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翠儀)
林翠儀相關文章
挺菲制中 美日澳南海聯合演習
為表達對菲律賓的支持並牽制中國,美日澳三國海軍廿三日將舉行聯合演習。圖為二○二一年十月日美澳三國與印度的軍艦參加馬拉巴爾軍演。(美聯社檔案照) 反制中國水砲攻擊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八日報導〕日本共同社十八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澳洲海軍將派遣大型艦艇前往菲律賓,並預定廿三日在南海進行聯合演習。由於中國海警船本月初於南海仁愛暗沙附近包夾菲律賓補給船,並發射水砲攻擊,此事已引起國際注目,報導也指出,這次的日美澳聯合演習,意在對中國進行牽制。 出動兩棲攻擊艦 報導說,這次聯合演習,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準航母護衛艦「出雲號」、澳洲海軍兩棲攻擊艦「坎培拉號」及美軍兩棲攻擊艦「美利堅號」等均將登場。三國將藉此次聯合演習,明確表明確保南海「航行自由」的意志。 菲律賓在一九九九年將二戰時期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刻意擱淺在仁愛暗沙,並派遣軍力駐守,藉以主張實際控制,但也因此需要定期派員前往換班並運送補給。 確保南海「航行自由」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台後修復與美國關係,今年四月增加四座基地提供美軍使用;菲律賓也與日本擴大安全保障合作,雙方今年二月簽署多項協議,讓自衛隊在菲國境內執行人道支援和救災活動更為順暢,未來可能升級簽署允許兩國部隊互訪的「相互准入協定」(RAA)。 菲國與美日接近引起中國警戒,今年七月開始對菲國派往仁愛暗沙的補給船進行尾隨騷擾和阻撓,八月間更爆發中國海警船對菲國補給船發射水砲攻擊。一般也認為,除了仁愛暗沙位處中國在南海控制島礁的最前沿之外,中國也想藉此測試美國底線。
林翠儀
2023-08-19
賴出訪 美雷根號打擊群部署我東部外海
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期間過境美國引發中國反彈。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 Naval Institute)報導,在美中兩國因賴清德行程緊張關係升溫之際,美國海軍航空母艦「雷根號」打擊群部署在台灣東部外海。據報導,雷根號的部署或許是中國對賴清德在美行程反彈並不劇烈的原因之一。 《華盛頓時報》報導,雷根號打擊群甫結束與澳洲空軍、海軍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大型聯合演習,這場演習共有十三國參與,投入超過三萬名官兵。美國海軍發言人表示,雷根號打擊群正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目前不清楚雷根號會在台灣外海停留多久,按照慣例,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美軍航艦打擊群,會在任務結束後返回日本橫須賀港修整。 上一次美國航艦打擊群在台灣周邊活動,是今年四月,中國為反制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升高武力恫嚇,美軍出動「尼米茲號」(USS Nimitz)打擊群監控中國海軍航艦「山東號」編隊動態。 雷根號打擊群包括巡洋艦「史莫斯號」(USS Robert Smalls)和「安提坦號」(USS Antietam)及飛彈驅逐艦「裴拉塔號」(USS Rafael Peralta),另有一艘攻擊潛艦秘密伴航。而與雷根號一同參與護身軍刀演習的,為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北卡羅來納號」(USS North Carolina)。 與此同時,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十七日公布,共十一艘中國和俄羅斯海軍艦艇,十七日穿越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北上,從太平洋向東海航行。日媒報導,這是日本首次確認中俄艦艇同時穿越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 中俄11艦 昨穿越沖繩、宮古島間海域 防衛省指出,這次穿越該海域的中俄艦艇,有九艘是在七月間於島根縣隱岐群島北方約四百公里海域舉行中俄聯合演習後,與其他艦艇會合,穿越北海道和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進入鄂霍次克海。十一艘中俄艦艇繞行日本列島半圈,防衛省表示,顯然旨在對日示威,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俄兩國提出嚴重關切。
林翠儀
2023-08-18
日前首相麻生 週一訪台 參加論壇 將會蔡、賴
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預定7日訪台3天,行將與蔡英文總統舉行會談,並計畫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單獨會談。(美聯社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四日報導〕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預定七日訪台三天,除將出席第七屆「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論壇外,此行將與蔡英文總統舉行會談,並計畫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單獨會談。日媒報導,麻生是自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後,訪問台灣的最高層級現職自民黨幹部。 自民黨副總裁 政壇影響力極大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前年底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警訊後,日本對於台日不可分割安全關係有一定的共識,但礙於雙方無邦交,自民黨藉由政黨外交的模式,逐步架構台日高層對話。 這次麻生受邀參加台灣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舉辦的論壇訪台,預定與蔡總統就安全保障等議題進行協議,並將前往前總統李登輝墓園弔唁、拜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並計畫與賴清德單獨會談。同行者有麻生派眾議員鈴木馨祐和中西健治。 相當挺台 強調日美須保衛台灣 麻生相當挺台,二○○三年曾以自民黨政調會長身分訪台拜會陳水扁總統,卸任首相後於二○一○年訪台,拜會馬英九總統,這次是他相隔十多年再度訪台。在中國加強對台灣軍事施壓之際,麻生也曾在各個場合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他曾表示,如果台灣出了大問題,毫無疑問就會關係到日本的「存亡危機」,日美必須一起保衛台灣,也曾強調,日本必須考慮如何防止(台海)戰爭發生。 麻生在日本政壇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也是指標型人物,有意角逐明年台灣總統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日時,都爭取安排與麻生見面。
