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懿相關文章

一本帳看振興券起步就優於消費券

一本帳看振興券起步就優於消費券

行政院宣布振興券方案,預計從7月1日開始預購,15日開始使用,等於宣告台灣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準備進入經濟振興階段。在520前行政院會報告指出,防疫期間的急難救助與紓困已經發放超過252萬人,現金發放金額已達488億,與預定發放1035億元已經執行將近一半,這比馬英九總統當年舉債858億發放的消費券還多且快,所以在振興經濟階段,還回頭討論「為何不發放現金」,其實沒有道理,因為政府發放現金要救的是「急難與紓困」。 同樣的效果,你要花大錢還是花小錢? 2009年馬政府花858億發消費券,事後經建會預估增加363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效果,以當年的GDP12兆9194億回推,對台灣經濟貢獻0.28%。但當年的GDP仍然比前一年萎縮1.57%,是史上最大衰退,同年失業人口是63萬人,是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多。馬政府的消費券公認對經濟無效無庸置疑,至於這次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推出的振興券,公平而論,效果如何也是要實施後才知道,但事前我們可以推估這本帳本怎麼算,來看到底划不划算。 蘇貞昌院長推出的「振興三倍券」,構想是人民花1000元可以換到3000元政府背書的消費力,另外,非政府的刺激消費加碼則由參與振興券的平台廠商或納入消費範圍的廠商,由民間自行推動。從政府這本帳來說,以人口2359萬計算,支出面來看,每人多2000元,要花政府預算471.8億元,但是人民先拿出1000元出來兌換,等於政府回收235.9億元,所以政府支出面,加上約10億的行政費用,實際只花不到250億。但是,3000元要限期用完而且不找零錢,所以,消費面如果只算從政府提供的刺激來看,至少707.7億元,所謂花三分之一的預算可以得到三倍效果是從這裡而來。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宣布推出「振興三倍券」。(資料照)   同樣的公帑,你要救產業還是救民調? 馬政府花的858億元,對比振興券以250億花費計算,可以發3.43次。換言之,現在全世界的武漢肺炎疫情還在持續,各國何時解禁仍是未知數,而且在疫苗研發出來以前,會不會再度爆發也是各國專家擔心的重點。所以,當防疫紓困振興追加預算通過時,朝野政黨立委都呼籲錢要用在刀口上,那麼現在的振興券就是在兌現對國會的承諾。 如果行政院要花858億在振興券上,稍微計算一下可知可發3.43次,等同於對每個人加發6860元,不用看就知道比馬英九當年的3600元還多,可以創造2400億元以上的消費。換句話說,時間拉長,這可以為「3000元花完了就沒有了的抱怨」超前部署,如果疫情未歇,台灣振興經濟還需要加碼,那振興券的設計就比消費券超前部署多了,況且,這還沒有加計民間企業加碼的效果。 也許有人會詬病,振興券有些不能用的地方,不像消費券乾脆。消費券之所以完全替代現金,造成儲蓄比消費多的現象,就是因為什麼都能消費。台灣在第一季零售消費整體下滑少,原因在於店面消費被線上消費取代,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店面人少了但外送摩托車變多了,就是這個原因。問題是,有些消費不是線上訂購可以取代的。舉例來說,最近天氣熱,台灣人喜歡吃挫冰,但大家能想像點一個挫冰然後等40分鐘送到家裡來吃嗎?有些東西無法被線上訂購取代,這是振興券限定某些用途的原因,一方面避免萬物可買變成現金儲蓄;而政策原則則是對因「防疫避免群聚」而受到較大影響的百工百業,如夜市、書店、電影產業提供消費。 我們都同意,直接發現金最乾脆、最有感,但從政府預算發揮「槓桿效果」來看,「最有感」的方法卻最不負責任,尤其已經有消費券這個失敗的例子;而從振興的角度來看,「不乾脆」是為了幫助「需要的行業」,夜市是台灣文化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也是平安時期吸引國外觀光客的重要看點,夜市小販凌晨三、四點默默洗地板、刷盤子,造就多少白天百貨商場吹冷氣迎接各國旅客的就業機會,在這個時期,我們用振興券幫助需要的國人行業活下去,也就是從使用上來說,振興券是利人,消費券是利己,振興券是救產業,消費券是救民調。何者較優,不言可喻。 (大學經濟學教授)
吳子懿 2020-06-02
美中貨幣戰,台灣要站對邊

