規定的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貝里斯、瓜地馬拉、阿根廷。而美國、秘魯、巴西、智利需要WHO認證疫苗。巴拉圭承認高端。 所有歐洲國家,都不需要疫苗證明,除了摩洛哥、西班牙,但後者只要出發前兩個禮拜補打「一針」歐盟或WHO認證疫苗就可以入境。其他地區像南非、摩納哥、馬爾他、土耳其、埃及、以色列,都沒有任何疫苗或PCR規定。 5)蔻蔻姐罵錯對象了(相信她只是一時義憤「撒嬌」)。大家怪高端為什麼不能取得WHO認證,是否應該更要罵為什麼聯合國不認證台灣?一個只有14個國家承證國際地位的台灣,如何要全世界233個國家地區認證這國家所生產的疫苗?例如你不認為這婚姻合法,你怎會承認其小孩是合法?把認證的重擔,讓高端這個小公司單獨挑起來,是不公平的。 理論上而言,能夠成功「上市」的COVID-19 疫苗,都是已有基本的最低防護力,才敢擺出來。只不過有的免疫力是最低值、有的在最高質。其實台灣最挑剔的專家,也承認高端約是處於中段靠前段班的75-80%保護力。至於不被WHO認證,都是政治因素。與AZ免疫橋接,作為第三期試驗條件的法國Valneva疫苗,抗體是1.39倍,就已被WHO認證了,但高端使用同樣的方法,抗體是3.94倍,卻仍被視為「沒有第三期」,而WHO也不認證。面對這樣的不公平待遇,台灣人只能逆來順受。但不能糊裡糊塗裝做不知道。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沒有資格」申請認證,頂多可依賴他國推薦。當初這種所謂疫苗認證,事實上只是為了能推銷疫苗到別國,哪裡有想到後來變成是「入境海關」的一個條件?如果早有預料到會這樣,那麼我國「根本不應該發展疫苗」。但當初堅持必須有國產疫苗,是朝野的共識。然而這是高端的錯嗎?怪罪它害人不能出國?這相當沒有邏輯。 不能成為入境日本的認證疫苗,這完全是外交部配合衛福部的處理協調能力問題。只是私人小公司的高端,哪有辦法行文日本外交部或是厚生省,也不能直接去談判,只能被動提資料。所以筆者認為指責高端公司是錯了。不過我們也看不出來除了講冠冕堂皇的「打疫苗不是為了出國」以外,執政黨政府到底有沒有盡最大的努力,用各種方法去交涉處理這問題。簡單講,在沒有安倍的日本,政府是否已不夠力了? 由這件事情也可以發現,所謂「台日友誼良好」,碰到政治仍都只是幻影一場,沒有邦交就是沒有邦交,是否台灣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當然,在野黨不幫忙執政黨,大家共同設法運用各種關係、讓日本願認證高端疫苗,卻反而在後面扯後腿,說風涼話暗爽,這也是該指責的。 6)在外交部網站,仍見到有日本「入境規定但書」,就是:若不管疫苗,也可分為紅黃藍三類國家核准入境,台灣列在藍組,不該受到疫苗認證的限制。不過這是編號28號的公告,而入境疫苗認證的公告是34號。以MySOS表格填寫而言,是有困難。有可能新法讓舊法作廢了。 但筆者仍建議,若是無法以「高端已有8國EUA認證」、至少不是什麼阿薩不魯疫苗、來說服日本政府,外交部應盡力是否朝「仍然承認28號公告國家分類的條文」方向著手,這樣就可以為雙方政府解套,不再糾纏於疫苗認證的單一問題。期待執政黨政府能再多加油,解決民怨。 (作者為台灣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0-15
由日本國境11日開放 細說疫苗的認證

由日本國境11日開放 細說疫苗的認證