林翠儀
2023-08-05
台僑挺賴升溫 全日本後援會成立
在日台僑組織「全日本台灣連合會」昨加碼成立「全日本賴清德後援會」,吸引了300多名台僑參加。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九日報導〕旅居日本的台僑「挺賴」熱度持續高升,繼今年四月在大阪和關東領先全球率先成立「信賴台灣之友會」後,台僑組織「全日本台灣連合會」今天再加碼成立「全日本賴清德後援會」,吸引了三百多名台僑參與,賴清德競選總幹事、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到場授旗,他表示,從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來,海外從沒有像今年這麼熱絡,這也顯示大家都關心台灣的未來。 出席成立大會的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也表示,從四月在大阪和關東兩個地方成立後援會之後,世界各地成立了非常多的海外後援組織,包括加拿大、美國、巴西、馬來西亞、印尼等,接下來還有澳洲、紐西蘭、泰國和越南等,算起來應會超過六十個海外後援會,海外的這種熱度可說是空前。 「全日本台灣連合會」(簡稱全台連)是由廿多個在日台僑團體組合而成,較具本土色彩,該會會長趙中正致詞時強調,二○二四年的總統選舉攸關台灣的安全保障,也左右包括日本在內整個西太平洋的安全,沒有投票錯的空間,如果把票錯投給主張「和平協定」或支持服貿的候選人,台灣將被中國完全吞噬,他認為賴清德是能夠堅持推動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發展路線,為台灣帶來和平與安全。 台灣總統選舉可能的參選人包括郭台銘、柯文哲都已在五、六月訪問日本,國民黨提名人侯友宜也預定卅一日訪日造勢,但賴清德受限於副總統現職,恐難親自到日本,全台連在此時成立賴清德後援會,也讓台僑挺賴的溫度持續加溫。 自民黨眾議員山口晉及維新會眾議員和田有一郎都親自出席成立大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眾議員古屋圭司則致書面賀詞,自民黨眾議員柿澤未途則出席會後的餐會,顯示日本政治人物的重視程度。 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前國策顧問金美齡都出席成立大會,立法院「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郭國文率領訪日團十多位民代也到場參加,立委林靜儀還帶領大家高喊「二○二四團結一致」、「賴清德凍蒜」等口號,以台式選舉文化炒熱現場氣氛。
林翠儀
2023-07-30
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中國「前所未有最大戰略挑戰」
日本政府昨日公布最新版的「防衛白皮書」,內容聚焦台海安全。(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對北京軍事動向警戒升級 指國際對台海和平擔憂迅速提高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八日報導〕日本政府廿八日公布最新版的「防衛白皮書」聚焦台海安全,對於中國軍事動向的警戒升級,去年版的描述為「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事項」,今年版則升級為「前所未有最大戰略挑戰」。對於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也從「對國際社會的穩定很重要」升級為「整體國際社會的擔憂正在迅速提高」。 「嚴重關切」中俄在日本周邊聯合行動 新版白皮書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視為「片面改變現狀或企圖對現有國際秩序構成嚴重挑戰」,「國際社會面臨戰後最大考驗的時刻,進入新的危機時代」。新版白皮書同時對中國與俄羅斯在日本周邊的聯合行動表示「嚴重關切」,並強調在當前中、俄與朝鮮半島的局勢下,日本「正面臨戰後最為嚴峻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 兩岸軍事「迅速朝有利中國方向傾斜」 另對中台的軍事失衡,去年版白皮書描述「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變化」,新版白皮書則指出「迅速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 日本防衛省於每年七月發表「防衛白皮書」,說明從去年五月至今年四月之間,整年度日本的安全現狀與防衛政策。由於去年底日本政府修訂包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內的三項安保文件,新版白皮書增加新的章節介紹全新的國安戰略內容,尤其將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以二○二七年度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二%為目標,以及保有對敵方基地「反擊能力」,視為從根本加強日本防衛能力的重要表徵。另對今年五月日本在廣島召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雖已超過年報時間範圍,但部分重要內容也收錄在新版白皮書中。 新版白皮書也反映出日本與國際社會對中國對外態度及軍事動向的警戒升級。包括共軍跨越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在日本周邊的活動活躍化,以及提高對台灣的軍事施壓等軍事動向,新版白皮書的描述升級為「日本與國際社會嚴重關切的前所未有最大戰略挑戰」。 去年版白皮書大幅增加對台灣情勢的介紹,今年維持去年水準且內容升級。去年版提到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對國際社會的穩定很重要」,今年版的描述為「整體國際社會的擔憂正在迅速提高」,呼應了今年五月廣島G7領袖峰會將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升格為「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現狀。 新版白皮書也以專欄介紹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動向,包括去年八月前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台時,共軍在台灣舉行實彈演習,二○二二年共軍出動軍機擾台架數暴增為一七○○架次,以及出動航艦山東號等艦艇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大規模演習等。 日本最新版防衛白皮書新設章節介紹日本全新的國安戰略內容。(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3-07-29
柯稱見到自民黨幹事長 謝長廷打臉
