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博相關文章

蔡總統,請給人民投您一票的理由

蔡總統,請給人民投您一票的理由

    論者建議,即使只有蔡總統一人,民進黨亦宜辦理全民調初選,期能充分掌握民情,也可逐漸將精心打造的成果向國人報告,俾利於第四年的執政與再登高峰。 資料照片 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2019年初,有4位關心台灣未來的長者,聯名呼籲蔡英文總統不要參選連任,然而,從民進黨主席的改選、蘇貞昌接任行政院長,乃至於所有府院黨要員全心投入立委補選的輔選,在在顯示蔡總統強有力的領導,無可取代,也無人挑戰,是民進黨最強最有力的候選人。可以預料,民進黨的總統初選,必定只有蔡總統一人,她也必將代表民進黨競逐2020總統大選,爭取連任。 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經由多家民調、多種對戰人選中,蔡總統似尚未取得領先的態勢。所以,4位長者擔心2020的選舉,然而,知悉蔡總統爭取連任的意願甚高,民進黨內將無人會甘冒不韙出來挑戰蔡總統,4位長者只好籲請蔡總統不要連任。當然,民進黨中央也有備而來,迅速表明除了蔡總統之外,不作第二人想。因若有第二人報名參選,勝負恐在未定之天。不過,初選僅是第一關,最終目的還是要贏得2020的總統大選。 為了破除大眾疑慮,證明給大家看,蔡總統確實是當今民進黨中的最強棒,且因在野黨有意角逐者眾,初選階段勢必針對當前的施政大力批評,所以,建議即使只有蔡總統一人,民進黨亦宜辦理全民調初選,期能充分掌握民情,洞悉民意,也可逐漸將精心打造的成果向國人報告,俾利於第四年的執政與再登高峰。  近3年來,蔡總統的努力與用心不在話下,然而,辛苦獲致的政績,卻未能完全反映在民調,其中因素固然不少,用人是否得當應是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例如:中央部會閣員中,有相當的比例,皆來自昔日的同一團隊。其優點是閣員之間彼此熟稔、情誼堅固、相互信賴、溝通良好,但也因為是長期的政治工作夥伴,默契十足,久而久之,已經型塑成同質性的組合,在領導者的駕馭下,大家想的都一樣,缺乏個人的特質,也無須能力、經驗的互補,更不可能逾越原本的主從關係,致難有建言、改變或創新作為。 此外,倘僅具縣市政府層級的歷練,驟然必須面對全國事務,在專業能力、宏觀視野、前瞻思維與領導作為等,難免有所不足。民主化以來,往昔的部會首長不乏享有極高的聲望,如今卻較為罕見。同樣的情形,也常見於國會議員,為數不少的立委,是由縣市議員出身,勤於選民服務,然而,其關注的議題常流於基層事務,疏於全國觀點、專業領域、政策論辯的問政格局。  2018地方選舉落敗只是初期警訊,2020大選則是直接對於蔡總統的考驗。在紛亂的世代,選民習於短暫快速瞬間狂熱的刺激反應,不耐緩慢冷靜探究批判的深思熟慮。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如何引領人民,在激情之中,仍能做出理性深層公義的選擇,應是當務之急,也是全體國民的責任。
張惠博 2019-03-16
彰師大前校長:一個「englishit」的教育題

