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相關文章

《民報》總主筆黃旺成

《民報》總主筆黃旺成

二二八事件爆發的一週前(1947.2.21),林茂生博士主辦的《民報》有一篇社論,題目叫〈台灣人要歸哪裏去?〉,文中說: 「自祖國來的大先生們,時常說我們奴化,當初我們很憤慨,不知道指什麼為奴化,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奉公守法即是奴化,置禮義廉恥於度外,才能夠在這個『祖國化』的社會裏生存。」 這篇反諷的社論,作者就是《民報》的總主筆黃旺成。 黃旺成是誰?他是一位反抗惡政、為民請命的知識份子,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始終扮演著諤諤直言的知識份子的角色。 今天是黃旺成(又稱陳旺成,父姓母姓之別)的冥誕。他於1888(清光緒14)年7月19日出生在新竹赤土崎莊草厝仔。 幼年於私塾學習漢文,1911(日本明治44)年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後稱台北師範學校),曾任公學校教職多年。1918(大正7)年由於抗議新竹公學校校長訓話無理,毅然辭去教職,經商,參加蔡蓮舫、林獻堂組織之「振南貿易株式會社」,出任清算人。 1920年代是台灣「公民覺醒」的時代,黃旺成關心時政,積極參與蔣渭水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等社運。台灣民眾黨創立時,他是14名的中央常務委員之一。 1926年起他擔任《臺灣民報》(含接續的《臺灣新民報》)記者、編輯,歷時8年,有時以「菊仙」為筆名。他撰寫報導、社論,以及膾炙人口短評「熱言冷語」。自然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眼中釘。 經過1920年代台灣人的各種社會運動的要求,1935年日本當局以開放半數議員民選作為回應,黃旺成高票當選新竹市會議員。 然而日本侵華戰爭(1937)爆發後,黃旺成被指控涉嫌教唆青年人赴中國抗日,入獄兩百多日。 二戰結束後,黃旺成參加《民報》,這是一份承繼自日治時代民族運動的機關報-《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一貫精神的「為民喉舌」的民間報紙。社長林茂生,總編輯許乃昌,總主筆由黃旺成擔任。 當時《民報》的社論大部分是由黃旺成執筆,他依然不改知識份子諤諤直言的本色,對於當時陳儀主政下的官場貪腐文化、牽親引戚、大陸人壟斷權位、外行領導內行、法治不彰、官僚資本主義、經濟蕭條、民生凋蔽、經濟搾取、軍紀敗壞、治安惡化、族群歧視與文化衝突...,都提出不客氣的批評。那些社論都成為今天研究戰後台灣史珍貴的史料,而黃旺成無異是記錄史料的史家。 然而這樣直言不諱的言論,在陳儀專制之下,必然種下禍根。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社長林茂生被秘密處決,《民報》被查封,黃旺成也遭通緝,幸虧他逃往中國大陸,逃過一劫。一年後在他的學生新竹防衛司令部司令蘇紹文的協助下,始獲無罪返台。 二二八事件後,黃旺成擔任過臺灣省參議員,後入臺灣省通志局任編纂兼編纂組長,纂修《台灣省通志》;並在1952年擔任新竹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1957年完成《新竹縣志》。 這位極富正義感的文化人、社會運動家、媒體人、政治評論家,以及史學家,於1978年3月3日過世,享年90歲。  
李筱峰 2023-07-19
「最偉大的南非人」曼德拉

「最偉大的南非人」曼德拉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將近27年的政治黑牢中,經常受到三個白人獄卒的虐待:在到處是海豹、毒蛇的蠻荒的羅本島上,曼德拉被關在鋅皮房裡,白天要採石頭,有時還要到冰冷的海裡撈海帶,夜晚被限制自由。那三個白人經常侮辱他,動不動就用鐵揪痛毆他,甚至往飯裡撥汗水強迫他吃……! 1993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在就職典禮上,曼德拉親筆簽署邀請函,邀請這三位白人獄卒來參加。在就職典禮上的致詞,曼德拉特別介紹這三位貴賓說:「我特別高興,當年陪伴我在羅本島度過艱難歲月的三位獄警 也能光臨。我年輕時脾氣暴躁,在獄中因為有他們三位的幫助,我才學會控制情緒…」曼德拉介紹這三人,並和他們一一擁抱。全場為之動容,掌聲久久不息,三人淚流滿面。 今天是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的冥誕,他出生於1918年7月18日,南非川斯凱人。 白人主政時,曼德拉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遭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下獄,前後共服刑26年半,其中有13年在羅本島度過。 1990年3月出獄後,曼德拉領導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1993年至1997年間任南非總統,是第一個由全面代議制民主選舉選出的南非元首。 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後。曼德拉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2005年,南非廣播公司舉辦了「最偉大的南非人」票選活動,結果曼德拉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因長期腎臟疾病,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在家中病逝,享壽95歲。
李筱峰 2023-07-18
《梆笛協奏曲》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馬水龍

