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勘平相關文章

華航正名為台灣航空的方法

華航正名為台灣航空的方法

為華航正名,雖然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卻是台灣在爭取自身國際地位和權益上,具有非凡指標意義的一大步。正是此刻不做,更待何時?(資料照,華航提供)   武漢肺炎爆發的情勢一再升高,已經迫使有些國家採取各種自保的防禦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停止從中國來的航班落地。在這些國家之中,又有義大利等國,不但停飛中港澳航班,他們連台灣的航班也一併停飛。消息一出,在台灣群情譁然,這是再一次殘酷地提醒台灣人,不管我們自己怎麼想、也不管我們多麼自豪自己的民主成就,在國際社會上,台灣就是會被跟中國混在一起。 停止中國航班是不是有效的防疫措施,還有待時間驗證;但無論如何,將台灣航班一併停飛,顯然不是出自純粹防疫的科學考量;因為從確診病例的數據來看,到目前為止,台灣甚至比鄰近的泰國、日本、新加坡、南韓等國家還低,但這些國家的航班並沒有被禁止入境。既然不是純粹的防疫因素,禁止台灣航班入境,當然可以合理推論是出自政治考量。 什麼是政治考量?當然就是顧忌中國的「一中政策」,這應該是所有台灣人都可以脫口而出的答案。中國一貫無處不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這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憤怒不滿,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台灣不但被排除在聯合國門外,連攸關醫療防疫的WHO,我們連當觀察員的機會都沒有。現在,不管台灣人多麼賣力防疫,也不管我們確診病例可以降到多低,當人家要防堵中國疫情時,倒楣的台灣立刻被跟中國打成一包,是可忍,孰不可忍! 許多人主張台灣獨立正名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多麼複雜而艱鉅的工程,這也遠遠超出本文討論的範圍。如果台灣人還沒準備好著手修憲制憲、獨立正名,趁著本土陣營剛剛在二○二○的大選大獲全勝,民氣可用,其實我們短時間內,還是有些比較務實可行的事情可以做。 可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我們的「國家航空公司(national carrier)」,即中華航空,正名為台灣航空。台灣人普遍的主權意識越來越明確,但一個很難堪的現實是,我們出國,時常搭乘的航空公司卻叫中華航空。人家有美國航空、加拿大航空、日本航空、大韓航空、泰國航空、菲律賓航空、馬來西亞航空、新加坡航空、荷蘭航空、英國航空、法國航空、以色列航空、埃及航空⋯,數都數不完,全世界就只有我們台灣沒有台灣航空。更別提中華航空跟中國的中國國際航空的英文名稱高度雷同,碰到老外,說都說不清楚。航空是國土的延伸,可是當台灣人在飛機上,我們的國土延伸卻叫中華航空,而不是名正言順的台灣航空。 航空公司的改名的確比一般的公司更複雜,因為航空公司改名不是個單純的商業決策而已,還得考慮航權的問題;也就是改名的同時,還必須確保全球各航線的航權,確定世界各國都會買單。航權的談判不順利,最嚴重可以使得航班停擺,甚至航權被取消。 話雖如此,在一百多年的世界民航史上,有無數家航空公司由於相互間收購合併而曾經更名、重新議訂航權。當然,他們絕大多數是因油價、管理等經濟因素而來來去去,其更名和重議航權是較單純的商業事件;但航空公司更名,在國際上,絕對是稀鬆平常的事。因此,除了中國外,華航的更名在全球各地應該都不是問題。 不必懷疑,華航更名,一定會被中國認定為是民進黨政府在搞台獨。中國不但將施壓要世界各國拒絕,中國更可能威脅沒收華航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的航權。尤其繁忙的台港線是華航的金雞母,丟失這條航線,無疑對華航的營運將是巨大的衝擊。 這問題並非毫無解決辦法。由於國際的航空上有個重要的「航權對等」原則,因此中國無法單方面沒收台灣對中國的航權。在雙方航權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最簡單的解決方案,可能是讓更名後的台灣航空成立子公司,以一個對岸可以接受的名稱繼續兩岸間含台港澳的航線業務。如果這不可行,較複雜一點的辦法,可能是由政府出面協調,讓華航出讓相關的中港澳航線業務給長榮航空或剛開始營運的星宇航空,並交換等值的長榮或星宇股權。與此同時,長榮或星宇也可以出讓其他的國際航線業務給華航,做為交換中港澳航線的對價。 當然,更名會有一些相關的運作成本,也有人會認為更名後的華航必須在市場上重新建立品牌形象、知名度等。其實,以台灣航空的名字重新出發,對華航的品牌形象、知名度一定是瞬間的大加分。這道理很簡單,台灣航空雖然是新名字,台灣,卻是全世界都認識的老牌子。光是更名爭議可預見所引發的全球媒體報導,可能讓台灣航空在正式成為事實之前,就在全世界聲名大噪了。所謂的相關運作成本,和更名對華航和台灣帶來的有形無形收益,更只是九牛一毛。 總之,辦法是人想的,除非台灣人永遠不想正名,否則這些都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民進黨政府對內剛取得前所未有的勝選,正是民氣可用,再加上面對日益惡化的武漢肺炎,台灣再次成為可憐的國際孤兒、必須在WHO的體系之外獨立與病毒奮戰,許多主要國家的政要領袖也紛紛挺身而出,為台灣發出不平之鳴,這些都是台灣前所未有的機會。最後,武漢肺炎可預見對中國的經濟情勢,甚至習政權的統治基礎,都將帶來罕見的巨大壓力,中國必將面臨內政和外交的雙重壓力。為華航正名,雖然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卻是台灣在爭取自身國際地位和權益上,具有非凡指標意義的一大步。正是此刻不做,更待何時?
余勘平 2020-02-10
與其等中國再出手 台灣何不主動「完斷」邦交國?

