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真相關文章

日本發射H3火箭成功的意涵與啟發

日本發射H3火箭成功的意涵與啟發

  二○二四年二月十七日日本太空總署於鹿兒島發射H3火箭成功,意味過往廿多年使用的H–IIA火箭將可功成身退。 日本17日順利將國產火箭H3二號機發射升空。(美聯社)   此舉大振日本發展新太空的信心和未來版圖,其意涵有二,第一,可大幅降低發射火箭成本。由於H3火箭的設計比較起現階段的H-IIA火箭大幅降低成本,約從一百億日圓降至五十億。由此觀之,日本刺激民間活用火箭和衛星發射的里程碑更加邁進。綜觀全亞洲,除了共產國家,作為民主國家的日本火箭發射地是亞洲少數擁有者,位在鹿兒島縣南端的種子島兩處。我國衛星發射多數委託美國進行,主因在於美國先進技術和發射品質。日本發射H3火箭成功後,從台日友好面向來看,未來不見得一定要從美國進行,民間或政府也可透過台日互動,進行降低經濟成本的火箭或衛星發射,或是國家在衛星數據交流上的安保考量。 第二,日本除了二○○八年通過作為母法的《宇宙基本法》,二○一六年起也通過《宇宙活動法》和《衛星遙測法》。前者在於推廣民間參與新太空商機和成立新創產業,後者在於避免民間業者取得高精密的圖像資料外洩給敵國,阻卻國家或同盟國之間的安保疑慮。進一步,二○二一年日本通過《宇宙資源法》,讓民間產業可參與外太空探勘和取得企業開發權等,契機在於日本積極參與美國的月球計劃和往後的火星計畫。在外太空資源浩瀚無垠之下,日本開始釋出政府擁有的部分太空科技與許可,透過官民合作以共同開創商機。換言之,新世紀日本透過太空相關新創制度和制度鬆綁,以國家主導同時和民間攜手合作,開創未來更多可能性的商機。制度開啟日本追求國家利益和民間發展新太空產業的活絡性,可作為我國發展太空的參考。 我國於二○二一年通過《太空發展法》、二○二二年於屏東縣成立旭海火箭發射場、二○二三年國家太空中心等獨立法人化等,都意在讓太空產業成為我國未來的戰略性產業。透過鄰近日本發展太空之例,從立法用意、制度鬆綁、民間誘因等皆可作為借鏡,或從外交上思索與日本建立太空交流,透過太空外交進行更多經貿、安保、科技等對話。 (作者是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
鄭子真 2024-02-19
日本登月成功的戰略意涵

日本登月成功的戰略意涵

  日本太空總署(JAXA)於2024年1月20號宣佈「小型月球著陸實證機」(小型無人探測器)登月成功,是繼美國、蘇聯、中國、印度之後成為世界第五個成功登月國。以往大家耳熟能詳的「輝夜姬物語」神話,當中呈現出古代人對於月球的嚮往,2007年日本發射「輝夜姬號」衛星進行月球探勘,進而在2023年4月由民間「ispace」公司,首次發射「白兔號」挑戰月球硬著陸成功卻撞毀,其主要業務是進行月球資源開發。從「輝夜姬號」衛星、「白兔號」硬著陸,再到此次「小型月球著陸實證機」的軟著陸成功,日本的月亮神話似乎不再遙不可及。 日本輕量級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圖為探測器登陸時的假想圖。(歐新社)   在這之前,2019年10月日本參與美國主導的月球軌道之多國間「Gateway」建設和運用、太空人登陸月球,或是基地建設等之阿緹米斯計劃。2020年10月八國的太空總署和部會共同簽署阿緹米斯共識,人類的共同登月計畫正式啟動。日本積極參與美國NASA的兩大計畫,一是阿緹米斯月球計劃以進行人類月球探勘,美日合作的月球計畫中透過此小型無人探測器進行。目前美國第二次登月計劃,預計讓女性太空人登月,並且研究位於月球南極的水資源;不論是哪一個國家或企業,都積極運用太空機器來分析月球上「冰」的成分。短期的太空建設,則是商業月球輸送服務。第二個計劃是火星探勘,人類目前設定的太空目標,是在50年後可以移居火星,因此作為中期目標,是先能夠自由航行到月球、取得太空資源、開發資源時的基礎建設等。 未來國家的安保或經濟成長,都將聚焦於地球到月球之間的各種新創活動和範圍的擴大。對於地緣政治、戰略考量、台日友好等面向,我國應可思考這其中的創新、合作、安保、經濟等要素來共創雙贏。 (作者是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
鄭子真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