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綜合新聞
綜合新聞
杜鵑颱風估上午8點半發海警 晚上8點發陸警
氣象局說,今天凌晨2時中心位置在花蓮東南東方約690公里的海面上,向西北西移動。(圖取自氣象局) 2015-09-27 06:2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杜鵑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天北台灣將有短暫雨出現,雨勢越晚越明顯,傍晚之後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若速度、方向不變,預計今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晚上8點發布陸警。 北台灣雨勢 越晚越明顯 氣象局說,除了北台灣外,花蓮也有局部短暫陣雨發生,中南部及台東地區大致上為多雲的天氣型態,中午過後在南部地區及東南部山區有局部性的雷陣雨。 氣象局表示,溫度方面,北台灣及花蓮因為雲多加上降雨的關係,白天高溫約29、30度,中南部及台東高溫約31至33度,中午前後感受上較悶熱;入夜想賞月的民眾,北台灣及花蓮機會相對較低,中南部及台東大致上都可以看到月亮,越往南走看到月亮的機率越高。 適逢超級大潮 沿海低窪地區易淹水 至於杜鵑颱風,氣象局說,今天凌晨2時中心位置在花蓮東南東方約690公里的海面上,向西北西移動,若速度、方向不變,預計將在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晚上左右有機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氣象局提醒民眾,台灣東半部、北部、恆春半島沿海地區及馬祖、蘭嶼、綠島容易有長浪發生,非必要請盡量避免前往海邊活動;今天到29日適逢超級大潮,再加上颱風靠近所引起的風浪暴潮,沿海及近岸低窪地區容易淹水,請特別注意。 北台灣地區防大雨。(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自由時報
2015-09-27
杜鵑變中颱 恐直撲北台
北部東北部 可早一天賞月 〔記者黃立翔/台北報導〕秋颱杜鵑昨晚增強為中度颱風,朝台灣東北部直撲而來,氣象局預計明天(廿七日)就將發布海上警報,不排除下週一就發布陸警,由於颱風接近期間適逢超級大潮,沿岸低窪地區要慎防淹水;明晚中秋夜,中南部和花東民眾應該能順利賞月,北部、東北部民眾則要碰運氣,氣象專家建議可「提早一天賞月」。 衛星雲圖可清楚看見杜鵑颱風目前位置。(翻攝彭啟明臉書)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智暉說,編號廿一號的杜鵑颱風昨晚近中心最大風速從每秒卅公尺增加為卅三公尺,正式增強為中度颱風,昨晚八點中心位置約在花蓮東南東方海面一千一百公里外,以每小時十二轉十五公里速度,向北北西轉西北進行,七級暴風半徑兩百公里,十級暴風半徑五十公里。 明發海警 不排除週一陸警 預報員顏增璽說,颱風外圍環流明天就會觸及台灣,應該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陸警則可能在週一發布,杜鵑影響台灣最大的時間約在下週一到週二間,但週二可能就已脫離台灣往中國前進。因導引氣流不強,杜鵑行蹤飄忽,路徑仍可能出現變化。 目前各國氣象單位預測颱風路徑略有出入,日本氣象廳預測杜鵑會擦過台灣北端,發布陸警可能性大;韓國氣象廳及美國聯合警報中心則預測杜鵑會行經日本石垣島、沿台灣北部海域往北行;我國中央氣象局預測路徑最偏東、離台灣較遠。 行蹤飄忽 路徑仍可能變化 顏增璽說,明天中秋節可能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雲層,大幅降低北部與東北部民眾看到明月的機率,至於確切哪些區域看不到月亮?則要看颱風未來往西或往北偏;預計花東、中南部賞月機率較大。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杜鵑最接近台灣的時間點約從下週一晚上開始,隨著太平洋高壓的西伸增強,颱風可能加速往西北移動,幾乎會朝台灣北部擦邊而過。 北部雲量今天就會逐漸增多,且會有局部性陣雨發展,下週一、二前,台灣天氣都會受到杜鵑影響,北部民眾要賞月真的只能「碰運氣」了。 氣象局也提醒,今天北部、東半部及金門和馬祖有局部短暫雨,高溫可到卅度,中南部可達卅四度。
黃立翔
2015-09-26
杜鵑颱風路徑往西 中秋節天氣恐受影響
