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那1100年的鄉愁

 

馬習會負面評價之關鍵在:馬英九像極了《孟子•齊人章》那個丈夫,每次爛醉回家就「驕其妻妾」說他跟有頭有臉的人喝酒,很爽!妻不信,尾隨,才知道丈夫跑到「東郊墳場」到處乞討人家「祭墳」後的剩菜殘酒,舉止萎穢,氣得妻妾咒罵不已!
這樣比配,很多人不以為然。譬如有人說,眷村老杯杯看到馬習握手,感動到痛哭!正疑惑中傳來媒體爆料:一位江西人對馬說:「我是江西的」,沒想到馬回說:「哎呀江西的,我在江西住了1100年。」這讓我恍然大悟,為何馬習會讓人狐疑滿腹,因為社會充斥一種沒有必要的「想像的」鄉愁,無情區隔我們的社會。

鄉愁,合人性,是屬於「生活共同體」的情感。德國哲學家赫爾德(J.G.Herder)常引用一位異鄉人的話:「你知道什麼叫寂寞嗎?寂寞不是你身邊沒有朋友,而是無論你說什麼,別人都聽不懂;哪怕我從巴爾幹搬來英國,已經四十年了!」

赫爾德的名言:「鄉愁,是最高貴的痛苦。」但他說的鄉愁無關種族血統,他指涉的是「鄉土、語言、共同記憶」甚至「走路起床的姿態」「喝酒方式」,這些生活細節就形成對家鄉的歸屬情感,產生鄉愁。

對立導致族群失衡

馬從沒住過一天的湖南,上推到江西,當然是想像的鄉愁!扯不上「鄉土、語言、共同記憶」更扯不上「走路起床的姿態」「喝酒方式」,談不上真實的感情,其結果自然是「他們的鄉愁,我們的憂愁」徒增距離感。 

2012年11月15日《聯合報》社論提到:台灣軍公教沒有應有的社會光榮感,「主要原因是一九四九年政府遷台後的族群失衡所致,『軍公教』儼然成了與『外省人』或『統治階層』混淆不清的概念。」 

旨哉!斯言,而所謂「族群失衡」其標準圖像就是「眷村」。眷村概念,中國東晉南北朝就有,由於胡人佔領華北,漢人政權南移,他們設置「眷村」概念特區,照顧南下的難民,叫做「僑郡」「僑縣」可享受免稅等各種特權,並組成「北府軍」成為統治武力基礎,與老蔣很像。 

不同的是,當「僑郡」「僑縣」引起社會對立,從東晉到南朝,南方政府進行十次「土斷」以消弭差別;國民黨反是,為了掌控選票,不但不往公平修正,反而擴大差別,包括十八趴及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等,把原來帶有外省意味的「眷村特區」擴充成省籍界線較模糊的「軍公教大特區」。 

中國南方經過十次「土斷」消弭差別之改革,把南方造就成隨後「隋唐盛世」的經濟重心。以史為鑑,從「回家的感覺真好」到「住了1100年」所連結的想像的鄉愁及省籍意識,是歷史大反動!若執迷不悟,必受歷史法庭嚴厲審判。 

資深電子媒體工作者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范姜提昂

范姜提昂
資深電子媒體工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