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台灣政治
血佔政院滿週年 「去年的你在幹嘛」
2015-03-24 12:01 〔本報訊〕去年學運期間,部分抗議民眾在3月23日攻佔行政院,引起馬政府強烈反制,警方在當天深夜至24日凌晨強力驅離佔據政院的抗議學生與民眾;當晚在批踢踢上更出現歷史性的「紫爆」(上線人數大於10萬)情形。有網友在批踢踢上問卦,「去年的323-324你在幹嘛?」勾起許多鄉民的回憶。 警方去年驅離攻進行政院學生,並以警力搭配噴水淨空附近道路。(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網友在網路上問卦,「去年的323-324你在幹嘛?」(圖片擷取自台大批踢踢) 網友在網路上問卦,「去年的323-324你在幹嘛?」勾起許多鄉民的回憶。(圖片擷取自台大批踢踢) 網友Roarwolf在台大PTT八卦板上PO文表示,自己去年的23日至24日,坐在電腦前看著行政院現場的網路直播,「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下來」、「看著看著心情就越來越低」。 此文一出,也引起許多網友討論,有網友表示,「在電視前面哭」、「守著電視守著ptt 氣到哭」,也有鄉民表示「擔任立法院圍牆內守護團,附近彌漫肅殺之氣」、「在立院外徹夜未眠」,但也有鄉民氣憤表示「一年了,打人的警察到現在依舊抓不到」、「抓不到打人的就罷了,結果被打的事後還被法辦。」 更有網友貼出去年3月24日凌晨警方出動水車灑水驅離抗議民眾的畫面,對比一年後缺水的現狀,更顯諷刺。
自由時報
2015-03-24
柯文哲上任近百日 媒體民調:75%滿意「柯政」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即將滿百日,根據媒體民調調查,超過7成5的台北市民對柯文哲施政感到滿意。(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2015-03-24 07:02 〔本報訊〕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即將滿百日,根據媒體民調調查,超過7成5的台北市民對柯文哲施政感到滿意,只有近2成不滿意。實施的多項新政,多數民眾對柯文哲持正面評價,尤其是226戶違建限期拆除的政策,最獲民眾肯定。 《蘋果》最新民調顯示,柯文哲整體施政滿意度高達75.26%,不滿意的則有19.53%,其中民眾對柯文哲拆除違建的滿意度最高,超過8成的人感到滿意,僅有1成1的人表示不滿意。 而其他施政方面,興建公共住宅,有70.40%的受訪者表示滿意20.37%不滿意。而關於大巨蛋重新議約,甚至可能拆除,也有69%的受訪者表示滿意,不滿意者有23%,算是這三項公共政策中不滿意度較高者。
自由時報
2015-03-24
323週年 黑島青籲明年大選教訓國家暴力
〔記者彭顯鈞、吳張鴻/台北報導〕「三二三攻占行政院」昨屆滿一週年,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昨天在立法院旁舉辦紀念晚會與夜宿活動,回顧並抗議去年馬政府動用國家暴力,呼籲明年大選,教訓使用國家暴力者,落實轉型正義。 黑色島國青年23日在立法院外舉辦晚會,民眾手持蠟燭夜行至行政院並放置血手印,象徵去年政府對學生的血腥鎮壓。(記者簡榮豐攝)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針對去年323流血事件,在立法院外舉行晚會,拷秋勤樂團表演將現場氣氛帶到最高潮。(記者劉信德攝)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針對去年323流血事件,在立法院外舉行晚會,參與群眾並前往行政院外繞行一圈,將紅色血手印綁在行政院前拒馬上,提醒勿忘323流血事件。(記者劉信德攝) 立院旁辦晚會與夜宿 去年三一八立院遭抗議黑箱服貿的學生占領,部分抗議民眾在三二三當天攻占行政院,引起馬政府強烈反制,當晚警方強力驅離占據政院的抗議學生與民眾;隔天清晨警方以強力水柱驅離政院附近街頭的民眾,引發外界批評政府暴力鎮壓。 「血手印」掛政院大門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昨晚在立院旁舉辦紀念活動,現場設攤讓民眾「蓋上血手印」,往來民眾紛紛留下印記。活動結束後,主辦單位帶著民眾留下的「血手印」,轉往行政院外繞行,接著把「血手印」掛在政院大門,高喊拒絕國家暴力、還我民主人權、退回服貿等口號,部分民眾並把手持的螢光棒丟進政院內,警方隨即舉牌警告,民眾最後則平和回到立院旁,黑島青並宣布活動結束。 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昨晚表示,會在事後追究主持人與主辦單位的社會秩序維護法責任。 為防止現場失控,警方除將立院圍牆以鐵架蛇籠層層包圍,活動現場也部署警力戒備,深怕再有大規模抗爭行動出現。 震撼照片盼國人勿忘 紀念活動以和平為主調,現場設置各種攤位,沿著立院周圍張貼去年警方強制驅離民眾的震撼照片,希望民眾不要忘記,國家暴力是如何對待抗議民眾。 去年也參與攻占行政院的Freddy向現場民眾表示,從苗栗大埔、士林王家等事件,直到去年抗議服貿,政府的做法,象徵國家暴力無所不在。 Freddy呼籲,台灣的轉型正義要落實,明年的大選,「不能忘記這些國家暴力」。他也強調,「濫行國家暴力,必須受到懲罰!」 學生:反服貿反併吞 曾經參與去年這場抗爭的青年學生,也紛紛上台表達內心的感想與不滿。一位同學就說,現在的兩岸互動,根本就被國、共兩黨壟斷,「他們到底代表誰?」為何兩岸的互動,必須被定位在「內戰狀態」? 另一位同學語氣高亢,強調去年的抗議行動,其實不是「反黑箱」,而是「反對服貿」,反對服貿的原因,就是反對中國對台灣的併吞,中國透過以商逼政、文化統合等手段對付台灣,「這才是應該反對的東西!」此時現場民眾情緒上揚,大聲呼喊「對啦!」 曾經參與抗議的青年也大聲說,六十八年前發生二二八事件,現在很少人記得,當時也發生「三月屠殺」,很多台灣人被殘殺,「就是因為不想當中國人!」結果六十餘年後的台灣,還是發生三月的國家暴力鎮壓,大家要記得這段歷史。
