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相關文章

又來一個騙子!

又來一個騙子!

  不認同台灣的政客,想勝選就只能靠欺騙,而台灣人的「土直」,使騙子容易得逞。七年前出了一個唸「愛台灣」像唸經的騙子,現在又來一個說出賣台真心話,卻想吞回去的騙子。 馬英九當年在台灣政客蕭萬長這些人精心化妝下,心不甘情不願的表態台灣未來由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這句話並不是國民黨黨綱,深藍聽了恨得牙癢癢的,但為騙回政權,他們「含血、含淚」去投票。馬進了總統府,這句話就消失了! 國民黨與馬英九存心欺騙選民,蕭萬長就是證人,他向美方透露,國民黨的策略就是強調它對台灣認同,與民進黨並無差別;因為國民黨內部對「九二共識」及國統綱領有爭議,這些議題應擱置一旁,「等到立委及總統選舉完了再說」。 新騙子小辣椒與馬英九一樣是心向中國的統派,在黨內提名過程中已經喊出「一中同表」,不耐「偏安」的政見,但這種立場讓鐵桿藍亢奮,卻嚇死抬轎的本土藍。台灣轎夫被排擠不說,還要背負選民不能接受的立場,他們只有跳船。 在本土派跳船潮中,朱立倫的黨中央逼小辣椒不能再「一中同表」,而要依黨綱包裝,只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小辣椒顧不得誠信,很「委屈」的接受黨綱原則,吞回自己的「理念」,騙子本色更加鮮明。 小辣椒和馬英九兩個騙子的步數,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先騙到手再說。馬英九詐騙成功,因為深藍知道他的統派本質,喊民進黨的主張只是想魚目混珠騙票;小辣椒的急統不得人心,但被逼回黨綱還是擁抱不得人心的馬統。已經被馬英九騙過一次的選民,誰還會上當?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7-13
小辣椒算什麼派?

小辣椒算什麼派?

  老一輩的台灣人不喜歡吃辣,並有吃辣「不孝」之說;中國國民黨炒出一盤小辣椒,不合台灣人胃口;超辣的威力把國民黨欺騙和壓榨台灣人的神主牌也劈了,難怪掀起「本土派」跳船潮。 小辣椒口不擇言,也許還合流亡者一代的胃口,但卻理路不清,聽信統派的「理論」,接受中國的「一中」,還要跟他們「同」表,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頭腦會混亂到「各」與「同」不分的政客,可能只有馬英九與小辣椒兩人。 他們都是黨國一言堂時代,一個模子製造出來的「演講比賽」能手。黨國教條、「中華民族」大義,背得滾瓜爛熟,上場慷慨激昂,國民黨的「人才」就是如此貨色。 在國民黨一片反洪、跳船聲中,小辣椒只知玩弄語言烏賊騙術,自稱「正派」、「中華民國派」、「不是急統派」。剛要「一中同表」、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的人,厚顏稱「中華民國派」,誰能信?巴不得快簽「和平協議」,接受中國「和平統一」的人,不是急統派是什麼? 更荒謬的是她自命「正派」。國民黨內部派系,常見的說法只有本土派與中國派,本土派與統派,主流與非主流,並沒有所謂「正派」與「非正派」的分類。 不論蔣經國是否真心,他晚年說自己「也是台灣人」;小辣椒就是不會說她「也是本土派」,反而是自居「正派」,那是嗆本土派「非正派」、「邪派」。 面對本土派跳船,朱立倫大吹福建連江縣三名有脫黨前科的黨員入黨,為國民黨「注入新血」,荒謬至此,令人噴飯。連江縣是「法統中華民國」僅存的領土,這些人並不屬「本土派」,不知道朱立倫在亢奮什麼?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7-10
F-16擊落零式機

F-16擊落零式機

  有兒戲總統就會有兒戲的軍隊,把昂貴武器當玩具。兒戲總統思想混亂,口唸「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的小學生作文,洋洋自得,難道是在替被中國「和平統一」鋪路? 國家安全不是文學創作,不能憑空造句,只求對仗工整,聽來順耳。如果戰爭沒有贏家,何必紀念「抗戰勝利」,卻不紀念國民黨內戰失敗,「中華民國」被推翻? 如果和平沒有輸家,中國人更應該平反汪精衛和陳公博,因為他們相信與日本「戰必大敗」,「抗戰必亡」,成立「偽政權」,承認日本在中國駐軍及發展經濟之特權,保住半壁「淪陷區」的「和平」,不應該是「輸家」。 美國的原子彈造成日本投降,已屬不爭之論,馬英九卻吹噓中國「牽制」日軍,應居首功。把蔣介石「不戰、不降,不和,你來、我走」,一路後撤,寄望美國打敗日本,當作勝戰第一功,真是哈佛天才! 從九一八事件到盧溝橋事變,日本入侵中國已經六年,蔣介石並沒有對日斷交或宣戰,直到珍珠港事件發生,想「以夷制夷」,才追隨美國宣戰。中國「抗戰」並沒有勝利;日本是因為被美國打敗而投降。 美國以原子彈結束戰爭,但並不以如此大舉濫殺為榮,民間辦的終戰紀念活動,並不是把原子彈搬出來炫耀,而是把骨董戰機搬出來飛,讓人民體驗當年的真實情境。 馬政權要滿足不平衡心理,卻又搬不出抗日骨董,居然把美國提供對抗老共的F-16和IDF戰機塗上飛虎隊的鯊魚頭,和擊落日本零式機的功標,竟厚臉皮說那是「還原歷史真相」。 這不叫還原歷史真相,而是馬政權時空錯亂,精神錯亂!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7-06
康大開門 哈佛閉門