梆笛是哪一個國家的樂器?一般的答案大概會說中國。可是台灣音樂家馬水龍卻說:「其實樂器沒有『國籍』之分,它只是表達情感和意念的工具。」馬水龍教授不同意狹義地以「樂器」來區分所謂「國樂」與「西樂」。 「『樂器』的『民族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以樂器的原產地來劃分西樂與國樂是一種狹隘的觀念。比如說胡琴、琵琶……本來也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胡人的樂器。但是他們在隋唐時被大量引進中原後,歷代音樂家不斷為之譜曲,用它來表達中原漢人的所思所感,它才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面對鋼琴、小提琴…,也是如此。 1981年馬水龍發表《梆笛協奏曲》,以梆笛主奏、管弦樂團協奏,在台灣首演,後來演到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馬水龍成為第一位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台灣作曲家。此後20多年內《梆笛協奏曲》,先後在加拿大、美國、韓國、德國、法國等地演出。 今天是馬水龍的冥誕,他出生於1939年(日本昭和14年)7月17日,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 基隆的土地,給了馬水龍藝術的養分,而兼容並蓄的樂器運用,無論是西方的鋼琴、提琴、或是傳統的梆笛、嗩吶、琵琶……給了馬水龍音樂的廣度與厚度,他的《台灣組曲》與《雨港素描》兩組鋼琴作品,就是馬水龍作品的代表。他採用地方民間素材、北管等傳統音樂為創作底蘊,將值得流傳的傳統融入曲中;從作品中,我們看見台灣的人文與生活,它有著台灣音樂美學,也有著在地的文化精神。 馬水龍幼年受到廟口薰陶的元素:廟宇、龍舞、進香、獅舞與酒宴等等,使他結合五聲音階的現代調性鋼琴表現之民俗宗教音樂意象,以鋼琴模擬廟宇中木魚鐘磬的聲響,以帶有民間音樂色彩的旋律和節奏,刻畫「迎神」、「獅舞」、「元宵夜」的情景,這些音符連結了他成長的故鄉,創作出《台灣組曲》。 有一次馬水龍登玉山,被台灣的山林之美感動,於是用台灣名詩人李魁賢的詩〈無形的神殿〉,創作出他的不朽作品《無形的神殿》。 而《關渡隨想》何嘗不是來自土地的感動? 紐約時報知名樂評家Bernard Holland說:「馬水龍突破了東西方音樂的藩籬,並柔和了東西方音樂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傳統特質,予以平衡處理,成功地表達他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而不落俗套,實為難能可貴。」 馬水龍自己也說:「文化是活的,所以要不斷吸收營養,並將之消化,才會產生新的力量。」 (附記:我向來不鼓勵宮廟,不過宮廟文化讓音樂家馬水龍藝術化,則顯其美;然而,宮廟被中共政治化,拿來統戰台灣,則顯其惡!)    
李筱峰 2023-07-17
「文明的先知」林布蘭

「文明的先知」林布蘭

讀過藝術史或美術史的人,應該都聽過「巴洛克繪畫」這個名詞。什麼是巴洛克繪畫?其作品特徵為富有豐富而濃厚的色彩和大面積的陰影,明暗對照法,這是他們最常使用的繪畫技巧之一。巴洛克繪畫在1600年左右開始形成氣候,在整個17世紀則大放光彩。其中一個代表性畫家,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林布蘭。(6月15日的壽星普桑,也是此流派的代表之一,臉友可以回去看我6月15的臉書。) 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在1606年7月15日出生於荷蘭的萊頓。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被認為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多幅素描。最著名的代表作有《夜巡》、《月亮與狩獵女神》、《猶太新娘》及《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等。 1621年林布蘭全心投入繪畫,師從萊頓當地的畫家做學徒。1624年(這一年剛好就是荷蘭人進佔台灣的開始),林布蘭到阿姆斯特丹,師從當時荷蘭最著名的畫家彼得.拉斯特曼。此後,他開始掌握繪畫技巧,並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林布蘭有著藝術家自由不羈的性格,例如1642年阿姆斯特丹射擊協會的一群成員合資央請林布蘭繪製《夜巡》一圖(見下圖),當時軍人需依身份及軍階排列,但是林布蘭的畫卻讓這些志願民兵自由散列,引起民兵不滿,要求重畫,但林布蘭拒絕,因此還鬧到法庭,林布蘭因此備受攻擊。 林布蘭和他的妻子生有4個孩子,但只有最小的一個存活,而他妻子也在生孩子後不久去世;之後,林布蘭和女僕同居,生下一女,為此,教會譴責他「罪惡的生活」。 林布蘭的作品題材多樣,從經典的歷史場景、故事傳說,到日常生活與人像。而且有階段性的演變。有畫評家形容他為「文明的先知」。 他是「文明的先知」乎?還是「罪惡的生活」?林布蘭還是林布蘭。 很多畫家都有自畫像,林布蘭的自畫像大約有100多幅,從年輕畫到晚年。與其說這是他的「自戀」,毋寧說是畫家面對生命歷程的忠實紀錄,栩栩如生刻畫著歲月的痕跡。 林布蘭為了繪畫,採購大量的衣物(模特兒用)和繪畫工具,以致瀕臨破產邊緣。1669年10月4日他在貧病中去世,享年63歲。 2004年荷蘭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林布蘭排行第9人;2009年2月27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水星上的一座環形山(大撞擊坑)以林布蘭命名。這樣的藝術家,絕對不是柯文哲心中的「不入流」。      
李筱峰 2023-07-15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父」法瓦洛羅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父」法瓦洛羅

「無論經濟環境如何,醫療保健都是一項基本人權。」–法瓦洛羅 今天的冥誕壽星,不僅是一位體恤窮人的人道醫師,更透過對醫學技術的研發,造福人類。他就是被稱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父」的勒內.法瓦洛羅(Rene Favaloro)。 法瓦洛羅於1923年7月14日出生於阿根廷的拉普拉塔。 法瓦洛羅在二戰期間加入阿根廷軍隊,戰後退役;1949年取得了拉普拉塔國立大學醫學院醫學學位。 法瓦洛羅擬申請一個醫療輔助人員的職位,但受限於當時的政治環境,被要求必須簽署認同當時掌政的「正義黨」的文件才能在醫院工作,(很像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要求學校、機關人員必須入黨),但他拒絕簽字。 法瓦洛羅只好到拉帕姆帕省的一個阿魯茲的小鎮當地方醫生,一待就是12年。在小鎮期間,法瓦洛羅對公眾、教師和護士進行培訓,並改進了衛生保健服務。他為該鎮配備了手術室和X光,並改善實驗室,進而提供必要的外科和診斷設備。 法瓦洛羅開始對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發展感興趣,決定去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進修。法瓦洛羅幾乎每天都在手術室完成工作,他會花費數小時的時間檢查冠狀動脈造影,研究冠狀動脈及其與心肌的關係。 1967年5月,法瓦洛羅在克里夫蘭診所為一名51歲的心絞痛病人,成功利用病患的大腿血管,繞過冠狀動脈阻塞段,解決右冠狀動脈阻塞問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從此,開啓了CABG術紀元元年。 1970年,他出版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冠狀動脈硬化的外科治療》(Surgic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法瓦洛羅一生曾出版過三百多篇他的專業著作。此外他對歷史也有興趣,寫了兩本關於何塞·德·聖馬丁將軍的歷史著作。 1971年法瓦洛羅回到阿根廷,於1975年成立FabaloRo基金會,結合醫療、研究和教育。他在阿根廷和美洲培訓了450多名醫療人員。 1980年,法瓦洛羅建立了「基礎調查實驗室」。18年後,發展為法瓦洛羅大學(Favaloro University)。 維基百科這樣介紹法瓦洛羅:「1992年,由非營利FabaloRo基金會成立的心臟病和心血管外科研究所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開業。學院以「先進的醫療人文技術」為校訓,在心臟病學、心血管外科、心臟、肺、心肺、肝、腎、骨髓移植等領域提供高度專業化的服務。法瓦洛羅把他的職業生涯集中在那裡,周圍是一些精選的專業人士。儘管搭橋手術花費巨大,法瓦洛羅醫生每天都給貧困患者做手術,他認為這既是必要的,也是他的義務。」 然而,2000年阿根廷陷入經濟和政治危機,FabaloRo基金會也面臨財務窘困,他向政府求援未果,還要面對「隻身對抗貪腐的醫療體系的窘況」,他表示:「厭倦了成為自己國家的乞丐」,因此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2000年7月29日,77歲的法瓦洛羅,這位孤身與國家醫療系統戰鬥的「唐吉訶德」(他自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槍自殺身亡! 阿根廷全國降半旗,向這位改變現代醫學和革新心臟醫學的醫師的去世致哀! 阿根廷總統德拉魯阿在文告上稱:法瓦洛羅放棄在美國的發展機會和財產,回到祖國,用他卓越的專業技術和才智為自己的人民服務,他的身亡是阿根廷與世界的一大損失。
李筱峰 2023-07-14
李石樵的秘密畫作《大將軍》

