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勢力是民進黨的牛虻

 

今年以來臺灣崛起的第三勢力政黨、社團,無疑正充當著臺灣主流政治社會中牛虻的角色。他們不僅徹底地反對執政黨國民黨的各種弊政,而且對最大在野黨民進黨的諸多問題也毫不留情的批判、警醒。圖為時代力量記者會。(本報資料照,黃謙賢攝)
 

在柏拉圖的對話《申辯篇》中,蘇格拉底聲稱自己是神賜給雅典的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牛虻」——叮咬刺痛牲畜的一種吸血昆蟲。為何城邦需要一隻像他那樣到處叮咬的牛虻呢?蘇格拉底認為城邦就像一隻身體龐大的動物,充滿惰性且總是睡眼惺忪,有必要喚醒和鞭策巨獸時,就需要有一隻專事叮咬的牛虻來對付它。後來英國女作家伏尼契寫出《牛虻》一書,書主人公以牛虻為筆名,針砭時弊、鞭笞罪惡,最後牛虻為了革命事業捐軀,成為無數革命青年的偶像。

今年以來臺灣崛起的第三勢力政黨、社團,無疑正充當著臺灣主流政治社會中牛虻的角色。他們不僅徹底地反對執政黨國民黨的各種弊政,而且對最大在野黨民進黨的諸多問題也毫不留情的批判、警醒,民進黨不敢說的話他們敢說,民進黨不敢表的態他們敢表,民進黨想做妥協讓步的他們堅決執著原則,民進黨想模糊含混的,他們就直接了當地說出來。第三勢力如同牛虻一樣,刺激著民進黨不要忘本,鞭策著民進黨朝向最終的目標奮力前進。這種牛虻的作用,也許在民進黨執政後會更加地明顯。

目前的第三勢力,主要有臺灣獨立行動黨、時代力量、自由臺灣黨、社民黨等。九合一選舉之後湧現的時代力量(New Power Party)是臺灣政壇的新生力量,由黃國昌、林昶佐以及洪慈庸等新人領銜,他們沒有政治包袱,敢說敢幹,為臺灣人的人權和自主決定權在無畏奮鬥。

自由臺灣黨(Free Taiwan Party)為公開明確主張臺灣獨立的臺灣政黨,由學者蔡丁貴連同臺灣教授協會和以年青人為主的臺左維新等政治團體於2015年4月17日在臺北臺大校友會館共同成立,並且於2015年5月1日正式向內政部登記,成為中華民國第272個政黨。本人在美國與蔡教授有多次見面,知道他不僅是位執著於臺灣獨立的學者,而且是位街頭戰士,敢打敢拼、勇敢無畏,他的風格與政客是天壤之別的。

而由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吳澧培等獨派大老,因不滿民進黨模糊臺獨理念和臺灣主權,在時政評論家金恒煒串連下籌組「臺灣獨立行動黨」,並預計推出立委參選人進軍國會。對於2016年大選,金恆煒對媒體說:「我們選一個理念,跟我們最近的總統候選人,其實這句話基本上替蔡英文背書,所以我覺得民進黨也不用緊張,我們的票都是她的,總統的票至少」。可見,臺灣獨立行動黨的2016戰略就是總統選舉支持蔡英文,但立委選舉各自努力,並且搶攻不分區席次。

這幾個鮮明主張臺灣獨立主權的第三勢力政黨,對民進黨的總統選舉不會構成威脅,但會與民進黨一起,來爭取國會綠營過半的結果。如果在國會中有更多鮮明主張臺灣獨立、徹底拒共拒統的席位,那麼對臺灣的整體政治生態有利無弊。所以對第三勢力政黨,民進黨更多地應是扶植和並肩作戰的姿態,而非排斥和打壓。民進黨更加應該感謝第三勢力政黨的,應該是後者對前者的鞭策激勵作用,也即牛虻作用,這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

