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與臆測無助飛安

台北驚險躲過大災難
傳言與臆測無助飛安
◎沈政男

復興空難,去年澎湖那一次,還沒釐清原因,甚至有人直指駕駛失誤的可能,如今台北這一次,才發生兩天,又有不少人認為,「機師沿河飛行,避開高樓與電塔,在關鍵十秒救了十萬人」。

災難來襲與躲過災難,驚險之餘,人們總希望得到一個解釋,「為什麼是我,而不是他;為什麼發生在這裡,而不是那裡?」好讓「未來」這頭怪獸,看起來不那麼面目猙獰,難以預測。

只是那樣的解釋,與客觀事實有多大差距,是一個問號。

以這次的台北空難來說,網友在事發後幾個小時,看到飛機航路貼近河道,就說機師努力沿河飛行,避開高樓,試圖減少傷亡;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認為機師盡力了,否則電塔可能被撞倒;也有外國專家解讀說,機長避免了更大的災難;於是部分國內媒體也做出正駕駛廖建宗救了十萬人的結論。這樣的結論,等於是把事件描繪成「飛機機械故障,駕駛發揮勇氣與技能,避免了城市的大災難」這樣的劇本。

這樣的解釋,可以把失事原因,在人們的想像中,簡化成機械故障一項,讓空難的不可預測性,比較沒有那麼可怕。如果只是引擎故障,那麼加強維修,或者不飛同一機型,大致上就能避免。

只是越來越多消息顯示,事情沒那麼單純,比如該機副駕駛劉自忠的家屬就出來說,他應該也是正駕駛,是「臨時被叫上機教導正駕駛」。事實上該機駕駛艙裡還有一位觀察員,而觀察員的角色,到底是觀摩還是督導,也是眾說紛紜。如果正駕駛尚「需要被教導或督導」,那麼失事時能否做出那麼迅速的應變操作,恐怕是個問題。

空難以後,傳言與臆測不斷,比如有人拿「加油變成加水導致失事」的舊文來唬爛;或者也有人說,廖建宗飛行前已感到引擎有異狀,但地面人員聲稱不要緊;甚至有人說失事那架ATR72,本來品質就有問題,但勉強驗收交貨。

只是這些說法,歸根結底,都只是傳言與臆測。有的國內媒體處理上比較謹慎,只說「外媒稱讚機師是英雄」,沒有妄下判斷。而最重要的,台灣的民航官員有沒有出面說,「可能是機師避開高樓,救了許多人」?

沒有。因為墜機入海造成的路徑,有諸多可能,「機師驚險拉起故障機身,避開建築」只是可能之一,還有更多人為與機械,甚至環境因素,有待調查。比如復興航空的管理,有沒有致命缺點,恐怕是更讓人擔心的事情。

唯一可以確定的恐怕是,台北躲過了飛機衝撞高樓與電塔,那宛如恐怖攻擊的大災難,而只要當初飛機路徑有毫釐差別,一切結果就會天差地遠。

正駕駛廖建宗的父親曾勸他不要再飛了,但他還是要飛,理由是「生死有命」。如果一位機師對於飛安的信任感,都是那麼無力與命定,那麼其他民眾呢?

台灣有復興這樣失事頻繁的航空公司,但也有長榮那麼安全的航空公司,可見台灣人不是沒有能力掌握飛安。如何重建民眾的飛安信心,將是台灣的一大考驗。

< 資料來源:沈政男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