杜鵑颱風持續往西,中秋節天氣可能會受到影響。(圖取自氣象局) 2015-09-24 08:5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輕度颱風「杜鵑」,氣象局將預測路徑往西修訂,預計中秋節的天氣恐受影響,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提醒民眾防範「超級大潮」。 杜鵑颱風持續往西,中秋節天氣可能會受到影響。(圖取自氣象局)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杜鵑颱風距離台灣約1400公里,逐漸朝向琉球附近海面移動。 鄭明典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杜鵑結構依然有高低層分離現象,但是它的對流雲系依舊發展旺盛,顯現高層對流主導的特徵,很特別!」 他指出,氣象局對杜鵑的路徑預測已經明顯往西修訂,中秋節的天氣可能會受影響,「超級大潮」的加成作用更不可輕忽了。
自由時報
2015-09-24
囊括1金3銀/國際地科奧賽 我9連霸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第九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昨晚從巴西傳回捷報,我國小將在廿八國、八十六名國際選手中,共獲得一金三銀,國際排名第一。其中,台南一中二年級鄭凱鴻奪得金牌,個人排名全球第三,成績優異。 第9屆國際地科奧林匹亞競賽,我國九連霸世界第一名!左起鄭凱鴻、許堯庭、劉安浚、周興泓。(教育部提供) 南一中二年級鄭凱鴻奪金 全球第3 這是我國自二○○七年起參賽以來、第九度蟬聯世界第一名。南韓則拿下本屆第二名、印尼第三名。 四名小將中,除南一中鄭凱鴻奪金,另有建中學生許堯庭獲得銀牌,國際排名第十、地球科學專題第二名;建中學生劉安浚也獲銀牌,國際排名十四;師大附中學生周興泓獲得銀牌,國際排名第十六名、國際團隊野外考察第二名。 南一中施怡如老師表示,鄭凱鴻是語文資優班學生,還是水運社社長,個性活潑積極,中英文寫作俱佳。高一上學期修習地球科學期間,充分展現出好學、追根究柢的特質,也因此使他具有穩固的數理知能,再加上專注力與決心,雖然從寒假才開始密集準備地科奧林匹亞競賽,進步快速,於五月選訓營脫穎而出成為國手,第一次出國比賽就勇奪金牌。 鄭凱鴻自稱被美國泳將菲爾普斯的風采所吸引,強調運動使人心曠神怡、提振精神,比課業更重要。另他也非常喜歡閱讀各式書籍,最愛歷史類書籍。鄭凱鴻的爸爸表示,鄭凱鴻很有自己想法,曾自學德文,去德國當交換生一年。 建中生許堯庭則是熱愛音樂和天文,為能徜徉在浩瀚的星海,經常辛苦地爬上三、四千公尺高山,躺在崇山峻嶺中細數滿天星斗,國三才真正開始接觸地科,高中讀數理資優班。 同樣奪銀的建中生劉安浚,在準備地科奧賽時,自己到圖書館研讀與地科相關的原文書,十分不容易,老師肯定他的自學能力。 金銀銅牌得主可保送大學地科學系 師大附中學生周興泓在數資班選地球科學的專題研究,以台北盆地的落雷探討為題目,後來老師指定他負責學校GLOBE計畫的觀測活動,這是台灣與NASA的合作計畫,全球有超過一萬間學校參加,他還延續附中地科奧賽學長傳統,是一餐能吃五碗飯的大胃王。 教育部表示,金銀銅牌得主可保送大學院校地科學系或推薦入大學各系,並各獲得廿萬、十萬與五萬元獎學金。
林曉雲
2015-09-21
震得心慌慌! 地牛一天翻身29次
半夜5.6強震 驚醒不少夢中人 〔記者甘芝萁、朱則瑋/綜合報導〕地牛昨天很不乖,從早到晚都在翻身!昨天凌晨三點卅七分在花蓮與宜蘭交界的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五.六的地震,一天之內陸續又發生廿八起大小有感餘震,最大餘震是晚間九點九分的芮氏規模五.五地震,震央也在花蓮外海,同樣是淺層地震,震得人心惶惶。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推擠的正常能量釋放所致,雙北因為高樓多,搖晃感受特別明顯。 916花連震不停 花東地區昨天連續地牛翻身,引發各界關注,台南市歸仁區紅瓦厝國小機會教育,無預警舉行防震演練,逾700位學童在老師引導下掩蔽,並在3分鐘內完成疏散,安全撤離至廣場。(圖文:記者吳俊鋒) 氣象局:板塊推擠 正常現象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就九月份來看,昨天規模五.六地震確實比較大,但就一整年來看則屬正常,今年芮氏規模達六以上地震共有五次,分別發生在二月十四日、三月廿三日及四月廿日的連三震,總計已累積六顆原子彈的能量,接近平均值,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這樣的震度屬正常能量釋放,與日本阿蘇火山爆發並無關係。 