駐日代表謝長廷十一日發表聲明指出,代表處協助洽排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訪問對象,並沒有自民黨幹事長。(取自謝長廷臉書)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黃靖媗/綜合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十日在網路節目中表示,六月訪日時「自民黨幹事長」告訴他「台灣沒有辦法參加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不可能,台灣要死那個心」。駐日代表謝長廷十一日發表聲明指出,代表處協助洽排柯文哲的訪問對象,並沒有自民黨幹事長。 自民黨現任幹事長為茂木敏充,柯文哲此行「表定行程」並未見到茂木。謝長廷在聲明中表示,「如係朋友間的私下或酒後談話,不管是大臣或黨的高層,都不宜公開引用來選舉造勢,這會破壞彼此的信賴關係。」將來可能坐台灣大位的人,涉及外交事項,建議謹慎求證,精確發言,如發現錯誤,必須及時勇敢更正,才不會累積不誠實的形象。 柯文哲上月訪日時,曾在議員會館見過十三位自民黨友台國會議員,主持人為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柯訪日團事後發佈的影片中,直接稱世耕為「自民黨幹事長」,他在回國後的六月十二日上館長的節目,曾說世耕向他表示,台灣加入CPTPP要十一個國家全部同意,但中國也有朋友,若有可以單獨簽的,最好抓緊機會直接簽,「十一個國家同時同意太困難了!」 謝:涉及外交事項 建議謹慎求證 柯文哲所說的「自民黨幹事長」究竟是誰?民眾黨昨已發出聲明,柯講的其實是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 不過上個月柯文哲還說得出世耕的名字,十日卻說成「自民黨幹事長」,內容還加料多了「台灣要死那個心」。自民黨幹事長等於是黨秘書長,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則是國會黨鞭之一,將國會黨鞭說成黨秘書長,可能是為了提高談話的重要性,但也可能是柯文哲從頭至尾根本不知道自民黨幹事長究竟是誰。 世耕弘成是受到前首相安倍晉三倚重的安倍派大將,曾任經濟產業大臣的世耕向柯文哲分析台灣加入的難度,算是客觀,但「台灣要死那個心」很可能是被硬塞進嘴裡的話,因為若要台灣死心的話,為何還要建議台灣挑幾個比較友好的國家先分別談、個別談? 柯文哲此次訪日見到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柯事後主動向媒體公開,將麻生這位「麻生派」龍頭誤認為「安倍派」成員,這也暴露出柯對日本政壇的認識不足。 謝長廷曾在柯文哲初任台北市長時擔任他的市政顧問,柯文哲也尊謝為「人生的導師」。六月十二日館長的同一節目中,柯文哲說訪日期間的某天晚上,與謝長廷及日本外務省官員吃飯,「當時他在飯桌上一提到釣魚台,謝長廷馬上開始對他搖手。」謝向本報表示,此事也是「無中生有」。
林翠儀
2023-07-12
福島核處理水排海中國爆怒 謝長廷:中國排更多
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出席台灣文化中心的台灣茶工藝展時受訪。(記者林翠儀攝) 相關新聞 日本核監管機構准了!福島逾百萬噸核處理水今夏將可排入海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7日報導〕對於國際原子能總署允許日本福島核一廠處理水排海計畫引發中國反彈一事,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受訪時表示,日本上週有反駁中國淅江秦山核電廠排氚量2020年約143兆貝克,比日本高6.5倍,但中國並沒有說明清楚,因為中國沒有準備,他表示,講話要先關好後門,不要後門沒關自己漏氣,連反駁都講不出來。 謝長廷指出,氚是氫的同位素,氫是H2、氚是H3,要分離非常困難,而且非常貴。所以國際原子能總署就允許可以把氚稀釋後排海,全世界都一樣,台灣也是一樣。他表示,很多人不知道,看到日本在排就爆怒,其實中國自己排的更多。中國是143兆貝克,日本只有22兆貝克。 過去謝長廷在福島食品進口問題上,也曾發言主張應基於科學標準,但引發國內在野黨政治人物批評他是「助日代表」,對於這樣的說法是否擔心再度引來攻擊,謝長廷表示,講實話有時對日本有利、有時不利,但人要講實話,不能說講了對日本有利就不要講,或是說謊,他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誠實自然」,我們講實話,對誰有利,對我們台灣不利,我們就小心一點。 謝長廷:台灣有事是中國挑起非日本炒作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7日報導〕對於中共中央政府治局委員王毅批判日本炒作「台灣有事」的說法,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反駁表示,以前中國強調「和平統一」,現在已經變成「不惜使用武力」,造成台灣海峽和區域的緊張,日本沒有炒作台灣有事,而是中國自己講出來的,所以才會引起全球關心和緊張。 謝長廷表示,「台灣有事」不是日本政府炒作出來的,這是最近幾年來大家的共識,以前為何不會有這種擔憂,主要是從鄧小平直到胡錦濤時代,他們強調一點就是堅持和平統一的路線不會放棄,所以那時沒有問題。 中國有有4個「絕對」,其中一個就是和平統一,大家覺得這很合理,要不要統一要用和平手段訴諸人民,但是最近突然改變了,變成「不惜使用武力」,這才是造成世界緊張的原因,因為不排除動武會造成台灣海峽和區域的緊張。 謝長廷說,「這要回溯到源頭,不是緊張了才在那裡怪誰,就是要有世界觀,因為你這樣講出來,表示台灣海峽有可能變成一個危險的地區」,他並表示,世界要航行可能會有困難,貨物經過這裡(台灣海峽)可能會被打掉,所以大家很關心。
林翠儀
2023-07-07
柯文哲訪日 僑界反應不如以往熱絡
日本台商詹德薰(左6)和陳五福(左4)等人4日設宴接待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和夫人陳佩琪(右5)。(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4日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宣布參與2024總統大選,4日抵達日本訪問5天。日本台商在首日晚間設宴接待,不過,參與者僅約6、70人,與2014年以台北市長候選人身分訪日時約500台僑出席的規模和聲勢頗有差距,就連僑界主辦方都出現臨時更改掛名的情況。 柯文哲這次訪日5天行程,除與僑界會面,也預定走訪日本國會議員、主要政黨、智庫,並預定在早稻田大學及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等地演講。另外,負責安排訪日行程柯文哲前市長室主任謝明珠透露,這次也預定為「日本台灣選哲之友會籌備處」的成立揭幕。由於還處於籌備階段,所以目前還無參加名單。 柯文哲4日下午抵日首站即訪問了位於東京媽祖廟,由媽祖廟董事長詹德薰親自接待,由於日本台僑今年4月為參選總統的賴清德成立後援會「關東信賴台灣之友會」,詹德薰不但參加還獲聘為該會顧問,有媒體報導,柯文哲此行具有拔樁的意味。 不過了解內情的僑界人士表示,商界出身的詹德薰本來就是來者不拒,2019年韓國瑜參選總統時,夫人李佳芬代夫訪日造勢,也是由詹德薰接待。詹德薰受訪時也表示,任何候選人來訪日,他都會支持歡迎。他在致詞時也高喊「柯文哲凍蒜」。 柯文哲傍晚出席僑宴並發表1個多小時的專題演講,柯辦原本發布主辦單位為「日本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及「東京台灣商工會」,但後來以誤息有誤為由,臨時更改為「日本國會窗口」主辦,東京台灣商工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日本分會協辦。 很多台僑都沒聽過「日本國會窗口」這個單位的名稱,其實該會負責人即是詹德薰,經了解,柯文哲此次訪日,台僑界反應較於以往相對冷淡,2014年訪日時有500位台僑搶著出席,其中不乏獨派的指標性人物,如前國策顧問金美齡等人,2019訪日時東京台灣工商會設宴招待也有約150人參加,這次出席人數不但僅有6、70人,甚至出現大家都不願出頭掛名主辦的情況。 宣布參與2024總統大選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4日抵達日本接受台商設宴接待,並發表專題演講。(記者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3-06-04
