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吳國棟)
吳國棟相關文章
加入IPEF鋪路 強化與印度經貿關係
圖為IPEF成員國峰會資料照。(路透社) 其實入會CPTPP之「奧克蘭三原則」:符合協定高標準、遵循貿易承諾、由全體成員共識決定,台灣僅是無法克服第三個原則。那為何不另闢途徑,為未來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預做準備?因為台灣是IPEF極關鍵的一環。若我國現在就開始加強與印度的經貿關係,屆時就可水到渠成。 入會CPTPP受阻 另闢外交途徑 由美國主導的IPEF於二○二二年五月成立,計有十四個成員國,主要用來削弱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大力擴張,藉以抗衡北京的「一帶一路」。成員包括美、日、韓、澳、紐、印度、斐濟、及七個「東協」成員:菲、越、泰、馬、印尼、星、汶萊。據悉美國未將台灣列為初始成員國原因之一是,擔心引起這些國家顧慮中國而躊躇不前。 IPEF猶如「亞洲經濟版NATO」:東起韓國,沿著島鏈、中南半島,一路來到印度,將中國圍起來。北約組織(NATO)則是二戰後及冷戰時期由美國聯合西歐將當時的蘇聯,由土耳其一路圍至北歐,阻止其西進。未來IPEF與NATO連在一起,就可將兩個集權國家圍阻起來,形成一道跨越歐亞兩洲之「民主與威權圍牆」! 據IMF預估,印度明年可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印度IT軟體設計極強,邦加羅爾(Bangalore)是軟體工業中樞,又稱「印度矽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印度在晶片設計方面已達世界級水準,已在研發AI,將成為AI出口國。」 台灣在IT硬體很強,印度則軟體很強,故兩國密切合作就是最佳搭配。台灣的IC設計業可善用印度的軟體設計能力,在AI運用面廣為發展,因為AI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另外印度政府也規劃半導體生產補助計畫,積極邀請各國前往投資,我業者可評估可行性。 其實台灣與印度淵源深遠,佛經、土芒果、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以及有「黃金雨」之稱的阿勃勒都來自印度。印度是我國第十二大出口國,其中積體電路占第一。印度因與中國近百年之邊境糾紛而關係緊張,故雙方都有一個「不友善的鄰居」。且我國也即將引進印度移工,首批千名,優先開放傳統製造業,未來並將循序漸進納入所有適用業別。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2-02
台灣的「隱形矽盾」 台積電分散生產才能分散風險
台灣廠區是台積電主要獲利來源。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近日有媒體報導:「川普上任後,台積電先進製程將被迫提早轉移美國,若被譽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關鍵先進製程被美國『整碗捧去』,無疑斷了維繫台灣國安之路,當『矽盾』沒了,台灣再無利用價值,該怎麼抵擋大陸文攻武嚇?」。但這其實是似是而非之謬論,台灣的策略就是要分散生產,才能抵擋野心國家之入侵。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預計將建置三座晶圓廠,第一廠將於明年初量產四奈米製程,第二廠於二○二八年量產,第三廠將量產二奈米或更先進的A16製程。A16就是十六埃米或一.六奈米。埃米為奈米的十分之一長度,是繼二奈米製程後的下一世代技術。A16製程結合二奈米的奈米片電晶體以及創新的背面電軌技術,速度將提升八–十%,功耗降低十五–廿%,晶片密度則提升至最高一.一倍,預計將於二○二六年量產。 台積電掌握九十二%高階晶片生產及一百%先進封裝,讓美歐日民主聯盟感覺到「國安危機」,因為一旦台海有事,高階晶片斷源,西方世界將接近停擺,這是因為新一代戰機、飛彈、人造衛星、火箭、AI繪圖處理器、手機、電動車、全自動駕駛裝置、人腦晶片等,均仰賴高階晶片。 假如台灣堅持將台積電所有生產集中在國內,這等於是將所有雞蛋置於一個籃子,風險極高,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若我國將其適度分散至日本及美國生產,這將兼顧商業及戰略考量,是最佳防禦之道。因為「有野心」的國家會知道,即使花費極大代價攻下台灣,也只能掌握到台積電二分之一不到的產能,何況屆時也拿不到荷蘭艾斯摩爾(ASML)的High-NA EUV或更先進的極紫外光曝光機,偌大的生產設施將無輒。反觀美日之台積電工廠將持續運作,不會造成西方世界之「國安危機」,故這才是隱形的「矽盾」。這印證二五○○年前孫武之《孫子兵法》:「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當然台灣仍會將最先進高階晶片製程留在國內,關於這點,台灣可說服美國:因為唯有台灣的研發技術與精神、工程師的全力付出,以及台灣供應鏈的密集支援才辦得到。未來等先進製程生產穩定後,再迅速複製至美日兩地工廠。有捨才有得,聯盟成員國間密切合作,講求的就是相互支援,互補不足。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1-27
馬斯克入閣 台灣晶片換星鏈?
川普在當選感言會上特別點名感謝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我們有一位明星誕生了:伊隆」。現在想要進入「川普2.0」內閣擔任閣員者,得經過川普團隊成員的認可,成員之一就是馬斯克。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被川普任命為「政府效率部」共同部長,他對此強調該部門所有事情都會在網路公開。(法新社) 按馬斯克二○二二年十月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我的建議是…為台灣設想一個合理可行的特別行政區…」,把台灣的部分控制權交給北京當局。他稍早也建議烏克蘭「永久割讓」克里米亞給俄羅斯。馬斯克「跨行」公開表達他對烏克蘭及台灣未來政局發展之建議,顯示其「極獨特」之個性。 俄國普廷為表達「回饋」,要求馬斯克不要在台灣啟動星鏈。這讓我國政府不敢仰賴星鏈,且為了確保台灣在遭遇「外國」入侵或封鎖時網路運作順暢,決定推「台版星鏈」。目前中華電信已與英國低軌衛星公司合作在台提供歐米通訊衛星連線服務。 馬斯克上述之奇特言論,部分或可歸諸於特斯拉在上海之超級工廠產量占其全球交車量一大半。「商人無祖國」並不稀罕,但通常僅做不說,兩邊均不得罪,兩邊均押寶,但按「權值」投注,極少類此公然表達政治立場,除非他極端地看輕「另一邊」的實力。 現在因為他幫助川普助選有功,他也即將進入川普團隊,這看似對台灣不利,但國人其實毋須悲觀。 首先是民主國家的執政黨及在野黨會透過國會運作相互制衡,加上媒體監督以及每四年定期改選之機制,沒有一位國家領導人會不顧與論而恣意行事。另川普團隊內部成員討論議題時也有其制衡機制。 馬斯克旗下太空服務公司SpaceX推出星鏈計畫,提供因戰爭無法上網及偏遠地區快速、低成本的網路服務。(美聯社) 再來就是特斯拉電動車及自動駕駛系統仰賴先進高階晶片及封裝,目前已由台積電獨家生產中。另外他旗下Space X公司的「星鏈計畫」需要發射三萬顆衛星,「星艦計畫」開發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以及Neuralink公司的「人腦晶片(Brain Chip)」等,均仰賴先進高階晶片製程,但他無法藉助三星及英特爾生產,因為兩者生產良率低,甚至無法發揮晶片之設計功能。故其實我國已找到談判籌碼,讓他改變立場,轉趨中立,不再對台如此「不友善」。 當然這一切在未來如有需要時,我政府會在維繫台灣與美國良好關係之原則下私下進行,因此國人可樂觀期待。我們要做的是,更加愛護及扶持台積電,讓它更成長茁壯,發揮護國神山的神奇威力。 (作者為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1-16
建構東北亞的F-35空優屏障
F-35B。圖片來源:取自洛克希德馬丁官方網站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針對川普要求台灣必須「繳保護費」,以展示自我防衛決心,據傳台灣已向川普團隊提出「非正式討論」,擬購60架F-35匿蹤戰機、4架E-2D預警機、10艘神盾艦及400枚愛國者飛彈,總價150億美元,約台幣4800億元。上述軍備大有助於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但癥結在取得時間能否因應台海與日俱增的威脅,因F-35交貨期可能是10至20年後。 由於土耳其堅持向俄國採購S-400飛彈,美國遂於二○一九年暫停生產土耳其在二○○七年訂購的100架F-35,因此,這100架的生產空間及時程其實正好可撥給台灣。以前也曾有某國已向美國訂購戰機,因不及因應緊急狀況,美方遂先行交付美軍現役同機型戰機給該國,等新機交貨後再歸還,有點類似租機模式。 美國也可向其他已訂購之國家情商延緩交機,先供應台灣的「急單」插隊,以防一旦台海有事,導致台積電生產晶片遭受重大影響,而導致F-35所需的高階晶片斷源,如此一來大家都拿不到戰機。我國最早於二○○二年及二○一八年兩次對美國政府提出採購F-35需求,但美方因各種考量而未同意出售,故問題並非我方不下單。 未來F-35交機後,台灣有60架,加上日本147架及韓國65架,合計272架,若再加上駐日韓美軍部署之架數,可形成一道防衛屏障,且由於機種相同,在戰時盟友間可相互支援零件彈藥及後勤整補,發揮最大的戰力。 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估算,供售美軍的傳統跑道起降型F-35A單價台幣27億元(下同),垂直/短場起降型F-35B約37億台幣,而外國採購還得購置備用發動機及零附件、飛彈及滑翔炸彈等。以芬蘭採購64架F-35A戰機,總金額4048億台幣計算,平均每架單價63億台幣。至於較適合台灣的機種是F-35B,因戰機屆時可能因跑道受損而須垂直或短場起降,若以每架73億元估算,60架約需4400億元。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1-14