正確防災 專家呼籲戒慎恐懼 不過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認為,國人應該要「戒慎恐懼」,台灣地震頻傳,平時就應該要有防災、避災的觀念,媒體也應教育民眾對地震要有戒心,熟悉地震發生時應如何避難與疏散,而非一味強調「正常能量釋放」。 昨天凌晨一點多地牛就開始蠢動,先是兩起小震,隨後在凌晨三點卅七分發生芮氏規模五.六地震,不少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卅七.二公里處,最大震度在花蓮和平、太魯閣和宜蘭南澳都有五級,宜蘭市四級,花蓮市、新北市與台北市三級。 主震後一整天餘震不斷,晚間九點九分又在花蓮近海處再發生芮氏規模五.五地震,深度十八公里,最大震度在花蓮、宜蘭有五級,南投、桃園、台北也有三級;晚間九點廿六分、卅分,十點廿九分也分別再發生芮氏規模四.四、四.三和四.五的地震。 氣象局雖說是正常能量釋放,不過已造成羅東高工和新北市長安國小受損。羅東高工五樓男廁輕鋼架骨架,及三樓男廁、女廁磁磚脫落,災損約八萬元;新北市長安國小傳學樓屋瓦損壞及掉落地面,災損約卅萬元。蘇花公路昨晚也傳出落石砸中小汽車引擎蓋的意外,還好石頭顆粒不大,沒有傷亡 。 另外,今天凌晨一點十六分,台南市近海也發生規模四.五的地震,台南震度達到四級,高澎嘉屏各為一級,氣象局表示,這是斷層活動導致,但與昨天的花蓮地震無關。
甘芝萁
2015-09-17
鋒面接近 明北部高溫將降7、8度
2015-09-06 21:5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天晚上開始有一道鋒面接近台灣,明起北台灣的溫度將下降7至8度;全台各地都會降雨,且北部、東北部、中南部和外島地區有可能出現較大雨勢,鄭明典在臉書上表示,「雷達也可以看到鋒面雨帶!」民眾外出記得攜帶雨具。 氣象局提醒將有大雨發生。(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鄭明典表示,鋒面即將到達台灣上空。(擷取自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數據顯示,明天白天台灣北部氣溫為25至28度,降雨機率50%;中部地區氣溫為25至30度,降雨機率50%;南部地區氣溫為24至32度,降雨機率40%;東部地區氣溫為25至30度,降雨機率50%;外島地區氣溫為25至29度,降雨機率30%。 另根據環保署公告的空氣污染與細懸浮微粒預測,明天全台各地除了北部、高屏地區與馬祖的空氣品質普通以外,其他地區都為良好;各地的細懸浮微粒都為低指標等級。
自由時報
2015-09-06
明起搭國籍客機 可全程免關手機
飛航模式下 放寬使用小型3C產品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明天(九月一日)開始,民眾搭乘國籍航空可以全程在飛航模式下使用小型3C產品打電玩、聽音樂,此外,在飛機將起飛滑行進入跑道前以及降落滑行跑道後,只要該機機長同意,乘客可以用手機通訊講電話,不過在飛行及起降過程中,依規定仍不得使用可能干擾飛行的通訊器材。 9月起飛機上使用3C產品新規定 起飛前降落後 機長同意就可講電話 民航局日前公告「干擾飛航或通訊器材之種類及其使用限制規定」,放寬國籍航空旅客使用3C產品規定,目前包括華航、長榮、立榮、華信、遠東等五家國籍航空都會在明天起依新規定放寬旅客使用3C產品,復興航空則表示已做好開放電子產品使用的準備,但尚待民航局核准。 過去乘客只要上飛機,一旦機艙門關閉後,乘客就需將3C產品關機;但在國際上,基於航空及通訊技術進步,美國、日本等部分國家,早已陸續開放可在飛機上以排除通訊功能的飛航模式使用3C產品,包括聽音樂、看影片、打電玩、文書作業等,體積較大或一公斤以上的筆電、即較大型電子產品,則會要求乘客在飛機飛達一萬呎高度後再用。還有越來越多國際航空開放在一萬呎以上高空,提供較無安全疑慮的WiFi通訊服務。 大型電子用品 可於逾萬呎高空使用 台灣也自九月起放寬飛機上電子產品使用規範;至於一公斤以上的個人電子用品(如筆記型電腦及周邊設備等),則可於國際線巡航階段(飛行高度超過一萬呎)使用,但國內線因考量巡航時間、作業安排等因素,仍不得使用。 華航昨表示,明早七點CI7915台北─仰光班機,將是華航首先適用新規定的國際航班,不過,仍將限制使用如LINE、WeChat等通訊軟體之語音通話及視訊功能。
甘芝萁
2015-08-31
擦邊球天鵝避開台灣 暫不發陸警