彭顯鈞、吳張鴻
2015-03-24
建造營運都失敗 台中BRT掰掰
〔記者蘇金鳳、林嘉琪/綜合報導〕前台中市長胡志強視為重要政績之一的台中市BRT,確定走入歷史! 改「優化公車專用道」與公車共用 台中市長林佳龍昨直指「BRT從未出生過」,並稱BRT建造及營運都是失敗,還被廉政署調查,因此提出「優化公車專用道」改善方案,就是BRT與公車一同行駛BRT專用道;另顧及在小站等車的民眾,保留兩路的公車行駛慢車道。新制從七月八日開始實施。 台中BRT即將走入歷史,改由「優化公車專用道」七月上路!(記者廖耀東攝) 台中BRT大事紀 台中BRT從規劃到通車至今,各界批評聲浪不斷。包括沒有優先號誌、沒有專用路權、不是設在道路中央,都不符BRT精神。此外,月台閘門無法開關,相關的機電土木未驗收及完工就通車,質疑前市長胡志強基於選舉考量才急於通車,甚至還傳出BRT有弊案。 林佳龍上台後,新市府團隊又找出BRT的機電系統壓力不足、BRT與月台行控中心無法雙向通話、兩個行控中心機電設備無法整合、臨時行控中心有機電過熱疑慮、一路綠燈不可能等多項缺失。 林佳龍三個月前成立體檢小組,並由市府研考會進行民調,六成五認為BRT造成塞車,六成認為有弊端,超過五成五不滿意BRT,將近七成市民支持BRT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逾七成五民意認為應以捷運或公車路線取代BRT。 林佳龍︰可省下約二百七十八億 體檢小組廿二日下午提出體檢報告,並擬四大改革方案,分別是「純BRT」、「BRT+Bus+優先號誌」、「BRT+Bus」、「純Bus」四種,林佳龍則是裁示整合第三及第四案的「優化公車專用道」,讓公車與BRT一同行駛BRT專用道,但還保留兩路公車行駛慢車道。 目前藍線BRT已經發包的工程經費約十六億,林佳龍認為可以省下藍線總經費四十億中的十八億以上。加上尚未上路的五條BRT二百六十億,共可省下約二百七十八億元,將轉為發展改善台中交通之用。 林佳龍強調,這個「還沒出生的BRT」,沒有「廢與不廢」的問題,只有如何讓大眾運輸系統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率的課題。 對於新市府的作法,前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與前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尊重,但提醒要更審慎評估。 交通部從九十九年到一○三年共補助台中市政府BRT一億六千多萬元,用來規劃、建置候車亭及補助業者購車。如今台中市改弦易轍,是否要收回補助?交通部路政司簡任技正胡迪琦說,只要是朝公共運輸發展,補助款「沒有吐回來」的問題。
蘇金鳳、林嘉琪
2015-03-24
台鐵電車線又扯斷 2萬旅客亂行程
〔記者黃立翔、邱奕統、李容萍、謝武雄、林嘉琪/綜合報導〕究竟是落雷肇事還是維修落漆? 去年二二八台鐵電車線事故延誤六.一萬人,事隔一年,昨日週一上班日清晨六點半,台鐵桃園站內卅多年未換的老舊電車線,疑遭落雷擊中熔斷而斷電,導致南北列車雙向交通中斷,直到中午十二點才恢復通車,延誤四十一列車、一萬五千九百人,加上六千八百人改乘客運,總計影響兩萬兩千七百人。台鐵雖緊急啟動接駁,但遇上北部大雨且通勤上班時段,不少民眾枯等列車,大罵:「台鐵螺絲不只鬆了,根本掉了。」 台鐵又出包,班次延誤影響通勤旅客。(記者簡榮豐攝) 電車線被扯下。(記者邱奕統攝) 台鐵昨日因桃園站北端轉轍器區間東、西正線電車線斷落,導致鶯歌至桃園間無法正常發車。(記者邱奕統攝) 電纜線斷落點至少2處以上,台鐵緊急搶修。(記者邱奕統攝) 通勤旅客在中壢車站大排長龍轉乘客運班車。(記者李容萍攝) 台鐵昨日因桃園站北端轉轍器區間東、西正線電車線斷落,導致鶯歌至桃園間無法正常發車。(記者邱奕統攝) 桃園站老舊電車線疑遭雷擊 昨清晨台鐵桃園站內人員曾聽聞雷擊巨響,疑似有落雷可能擊中台鐵桃園站北端轉轍區的電車線組,導致上層的主吊線熔斷下垂,連帶使得負責輸電的接觸線也下垂而斷電;六點卅一分一一○七次區間車行經,垂下的電車線又遭兩集電弓捲入,南下的東正線電車線被扯壞長達廿公尺,還扯壞三個三角架,波及北上西正線電車線也斷電,西部幹線鶯歌到內壢路段完全停駛。 台鐵電務處副處長呂秋楠說,昨日斷落的是電車線組上方的主吊線(負責提供張力撐住電車線組),並非電車線組下方給電的接觸線,初步排除是電車線磨耗過大斷裂肇禍,且因主吊線斷裂處有燒灼痕,初判是瞬間極大電流通過,上千度高溫熔斷電車線,因此不排除是雷擊,但確切事故原因待調查。 新屋氣象站上午無雷雨紀錄 有候車民眾表示,昨晨一一○七次列車準備進桃園站時,先聽到「砰」的一聲巨響,隔了十秒再聽到第二聲,列車接著就失去電力與動力。氣象局則指出,新屋氣象站昨天上午並未觀測到雷雨,是在昨天下午二點及五點才測得雷雨紀錄。 