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台北,想想台灣

 

仍然過農曆新年的台灣台北,就像韓國的首爾、中國的大城,有別於已新曆新年化、同樣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東京,比新曆新年還更重要的春節假期,車水馬龍的街道突然靜起來。細雨冷風吹拂著路樹,林立的大樓彷彿飄搖在在風雨裡。想像台北人,別有一番風味,反映戰後台灣社會變遷。

三種台北人在這個城市,生活各異其趣。北漂台北人指的是從台灣各地因升學、就業、經商,定居於此的人們,經歷幾個世代了,但父母仍在南部的台北人大多仍習慣舉家回中南部探親;原生台北人在原核心市區、淡水河畔的北投、大龍峒、大稻埕,艋舺、文山、木柵,甚至大安、松山,落得清靜;白先勇的台北人指的是戰後隨中國國民黨挾持的中華民國來台群落,大多是黨政軍特學……後來成為白先勇小說紐約客,一些牙刷主義者垂垂老矣!

白先勇寫了《台北人》系列短篇,先馳得點,定位了流亡群落的在台北的形象。〈永遠的尹雪艷〉、〈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遊園驚夢〉⋯〈國葬〉⋯,顯示了文學的重要,這也是一種發言權。中華台北的政治意象立基於黨國的政治力,但這也是文化力。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紐約客》呈現了漂流群落的形影,為戰後逃離中國的人們譜寫心的地圖。雖然白先勇的父親白崇禧是失意的大將軍,但因為有小說家兒子,另有顛覆蔣氏父子的歷史。

郭松棻序列小說裡的台北人是經歷二二八事件的大稻埕居民、原生台北人的恐怖經驗,他並未標示台北人。戰後歡迎祖國據台統治的台灣人,先是被以台灣行政長官類似殖民統治,二十個月後發生緝菸引發的屠殺,中華民國被挾持來台灣以後,又行白色恐怖統治。郭松棻的小說呈顯原生台北人的人間像。

王禎和的小說〈小林來台北〉,以北漂小市民敘說北漂台北人,眼淚在詼諧中滴落;七等生的許多小說裡、怪誕的小布爾喬亞則是另一種形貌:匿名性與孤立性,更多都市化、工業化後的人生之影,反映在這個號稱中華台北的首都城市,他們都未特別標示台北人。現今,台北人的市民性似乎只凸顯了物質化的一面,並沒有近代政治意義的市民(citizen)意味。

因為中國武漢肺炎影響,兩年多來,世界陷於疫情中,影響國境出入。以往,台灣人在春節的出國旅遊被迫中止,出遊大多限於本國。三種台北人的春節情境或有不同,但隨著世代變遷,應該有所調整。境內移民反台北方向大有人在。也許,在台中霧峰、中興新村,設置新首都,國土重新改造,重新均衡區域,才會有真正的本國首都意象。看看台北,更要想想台灣。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