〔記者黃立翔/台北報導〕中央氣象局早上8點半持續對編號第15號中度颱風天鵝(GONI)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未如預期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今天早上8點位置在北緯 20.0 度,東經即在鵝鑾鼻的東南方約 280 公里之海面上,7級風暴風半徑 200 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 80 公里,以每小時13轉18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瞬間最大風速仍有每秒 53 公尺(約每小時 191 公里),相當於 16 級風,暴風圈已逐漸進入台灣東南部近海並將直接影響蘭嶼及綠島,對巴士海峽、台灣東半部海面及台灣北部海面構成威脅。 天鵝颱風行蹤詭譎,在呂宋島北方超過90度北轉,又朝北北東前進,避開台灣陸地。(中央氣象局提供) 氣象局表示,昨晚11點時之後,天鵝轉為明顯偏北至北北東移動,目前看起來,未來移動方向仍向北北東機率高,發布陸警機率不如昨晚那麼高,不過,未來暴風圈預報仍在陸地邊緣,除非移動路徑明顯偏折,不然機率已降低。 氣象局官員也嘆,天鵝路徑詭譎,暴風半徑就在台灣東部邊緣,真是近年來少見的詭異颱風。 氣象局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天宜蘭山區及花蓮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雨,東半部地區、北部山區、中南部山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坍方、落石及土石流,低窪地區請慎防淹水,可能出現大豪雨地區有宜蘭縣、花蓮縣。 另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蘭嶼已出現12級陣風;台灣各沿海地區(含蘭嶼、綠島)及馬祖、澎湖、金門、東沙島已有長浪發生並有較強陣風,請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黃立翔
2015-08-22
強颱天鵝發海警 威脅東南部海面
〔記者甘芝萁、陳文嬋、李忠憲/綜合報導〕天鵝颱風昨天上午轉成強烈颱風,七級風暴風半徑從原本一百八十公里擴大為兩百公里,中央氣象局於傍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研判天鵝颱風明、後兩天行進位置,距離台灣最近,影響也最明顯;今天包括恆春半島、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北部、西南部沿海就將有長浪及較強陣風,靠海民眾需注意安全。 天鵝颱風路徑潛勢預測圖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半部今天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不排除有較大雨勢,中南部則是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的天氣。 昨減速轉向 沿台灣東部北上 強颱天鵝昨天開始速度減緩、煞車,並逐漸出現往北轉的趨勢;氣象局表示,天鵝昨晚在鵝鑾鼻東南方約四百九十公里海面,向西北西轉西北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巴士海峽,預計颱風中心沿著台灣東部近海一路北上,對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南部海面將構成威脅。 中央大學大氣系副教授吳德榮指出,目前應是天鵝強度最強的一段時間,若其未來路徑如同氣象局預報往北轉,在台灣附近的垂直風切將不利於天鵝的強度發展。此外,台灣地形也在旁邊,所以強度會受限,應該會再回至「中颱上限」。 是否發陸警 視北轉角度時間而定 氣象局預報員林智暉說,天鵝颱風的未來路徑仍須視其北轉角度與時間,才能決定是否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以現行路徑推估,發布陸警的機率比較低,但仍不排除。 不過,昨日氣象局網站出現用詞不當的爭議;英語老師倪京台表示,昨晚無意間在中央氣象局網站上,看到氣象影音頻道手語播報畫面,竟打出「目前暫無陸上颱風警報,敬請期待」字幕,令人錯愕! 倪京台說,氣象局使用「敬請期待」明顯用詞錯誤,難道氣象局這麼希望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嗎?氣象局用字遣詞應適當,避免造成民眾誤會,應立即更正。 氣象局解釋,該影片是針對聽障朋友,歡迎他們繼續收看颱風新聞,用字遣詞可以調整,已先將影片下架。