彰師大前校長:一個「englishit」的教育題

  日前嘉義高中英文考題被懷疑有辱罵蔡總統之嫌,引發各界關注。翻攝畫面 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擁有開明學風,傑出校友分布各個領域,醫、學、法政、警界尤為出色,堪稱為高中名校之一的嘉義高中,本(2)月中開學的英文考題,被學生質疑出題老師有政治傾向且藉考題辱罵總統,遂向《蘋果》投訴,報導後引發各界關注,多認為命題不妥。 據查,該考卷第6題原文為:「President Tsai-englishit made some silly ____in her speech.」,計有「A、amateurs」、「B、disasters」、「C、parades」、「D、comments」4個選項,正確答案為「D、comments」。惟命題老師表示,本身並無政治立場,對政治也不熱中,主要是測驗學生的英文程度,別無他意。以蔡總統為題,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意識形態容或有許多的意涵,但就哲學面而言,意識形態可以界定為對事物的理解與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觀感與思維,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與價值觀等要素的總稱。準此,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必有個人的意識形態,乃至於政治觀點與態度。 但因師生權力不對等,學生也有思想的自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涉及政治話題,也不應表態支持或反對某一方。雖說只是寒假測驗,但學生閱讀了試題內容,其所造成的影響實難評估。此外,就評量學理而言,選擇題的題幹,不應岔題,分散學生專注力,選項尤須妥善配搭,提供學生仔細區辨,以選出正確的答案。然而,該題選項,都是負面的字眼,可見命題者的居心,實難以一句沒有政治立場或沒特別針對某一人所可掩飾。 進一步說,英文字彙考題,既在測驗學生能否正確選答「comments」,更無須拐彎抹角,將個人對於政治人物的主觀認知或價值置入試題中。前述作為,恐有違教師專業的表現與教學倫理。可惜,現行教育場域中,尚缺乏處理前述案例的準則,以致偶有教師擅自以幽默或引起學習興趣為由,做出逾越師道的事。建請教育部盤整現行法令或建立相關處理依據,並納入師資培育教材中,俾有益於深化民主公民素養。 嘉中校方與老師已發表道歉聲明,總統府發言人也表示,蔡總統並不以為意,請老師和校長不必放在心上。一般大眾多稱讚總統的氣度,但也有人感到失望。因言論自由固然珍貴,可是,教學過程中夾帶著人身攻擊,則非屬言論自由,有濫用教師權威之嫌,也濫用了言論自由。期盼具有法學背景的總統能提供大眾機會教育,以免混淆了言論自由的界線。 此外,若不想罵人,就不要用「silly」來形容呀!難道近3年來,總統的公開演講都找不到好的論點嗎?須知,沒有依據的評論是不公平的。甚且,若學生日後有樣學樣,也把老師改名為「張englishit」,老師能否也有雅量處之泰然,一笑置之? 相較之下,曾獲優良教師肯定的新北市鷺江國小劉老師就沒有這麼幸運。她因帶領學生參觀鄭南榕紀念館,去年考績即被評為乙等。劉老師教書13年,得過《天下》雜誌創新教學獎、藝術教育傑出教師獎、基隆市優良教師獎等獎項,調到鷺江國小任教5年,教學表現同樣備受肯定。劉老師感慨,她努力推動人權教育,卻遭到此下場,憂心產生寒蟬效應,未來老師不敢自行開發教材或活動。 但鷺江國小陳校長澄清,教師考績是由教師考核會議集體評定,每位委員投一票,依老師的整體教學表現綜合評量,才給乙等考績,與她帶學生參訪鄭南榕紀念館無關,但綜合評量的依據為何?有具體客觀的數據嗎? 總之,對於同一事件,每人皆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認知與價值判斷,所以,教育場域尤須提供對話與學習機會,傾聽不同意見,尋求相互理解,讓不同意見都能得到尊重,不宜濫用權威,以落實民主教育。
張惠博 2019-02-22
校園民主庸俗化

校園民主庸俗化

  一所大學校長的遴選,竟然造成三位部長黯然下台,實屬遺憾。在一本敘述蔡元培先生言行錄《何為大學》的書中,作者引述美國著名教育學者杜威,對於擔任十一年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所做的評論,杜威說:「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牛津、劍橋、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分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對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大學校長所為何事,值得借鏡。 眾所周知,全世界的知名大學,不僅具有創造知識的首要功能,堪稱人類知識的引擎,更是文化的堡壘,也是社會的燈塔。所以,這次台大校長的遴選,其過程與結果,各界要求自是格外嚴苛與殷切。然而,大學校園民主化以來,大學校長的遴選,自主性提高的同時,卻也產生不少流弊,這是不爭的事實,綁樁運作等社會步數幾達不堪聞問的地步,也令清高之士,裹足不前,難以跨出其研究天地,做出另一番貢獻。 誠盼大學校長遴選,歷經早期官派,變革為大學和教育部二階段的遴選,乃至於蛻變為當前的一階段遴選,能愈改愈好,痛定思痛,也讓三位部長的離去,獲得些許的價值,並能持續推動台灣好教育。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18-12-28
學歷見不得人?

學歷見不得人?

  翻開台灣選舉史,為了包裝或美化一己形象,填寫不實的學歷,當被起底之後,飽受指責,難逃落選厄運,所在多有。先前一位知名的政壇新銳,自己標註其學歷是某大學研究所。實際上,他是五月中剛被錄取的新生,根本尚未入學,不意外的,頓遭網友嘲諷與批評,是否影響其選情,自待觀察,所以,翔實記載,方為上策。 反之,較為老練者,為了迴避自以為不夠好、或是無關地緣的學歷,常有一些應變的作法,例如:明明要參選市長,卻不敘明其就讀的小學、國中、高中(職)、大學等階段之校名,僅填寫一所美國大學的碩士,以及某大學的博士班。令人莞爾,忍不住要問:大學以前的學業是如何完成的?是在哪兒完成的?有那麼不能揭露嗎?未註明位處哪一州、城鎮所在地的美國大學碩士,是何時前往?是如何念的?如何完成的?僅註明某大學博士班,理應尚未畢業,然而,還在學嗎?或已退學?實應明白交代,以免費疑猜。 期盼各候選人能依一般教育經歷的填寫準則,清楚呈現各階段的學校名稱、系所、起訖或畢業年月,以昭大信,這是對選民的基本尊重與誠信。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18-10-13
校務會議非大學最高權力機構

