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煥宗相關文章

為什麼高雄人要持續罷韓行動?

為什麼高雄人要持續罷韓行動?

高雄市長韓國瑜被動角逐總統大選慘敗後,終於想起他是高雄市長。然而,我們要罷免他的決心,不會因他慘輸就放棄;相反地,我們更要積極展開罷韓行動,利用憲法賦予我們的權力,淘汰不適任的政治人物。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罷韓團體還要窮追猛打,徒耗行政資源來造成社會持續動盪?難道不能好好讓他做滿市長任期嗎?國民黨也說,都已經選輸了,難道不能放下罷韓?但對於高雄人來講,過去這一年市政空轉、以及人與人之間被撕裂,已經成了不能抹去的傷害。 2018年底,有89萬人寄予厚望,相信韓國瑜能夠帶給高雄發大財的願景;可以挖石油、有愛情摩天輪。但這些政見全不見,拿來宣揚政績的鋪馬路、清水溝,僅是完成政府應做的基礎工作,重大建設卻荒廢停擺。面對社會的迅速改變,高雄若持續空轉,沒有任何可執行的遠景,將對這座城市產生不可回復的傷害,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市長的決心。 面對多次縣市長或市政滿意度調查,高雄市幾乎都在末班車,甚至倒數第一名,我們的市長卻選擇忽視結果,甚至拒絕承認;面對議員們的建言,或媒體的詢問,韓國瑜以害怕得罪當權者,記者們的良心都被狗咬般反嗆。以這樣藐視的心態對待提出建言之人,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市長的決心。 去年底高雄罷韓大遊行晚間空拍圖,參與遊行的民眾紛紛打開手機的燈光,在現場形成一片絕美但憤怒的「燈海」。(資料照)   2019年底,有50萬人上街頭發出不滿韓國瑜施政的怒吼,韓國瑜卻號召自己的粉絲上街遊行對抗,為何剛好選在同一天?根本企圖營造衝突,刻意製造對立。而罷韓的民心表現,卻被韓國瑜以「台灣民主史上最大塊遮羞布」來羞辱自己市民,毫不在意自己市民的心聲,這樣屢屢挑釁市民之行為,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市長的決心。 韓國瑜曾經說過「鳳凰都飛走了進來一堆雞」、「怎麼瑪麗亞變老師了」等這些國籍歧視的言語,又提「玩女人」、「嫖妓」、「有一萬個工作我就以身相許,晚上陪你睡覺」等,這些公然帶頭詆毀女性,歧視種族等糟糕言論,透過媒體加深民眾的刻板印象,絕對不是一句開玩笑可以帶過。作為一位市長,其言詞已重創高雄及台灣形象,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的決心。 不只政見、言詞有問題,韓國瑜用人爭議也是連爆不停,前觀光局主秘高美蘭就是夫人李佳芬的閨密,其兒子趙子淵也因母親而進到市府擔任市長室機要秘書。不只如此,李佳芬的秘書程建騰,在學歷及經歷都未有相關經驗,竟差點當上高雄土地開發公司總經理;高雄捷運的監察人,韓國瑜則任命招待所女主人夏昭麗。更誇張的是,其小內閣原本要接任原民會主委的林國權,曾涉及吸金案遭起訴。這種種人事安排,都顯示韓國瑜用人草率,並重用家臣、朋友,未真正替高雄市確實找到合適人選,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的決心。 蔡英文上任後積極改革,許多過去都不敢執行的任務都一一改變成真,例如面臨破產的年金改革、人權普世價值的性別平權等,這些都是前馬英九時代所不敢面對的,然而韓國瑜忽略事實,宣稱上任總統後要取消年金改革及大法官釋字748號施行法,這樣操控民心,不願面對及告訴民眾真相,只為反而反,一再顯示韓國瑜並未真正擁有做為政治人物的良心,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的決心。 面對雲林農舍、七棟豪宅的爭議,都攸關政治人物的誠信問題,韓國瑜若誠心回答大家的疑慮,相信這些爭議都不是困擾。然而韓國瑜選擇逃避,大罵媒體沒水準、沒有良心,甚至認為所有建言或質疑都是造謠、抹黑,對一個政治人物最基本的誠信問題都無法面對,我們實在無法想像未來如果發生更多市政問題,我們都無法確切了解真相,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的決心。 我要再次強調,高雄沒有空轉的時間,更沒有倒退的機會,大家都已看到韓國瑜的種種不適任行為,高雄人無法承受四年的傷害,更無法接受撕裂台灣人民之人繼續撕裂高雄彼此。 當初韓粉在霸凌他人時,你韓國瑜為何不出來制止?你當時還說那是「綠營反串的」!在罷韓遊行的同一天,你也舉辦挺韓遊行,你的心態是什麼?相信大家都瞭解。愛與包容的涵義,多數市民都很清楚,但不包括你這種居心不良的人!因此我們要堅定罷免韓國瑜的決心。 民主自由的可貴,除了在於票選出替我們服務的公僕,更可以因為政務官的不適任而擁有罷免他的權力。罷免能不能成功,關鍵仍在韓國瑜身上,但無論如何,選舉、罷免,不只是憲法賦予我們的參政權,更是民主社會該有的過程與經歷。 (高雄市議員)
簡煥宗 2020-01-13
韓市府無厘頭炒作新聞,高雄觀光淪為噱頭式活動