康大開門 哈佛閉門

  馬英九很小兒科,愛炫愛比,比好比爛都會插一腳,自我膨脹第一流,自吹自擂在他任內台美關係和「兩岸關係」都是「有史以來最好」,只是禁不起檢驗。 「兩岸關係好」,因為他凡事看北京臉色,不敢違越;台美關係好,因為他不敢有「非份」之想,不敢有意外。他這次中南美之旅,想「順路」到哈佛「演講」,但傳說只是「閉門會談」,真是沒面子。 哈佛學術自由,沒有什麼主張不能談。以「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自慰的馬大總統,不能在母校公開演溝,只能跟「師生」進行不三不四的「閉門會談」,他還知道什麼叫尊嚴? 在密室裡吹牛,倒更像他被指證在哈佛替國民黨當抓耙子,拿照相機偷偷監拍台灣學生反政府示威的醜事。如果闢室密談是哈佛的要求,那是哈佛有損清譽;如果是美國政府要求,那台美關係並不是那麼好! 如此見不得人的安排,馬英九能接受,更是可笑。國民黨愛吹它「開大門,走大路」,但這是開後門,走小巷。他溜進哈佛閉門會談,在馬政權的丟臉史上可以名列前茅。 馬英九骨頭還不如小辣椒硬,人家還會「撒嬌」,如果美國接待她的規格不比蔡英文高,她「幹嘛要去?」愛比東比西的馬英九更應該撒嬌,如果哈佛接待規格不如康乃爾歡迎李登輝,他幹嘛要去? 廿年前,李登輝總統回康乃爾大學接受傑出校友獎,他一語雙關,用高爾夫球「美國公開賽」,感謝美國對他開門;康大校長、師生及校友擠滿禮堂,聽他公開暢談「中華民國在台灣」和民主改革。這才是總統格局,這才是尊嚴。 康乃爾開門,哈佛閉門,馬英九還吹什麼牛皮?(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7-03
《星期專論》抗拒外力干預民主選舉

《星期專論》抗拒外力干預民主選舉

民主國家的領導人,由人民自由公開選舉,如果這個國家地位舉足輕重,或處境微妙,它的選舉都會有外力企圖干擾;只有封閉、專制國家,既無選舉,就沒有外力干預選舉的問題。 星期專論 王景弘 台灣雖然已經民主化,總統直選,並已一再政黨輪替,但國家地位在國際間尚未獲普遍承認,處境困難,每次總統大選都會受到外力干擾,其中最有能力干預的是美國和中國。 美國干預 意在確保不牴觸美利益 台灣地位涉及美國在亞太地區利益,而美國單方面承諾保障台灣安全,因此它預期台灣總統的政策主張,與美國政策利益不相牴觸,但美國堅信民主的普世價值,也沒有併吞台灣的野心,它對台灣選舉的干預比較間接,也可能透過溝通加以避免。 中國干預 意將台灣民主鳥籠化、香港化 中國自己沒有民主選舉,卻對台灣選舉明目張膽干預,並把干預台灣選舉做為步向併吞台灣的手段。它要把台灣民主鳥籠化,像它所擬定的香港特首「普選」辦法,候選人必需由它所控制的機構提名。 這兩個國家都想影響台灣的選舉,但性質與目的天差地別。美國的干預雖有違民主原則,但它的關切與台灣的國家安全利益有更多的重疊,彼此尊重對方的利益仍屬正常的國際行為。中國的干預則屬惡性的謀略,想透過支持它的代理人來併吞台灣,那是直接威脅台灣的獨立生存。 民主制度的運作,不受外力干擾是最重要的理想與原則。但像美國這樣強大的民主國家,不但為其自身利益,常干預小國選舉,它近代的總統選舉,也常受外力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干擾。 一九六八年,詹森總統受越戰拖累,放棄競選連任,全心謀求結束越戰,但共和黨的尼克森勸阮文紹不要妥協。詹森謀和失敗,他的副總統韓福瑞慘敗給尼克森。一九八○年大選,伊朗革命勢力佔據美國大使館,扣押外交官當人質,凸顯卡特無能形象,造成他連任失敗。柯林頓兩度競選,都有「外國勢力」,包括台灣與中國,秘密政治獻金,想換取政策上的有利回報。 但外力對美國大選的干預,有可能影響個別政黨、候選人的勝負,卻不涉及國家地位,而美國選民對外力干預極度敏感,其影響不足輕重。 二○一六年台灣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主客觀條件都遠比國民黨的洪秀柱優越。國民黨一向自鳴得意他們懂英文、有國際觀,但兩岸政策協會民調以七項指標所作的調查,不論是兩岸政策的認同、領導能力、維護台灣利益、可信賴度、政策可行性、對民意的了解和國際觀,蔡英文都大幅領先。 洪秀柱擁抱中國 形同馬政權第三任 在客觀條件上,洪秀柱擁抱馬英九,擁抱中國,把台灣當中國「一隅」,形同在競選延續執政失敗、顧人怨、腐化的馬政權「第三任」;她沒有執政黨利基,而有執政黨的包袱。 在主客觀的劣勢下,洪秀柱稱要打「非傳統選戰」,明顯要借外力干預,靠造謠和政治黑道介入。她沒有國際觀、沒有本土觀,不論是經濟、文化、教育,都只有接受中國併吞的中國觀。她迎合中國的「民族主義」,唱反美、反日、「反台獨」論調,更凸顯她以選特首心態在找中國助選。 蔡英文訪美 爭取美國保持中立 蔡英文訪美的目的之一在爭取美國保持中立,讓台灣選民有自由選擇的空間;她的「大陸政策」在維持現狀,尋求台灣有重建與發展的穩定環境。洪秀柱則嚴詞排斥保障台灣安全的美國,找存心併吞台灣的中國勢力助選,兩人格調高下立判。 前總統李登輝的國安會官員曾永賢,曾引述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的談話,指出中共所謂「寄望於台灣人民共同完成統一大業」,所寄望的不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而是指外省人的第二代或非主流派人士。 但那一代的大中國主義者,已經到自然淘汰階段,洪秀柱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她一失敗,將來國民黨即使以現在的名號繼續存在,也不可能再推出中國出生、以犧牲台灣,接受中國併吞為政見的總統候選人。 面對這一局,洪秀柱和中國勢力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打爛仗;如果她贏了,那是台灣的災難,自由選舉將轉變成中國控制的鳥籠選舉,台灣「香港化」的命運難逃。珍惜台灣民主的選民必須嚴肅看清這個局面,堅定作出選擇。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28
政治切割熱

