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船長敢講這故事嗎?

其實潘先生、楊船長出示的圖片跟影片。

與投書的謝蕙蓮前研究員所揭示的內容。

都是對的,並沒有互相矛盾。

是的,你沒看錯。

三人真的全無說謊。

只是時間軸跟因果顛倒了而已。

而最深知這無奈的「完整故事」的人,的而且確,就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想謝前研究員是懷著何等悲憤,卻依舊口不出惡言,只輕輕帶過,這胸襟著實令人尊敬……

老頭兒斗膽,幫謝前研究員把故事講全吧。

在好久好久以前的台灣。

大概1980年的時候,烏魚每次魚訊傳來,是不需要魚群探測器的。

你遠遠的看,就會看見海面上像被打翻墨汁一樣。

那是一片洶湧的黑色從黃海、日本海南下,沿著東海進入台灣海峽,最後到達溫暖海域,約為台灣西南沿海產卵。

為尋找越溫暖的海域,會越往南遊。

在當年污染不嚴重時,約莫在冬至會抵達高雄茄萣,產出黏性卵,然後長成小魚。

烏魚保持著洄游魚類的習性,在適當時機來臨時,將會從高雄出發,往日本海域前進⋯⋯

日據時期時,台日之間的紀錄,顯出了溫馨的一筆,對日本觀測員而言,烏魚游往臺灣叫做回家。

但是對打狗的觀測員來說,他看到的卻是幼魚威武的從臺灣往大洋出發,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無懼出航一樣。

因此烏魚別號,又被稱作「高雄魚」。

隨著烏魚實在太好賺了,這些魚類的故事開始轉成金額的紀錄。

烏魚,也開始被叫成「烏金」。

因為可以被製成烏魚子販售到日本去。

而我們都知道,烏魚子就是烏魚的魚卵,如果你把卵取走了……

那下一代拿什麼孵化呢?

好了,故事還沒講完,隨著烏金好賺,台灣的漁民開始拼了,既然他們會游到高雄,那麼就地理位置來看。

嘉義彰化會更早捕到,對吧?

桃園也會更早捕到,對吧?

基隆外海往外走五海里也會更早捕到對吧?

如果因為海域溫暖,而有部分烏魚在桃園海域提早產卵,這抓到算我的,是「魚窟」啊,是「秘寶」啊!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提供的資料,為求效率,漁民從1996年開始以流刺網、中層拖網進行大量圍捕烏魚。

光流刺網就從1996年的60%使用率到達2003年的巔峰91%

台灣淡水、梧棲、桃園、安平、 茄萣沿海乃至於東引、北門、 龜山海域,全殺個不亦樂乎。

這種捕法,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不顧輿論,警告多少年了?

甚至到了中後期,因為漸漸捕不到魚了,漁民還把網目改小,以便「加強密度」。

彰化以北的玩法,過去漁場時拖中層網,回程時改拖底網撈些肉魚、下雜。

這底層網最可怕,一拖珊瑚礁就毀了,改變地貌,揚起沙塵,連漁業署施放的人工魚礁也一起蓋住。

有時候底網勾到魚礁拖不走,乾脆剪掉棄置,人工魚礁當場變成人工垃圾,功能性歸零。

你們桃園的白鯧就是這樣死到變零星數量的。

而你真的要開罰,他就兩手一攤,說他在洗網不是拖網。

看到海膽好賺,飯店一但開始海膽吃到飽,馬上大拖特拖,海膽跟珊瑚礁,原本是共生關係。

結果台灣是讓海膽全軍覆沒,珊瑚礁也因底層拖網死於非命,不求共同生,竟是轉求同時死,實在可悲。

本來彰化以北沿海偶爾可以補到稀少黃魚,但是漁民大家追殺之下,要黃魚就得駕船去東引海域捕,一但捕到大尾的……

轉頭開向廈門海域,有時候直接去「匪區」港口賣魚貨尋求更高價錢。

十年前開始捕不到魚了,多少漁船直接躲海巡,在外海跟大陸漁船買漁兼差跑單幫。

三十年來的台灣近海,滿是這種場景。

那位「老船長」敢講這種故事嗎?

到了2010年的時候,台灣近海漁業早已無魚可捕,2012年農委會的資料,台灣進口漁獲增長了212%,沿海魚獲減少23%。

可笑的是,卻年年都有抱怨可以發:

2014年,黃偉哲提案全面禁止底拖網,漁民抗議,他們這樣會影響生計,無魚可捕

2015年,漁民抗議福海離岸風電機組,漁場縮小讓他們無魚可捕。

2016年,漁民抗議高雄港二期工程,污染海域讓他們無魚可捕。

2019年,永安第三接收站,出於一堆原因會讓漁民無魚可捕。

2021年,藻礁不見會讓魚群魚苗都消失,魚不來產卵漁民會無魚可捕。

就是因為你讓魚產卵時就撈起來拍照!

你才無魚可捕!

豈止「又假又錯」,根本是「又狠又毒」。

台灣沿海魚早死了,死因是貪婪,完全不是藻礁。

當年烏魚來的時候,全台起碼七八百「對」漁船,沒錯,用「對」(兩船一組)計算,這跑漁會的都知道。

用圍捕的方式從北抓到南,烏魚還沒進搖籃就先進棺材。

這還是台灣版本(黑潮種),剛剛提到烏魚是從黃海、日本海南邊出發的,結果好笑的是,大陸後來也發現烏金(北中國種)的價值了,他們更狠,從黃海東海就開始抓。

抓不夠,就越界抓,連帶讓大黃魚滅種。

直到現在,上游攔截剩的才跑到台灣,台灣跑烏魚圍捕的船隊,現在只剩下個位數,絕大多數都靠養殖撐腰。

烏魚之所以沒死絕。

還是因為烏魚養殖中發現,天生有雌雄同體的性質,只要營養夠,雄魚也會成為雌魚產卵,而幫忙「補充族群分散壓力」,要不然,早就滅種了吧。

2012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提出報告,從2002年開始,漁民捕到的魚愈來愈少,從每年近五萬噸,滑落至不到三萬五千噸,跌幅30%。

產量衰退的前十名中,沿岸海產佔了八種。

沿海漁業從岸邊算起12海里,漁業法規定三海里之內不可以用底拖網。

結果2014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就在公聽會表示:

他在左營海域觀察時,發現大部分漁船往往連一海里都不到也開始拖。

2015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北海岸的魚種,已經減少了75%,從120種減少至30種。

這時候有個屁藻礁?

而且竟然都還是同一個機構去發文、發研究來「導正視聽」的?

全天下最丟臉的事情,莫過於此。

直到現在,依舊還是何其矇懂。

你能在北海域幸運捕到魚苗,竟不思其真相與洄游道理,積極前往復漁護漁、檢討漁業方針……

竟然跑去「保護藻礁」?

有一個成語,叫做「竭澤而漁」。

所謂「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兩千多年前對岸寫的,我們竟真應了古人的話。

這老船長實是老當益壯,行動出真知了,他翻出來的證據,要拿去保護藻礁,就拿去吧。

那些不過是近海漁業死亡的攝影紀實罷了。

多看幾眼,只會讓人想吐。

 

< 資料來源:Peter Lee的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