韓市府無厘頭炒作新聞,高雄觀光淪為噱頭式活動

近期韓國瑜市長聲稱當選後不曾打過麻將,卻被爆料在過年期間於峇里島打麻將並被公布照片,作為韓國瑜子弟兵的潘恆旭局長隨即跳出來宣布將在三鳳中街舉辦衛生麻將大賽,這種炒話題、噱頭式的觀光活動,實在無法幫助高雄觀光,更無助於長期推廣高雄的觀光市場。 高市觀光局長潘恆旭。(資料照) 過去高雄因為國家政策因素,長期為臺灣重工業所在,雖然帶給臺灣不少經濟奇蹟,然高雄卻也飽受重工業所帶來的環境困擾,五年前更發生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石化氣爆災難,這樣的痛使高雄近幾年積極尋求產業轉型,而觀光即是這轉型的出路之一,這項全球力推的無煙囪產業將替各地帶來無限的商機。 在陳菊主政時期,就規劃「亞洲新灣區」,讓高雄朝「港市合作」的方向,擴展本市的國際能見度,打造屬於高雄市中心商業區。在灣區中規劃高雄展覽館、港埠旅運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總圖書館等大型建設,企圖重新打造高雄港埠的天際線,這些都努力翻轉高雄工業城市的宿命,更帶動整體高雄市影視、數位內容、會議展覽、文化創意、水岸遊艇等觀光產業的推進。 然而韓國瑜市長上任後,韓市府所提出的「特色觀光,玩轉高雄」觀光政策,無論是愛情產業鏈主題旅遊,迪士尼、F1賽車、賽馬場等,幾乎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口號;另外為了表彰對高雄有記憶的明星,觀光局喊出「鳳飛飛日」、「余光中日」等名人活動,甚至發生未事先告知家屬引發家屬不滿,或根本沒編列預算的狀況。觀光局潘恆旭局長時常利用韓國瑜市長作為話題炒作舉辦觀光活動,無論是土包子大賽、光頭日活動,或者是現在即將在過年舉辦的衛生麻將大賽,這種無厘頭的炒作新聞,都變成噱頭行銷,曇花一現的活動。 這些活動沒有經過長期的規劃,更忽略對於觀光環境的基礎調查、策略研究,與在地脫節、去脈絡的活動,讓高雄的旅遊品質每況愈下,旅人無法了解高雄在地特色,而這樣的活動因為缺乏與在地的連結,時常成為旅客僅來高雄一次性消費。而噱頭式觀光活動更可以直接任意移植到臺灣其他城市,使旅人在選擇旅程時認為不一定需要前來高雄。噱頭式觀光活動只能炒作一時媒體輿論,長遠來看無法帶給高雄觀光的實質發展。 我要呼籲韓市府,高雄有許多獨特的魅力所在,無論山海河港,或是歷史文化資產等,同時也擁有許多在地活動或節慶來讓旅人駐足。我們需要的是高雄城市的觀光遠景,能全面提升高雄觀光遊憩品質的策略,我們不需要噱頭式,一時炒作的活動。 一座城市的觀光底蘊是需要先了解城市本身的價值所在,將屬於高雄特色不斷整合、提升,並且透過創意加值與加乘,串聯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彼此溝通協調,進而打造高雄在地、高雄特色的旅程。此外,更需要針對觀光基礎設施環境持續精進並改善,打造永續發展的觀光策略,讓這股拉力持續吸引旅人前來。我們應將觀光點彼此互相連結,成為一套完整高雄款的特色行旅,讓旅人能感受高雄,體驗高雄,進而愛上這座港都的迷人魅力,促使再次造訪這南方最閃耀的一顆星。 (高雄市議員)
簡煥宗 2019-08-22
高雄在地看盡台灣四十年失衡