李石樵的秘密畫作《大將軍》

下面這幅畫題目叫做《大將軍》,陰暗不開的色調,到底是在畫誰?作者是台灣大畫家李石樵。原來這幅畫有其時代背景: 1964年,台大教授彭明敏和他的兩名學生謝聰敏、魏廷朝準備印發〈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失敗,遭蔣介石國民黨政權逮補!當時任教於省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李石樵心有所感,劃下了這幅極具諷刺意味的作品。這位掛滿胸章、肩章的大將軍,扭曲的神情令人極不舒服。在那個軍事戒嚴與個人獨裁的時代,李石樵敢於創作這樣的作品,不怕死嗎?李石樵表示:「免煩惱啦!我是在畫德國的希特勒啦,也沒寫甚麼人,大將軍的模樣就是這樣啦!」其實,李石樵秘密畫下這張《大將軍》,並沒公開展示,還只是私藏著,直到台灣解除戒嚴之後,《大將軍》始見天日。 與《大將軍》同年的創作還有一幅《避難》,也是寓意深遠。 今天是台灣重量級畫家李石樵的冥誕。他於1908(日本明治41)年7月13日出生在今新北市泰山區。 李石樵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東京美術學校。日治時代即馳騁畫壇,享負盛名。與楊三郎、李梅樹、廖繼春、陳澄波等人齊名,為「台陽美協」重要成員。 李石樵的美術,有其對時代與社會的關懷,其思想與內涵,不是純粹「唯美」可以解釋。 試再觀賞另外這幅《市場口》(見下圖):是二戰後第二年,描寫台北永樂市場口的一景。在一群市井小民(有打赤腳的行走小販、衣衫襤褸的攤販、正在秤斤兩的小生意人)之間,出現一位戴著墨鏡,穿著顯眼的女性,一看便知她是戰後從中國移入台灣的新來者。一種明顯的對比在此出現。 李石樵要告訴我們什麼?就留給賞畫者自己解釋。最好能配合社會與時代的歷史背景一併體會。 (美術評論家潘桂芳老師提示幾個觀察重點: 1. 「有餘裕的內地人」和「貧窮的本地人」; 2. 赤貧的老少、頭家級的米商、瘦乾的癩皮狗; 3. 失業的青年與憤慨的「友仔」; 4. 側目斜看的婦人與牽鐵馬的現代女性) 1995年7月7日,李石樵病逝於美國紐約雪城,獲時任總統的李登輝頒褒揚令。        
李筱峰 2023-07-13
「公民不服從」的先行者梭羅

「公民不服從」的先行者梭羅

美國波士頓附近有一個著名的湖,叫做Walden,這個湖之所以成名,不是它有多麼特別,而是因為美國最經典的自然文學代表作《湖濱散記》(原書名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就是近代田園派的重要作家梭羅(Henry D. Thoreau 1817-1862)隱居在這裡寫的。梭羅不只是首創心靈遊記的先驅,他更是提倡「不服從論」(Civil disobedience)的先行者,影響往後的世界。 今天是梭羅的冥誕,這位美國作家、詩人、哲學家、廢奴主義者、超驗主義者, 在1817年7月12 日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康科特。 他讀過哈佛大學,受霍桑、歌德、盧梭啟蒙,崇尚自由與自然。 梭羅的散文集《湖濱散記》,記載了他在Walden湖的隱逸生活,在簡樸隱居的生活中,他利用湖邊的清靜,描寫心靈的感悟。梭羅說得好: 「我只想欣賞大地,卻無意去獨佔,因為我不想當奴隸。」 「人祇有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才稱得上是豐富而堅強的。」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梭羅僅花了29元購買材料,自己蓋小木屋,在此隱居兩年多寫下的散文,以四季循環更替,相當細膩地描述大自然環境,真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 梭羅的時代,正是美國資本主義盛行之時,林木遭大量砍伐,原野生態四處遭逢破壞,一生崇尚自然主義的梭羅從凡塵俗世中跳脫出來,以《湖濱散記》呼籲回歸自然純淨,這正是環保意識的啟蒙。 梭羅的《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他的「不服從論」,更影響了後來印度獨立運動領袖甘地,以及美國的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等人。 「不服從論」運動,也稱「不合作運動」,是一種對於心目中不合理的政策或法律,所採取的非暴力(non-violence)的不合作的抗議路線。 梭羅非常反對奴隸制度,尤其當黑奴逃亡而被州政府抓回押送給白人主人時,梭羅非常憤慨,因此他決心,只要州政府將逃亡的黑奴送還白人主人,他就拒絕繳人頭稅,以示抗議!他甘願坐牢以喚醒大眾。他說:「假使在麻州裡能有一人停止持有奴隸,準備實際退出合股,並打算去坐牢,則美國奴隸制度將可廢除。」他甚至說「在一個胡亂抓人入獄的政府之下,正直的人最該去的地方就是監獄」。 梭羅因拒絕繳人頭稅而入獄。他的朋友,美國詩人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到牢裡去探望他,並責問他:「Henry,你在這裡幹什麼?」 梭羅反問他:「Waldo,你不在這裡又在幹什麼?」 梭羅體弱多病,1862年5月6日病逝,年僅45歲。 他逝世時,美國南北戰爭正在開打,幾年後黑奴制度廢除。
李筱峰 2023-07-12
「為藝術而藝術」惠斯勒