晶片禁令發威 南非對我國前倨後恭的關鍵
我國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圖擷取自Google Maps) 南非政府日前要求我駐南非代表處於十月底前由首都普勒托利亞搬遷徙至約翰尼斯堡,且聲明此事「沒有協商空間」,甚至揚言若不遷出,就直接關閉代表處。我國旋即祭出「限制晶片輸往南非」之對策,南非政府趕緊改變態度「願改循雙方既有官方溝通管道,優先與我方就未來雙邊關係進行磋商」,南非為何前倨後恭? 這是因為福特、通用、VW、賓士、BMW、豐田、日產、五十鈴、現代,諸多知名汽車業者都在南非設有裝配廠,年產約五十六萬輛,其中六十三%外銷全球,譬如賓士三百系列大多外銷。所有業者均極度仰賴車用晶片,我國「晶片禁令」顯然打到南非的要害。 這些汽車業者為此透過管道反映,且在南非國內引起爭議,當地媒體紛紛報導,該國政黨也呼籲南非政府,做為一個主權民主國家,須抵抗「外部壓力」。 台積電不愧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再次顯現護佑台灣之實力。前一次是二○二一年,國內亟需德國BioNTech疫苗之際,我們的「晶片換疫苗」策略打破上海復星對台之刁難,由德國經濟部長情商BioNTech撥調原本給土耳其的配額轉運台灣。當時因新冠疫情,全球車用晶片極度短缺,全球車廠被迫暫停運作,台積電的車用晶片首次發揮護國神功。 這顯示我外交部及經濟部情報蒐集完整,分析研判精準,我國人應予以喝采。非洲各國因財務短缺,亟仰賴中國金援,對中國要求是有求必應,導致台灣遭受不當歧視。二○一七年,奈及利亞政府也逼迫我駐奈代表處須從首都阿布賈(Abuja)遷往拉哥斯,因我國無談判籌碼,只好屈辱地接受,但對等要求奈國在台辦事處也須由台北遷至板橋。 台灣在經濟表現及民主治理評比,名列全球前廿名,但在非洲所遭受的「待遇」則幾乎落在兩百名之外,原因不言可喻。我駐非洲外交經貿人員感受最深刻,但他們不卑不亢,維持我國應有的尊嚴。當地的黑人、印度裔及黎巴嫩裔商人等,其實非常瞭解且同情台灣處境,對於來台做生意的非洲商人,國人應伸出友誼雙手。 非洲距台遙遠,與我國經貿關係不密切,以致南非要求我國遷館事件,在台未引起國人足夠重視,但這顯示,對台灣「有野心」的國家一直出手孤立台灣,國人須謹記在心。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1-13
川普當選並非災難
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川普雖曾疾言厲色指台積電搶了美國的晶片生意,但這其實是他在爭取未來美台兩國談判時的有利籌碼。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他之前擔任總統(二○一七—二○二一)時,要求歐洲各國增加軍事預算(特別是美國有駐軍的德國)、要求日本及韓國多分攤美國駐軍的經費支出等,就是要求這些富有國家不能一昧地享有美國自二戰結束後所提供的「保護」,卻吝於花錢防衛其本身。譬如川普在二○一九年聲稱,美國在韓國駐軍一年支出五○億美元,但韓國卻僅分攤戔戔之五億美元。 預期台灣未來將應美國要求逐步增加國防預算,以展示自我防衛的決心,但這勢將排擠其他國內民生必需項目,屆時行政院及朝野雙方就會透過民主機制,在兩者間找到平衡點。以明(二○二五)年之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來說,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之二.四五%,已超過二○二四年之二.三八%。韓國之二.八%應是參考目標,至於以色列的五.二%應不適用台灣。 但台灣真正的籌碼是護國神山 - 台積電,它的高階晶片及高階封裝技術,讓三星及英特爾看不到車尾燈。台灣近兩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及日本熊本縣設廠,成效已逐漸顯現,而台積電在這兩國均將有CoWoS高階封裝廠,讓高階晶片完成後,毋須老遠運回台灣封裝。 半導體生產高度集中台灣(九○%先進高階晶片生產、接近一○○%的CoWoS先進封裝),已成為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國安風險」,新一代戰機、飛彈、人造衛星、AI繪圖處理器(GPU)、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裝置等,均仰賴先進高階晶片,一旦「台海有事」,西方世界將接近停擺。 台灣在美日設廠生產高階晶片,有效分散風險,這讓西方世界放心,不致因「台灣有事」,導致西方各國亟需的高階晶片斷源,對台灣「有野心」的國家,也將因無法達到威嚇西方國家之效益而斟酌再三。 台灣加入西方民主自由聯盟,同盟內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各盡職責,互補不足,各成員國都在本身權益及整體聯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達到最大效益,這可印證釋迦牟尼佛說的「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國與國之間的密切合作,講求的就是相援、互補。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吳國棟
2024-11-09
台灣在32年內從威權體制邁向完全民主
李登輝 12 年的寧靜革命 1988 年元月蔣經國逝世,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在他主政 12 年(1988~2000 年),透過 6 次修憲完成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帶領台灣從「白色恐怖」的威權體制 (1945~1988 年)一步一步轉型成為民主國家:(1)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2)確定總統直選的制度;(3)國會全面改選,終止「萬年國會」、(4)凍結中華民國刑法第 100 條 (內亂罪)、(5)確立省長和直轄市長民選制度,落實地方自治。這場運動並沒有發生流血衝突、革命顛覆、外國入侵或是軍事政變,而是透過修改憲法以及國會改革來進行,故稱為「寧靜革命」。 在此 12 年期間,台灣社會的思想、結社、新聞和學術等政治束縛一一解放,自由、人權也受到保障。寧靜革命在 2000 年總統選舉完成後確認成功,李登輝因此被美國《新聞週刊》稱為「民主先生」。接著陳水扁總統 8 年任期 (2000~2008年)、馬英九總統 8 年任期(2008~2016 年)、蔡英文總統 8 年任期 (2016~2024 年),以及即將於 2024 年 5 月接任的賴清德總統,完成多次政黨輪替。 賴清德。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躍居「完全民主」國家 在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所評比的全球 164 國「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中,台灣 2023 年的排名高居第 10 名,超越德國(第 12 名)、日本(第 16 名)、英國(第 18 名)、法國(第 23 名)、美國(第 29 名)等民主前輩。台灣最顯著的是,它由過去多年來所停留的第 31~37 名直接躍升至 2020 年的第 11 名,並從此排列前 10 名。台灣屬於「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相對的,中國則屬於「威權政權(Authoritarian)」,它的排名也持續退步。 國會亂象僅是磨合過程 台灣自 1988 年起從威權體制開始邁向民主體制,迄今僅戔戔之 32 年。若與有近 350 年民主歷史的英國(1678 年至今),以及近 250 年的美國(1776 年至今)比較,台灣的民主成就誠屬非凡。 也許有民眾會對台灣目前的國會亂象感到氣餒,其實這是邁向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所必經的階段,類似的國會亂象在英國與美國國會均發生多次。