政治切割熱

  民主政治透過選舉不斷尋求改變與進步,候選人根據新的情勢與人民的期望,必須有所選擇,有所割捨。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兩個知名度最高的參選人,一來就忙於切割過去,而國民黨的意外候選人洪秀柱,卻反常的抱錯人與割錯人。 共和黨聲勢前段班的傑布.布希,政治朝代家族顯赫,哥哥、爸爸都當過總統,如在中國,當然是紅二代,在台灣也成靠爸族,在美國卻有利有弊:知名度雖高,但自己條件再好,也難以凸出自己的獨立性格,和選民對「又來一個布希」的排斥。 傑布哥哥征戰伊拉克及阿富汗,虛耗美國國力,選民事後諸葛,頗有煩言;他爸爸在第一場伊拉克戰爭後,聲勢如日中天,但碰上經濟衰退,他又推翻不加稅的承諾,被選民嚴懲。 傑布想四兩撥千斤,說他一出生就看到他老爸,第二天從醫院回家便看到他老哥,他愛他哥哥爸爸,但他的競選刻意避開「布希」的「盛名之累」,在一度猶疑後,更坦言如果當事後諸葛,出兵伊拉克是錯誤之舉。 民主黨的希拉蕊已經以第一夫人身分住過白宮,八年前爭取提名敗給歐巴馬,獲任新政府國務卿,這次再投入選戰,在民主黨輕易取得絕對優勢,但她的初選政見比歐巴馬更自由派,也與柯林頓的「折中」政策切割。 傑布要切割哥哥爸爸,希拉蕊切割老公和歐巴馬政府,但不是切割選民;洪秀柱擁抱執政失敗的馬英九、切割國民黨,更切割選民,而國民黨也有人要切割她,真是與民為敵的罕見「非典」政客。國民黨長於靠包裝高雅騙選票,還在出了難以包裝,也拒絕包裝的磚,選民可以眼界大開了!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26
藤條與轎夫

藤條與轎夫

  當王金平拉起洪秀柱的手,三呼「義不容辭」,並為自己言行不檢道歉時,他已完成自己的歷史定位:嘸路用。 當洪秀柱以藤條對付學生,在立法院動手武鬥,開口罵街的新底舊底音影俱在,她也完成歷史定位:暴力「秀」。 嘸路用碰到暴力「秀」,更像膽小的初中生碰到暴力訓導主任,只有俯首認錯,乖乖寫悔過書,公開向威權道歉。 也許有人會說,別小看老謀深算,能屈能伸的王金平,當年毛澤東不是忍氣吞聲,向蔣介石高呼委員長「萬歲」,結果是蔣介石落敗「避秦」台灣「一隅」?但這樣比喻太抬舉王金平了。 王金平自稱「藍皮台骨」,但「台骨」如果是這個德性,那是對台灣人的侮辱。台灣人即使不像暴力秀那樣好動手動腳,但也不致窩囊到比不上楊志良,連表都不敢領。 台骨是不見容於國民黨,不受老一代法統派信任的;國民黨的心態和黑箱政治,也不是所謂本土派黨員所能信賴的。但這次所謂初選機制,好歹可以比較透明的競爭,逼國民黨改革,王金平卻選擇或被迫棄權。 如果是因為自己被馬英九抓到把柄,被迫棄權以保他或他朋友的既得利益,那他應該是閉嘴認了;坐七望八,轎夫已當了一輩子,何苦虛張聲勢? 但如果只是馬英九和他的鐵桿深藍排斥他,他應該挺身一戰,訴諸民調公決。他不敢選擇如此,又心有未甘,只凸顯他的嘸路用。 灰頭土臉的王金平,只保住最後一絲尊嚴,拒絕在藤條下當轎夫頭,但從義不容辭願接受徵召,到馬家紅磚出線,被徵召去喊「團結了」,為大選輔選三呼「義不容辭」,所謂本土派還有什麼老臉面對選民?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22
連戰欠我一個回答