總統當選人貝尼亞︰巴拉圭將在國際當台灣代言人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貝尼亞昨透過推特回覆總統蔡英文祝福,強調將強化兩國兄弟情誼與合作關係。 圖為貝尼亞在大選投票情形。(取自貝尼亞推特)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呂伊萱/綜合報導〕巴拉圭總統選舉受到國際媒體空前矚目,總統當選人貝尼亞接受日本朝日新聞專訪時強調,巴拉圭將在國際社會成為台灣的代言人,並強調與中國建交毫無吸引力。另,對於台、巴兩國關係,貝尼亞當選後推文強調,「將繼續加強我們兩國之間的歷史性兄弟情誼與合作關係」。 接受日媒專訪 稱與中國建交毫無吸引力 貝尼亞是在選前的四月廿七日接受朝日專訪。報導指出,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僅存的邦交國,由於大選結果將左右巴拉圭與台灣的邦交能否延續,受到國際矚目。貝尼亞則在四月卅日大選勝出,將成為巴拉圭一九八九年民主改革以來最年輕的總統。 對於在野黨候選人暗示若當選將與中國建交,貝尼亞在訪談中表示,這是一個重大錯誤,巴拉圭必須繼續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他認為這也是巴拉圭社會的共識。巴拉圭愈來愈需要考量如何對世界做出貢獻,只有與台灣而不是中國建立關係,才能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經濟學家出身的貝尼亞也談到中國經濟利益問題。他表示,巴拉圭有四分之一的貧困人口,但他認為與中國建交並不能減少貧困,減少貧困需要實施良好的公共政策,透過擴大教育和醫療系統提高人力資本,迄今台灣在這方面對巴拉圭有相當大的貢獻。貝尼亞強調,巴拉圭與台灣共享民主價值觀,未來不僅要繼續維持與台灣的關係,還要加強關係,希望在國際社會成為台灣的代言人。 近廿年來,中美洲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相繼與台灣斷交,轉投中國懷抱;這些國家的貿易量增加,城市裡有中國資金建造的龐大建築物,這對巴拉圭難道沒有任何吸引力?貝尼亞篤定地表示,「毫無吸引力」。貝尼亞表示,身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經濟學家,他一直在觀察非洲的狀況,很清楚中國具有龐大影響力,但這些國家從未變得富裕。他還指出,中國是巴拉圭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但巴拉圭的出口正致力於從第一級產業轉型為第二級產業,若被納入只需要第一級產業製品的中國市場,將使巴拉圭的產業轉型變得困難。 回覆蔡總統致賀 決續強化歷史性兄弟情誼 外交部昨表示,我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除了第一時間轉達蔡總統祝賀,也已在巴拉圭時間一日晚間會晤貝尼亞,當面表達我國祝賀之意。 蔡總統透過推特祝賀貝尼亞當選,並表示期盼兩國邦誼持續深化友好。貝尼亞昨也透過推特回應表示,「非常感謝蔡總統的美好祝福,我們將繼續加強兩國之間的歷史性兄弟情誼與合作關係」。
林翠儀
2023-05-03
日自民黨青年局長︰台日共組團訪帛琉
即將在下週訪台的日本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憲和(左)和訪台團成員「台灣女婿」眾議員山口晉(右),昨接受台媒訪問。(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七日報導〕即將在下週訪台的日本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憲和,廿七日和訪台團成員的「台灣女婿」眾議員山口晉接受台媒訪問。鈴木表示,今年八月將再率五、六十名青年局成員訪台,計畫在回程時與台灣共組台日友好團,從台灣出發一起訪問帛琉,這次訪台也將與台灣當局商討相關事宜。至於是否會邀蔡英文總統同行,鈴木則笑而不語。 下週訪台外 八月再率60成員來訪 鈴木憲和預定下月三日率領包括五名國會議員在內的十二人訪問團前往台灣。他受訪時談及去年底日本修訂國家安全戰略三文件與台灣有事的關係,鈴木說,台灣海峽周邊的穩定,不能以武力改變現狀,對日本和台灣都極為重要。山口則表示,如何維持東亞地區的穩定,應是世界最重要的課題,日本提高防衛力是從均勢角度進行考量,主要是為提升嚇阻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日本今年主辦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日前發表的G7外長聯合聲明聚焦台海議題,反對中國憑藉武力片面改變現狀,遭到中國警告「縱容台獨」。鈴木憲和指出,中國的反應是在預料之中,他認為下月在廣島召開的G7領袖峰會應會再度納入台海安全重要性,而且這是G7國家的共識,不會因中國反彈就避而不提。 鈴木這次率青年局幹部訪台還有另一任務,就是商討台日共組友好團訪問帛琉一事。鈴木說,日台組團從台灣出發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他二月首次提到這項計畫的構想,認為台日在太平洋島國可以攜手做很多事,例如在台灣邦交國帛琉做什麼,有助於地區的穩定,所以希望八月率青年局成員訪台時,可以一起從台灣出發。 鈴木去年參加青年局訪台團,曾參觀位於基隆的岸田吳服店舊址,岸田吳服店是首相岸田文雄的曾祖父過往在台經營的店鋪,返日後他向岸田報告,岸田聽了很開心。此行訪團也將前往高雄參觀安倍晉三前首相的銅像,以及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當海軍駐紮於左營時的宿舍,中曾根康弘是團員之一、眾議員中曾根康隆的祖父。對於台灣保留了很多日治時代的建築,鈴木非常感動,他表示,這些建築要拆掉很容易,但能留下來再運用,對日本而言是很有意義的遺產。
林翠儀
2023-04-28
G7外長會議聯合聲明 挺台加入WHA、WHO