「為藝術而藝術」惠斯勒

今天的冥誕壽星很不政治。 他們全家住過聖彼得堡(列寧格勒),他本人讀過美國西點軍校,但他最後卻專業從事「唯美」的繪畫,21歲跑去巴黎,不再回他的祖國美國。 政治在他的生命起不了作用。 他是唯美主義的美國印象派畫家詹姆士·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於1834年7月11日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 他主張唯美主義,即「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認為美感應當是藝術追求的唯一目標。 當然那是他個人的藝術觀,也是他的人生觀。當美國正陷於為解放黑奴爆發南北戰爭,史杜伊夫人寫《黑奴籲天錄》為美國黑奴請命;民歌手佛斯特寫My Old Kentucky Home,為被拆散家庭的黑奴呼喚。而他卻可以安詳躲在巴黎為藝術而藝術,我雖不欣賞這種「美感」,也只能尊重這種藝術。 他於1903年7月17日逝世於英國倫敦。 (下圖是他的自畫像)
李筱峰 2023-07-11
台灣有政黨政治嗎?

台灣有政黨政治嗎?

(本文為2006.7.20.我在民視【台灣廣場】的講稿) 2000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我們就經常聽到「政黨輪替」這個名詞,有人認為台灣已經走上政黨政治的境地。台灣真的已經進入政黨政治了嗎? 台灣和一般實行政黨政治的民主國家很不一樣。一般民主國家﹐各政黨所認同的國家都會一致﹐例如﹐美國不論民主黨或共和黨﹐他們所認同的國家﹐就是美國。美國各政黨對於他們國家的領土、人民、主權範圍都有相同的認知,絕對不會出現有些政黨認為美國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台灣就不一樣。綠營的民進黨和台聯等政黨,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藍營的政黨則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黨名還以中國為名。美國的政黨絕對不會叫做「英國民主黨」或「大不列顛共和黨」,但是台灣的政黨卻還掛「中國」之名,叫「中國國民黨」,這正說明著這樣的政黨,還抱持著外來的性質,還沒有在地化、本土化。民主國家的所有政黨,不論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通通都是本土政黨,沒有所謂外來的政黨。但是台灣的政黨,有的是在地本土產生,立足本土,有的是外來的,這和一般民主國家的政黨政治很不一樣。 當國家認同不一樣,「道不同,不相為謀」,如何進行政黨政治?正常的民主國家,在生活價值上可以是多元的,但是在國家認同上,不可能是多元的。 自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中國國民黨政權拿著「中華民國」的名號撤退到台灣來,台灣和中國其實是分道揚鑣,各自發展的。這也是後來李前總統考慮現實狀況而有「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論述。既然「中華民國」在台灣,那麼現狀中的中華民國,和理想中的台灣國,他們構成國家條件的土地、人民、主權、政府,其實是一樣的,因此,只要大家都立足台灣,有台灣主體意識,那麼認同中華民國,或認同台灣,是可以有交集的,這叫做「一個台灣,各自表述」。可惜,藍營政黨不願意在「一個台灣,各自表述」的基礎上,尋求台灣內部的交集與共識,卻反而要和對岸那個用飛彈威脅我們的中國搞「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認同「一個中國」的政黨,和認同「一個台灣」的政黨,如何進行政黨政治?台灣今天的一切紛爭,其實都是肇因於此。如何讓外來政黨本土化,認同台灣,才有真正的政黨政治,這是每一個愛台灣的國民應該努力的方向。
李筱峰 2023-07-10
「亞洲鐵人」楊傳廣Misun

「亞洲鐵人」楊傳廣Misun

1950年代的某一天,體委會於左營訓練中心正在進行兩百米的賽跑訓練時,有一位「陪跑員」(陪著正選候補名單的準國手們練跑的人),竟然一馬當先跑贏了正選候補人!在場的遴選委員都驚呆了,體委會發現了這位陪跑員將是明日之星,遂將這位陪跑員列入候選名單。他就是後來揚名國際體壇,被稱為「亞洲鐵人」的楊傳廣。 今天是楊傳廣的冥誕,他於1933年(日本昭和8年)7月10日出生於台東,是馬蘭部落的阿美族人,族名慣稱Misun。 1951年(民國40年),楊傳廣自台東農校畢業後,進入聯勤田徑隊,在國軍運動會以7.32米的跳遠成績奪冠;1954年於馬尼拉亞洲運動會,拿下第一個十項全能金牌。4年後,在東京亞運會打破亞運紀錄再度蟬聯十項全能金牌。 之後,楊傳廣赴美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德瑞克(Elvin C. "Ducky" Drake)教練的門下,與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銀牌得主Rafer Johnson一起練習,兩人也成為終生好友。 楊傳廣與Rafer Johnson同時參加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十項全能比賽,楊傳廣在賽中雖然有七個項目領先Rafer Johnson,不過在鉛球一項中落後太多,最後仍以58分的些微差距敗北,由Rafer Johnson奪金,楊傳廣獲銀牌。楊傳廣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會中獲得獎牌的台灣人。 那次十項全能的最後一項1500公尺,兩人抵達終點後,Rafer Johnson累倒在楊傳廣肩上(見下圖),兩人相互扶持的場景感動全場。有觀眾高喊著:「給他們兩人都拿金牌吧!」 順便一提,楊傳廣那次參加奧運會,就是以「台灣」隊的名稱出場的。由於國際奧會認為台灣隊不能代表China,要求應使用Taiwan名稱。因此台灣隊進場時是拿TAIWAN的牌子,但是國民黨政府要求隊員又另外再拿一個牌子上寫UNDER PROTEST(抗議中)。(真是可笑!人家要幫你正名,國民黨卻反對!不過也莫怪,他們是「中國」國民黨啊!) 1963年1月26日,楊傳廣在美國波特蘭舉行的國際田徑邀請賽以4米96的成績,打破撐竿跳室內世界紀錄;同年4月28日他在加州核桃市聖安東尼奧山學院田徑賽以9121分刷新十項全能運動世界紀錄,成為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第一人。 1964年楊傳廣參加東京奧運會,原本是金牌呼聲最高的選手,但是賽前他的同團射擊選手馬晴山給他喝了一杯果汁後,旋即身體不適,導致比賽失利,只獲得第五名。馬晴山與奧運考察團員陳覺,事後向東京中國中日備忘錄貿易辦事處駐東京聯絡處尋求政治庇護。 東京奧運失利後,楊傳廣逐漸淡出體育界。只任左營訓練中心的教練與總監,培養後進。 1983年,楊傳廣接受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的推薦,競選平地原住民區域立法委員,當了三年的立委。 1989年,楊傳廣離開國民黨,轉投入民主進步黨參選台東縣縣長,但落選。此後不再參與政治。 退休後的楊傳廣,曾在家鄉的廟宇擔任廟祝長達20餘年。不過因為妻兒都在美國,他經常往來於美台之間。 1997年美國業餘運動協會頒給楊傳廣「終身成就獎」。 2007年1月24日楊傳廣在美國加州洛杉磯中風送醫,他的體壇好友Rafer Johnson也趕來探望。但楊傳廣仍於1月28日過世,享年73歲,安葬於加州。
李筱峰 2023-07-10
「美國人類學之父」鮑亞士

