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官僚之夏》到柯市長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上任,拆公車專用道、公布違建名單,效率令人大開眼界。資料照片

自柯文哲正式擔任台北市長,把他領導葉克膜團隊的作風帶到台北市政府去,二話不說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接著把二百多個危害公共安全的違建統統公布出來。他的工作狂以至效率,在不少台灣人眼中大開眼界。

柯文哲式的市長,當然不可能是常態,就以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八年丟空,還要製造擠塞這類怪事為例。在香港,不用市長出手把這類東西除掉,審計署長(Audit Commission,英治年代已經設下來的部門)要求相關公務人員解釋為何八年丟空不用又不拆,浪費公帑,然後在每半年向立法會呈上「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中以專題報告式批評,不拆的還要拆。但台北市議會也好或政府,都未有類似機制以及議事常規,那惟有柯文哲出手。

酷吏作風社會所需

但柯文哲的做事手法,其實是一個很多制度上在起步階段的社會所必需的,就像日劇《官僚之夏》(原著是城山三郎的小說《官僚們的夏天》)所描繪的戰後日本通產省的官員,他們做事無止境無定量,相信身為公務員,如果看著無力的人民眼睜睜含淚入睡,哪裡還需要政治與行政?其實柯文哲的「酷吏」作風,只不過重複一次身為公務人員應有的心態和責任觀。

當然,《官僚之夏》小說中,或柯文哲真人示範的亡命工作作風,並不能長期這樣下去,一方面這會減低年輕人投考公職的意欲,另一方面,政府亦不應一味靠死士來維持。但要做到提高行政效率,而不用個別人去當死士,就需要制度去配合。

就像柯文哲要對付那些幫違建戶關說的市議員們,要他親身上陣,明顯因為沒有一套嚴格的《關說法》,以及議員利益申報制度,對付收了利益去關說的行為。對柯文哲而言,除了要先解決掉那些替違建關說的傢伙,也應想一想長遠在台北市政府範圍內一套可行的監管關說行為的規範,並可作其他縣市的楷模。在市民的職權範圍下,太多可以讓市議員收了利益去關說的事,沒有制度上的配合,柯文哲一個人恐怕獨力難支。

建立制度持續運作

筆者相信,柯文哲的做法只是非常時期非常辦法,他以個人力量立即提升台北的行政效率,固然值得高興。但柯文哲的手術是否成功,就端視乎他任內能否建立一套制度,讓沒有柯文哲也維持良好,台北市也得以柯文哲的方式運作下去。柯文哲的做法會否人走了就蕩然無存,這才是歷史對柯文哲評價的關鍵所在。

居港英籍時事評論員

<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