英國國會將執政黨與反對黨雙方的座位席間各劃一條紅線,兩條紅線相距「兩支劍」的距離,就是要提醒朝野雙方克制,而且此「紅線」制度維持至今。 故我們應該了解台灣近幾年來的政治亂象僅是朝野雙方的磨合過程。在此過程中,儘管少數的偏激派會藉機博取聲量及騙取選票,但他們就像馬戲團的小丑,無關重要。相對地,雙方陣營中占絕大多數的穩重、開明及溫和派會設法坐下來討論,並找出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折衷方案。未來國家前途等大事也將循此模式解決,而這些參與會談的雙方穩重、開明及溫和派人士未來將在台灣扮演重要的角色。 按台灣地處中國大陸外海一角,過去多次成為族群爭執或戰爭中落敗一方的避難地,譬如西元前 8,000~6,000 年前遷徙渡海來台的「南島語族」、西元 1662 年來台的鄭成功、以及 1949 年來台的蔣中正。每次有大量外來人口遷徙至台,總是會因為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或資源,而與當地居民發生摩擦、爭執甚至打鬥。但在經歷一段磨合期後,雙方終將和平共處。 台灣應避免重蹈賽普勒斯 1974 年覆轍 位於土耳其南方 75 公里的賽普勒斯島在西元前 16 世紀,就有從希臘遷徙來的移民。該島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先後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希臘、羅馬帝國(統治 400 年)、拜占庭帝國(統治 1,000 年)、威尼斯(統治 1,100 年)、鄂圖曼帝國(統治 300 年)及英國(殖民 80 年)等多國入侵、占領或殖民。它的面積僅 9,200 平方公里 (約台灣的三分之一),人口 120 萬,其中希臘裔 77%、講希臘語、信仰希臘正教;土耳其裔 18%、講土耳其語、信仰伊斯蘭教。 希土裔兩族群在過去 400 多年來衝突不斷。1974 年 7 月島內希臘裔激進派發動軍事政變,企圖將賽普勒斯併入希臘,土耳其爰以此為由出兵入侵賽島。1975 年 2 月,土耳其裔族在北部自行宣佈建立「賽普勒斯土族邦」。1983 年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自行宣佈成立「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但不獲國際社會的承認。 1974年希土裔兩族群間爆發嚴重的流血衝突,希臘裔激進派發動軍事政變,企圖將賽普勒斯併入希臘,土耳其以此為藉口出兵賽島北部並占領至今。賽普勒斯自此一分為二,北部為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俗稱「北賽普勒斯」,約占三分之一面積,但不獲國際社會的承認。南部為「賽普勒斯共和國」,約占三分之二面積,並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是聯合國會員國和歐盟成員國。照片來源:wiki 台灣民眾對統獨立場及身認同趨勢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 2023 年電話訪問調查結果,其中在「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方面,持「永遠維持現狀」及「維持現狀再決定」立場者從 1994 年的 48.3% 增加至 61.1%。「儘快獨立」及「偏向獨立」從 11.1% 上升至 25.3%。「儘快統一」及「偏向統一」從 20.0% 下降至 7.4%。這趨勢顯示「維持現狀」一直就是大多數台灣民眾的立場。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蔡英文總統日前在「2024 新年談話」時表示,臺灣在她擔任總統這八年來,致力信守承諾、維持現狀,繼續堅守民主、守護和平。她期盼兩岸儘速恢復健康有序的交流;也期盼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共同尋求兩岸之間長遠穩定的和平共存之道。我們有信心對岸的穩重、開明及溫和派會透過各種管道知悉,同時我們的立場也會讓國際社會更支持台灣。 至於「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從 1992 年的 17.6% 逐年增加至 61.7%,認同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則從 46.4% 下降至 32%,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則從 25.5% 下降至 2.4%。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以上就是民族融合的過程,在過去近 80 年(1945~2024 年)來一直極為平和,這是可喜的現象,我們也應珍惜這一切。 按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可自由表達自己的立場及看法。我們應秉持此原則持續往前,「選對的人,走對的路,做對的事」。
吳國棟
2024-02-28
台灣原住民應引以為傲的祖先偉大成就
我原住民計 16 族 59 萬人(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卑南族、魯凱族、賽德克族、賽夏族、鄒族、雅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邵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若加上西拉雅族,則為 17 族。我們若考量西元 17~18 世紀渡海來台的「唐山公」與平埔族結婚的後裔,則「廣義」的原住民或「南島語族」應逾 1,600 萬人,約占台灣目前總人口 2,342 萬的 66%。 5,000 年前原住民祖先因各種原因開始自台灣渡海南下,怒海爭鋒,冒險犯難,篳路藍縷,創造了一個人口高達 4 億 2,000 萬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橫跨亞洲、大洋洲及非洲的海洋大帝國,成就非凡。 我原住民祖先在 5,000 年前發明的跨洋用「雙體船」,今日甚至被我國海軍的「沱江艦」匿蹤雙船體飛彈巡邏艦引用來設計船體,也值得我們台灣全體 2,300 萬民眾為他們感到驕傲。 一、「南島語族」人口:計 4 億 2,000 萬人,前10大人口國家為:印尼 2 億 7,000 萬(占該國總人口 98%)、菲律賓 1 億 900 萬(占 92%)、馬達加斯加2,000萬(占66%)、馬來西亞 1,400 萬(占 42%)、巴布亞紐幾內亞 130 萬、東帝汶 117 萬、紐西蘭 86 萬、汶萊 72 萬、新加坡 70 萬、台灣 59 萬。若以前述「廣義」的原住民 1,600 萬人計算,台灣排名應在第四,凌駕馬來西亞。 「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人口:計4億2,000萬人,領域以台灣為北界,東至夏威夷,東南至復活節島,南至南半球的紐西蘭,西南至馬達加斯加。照片來源:wiki 二、領域:以台灣為北界,東至夏威夷,東南至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西南至馬達加斯加。故成就不輸西元 2,000 年前至西元 1,500 年征服整個薩哈拉沙漠以南的班圖族(Bantu),或是十六世紀征服南美洲的西班牙人。 南島語系的擴散-「出台灣假說」:此派學說認為南島語族發展出卓越的航海能力,以台灣為起點,向太平洋地區移民擴散、並與當地人混血。無論是擇居於大島或小島,多遍佈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照片來源:wiki 三、遷徙路程: 西元前 8,000~6,000 年前來自亞洲大陸的「侗台」族或「南亞」族,因故分家後遷徙渡海來台,並打敗當時的「原住民」矮黑人。 往南遷徙:5,000~4,000 年前發展出卓越的航海能力,以台灣為起點,不斷向太平洋地區移民擴散、並與當地人混血。無論是擇居於大島或小島,多遍佈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是一大特點。 「中國沿海假說」:此派學說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反對台灣或東南亞島嶼是早期南島民族發源地的說法。照片來源:wiki 他們先擴散到菲律賓群島,主要是北部呂宋一帶。然後到婆羅洲、印尼東部,時間大約是在 4,500 年前。然後往東、西兩方擴散,東至馬里亞那群島(關島、塞班島),也到了南太平洋部份地區,往西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時間約在 3,200 年前。 1,700 年前擴散到中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以及美拉尼西亞(Melanesia)(如所羅門群島、加洛林群島)。然後往東到達玻里尼西亞(如吐瓦魯群島、大溪地島、柯克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夏威夷,最遠至南美洲復活節島。