呂秋楠說,去年二二八斷線事故後,已優先將基隆到竹南的站與站間電車線,由四九.五平方厘米(截面積)老舊電車線,換成較粗的九五平方厘米新線,但昨天出事點恰巧是站內範圍,仍未換新線,若已換新線應能承受較強電流。 台鐵運務處表示,因事故處正好是軌道轉岔點,電車線如蜘蛛網般密集,台鐵到九點半勉力先恢復西線通行,中午十二點四分才全線搶通。台鐵也啟動大規模公路客運接駁,桃園到台北、中壢到台北、中壢到桃園各有廿、十五、五輛客運接駁六千多位旅客。 六點半出事 八點才啟動接駁 意外事故發生後,台鐵第一時間未迅速通知,桃園、中壢、內壢車站秩序大亂,直到上午八點才啟動接駁車接運,但不少趕時間民眾被迫改搭其他客運或計程車,民眾在雨中撐傘苦候接駁車,排隊人龍將近二百公尺,紛紛大罵台鐵應變能力不足,上班遲到要被扣薪水,能要求台鐵賠償嗎?加上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昨天上午剛好在桃園市舉辦第二站賽事,火車站附近有交通管制,加上數十輛客運車穿梭接駁載客,更造成火車站附近大塞車。 七千旅客誤點逾45分可退票 台鐵表示,昨有十四列對號列車延誤超過四十五分,約七千旅客十五天內可辦退票,退票損失七十萬到八十萬元間,加上調集客運接駁,約損失一百卅萬到一百四十萬元;延誤最久的是蘇澳開往高雄的一七一次自強號,清晨五點四十分發車,原定十二點五十分到,竟延誤四小時又五分,下午近五點才到高雄。
自由時報
2015-03-24
健保…肥了醫院 累死醫護
近三年醫院人事成本僅成長約3%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台北報導〕「人手不夠,花花班還是存在!」一名護理人員無奈地說,晚上十二點下班、早上七點上班的畸形班表並未消失,但現在院方擔心勞檢,會要求固定時間打卡,再繼續工作。雖然健保總額每年成長三%至五%、且近九成醫院收支有結餘,健保署近六年還給醫院護理補助款逾九十億元,但近三年醫院的人事成本僅成長約三%,簡直九牛一毛! 表 醫改會研究員李芸婷表示,超過一半醫院拿錢卻未增聘護理人力,甚至部分醫學中心的護理人員不增反減,該會發現,相關款項曾遭院方濫用於旅遊、餐會等吃喝玩樂項目,未實質回饋給基層員工。 政府補助款「看得到,吃不到」不打緊,重點是工作量還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護理人員缺口約五千名,國內病床從二○○四年的十四萬三三四三床,成長至二○一二年超過十六萬床,二○一三年首次下降,但同期護理人員年增率卻從九.四八%降至三.四八%,平均每名護理人員照護的病床變多了。 衛福部並統計,二○一二年,國內每千床醫師數兩百五十四名,遠低於香港的四百五十名,各科醫師每週平均工時達七十二小時,國衛院調整為六十八小時去做推估,住院醫師不足人數達四百五十八名;以四十二小時計算,更是短缺三千零五十五名。 造成出走潮 「五大皆空」更惡化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指出,醫療核心價值是「兼顧醫病雙方應有的權益」,醫護人員短缺,工作吃重,患者照護品質也下降。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說,健保吃到飽是醫療服務量擴張主因,但努力工作又無法獲得回饋,只能改走「涼」一點的科別、自行開業,避免被醫院壓榨,但也導致了「五大皆空」更惡化。 楊志良︰改變醫院經營結構才有解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認為,醫院經營權在財團手中是癥結,健保將錢給醫院,但醫院不轉給醫護人員也沒辦法,唯有董事會新增基層員工與病人代表,改變醫院經營結構,才有機會改變現況。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則表示,近三年醫院人事成本平均成長約三%,近年醫師薪資確實較沒有調整,但護理、醫事人員均在逐步提高;衛福部強調,已透過醫院評鑑加強把關,要求提高護病比,並積極討論其他可行方案,要改善醫院員工血汗處境。
林惠琴、吳亮儀
2015-03-23
李光耀投北京所好反台獨 論述則支持獨立
記者唐詩/台北報導 2015-03-23 09:48 新加坡總理辦公署23日發布聲明,前總理李光耀(圖)於台北時間23日凌晨3時18分逝世,享壽91歲。(檔案照片)中央社 20150323 被視為「新加坡國父」的新加坡首任總理及建國設計者李光耀,今(23)日凌晨過世,享壽91歲,歷史學者、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李筱峰在臉書發文評價李光耀,他說,雖然李光耀經常投北京之好,否定台灣的獨立自主,「但李光耀曾說過的一段話,剛好可以用來反駁他對台灣獨立的態度」! 李筱峰說,記得當年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曾經對外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我不是中國人,就如甘迺迪總統不是個愛爾蘭人。慢慢的,世人會知道,新加坡姓李、姓高、王、楊、林的人們,外表上是中國人,說著華文,然而卻與中國人不同。我們有中國人的血統,我們不否認這點」。 「但重要的是,我們以新加坡的立場思考,關心新加坡的權益,而不是以中國人的立場,為中國人的權益著想。」 李筱峰說,「這段話,用到我們台灣人身上,不也是一樣嗎」?