有人把Omicron 變種病毒的出現、而世界最早最強疫苗使用已超過一年半的現在,叫做「後疫苗時期」。其特徵是慢慢有「與病毒共存」、「重症減少」的趨向,但也有「每一種疫苗都有突破性感染」現象。無論你怎麼認真打疫苗、如何努力戴口罩、還是可能會感染。不過,現在很多人已經打到第四針第五針,再回顧哪一種疫苗的保護力有多高,老實講,已沒什麼差別了。輝瑞、莫德納又怎麼樣?事實上主要都是在預防重症、減少死亡而已。 有專家提出疫苗保護效果分為三等級,叫做疫苗975。第一級是指mRNA疫苗(輝瑞BNT、莫德納),防疫效果在9字頭(90-95%)。第二級為次蛋白或腺病毒載體疫苗(高端、Novavax、印度Covovax、AZ、嬌生),其效果是7字頭(75-85%)。而減活疫苗(國藥、科興、印度Covovaxin)是第三級的5字頭(55-70%),以俗話稱為是後段班也行。在世界標準看,能有5成效果的疫苗都能被認可是好疫苗。 除最早的美加,各國漸都不會把疫苗做為入境條件,日本10/11的開放觀光,卻要有其核可疫苗接種的紀錄、否則就要PCR證明。本列出6種疫苗,後又突然增加到11種。台灣人很愛去日本玩,所以台灣哈日族很不滿,認為「台日友好」喊得漫天價響,唯一國產高端卻未被認可。對此,在野黨要求政府道歉,即使是「高端戰士」也心存不滿、或可能失去信心。但這對高端並不公平,言者對國際防疫現況也是一知半解。在此想介紹一些「認證」的基本觀念及眉角,事情不是你所想的「好疫苗」或「劣疫苗」那樣單純。 政府承認某疫苗的「臨時緊急使用許可」,俗稱認證。我將認證分成三類。 一是Authorized EUA,目的是會購買使用。如果不想購買(價錢、保存方式不划算),就不需認證。審核方式比美國更嚴格的歐盟,只認證六種疫苗,最近有增加最新的奧地利Valnear,但仍沒有任何中國或印度疫苗。輝瑞BNT是最早期的世界頂級疫苗,中國因為不買不用,所以不認證(聽說中國此舉,讓大中華地區代理商上海Fosun公司產生財務危機)。 二是Adapted,是政府為了海關邊境保護措施所認定的疫苗,但其國內不一定使用。例如美國不使用英國AZ及中國、印度疫苗,但FDA都給予認證(也在海關使用)。FDA核可除了原有的9種外,最近又加上加拿大的蛋白疫苗Medicago(號稱是植物性),以及中國最新發展的吸入性康西諾Can-Sino(腺病毒載體)。 這第二類的認證,政治運作、國家角力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英國是美國的「母國」、加拿大是美國的鄰國好友,能不認證他們的疫苗嗎?中國、印度人口眾多,赴美人數更眾,不認證這兩個國家產生的疫苗,對貿易的影響將會不堪想像。日本最後還是核准了11種疫苗,證明經濟、商業、觀光、國力、政治的考量,份量很重要。美國是世界大國,立場盡量也跟WHO立場一致。目前入境若有要求疫苗證明國家,大抵都循WHO的認證為準。 第三類就是WHO認證,叫做EUL(緊急使用名單list),主要是介紹各國(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使用,所推薦主要是「使用人口多的國家」所生產的疫苗,更希望這些疫苗可以援助貧窮落後國家,(這組織成立就是為此目的)。但其網站寫得很清楚:「不在此名單的疫苗,並不表示不優秀,而是因為太多、無法一一列舉」(建議讀者可上網查看這段說明)。眾所周知,WHO的主事者,是相當親中的。 即使是前文所謂的後段班一些中國、印度疫苗,也都早早被列入WHO認證了。 大國俄羅斯的史普尼克疫苗,目前也尚在WHO的候補名單而已。台灣不可被WHO考慮,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台灣不是會員國,何況高端疫苗並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出類拔萃、頂尖優秀的疫苗、非用不可,產量也不夠,使用的人口稀少。雖然高端曾被WHO主動徵召成為團結實驗一員,但因現在的病毒是新變種,很可能效果不夠理想,一直沒發表。 值得一提的是,八月底WHO認證的第12種疫苗,即減活疫苗Valneva,是使用對照AZ的「免疫橋接」方式。 可見免疫橋已經正式由聯合國衛生組織所接受。