與其等中國再出手 台灣何不主動「完斷」邦交國?

  巴拿馬以突襲的方式與台灣斷交,消息一出,台灣舉國震撼。雖然這是台巴的外交事務,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才是真正的操盤者。台巴斷交,是中國對台灣遲遲不願承續馬政府兩岸一中、九二共識的報復。斷交事件後,對於台灣該如何因應,朝野各自有不同看法,其中一個廣受討論的作法是,台灣應趁勢補正公投法,並進而修憲正名,往建立正常化國家之路邁進。 問題來了,補正公投法、修憲正名都是耗力費時的民主大工程,在冗長的民主過程中,中國肯定不能坐視,一定會繼續其銀彈攻勢,出手搶奪台灣更多的邦交國。每一次新的斷交,都會戕害台灣已經脆弱不堪的國際地位、引發朝野再度相互對立、打擊台灣業已浮動煩躁的人心、也傷害修憲正名的民主程序。更何況,當台灣總算費力修完憲、正完名,邦交國卻可能只剩小貓兩三隻,屆時台灣該如何自處? 其實避免上述困境的辦法很簡單,與其被動等中國出手,台灣可以現在就宣布,跟目前僅剩的二十個邦交國,全部主動斷絕正式外交關係!我們向全世界宣告,台灣將即刻在內部啟動修憲正名的民主工程,一旦完成修憲正名,台灣就會以全新的國家身分,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在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之前,台灣將不再與任何國家維持正式外交關係,但我們依然會全力與世界各國發展多元的實質關係,並努力善盡身為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責任。 說真的,聯合國都加入不了,台灣到底為何需要這些小小的邦交國?每年耗費鉅資,勉力維持這些號稱正式,但實質意義薄弱的外交關係,還得每天提心弔膽,不知中國何時又來砸錢搞破壞,這不是作繭自縛?人只有在意的東西,才值得別人來搶;我都不要了,看你要怎麼搶? 政治外交學者會說,有邦交國,是成為國家的四大要素之一。其實那是過時僵化的想法。不管有沒有邦交國,台灣人在這寶島上擁有自己的領土、主權、政府、司法、軍隊,兩千三百萬人民在這裡安居樂業,跟全世界有綿密的經貿、旅遊、文化、體育、學術等各項往來,憑什麼這不算是國家?台灣現在連聯合國的周邊組織都進不去,參加國際活動也不能舉自己國旗,這又算是什麼國家?難道只是因為我們還維持有幾個小小的邦交國? 主動「完斷」邦交國的做法看似暴衝,但其實是台灣面對中國外交封殺,險中求勝的唯一生路。與巴拿馬斷交,除了台灣(和巴拿馬),在全世界上不了任何新聞版面,連前幾天的倫敦大樓火災都比不上。但我們宣布主動一次「完斷」二十個邦交國,肯定會是個大新聞。然後全世界都會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可憐的國家?中國怎麼能這樣霸凌人家?還有,台灣到底是去哪裡找來這二十個沒幾人聽過的邦交國? 我們可憐的外交官,也不必再每天戰戰兢兢,打一場又一場註定失敗的外交戰爭。台灣之所以到現在還可以維持二十個邦交國,主要原因不是我們提供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也不是我們的外交策略奏效、更不是這些國家講究道義、當然絕不是中華民國的民主價值得到認同。大家都知道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中國不願意看到台灣沒有任何邦交國!