校務會議非大學最高權力機構

  長期在大學任教的師長而言,多尚存著校務會議是學校最高權力機構,惟,自一九九四年大學法修正與實施以來,明確規範系務、院務、校務會議的權限,校務會議,係三級中的一級。有關必須送校務會議的報告與審議的事項,也有律定的準則。大學內部,分層負責,各司其職,維繫著大學自主與教授治校的精神,並提供所有熱愛知識的師生,徜徉於知識的創造、傳播與推廣。上焉者,戮力為全人類做出貢獻,中焉者,能為國家社會服務,至少,也能追求個人的幸福。世界各國,無不重視高等教育的辦理,大學的類型,約可概分為研究型大學、一般型大學,以及實務型的大學,這樣全方位的人才培育,成為維繫國家的發展與進步的力量。 最近台大校長的遴選,再度引起各界的關注,尤其是教育部與大學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教育部管理與大學的自治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小的空間與彈性,言人人殊。 依現行大學的運作,校務會議係負責推選遴選委員,遴選委員的主要任務則在於遴選校長。自從大學校長改成由各大學一階段遴選以來,選風的確每況愈下,聽聞毫無顧忌的操作,確實令人咋舌。常見有意參選校長者,其本人或支持者,早早務色己方人馬,由系、院代表,一路護送,使其順利成為校務會議代表,校友代表與社會公正人士的推選,也一併納入操作,甚至,把腦筋動到教育部的代表。因此,當校務代表選出之後,數算校務會議代表人數,輸贏幾乎已定,校長人選也就呼之欲出了。識者咸知,這是近幾年來,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問題重重的主因。 大學應恢宏其引領社會的傳統價值,校長人選應以教育與學術為重,減少大學校長的政治性,較有益於大學的治理與發展,也能贏得普遍的尊重;大學校長的遴選,是應該加以正視與全面改革的時候了。 (作者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長)
張惠博 2018-05-14
想起台大前校長

想起台大前校長

  巴西裔學者保羅費爾利(Paul Freire)曾對教育做以下的定義:教育是互動的歷程,是受到世界調制的,進一步說,教育是受到情境或脈絡的影響。這樣的理解,應可用來探討當前台灣教育的議題。 最近,台灣大學校長的遴選與結果,使得教育的議題再度獲得媒體的關注。台灣大學幾乎是全體國人的光榮與驕傲,所以,對於誰出任台大校長自是無比關心。今年元月五日,台大遴委會的遴選結果公布之後,教育部高教司李司長即說,台大校長除了帶領台大發展外,期許能成為領頭羊,帶動台灣整體高教的發展,讓台灣整體高等教育能向世界競逐,這足以說明教育部以及國人對於台大的殷切期望。 然而,大家應記得,台大前校長,科技部與教育部於二○一七年三月底公布的論文造假調查結果,雖認為台大前校長並未違反學術倫理,但身為合作者之一,前校長仍有督導不周責任。因此,前校長雖早於二○一六年五月廿八日經校務會議通過續任,但他仍決定向校務會議要求任期屆滿不再續任。那時,前校長與台大師生的風範,獲得社會各界高度的讚賞。不意,此次台大校長遴選,卻發生了利益迴避與違反學術論文規範的爭議,使得台大的自治與能力,再度面臨嚴格檢視。 其實,不只是台大,陽明大學、高醫大、文化大學等校,近期的校長遴選,皆曾衍生爭端,讓各界對於大學遴選的公正性產生疑慮。因此,教育部高教司李司長在大學校長會議業務報告時,明確表示,「問題嚴重、大學要改變」,甚且,為了避免類似情況重演,教育部擬邀請學者專家與各校討論,希望在一年內透過修改大學法或相關法令,也讓更多校外與海外優秀人士能參與校長遴選。然而,攸關大學發展的校長遴選,絕不只是選制的問題,它應有國際視野、學術意涵以及對於人才的尊重,教育部長宜適時的提出其看法,以顯現大學應有的高度,並做為社會的表率。 (作者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張惠博 2018-02-07
羽球球后的球衣暴露了什麼?