G7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並明文支持台灣以正式成員、觀察員或來賓等身分參加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會議等。(歐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8日報導〕在日本長野縣輕井澤舉辦的7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今天閉幕,G7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並明文支持台灣以正式成員、觀察員或來賓等身分參加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會議等。 另在中國部分,聲明中強調強烈反對透過實力和威壓試圖片面改變現狀,對於東海及南海的現況表示嚴重關切。日本外相林芳正在記者會上表示,G7首次以文件的形式確認,日本極為重視的參與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國際秩序,強烈反對在世界任何地方試圖片面改變現狀。為了應對國際社會的緊迫課題,希望各國外長為即將召開的廣島峰會共同努力。 聯合聲明再次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並要求俄軍立即無條件撤出。G7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同時要求第三國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G7外長會議被視為是G7領袖峰會的前奏,諸多國際議題在外長會議中幾乎已先定調。身為今年主席國日本,在議題的設定和討論上發揮了一定程度的主導力量。 今年的焦點主題,除了俄烏戰之外,如何應對中國擴張霸權及對台加大軍事壓力也是重點。尤其在台灣安全的部分,今年的聲明為「我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敦促兩岸問題和平解決。G7成員在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包括所表明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未改變。」 對台灣參加國際組織,聲明更明文表示「我們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會議,「國際社會應從所有夥伴的經驗中受益。」 2021年5月在英國舉行的G7外長會議聯合聲明,首次直接提到台灣,當年4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和美國總統拜登在華府舉行峰會,並於聯合聲明中首次寫進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之後包括G7外長會議及G7領袖峰會均觸及台灣,並寫進相同的內容,這也是德法等歐盟國家,首次表態在台海議題與美國同步。 不過,法國總統馬克宏上週訪問中國發表涉台言論,表示「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追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對於東道主日本能否在會議中整合各國,在對中政策上達成共識,也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陪同馬克宏訪中的法國外長柯隆納,在會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表示,「針對台灣局勢,法國認為不應片面改變現狀」,強調法國的立場至今仍未改變。 有趣的是,G7外長開會首日,正逢柯隆納生日,林芳正在當晚工作餐會為柯隆納準備了蘋果派慶生,蘋果派是約翰藍儂訪問輕井澤時品嚐甜點,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向柯隆納道賀,氣氛和諧。柯隆納也在工作餐會中表示,反對以實力片面改變現狀,希望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她並說明了馬克宏也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達了相同的想法。 今年G7外長聯合聲明,不但在台灣的部分篇幅加大,而且對於台灣參加國際組織,還特別提到「如果國家性質非必要條件,則作為正式成員參加,如果國籍是為必要條件,則以觀察員或來賓參加。」相當內行的細節,應是日本主導的結果。
林翠儀
2023-04-18
日經:9成台灣退役軍官提供中國情報
日本經濟新聞從2月28日以「台灣未知的真面目」為題連載系列專題。(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以「台灣未知的真面目」為題,從昨日起連載系列專題,首篇報導中有軍方消息人士指出,高達9成的台灣軍官,退役後前往中國,以提供國軍情報換取金錢,腐敗已成為常態。「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國軍中有很多協助中國的間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日本對於台灣情勢的關心度大幅提高,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台灣有事即是日本有事」幾已成為日本全民共識。日媒對台灣現況的報導比例增高,但像日經這樣深入台灣現場,並有系統整理台灣內部細節問題的報導並不多見。 日經的現場報導專欄「迫真」從2月28日起連載「台灣未知真面目」,首篇報導潛伏在台灣軍中的死角,今天第2篇則提及中國利用代理人操縱台灣輿論的嚴峻現狀,每篇都有打到要害的貼切感。 在台灣退役軍官間諜化的部分,一位化名為鄭宗賢的50多歲退役軍官在報導中現身說法,他在2010年代於軍中服役,退役後在中國經營餐廳,以提供台灣國軍情報換取特殊待遇,但鄭在離開軍隊後,能提供的情報愈來愈少,利用價值愈來愈低,中國對他毫不留情,經營的餐廳也受到當局的騷擾被迫關閉。不過,鄭還是向日經表示「即使如此,還是喜歡中國,毫無怨恨。」 報導指出,擁有17萬人的台灣軍隊,軍官等幹部仍以「外省人」居多,歷屆國防部長也幾乎被外省人壟斷。軍方消息人士指出,在有事之際,這種軍隊根本無法與中國作戰,高達9成的台灣軍官,退役後前往中國,以提供國軍情報換取金錢,腐敗已成為常態,鄭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報導中也提到,台灣退役將領與前立委涉嫌共諜案的多起案件,一名退役陸軍表示,軍隊中還有很多間諜在協助中國,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軍售和提供援助持謹慎態度,也是因為擔心情報流向中國。 台灣軍事專家也指出,蔡英文總統從7年前上任後即著手國軍改革,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這1年來視察軍隊近達30次,但對於蔡的改革方案,軍方始終保持抵抗的態度,這名專家並指出「蔡英文未能控制軍隊」。 報導中也提到台日間對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的領土矛盾,2008年馬英九政府的行政院長劉兆玄還曾說不排除與日本開戰。軍事專家還提到,過去台灣軍隊曾以國民黨軍在中國與日本作戰,即使台灣有事,台灣軍隊真能與日本聯手保衛國土嗎? 報導的結語表示,台灣仍有許多問題,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
林翠儀
2023-03-01
日本讀賣:中國藉重啟農漁產進口分化台灣