約在公元 500 年由印尼的婆羅洲,往西南一路至馬達加斯加。最後於公元 800 年來到紐西蘭。 前述的「大溪地島」(法語: Tahiti)就是 1962 年知名電影《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發生的地點。馬龍·白蘭度飾演一位公平對待船員的大副,最後率船員反叛船長並奪船。當時叛變船員們認為該島地處偏僻,未登錄在英國海軍的航海地圖上,不會被英國當局事後追緝到。 至法屬玻里尼西亞則是 1998 年電影《酷斯拉》(Godzilla)的「誕生地」。按法國曾於 1962-1974 在該群島進行地下核實驗,並「波及」到當地的一處海鬣蜥巢穴,導致一隻鬣蜥受到核輻射並突變,變成一頭類似恐龍並酷愛吃魚的大怪獸。它經由巴拿馬及牙買加,一路游到捕魚業盛行的紐約曼哈頓。尚·雷諾飾演一位法國國防部特勤局(DGSE)探員,率隊幫法國政府「收拾」核試驗遺留的殘局。 至於為何南島語族未往北遷徙、也未往西返回大陸則原因不詳,可能他們: 被當地人打敗。 不喜歡太冷氣候。 不再「適應」遠離海岸的地方。 四、南島語系的擴散學說 主要有兩派學說: 「出台灣假說」:多位西方考古學與人類學家從分析 400 種語言的發展史,構建出語言發展樹,認為南島語起源於台灣;或是從南太平洋各地出土的台灣玉飾玉玦、陶器紅彩、瓶口內凹、板岩石器等,以及台灣特有的「構樹」,推斷台灣是南島語最有可能的發源地,故「南島語的發源地在台灣」幾乎已是多數國際學者的共識。 「中國沿海假說」:此派學說認為南島民族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反對台灣或東南亞島嶼是早期南島民族發源地的說法。 我們也可據此合理推斷,南島語族來自大陸沿海地區,部分族群先遷徙至台灣,然後再往南擴張。原先在大陸沿海的族群也有可能沿著中南半島一路南下,雙方或有可能在馬來半島周遭海域接觸。但由於在台灣的族群發明渡海工具,積極開拓疆域,形成南島語系的擴散出自台灣的結論。 五、遷徙原因: 棲息地(耕地及放牧地)資源耗盡。 人口過多。 疫情。 棲息地資源競爭者太多。 部落間戰爭。 天災:地震、海嘯、颱風及水災等,災情嚴重 (按:台灣位於地震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中,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上。菲律賓海板塊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造成台灣地震頻繁。按 5,000 年前板塊碰撞一定比現在激烈及活躍許多) 氣候異常。 冒險犯難精神。 西元前2,000年發源自奈及利亞及喀麥隆的班圖族(Bantu),在近三千年時間征服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照片來源:wiki 六、打敗當地人的武器:外地人成群遷徙至一地,一定會遭到當地人阻擋、抵抗或甚至攻擊,因為後者不願分享有限的生活環境及資源。但南島語族究竟是憑藉那種武器或戰術則不詳。 前述提及南島語族跟當地人混血,讓我們覺得通婚是極重要的擴大族群策略。譬如一批 100 位移民進入一個 1,000~2,000 人的社區,透過通婚,兩族群很快就會融合成一體。歷年來考古學者均未提到這一批來自蕞爾小島台灣的族群如何擴及整個遼闊的太平洋區域,合理推斷他們當初不是以武力而是以懷柔、籠絡的策略,來贏得原住居民的合作及支持。 十六世紀初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憑的就是鋼劍、十字弓、盔甲、火繩槍、由歐洲帶來的疾病(天花、麻疹)、以及賄絡當地「盟友」原住民去從事後勤(建造和搬運攻擊小舟、挖掘運河等)。 至於西元前2,000年發源自奈及利亞及喀麥隆的班圖族(Bantu)征服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憑的就是鐵製武器。因為當時僅有他們懂得如何提煉鐵砂並鍛造成鐵製耕作農具及武器,前者可用來準備充足的作戰糧食,後者可衝鋒殺敵,遭入侵的當地原住民完全無法對抗。 七、遷徙方式:南島族群在公元前 2,000 年前開始使用帆,加上航海技術,先發明「雙體船」(Catamaran、Double Canoe),後來再在舷外加上浮桿,成為「舷外浮杆獨木舟」(Outrigger Boats),促成南島族群得以廣泛前往印度洋與太平洋中諸陸地與島嶼地區。 玻里尼西亞士兵戴著頭盔划著「風帆雙體船」(Catamaran、Double Canoe),他們使用「蟹爪形」船帆得以逆風前進。照片來源:wiki 雙體船是把 2 個瘦長船體連在一起組成的連體船,船體間用甲板橋連接,各具獨立的推動裝置。由於 2 艘小船橫向連接在一起,整體艦寛較闊,在海上可承受較大的風浪,因此較為穩定不易翻船,亦可張更多的帆。在高速行駛時,兩個較瘦長的船體可以大幅降低船身的阻力。 八、習俗 除了基因及語言相關外,南島族群還共享文化特徵,如紋身、干欄式建築、玉雕、稻田耕作、岩石藝術圖案等傳統和技術,也共享在遷徙過程中攜帶之雞、豬、狗、稻米、香蕉、椰子、麵包樹、山藥、芋頭、以及構樹(按:臺灣民間俗稱「鹿仔樹」,樹皮可以製造布匹及漢皮紙)。 台灣構樹的葉綠體屬「基因單倍型」,無法自然產出種子,需由人類攜帶其根部來進行無性生殖,此證明西太平洋各地的構樹均源自台灣。照片來源:農業部 台灣大學森林環資系曾與智利共組研究團隊,分析「西太平洋島弧」上的太平洋構樹樣本,發現各地構樹與南台灣構樹皆有相同的葉綠體「基因單倍型」,證明西太平洋各地的構樹源自台灣。因為太平洋構樹沒有「雌雄異株」,無法自然產出種子,需由人類攜帶其根部來進行無性生殖。 按太平洋構樹的樹皮是南島語族重要的資源,在祭典上會使用樹皮製成的布匹。太平洋構樹與南島民族間的共生關係間接證實了「出台灣假說」。 馬達加斯加人大多信奉傳統宗教,強調生者與祖先間的聯繫,人們謹遵往生者的忌諱來表達對祖先的尊重,在九泉之下的祖先就會保佑家人。他們認為遭遇不幸是因忽視祖先的願望和記憶的報應。族群強調「團結互助」、「命運」、「因果報應」,常透過占卜來確認吉日。遷徙至馬達加斯加的南島語族,後來與 1,500 年後由非洲莫三比克渡海過來的班圖族黑人混血,但仍保留這些傳統信仰。 以上這些馬達加斯加人的信仰及習俗,對遠在 1,500 公里外台灣的我們來說,是否有點熟悉?假如我們從「南島民族北來說」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切都很合理的。 (本文作者為退休貿易推廣人士)
吳國棟
2024-02-16
英特爾錯失轉捩點導致台積電崛起
據自由時報轉載《日本經濟新聞》編輯田中曉人的「從英特爾教訓看錯過戰略轉捩點的恐懼」,英特爾因誤判而錯失戰略轉捩點,導致半導體開發與製造龍頭地位最終被台灣超越。英特爾的跌宕顯示:「一個國家主力產業的重要企業,錯過戰略轉捩點的代價大得出人意料」。 英特爾第 5 任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1950-2017年)錯過了蘋果 iPhone 於 2007 年上市所創造的 ARM 架構智慧手機半導體的需求。他事後透露,蘋果曾詢問是否願意為第一代 iPhone 供應半導體。但他在需求前景不明下認為不符成本而拒絕。他在 66 歲過世那年坦承他當時完全不明白後果,他拒絕 iPhone 合約是因為擔心財務影響,「對利潤的執著深深滲透了這家公司」。 蘋果賈伯斯在2005年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宣布,蘋果公司將會把麥金塔平台從IBM的PowerPC過渡至英特爾的X86中央處理器架構。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圖右)手持一片晶圓,交給賈伯斯,象徵此後之蘋果電腦系列將採用英特爾X86處理器。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田中曉人也指出,曾將英特爾逼到絕境的日本半導體業也錯過了轉捩點,導致產業本身沒落。蘋果後來轉向與台積電合作,推進了智慧手機半導體的開發和生產,最終導致台積電之崛起。 英特爾錯過戰略轉捩點? 按歐德寧 2005 年接任執行長後,鑒於公司利潤衰退嚴重,於 2006 年處理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有製造、設計等部門 10,500 名或 10% 員工總數失業,終得在 2008 年減少損失 30 億美元。 其實歐德寧向來是主張蘋果與英特爾共同合作,他喜歡蘋果麥金塔(Macintosh)電腦的 MacOS 作業系統,甚於已合作多年的微軟視窗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並在 2005 年說:「我們已經接觸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很久了,未來應該要跟蘋果的 MacOS 作業系統更加親密了」。 但歐德寧在大刀闊斧裁員力挽英特爾利潤下滑之際,還要投入鉅資,去開發風險及獲利不可測的蘋果第一代 iPhone 手機所需的半導體晶片。萬一未成功,要如何向董事會及股東交代?他於 2017 年臨終前的「懺悔」,其實是在知道蘋果 iPhone 手機成功之後(按:蘋果在智慧手機的獲利,比英特爾銷售個人電腦處理器的獲利還多)。我們似不宜以「事後諸葛亮」來批評當事人當初所做的困難抉擇。 