但在台灣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食藥署核定國產疫苗採免疫橋接,是一項錯誤。還有某院長現在還繼續批評高端,ㄧ再跳針「沒有第三期」、「高端在巴拉圭的免疫橋接不算第三期」。個人覺得,這些講法是不是太過偏執?很多國際組織如SRA、TGA、EMA早都認可免疫橋接。 最近的兒童、幼兒新冠疫苗、B 群腦膜炎合成疫苗、15價與20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9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最新狂犬病疫苗,B型肝炎疫苗,都是以免疫橋接方式。 台灣的食藥署既認證:高端的免疫橋接可作為疫苗核准的標準,那就是一個獨立國家、獨立單位所該有的權威與權限。標準既已認定,而你個人「竟不認可」,則市面所有的藥你都會「不敢吃」才對,因為那些都是食藥署所認定的。有一位首長說:「高端是密醫」。我聽到有人調侃說,這位首長的執照,與高端同樣都是是衛福部所發,如果高端是密醫,難道他自己也是密醫嗎? 高端疫苗。(資料照) 最後談到,日本政府顯然對台灣疫苗不熟悉,主要應是跟隨WHO現成的EUL,以及台灣媒體資訊做決定。世界上承認台灣並有邦交僅14國,台灣非WHO會員、高端不受其青睞推薦,這是理所當然、也是現實的無奈,台灣政府也要為此道歉?雖然民間友誼良好,但台日無邦交,日本的政策還是要回歸政府政治上,「高端戰士」不能得到同等待遇,雖然心有未甘,但這就是國際的現實。個人覺得,年輕人與其抱怨政府無作為,不如思考怎麼樣早日讓台灣成為一個被世界承認的正常國家? 媒體及偏藍醫師,對高端疫苗的詆毀,一年來可說是不遺餘力。老實說這些資訊(其實是錯的),任何國家政府看到都嚇死了:「你們自己國內民眾都這麼排斥此疫苗,我們怎麼敢認證?」也因此日本憑什麼有必要對高端另眼看待?事實上台灣媒體的妖魔化高端,也影響了很多民心,使得接種人數不如預期,接種者被訕笑、最後造成很多疫苗被銷毁。 台灣短期內、以比國外不算太多的預算,就有高端的產品出現,若不是科技很強、哪裡有辦法?科學強國如加拿大,今年二月才做出第一支疫苗。韓國在六月才核准第一批疫苗EUA。每一個國人都應該以高端為榮,怎麼還一再打擊?全世界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民眾是如此喪心病狂的。若是國產疫苗、生物科技、有一點突破,都馬上要被在野黨打壓,則我國的科技,如何進步?有什麼人敢再投資?這是比日本的拒絕認證高端,更令人擔心的事情。 多數人已進入開始要打次世代疫苗,單價的原始病毒株如輝瑞、莫德納、AZ,都不會有人再打了,何況是高端?現實的環境,大教學醫院很多同仁都曾表示,注射高端疫苗的抗體檢查,高得驚人,又沒有困擾的副作用。以專業的角度來看,高端階段性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打的人應該也很少了。但一年多以來也提供很多懼怕疫苗副作用者另外一個選擇,也對台灣的防疫作出很大貢獻。這是吾人值得一記的地方。 (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10-09
牙醫師與衛福部長

牙醫師與衛福部長