配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中國日前由國台辦發言人公開表示有意重新恢復台灣農漁產進口。日本讀賣新聞解讀,中國與國民黨的和諧演出,藉以分化台灣、撼動執政的民進黨。(資料照,翻攝直播)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8日報導〕中國做球給國民黨,配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日前由國台辦發言人公開表示有意重新恢復台灣農漁產進口。日本讀賣新聞解讀,國民黨將伺機在明年台灣總統大選中重新奪回政權,中國與國民黨的和諧演出,藉以分化台灣、撼動執政的民進黨。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13日表示,「台灣島內農漁民透過國民黨等,希望儘早恢復農漁產品輸入大陸,中方願意提供協助。」 讀賣新聞15日報導指出,隨著與蔡英文政府的對立加深,中國從2021年3月以後開始陸續禁止台灣農漁產進口,尤其是鳳梨和高級魚石斑,對中國的出口量均占9成,這對生產者而言是一大打擊。 據台媒報導,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10日與共產黨排名第4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 會談時請求解除進口限制。王滬寧當場指示在場的中國高官「落實他們的要求」。 除了王滬寧,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高層也分別和夏立言會談,並以罕見的厚禮接待,報導中也引述台媒的說法「這是為了幫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中加分,側翼支援」。 派遣夏立言訪中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2日批民進黨走兩岸對抗交惡路線,嘲諷「為何不能交流、不能對話呢?太可惜了」 報導指出,去年9合1選舉大獲全勝的國民黨,加強與中國的對話維持兩岸和平的主張,以與民進黨有所區別,而在民進黨執政之下,中國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的背景,讓這種主張似乎達到一定程度的滲透,輿論也出現微妙的變化。 在某項民調中顯示,蔡英文雖獲得了高度支持,但有5成的受訪者卻對她的兩岸政策表示「不滿意」。另一項民調中也顯示,有超過4成的受訪者擔心,在美中對抗中,台灣成為美國的棋子。報導指出,背後似有中國的輿論認知操弄,試圖以軟硬皆施的手法來分化美台關係。 不過,報導中還指出,儘管如此,中國要求接受的「一國兩制」,在台灣受到強烈的排斥,如果國民黨表現出妥協的態度,可能會有風險。民進黨相關人士表示,「選民不會把政權託付給對共產黨言聽計從的國民黨」,面對總統大選,民進黨仍會在對中態度上與國民黨有所區別。
林翠儀
2023-02-18
美多州國民兵 培訓台灣軍隊
日媒報導,為儘速遏止中國,美國將運用多個州的「國民兵」(National Guard),擴大對台灣軍隊進行多樣化的軍事培訓。圖為去年八月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進行射擊演習。(圖取自facebook.com/TheNationalGuard) 日媒:深化美台合作 遏止中國野心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廿日報導,為了儘速遏止中國,美國將運用多個州的「國民兵」(National Guard),擴大對台灣軍隊進行多樣化的軍事培訓。美國也將參考國民兵培訓烏克蘭軍隊,有效阻止俄軍推進的實績,深化美台合作。 中國威脅增 拜登政府擴大培訓台軍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援和防衛關係,是根據中國現在的威脅而做的調整。拜登政府認為中國正在增加對台灣的威脅,有意擴大培訓。這名發言人還提到「美台關係牢固,有助於台灣海峽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國民兵是美國各州政府擁有的地方武裝部隊,平時在州長的指揮下執行國土守備、救災任務,若國外發生戰爭,則編入聯邦軍隊,負責戰鬥和支援,國民兵曾參與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報導指出,去年五月底,蔡英文總統與訪台的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會談時,曾公開表示「美國國防部正在積極計畫推動國民兵與台灣軍隊間的合作」。一位直接參與美台軍事合作的官員透露,蔡英文公布上述消息前,美國國民兵早已對台灣軍隊進行訓練。國民兵似乎也包括了夏威夷州等州部隊。 與美數州合作 台灣有更多訓練選擇 報導中指出,美方將增加對台灣軍隊培訓的類型和規模。國民兵主要透過「州夥伴計畫」向世界各國的軍隊提供培訓,目前有八十多國參加。內容根據支援國的狀況各有不同,包括步兵部隊的作戰執行、飛機的運用、網路防衛、災害及恐攻對策,以及醫療支援等。 「州夥伴計畫」原則上由一州的國民兵部隊負責一個國家的訓練,但相關人士透露,台灣正在與幾個州進行合作,有更多的訓練選擇。
林翠儀
2023-01-21
拜會東京都知事 陳其邁:盼台日加強安全合作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拜會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並致贈高雄大樹玉荷包荔枝釀製的「荔釀」酒,表示高雄深厚友情。(記者王榮祥翻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王榮祥/綜合報導〕應日本邀請訪問東京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十二日下午拜會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商談高雄與東京的城市交流,雙方也就台海安全議題交換意見。小池與已故前總統李登輝情同父女,非常關切李登輝家人近況,但因公務繁忙一直無法訪台,陳其邁也邀請她訪台時,務必到高雄走走,見見老朋友。 與「日華懇」古屋圭司等議員餐敘 陳其邁接受駐日台媒聯訪時表示,這次訪日主要是來和政界老朋友敘舊「博感情」。這是陳其邁上任高雄市長後首次訪日,也是國境解封後首次出訪重啟城市外交。由於他目前暫代民進黨主席,加上高雄市議會議長選舉在即,這次訪日僅有三天,可謂鐵人行程。 陳其邁拜會小池後,晚上與日本國會跨黨派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自民黨參議員有村治子、維新會眾議員和田有一朗等多名議員餐敘,十三日清晨預定到東京的豐洲市場參觀。 陳其邁拜會小池知事時,首先感謝日本在防疫初期慷慨捐贈疫苗給台灣,小池知事也肯定台灣防疫成績有目共睹。對於小池知事在防疫、舉辦東京奧運、產業升級跟都市再造等領域取得的成就,陳其邁推崇小池執行力和意志力,強調東京經驗可帶給高雄城市治理許多啟發,期待高雄能在公共衛生、健康醫療、都市轉型、智慧城市等議題,加強與東京合作。 兩人也就當前區域安全議題交換意見。陳其邁認為,台日兩國應加強在區域安全的交流與合作,小池對此深表認同,並指出台灣在經濟、社會、區域安全上的重要性極高,台日更同樣重視民主與法治價值,應共同維護亞太區域安全。 陳其邁受訪時還表示,希望進一步擴大與日本各城市在產業、觀光、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尤其希望在推動台日學生的教育交流訪問時,能爭取日本學生訪問高雄,讓他們能體驗台灣南部不同於北部的特色。 高雄市長陳其邁(右二)與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等國會議員餐敘。(高雄市府提供)