「美國人類學之父」鮑亞士

「我致力於兩件事情:絕對的學術與精神的自由,以及將國家置於個人利益之下;換句話說,促進個人可發展其最佳能力的各種條件,只要這有可能分解傳統加諸於我們的枷鎖;以及對抗國家或私人組織所施行的威權政策。這意味著投身於真正的民主原則。我反對意圖矇蔽心智的口號教條,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口號」 以上是德裔美國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Franz Boas)的話。 今天是這位「美國人類學之父」鮑亞士的冥誕,他在1858年7月9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王國)北萊茵西發利亞的明登鎮。 鮑亞士5歲時就對自然科學發生濃厚興趣。在明登讀大學預科時,又愛上了文化史。他先後在海德堡、波恩和基爾大學求學,1881年獲基爾大學物理學、地理學、哲學博士。 1883〜1884年去巴芬島踏查,開始專心研究人類文化學。 其實鮑亞士血統是猶太人,但他不太強調猶太人的認同,在他父親那一代就已相當的德國化。但他對種族主義意識形態深不以為然,因此加以直擊批判。 在德國的反猶太主義與國家主義漸趨炙烈之際,鮑亞士決定遠離德國,於1887年來到美國,擔任科學雜誌編輯,後任教哥倫比亞大學。 他的學科訓練來自其他各種學科,所以他跨足地理學、語言學、心理學、數學、哲學、美學、歷史學、博物學...,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人類學的四大分支:體質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以及文化人類學。被稱為「美國人類學之父」。他將科學研究方法運用於人類文化與社會的研究。 鮑亞士認為人類學家要能夠理解影響人類歷史的全部因素。因為假使說文化差別不是生物性差別的結果,就必須懂得生物學;如果要考察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就必須懂得各種事物,諸如人類遷徙、營養學、兒童養育習慣,以及諸民族的遷移及其文化上的相互關係。因此,人類學要涉及所有科學或學術領域。 1911年他出版《原始人的心靈》一書,遭納粹德國焚毀。1937年增訂再版,對美國50年代的人權運動產生重大影響。 鮑亞士於1942年12月21日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84歲。此時,他的「祖國」正氾濫著矇蔽心智的納粹國家主義。
李筱峰 2023-07-09
「應社九子」吳蘅秋

「應社九子」吳蘅秋

綆短其如汲井深, 中年哀樂感難禁。 可憐倦鳥投林思, 抵作悲蛩咽露吟。 縱酒酣眠多囈語, 閉門枯坐有禪心。 搜竝欲寫秋光麗, 大地蒼茫何處尋。 這首七言律詩的作者是彰化的名詩人吳蘅秋,題目叫〈次笑儂韻並質應社諸君子〉,是吳蘅秋於1942年底與「應社」的「諸君子」酬唱的詩作。 「應社」是啥?「諸君子」又是誰? 原來應社是彰化地區的一個著名詩社,1939年(日本昭和14年)由賴和、吳蘅秋、陳虛谷、楊笑儂、楊雪峰、陳渭雄、楊雲鵬、楊守愚、楊石華共九位詩人組成的詩社,由吳蘅秋取名為「應社」(取其「同聲相應」之意)。這九位詩人有「應社九子」(後又被稱「磺溪九老」)。 這個詩社的前身叫做「流連索思俱樂部」,從這個搞怪的名稱,不難想見他們是一群用戲謔、諷刺的手法,來挖苦日本政府的一群文化人。 「應社九子」之一的吳蘅秋,是今天的冥誕壽星,他在1900年(日本明治33年)7月8日出生於彰化。 吳蘅秋的伯父是台灣著名的士人吳德功。吳蘅秋自幼隨伯父習漢文,故有深厚漢學基礎。從其《蘅廬詩存》,可見其漢詩功力。 吳蘅秋讀過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稱台北師範學校),再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於1924年(大正13)畢業返台,繼承家業「振豐源商行」(主要販賣火柴、煙草,並做石油公司的代理店)。「振豐源商行」為現今彰化市區留存的最後一棟華麗山牆轉角街屋,為市定古蹟。 除從商之外,吳蘅秋關心時政,曾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活動,後加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因為在地方上的聲望,吳蘅秋1935年11月任彰化市會官選議員,也被選任為市參事會員。 二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一年多後爆發二二八事件,吳蘅秋被邀請參加地方上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擔任宣傳部委員。在政治大整肅中,溫文儒雅的吳蘅秋,竟然名列事件的「暴徒」名冊之中(見下圖),所幸最後逃過一劫。事件後擔任彰化市首任議會議長。 吳蘅秋於1954年過世。享年54歲。  
李筱峰 2023-07-08
「後浪漫派作曲家」馬勒