連戰欠我一個回答

  洪秀柱通過國民黨初選民調,大談副手條件,第一是「本省籍」,這話赤裸裸的宣示,在國民黨的老人世界,台灣人不能選總統,只能當高級「外省人」的幫傭。 這是蔣經國模式、連戰模式、馬英九模式,和更中國的洪秀柱模式。現在有「外省籍」同行看不下去,直斥「外省人」惡質的歧視台灣人。 他們一本良知,無懼於「操弄族群」的指控,令人敬佩。台灣人對於長期受不公不義的歧視,心知肚明,卻多抱隱忍,不願碰觸,讓歧視繼續存在,甚至讓年長的外省族群視為理所當然。 國民黨的「省籍」歧視很醜惡:種族或族群的歧視,都是多數歧視少數,不會是少數歧視多數。美國被歧視的是黑人,不是白人。 南非在種族隔離時代,少數白人殖民統治,歧視多數的黑人。國民黨遷佔台灣,自命代表中國,行殖民統治,靠排斥台灣人來把持政權,讓台灣人當花瓶副手已經是恩典。 投靠國民黨的台灣人,沒有民主改革的基因,出不了有種的人才;國民黨則歡迎台灣人順民以妝點門面;歧視和被歧視者構成貪腐集團。 李登輝要使國民黨本土化,首次總統直選找「省籍」模稜兩可的連戰當副手,但連戰卻深藍依舊。 二千年大選之前,他訪問華府,大吹台灣沒有族群問題,我忍不住問他:台灣在經濟、文化各方面,可能已沒有族群問題,但在政治上,從蔣經國、李登輝、宋楚瑜、林洋港、陳履安到連戰,都用外省人與台灣人搭配,你怎麼解釋? 連戰躲閃,說他最討厭分什麼台灣人、外省人,「我們都是中國人(句點)。」他想以強暴別人的認同,來逃避政治歧視問題的存在。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19
黨國一磚出師表

黨國一磚出師表

  黨國一磚在中常會發表政見,搬出國共兩黨最激進用語,反台獨、民粹、分離主義、「救國」,集各種辣椒爆炒,其中,不能「偏安一隅」更是超辣。 蔣介石高喊諸葛亮的「漢賊不兩立」,弄到賊立漢不立;現在一磚更猛,補齊封建思想的下一句,「王業不偏安」,真是時空錯亂到極點。 從不滿「國家」定位模糊,國民黨缺乏「救國」理想,到質疑老K黨只想「守住偏安一隅」的現狀,一磚的「國」與人民認同的「國」不同。台灣是一國,不是中國的「一隅」。 天龍國永遠凍結在制憲那年,不能面對它被中國人民推翻,倉皇流亡佔領台灣的事實。失意的蔣介石法統寵臣曾罵太子蔣經國「小朝廷」,偏安台灣,只因他不再喊「反攻大陸」。 現代國家並不是一人、一黨所有,而是一個固定領土的人民,基於共同理念、利益與需要所建立。民主的台灣並沒有選擇成為中國的一部份,流亡台灣的國民黨,既沒有「偏安」的問題,也沒有「偏安」的必要。 當年的憲法,領土並沒有台灣,在國際法上台灣主權也不屬中國,自非中國「一隅」。如果國民黨認同民主,認同台灣,何來「偏安」? 國共兩黨已重修舊好,國民黨如水土不服,大可不必屈居台灣,而應打包憲法「遷黨回國」,結合台商「爭取民心」,從中共手中奪回中國的「主權與治權」,那才是「救國」之道。 老蔣喊「漢賊不兩立」還可以騙被迫流亡的軍民;一磚喊「王業不偏安」可能連七老八十,享盡偏安之福的人都騙不了。這句封建的千古名言,只是用來包裝「一個中國」,掩飾把台灣併入中國的美麗謊言。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15
死背成語比賽

死背成語比賽

  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論述語言文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認為中國因文字障礙,條件不及美國,雖派學生出國,學會英語,卻學不到英語所代表的精神,因為學生已受中文教育,先入為主,受傳統文化束縛。 「國粹」派可能痛批這種觀點,但以最近爆紅的兩句成語,「拋磚引玉」和「義不容辭」來看,李光耀的話不無道理。在美國宣佈要競選總統的人,如果用這類說法當參選「理由」,那真會教人笑掉大牙。 既然自認是磚,卻要爭取「領導」國家的大位,豈不更像午夜脫口秀?什麼政見未談先哭窮,自稱是「國民黨有史以來最窮的總統候選人」,把「一生清廉」的蔣經國和富豪榜上的連爺爺都抹黑了! 就算她「最窮」是事實,她卻不提一個更重要,也沒有人能否認的事實:她是國民黨有史以來總統候選人條件最「磚」的人。 「義不容辭」同樣是假仙的鬼話,自認「眾望所歸」,卻要等再三「恭請」,才勉為其難接受;但用在此時反而更像分手的信號,凸顯這是馬王鬥爭的最後一役,黃復興與抬轎派的最後攤牌。 國民黨初選的成語比賽,與老「法統」崩盤前的第一屆總統選舉對照來看,更令人對「拋磚引玉」和「義不容辭」為之捧腹:早年受美國教育的北大校長胡適,勸進李宗仁競選,寫白話文,用西方競技比喻:「第一雖只一個,還得要大家加入賽跑,那個第一才是第一。」 李宗仁的師爺則深受傳統文化洗腦,回信勸胡適參選,除呼應「大家加入賽跑」之外,更稱「以學問聲望論,先生不但應當仁不讓,而且是義不容辭的」。拋磚得磚,義不容辭的卻瞻前顧後,悔之晚矣!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12
小英吃麵 國共喊燒!

