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書在台灣褪盡亮光

 

書店結束營業的消息頻傳。咖啡館林立,便利商店到處都是,電視新聞充斥吃、喝、玩、樂的報導,夜市小吃更像是生活重心。台灣,怎麼了!現代人,不必讀書了嗎?書店難以經營難道是台灣的光榮?

一九二一年,台灣文化協會提倡的文化啓蒙和文藝振興曾經影響了台灣一代人,李登輝、彭明敏就是例子。他們在二戰後延續知識份子夢想、淑世精神。

戰後回歸「祖國」的台灣,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知識份子文化人犧牲殆盡,近代知識與教養象徵犧牲,台灣又恢復到前近代文化現象,宮廟祭拜成為最重要的文化活動,成為特殊的政治與經濟的地方派系堡壘。

戰後的台灣,脫日本化而中國化,台灣人幾乎放棄文化的版圖,競逐於經濟領域。文化是社會的心靈面或精神面,經濟則是肉體或物質面。佔有人口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大多人想在理工科發展(學醫也是),文科被視為徒勞無功。獲利高是顯學,台灣的經濟發展其實是大多數人自力救濟創造的成果。

二戰後的日本,面對戰敗的廢墟,曾經一群出版社老闆和報社經營群在聚會時,以「振興日本是我輩的責任」共勉,立下了日本報紙前面幾版只刊登出版廣告的創擧。迄今,日本報紙的主要版面還是新書廣告。在紙本閱讀普遍因網路而低迷的今天,日本仍有正常的書店風景。

我手頭有一本朝日新聞所屬朝日出版社的《給要生活在21世紀的你》,英日對譯司馬遼太郎三篇短文,都收錄在大阪的小學生國語課本和相關書冊:〈人間的莊嚴〉、〈給要生活在21世紀的你〉及〈洪庵的火炬〉(緒方洪庵,江戶時代的醫生,推動「荷蘭學」創辦「適塾」,為大阪大學前身。)卅二開本,四十頁,是一九九九年出版的小書,我買到的二○一六年版本是廿三刷,平均不到一年就增加一刷,當時累計已售出十五萬本。

書是亮在紙頁的光,被日本的新聞人、出版人認為是振興國家的元素。在台灣,書是什麼呢?想到日本政府經常進行的「國民生活總合調查」,把「國民生活的文化志向」列為項目,了解支出項目中的「文化」類比重與趨勢,作為施政推動改善方針。看到台灣的大眾傳播氛圍充塞吃喝玩樂報導,電視新聞尤甚!不知道閱讀的貧乏代表一個國家的粗鄙?不知道「文化」才能真正煥發國家的亮光,甚至是國家的奠基條件?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