「後浪漫派作曲家」馬勒

今天是奧地利大指揮家、作曲家馬勒(Mahler, Gustav)的冥誕。他出生於1860年7月7 日。 馬勒對他的交響曲,曾這樣自我表白: 「我的交響曲完全就是在表現我的人生。我把我人生的體驗、苦惱完全注入其中。交響曲是我化作音樂的人生真理、詩歌。」 馬勒的人生體驗,又是怎樣的人生?怎樣的體驗? 他的家世與童年是關鍵的因素。因父親是奥地利猶太小酒店主,住在(現屬捷克)的一個村莊裏,馬勒一家屬於一個不太受歡迎的日耳曼語小社群,而且又是社群中不太受歡迎的猶太人,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處在種族歧視的痛苦生活之中。此外,父母之間因文化程度懸殊經常吵架不睦。這些複雜的生活背景使他在音樂中表現出神經質的緊張、譏諷、懷疑等情緒。 他自小就顯露音樂天份,4歲時他家附近兵營的軍樂就吸引著他,他能在手風琴和鋼琴上彈奏出那些軍樂曲調,他還開始作曲;10歲首次在家鄉伊赫拉瓦公開演出;15歲以傑出音樂才能被維也納音樂學院接受入學。 馬勒對德國哲學很有興趣,研讀過叔本華、尼采、費希納、洛采…的作品。因此他在音樂作品中也試圖表現這些哲學內涵。 馬勒曾說過「交響曲要像世界一樣包羅萬象」 ,也許因此,馬勒那些冗長而艱深的音樂,在當時演出時,經常褒貶不一,毀譽參半。甚至還有人批評「沒聽過這麼無聊的音樂」。 馬勒逝世後,他的音樂才開始受到極大肯定。曾有如下的評論:「馬勒屬於後浪漫派作曲家,繼承了德奧音樂抒發一種靈性或哲學意義的傳統,是繼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華格納、布魯克納、布拉姆斯之後最後的大師之一。」 馬勒逝世於1911年5月18日。
李筱峰 2023-07-07
「行動史學家」布洛克

「行動史學家」布洛克

歷史學家只能在書房寫歷史嗎?不該走出書房創造歷史嗎?這是每個人的生命情調的抉擇。 創始「年鑑學派」的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二次大戰法國遭納粹德國佔領期間,他因投身法國的抵抗運動,最後遭蓋世太保處決!他的「行動史學」令人敬佩! 今天是這位「行動史學家」布洛克的冥誕,他於1886年7月6日出生於法國里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就讀過柏林大學及萊比錫大學。 一次世界大戰時,布洛克參加過法國步兵團,以上尉軍階退役,並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一戰後,布洛克轉赴甫收復的亞爾薩斯地區的史特拉斯堡大學任教(後來史特拉斯堡第二大學以他為名,改校名為馬克.布洛克大學);布洛克後來擔任巴黎大學的經濟史教授。 布洛克的學術成就,以中古封建制度、中世紀法國史的研究為最卓著。1929年,布洛克與費夫爾共同創辦了學術期刊《經濟社會史年鑑》,開啟了史學所謂的「年鑑學派」。 年鑑學派一反傳統史學只重視政治、軍事、外交和大人物的傾向,轉而著重經濟史、社會史...的研究,具有鮮明的跨學科色彩。要言之,年鑑學派強調長時期的歷史架構的觀察,以及多面向的全面兼顧,提倡史學必須是「科學的、綜合的、比較的、全面的」依循社會科學的歷史觀。 身為年鑑學派的兩個創始人之一,布洛克致力於社會經濟結構的探討,他在《法國農村史》中,深入探討了中世紀法國農民和農奴的生活狀況、土地型態、收成制度、耕作技能,力圖將各種歷史事件貫串起來,以揭示法國農業的歷史轉變。 《封建社會》是布洛克的另一巨作,他認為封建社會是一種「整體的社會環境」,統治與依附,富貴與貧窮,都有緊密聯繫。布洛克運用了一系列的學科知識,包括語言學、法學、文學、圖解術、地名學、地理和心理學,對歐洲和日本的封建制度進行精細分析,並描述其背後的集體心態。開拓出年鑑學派的典型研究的途徑。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9年納粹德軍閃電入侵法國,培植貝當成立傀儡政權-「維琪政府」。貝當的「維琪政權」支持納粹主義,立下種族主義法案,甚至協助納粹德國抓拿猶太人,送至納粹德國開設的死亡集中營。 年屆53歲,已是6個孩子的父親的布洛克,在確保家人的安全之後,痛下決心,向法國抵抗運動的中心里昂進發,全心投入反抗貝當維琪政府與納粹侵略的行動,成為「自由射手」(1940年成立的抵抗運動)的一員,他是年齡最大的預備役上尉。 但是,1944年3月8日,布洛克在一次大規模搜捕中被維琪政府的法國警察逮捕,並被轉交蓋世太保。在監獄中,布洛克受盡蓋世太保的苦刑,但他始終沒有供出任何情報。1944年6月16的夜晚,布洛克遭蓋世太保槍決!布洛克在面對死亡時竟還安慰身邊的一位年輕戰友,他說被子彈打是不會疼的;被處決前,布洛克高呼「法蘭西萬歲!」。 而在此的十天前,盟軍已登陸諾曼第。 布洛克死後,他的一本小書《奇怪的戰敗》出版,內容是對1940年法軍步兵猝敗於德國閃電戰下的簡略評論;另一本遺著《歷史學家的技藝》(又譯《為歷史學辯護》)也在戰後出版,是史學方法論方面的重要經典之作。
李筱峰 2023-07-06
「阿里山上的尼采」高一生