因為一旦台灣在國際上成為徹徹底底的孤兒,台灣人會抓狂,進而做出「不理性」的行動,真的把中華民國的帽子扔掉,去搞獨立建國! 台灣人就是太乖太理性了,每天規矩地按照國際法的思維行事。面對中國的野蠻打壓,不敢在國際社會造反的結果,就是把自己弄成像今天這樣,成為一隻被中國煮在溫水裡的青蛙。 一次「完斷」所有邦交國,同時啟動修憲正名,就是設法讓自己從溫水中掙脫開來的努力。中國肯定會氣急敗壞,但是中國既然可以脅迫他國跟台灣斷交,台灣主動與他國斷交,就無法構成中國報復的正當藉口。和這些小國斷交,更不會對我們目前與全世界所有的官方(如亞奧運、世衛、政府締約、軍事交流)與非官方(如旅遊、經貿、文化、學術、人道)實質外交關係,產生任何影響。 中國也許會想辦法對台灣進行有限度的經濟制裁,但絕對很難對台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封鎖。除了上述師出無名的問題之外,就算中國願意忍受自己經濟可能遭受的龐大損失,全世界出於自利的理由,也不會允許中國蠻幹。不要小看台灣經濟的軟實力,尤其是在與現代人每天生活息息相關的高科技產業,台灣雖然沒有顯赫的品牌,卻一直是全球科技業幕後的無名英雄。台灣眾多科技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像無數隻軟骨的八爪魚,深植在各類科技及日常用品,無所不在。中國任何對台灣的經濟制裁手段,對自己的產業和全球經濟,都會造成難以估算的後果。 最後就是中國會不會動武的問題了。的確,這問題在發生之前,沒有任何人可以武斷預言。但台灣是個民主的模範生,跟他國斷交,是任何國家的外交自主權,何況台灣還宣示,只要讓我們加入聯合國,台灣歡迎跟任何國家建交。至於修憲正名,這純粹是台灣的內部事務。從來沒看過任何國家,由於透過民主程序去修改自己的法律,而遭受國際社會武力制裁的! 當然中國會說台灣違反了他們的「反分裂國家法」,因此構成動武的理由。他們也會宣稱這是中國內政,外國不得說三道四。中國更會說,台灣的公投無效,台灣要獨立,必須全中國十三億人說了算云云。 先不論中國敢不敢為這件事(或任何事)舉辦全民公投,中國這樣流氓式的語言,只能講給自己人(還有台灣的深藍)聽。英國正在辦理脫歐,歐洲人大都很不爽,但也莫可奈何,新上任的法國總統甚至剛剛表示,隨時歡迎英國人回心轉意。重點是,英國人脫不脫歐,只有英國人可以公投決定,幾億的其他歐洲人都不能參與投票啊!近幾年全世界以公投來決定獨立與否的例子很多,如魁北克、蘇格蘭、加塞隆尼亞等,都是一樣的原則,怎麼會台灣只是想修改自己的憲法,替自己取個新的名字(國家取新名字的例子就更多了),國際社會竟然會坐視中國動武?和上述所有的例子不同,台灣和中國一直以來就是兩個各自行使主權的個體,雙方甚至不須談判締造任何新約,來因應兩地因實質脫離所衍生的問題。 巴拿馬斷交事件,是對台灣的當頭棒喝,尤其巴拿馬本來是我們僅剩較具指標意義的邦交國。中國下此重手,已經表明其不留一絲國際空間給台灣的蠻橫態度;台灣低聲下氣的「維持現狀」政策,也已註定換不到中國的善意。台灣既已是國際孤兒,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險中求生。「完斷」邦交國,就是在國際外交絕境下,以大破大立的心境,意圖在國際社會重新出發的宣示。台灣人要堅定勇敢地開闢自己的道路,我們發展經濟,使得國際社會需要我們;我們厲行民主人權,讓自己擁有道德的制高點。這兩者是台灣最好的保護傘,也是台灣在中國的強力打壓下,能否浴火重生的關鍵。
余勘平 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