林翠儀
2022-12-13
岸田弔唁外交 會晤澳印星總理
日相岸田文雄廿七日在東京會晤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美聯社) 〔編譯管淑平、周虹汶、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利用外國政要赴東京參加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的機會,進行「弔唁外交」,廿七日分別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印度總理莫迪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會談。「四方安全對話」(QUAD)夥伴日、印、澳都同意合作達成安倍生前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 四方安全對話夥伴 同意促成安倍「自由開放印太」遺願 這次的國葬是日本戰後的第二次舉行,上次是在一九六七年為前首相吉田茂舉辦的國葬。日本政府公布,全球共有二一八個國家、地區或國際組織派代表參加安倍國葬,人數約七百人,其中包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等領袖級政要約有五十人。 岸田在會談中向莫迪說,在安倍政府期間,東京與新德里之間的關係在多方面擴大,已達「新高度」,日本將以安倍達成的外交成就為基礎,持續與印度合作,實現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兩人談到向較貧窮國家提供資金協助其發展,都認為「透明與公平」的重要性,明顯意指被外界批評為「債務陷阱外交」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另外,針對烏俄戰爭,兩人確認有必要和平解決世界各地的衝突。 岸田與艾班尼斯在會談矢言繼承安倍遺志,深化兩國安全關係,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與艾班尼斯一同參加安倍國葬的澳洲三名前總理霍華德、亞伯特、滕博爾也加入這場會談。 另外,岸田廿七日也分別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普、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等多名領袖會談。日本外務省表示,岸田與李顯龍針對東海、南海情勢,經濟脅迫和因應北韓核武、飛彈、綁架等議題交換看法,岸田表達希望與新加坡加強合作,維持並強化基於規範的自由與開放國際秩序。 美國白宮表示,副總統賀錦麗赴日出席國葬後,廿九日轉往南韓訪問期間,將造訪南北韓邊界非軍事區(DMZ)。廿七日與賀錦麗同在東京的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於兩人會談時表示,賀錦麗前往DMZ一事,極具象徵意義。 日相岸田文雄廿七日在東京會晤印度總理莫迪。(法新社)
林翠儀
2022-09-28
菅義偉悼盟友:安倍是日本舉世無雙貨真價實的領導者
日本前首相菅義偉以友人代表身分,今天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禮發表悼詞,引用伊藤博文的詩「與君談遍天下事 回首人不在 從今爾後 世間該何從」,顯露他內心的悲傷。(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7日報導〕日本前首相菅義偉與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有深厚情誼,也是政壇盟友,今天以友人代表在安倍的國葬禮上發表悼詞;他表示,在首相官邸和安倍共度7年8個月有苦有樂,「我真的非常幸福」,不只是他,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會牢牢記住那些嚴峻日子裡一起奮發努力工作的記憶,不管說了幾次,他還是要說:「安倍首相,您是我們日本國舉世無雙貨真價實的領導者。」 安倍在7月8日遇刺後,菅義偉取消助選行程趕往奈良醫院,事後他向媒體表示,得知安倍生命垂危,畢竟安倍是個怕寂寞的人,他想到醫院陪陪他和他呼吸同樣的空氣。菅義偉是從基層力爭上游的政治家,和政治世家的安倍,家世背景懸殊,但因在北韓綁架人質問題上意見相同,進而成為盟友,情誼長達22年。安倍在2012年底重掌政權後,菅義偉擔任安倍的官房長官長達7年8個月,在安倍第2次因病辭職時,菅義偉也擔任救火隊,帶領日本挺住疫情最吃緊的時期。 菅義偉說他和安倍的關係,「與其說是盟友,倒不如說安倍是他的偶像」,他也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說自己的「興趣就是安倍晉三」。還說第一次遇到安倍時,心裡就暗下決定,「這個人總有一天會當上首相,不,是必須成為首相的人。 7月12日在東京增上寺舉行的安倍告別式,是由安倍另一位政壇盟友、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代表發表悼詞,當時麻生表示,自己原先還想著,過世時能讓安倍晉三為自己唸追悼詞,令人鼻酸,而菅義偉在今天悼詞的最後引用伊藤博文寫的詩感嘆「與君談遍天下事 回首人不在 從今爾後 世間該何從」,更是讓人動容。 菅義偉悼詞全文: 一切停止在7月8日那天。 當我接到這難以置信的消息後,只求您能保住一命。當下我想立刻見到您,與您在同一個空間,呼吸同樣的空氣。 為此我快馬加鞭趕赴當地,抵達後竟有幸看到您最後一眼,當時您正露出令人熟悉的溫暖微笑。 自從命運劇變的日子以來,已悄然度過80天。 那之後早晨依舊來臨,夜晚也每日準時到來。嘈雜的蟬鳴已在不知不覺間止息,澄淨的天空卻已漸漸掛上秋雲。 季節正在運行。即便您不在了,時間卻持續流逝。我無法原諒,世界竟能夠如此無情地運轉著。 上天為何要讓這種悲劇發生,為何偏偏要帶走不該失去生命的人? 除了悔恨還是悔恨,我在悲傷與憤怒的情緒交錯之中迎來今天。 今天就讓我姑且稱呼您安倍首相吧,安倍首相,您是否有看見呢? 在這個武道館的周圍,聚集非常多想獻花、想親自參與國葬的人們。 2、30歲的人也不在少數,眾多肩負未來的年輕人們也景仰著您,特地來送您最後一程。 首相,您總是秉持著強烈的信念,每天都在告訴國民們想創造出能迎來更好的明天的日本,想要讓年輕人心懷希望。 日本啊、日本人啊,在世界中心盛大綻放吧――這就是您的口頭禪。 只有當背負下一個時代的人們,能夠刻畫出光明的未來時,經濟才能有成長的可能。 我作為一路上與您並肩走來的人,現在能看到這麼多年輕人惋惜您的離去,實在是備感欣慰,感覺一切都獲得回報了。 平成12年(2000年),日本政府計畫寄贈白米給北韓。 當時我是個才當選過兩屆的議員,但我在自民黨總務會議上大大表示反對,並說:「如果真能送到需要的國民手上當然可以,但若無法保證做得到,就不該做出可能讓軍部中飽私囊的行為。」 新聞也對此做了報導。 您在讀了報導後打電話給我,說想見我一面。您告訴我說:「菅先生您說的完全正確。如果您能助我一臂之力一起救回被北韓綁走的日本人,我會非常高興。」 那時您充滿信念與魄力的話語,在之後成為我進行政治活動時重要的精神食糧。 在被您誠摯的眼神與誓死捍衛信念的精神給打動的當下,我直覺認為,這個人未來總有一天會當上首相,不,是必須成為首相的人。 那之後我一次也沒有改變過想法,能夠如此確信此事可說是我這輩子的驕傲。 首相,您曾經一度因為病情惡化而退下首相一職。也因為這個遭遇,後來您對於是否第二次出馬自民黨總裁選舉曾躊躇不定。 最後我們兩個人一起去了銀座的烤雞串店的時候,我拚了老命說服您參選。因為我認為這就是我的使命。 折騰了3小時,您終於點頭。