唐詩
2015-03-23
等不到323週年 血腥鎮壓受害老翁過世
去年周榮宗被警毆打,身上一片瘀青。(資料照,記者張文川攝) 2015-03-23 09:30 〔本報訊〕去年3月23日「佔領行政院」濺血事件中,一名76歲的老翁周榮宗被警察毆打、被水車強噴,受傷送醫後檢查出肝硬化,在舊病新傷的摧殘之下,今年3月21日過世,網路上一片哀悼,又讓這起流血事件再度被討論。 3月23日攻佔行政院滿一週年,但周榮宗卻等不到這天,在前天(21日)離開人世。(資料照,記者張文川攝) 3月23日佔領行政院滿一週年,周榮宗卻等不到這天離開人世。周榮宗當時跟著人群「攻佔」行政院,警察隨即到場,他還來不及撤離就被包圍,警察看到他不便站立,不但沒有上前攙扶,還吆喝要其他警察「打死他」。 網友近來網路上討論,並透露周榮宗的告別式於4月7日在辛亥路第二殯儀館舉行,希望能號召更多人,替周榮宗討公道。
自由時報
2015-03-23
「桌上沒有派令」 經長否認劉政鴻接台水
2015-03-23 12:23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傳出馬政府安排前苗栗縣長劉政鴻接台水公司董事長,經濟部長鄧振中今天立院否認,強調總統並未交代人事,「我的桌子上沒有派令」。但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立刻拿出質詢影片打臉,表示鄧上週才承諾馬未再交代其他人事,但週末就傳出前政委楊秋興確定接任台鹽董座,痛批鄧是「史上最沒有擔當、最敗家的部長」。 廣告 傳出馬政府安排前苗栗縣長劉政鴻接台水公司董事長,經濟部長鄧振中今天立院否認,強調總統並未交代人事,「我的桌子上沒有派令」。(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針對日前外傳苗栗縣長劉政鴻接台水公司董事長、前政委楊秋興接台鹽董事長,鄧振中表示台鹽派令已發布,但「台水沒有」,且「我的桌子上沒有派令」。(資料照,記者張勳騰攝) 立院經濟委員會今針對「國營事業及轉投資事業營業績效,以及如何帶動民間企業員工加薪等事項」專案報告並備詢。由於近日馬政府國營事業董座酬庸連五爆,立委痛批經濟部根本已變成「酬庸部」,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更批評「哪是在幫民企員工加薪,根本就是為馬政府失意政客加薪。」 針對日前外傳苗栗縣長劉政鴻接台水公司董事長、前政委楊秋興接台鹽董事長,鄧振中表示台鹽派令已發布,但「台水沒有」,且「我的桌子上沒有派令」。 高志鵬則拿出上週質詢影片與鄧對質,表示他曾問「馬英九總統有沒有再交代其他人事給你?過幾天會不會又再被報導出來?」,鄧都承諾「沒有、不會」,但當週就再爆出兩件人事酬庸案,痛批「每天一爆一次爆兩個,像這樣吃相難看,破壞民眾跟國會信任感,「你再這樣笑容可掬也沒有用。」 另外,對中油旗下淳品董座是否由前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接任,鄧振中也說法不一。鄧今天表示范姜泰基過完年後,以「另有生涯規劃」拒絕,但月初鄧才強調范姜婉拒「是討論過程」,仍是淳品董座人選,說法反覆,被質疑為馬政府粉飾人事酬庸過程。 經濟部連串人事酬庸,連同黨立委都看不下去。國民黨立委黃昭順痛批淳品人事「發布以後人家說不幹,又不換人了,原來有專業的董事長是什麼感覺?這讓人非常不舒服」。 而與范姜泰基在桃園同黨對壘的立委廖正井也在質詢時對鄧放話,「你們經濟部不要再幫人家造勢了」,並冷哼「媒體你沒有看嗎?毫無競爭力的人要跟我拚」。
黃佩君
2015-03-23
台鐵桃園端電車線雙斷 數萬旅客行程延誤
台鐵桃園站附近電車線疑遭落雷擊中斷裂,一列區間車集電弓侵入拉扯電車線,導致電車線嚴重損毀,圖為搶修畫面。(台鐵提供) 2015-03-23 09:28 〔記者黃立翔/台北報導〕台鐵桃園站北端轉轍區,上午6點31分出現東、西正線電車線同時斷落,造成台鐵西部幹線,北僅到內壢,南到鶯歌,目前鶯歌到內壢完全中斷,恐怕延誤數萬名旅客。台鐵再出包,桃園以北各月台擠滿旅客,通勤族哀嚎不斷,怒批台鐵出包連連,何時才能徹底改善。 通勤族怒批台鐵出包連連 台鐵表,正值上班時間,恐影響數萬人通行,台鐵優先搶修西正線,盼9點半前修復,台北地區立即成立應變小組並啟動公路接駁機制,台鐵也呼籲旅客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電車線斷落導致通勤族上班、上課面臨遲到,桃園以北各站月台擠滿旅客,焦躁不安的情緒寫在臉上;台鐵方面雖然緊急啟動客運接駁各火車站內的人潮,不過,各班客運仍是爆滿,許多旅客仍舊卡在車站,怨聲連連。 台鐵局長周永輝說,桃園站人員昨晚看到數次落雷,初步懷疑有可能是落雷擊中電車線,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正由行保會調查中。 台鐵表示,西正線電車線斷裂後,一輛南下區間車行經,正好進入斷裂的電車線區間,斷點附近的東正線電車線受到嚴重的拉扯,損壞可能達數公里,又波及西正線,才會導致雙線都中斷,目前只能優先搶修西正線,希望盡快恢復單線雙向通車,但目前大雨影響搶修進度。 去年二二八連假,一列太魯閣號集電弓,行經楊梅段,扯斷長達4公里的電車線,影響6.1萬乘客,調查後發現是電車線過於老舊,台鐵因此以未落實保養懲處5官員。 台鐵桃園站附近電車線疑遭落雷擊中斷裂,一列區間車集電弓侵入拉扯電車線,導致電車線嚴重損毀,圖為搶修畫面。(台鐵提供) 台鐵桃園站附近電車線疑遭落雷擊中斷裂,一列區間車集電弓侵入拉扯電車線,導致電車線嚴重損毀,圖為區間車的集電弓,已經損毀。(台鐵提供) 台鐵桃園站附近電車線疑遭落雷擊中斷裂,一列區間車集電弓侵入拉扯電車線,導致電車線嚴重損毀,圖清楚可見站內電車線斷落。(台鐵提供)
黃立翔
2015-03-23