羽球球后的球衣暴露了什麼?

台灣羽球好手戴資穎奪下台灣55年來首次亞洲羽球錦標賽金牌,奪牌後她在臉書上反映球衣尺寸不合問題,指出羽協應讓所有選手穿上合身裝備上陣,發揮最佳狀態。法新社        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 前校長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2011年,戴資穎以16歲又6個月之齡,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球后」。2016年,又以22歲6個月之齡,贏得香港羽球超級賽女單冠軍,累計所得積分登上世界女單排名第一,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世界球后」。2017年3月贏得生涯首座全英羽球公開賽冠軍,也是該賽史百年以來台灣第一人。4月30日,又贏得55年以來,台灣第一面羽球亞錦賽金牌,成就絕對非凡。 賽後,許多年輕朋友在臉書上,連連驚嘆小戴好球技的同時,戴資穎卻在Facebook表示,「打起來不是很開心」,賽服太大,而且,這已不是第1次,比賽中還得一直捲袖子、褲子。 猶記得,去年巴西里約(Rio)奧運,也同樣發生鞋子、服裝不合的事。同一個協會,一再出事,實在費解。難怪小戴要大呼說:「我只求能給我一套不用讓我顧慮太多的服裝,且要適用於所有的選手,不單單只有我個人而已。」 由此,可見小戴的大器,她不僅球技超群,更有宏觀的見解,與看見問題的能力,並樂於為所有運動員爭取權益,此等胸懷遠遠勝過於緊抱傳統與習慣、不思變通、不思解決問題的官僚或相關人員。世界球后都要遭受這樣的待遇,很難想像,體育或運動領域,究竟還存在多少問題?難道不應立即徹底解決嗎? 一如所料,5月1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多位立法委員輪番嚴詞批判,並表示要有人負責,然而,最後也只在「不以為然」、「難過、慚愧」聲中結束。誰的責任?如何督導?真能改善運動員的處遇?沒人知道。 當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時,在美國邁阿密馬林魚主場,為美國職棒「朗神」鈴木一朗舉行3000安的儀式,更製作了一支影片,共同回顧了一朗從日職時期到挑戰美職3000安打的過程,向這位傳奇球星致敬。賽前並搬出巨幅拼貼相片,寫成大大的「3000」數字,那是自2001年4月2日一朗首安,到2016年8月7日在科羅拉多,長達約15年,完成了3000支安打的畫面,這樣的貼心,差點惹哭一朗。對照戴資穎的待遇,何止天差地別?世界第一的小戴,絕不會吝惜與國人分享她的榮耀,反之,各界會做些什麼,令人好奇。 很不幸的,當國家正在戮力改革時,卻仍常見醉心於權力與利益的追逐,重視繁文縟節或是枝微末節,甚或,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管理,缺乏永續發展的願景與擘劃,不僅無法應付當前的變局,更不必說要面對未來。唯有進行價值的領導,才能誘發每一個人內在生命的熱情,願意揚棄舊的思維與做法,改革才有可能。
張惠博 2017-05-02
教育改革不必求「統一」

教育改革不必求「統一」

  免試入學,對學生而言,是福音,「全面免試入學」,也被認為是貫徹十二年國教目標的必要手段,然而,問題在於:大多數的國中生日以繼夜的讀書和學校從不間斷的測驗,其目的,僅在於篩選學生進入所謂的傳統名校或明星高中就讀,能如願的學生估計僅為十五至卅%。換言之,為了不到一半的學生進入自己心目中的學校,卻要幾乎全部的國中生放棄自己的性向與興趣日夜苦讀,實不相宜,這應是推動全面免試入學的一個關鍵考量。 其實,經過這幾年的社會溝通,幾乎超過一半的國中生,已經能依據自己的志趣選擇就讀學校,他們會選擇學習內容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的職校,剩下不到一半的學生也不必然都想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因此,教育部現階段實可以朝著「免試入學,就近入學」的方向努力,並全力投入於免試入學的相關前置工作,包括:如何採計國中在校成績、城鄉學區劃分、改變傳統名校的態度等,再過一、兩年,時機成熟,應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熱心教育的團體,也應支持新政府依據其新的思維與作法,協助實現其理想,倘有缺失,再提出檢討也不遲。 教育改革,不必然要採取全國一致的作法與步調,正如學校制服解禁,其意在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甚或是審美的培養,相信,也會有學校,很想保留他們美美的制服。所以,倘教育部在宣佈重大政策之前,能留給各縣市,甚至各校一些討論與作決定的空間,一定更有助於目標的達成,不必凡事求「統一」呀! (作者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
張惠博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