這件事肯定是菅義偉這生最大的成就,我會永遠引以為傲。 首相在官邸的日子,每一天我們都會輕鬆聊上幾句。直到現在每當我獨處的時候,也會不禁回想起當時一幕一幕的情景。 在要進行TPP交涉之前,我曾建議應該再多花一些時間商討,但是首相您卻說:「我不想錯失時機,要做就要快」。哪邊才是對的,想必已經由歷史驗證了。 往後退一步會失了勁頭,唯有前進才能夠開拓生機,您肯定是這麼想的吧。首相,您的判斷總是這麼正確。 安倍首相,日本這個國家有幸,能有您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領導人才能夠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一連串的和平安全法制、改正組織犯罪處罰法等非常棘手的法案。 不管少了哪一項,我們國家的安全都不能稱上穩健。我們永遠感謝您的信念與決心。 ──突破國難,打造堅強的日本,然後冀望日本成為真正和平的國家,並使日本成為在各領域上都能為世界貢獻的國家。 即便在時時必須做出覺悟與決斷的這些日子中,您也不曾失去過笑容,總是細心溫柔地對待周遭的人。 與您在首相官邸共同度過有苦有樂的7年8個月,我真的非常幸福。 不只我,所有的人員們也都會牢牢記住在那些嚴峻的日子裡,一起奮發努力工作的回憶。不管幾次我都還是要說,安倍首相,您是我們日本國舉世無雙貨真價實的領導者。 眾議院第一議員會館,1212號室裡,您的桌子上還放著讀到一半的書,是岡義武寫的『山縣有朋』。 書中有一頁被折了一角,您應該是看到這裡吧,這一頁有一部份被螢光筆標記起來了。 畫上標記的地方,恰好是山縣有朋為了哀悼早一步逝去的長年盟友伊藤博文所寫的詩歌。 首相,現在沒有比這首詩更能夠訴說我的心聲了。 「與君談遍天下事 回首人不在 從今爾後 世間該何從」 我在此深深感受悲傷與孤獨。首相,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您。願您能夠安息。 2022年9月27日 日本國 前內閣總理大臣 菅義偉 日本前首相菅義偉以友人代表身分,今天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禮發表悼詞,內容感人令人動容。(記者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2-09-27
日將部署攻擊型無人機 防衛西南群島
日本為加強離島防禦,正研究部署無人攻擊機,可能採購美國製造的「彈簧刀」無人攻擊機。(美聯社檔案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四日報導〕日媒報導,日本防衛省為加強離島防衛,正在研究於二○二三年度測試採購以色列或美國製的攻擊型無人機,並計畫以西南群島為主,從二○二五年度以後部署數百架,包括從國外採購及國內生產的攻擊型無人機。 讀賣新聞十四日根據多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指出,烏克蘭軍隊利用攻擊型無人機對俄軍進行反攻時,減少人員傷害並取得極大的成果,日本若部署攻擊型無人機將可提高嚇阻力。報導說,政府計畫以西南群島為主進行部署,設想在有事之際,用來攻擊接近島嶼的敵方艦艇以及試圖登陸的敵方部隊,並將用於駐屯地和基地的警戒監視。 預定二○二三年度測試採購的攻擊型無人機,可能為以色列製的「哈洛普」(Harop)或美國製的「彈簧刀」(Switchblade)等,哈洛普全長二.五公尺,續航時間長達九小時,而彈簧刀的全長為卅六公分,尺寸較小便於攜帶,但續航時間僅為十五分鐘。兩種無人機都是自殺攻擊型無人機,發現目標後會撞擊同歸於盡,其中美軍已提供烏克蘭彈簧刀無人機於烏俄戰中使用。另外,土耳其製的「TB2」等可搭載飛彈的攻擊無人機,也在引進的候補之列。報導指出,自衛隊部隊將確認各種無人機的實用性,並以正式部署為目標,另一方面也打算支援國內開發。 日無人機目前為監視情蒐用 目前自衛隊保有的無人機,有美製的大型偵察機「環球之鷹」及小型偵察機「掃描鷹」(ScanEagle)等,做為警戒監視和情報蒐集之用。面對強行擴張海上勢力並專注於無人機開發與部署的中國,自衛隊的應對被認為過於遲緩。 報導還表示,日本政府預定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項文件,擬於新文件中列入自衛隊將積極引進包括攻擊型在內的各種無人機,並加以靈活運用的事項。 防衛省二○二三年度的預算概算要求中,也首次列入整備攻擊型無人機的方針,不過在概算階段被列為「要求事項」尚未列出金額,預定在年底前應可確定採購數量和預算金額。 日本為加強離島防禦,正研究部署無人攻擊機,考慮採購以色列製造的「哈洛普」。(取自維基百科)
林翠儀
2022-09-15
81%日本民眾認為中國威脅高於北韓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有81%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日本安全保障的威脅」,有70%受訪者表示「贊成」日本強化防衛力。圖為中國五星旗與共軍軍艦。(彭博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5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公布最新民調顯示,有81%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日本安全保障的威脅」,對於日本強化防衛力有70%受訪者表示「贊成」。 同項民調顯示,在威脅日本安全保障的項目上,有81%受訪者認為是中國的威脅,僅有15%受訪者表示「不認為」,認為北韓對日本安全具有威脅的受訪者有72%,25%受訪者不認為北韓威脅日本安全。 報導指出,日本受訪者對中國的戒心高過於北韓,主要是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中國官方公布的軍費在10年來倍數成長,急速加強軍事力的背景。 另外,對於日本政府將以大幅增加防衛預算等從根本強化防衛力,70%的受訪者表示贊成,24%受訪者表示反對,贊成者遠高於反對者。從表態贊成的受訪者政黨支持傾向分析,執政黨支持者的贊成率為78%,在野黨支持者贊成率為66%,無黨派的贊成率也達63%,報導指出,贊成加強日本防衛力的日本民眾可說是不分黨派、性別和年齡。 報導指出,這項民意反應,對於年底將完成修訂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3項文件以及防衛預算增額等的討論將帶來影響。
林翠儀
2022-09-05
岸信夫貼文感謝台灣 賴清德合照曝光
副總統賴清德由駐日代表謝長廷作陪,與安倍家人合照。(取自岸信夫臉書)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二日報導〕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擔當輔佐官岸信夫二日在臉書公布一張副總統賴清德之前拜訪安倍家的照片,岸信夫表示,胞兄安倍晉三過世後,台灣的友人賴清德副總統趕來弔唁,上月廿日台灣還舉辦追悼音樂會,對此他由衷表示感謝。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七月八日遭槍擊暗殺身亡,八月廿五日滿七七四十九天,岸信夫貼文表示,感謝所有人的哀悼祈禱,也讓他們全家和親友可以在對胞兄的思念中平靜地服喪。 貼文中,岸信夫附了一張七月十一日賴清德前往安倍家弔唁的照片,由駐日代表謝長廷作陪。在座者還有安倍的母親洋子夫人等人。
林翠儀
2022-09-03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