健保實施20年/醫療支出破兆 養肥醫院
健保支出六千億 20年增一倍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台北報導〕健保實施至今屆滿廿週年,醫界推估今年國人醫療支出將達一兆一千億元,扣除健保給付六千億元,等於民眾自費醫療近五千億元;醫改團體批評,醫院天天喊苦,但卻是健保、自費兩頭賺飽飽,「瘦了全民、肥了醫院」,健保「最亮眼的成績」就是養肥了醫療體系! 健保實施至今屆滿廿週年,醫界推估今年國人醫療支出將達一兆一千億元,扣除健保給付六千億元,等於民眾自費醫療近五千億元。(資料照) 國人醫療支出概況 健保實施廿年,健保總額從實施當年三千億元,到了今年已近六千億元,成長一倍;雖然健保給付倍數增加,但民眾自費負擔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快速成長;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健保實施初期,國人自費率一度降低至廿七%,但二○一一年卻升到卅六%,高於同時間韓國的卅五%。 國人自費醫療 已達五千億元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更指,以主計總處公布的國人醫療總支出來看,由一九九五年的三千八百億元,增到前年破九千六百億元,而醫療總支出佔GDP比率也已連三年都超過六.六%,以今年GDP十六.八兆的六.六%保守估算,國民醫療保健總支出將破一兆一千億元,扣除健保總額六千億元,顯見國人自掏腰包醫療保健的金額恐已增達五千億元。 據衛福部統計,自二○○八年至二○一三年,全台特定檢驗醫療儀器持續增加,以自費約四、五萬元的正子斷層掃描為例,從卅四台增至四十二台,從兩萬八三三四人次的使用量增至三萬四九七○人次。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楊志良直批,最懂得利用醫療資源的就是醫院,將賺來的錢投入「軍備競賽」,購買儀器拚服務,設法再開源。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陳真慧表示,二○一三年領取健保醫療費用超過六億元的醫院共一○九家,高達八十九%有結餘,七十%醫院光醫務收支就有結餘。 進一步檢視醫院財報,以長庚醫院門、急診為例,二○○五年至二○一一年,健保收入一百七十一億元增至兩百廿億元,成長廿九%,非健保收入約卅三億元增至五十一億元,成長逾五十五%;奇美醫院同年度門、急診健保收入卅二億元增至四十四億元,成長卅八%,非健保收入約五億元增至十二億元,成長逾一倍,印證健保、自費兩頭賺。甚至以醫學教育為先的公立醫院、台大醫院一年結餘就有十三億,滾存累積的盈餘基金達上百億。 醫院搶錢 大量製造自費商品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表示,健保開辦後,大量資金注入醫療體系,確實提供醫療院所許多成長茁壯的養分。成大公衛所教授陳美霞則擔憂,醫院像百貨公司一樣拓展版圖、廣設分院追求利潤,大量製造自費「商品」銷售,民眾也誤以為多消費醫療資源有益,只怕「路是走偏了」。 但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強調,健保給付各醫療項目的金額相對於市場價格仍屬偏低,加上醫院培訓人員支出,光做健保,真的會撐不下去,因此部分醫院添購設備,拓展醫學美容、高級健檢等業務,一方面是民眾對醫療「有所求」,而醫院也希望「有所得」。
林惠琴、吳亮儀
2015-03-23
刑法將修「沒收制度」 可追回汪傳浦253億贓款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法務部研擬修改刑法「沒收制度」,且可溯及既往,未來若經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已故軍火商汪傳浦遭瑞士法院凍結的八.七五億美元(約兩百五十三億台幣)可望解套,將贓款追回台灣;至於黑心食品廠商所賺的「黑心錢」,也統統跑不掉! 刑法「沒收新制」修法重點 被告逃亡或死亡 可逕宣告沒收 刑法修正草案規定,將現行沒收制度為附屬於主刑的從刑,翻修為具有「保安處分」性質,並設立專章,未來就算被告死亡或潛逃海外,經通緝而追捕無著,法院也可單獨宣告沒收,因此不管是已在英國死亡的汪傳浦,還是潛逃美國、至今逍遙法外的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雖無法押解回台受審,法院仍有權沒收被告不法所得。 可溯及既往 沒收第三人不法利得 修正草案還增列擴大犯罪不法利得沒收範圍,如被告將贓款移轉給公司、法人等第三人(即「第三人不法利得」),法院也能宣告沒收,萬一不法所得滅失時,法院仍能追徵其價額,以杜絕犯罪;以汪傳浦為例,雖然他生前將部分軍購贓款移轉給子女和公司,還是難逃追繳。 我國以廿八億美元購買法國製造的拉法葉艦,經最高檢查出軍火商汪傳浦收取高額佣金,我方於二○○六年八月向瑞士提出司法互助要求,希望查扣佣金,瑞士聯邦法院去年判准凍結汪傳浦等人在瑞士銀行帳戶近九億美元不法資產,全案確定。 瑞士雖已同意歸還贓款,但要求我方法院提出「沒收裁判」,未來刑法修正草案完成修法,法院即可依沒收新制,判決沒收八.七五億美元,瑞士須依約返還我方,在此之前,瑞士將繼續凍結贓款。 大統、頂新的混油爭議,也卡在現行刑法沒收制度不溯及既往,且不能沒收「第三人不法利得」,等草案完成修法後,沒收制度將不受法律不溯及既往的限制,因此雖然黑心食品廠商所得贓款流向公司,法院一樣能宣告沒收。 替食安法解套 黑心錢都跑不掉 大統長基公司混油案爆發後,曾被衛福部行政裁罰十八.五億元,由於刑罰優先及一事不二罰,罰鍰遭法院撤銷,大統只須支付三千八百萬元罰金,立院去年底三讀通過「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正案」,全面提高黑心食品的罰金與罰鍰上限,法人最重罰廿億元,但因法律不溯及既往,無法再對大統開罰。刑法修正草案可替食安法解套,沒收黑心廠商不法所得。