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的發言人說:「陳時中只是牙醫師,連醫師也談不上,怎麼有資格當衛福部長、甚或競選台北市長?」此話一出,各界(當然不包括親中、親藍、親國民黨、或民眾黨人士)花了很多時間、文字、言論,去指責這荒謬錯誤,牙醫界人士更是氣急敗壞。當然民眾也浪費很多時間看熱鬧。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資料照)     猜想這個發言人李德維,不是有意要說「牙醫師不是醫師」,他腦海裡應該也沒有想過,純粹只是為了打擊阿中,才會講出這個話。過去在防疫時,國民黨就批評滿意度高達90% 陳時中,是「牙匠」。這一次改說「牙醫師」,已經是有進步了。該發言人的邏輯應該是:即使其他牙醫師是醫師,但陳時中這個牙醫師就不是。若陳時中是中醫師,國民黨也會說「這個中醫師不是醫師」,這其實是選舉的政治攻防,不是理智發言。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民國38年到現在,從當時的衛生司、衛生署到衛福部,有26位首長(或代理人),其中醫師出身僅有13人。可見醫師並非當衛福部長必要條件。昨日某談話性節目說,近年的楊志良、葉金川,都是公衛體系、不是醫師?這裡需要解釋一下,葉金川是具有醫師資格,也有家醫科的專科證書(當時是我監考)。楊志良確實不是醫師,他與高虹安一樣是是讀師大,但唸衛生教育系,後來在公衛體系發展。 李維德說,陳時中認為「蔣萬安能在立法院各委員會都歷練過,再考慮參加市長選舉比較好」,所以他才說,要當醫師必須各科都有輪流經驗,阿中顯然沒有資格。但他可能不知道,在「實習醫師」階段,本就各科都要輪流的(每一科時間都很短)。而學生階段,無論醫學系、牙醫系的基礎醫學課程都是一起上課。李維德更不知道的是,一旦決定某一科,其醫師訓練都是要三年,不可能每一科都去輪流,全部輪完就到退休年齡了。牙科更是一門非常專精的醫學,進入了牙科是不可能再輪替其他科了。 阿中是否有資格參選台北市長,有待選民來做決定。不過就目前看來,蔣萬安民調一直很高,任何失言、並不會影響到這個民調,即使最近媒體炒作他沒有DNA證明是蔣家人,應該也不會影響投票給他的人的意願。這就是政治的現實面,也是國民黨的發言,一直都肆無忌憚的原因。 (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09-27
蔣萬安與高端疫苗

蔣萬安與高端疫苗

自由電子報廿三日報導:「只打高端無法入境日本 王必勝建議先觀察一下」,這個新聞標題是錯的,因為看內容是說:若是有打過日本政府認定的六種疫苗,可以直接入境。高端,沒有被列入認定;不過,只要有PCR陰性報告,仍然可以入境。所以只是多了一道手續(甚至即使沒有打過任何疫苗也可以)。 可能才幾個月前,世界各國,只要是登機,都必須有PCR,不管是否有所謂的國際(其實是WHO主導)認證疫苗。其實現在各國根據疫情,各有不同的開放,而且隨時會有改變。 有關疫苗認證,很多人誤以為有被認證,才是好疫苗,事實上那只是WHO的一種簡便作業方式,是由產量、能提供各會員國的數量、注射人口的普遍性、知名度來認定。世界各國製造的疫苗何止上百,WHO沒有能力一一去審核,它的官網也強調,「不在認證的範圍內的疫苗,並不表示不優良」。台灣是小國,又不是聯合國會員國(WHO是聯合國的附屬組織),唯一的國產疫苗高端,不被列入認證,應該是理所當然。像蘇俄、加拿大、韓國都有自製疫苗,也都還沒有被列入。日本的認證也很奇怪,同樣是減活疫苗,印度產的Covaxin有列入,但中國產的科興、國藥卻沒有。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卻指衛福部長陳時中為此要負的最大責任,這真是豈有此理!若不是二○二○年時任國民黨書記長的蔣萬安立委,全力支持並且催生國產疫苗(甚至還曾主張必須要盡量降低標準),後來哪裡有高端的誕生?沒想到現在為了選舉,卻把責任推給陳時中了! 任何國家的國民,都會對其國產疫苗感到驕傲光榮,因為只有科技強國,才能夠製造疫苗,而台灣卻有人以高端為恥,還有人稱之為「密醫」,真是令人感嘆! (作者為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09-26
擋疫苗? 別跟國民黨比笨!