至於日本半導體業者,包括東芝、日本電氣(NEC)、富士通、日立、三菱、松下電器、瑞薩、索尼等業者在稱霸全球半導體(1989-2009年)之際,不知是否也曾婉拒蘋果的提案。也許他們當時也看不出蘋果 iPhone 手機成功的可能性。 圖為曼哈頓第五大道蘋果直營店外觀。圖片來源:中央社 如今電動車開發也一樣,日本電動車製造已被大陸比亞迪(BYD)追上。目前專精於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寧德時代(CATL),未來不排除收購因財務惡化而瀕臨破產邊緣的電動車業者,譬如無法如期履付已交付寧德時代電池的款項,乾脆投入電動車的製造。 寧德時代未來也似可與小米合作。按小米於投入研發三年多後,終於 2023 年底推出首部「示意車」。但董事長雷軍表示,「這次只發技術,不發產品」。雷軍過去也說,打造小米電動車是賭上了自己一生的聲譽(按:其實應該再加上「財產」),最後一次創業,只能成功。他也談到自己的「糾結心態」。這顯示開發電動車真的很花錢,失敗的風險也很高。 福特(Ford Motor)也正在改變其電動車策略。為應對過去一年特斯拉掀起的價格戰,福特 Model E 電動車虧損超乎預期: 2023 年稅前大虧 47 億美元,估 2024 年虧損將擴大。 若比較該公司 2023 年整體營收 1,762 億美元,稅前利潤 104 億美元,前述電動車的虧損吃掉傳統車三分之一的稅前利潤。由於不堪電動車業務虧損,該公司高層將放緩電動車投資,下一代電動車「只有在能夠獲利的情況下」才會推出。 日本豐田汽車似也懷疑電動車的未來,仍緬懷於傳統汽車的豐沃利潤。董事長豐田章男多次公開強調,豐田將持續專注在傳統汽車及油電車。這讓我們想到前述歐德寧的痛苦抉擇。 另有 132 年歷史的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早期稱霸於相機用膠片、電影膠片、相機等,1975年柯達一位工程師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台數位相機,但柯達當時認為,數位相機的發展將威脅到公司賴以維生的底片事業,所以停止研發。由於沉迷於高利潤的傳統膠片業務,導致轉型數位市場太晚,錯失戰略轉捩點,被日本尼康(Nikon)、索尼(SONY)、佳能(Canon)等後來居上,最後公司被迫聲請破產保護。 伊士曼柯達遭受相片數位化衝擊,瀕臨破產邊緣,2020年轉而跨足製藥產業,生產供應藥品的化學原料,並獲得聯邦政府貸款近8億美元,協助抵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有趣的是,柯達在 2012 年聲請破產保護時,為改善財務以避免倒閉,決定提前中止贊助奧斯卡頒獎典禮場地「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的 20 年 (2001-2021 年) 合約。柯達劇院除了冠上柯達之外,還有一個「伊士曼廳」,喬治·伊士曼就是柯達的創辦人及膠片/膠卷發明人。七十多年來,好萊塢電影業者幾乎都使用柯達的膠捲。 芬蘭諾基亞(Nokia)沉迷於傳統型手機的成功。也錯過轉型智慧型手機的良機,導致被蘋果及三星等,從 14 年手機擂台霸主(1997-2011 年)墜入深淵。 前述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擔心財務影響,「對利潤的執著深深滲透了這家公司」,其實就是全球所有最受推崇企業難以擺脫的宿命。股東們沉迷及執著於現在的獲利,讓執行長極難冒著風險去嘗試新的「探險」。 我們相信未來其他類似案例一定會再發生。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的名言:「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人們從來都不知道汲取歷史的教訓(History taught us is that people never know learn the lessons of history)」。 (本文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士)
吳國棟
2024-02-15
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於台灣,成為西方的國安風險?
據自由時報轉載《日本經濟新聞》編輯田中曉人的「從英特爾教訓看錯過戰略轉捩點的恐懼」指出,在當前美中對立加劇之際,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台灣,已成為美國巨大的國安風險。現在英特爾大幅增強半導體廠的產能,而美國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考量,鉅額補貼支持英特爾的擴產。 「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於台灣,成為西方國家的國安風險?」 半導體生產過度集中於台灣(按:90% 先進高階晶片生產及接近 100% 的 CoWoS 先進封裝),的確已成為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國安風險」,因為新一代戰機、飛彈、人造衛星、AI 繪圖處理器(GPU)、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裝置等,均仰賴先進高階晶片。一旦「台海有事」,西方世界將接近停擺。 台積電日本熊本一廠預計2024年第四季量產,熊本二廠即將興建並預定於2027年營運,「報載」的日本第三廠甚至將使用3奈米先進製程。台積電在日本的積極擴廠將大大減輕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國安風險」顧慮。圖片來源:台積電https://www.tsmc.com 目前台積電繼日本熊本一廠預計在 2024 年第四季量產,熊本二廠即將興建並預定於 2027 年營運,均獲得日本政府鉅額補貼興建成本。熊本兩座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逾 200 億美元,月產能逾 10 萬片 12 吋晶圓,為汽車、工業、消費性和高效能運算(HPC)相關應用,提供 40 奈米、22/28 奈米、12/16 奈米和 6/7 奈米的製程技術。至於「報載」的日本第三廠,製程將採用更先進的 3 奈米,規模及地點正持續評估中。 另一個焦點是 CoWoS 先進封裝,相信前述的第三廠建廠計畫一定會併入考量。因為 3 奈米晶片有此需要。假如屆時晶片完成後尚須運回台灣做先進封裝,則實務上無法解決風險集中之問題。而熊本一廠建廠成功以及熊本二廠即將動工興建,證明第三廠增列此項 CoWoS 先進封裝製程,在日本是可行的。 「CoWoS」是什麼? 「CoW」是「Chip-on-Wafer」,將晶片堆疊起來; 「WoS」是「Wafer-on-Substrate」,將晶片堆疊在基板上 「CoWoS」指的就是:「Chip-on-Wafer & Wafer-on-Substrate」(將晶片堆疊起來,再封裝於基板上),以減少晶片需要的空間,同時也減少功耗和成本。就宛如建商將蓋平房改成蓋高樓大廈。 先進封裝指的是2.5D以上的封裝技術: 2.5D 是指將部分晶片堆疊 3D 則是全部堆疊。台積電為大客戶蘋果的 M1 Ultra 晶片採用的集成 InFO(Integrated Fan-out)屬 2.5D 封裝技術,為另一大客戶輝達(Nvidia)的 AI 晶片用到的 CoWoS 則是 3D 堆疊,又稱為 3D IC。 台積電目前在 CoWoS 供應量還太少,這也是當前AI晶片出貨量卡關的主要原因。台積電規劃投資新台幣九百億元於銅鑼科學園區設立生產先進封裝的晶圓廠。 相較下,英特爾 3D IC 封裝技術「3D Foveros」是透過垂直而非水平堆疊的封裝方式,優化成本和能效,增進晶片效能。至於那一家功能較強、效益較佳,讓我們拭目以待。 日本JASM(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股權並調整為台積電 86.5%、索尼半導體 6.0%、電裝㍿ 5.5%,豐田汽車 2.0%,未來也可能配合第三廠或甚至第四廠先進製程的新增而納入新的合作夥伴。台積電未來在日本的積極擴廠相信可大大減輕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國安風險」顧慮。 對於台積電赴美日德投資所引發的「去台化」質疑,經濟部提出 4 大重點說明予以反駁,並強調「半導體最先進、最主要製程,都會繼續根留台灣」。 台積電也多次強調,該公司將秉持「最先進的製程根留台灣」的經營原則,因為日本第三廠開始量產之際,台積電更先進的 1、2 奈米或 0.7 奈米以下製程屆時將已在國內同時啟動。台灣也將可藉此加強與日本經貿關係的合作,未來並進而擴及至其他方面。 按台灣既加入西方民主自由聯盟,同盟內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各盡其職,各盡其責,互補不足,每個成員國都會在本身權益及整體聯盟利益間取得平衡,達到最大效益,這可印證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 (本文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士)
吳國棟