項程鎮
2015-03-23
323週年 魏揚:續追究國家暴力
〔記者王文萱/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期間爆發的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濺血事件,今天屆滿週年。 因三二三事件被檢方起訴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總召魏揚昨痛批,佔領行政院濺血事件還未得到平反,政府並未直接承認錯誤,不論政府與民眾都應持續追究國家暴力。 太陽花學運期間爆發的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濺血事件,今天屆滿週年。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昨在立院旁舉辦三一八圖文展,以影像、圖片及徵文作品回顧三一八及三二三等事件。(記者劉信德攝) 魏揚質疑,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已卸任、警政署長王卓鈞也已請辭,但他們都是當時下令驅離的大官,離開時都沒有對此負責,「為何可以一走了之?」是否需要接受審判?他呼籲民眾應在三二三事件滿週年時,省思這件事。 吳崢籲國民黨 面對錯誤 民主鬥陣副召集人吳崢撰文強調,若國民黨還有一點理智,應承認、面對自三一八學運到三二三行政院事件所鑄下的錯誤,別拖到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政權輪替,「否則到時恐怕不是清查而是清算」。 黑島青昨下午在立法院青島東路舉行「走回無光的所在—眾生。群像:重說三一八」活動,昨天下午三時到晚間十時舉行靜態展,現場圍牆邊掛滿民眾徵文與繪圖及影像、圖片,讓參與過學運的學生、民眾重返現場,訴說自己的故事。 其中,吳崢撰寫的「警察打傷的不只是肉體」一文指出,三二三佔領行政院事件,強制鎮壓嚴重傷害了社會共感與政府正當性,若政府不能負起責任調查真相、主動懲處當天決策與暴打群眾的警員,「這份信任關係便遲遲無法修復」。 魏揚受訪指出,這一年來,許多談論運動的人,多半是組織團體或被聚焦於個人身上;學運有這麼多人參與、經歷不同事情,若沒有分享出來,「實在很可惜」,因此,盼藉由靜態展,號召民眾重新訴說自己的故事與經驗。 魏揚強調,除「三一八圖文展」以外,也以論壇方式,請大家針對這一年來重要的議題討論,包括憲改、都市更新、族群、經濟困境、勞工權益、兩岸監督條例、國族主義、運動經驗,不論一般民眾或是參與運動者都可互相分享。 今夜行至政院 放置血手印 黑島青相關工作人員昨晚也留在現場夜宿,更有「戰地廚房」重現,提供熱呼呼的米粉湯。今天晚上則會舉辦晚會,除了各團體擺攤、公共論壇外,還有樂團演出,閃靈主唱Freddy(林昶佐)也將出席短講,最後將持蠟燭夜行到行政院放置血手印,象徵去年三二四政府對學生的血腥鎮壓。
王文萱
2015-03-23
小英北高趕場「迎總統」貫耳
〔記者蘇芳禾、王榮祥/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北高趕場,準總統、總統之聲四起。昨天中午在北市劍潭舉行的國際潛水學校聯盟二○一五教練年會,現場字幕以「準中華民國總統」歡迎她;晚間高雄藥師公會餐會入口立牌上則寫著歡迎蔡英文「總統」。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右)、高雄市長陳菊(左)昨晚出席高雄藥師公會餐會,兩人相互敬酒。(記者王榮祥攝) 蔡英文在潛水年會致詞時強調,這次復興空難,許多救難人員都是放下自己的工作,自掏腰包投入救災;不過政府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讓大家孤軍奮鬥。未來很多相關法制化工作,需要仰賴在場教練的經驗。 她會後與教練閒聊時坦言自己「只會游泳」,現場潛水教練紛紛表示願意教她,盼她成為第一個有潛水執照的台灣總統;但她指著旁邊的媒體打趣說,「他們不會放過我的啦」。 蔡英文昨晚在高雄藥師公會餐會中,感謝藥師界長期對民進黨的支持,希望明年一樣能得到藥師們的照顧。她並說,知道健保制度有某些需要調整的地方,民進黨一定協助醫藥界推動最好的制度與保障,進而確保國民健康。 坐在台下時,蔡英文頻頻跟高雄市長陳菊交頭接耳,並還數度輕拍花媽手臂。上台時,小英還公開肯定花媽及其團隊在高雄的貢獻,強調台灣穩定的力量在高雄、在菊姊(陳菊);自己曾跟家人聊過,感覺高雄是個很溫暖、很熱情的地方,有考慮搬到高雄,因為這裡是個快樂的地方,台下千餘位藥師立刻報以熱情掌聲。
蘇芳禾、王榮祥
2015-03-23
漂流木事件 高嘉瑜臉書列9疑點
高嘉瑜臉書分享木頭照片。翻攝高嘉瑜臉書 內湖漂流木案持續延燒,台北市議員高嘉瑜繼昨天po影片,質疑木頭遭掉包後,今早再度po文列出9大疑點,希望大家能夠提供專業意見釐清。 高嘉瑜在臉書上列出像是「檜木為何變杉木?」、「木材數量到底幾支?」、「為何警方僅憑公文就放行?」、「檜木究竟是何時撿拾?」、「蘇中山、蘇中福、王朝卿的背景?」等9大疑點,高嘉瑜也提到,她認為內湖分局第一時間未請示檢察官、未查證木材來源是否合法就放行,有很大的疏失,而她也將在星期主動將手中資料提供給士林地檢署,希望能讓真相水落石出。(胡治言/綜合報導) 高嘉瑜臉書列漂流木案9疑點 一、 檜木變杉木? 二、 木材數量到底幾支? 三、 送抵木材場的時間兜不攏? 四、為何警方只憑一紙公文,未請示檢察官、查證合法來源即放行? 五、認定合法與否、決定放行是林務局還是警方的責任? 六、到底紅檜、扁柏漂流木能不能自由撿拾? 七、檜木到底是何時撿拾的?當天放行的公文是2012年。 八、蘇中山、蘇中福、王朝卿的背景? 九、為何主委要說謊說運檜木跟內湖區公所違法開的路不是同條路? 高嘉瑜在臉書列出漂流木案9疑點。翻攝高嘉瑜臉書