首先,雖然民進黨至今保留臺獨黨綱和臺灣前途決議文,但由於民進黨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一些淡化臺獨、親中投共的促統勢力近年來一直在民進黨內興風作浪,這些勢力一旦坐大,就可能影響到民進黨的整體政策。作為黨主席的蔡英文,也一直充當平衡黨內各派的一位協調者角色,如果沒有足夠力量阻止民進黨內的親中投共派,也許蔡英文也會被他們所操縱和挾持。因此第三勢力作為外部力量,不斷批評和遏制民進黨內的促統派,就非常利於民進黨本身的健康發展,使其避免違背臺灣民意和臺獨黨綱、避免被中共的統戰所蒙蔽。

正如金恆煒針對媒體所說的:「洪奇昌說民進黨不可以走法理臺獨,許信良說臺獨不是民進黨的初衷,民進黨中國事務部的主任,跑到上海去,我看了這個情形,我覺得大勢不妙,如果民進黨也要像國民黨一樣,張開雙臂來歡迎中共,我覺得這個不是臺灣之福,又要臺獨的選票,但是他又不走這條路。」第三勢力政黨,就該像金恆煒一樣,不斷刺痛民進黨,讓其清除內部不潔、回歸正道。

其次,民進黨要作執政黨,直接要代表臺灣在中美等大國間縱橫捭闔,所以它在處理臺灣與中美兩國關系時非常謹慎小心,不得不以「維持現狀」來應對中美的詰問和挑戰。「維持現狀」政策除了能應付中美兩國外,它的積極意義是維持臺灣民主自由體制、拒絕被中共統一;維持中華民國在臺灣、臺灣事實獨立的現狀。但「維持現狀」的消極意義是無法突破現狀、實現臺灣獨立的夢想。所以在深綠群體看來,「維持現狀」政策的確是現實主義有余、理想主義不足。

第三勢力政黨的作用,就是要對民進黨「維持現狀」政策的消極意義不斷批評,鞭策未來執政的民進黨不要滿足於現狀,而要不斷朝最初的主權獨立的夢想邁進。而如果今後時機成熟,由第三勢力政黨在國會提出臺獨議題,那麼形成立法和行政、府院聯手分進合擊,共同加速臺灣主權自決、邁向正常獨立國家的進程,這一未來圖景的確是件眾望所歸、國際社會不得不肯定的美事。

最後,凡人都有罪性、凡政黨都有擁有權力後的惰性。不少民進黨人都把實現臺灣主權獨立當做目標,而把贏得2016年大選和總統當做方法,認為等掌握行政權後,就可以多多做事了。但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也許在享受執政黨的種種利益後樂不思蜀、忘乎所以,開始把方法當目的,什麼理想和信念都拋到九霄雲外,又如同國民黨權貴一樣到處去撈取名利、徹底墮落為蠅營狗茍的政客。如此就出現了「贏了總統、輸了臺灣」的局面。

這個時候,就需要牛虻出現,狠命地刺痛執政的民進黨,讓他不要陷入在權勢和名利之中,不要陷入在一黨之私中,而要始終謹記創黨初衷、競選初衷,在運用公權力時確實為臺灣民眾的權利和利益而服務。正如最近臺灣南社社長張復聚在「籲請導航『臺灣2016大戰略』」記者會上所說的:臺灣人被糟蹋了幾百年,一直希望能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次是最好的機會,在中華民國體制內參選是不得已的事,「拿到政權是手段、過程,建國才是目標」。民進黨要靠牛虻警醒,絕不要把手段當目標。

小說《牛虻》的主人公是位意志堅強、為意大利的自由解放事業敢於粉身碎骨的鬥士。「獻身於意大利,幫著她從奴役和苦難中解放出來!」就是他的理想目標,而作為一只牛虻,時刻揭露意大利的黑暗、腐敗和專制,就是他的人生模式和信念。牛虻最喜歡的歌曲就是:「不管我活著,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樂地飛來飛去」。希望這首歌曲,也可以來激勵在臺灣社會蓬勃興起的第三勢力政黨們。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