美中貨幣戰,台灣要站對邊

自上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在今年九月對中國3000億美元進口關稅提高到10%,這禮拜一美國財政部又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美中貿易戰以來又一個升高衝突的手段,外媒普遍認為美中將從貿易戰走貨幣戰。預計這將對中國經濟進一步打擊。 美中貿易戰以來,很多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出走,台商也在出走之列,這從中國苦撐外匯存底在3兆美元可以看出,這對仰賴進出口貿易來拉動經濟成長的中國而言,是一個沈重打擊,雖然中國以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來回應,但對於人均收入還不及成熟市場國家一半的中國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可以達成的目標。而川普總統正是看到這個趨勢,因此屢屢加強打擊來確保美國利益並搏得政治聲量,也因為中國沒有有效的武器可以回擊,可以想見這這些衝突會持續下去。 週一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美中貿易戰以來又一個升高衝突的手段。(AFP)   川普總統的關稅策略,已經讓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漸漸失去優勢,而加強打擊中國竊取新科技,則讓中國供應商的技術無法突破新舊代差,這等於從新的生產線或技術上斷去中國出口製造行業的後路,例如日經新聞今年7月就報導,蘋果公司成長最快的產品Airpods無線耳機,將在越南試產。這是說,即便中國採取外匯管制措施強迫台商留下來,等時間拉長,這也不會改變外商在中國出口製造業分散到其他國家的趨勢,甚至回到台灣還會對台灣的製造業、科技業形成對中國更強的競爭優勢。 那麼貨幣戰又如何加劇對中國經濟的壓迫?當美中就匯率操縱國調查與談判沒有共識,美國可以依法禁止中國廠商參與美國政府的採購,並拒絕私人投資公司融資給中國。這對投資外移、資金外流,以及美國貿易需求減少,都會更進一步惡化,也就是說,台灣透過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三角貿易會更困難。這個時候,台灣應該想的是如何在整個製造業供應鏈當中,發展不依賴中國因素的供應鏈,否則等同被中國綁架跟著與美國對撞。 美國宣布這個消息,剛好在台灣的柯文哲市長組黨之際,柯文哲市長曾經在媒體訪問中說,台灣是中國的紅色供應鏈的一環,並認為台灣因此不應該對中國強硬,這是明顯誤解台灣在美國中國三角貿易的地位。因為台商對中國很大的貿易出口是所謂「中間財」,也就是半成品、零組件、核心零件等,而更多的這類交易其實也是在中國的台商所進口,屬於同一個生產體系的上下游,甚至是同一個集團的不同子孫公司。換言之,目前在中國的台商供應鏈,很大一部分最終還是間接靠對歐盟區、美國、日本的需求在做生意,所以台灣為了終端需求市場要另外建立供應鏈是可行的,而以當前形勢則變成是必須的。 同樣的道理,日韓企業也是類似的模式,只是日韓企業更早佈局越南、東協與新興的緬甸等國。這是說,當世界各國開始認清中國市場的本質,而不願意把資金留在中國,暴露在「中國風險」下而紛紛撤出,台灣應該更有自信且走出中國走自己的路時,柯市長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的產業思維,而對未來的趨勢沒能看清。股票市場有一句經典的玩笑話,「做股票低買高賣就會賺錢」,字面上的這個道理誰都能懂,但如果低買的是準備下市超級地雷,難道柯市長還會傻傻的留在原地不走嗎? (大學經濟系教授)
吳子懿 2019-08-07
郭台銘的最強外掛是在開什麼玩笑?

郭台銘的最強外掛是在開什麼玩笑?

外掛是玩遊戲的術語,簡單來說是用正常遊戲軟體以外的程式來輔助,增強玩家的角色,可以說是一種遊戲的作弊輔助工具。透過外掛可以創造出強力的玩家,甚至還有一個專門幫別人練功的次級市場在交易這些作弊練好的角色,所以一般正常玩家非常討厭這種外掛的人,因為不守規則破壞遊戲的公平性。 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在國民黨的政見發表會上說,他當總統會是台灣最強的外掛,因為他認識人有資源有人脈。當一個總統,能過有國家人脈當然是好事,但郭董顯然沒有很瞭解外掛的意思,如果知道是作弊,我想郭董大概不會這麼說,也可能是幕僚幫忙準備稿子,想要幫郭董形塑一個跟人民接近的形象,所以用了這個術語。無論如何,這已經變成網路酸民調侃的對象。 看來郭董對外掛的意思不太清楚,離年輕人還有一段距離,想要騙年輕人的票還要再加油喔~(資料照) 既然提到外掛,郭董如果是經驗之談,那問題就來了。根據5月10日的媒體報導,引述香港媒體說鴻海在中國近五年拿了868億的稅務優惠,而2015年到2018年間則拿了107億元的補貼。從公司財務的角度來看,稅務優惠等價於補貼公司,這樣算起來鴻海近五年等於從中國拿到975億元的實質利益。當然以鴻海集團的營收來看,比例上不能說相當大,但能拿到這麼多多實質利益,這是不是在中國經商有「外掛」的能力,既然郭董自己說人脈豐富,這可能要郭董更詳細的說一下經商之道了,否則,光是駁斥媒體斷章取義又說其他國家外商也有優惠,這其實很難說服選民。 近來美中貿易戰議題火熱,除了美國之外,歐盟與日本也對中國的經濟是否開放,滿足自由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的條件提出挑戰,甚至在美國主張WTO應該取消中國列為「開發中國家」地位。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以GDP計算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單一國家經濟體,但仍然受到開發中國家地位的保護,可以用貿易障礙阻礙外國廠商進入市場,然而中國廠商卻可以憑藉國內的補貼,到國外去進行不公平的競爭,這是赤裸裸違反公平精神。換句話說,靠著中國的補貼就是一種「外掛」,用這種不對等的優勢來跟國際競爭,這已經變成先進國家的眼中釘。這樣,郭董當總統還要用這種方式來帶領國家嗎?是要讓台灣變成被經濟制裁的對象嗎? 郭董口口聲聲說懂經濟,是一個完整的經濟人,但政見發表會這一番言論,聽起來其實非常恐怖。如果外掛是幕僚寫的親民語言,那郭董作為決策者這個失察也相當嚴重,如若不是失察或這是自己神來一筆的脫稿演出,那顯然郭董對國際經貿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經濟學博士)
吳子懿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