胡治言
2015-03-22
柯:台灣三都就夠了 六都是胡搞瞎搞
〔記者涂鉅旻、何玉華/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談及國土規劃時仍不改選前論調。他說,台北市、新北市這樣的行政區劃分不太合理,「中間一個,外面又包起來」。他還說,台灣只需要北都、中都、南都三都就夠了,「六都是胡搞瞎搞!」從「六都」可看出政治人物的可惡,為了台灣五十年發展,應審慎思考。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受邀前往三重集美國小參加社區大學公民論壇,並就「改變成真,百日新政」做專題演講,暢談上任百日心得。(記者劉信德攝) 柯文哲去年七月競選談及基北合併問題時,就曾對「六都」分法很不以為然,他曾說,他去上過前總統李登輝「第二波民主改革」課程,第一堂就是講台灣國土規劃,他上完後覺得奇怪,「台灣怎麼會是六都,是哪個混蛋講出來的?」 在野大聯盟不易成功 要天時、地利、人和 此外,柯文哲昨與立委高志鵬進行高峰論壇,提到國、民兩黨有意在艱困選區採在野大聯盟的「柯P模式」,與第三勢力合作;高志鵬說,中央執政、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要用「柯P模式」,是要反對馬英九、還是朱立倫?令人奇怪。 柯文哲表示,當初會想到在野大聯盟是看到日本的東京、大阪,南韓的首爾,都是這種模式,台北市能成功的關鍵是派系不強、藍綠意識影響有限,若要推到中南部,還需要一點時間。 柯文哲認為,就算在台北市、新北市,也不容易,第一,候選人不是柯P,第二,對手不是連勝文,他說,「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在野大聯盟能不能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還要看當時的市場反應。
涂鉅旻、何玉華
2015-03-22
南市中小學校園14座蔣銅像 21日全拆除
民報編輯部 2015-03-22 09:48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21日起派出多組工作人員,拆除還留在14個校園內的蔣中正銅像。(中央社) 台南市政府21日利用假日拆除校園中的蔣中正銅像,將8所國中、6所國小內的14座銅像全部拆除。台南市長賴清德晚間表示,這是為落實轉型正義,讓銅像爭議走入歷史。 賴清德在今年二二八追思紀念活動中即宣布,為了落實轉型正義,將讓蔣中正銅像全面退出台南市的校園。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昨天派出3組工作人員,拆除還留在14個校園內的蔣中正銅像。在成功國中執行作業時,因受到附近眷村民眾阻擋,拆除作業一度暫停。後來反對者撤離,才完成拆除工作。 賴清德21日晚間到林百貨出席公開活動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拆除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是在2月28日參加追思會時就已宣布的決定,不是臨時才決定要做的事。 賴清德指出,這麼做是為了落實轉型正義,讓銅像爭議走入歷史,否則每年看到銅像被噴漆、破壞、拉布條,造成彼此衝突,不是好事。這次希望把事情一併解決,何況校園本身就不適合再擺放任何政治圖騰。 台南市教育局表示,考量到學生上課及民眾進出安全,決定利用假日時間拆除,減少影響層面,前日下午並召集督學及校長討論,昨日上午7時開始拆除。拆除過程還算順利,但在拆除成功國中銅像時,附近眷戶到場攔阻,要求拆除人員出示公文,但稍後也順利拆除。
民報
2015-03-22
南市國中小 蔣中正銅像全拆了
工作人員將銅像包裹,開始拆除作業。 (記者黃文鍠攝) 〔記者黃文鍠、黃欣柏/台南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提出「蔣中正銅像退出校園」政策後,南市教育局經多次沙盤推演,昨日上午同步動工,將八所國中、六所國小內的十四座銅像全部拆除。僅在拆除成功國中銅像時,一度因附近眷戶反對被迫中止,稍晚在反對者撤離後,也順利拆除完成,教育局表示,拆除的銅像將先集中保管,擇期運往桃園兩蔣園區永久安置。 落實轉型正義 將銅像搬離 賴清德強調,他在二二八紀念日時,就向市民報告過,為了落實轉型正義,並讓銅像爭議走入歷史,要把蔣中正銅像搬離校園。他說,銅像如沒搬離,每年都會看到被噴漆、破壞、拉布條,造成各方衝突,不是好事,加上校園不宜擺放政治圖騰,因此將銅像拆除。 至於外界質疑拆除行動是否太倉促,以及有學校附近居民指稱銅像是社區財產,要求送回社區,賴清德強調,拆除計畫「二二八時就已經說過了啊」,至於是否將銅像送回社區,將在與相關單位研究後決定。 議員:打破威權 還原歷史 市議員邱莉莉指出,蔣介石銅像是威權時代的產物,讓極具爭議的統治者銅像留在校園,本來就是不倫不類的事。校園是傳播知識和事物觀的最初始場所,如有人物銅像塑立,也應以能帶給社會正向價值者為優先,讓蔣介石銅像留在校園,老師也將無法解釋學童的疑問,拆除銅像有其正當性。 市議員陳怡珍表示,全台有四萬五千座蔣介石銅像,拆掉有爭議性人物的銅像只是落實轉型正義的象徵而已,但卻是打破威權體制還原史實的必要作為,市府拆爭議性人物的銅像,追求公平正義的作為,也算是還給受難者家屬一個公道,應該支持;然正確還原歷史真相,才能真正落實台灣的轉型正義。 選假日施工 避免影響上課 教育局表示,所有銅像都已經完成調查造冊,確認沒有列入財產。考量到學生上課及民眾進出安全,決定利用假日時間拆除,減少影響層面,前日下午並召集督學及校長討論,昨日上午七時開始拆除。拆除過程還算順利,但在拆除成功國中銅像時,附近眷戶夏育笙發現,號召居民到場攔阻,他強調學校銅像是社區的一部分,要求拆除人員出示公文,但稍後也順利拆除。