「阿里山上的尼采」高一生

今天是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中遇難的阿里山鄒族領袖高一生(吾壅·雅答烏猶卡那)的冥誕。他在1908年7月5日出生於今阿里山鄉樂野村。 他就讀於嘉義市的朝日公學校時,因成績傑出,被嘉義郡郡守留在家中共同生活,郡守培植他唸台南師範學校,在學校中與雲嘉地區的優秀青年一起討論當代最熱門的理論書籍。他酷好哲學,特別喜歡尼采,所以被稱為「阿里山上的尼采」,此外,他也熱愛音樂,喜歡作曲。(目前有他的遺作《春之佐保姬》作曲音樂專輯問世) 1930年吾壅自師範學校畢業後,任職達邦教育所,並兼任達邦駐在所巡查。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在台灣大量徵兵,並且要在阿里山區徵「高砂族義勇兵」,吾壅知道族人勢必會有多人傷亡,並影響鄒族的現代化,便極力反對徵兵事件,因此被駐在所巡官處罰面壁思過一夜。 二戰結束後,吾壅改名為高一生,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充分與知識青年結合,努力想提升鄒族社會的現代化水準。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雲嘉地區在三月二日出現軍民對峙,高一生曾派鄒族青年下山與嘉義地區的民兵會合圍攻嘉義水上機場的國府軍。不過﹐動盪期間﹐台南縣長袁國欽避入阿里山,也曾受高一生的保護,後來袁國欽回到中國,高一生被冠上「窩藏匪諜」的罪名。 二二八事件後﹐高一生因辦理「自新」獲當局開釋。 1951年高一生與族人湯守仁及泰雅族領袖林瑞昌(樂信瓦旦)等人突遭國民黨當局誘捕,他們被控欲籌組「高砂民族自治會」,鼓吹原住民爭取自治,最後遭到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款唯一死刑判決。 1954年4月17日,高一生等6名原住民菁英同被槍決,死時年僅31歲。 世居台灣數千年的原住民,被剛到台灣的外來政權扣上「叛亂」的罪名。這是台灣最荒誕無情的歷史! (下圖照片是高一生、湯守仁被處決前從容自若的神情)        
李筱峰 2023-07-05
「美國鄉村音樂之父」佛斯特

「美國鄉村音樂之父」佛斯特

聽到「肯德基」,有人只想到「肯德基炸雞」,但總該聽過一首流行全球的美國鄉村民歌〈我的肯德基老家〉(My Old Kentucky Home)吧!這是一首令人心碎的史詩,哀訴著生離死別的黑人對親人的思念與愛的呼喚。 肯德基州位於美國中部,是介於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州,在黑奴解放以前,是許多南方無法忍受被蹂躪的黑奴逃往北方的過境。這裡發生過許多逃亡的黑奴被抓回去,或被賣走,以致骨肉親人生離死別的悲劇。有人道精神、慈悲心懷的文學家、作曲作詞家,必然會將這些悲劇抒發成為作品。像6月14日的壽星史杜伊夫人的小說《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就是一部為黑奴呼號的作品;而這首〈我的肯德基老家〉也正是描寫黑人悲劇的民歌(聽說此歌也是受《黑奴籲天錄》的影響而寫,所以此歌的原名就叫「可憐的湯姆叔叔,晚安」(Poor Uncle Tom,Good Night)。這首歌的歌詞內容:第一段是黑奴由原本過著快樂的家庭生活到得知要被賣掉的惡耗;第二段描寫由黑奴家庭從此陷入愁雲慘霧中到黑奴被賣時的訣別;第三段是敘述黑奴在新地做奴工的慘狀。 這首歌的作者就是被稱為「美國鄉村音樂之父」的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今天是他的冥誕。佛斯特於1826年7月4日出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他出生當天正好是美國獨立日五十週年。 他還有一首〈老黑爵〉(Old Black Joe,又譯「老黑喬」或「老黑奴」),也是一首同情黑人的鄉村民歌,1853年在紐約發行,8年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這首曲子也成了黑奴的精神支柱。今天則已是唱遍全世界的名曲。 同樣家喻戶曉,歷久彌新的〈噢!蘇珊娜〉,也是佛斯特的作品。在佛斯特那個年代,美國歌曲能夠賣出5000份已算暢銷,而〈噢!蘇珊娜〉則售出超過10萬份,幾乎是奇蹟。1850年代許多從阿拉巴馬到加利福尼亞去採金礦的淘金工人,唱著這首歌而來。之後傳遍全世界,各國幾乎都有這首歌的版本。 佛斯特以「客廳音樂」和「黑臉吟遊音樂」聞名,一生創作了200多首歌曲,其中代表作除前述者外,如〈故鄉的親人〉(Old Folks at Home)、〈艱難日子不再來〉(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金髮的珍娜姑娘〉(Jeanie 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美麗的夢神〉(Beautiful Dreamer),都成為世界名曲。 1864年佛斯特在紐約市一家旅館中不幸跌倒致死,得年僅37歲。這一年,正是南北戰爭結束,黑奴獲得解放。 佛斯特過世後,他的皮包中被發現一些尚未發表的作品手稿,當中這首〈美麗的夢神〉就是在他死後才被發表的。 我在中學時代,經常哼著這首歌入睡: Beautiful dreamer, wake unto me, Starlight and dewdrops are waiting for thee; Sounds of the rude world, heard in the day, Lull'd by the moonlight have all pass'd away.....
李筱峰 2023-07-04
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2022年的「全國城市人均GDP」排行,竟然將台灣的城市列入排行! 不列入排行還好,一列入之後,前12名之中,台灣的縣市竟然佔了8個。而且台北市居冠!(詳見下表) 下面這個排行表,真有看頭,我們可以從中引發一些問題與議題。 1.把台灣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完全是昧於事實的阿Q心態。 2.台灣的成績很亮麗,超乎真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如此,你們要用「人民解放軍」來「武統」台灣,是要「解放」我們什麼?是嫌我們生活水準太差嗎?可是這個排行是你們自己公布的呀! 3.香港和澳門分別名列第二和第六,他們之所以能名列前茅,不就是因為他們曾經是外國的殖民地打下的基礎嗎? 4.第三名的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其實應該稱「南蒙古」)的都市,這裡本來不是中國,是蒙古人的所在。現在已經有90 %的漢人「移民實邊」了。 5.第五名的克拉瑪依市,則是「新疆」維吾爾的都市。這裡本來也不屬中國,而是維吾爾的天地。現在也有70%以上的漢人移入。 總之,這份排行榜真有意思,發人深省。
李筱峰 2023-07-03
台灣雕刻家黃土水