擋疫苗? 別跟國民黨比笨!

縣市首長、議員選舉,還有兩個多月,每天的政治攻擊、謊言、辯白、對罵不斷,越來越激烈,一般人都聽得很煩了。最近話題更從「論文抄襲」吵到「擋疫苗」,真的很不可思議。地方選舉跟疫苗有什麼關係呢?不談政治遠景,把去年疫苗購買拿來當選舉攻防,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了。 新冠疫苗執行計畫政策,所有的國家都是由「中央政府負責」。因為疫苗都是「臨時藥證」,注射規模大,但缺乏長期觀察,雖說實驗上很少疫苗傷害,一定會有萬一狀況。任何地方政府、工商團體、人民團體、醫院或是醫療團體,除非特殊,都沒資格涉足疫苗的採購或分配事宜,因爲除了國家政府,所有單位都沒有能力去做疫苗傷害的補償工作。既然不能購買,一切都要靠中央,何來「我要買、被你阻擋」的問題? 然而現在台灣每天卻有一些人、政黨、或團體,出來控訴有人或官員一年多以前阻擋他們購買疫苗,但又說不出究竟是誰擋的,只要把話題打出來,被指責的人就要放下正事、出來辯白,非常的累。昨日又有報載,盛弘醫藥公司2021年接受花蓮、南投、台東雲林政府及企業單位委託,擬專案申請進口BNT疫苗共500萬劑。衛福部表示,坊間謠傳「政府阻擋盛弘公司疫苗進口」一事「並非事實」,後續程序無法進行,是因該公司無法提供原廠相關資料所致。 個人覺得衛福部這方面「非常的失職」,因為無論甚麼工商團體或地方政府,明明連申請購買都沒有資格,中央也知道,疫苗公司一定不會給他們授權書,所以應該一開始就直接說明並退件,為何還向他們要求各種文件?是怕引起法律糾紛或是怕政治事件?這不是一個負責任、敢作敢當的政府的態度。 其實防疫中心,巴不得有更多的疫苗進口,讓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有誰會故意阻擋疫苗進口,然後讓疫情擴散、爆發,醫療體系崩潰,民眾死傷枕藉,然後民眾抗議、政府倒台,且官員可能因為失職而被公訴?有人會做這種不合邏輯的傻事嗎?而這種不合邏輯的事情竟有人拿出來一炒再炒,記者也不評論不質疑、民眾也聽得下去,這真是文明怪事。 俗語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現在進化到「秀才遇到政客、有理講不清」。例如次世代疫苗,目前全世界各國能夠買到的都是「BA.1」,無法採購「BA.5」疫苗(除了美國自己),而且實證上這個「BA.1」疫苗對「BA.5」也有效,衛福部對「BA.5」的購買,也宣布隨時待命,可以買就會買。但在野黨政客、所謂媒體大亨,就是聽不下去(或不識字或大腦不清?),每天都有人繼續指責政府採購不力、沒有超前部署。而記者從來沒有人當場去點出此發言的錯誤,反而不分青紅皂白照樣把這個「錯誤的指責」報導出來,而不用頭腦的民眾,照樣也聽得進去、也跟著指責政府。究竟台灣還有「理智」兩個字存在嗎?而整個社會資源、民眾的時間,全部都浪費在一年多以前的「擋疫苗」討論,國家根本沒有辦法向前走、沒辦法進步,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最後要指出一點,所謂衛福部擋疫苗,是「擋BNT」、還是「擋中國國產疫苗」?要知道現行的法律,是規定不能進口中國製疫苗的,除非修法。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及經濟部國貿局公告之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彙總表,台灣一直沒有開放中國製血清、血液製劑和疫苗進口,並不是因為疫情,而是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製程有疑慮,加上中國過去有許多疫苗曾出現問題,因此一直沒有開放。既然依法不能進口,怎麼會有「擋」的問題? (作者為醫師,家庭醫學會創會理事)
王英明 2022-09-17
監控體溫、降溫,能否避免武肺的兒童腦炎?