黃文鍠、黃欣柏
2015-03-22
自豪當「省長」柯:北市可年省3.14億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樂當「省長」!他昨天在演說時自豪表示,裁減市長警衛、減訂報章雜誌、期刊、禁坐商務艙、交通補助費改制,以及市府員工手機互打免費、Taipei Free網路整合等。如加總計算,一年可為北市府省下三.一四億元。 廣告 柯「省長」省錢成果一覽表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受邀前往三重集美國小參加社區大學公民論壇,並就「改變成真,百日新政」做專題演講,暢談上任百日心得。(記者劉信德攝) 但北市議員紛建議,柯砍的只是九牛一毛,與其當「會計科長」,不如先想辦法提振公務員低迷士氣。 社大演說 大談上任後「省錢有方」 柯文哲昨赴三重社大演說,暢談上任至今的心得,也不忘吹捧自己「省錢有方」。他說,他上任後,先把保護市長的警衛人數從廿二個裁到十個,省一千萬。報章雜誌也先全停訂,有需要重登記,一年省一四○○萬;紙本期刊儘量以電子期刊取代,年省二千萬。 北市行之有年的公務員上下班交通補助費,北市府將在七月一日起改制,市府員工通勤距離,高於公車二段票者,仍以二段票補助。柯文哲說,此做法半年可為北市府省下四九○○萬、年省九八○○萬。至於年編列五億的員工加班費,目前朝「補休制」規劃,省多少錢仍在計算中。 北市府前日宣布「Taipei Free」和十一家民間業者、中央政府機關無線網路「iTaiwan」整合。柯昨說,原本「Taipei Free」一年要花一.二億,但效果不佳,整合後預估市府只要年花六千萬;而北市府已和電信業者合作,柯說,未來市府員工手機將加入一群組,互打免費,估可讓市庫年省一億元。 柯文哲上任後也下令把市府盆栽都搬空。柯說,雖不知道省多少錢,但他曾經問過市府工友,每日須花多少時間照顧盆栽,工友回他一天須花一個多小時。 秦慧珠:柯砍的款項只是九牛一毛 對於柯文哲當「省長」,北市議員秦慧珠說,柯砍的款項對北市每年一千八百億總預算來說,只是九牛一毛。近來公園處發生「逃亡」、退休潮,光退休金、新進人員薪水加總就超過三億,因此,柯比起砍公務員福利、省小錢當「會計科長」,應思考如何尊重部屬、提振士氣。 吳思瑤:應盯較易浪費的工程預算 北市議員吳思瑤認為,六都精簡預算是對的方向,但柯目前砍的預算,多和市府團隊福利有關,未來如欲大幅度精簡預算,可參考審計部從容易浪費、執行率不高或遭亂消化的工程預算下手。
涂鉅旻
2015-03-22
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台大正式命名
校務會議通過 將立牌記述生平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這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里程碑!」台灣大學數學系校友陳文成卅四年前陳屍校園,歷經社會轉型正義思潮,師生多年討論,昨校務會議表決通過,把陳屍地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悼念這位學術成就卓越又心繫台灣的傑出校友。 廣告 台灣大學校務會議通過定案,確定將圖書資訊系館旁的廣場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以悼念校友陳文成。(記者吳柏軒攝) 當年遭警總帶走 次日陳屍校園 陳文成在台灣六、七○年代遠赴美國攻讀,廿八歲拿下博士與大學教職,在台灣服役期間研發「自動計價器」,統計學上亦有傑出論文產出,卻因在海外關心台灣政治,捐助黨外雜誌,遭當時的警備總部盯上。 一九八一年返台後遭帶走調查,在七月三日被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現為圖書資訊系館)旁的草地,至今真相未明。 台大昨召開校務會議,並就陳文成事件提案討論,去年已原則通過要幫陳屍地的廣場命名,但名稱有不同意見,昨天以「陳文成廣場」、「文成廣場」、「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三名稱進行投票表決,最後由「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獲最高七十五票同意,確定命名,校方將更新校內地圖,標注廣場名稱。昨會議也表決同意,將立牌記述陳文成生平事蹟、事件始末等,但形式仍待後續討論。 台大校長︰台灣民主發展里程碑 台大校長楊泮池表示,台大校風一直都很開明,透過師生表達意見,終促成廣場命名,感覺非常好,也代表台灣民主發展的里程碑。 台大研協︰台大轉型正義第一步 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周芷萱說,「這是台大轉型正義的第一步!」希望未來立牌程序越快越好,也將持續推動每年七月三日陳文成紀念晚會活動,讓大家莫忘歷史。
吳柏軒
2015-03-22
«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 IPAC峰會演說
方瑋立
統派秋祭 濃濃中共紅色元素
方瑋立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藍爆中共介選 綠籲攜手修國安法案
陳政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