2024-02-15
小葉欖仁初抵台逢遇大葉欖仁,雙方相擁而泣
被大家視為在台土生土長的「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葉子及果仁均極為碩大,它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據台期間(1624-1662年),自印度引入台灣,或是經由海漂由外地移入,因為它的果實能浮於水面,故亦具有海漂植物散布的特性。由於台灣氣候潮濕多雨,陽光充足,極適合大葉欖仁的成長。早期它大多在海邊,現已廣佈各地。 「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照片來源:台灣糖業公司虎尾總廠 至於一九七0年代才開始由國外引進台灣的「小葉欖仁」(Madagascar Almond),其發源地是遠在南半球非洲東側的馬達加斯加。它主幹挺直、樹形素雅,枝丫(枝枒或枝椏)自然分層,輪生於主幹四周,層層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葉子極細小。由於樹型優美,宛如一把張開的雨傘,肯亞人稱它為「Umbrella Tree」,也稱「Monkey Tree」,原因是經常有猴子攀爬其上。小葉欖仁因此經常作為行道樹而被引種到世界各地城市與庭院中。 那大葉欖仁與小葉欖仁有任何關係嗎?它們均屬「使君子科、欖仁屬」。若根據它們的英文名稱:Indian Almond、Madagascar Almond,似乎隱隱指出方向。 這我們可從地質學去瞭解原委。約六億至八億年前,位於地球南半球的「岡瓦納 (Gondwana)」大陸由「盤古大陸(Pangaea」分離,再合併一旁的南極洲大陸及澳大利亞而成。「岡瓦納」大陸面積一億平方公里,約占當時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它包括非洲、印度、阿拉伯半島、中南美洲、澳紐、以及南極洲(Antarctica)等。岡瓦納名稱源於印度中部的岡瓦納地區,該地名取自梵語,因為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休斯(德語:Eduard Suess)在這個地方發現了岩石與南半球等其他大陸的共通性,於是以此來取名。 「岡瓦納 (Gondwana) 」(黃色區塊)合併右上方的南極洲大陸及澳大利亞(灰色區塊)而成。面積一億平方公里,包括非洲(剛果、喀拉哈里沙漠、蘇丹與埃及的「努比亞」、馬達加斯加、西非等)、印度、阿拉伯半島、中南美洲(舊金山? 亞馬遜區、拉布拉他區等)、澳紐以及南極洲等。西伯利亞(粉紅區塊) 在下方,一旁的Baltica大陸(青藍區塊)包括歐亞大陸西北地區。右下方的勞倫大陸(Laurentia)(紅色區塊) 包括北美洲、格陵蘭和西伯利亞東部。照片來源:Wiki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開始脫離非洲。照片來源:Wiki 後來包括非洲(含馬達加斯加)、印度、中南美洲、阿拉伯半島、澳紐及南極洲等位於東端的陸塊,自「岡瓦納」大陸脫離。然後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又脫離非洲,不久後印度又與馬達加斯加也分離,其中馬達加斯加停留在非洲邊,印度則北漂至北半球的「歐亞大陸」板塊南端並併入。由於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個板塊持續擠壓,形成廣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梵文:ཧིམཱལཡ himālaya),主峰「聖母峰」或「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海拔達八、八四九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廣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來自南方的潮濕氣流,使得印度潮濕多雨,雨量豐沛。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與非洲的距離增大。中南美洲、南極洲及澳洲也逐漸脫離。照片來源:Wiki 非洲及阿拉伯半島逐漸成形。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彼此分開,馬達加斯加停留在非洲一旁,印度則漂離。中南美洲成形並西漂。南極洲及澳洲南漂並彼此分開。照片來源:Wiki 當印度與馬達加斯加一同脫離非洲時,印度與馬達加斯加兩地均有原生種欖仁,我們可姑且稱為「中葉欖仁」(African Almond)(按:這均屬虛構)。由於印度雨量豐沛,「中葉欖仁」的葉片因此逐漸長大,形成「大葉欖仁」(Indian Almond),樹型體態也變得豐腴。至於馬達加斯加,「中葉欖仁」則因氣候乾燥,葉片逐漸縮小,形成「小葉欖仁」(Madagascar Almond),樹型變得苗條輕盈優雅。 印度持續北漂,最後漂至北半球的「歐亞大陸」板塊南端並併入。右側的澳洲(綠黃區塊)逐漸成形並東漂,南極洲(白色區塊)則南漂至南極圈。照片來源:Wiki 當「小葉欖仁」於一九七O年代由位於遙遠南半球的馬達加斯加飄洋過海,一路輾轉來台並見到「大葉欖仁」時,這兩位失散幾千萬年的「表姊妹」相擁而泣,熱淚盈眶,「一把鼻梯,一包眼淚」,令在一旁的台灣鄉親也不勝唏噓…….。 我們在台灣看到的小葉欖仁主要有兩種型態:(I)枝丫(枝枒或枝椏)幾乎呈水平形狀,葉片極為細小,樹型優雅大方,清新脫俗;(II)枝丫斜上,葉片也較大些,整體來說外型較前者略遜一籌。我們似可合理推測,前者彷如甫自馬達加斯加「移民來台」,還保留著鄉間少女羞澀的迷人氣息。後者則應是已在台居留近六十年的歐巴桑,逐漸喜歡上台灣的潮濕多雨及溫馨的生活環境。我們還可想像,在幾十萬年後,小葉欖仁的葉片終將因台灣潮濕多雨氣候而逐漸長大,樹型也將變得「體態豐腴」,再加上台灣遍地美食佳餚,終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變得像表親大媽大葉欖仁。這就是在地球上存活的動植物為適應周遭環境的變化而「演化與蛻變」(Evolution & Metamorphosis)。 「小葉欖仁」(I):枝頭幾乎呈水平形狀,葉片極為細小,樹型優雅大方,清新脫俗,還保留著羞澀的「鄉村氣息」,應是甫自馬達加斯加「移民來台」,還保留著羞澀的「鄉村氣息」。照片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小葉欖仁」(II):枝頭略為斜上,葉片也較大些,整體來說外型略遜一籌,應是已在台居留近60年,逐漸喜歡上台灣的潮濕多雨氣候。照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小葉欖仁現已逐漸取代黑板樹成為台灣各地的路樹,譬如:校園、工業及科學園區、廣場及大樓周遭等。按「黑板樹」(Palimara Alstonia、Green Maple)是在日治時期(1895-1945年)引入,其木材的材質鬆軟細緻,可為黑板材料,故稱之。黑板樹樹幹挺直,樹姿雄偉,成長快速、具遮蔭性,容易看出綠化的成果,因此當時的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於一九八三年訂為「綠化年」,並要求各縣市政府推廣綠化及進行評比,因此受到政治人物喜愛,因為容易看出「政績」,爰被喻為「政治樹」。惟由於該其木質鬆散易斷枝、花朵有異味、造成路面浮根突起等問題,最後遭到禁止再做為路樹,並旋即由小葉欖仁取代。但在其他地區猶存在。 「黑板樹」(Palimara Alstonia、Green Maple)樹幹挺直,樹姿雄偉,成長快速、具遮蔭性,容易看出綠化的成果。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於1983年訂為「綠化年」,並要求各縣市政府推廣綠化及進行評比,因此受到政治人物喜愛,被喻為「政治樹」。照片來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吳國棟
2024-02-08
王義川未來可能進入國會對我們的啟示