小英吃麵 國共喊燒!

  馬英九自稱在當預官時,曾以「粉碎共匪統戰陰謀」作系列演講,獲選海軍優良教官。過去七年,如果他堅定粉碎中國的統戰「陽謀」,他的民調支持度也許不至於衰小到九趴。 但他得意忘形,腦袋出了問題,不但不粉碎「共匪」統戰,反而附和「共匪」對民進黨、對台灣統戰,硬要逼台灣接受虛構、不存在的所謂九二共識。 蔡英文宣示台海「維持現狀」,朱馬黨與老共一個口徑要求「說清楚」;馬英九跟習近平同調恐嚇,不接受九二共識,會造成台海動盪;他的跟班喉舌還活在一言堂時代,狂叫蔡英文犯規,訪美沒提九二共識。 過去六十幾年,美國有關台海「現狀」,語意明確:「兩岸」現在是分離的、不是統一的、沒有政治關係的。台灣人民的認知也是彼此「不同國」,各拿各的「國民」身分證和護照,中國旅客入境台灣與美國人同屬「非國民」類。 「現狀」當然不是指「將來」。國共否定現實與民主原則,要剝奪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把台灣未來命運鎖定只能併入中國,更把「未來」說成「現狀」,民進黨沒有權利或義務接受這種荒謬立場。 朱馬黨叫囂蔡英文「說不清楚」,那只是政治操作的爛把戲。如果不照他們的話說,或不合他們的意,再怎麼說他們都要喊不清楚,目的在讓蔡英文陷入他們的圈套,忙於辯解,居於守勢。 朱馬黨做球矮化小英訪美是「應考」,還要她附和九二共識;中國大使崔天凱接球亂殺,妄言蔡英文應接受十三億中國人的考試,反而讓小英點出民主價值,和只有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才是她主考官的「現狀」。國共活該灰頭土臉!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08
馬家「抗日」史觀

馬家「抗日」史觀

  馬英九的國民黨面臨崩盤,鏡中有磚無玉,只能毫無品格的不斷跳針,嘮叨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不清楚」;其實真正胡言亂語,什麼都說不清楚的是他自己。 他對「中華民國」是國家,還是政府,說不清楚;「抗戰」時的「中華民國」與現在的「中華民國」,分不清楚;美國與「台灣」關係,和美國與「我國」關係,說不清楚。 他以為美國學者也跟他一樣靠背國民黨教科書在混日子,接受他那套「美台」關係目前處於最佳狀態,主因是「二戰以來的堅定友誼」的鬼話。 中國「抗日」時期,秋海棠有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與日本妥協的汪精衛政府,大清遜帝的滿洲國政府,中共的人民政府,和外蒙古政府。台灣在日本旗下,是敵國美軍空襲的目標。 蔣介石政府代表盟國以「戰勝國」的傲慢態度,佔領戰敗國領土台灣,繼以戒嚴統治企圖佔有。美國與蔣政權斷交時,蔣經國不是為台灣人民的權利說話,而是對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哽咽埋怨,蔣家萬年政府與美國的「抗日」盟國情誼被出賣。 但後殖民地的台灣,人民爭來民主,選出混名「中華民國」的新政府,與蔣家或毛家的中國政府無關;「美台關係」的進展是因為台灣的民主演變,也與美中的「抗日」情誼無關。 馬政權邀蔣介石舊友的後人「來華」記念「抗戰勝利」,惡質扭曲歷史,凸顯謬誤:陳納德的飛虎隊是高薪聘的傭兵;杜立德首炸東京跟台灣有什麼關係?魏德邁配合蔣介石,但史迪威嚴格監督美援物資,力促蔣介石積極作戰,他的後人也不見容於馬英九! 沉迷於中國「抗日」,馬家國民黨,遠離了台灣民主的現實!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05
總統夢與總統料

總統夢與總統料

  從「拋磚引玉」到可能要動用「防磚條款」,凸顯國民黨這個騙子集團賊星該敗;自喻為磚這樣毫無自信的成語顯得荒謬:丟出一塊磚,並不能引出玉。 以黨內初選決定總統候選人,本來是打破密室黑手的進步措施,有志參選者,不論是磚是玉,在黨內先受考驗,擺開任人選擇,條件最優者自然脫穎而出,沒有再「防磚」的道理。 美國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也是從密室協商改革為公開初選,大咖小咖自由參選,誰贏誰拿走。國民黨想學美國民主進步,卻要保留最後「棄磚」的權利,這便造成當前紛爭不休的笑話。 磚可以作總統夢,玉才是總統料。沒有總統料而作總統夢的人很多,見怪不怪。在美國要有全國知名度不容易,想問鼎白宮,必須在公、私領域有傑出表現,而被認為是總統料;自以為是總統料的自戀狂只能作夢。 明年美國大選,共和黨大咖小咖,開記者會、或在網路上發表聲明,宣布參加或考慮參加初選者,已經有二十幾人,其中有人是民航機長、企業主、政治幫閑,這些人明顯是磚,聊備一格,大部分是鬧著玩的,不可能出線。 連已經有點名氣的前紐約州長派塔基和前國會參議員桑托倫,民調都只有兩趴,只求能擠進前十名,入圍首輪電視辯論會,再看聲勢有沒有起色。 被認為有總統料的共和黨大咖,目前民調有五人支持度十趴,同列第一,包括「哥哥爸爸真偉大」的前州長傑伯.布希、威斯康辛州長沃克、現任參議員魯比歐、前阿肯色州長哈克比和黑人醫生卡森。 這樣磚玉俱全,自由選擇,選民挑出來的就是玉,那只有尊重;是磚是玉,不是聽黨老大密室決定。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6-01
《星期專論》美台關係應該正常化

