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符芳碩的假新聞

 

年8月3日起,《蘋果日報》執行副總編輯郭淑敏開始自己署名的新專欄「台北耳語」,竟然在「代言」蔡英文,而且「由她代言」的「用詞」,都是像「急驚風」、「怒」、「十分火大」及「震怒」等等「形容詞」;郭透過一篇又一篇的「據了解」與匿名「黨政人士」的「負面用詞」與蔡連結,藉以「標籤化、醜化、打擊」蔡。我們認為,這只是呈現,郭對蔡「恨恨不平」的投射。日前又發現該報記者符芳碩對蔡的「仇恨」,更遠遠超過郭。 

符芳碩6/10在一篇「獨家」裡,就用了高達六個「負面形容詞」緊緊黏著蔡英文;而且寫一次還不夠,6/11再換用若干不同的「形容詞」,對已成舊聞的「獨家」再重寫第二次(請見下表對照)。
 

符芳碩的新聞報導 6/10 【獨家】蕉價崩盤 小英怒飆農委會:要我說話你們才動? 6/11 蔡轟救蕉價慢半拍「農委會高官要負責」
負面形容詞比較 1. 小英「怒飆」農委會
2. 蔡英文聽到後馬上「變臉」
3. 蔡英文也在會中「痛罵」陳吉仲
4. 蔡英文還是「臉色鐵青」
5. 直到最後,蔡英文才「放下脾氣」
6. 蔡英文「震怒」後
1. 蔡「轟」救蕉價慢半拍
2. 當場被總統蔡英文「怒嗆」
3. 蔡英文聽到陳吉仲報告專業農戶年所得154萬時馬上「變臉」
4. 又「怒批」這些圖表看過好幾次
5.6. 蔡英文也「臉色鐵青」「痛罵」陳吉仲


最好玩的是,國台辦旗下的《中評社》去年4月13日,刻意揶揄:媒體採訪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常會,已達到門可羅雀的地步;原因是,1. 蔡英文幾乎都不會停下腳步;2. 沒有大咖可以堵訪;3. 中常委被封口,中常會後三緘其口;4. 中常會的首長專案報告,幾乎在行政院都已經曝光過;5. 會後只由發言人轉述可以轉述的內容。
 


該社記者黃筱筠還拍了上面照片,顯示所有媒體都被安排在特設的空間,不但無法進到中常會裡採訪,距開會的房間也有一段距離。那麼《蘋果日報》的符芳碩如何證明,蔡英文在中常會「怒飆」、「變臉」、「痛罵」、「臉色鐵青」、「放下脾氣」、「震怒」、「轟」、「怒嗆」及「怒批」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

符芳碩能不能如《中評社》記者黃筱筠一樣,拿出相對應的現場照片或錄音帶,證明她用在蔡英文身上的「臉色鐵青」等等「負面形容詞」,恰如其份?還只是「另有目的」?

< 資料來源:pfge·s blog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