編註:本文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士,與電視名嘴吳國棟先生無任何關聯。 王義川未來可能進入國會嗎?據悉這是因應韓國瑜日前當上立法院院長及黃國昌再度進入國會的的選項之一,以防止未來可能癱瘓國會的正常運作,導致各項重要政策無法順利推動,影響到我國二千三百萬民眾的福址。但此議題目前尚待民進黨內部充分溝通及討論。 按近半年來大選期間,王義川的表現顯示他是黃國昌及韓國瑜的「最佳剋星」。還好未來民進黨可由新任不分區立委中邀請合適人員於五月間入閣,所空下的遺缺就可由王義川遞補。另外屬「正國會」系統中,唯一在立法院不分區立委的游錫堃辭去立委後,若能由同屬「正國會」的王義川遞補,站在民進黨力求黨內「派系平衡」角度來看,是很妥當的安排。這也凸顯出在選前遴選不分區立委人選時,有周全的考量,以應付未來任何各種可能的變化,確是很重要的做法。 目前迄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及新任閣揆組閣,尚有充裕的時間讓各方面充分溝通及討論,包括選民及社會的觀感。不過黃國昌近日的「積極表現」相信會使前述溝通討論的過程縮短許多。 據自由時報報載,針對三黨黨鞭協商上半年法定會期(二月至五月﹚開議日,藍綠提議於二月廿三日開議,但黃國昌當場反對並主張最晚二月十六日開議,並將要求韓國瑜召開協商會討論。他的舉止完全「符合」近日名嘴們事先對他的預測。 據報載,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黨團依過去經驗考量,二月廿三日是比較合適的開議日,前提是尊重朝野協商。主要有兩點考量,一是區域立委在過年期間有許多轄區選民拜年行程;二是新科立委需要時間裝修辦公室及聘妥助理。吳思瑤說,沒必要為了開議日期做意氣之爭,也不要搞「個人英雄主義」,因為立法院是「群策群力」,不是任何一個人說了算。 這使我們回想到居住在汐止的黃國昌當初在民進黨暗助下,首次當上區域立委(2016-2020 年﹚,惟他於隔年旋即遭到基督教右派信徒「安定力量」提案罷免。據悉黃國昌在面對陳情人就某些議題到他的汐止服務處陳情時,服務處人員處理不當,且事後黃國昌更在臉書公布陳情人個資,導致遭肉搜騷擾。 另外黃也遭批評「競選時愛相隨,當選後人不見」,再被批評面對選民態度高傲;還有選民服務不及格等,再加上當地國民黨籍人士也樂於拔刀相助,雖最後罷免案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惟未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故倖免逃過罷免厄運。 但他任期滿後不再競選連任,部分原因或與此有關。四年後改以不分區立委身分再次進入立法院後,隨即「積極表現」,顯示他似已「啟動」兩年後競選新北市市長的模式。若他未當選且屆時尚未與柯文哲鬧翻離黨,也不排除做滿四年任期。 2022年來訪的斯洛伐克國會議員在我立院議場「模擬演出」我國朝野立委攻防打架的模樣。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烏克蘭國會議員在議場拉扯。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針對我國過去多年來的國會亂象,其實這是朝野兩陣營間的「磨合階段」,英、美、日等許多民主國家早已歷經此磨合期。按西方國家民主制度設計的機制是任何重大決策的擬訂或決定,均透過事前充分溝通及討論,在取得各方的共識後,再去執行。 日本國會打架:女議員衝上同黨議員後背,伸手似要抓對方的頭髮。當時還是議員的安倍晉三則「冷靜地」望向另一方 (箭頭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然它的缺點是溝通決策過程或有可能冗長無效率,這也經常被獨裁國家趁機酸說行政無效率。但這遠比獨裁國家由那位獨裁者「英明果斷」的決定,導致政策推動失敗所付出的慘大代價減少許多。 其實前述「國會暴力」是邁向民主化國家的必經之路,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在十八世紀時也曾多次發生國會暴力,最早英格蘭國會議員甚至可以帶武器進場。後來為了防止議員械鬥,特意將執政黨與反對黨雙方的座位席各自劃一條紅線,兩條紅線相距「兩支劍」的距離,此「紅線」維持至今。 美國國會議員在議場使用凶器大打出手:一旁有人驚訝,也有人幸災樂禍看好戲,譬如議長就開懷大笑,「徛懸山,看馬相踢」,沒人上去勸架拉開 (1979年費城) 。按:美國國會大廈於1790-1800年設在賓州費城,1800年起移至華盛頓特區並持續至今,俗稱「國會山莊」。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由於我國一方面有「不友善」的鄰居虎視眈眈,一直視台灣是他的禁臠,伺機一口吞下;另一方面我國又背負著過去多年來的歷史包袱,相信朝野間的磨合期會較長些,但我們有信心這些問題終會順利解決。 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在十八世紀時也曾發生國會暴力,最早英格蘭國會甚至可以帶武器進場。後來為了防止議員械鬥,故將執政黨與反對黨兩方座席各自劃一條紅線,兩條紅線相距「兩支劍」的距離,此「紅線」維持至今 (如圖)。 按:照片左側是執政黨(Ruling),右側是反對黨(Opposition),我國「較委婉」的稱為在野黨。我們可看到左側執政黨陣營站立人數較多。首相或反對黨黨魁坐在第一排中間,靠近凸出的小議事台後面,執政黨內閣及反對黨「影子內閣」閣員分座其兩旁,其餘議員則依資歷深淺依序就座,最資淺的坐在最後一排。朝野黨魁發言時,要站立在該議事台後面,雙方唇槍舌戰,精彩過招。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很高興台灣這幾年來堅持往民主自由制度的方向前進,儘管一路遭遇大風大浪,但毫不畏懼,持續「在路上」往前邁進。 站在一旁的資淺議員及幕僚們仔細聆聽首相的發言。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吳國棟
2024-02-05
福爾摩沙(Formosa)的確是指台灣而非琉球
「葡萄牙人眼中的福爾摩沙不是台灣而是琉球(沖繩)」自 2017 年有台灣學者提出後,一直在台灣各界引起熱議。但我們將根據事實分析來確認福爾摩沙的確是指台灣。 按我們過去 500 年來都認為是葡萄牙帆船於西元16世紀由葡屬澳門航往日本做生意,在途經台灣時,船員被它美麗的高山峻嶺、林木蔥綠的山景震撼到喊出:「Ilha Formosa!」(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意思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因此被公認是指台灣。 後來的西班牙人及荷蘭人等也以福爾摩沙稱呼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總督安東尼·范·迪門(Antonio van Diemen)等亦以此稱呼此地。故「福爾摩沙」一直是當時台灣的國際通用名稱。日治時期(1895~1945)也沿用此名稱,但日語羅馬字「Taiwan」也開始出現。故台灣在國際上的名稱,除了「Taiwan」外,還有「Formosa」。 照片來源:Wiki, 「寰宇概觀」地圖集 台灣分成南北兩個島,面積幾乎與琉球(Lequio)幾乎一樣大小。日本(Ia Pan)則是龐大一塊,與一旁的中國不成比例。琉球被稱為「大琉球(Lequio Major) 」,台灣則被稱為「小琉球(Lequio minor)」。南邊的菲律賓也奇形怪狀。照片來源:Wiki, 「寰宇概觀」地圖集 惟 2017 年有台灣學者聲稱那應是琉球群島中的冲繩島,所舉證的理由是:「葡萄牙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長度約100公里。台灣則為東北西南向,長度約 400 至 500 公里,由此可見葡萄牙人認知中的福爾摩沙,係指沖繩而不是台灣。」 但若我們瀏覽 16 世紀通用的「世界地圖」(Typus Orbis Terrarvm)」,由知名的葡萄牙人歐提留斯(Abraham Ortelius)於 1570 年所繪製並出版,其中台灣分成南北兩個島,面積幾乎與琉球(Lequio)幾乎一樣大小。日本(Ia Pan)則是龐大一塊,與一旁的中國不成比例。按早期歐洲人繪製世界地圖,通常不會去實測,而是根據船長的「航海日誌(Log Book)」與船員的描述,再加上繪製者個人的「想像」拼湊而成。故前述那位學者依據「葡萄牙人非依實測資料,僅憑目視所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長度約 100 公里」來推翻國際界已廣用 500 多年的事實,的確有待商榷。 有趣的是琉球當時是被稱為「大琉球(Lequio Major)」,台灣則被稱為「小琉球(Lequio minor)」。原因竟然是當時琉球人口 3 萬多人且「較文明」,台灣人口則被粗估僅 1 千多人,且是海盜及蠻番出沒的荒涼之地。 番社采風圖‧捕鹿(1744~1747年):淡防廳大甲、後壟、中港、竹塹、宵裡等社熟番,至秋末冬初,各社聚眾捕鹿,名為「出草」。我們可看到三隻忠心耿耿的台灣土狗往前衝啃咬梅花鹿。按當時番社獵人頭也稱「出草」。資料及照片來源:wiki 至於葡萄牙人何以認為當時稱呼的臺灣(Formosa)是南北兩個島,原因其實很簡單也讓我們啼笑皆非。我們研判當葡萄牙人航經濁水溪出海口的大扇形沙洲時,被那廣闊的海面誤以為是「海」(按:我們可姑且稱為「濁水溪海峽」)。我們甚至可推測當時可能剛好有颱風即將迫近,所帶來的下降氣流使得當時周遭之視界變得極為清晰及廣闊。 其實要判定是海或河流,他們僅需溯濁水溪而上或是繞過台灣北部航至花蓮那一端就可輕易確認。但 16 世紀之際,台灣在這些葡萄牙生意人眼中毫無任何商機,故他們不會浪費時間去探勘。一直到約百年後在西班牙統治臺灣北部期間(1624~1642年),稱台灣為「艾爾摩沙」(西班牙語:Isla Hermosa),應就已明確認定。 葡萄牙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島上西部平原遍地是台灣梅花鹿。荷蘭東印度在據台期間(1624~1662),大肆獵殺這些梅花鹿,割皮曬乾後,鹿皮賣至日本以製作武士的甲冑,最高每年達 15 萬張,因為當時日本對鹿皮的需求很大。至鹿肉及內臟等則賣至中國。梅花鹿由於受到人類大量的濫捕,幾瀕臨絕種。台灣當時還有蔗糖、米、樟腦、檜木、金礦、200 年後蒸汽船所需之煤炭,以至當今的「護國神山」-高階 IC 晶片。 