《星期專論》美台關係應該正常化

華府與北京及與台北的關係,最近幾個月開始有一些微妙變化。隨中國在東海及南海強勢企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美中關係呈現新的不信任和緊張;隨台灣民主政治的演變,華府則開始強化雙邊關係,也朝雙方關係正常化漸進。 星期專論 華府定位台灣是「極重要夥伴」 最引人注意的有幾個動向:第一,華府決定派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梅健華出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明顯提升台北處長的地位與官方性質。第二,國務院主管經濟及商務的助理國務卿芮福金(Charles Rivkin),五月底訪問台北磋商經貿問題。第三,美國首度邀台灣參加環太平洋兩棲作戰研討會及觀摩美軍演習,二十二個應邀國,沒有中國。第四,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及其副手,開始定位台灣是美國「極重要的夥伴」。 對比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漸進做法,華府最近一連串的作為,有它明顯的意義。首先,它反映美國的戰略利益:美中關係正常化的「聯中制俄」戰略考慮已不存在,反而是中、俄聯手挑戰美國戰略利益;「棄台灣論」者以美中分歧只有台灣問題的假設,根本錯誤;美中矛盾不少,重點在霸權之爭。 肯定台灣民主深化 符合美國價值 其次,它反映美國的價值與肯定台灣民主演變:中國並未走向民主與負責任,反而是台灣變成一個蓬勃的民主、卻缺少國際承認的國家。美國可以打壓以戒嚴統治台灣的兩蔣政權,但打壓民主模範的台灣便違反民主理念,不公不義。 同樣重要的是時間因素:台灣人民直選總統與國會已逾二十年,也經過政黨輪替,明年政黨輪替極可能再發生,民主已深化,明確選擇維持主權國家的現狀,美國不能再以遷就中國的心態壓制台灣的民主,而應適時承認民主的台灣。 當然,除非發生中國無端對台灣動武的重大變化,美國不會一夕之間承認台灣;它將以漸進、堆積木的方式,逐步確認台灣民主建構的現實,補齊正常關係所缺少的要件,先達成有實無名的關係正常化。 美應阻其他強權 干預台灣選舉 做為推動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美國應堅持尊重民主的原則,不要干預台灣的選舉,更應與民主盟國阻止其他強權干預台灣選舉,讓台灣人民有充分自由選擇的空間;美國在台協會應援英國之例,改名美國在台辦事處,並更積極協助台灣參加國際社會。 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最近指出,歐巴馬政府過去六年進行對台灣關係之概念的重建,使雙方人民間的關係得以深化,並確認台灣是一個「極重要的夥伴」。當然,她重申信守依美中三項公報及台灣關係法定位的「一個中國」政策,歡迎兩岸最近幾年採取步驟,降低緊張與改善關係,也重申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政策,對兩岸都適用。 三個堅定基礎 建構關係正常化 但是,面對新的情勢,美國與台灣關係的重新構思不應只限於如此;在明年台灣總統及國會改選後,美國應在三個堅定基礎上,開始與台灣關係正常化: 第一,法律的基礎:與台灣建構正常關係,最堅實的法律基礎是舊金山和約、台灣關係法和聯合國人民自決的公約。現行有效的舊金山和約,明文規定日本放棄台灣與澎湖主權,而未規定接受國;各簽字國確認台灣地位未定,要留待未來以符合民主的方式解決;美國也因此未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台灣關係法則在美國法律上把台灣視同國家;台灣原為日本依條約放棄的殖民地,其地位當然適用聯合國相關條約,由住民自決。 第二,事實的基礎:台灣在戰後由蔣介石政府代表盟國受降及佔領,一九四九年以後繼續受蔣介石政府戒嚴統治三十九年,法律與事實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相干;台灣民主化後,人民選出新政府,仍選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相干,也是逾二十年的現實,無人能否認。 第三,民主與人權的基礎:台灣人民選擇最保守、最穩健的方式,向外來戒嚴統治政權力爭民主,終以選票選擇做為自由民主的國家,符合美國價值,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應承認台灣民主演變的國家現狀。 台灣國力並非舉足輕重,要促成美國政策改變並不容易,但台灣人民如果選擇唾棄統派國民黨,政權再輪替、民主更深化,美國會重新思考及調整對台灣政策:美台關係在現實基礎上正常化,是必須走的路。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31
乾脆徵召習近平!

乾脆徵召習近平!