監控體溫、降溫,能否避免武肺的兒童腦炎?

今(16)日《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有桃園市婦產科林醫師提到:小孩子十五分鐘之內,體溫可以升高到達三十九度以上。如果嚴密監控體溫,馬上降溫,是否可以避免腦炎、MIS-C、甚至死亡?  我的答案是,相當不可能! 人類腦幹有一個調節體溫的中樞,叫做「下視丘」,它的功能是在外界環境溫度無論如何,都設法能調節我們的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亦即維持體溫能控制在一個「定點」。但是當身體有了感染,病原體(例如病毒)與身體的免疫細胞「作戰」後,所產生一種化學激素,循環到下視丘,就會使它的體溫定點的上升、因而產生體溫上升的症狀。 正常狀態下,只要感染不嚴重,或下視丘的調節體溫功能,並沒有受到破壞(絕大多數的病都是如此),免疫系統將會產生作用,打敗了感染,當高峰期過去,經過溫度的起起伏伏,前述的細胞激素也不再產生,加上藥物的作用,體溫都會慢慢恢復正常。多數即使在最厲害時,也很難得超過40.5度。最後感染過去,體溫也就降了。量體溫就是「感染有沒有受到控制」的一個指標,但設法降溫並不是治療疾病的一個手段、也不是目標。 簡單的結論就是:「因為生病所以發燒,而不是因為有了發燒才造成疾病」。「因為腦部壞掉了,所以有了發燒。而不是有發燒、所以才燒壞腦子」。另一個觀念是:因為病好了、所以才退燒。而不是退了燒、病才會好。因此,治療病源,比處理發燒更重要。 家長在小孩發燒的時候,盡量降低體溫,最主要是讓病孩舒服,並非治療疾病。(資料照)   COVID-19 感染某些兒童後,病毒進犯腦部,破壞了腦細胞、加上各種可能的機轉,造成的就是「腦炎」變化,結果是痙攣、嘔吐、昏迷、步態不穩、胡言亂語、肌躍型抽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腦壞掉了」。但前面提到,腦部已經發炎,才造成發燒。發燒是結果。而治療結果、對源頭幫助並不大。 打個比方,有一位兒童肺炎而造成發燒不退,這時候重要的是趕快治療肺炎,讓發炎受到控制,發燒才會退下來。若是只監控溫度、使用各種方法來退燒,譬如吃退燒藥、肛門塞劑、冰枕(開玩笑的講,把人放到冰箱裡),肺炎會好嗎? 目前所知,COVID-19 造成兒童腦炎,除了病毒直接侵犯腦細胞以外(仍缺乏直接證據),還有可能是因為細胞激素風暴、血管內皮細胞的受損造成腦部水腫、其他器官的受損而間接影響腦部的功能。所謂細胞激素風暴,就是身體的抗發炎細胞,免疫系統的反應過度,反而造成身體自己本身被破壞。所有真正的原因到現在還在研究當中。 但一個好消息是,最近的兒童腦炎病人,治療上大部分都已經能夠得到控制,也沒有「這麼多人都走了」。這都是所有小兒科醫師努力的結果,而指揮中心所提出來的各種指引,也讓家長也都能夠提高警覺心,不至於傻傻的已經有了問題還在觀望,這都是指揮中心與專家們充分合作的結果。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努力,而不是在旁邊說風涼話:今天死幾個、明天死幾個。 家長在小孩發燒的時候,盡量降低體溫,最主要是讓病孩舒服,並非治療疾病。林醫師的小孩得了玫瑰疹,因為使用退燒藥,「所以病馬上就好了」,這完全是錯誤。而是疾病的病程已經到了、自然而癒的關係。其實玫瑰疹只是一個通稱,小兒大約有60到80種的病毒感染後會皮膚出疹子,人類泡疹第六或七型引起的比較明顯或時間拖長的發燒,特別叫做玫瑰疹,不過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沒有什麼危險。 兒童COVID-19 造成腦炎而高燒到40度以上,醫界現在有嘗試降溫方法治療,看是不是對血液循環或新陳代謝有所幫助。但這樣的降溫治療,是針對「已經發作腦炎」的病人而採用的,並不是像林醫師所想像,還沒有進入腦炎狀態、或是害怕變成腦炎的病人,監控體溫降低體溫就有減少腦炎的機率。醫學上並沒有這樣的證據。任何一個確診病兒,不會因為你努力去降低他的體溫,他就不會造成腦炎。若是這麼簡單,全台灣的兒童加護病房,都可以關門了。 總之,嚴格控制體溫、降低體溫,對小孩子的全身狀況、舒服度,是有幫助。但是,不要閉門造車,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重症,這樣想未免太天真。若是造成家長誤解,拼命使用退燒藥,而忽略了趕快去尋找小兒科醫師的診斷,或是沒有注意仔細觀察小孩子的全身變化,只注意退燒動作,這樣是更糟糕的事情。 (作者曾任小兒科醫學會學教育委員,著有《寶寶發燒怎麼辦》一書)
王英明 2022-06-16
被抹黑的「莫德納疫苗」?