台灣雕刻家黃土水

「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台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這是台灣雕刻藝術大師黃土水在1922年的話(〈出生於台灣〉,《東洋》),他起頭說的「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這也許是應付日本殖民統治者的話,之後的話應該才是黃土水內心真正的本意。 今天是黃土水的冥誕,他於1895年(日本明治28年)7月3日出生於台北艋舺祖師廟後街的一戶貧窮家庭。他出生的兩週前,6月16日,日本駐台總督樺山資紀才剛在台北舉行「始政」典禮。 黃土水進艋舺公學不久,當木工的父親去世。同樣當木匠的哥哥,讓黃土水自小就有機會接觸簡單的雕刻工夫。 1915年(日本大正4年)黃土水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名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任教延平公學校,但不到一年,他經由原本國語學校校長的推薦,爭取到獎學金,保送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成為第一位前往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洋雕刻的台灣人。 求學期間,因生活費拮据,黃土水很少外遊,常常將自己關在教室裡練習與創作。為了省錢,常利用空罐頭煮地瓜,解決三餐。學校頒給他「在學品行方正,學業優等,堪為台灣留學生楷模」的榮譽。 1920年黃土水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該校研究科。不久,他找來宿舍廚師的兒子當模特兒,完成雕塑作品「山童吹笛」,參加第二回「帝國美術展」,即獲入選。當時能入選「帝展」是對藝術家至高的肯定。時年僅26歲的黃土水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人。當時台灣各大報紙都大篇幅報導此一消息。 此後,黃土水的作品,從第三回到第五回,連續三次都入選「帝展」。 1922年黃土水從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回到故鄉台灣,他希望回到自己出生的土地,尋找更新的創作生命。 他開始觀察台灣農村田野間常見的水牛,希望能以水牛作為題材,他甚至自己買來一頭牛養在工作室內,每天和牛朝夕相處,觀察牛的各種舉動及神情。1923年第五回「帝展」,黃土水入選的「郊外」作品,就是對於台灣水牛研究後,獲得靈感而完成的作品。 此後黃土水以牛、兔、鯉魚等動物做為雕塑的對象。但1925年黃土水應艋舺龍山寺之邀,進行釋迦佛像的雕刻,歷時兩年完成。之後又回到台灣鄉間水牛的雕刻上,他彷彿從台灣水牛身上找到生命的動力。一幅高9尺、長18尺的巨大浮雕,以五隻水牛、三個牧童在鄉間嬉戲的景象為內容。然而,1930年(日本昭和5年),在這幅名為「水牛群像」的作品即告完成之際,36歲的黃土水卻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而去世! 這位台灣第一位受新式西洋美術教育的雕刻家,在短暫的生命中,以台灣的風土人情為主題,為台灣留下永恆的藝術。 (附圖為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及「甘露水」)
李筱峰 2023-07-03
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茲

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茲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 是誰說的?我提示一下,他是發明(發現)微積分的人。 你猜牛頓嗎?不對喔!不是牛頓,也不是馬頓。 他幾乎與牛頓同時不約而同發明微積分,真可謂「英雄所見相同」。但是他與牛頓到底是誰先一步發明微積分?這問題成為18世紀熱門爭議的學術話題。 他就是德國大思想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說萊布尼茲是「大思想家」,可能還無法涵蓋他的學術內容,細分說,他廣博的學術內容包括:自然科學、數學、哲學、邏輯學、力學、地質學、法學、歷史學、語言學、神學...等等。他影響西方(乃至全人類)的文明,既深且鉅。 今天是萊布尼茲的冥誕,他於1646年7月1日出生於萊比錫。 我很懷疑他到底有沒有在睡覺,不過他善於利用時間是可想而知的,他許多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他著述甚豐。他的手稿至今還未全部出版。而已出版者,卻已經讓一般人看得霧煞煞了! 隨便舉一個他的《單子論》好了,他的唯理論的形而上學體系的基本要素是「單子論」,單子即終極的、單純的、不能擴展的精神實體,是萬物的基礎。(這樣臉友們看懂了嗎?看懂請舉手!我不敢舉手喔!) 除了紙上功夫,他還會製作水壓機、風車、燈具、潛水艇、時鐘以及各色各樣的機械裝置。他還設計改進馬車、用風車操縱水泵、用磷做實驗...。 他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有人稱他是「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 萊布尼茲於1716年11月14日病逝,享年70歲。
李筱峰 2023-07-01
《被禁錮的頭腦》米沃什

《被禁錮的頭腦》米沃什

1951年,一位波蘭駐法國的外交官(文化專員),唾棄了他的波蘭的共產政權,在法國尋求政治庇護。1961年他流亡美國加州,受聘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擔任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他就是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今天是這位追尋自由的波蘭著名詩人、翻譯家、散文家米沃什的冥誕,1911年6月30日他出生於鄰近立陶宛首都維爾諾的小鎮塞特伊涅。他直到大學都在維爾諾度過。 1934年波蘭與納粹德國簽訂為期十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但才過五年(1939年)德國就毀約入侵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被納粹德國佔領期間,有超過100萬名猶太人以及大量的波蘭人和羅馬人在這裡遭到有計劃的謀殺。 那些殘酷的歷史場景,都讓米沃什歷歷在目。他在1944年的日誌體回憶錄《獵人的一年》中追憶:「華沙長達5年被納粹佔領,城市公寓的牆壁麻麻點點,人質在街角被處決;猶太人聚居區成了被德國人摧毀的廢墟。」;他的詩集《三個冬季》,多是描寫波蘭人在納粹控制下所受的苦難,預言波蘭將遭到災難,中歐文化將受浩劫;他還編選一部抗德詩集《無敵之歌》。他喟嘆:「良心的痛楚令我沮喪」! 二戰後,波蘭成為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華沙成為與西方世界對立的「華沙公約」的總部。 故鄉和祖國波蘭先後被納粹佔領、被蘇聯軍隊控制,米沃什自我砥礪「我強迫自己以高尚的情緒自娛,我斬斷了往日束縛我的鉗制,於是我內心的自由湧現了。」。 這個自由人終於在1951年投奔自由,他這樣戲言自己:「我與文學圈的同行背道而馳,並逃往『沒落中的西方』,這需要有相當大的愚蠢」。 二戰後,米沃什發表近三十部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論著。代表作有《權力的攫取》、《被禁錮的頭腦》、《站在人這邊》、《米沃什詞典》...。他注視著人的根本處境,解析人的存在。他觀察極權國家的制度,解析人類在極權制度下所受的痛楚和磨難。 在流亡寓居異國的時刻,米沃什經常處於邊緣化狀態,遭遇不同營壘的敵手攻擊、抵制。聽說他的《被禁錮的頭腦》一書出版後,從未上過書店的書架。 然而,終有慧眼識英雄,1980年,米沃什由於「在自己的全部創作中,以不妥協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滿劇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脅,表現了人道主義的態度和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1990年代初,米沃什返回波蘭克拉科夫居住。2004年8月14日,米沃什在克拉科夫家中病逝,享年93歲。 用米沃什自己的話,總結其一生:「我一生的故事是我所知道的最為驚人的故事之一。」
李筱峰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