  在中國水土不服,在台灣也水土不服的國民黨,被很中國又很無能的馬英九玩到四分五裂,搞總統候選人提名,先是黑手迫王金平落跑,接著黑手讓死忠台灣人過不了關,現在弄到「不該選的」可能要「挑重擔」,有人急得要改變遊戲規則,「在觀眾裡找人」。 帶列寧政黨基因的中國黨,本來就排斥民主的元素,他們的遊戲規則不是完整的賽局,而是要保證老大決定最後輸贏;他們的認同邏輯更胡言亂語,放在一起看只有鬼才相信。 任何運動競技,都要保證在公平賽局結束,參賽選手一定分出勝負。中國黨的提名初選,有兩人參加,像網球單打,楊志良連發球都不過網,先就被淘汰;另一個發球可以過網,卻有氣無力。於是,黨內便起鬨,硬說得勝的不是選手,而是觀眾。 這樣的遊戲規則很中國、很封建、很幫派、很列寧主義。大小咖要參賽,沒有老大點頭,會被判出局;大咖有老大示意,卻需要下場與小咖比劃,則「有失尊嚴」,寧可擺個架式當觀眾,等千呼萬喚,不賽而贏最合算。 國民黨患嚴重幻想症,致到處水土不服。明明是一邊在選「中華民國總統」,一邊在挑「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各玩各的遊戲,朱立倫卻要跑去跟習近平保證「兩岸同屬一中」,意思就是國民黨只是在替中國看管台灣,以待北京來接收。 但朱馬黨又主張「中華民國」領土是秋海棠依舊,那他何不乾脆徵召屬下的習近平「帶職參選」,代表國民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如果他贏,馬英九可以完成「被統一」的心願,否則也讓台灣人民作主,有機會用選票一舉打敗國共兩黨。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29
老仙,一票也要珍惜!

老仙,一票也要珍惜!

  林義雄從事社會運動和參與政治,對理想與原則保持最高純度。他因為奉獻台灣民主,至親被暴政黑手殘殺,所付代價之慘重,舉世罕見;但民進黨執政後,他淡定無所求,被尊崇為人格者,實當之無愧。 老仙當然知道「運動」並不是「政黨」。運動屬單一議題,主張是絕對的;政黨則必須吸納理念與目標相近之各種「運動」。單一議題的運動難以自成政黨,這是民主國家的共同現象。但老仙還俗過問政治,竟是強硬要民進黨禮讓二十個立委選區給「第三勢力」,他的總統票則要投給他的革命伙伴。 老仙當年那句話,「信良兄,拜託你,連戰的錢一定不能拿」,動人心弦,至今讓人懷念;現在談的禮讓與革命溫情,卻有違民主原則和打敗中國黨的目標。 在野勢力既然以贏回政權、打破中國黨在立法院壟斷的腐敗多數為目標,當然要支持最有勝選者登場,而不是理想化地要純淨,或不分實力強行分贓。 義雄仙嫌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不清楚,但卻基於「革命感情」,表明要投給並不知道其人在想什麼的「革命伙伴」,這實在與人格者的崇高原則和共同目標相去太遠。 社會運動的主張要靠政治勝選來實現,選不贏,喊什麼都是空的。蔡英文的現狀說,不是在搞運動,而是在內外複雜情勢下,以間接方式說明台灣與中國沒有政治關係的現狀,純情派必須冷靜思考。 義雄仙因溫情要投革命伙伴一票,那更沒有理由要民進黨大量禮讓第三勢力。民進黨即使在艱困地區,也有人在建立感情;第三勢力諸將尚未耕耘,也未證明較具勝算,卻要求禮讓,恐怕第╳勢力也看不下去!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25
打蔣護馬的醜劇

打蔣護馬的醜劇

  太陽花學運的口號,「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是不必再舉證的定論,但中國黨的死忠卻怕別人不相信,還要繼續證明中國黨的命運已經離上帝的天堂很近,離台灣的民主太遠。 馬英九的心態與程度,不用說是凝結在小黨棍時代;他的死忠與死黨更表現黨國餘孽的奴性,不知道民主的自由選擇權利,只知聽命辦事,而且對這種態度很習慣,感覺很自然。 他的「國策」顧問為回報「知遇」之恩,不怪馬英九之爛,也不顧憲法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居然對蔣經國開槍,指開放報禁是小蔣的最大錯誤,因為言論一開,使劣馬原形畢露。 這種打蔣護馬,懷念戒嚴統治,懷念御用媒體聽國民黨指揮辦報,剝奪人民知之權利的民主垃圾,何不加碼指控小蔣的最嚴重錯誤是解嚴,造成蔣家政治落魄,中國黨政權難保,無能馬飽受批判。 中國黨想改變推出總統候選人的形式,不料有人懼戰、有人不慣公平競爭、也有黑手在指點,敢出頭的小咖不是「眾望所歸」,要求深藍「黃復興」連署時,竟被理直氣壯的拒絕,因為他們沒有接到上級指示。這完全符合中國體制和動物莊園的情節! 獲馬政權「榮聘」對「華僑」統戰,也獲中國僱用對台灣統戰的「台商」,更怪蔣介石心軟,殺人太少,沒有把「漢奸、皇民」都幹掉,否則中國黨的統治也不會受到台灣人的大膽挑戰! 這些馬英九的死忠天才,很懷念一個黑暗時代,人民有愚昧無知的義務、有接受指示的奴性、統治者不必受檢驗、質疑與挑戰,日夜安眠;但他們知道自己水土不服,中國黨正走向命運的天堂!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22
怕老婆或怕「三破」?

怕老婆或怕「三破」?