被抹黑的「莫德納疫苗」?

華盛頓郵報六月十日報導,美國食藥署FDA指出:莫德納疫苗能有效預防6個月至17歲年齡層的COVID-19感染,且安全性沒有問題。 在6,700 名幼兒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莫德納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大多是輕度到中度,發燒比例、溫度,與其他兒童疫苗接種後的情況沒什麼差別。除發燒外,各種副作用都少於其他年齡層,也沒有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報告。 此報導也預告,美國食藥署很可能本週會批准莫德納用於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劑量是成人的1/4,即25微克,前後須接種兩劑。預料最早可能會在6月21日開打。追加劑的實驗,也已經展開中。資料另外也顯示,莫德納有新的兩價疫苗(針對原本的COVID-19病毒株及Omicron變種型),但是否會使用在新疫苗,個人並無資料(註:微克常被台灣媒體誤報為毫克)。 美國食藥署FDA指出:莫德納疫苗能有效預防6個月至17歲年齡層的COVID-19感染,且安全性沒有問題。(法新社) 除6個月至5歲年齡層,莫德納疫苗也同時申請6至17歲的接種授權。雖然歐盟、英國、澳洲、台灣早都已經核准了,不過到上禮拜為止,美國此年齡層,輝瑞BNT仍是唯一的疫苗。其實莫德納疫苗申請使用於青少年已有一年,但一直被延宕,主要是已經先核准了輝瑞BNT,太多的mRNA疫苗,會使FDA顧忌有更多心肌炎發生。不過現在已證明莫德納副作用非常少、即使發生,也都是很輕微。 美國自2020年初,兒童及青少年死於感染COVID-19的人有1200人,最近5 歲以下的幼童有500 名死亡,數千名兒童產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或腦炎等神經重症。因此近日美國有900 多名醫師連署呼籲,敦促 FDA 盡快審查5 歲以下的幼兒疫苗相關數據,提供保護。上述核准疫苗的消息,就是FDA對此所做的回應與決定。不過美國很多家長對兒童疫苗也都是採觀望態度居多,這是各國的國情。 台灣對嬰幼兒疫苗的政策,可能很快也會跟進。最近台灣出乎意料之多的兒童腦炎、MIS-C病例,已讓全國家長擔心不已。上週的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49例,18例腦炎、9名肺炎、3名敗血症、4例哮吼、8例MIS-C,2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5例家中死亡、經法醫認定與COVID-19有關;上述個案已有17人死亡,5名合併腦炎、4人肺炎、2例敗血症、1例共病(腦腫瘤)及5例家中死亡。現在若是5歲以下嬰幼兒也有疫苗可以使用,應該可以讓家長放心不少。 要強調的是,美國這次對6個月到5歲嬰幼兒疫苗認可,首先公布的是很多台灣人眼中「白老鼠實驗品」「毒疫苗」莫德納,這應該令某些人有些錯愕。猶記四月廿日,因應可能的疫情爆發,台灣指揮中心很早就定調,以現成的莫德納,開始兒童疫苗注射,未料媒體卻報導什麼「網路炸鍋」、「家長陷入兩難」、「為什麼不採購輝瑞BNT ?」,部分輿論,也推波助瀾、強力反對莫德納疫苗。 