從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遠眺台灣中央山脈/小嶺長典攝影。照片來源:「薰風」季刊 至於那被船員驚嘆的美麗高山峻嶺、林木蔥綠的山景,我們可檢視那一張從距台灣蘇澳鎮烏岩角僅 108 公里的日本與那國島(Yonaguni)遠眺台灣中央山脈的照片。 這是小嶺長典近幾年所拍攝,但景象已可讓我們跨越時空,來到 500 年前的 16 世紀。當時葡萄牙商船經常由暹羅(泰國)裝滿檀香木、象牙、鹿皮、彩綢等,在停靠葡屬澳門後,再前往日本換取白銀(因當時中國商人僅收此「交易媒介」),俾以轉向中國購買瓷器、蠶絲、絲綢、茶葉等,再返回歐洲獲取暴利。檢視小嶺長典的照片,我們就可想像出當葡萄牙人航經台灣海峽時,眺望壯麗綿延 300 公里中央山脈,不自覺地喊出「Ilha Formosa!」的情境! 沖繩群島鳥瞰。照片來源:iStock Photo 若我們繼續「停留」在 16 世紀之際,台灣島自 50 萬多年前經由海底板塊運動而由海中浮上形成,中央山脈南北縱橫 500 公里,高峰連綿,海拔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多達 181 座,最高的玉山達 3,952 公尺。近 50 萬年成長的台灣檜木、扁柏、衫木等原始森林林立,一直未遭到文明破壞,景觀一定比前述那張小嶺長典的照片更令人嘆為觀止,這也難怪葡萄牙人會不禁喊出「Ilha Formosa!」。 2022/03/04 與那國町町長糸數健一(右中)及小嶺長典課長(右)來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拜會范振國處長(左中)及林育德課長(左),就邊境解封後台沖港口直航事宜交換意見。(按:在日本,町長為市町村的行政首長,即市長、町長、村長)。照片來源: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 反觀檢視琉球群島的各個群島;沖繩群島(含沖繩島)、薩南群島、先島群島(按:離台灣最近,含與那國島、釣魚臺列嶼或日本官方名稱「尖閣諸島」)、大東群島等,各島的山群絕無法與台灣的中央山脈比較,怎麼會有壯麗的景色,讓葡萄牙人喊出「Ilha Formosa!」。 前述照片攝影者小嶺長典應該就是與那國町的小嶺長典課長(右一)。他當時應該是使用大砲型攝影機,將兩地距離拉近。
吳國棟
2024-01-31
觀察台灣藍鵲家族群居生活的啟示
台灣藍鵲,又稱「長尾山娘」,是台灣的特有種,全世界唯一無二,早年台灣藍鵲因美麗的外觀而遭人大量獵捕,後來因保護妥善,數量有增加。我個人有信心它將會持續擴增。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觀察它們的群居生活並加以分析後,可從其中獲得啟示。 台灣藍鵲上一季孵出的幼鳥會留在巢邊,協助親鳥尋找巢材、餵食雛鳥或共同禦敵,屬於特殊的「合作育雛」行為,故整個「家族」可能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甚至可能還包括阿姨、姨丈、舅舅、舅媽、表兄弟姊妹等,族繁不及備載,但應不包括阿公或阿嬤,這是因為鳥類通常壽命不長,藍鵲也僅約10年。我曾在台北郊區山上看到近20隻輪番飛過馬路,但它們是一隻跟著一隻飛越,顯然警戒心很強,而不像鴿子及麻雀等成群一齊飛越。 通常鳥類是雄鳥與雌鳥終身伴侶廝守,共同扶養幼鳥,幼子長大後,被雙親趕走去自力更生,以利雙親再養育下一代。另外一種型態則是雄鳥授精後,隨即棄雌鳥不顧,轉而去尋找下一個傳精對象,由雌鳥單獨養育幼鳥,但這僅發生在食物豐富的熱帶森林區等。故台灣藍鵲的大家族群居生活模式在鳥類中的確是極稀現象。但若我們比較非洲及亞洲野生動物,譬如獅子、斑點鬣狗等掠食動物及大象、羚羊、牛羚、斑馬等草食動物的群居生活,以及老虎、豹、獵豹等掠食動物,雄性授精後,隨即離棄不顧,由雌性單獨養育幼兒。我們會發現前者「獸口」穩定,而後者則逐漸凋零。我們可由此得到一個結論:群居生活可克服各種問題,譬如覓食、棲身之處、抵禦外敵,從而讓族群得以成長茁壯。 我們兩千三百萬人目前居住在台灣,我們都想要維持目前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也想讓我們在經濟上保持競爭力去跟全世界競爭,但海峽另一邊有一位不是「很友善」的鄰居,一直虎視眈眈的想找個藉口將我們一口吞下。故我們每一位就要團結一致對外,但這不能僅是喊口號,必須確實身體力行。 我們可由觀賞英國電影「柏靈頓熊熊出任務」(英語:Paddington 2)得到一個啟示。那隻外觀萌萌呆呆的熊熊,一直以它乾媽的教誨:「盡量看對方優點而忽略其缺點」而與鄰居或陌生人包括獄友等有良性的互動,結果雙方都獲益良多:熊熊在收養它的全家五人齊力努力下得以洗刷它被控告偷竊的罪名;那些與熊熊一起逃出監獄的壞蛋獄友們,還毅然中斷逃亡行程,奮不顧身跳入深水將那瀕死的熊熊從受困的車廂中救出來。壞蛋獄友們雖然事後被逮捕,但獲得法官特赦而全獲釋放。最後鄰居們還齊力捐錢合購機票,讓熊熊的乾媽得以從遙遠的祕魯山區飛來倫敦,在八十歲生日那天,親自體驗及目睹倫敦的一切,一償宿願。讓觀眾在開懷大笑之餘,瞬間掉下眼淚。從本電影所獲得的啟示:「盡量看對方優點而忽略其缺點」,也可運用在我們的團結一致對外。 回顧台灣過去歷史的演變,我們居住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中有各種不同的想法及主張,這在民主社會中是很正常的現象。兩個陣營中皆有極少數極端分子,但絕大多數是穩重、溫和及開明的,雙方的穩重溫和及開明派可摒棄既有成見及意識形態,以誠懇的態度坐下來討論如何尋找出共識及目標,並努力及確實去執行及達成。至於雙方的極端派可以持續扮演在一旁針砭及鞭策的角色,發揮「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一個內部團結一致的國家,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及挑戰而往前邁進。 (照片取自網路)
吳國棟
2023-10-30
台積電在美日德設廠之利弊分析
台積電赴美、日、德等國設廠,可達風險分散之目的。但鑒於美國亞利桑那建廠不順,而日本熊本建廠順利,再考量日本勞工專業及敬業精神、基礎設施完善、地理接近台灣等各項因素,在日本進一步擴廠,是未來可考量的選項。 美國一直希望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原因是台積電在全球晶片先進製程高達九十%的占有率,萬一中國強佔台灣,全球(特別是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在幾年內將被中國挾持。 雖然外國媒體聲稱美國民間機構曾構思緊急時將台積電技術人員空運至美國,並炸毀台積電工廠,此一構想「不慎」外洩,其目的可能是「警告」中國別輕舉妄動。即使中國能恢復大部分台積電生產設施,但高階設備如EUV曝光機等,將繼續被美國封鎖,屆時台積電將猶如目前的中芯,僅能以低階DUV曝光機設法去製造高階晶片,故將不具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高達九十%先進晶片製程之喪失,將讓西方產業界在幾年內受到影響,中國或將以此為談判籌碼,要求美國放寬封鎖政策。 美國於是想到分散風險的對策,說服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其他國家如日、德等,也基於建立本國的中高階晶片生產設施,而以補貼方式力邀台積電設廠。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設廠一直無法按照原定計畫進行,部分原因歸諸於美國國內勞工環境及文化等。這導致日本熊本廠雖落後美國廠一年啟動建廠,進展卻很順利,甚至超越美國廠。另一方面,台積電需要台灣供應鏈的緊密支援,但部份業者赴美設廠有實務上的困難,原因很多。 日本廠進展順利,台日文化相容、日本人員素質及敬業精神不遜台灣,且台灣部分供應鏈可就近由台灣飛往日本支援,就像張忠謀所說,台積電工程師可透過台灣高鐵快速往返南北支援各廠。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積極重振半導體,日廠合作夥伴如SONY及Denso等也全力協助支援,幾乎是萬事俱備。 日本廠未來可進一步擴充規模,擴及日本其他地點,日本的基礎設施及高鐵系統等可充份支援,且中國攻擊日本的機率接近於零。 台灣也可由此獲益,中國在事先評估攻台的利弊時,會發現,既然耗費龐大代價強佔台灣後,仍無法完全掌控晶片先進製程以挾持西方國家,則中國攻台的企圖將再降低。 (作者是退休貿易人員)
吳國棟
2023-10-1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1130每日國際新聞擇要
自由時報
北市議會播「國有器官」 警察坐鎮
楊心慧
太厲害!不只棒球12強 台灣過去1週「狂拿12座冠軍」
陳定瑜
賴赴珍珠港 向陣亡將士致敬 花圈署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
陳昀
加入IPEF鋪路 強化與印度經貿關係
吳國棟
晶片禁令發威 南非對我國前倨後恭的關鍵
吳國棟
川普將如何面對騙子習近平?
林保華
台灣,有沒有普萊特?
李筱峰
建構東北亞的F-35空優屏障
吳國棟
城市詩風景
李敏勇
燦爛的星辰–移川子之藏
李筱峰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