  王金平以「不表態當表態」,抱著琵琶半遮面,吊足觀眾胃口,最後卻因為有人不爽,未出師先陣亡,被逼出局當「團結的種子」。這個政壇老狐狸,真是滿口荒唐言,一把心酸淚。 在國民黨內混了一輩子,王金平不會不懂「團結」的意思就是「乖乖聽老大的話」;他忘了曾被兩蔣要求「團結反共」,「團結」反對「共匪入聯」,現在有人要求團結接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 王金平應該學楊志良,依黨老大的遊戲規則玩,高喊公開、公平競爭才是「團結」的正道。如果有人在幕後搞「關說」,施加「實質影響力」,搞「內定」人選,就叫他負破壞團結之責。 他不進場,有人說是因為老婆反對,這個理由正當,也無關「團結」,但他沒這麼說;有人解釋他的「團結論」是劍指「三破」先生——清廉破功、誠信破產、泳褲破洞的傢伙,但與不公不義之輩還搞什麼「團結」? 青年學子說「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白目先生自道參選是要搞死國民黨;王金平卻要犧牲自己權利,屈從「三破」先生,含恨去當國民黨團結的種子! 王金平禮佛信道,無處不燒香,卻可能沒讀過聖經。耶穌布道:播種者把種子撒下去,有的落到路邊,被鳥吃了;有的落在土淺多石的地上,苗長出來,太陽一照便枯死了;有的落到荊棘裡,被夾死了;只有落在好土壤的才能長大結實。 國民黨並沒有開團結的花,哪來團結的種子?王金平這粒無花果種子,被馬腳一踩,馬尿、馬屎一泡,即算萌芽,也是根不正,苗不「藍」。「團結的種子」,既不文學,也不政治,見笑!見笑!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18
奇怪耶,王金平!

奇怪耶,王金平!

  王金平鬥贏了馬英九,保住國民黨黨籍,想再賭一把,爭取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卻又瞻前顧後,結果「等嘸郎」,可能黯然收場,重當轎夫角色。這一幕爛戲曝露了王金平的性格和國民黨的不變體質。 朱立倫假仙制定總統候選人提名機制,要以民意為重,鼓勵公開競爭。既然有遊戲規則,當然會有依規則得到的結果。但顯然沒有幾個人把這個機制當真,只有一個白目咖和一個「正統」咖去領表;有人在等徵召,有人在等關愛的眼神。 如果王金平不領表,那證明國民黨初選是假機制,朱立倫只是馬英九的傀儡黨主席,幕後黑手操控國民黨提名,王金平只能不戰而降。他雖保住黨籍,苟延殘喘留在國民黨,但只能抬轎,不能坐轎。 王金平要奮力一搏,只有兩個選擇:「尊重」機制去領表參選,或「揭竿而起」,結合國民黨的本土派轎夫自成一黨,獨立參選。但以王金平的「圓滑」、凡事等人安排、怕對抗的性格,他不會這樣幹。 這種性格是王金平那一代台灣人政客,在國民黨的蘿蔔與大棍政策下養成的奴性。他們把儒家「修心養性」當知識,奉佛家的消極隱忍當經典,深信「是非總因強出頭」,唱些「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玄談,習慣當聽人擺佈的順民。 王金平那一代台灣人政客,在國民黨的蘿蔔與大棍政策下養成的奴性。   因為有人需要心腹替他掩藏劣跡,並延續他家骨灰遺囑,這個人對王金平「有意見」,同質的黃復興先生與「反共婦聯」女士們當然也隨之鼓噪,傀儡主席與假機制原形畢露。 王金平的修養以「輪」為貴,但一覺醒來,發現還是「輪」不到自己,又不敢爭鋒再與馬鬥,最後可能只有唱「老轎夫的最後一夜」!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15
快找江澤民補簽字!

快找江澤民補簽字!

馬英九去參觀陸委會的文件特展,看到有李登輝簽字的「國統會」紀錄,竟兒戲地表演找到「九二共識證據」的驚喜,裝可愛地佯問:這是誰啊?這樣輕佻、喜歡移花接木搞笑的人,真走錯行;他的歷史定位應加上「詐欺犯」與「死賴皮」。 關於「有」或「沒有」的爭論,可以靠人證與物證解決。兩岸是否有「九二共識」之爭議,最重要的人證李登輝、黃昆輝、辜振甫、陳榮傑、林惠祐都說「沒有」;馬英九也公開宣示九二協商「功虧一簣」,蘇起更勇敢承認那是出於他的杜撰,這兩人的意思也是說「沒有」。 但馬英九快下台了,想綁死台灣,竟死皮賴臉翻供說「有」九二共識,而陸委會翻箱倒櫃,胡亂把李登輝簽字的國統會紀錄當證據,可見並沒有任何中方共同簽字、可以一槍斃命的「兩岸共識」物證。 陸委會失去專業與良心,成馬英九詐欺共犯,要辦特展竟隱匿馬英九錄音、文字俱在的「功虧一簣」聲明!很明顯地,如果這項聲明與李登輝簽字的國統會紀錄並列展出,馬英九說謊便真相大白。 李登輝簽字的文件,目的是「在國內建立共識」,應付國民黨老法統的「國統會共識」。當時民進黨拒絕參加「國統會」,非國民黨籍人士以個人身分參加。康寧祥在回憶錄中指出,李登輝簽字的文件,實際意義是「兩個中國」共同存在。 沒有民進黨參加、會議由統派老國民黨把持,這份單方面紀錄連「內部共識」都談不上,馬英九卻險惡地把它混淆成「兩岸」的「九二共識」。他既然要留下騙子的歷史罵名,何不乾脆下流到底,趕快去找江澤民在國統會紀錄上補簽名!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