當時國民黨還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為何「為什麼不採購輝瑞BNT?」「為何只有莫德納疫苗可以施打?」還痛批指揮中心沒有超前部署!現在回頭看真的是這樣嗎?(資料照)   個人猜想,莫德納成人疫苗過去確實造成不少令人困擾的副作用(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包括惡名昭彰的「莫德納臂」(手臂局部過敏水腫),難怪會有家長覺得怕怕,是有點情有可原。不過先進國家研究的資料已經顯示,兒童所造成的副作用比成人少,而且為了預防重症,小小的困擾應該算不了什麼,早打早平安,可以預防80%重症。 但有些以專家自居的醫師,竟以美國並未核准兒童莫德納疫苗、而是BNT 為理由,主張「應該跟美國一樣接種BNT疫苗」。也有台北某精神科醫師,竟誤以爲BNT 是德國疫苗,還說美國人自己都不用美國的莫德納,而用德國疫苗,包括拜登總統都用德國BNT ,何況是我們。事實上兒童疫苗在美國採用BNT,是因為比較早申請,而不是比較好。前天會公佈莫德納疫苗效果良好,也因為是比較早申請,而且過程較順利而已,並不是莫德納比BNT 好。另外,更要搞清楚的是,兩種疫苗都是美國研發的,輝瑞會與BNT一起掛名,是因為BNT是德國的投資設廠,當初就講好是一起掛名,但疫苗仍是美國授權在德國製造。該醫師竟然以為BNT是德國疫苗,其無知令人嘖嘖稱奇。 這兩個月,BNT也一樣申請了6個月到4歲的接種許可,每劑3微克,是成人劑量的1/10,前後須3劑,間隔是三禮拜以及兩個月,雖然有點波折(最初只打兩劑的實驗效果,似乎不太好,後來改為三劑),據稱也是很快會得到授權。 回憶4月底時,有人開記者招待會,抨擊政府使用莫德納兒童疫苗,是把台灣兒童當實驗品。如此以訛傳訛、道聽途說,荒腔走板、違反世界主流作法,各媒體竟也口徑一致幫忙宣導,而民眾也計聽言從,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還有人說,莫德納兒童劑量太高,很危險。其實疫苗的劑量並不是問題,像流感疫苗,小嬰兒跟成人是一樣的。個人的意見,如果副作用不大,其實劑量高一點,抗體也許高些、持久些。把莫德納說是「大魔王」、把BNT說是「神藥」,都是文明理性社會不應該有的態度。而在學校方便的莫德納疫苗接種,放棄不打,卻在三個禮拜後爭先恐後去冒雨排隊打BNT ,這種情形,也只能說是人性使然,在此也不忍苛責。 建議如果注意國外正確的資料或外電報導,或乾脆直接單聽指揮中心的訊息,也許就不會受到許多不實謠言的蒙蔽、或「乖乖」聽從媒體主持人的「指揮」。事實上有些人連一天醫學院也沒有唸過,憑什麼可以開記者招待會,或主持節目,對社會大眾宣揚疫苗如何如何呢? 值此嬰幼兒疫苗可能會開始接種之際,個人呼籲,家長們應該為無助的兒童把關健康安全,「有疫苗就打、不要挑三揀四」。也拜託某些人,不要一方面提出「很多小孩就這樣走了」,一方面又製造謠言,強力誇大某疫苗的可怕,說是毒疫苗、草菅人命。這樣叫家長怎麼辦? 而且,怎麼會是毒疫苗呢?這次人家美國已經率先公佈效果與安全了。 (作者曾任小兒科醫學會教育委員)
王英明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