高雄在地看盡台灣四十年失衡

人口排名是否為一迷思,是否足以代表一座城市的特色與競爭力,這是被打問號的。六都若依照人口數排序,第一名新北市、第二名台中市,高雄市第三,至於台北市,從來不在前三名榜單內,但這樣比,有讓台北市變成「第四大城」嗎?其實,台北擁有最豐沛的政經資源,對於國際或台灣內部來說,台北還是第一大城。 以高雄來說,面向國際,我們其實不用「台灣第二大城」來定位自己。去年,高雄首創的國際港灣城市交流平台「二○一六全球港灣城市論壇」,二十五國共四十九位城市代表齊聚高雄,英文網頁介紹為:「高雄,台灣最大的港口城市,友善、陽光充足,文化多樣化的海洋城市,啟動亞洲新灣區,將城市轉化為產業創新樞紐」,通篇未提到「第二大城」。可見,每座城市,都努力追尋具有自己價值及特色的第一大城;同樣地,台中市做為一個工商業蓬勃的城市,又位於島嶼西部中心點、高鐵一日生活圈的中心,一定有更多驕傲之處去維繫城市光榮之所在。 而高雄人口緩慢成長,確實是很嚴重的警訊,但若刻意提一○六年台中超越高雄,我認為應該回到二十年前,面對民國八十六年原台中縣人口超過當時唯二直轄市之一的原高雄市人口的事實,歷史從不說謊。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底,原台中縣人口一四三萬五二四五人,原高雄市一四三萬四九八四人,此為原台中縣人口首度超過原高雄市;民國九十五年底,陳菊就任原高雄市長,原台中縣就已超過原高雄市三萬人,直到民國九十九年縣市合併前,原台中縣人口更超過原高雄市四萬人,二十年前兩座城市被命定的趨勢,只是在今日呈現。 這一去不復返的趨勢,源於一九八○年代開始,國家投入中北部的產業資源以竹科、中科為大宗,高科技產業之產值與周邊投資高,需要大量年輕工作者,竹科、中科就業人數增加一萬人,地方人口成長兩萬至八萬人,當時台中縣的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建置,中科台中園區、中科后里園區、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台中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台中軟體園區。坦白說,從此刻開始,高雄產業並沒有獲得國家大規模的挹注或政策支持,以及後來的愛台十二建設,中央政府承諾後又跳票的二六三二億「海空經貿城」、再度跳票的高雄唯一自由貿易港區,我們是積極爭取、心懷焦慮,但從未被正視。 更別說,台灣人口往中北部移動,是四十年以來的大趨勢。民國六十三年至一○五年,台灣西部共增加了七六○萬人,其中八十五%都在北台灣,北部(北北基桃竹宜)一九八○年以來已成長三六八萬人,中部(苗中彰投雲嘉)成長一一四萬人,南部(南高屏)則成長八十六萬人。 因此,台中與高雄今日的人口分布,只是國家資源及產業長期配置失衡的結果之一,是四十年大趨勢的結果,跟林市長上任兩年多或許相關,也或許無關,但絕對不會是坊間傳言是前市長胡志強十三年的政績。 面對人口成長慢速,高雄也要自我檢視,尤其著重城市轉型,大家對於高雄就業率及薪資,盼望有更多進步的空間;另外,城市轉型中產業的進駐,也是市民所期待的。目前蔡英文政府在此刻願意投資高雄,在亞洲新灣區投入體感園區、在興達港投入綠能園區、在人口最稠密的市區投入捷運黃線,都將支持高雄未來轉型,這確實是我們期待、也是高雄應該發展的方向。 (作者為高雄市議員)
簡煥宗 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