自由時報
2015-08-21
天鵝恐轉強颱 最快午後發海警、明發陸警
氣象局表示,今年第15號颱風「天鵝」有機會在今天(20日)轉為強烈颱風,最快會在今日中午過後到傍晚發布海上警報。(圖擷取自中央氣象局) 2015-08-20 06:2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氣象局表示,今年第15號颱風「天鵝」有機會在今天(20日)轉為強烈颱風,最快會在今日中午過後到傍晚發布海上警報。 根據氣象局說明,將視天鵝北轉的角度來決定是否發布颱風警報,由於天鵝颱風速度變慢,海警發布的時間點可能在今天下午到傍晚之間,最快明天發布陸警,至於颱風是否襲台?還是得等到明天才能較準確預估其路徑。 氣象局指出,受到今年第15號颱風天鵝外圍沉降作用影響,今天(20日)各地天氣大致為多雲到晴,但雙北地區及宜蘭則是有短暫陣雨發生情形。溫度方面,西半部地區高溫可達34到36度左右、而東部則約在32到33度。中北部地區高溫大約在33至36度,南部地區則是32到35度左右。 第16號颱風「閃電」則位於鵝鑾鼻東方約3200公里的海面上,朝西北往日本南方海面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自由時報
2015-08-20
中颱「天鵝」進逼 最快明天下午發海警
中度颱風「天鵝」步步進逼台灣,氣象局表示,最快明天下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圖擷取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2015-08-19 14: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度颱風「天鵝」步步進逼台灣,氣象局表示,最快明天下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東半部、北部首當其衝,民眾要嚴防豪雨成災。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張心華受訪表示,中颱「天鵝」目前位置在台東東方100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24轉17公里的速度朝西方行進,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8公尺,7級風半徑180公里,10級風半徑50公里。 張心華指出,「天鵝」的暴風半徑180公里,未來不排除有持續擴大趨勢,氣象局預計最快明天下午發布「天鵝」海警,若天鵝北轉速度較慢,也不排除發布陸上警報。「天鵝」週五起外圍環流將會開始影響台灣,東半部、北部會有降雨機會,週六、週日「天鵝」對台灣影響最為明顯,下週一遠離台灣。 張心華提醒,「天鵝」將挾帶豪雨,首當其衝的東半部、北部要嚴防豪雨成災,而中南部下雨的狀況則視「天鵝」北轉角度與時間決定,因颱風接近引發「沉降作用」,今天白天各地氣溫偏高,大台北地區已出現36度高溫,並有37度高溫的機會。
自由時報
2015-08-19
天鵝最快今天轉強颱 接近台灣估將北轉
最新預報顯示天鵝接近台灣時將北轉。翻攝中央氣象局 已達中度颱風上限的15號颱風天鵝,最快今天內增強為強烈颱風。 天鵝在昨天加快腳步,今晨位置來到鵝鑾鼻東南東方約1800公里海面上,正以每小時26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西轉西方向前進。 氣象局預報員顏增璽表示,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周五至下周日(23日)北部、東半部容易有雨。 顏增璽指出,目前預估天鵝移動到琉球南方海域時將北轉,但變數仍大;一旦轉的時間點晚,或轉彎角度較小,都有可能對台灣形成威脅,未來兩天是觀察重點。 今天白天仍屬高溫炎熱天氣,北部午後容易有陣雨,雨勢比昨天稍大;中南部也有下雨機會。(王嘉慶/綜合報導)
王嘉慶
2015-08-18
雙颱增強為中度颱風 天鵝週五恐影響台灣
第15號颱風天鵝以及第16號颱風閃電增加為中度颱風。(圖取自氣象局) 2015-08-17 07: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今天凌晨2點發布,第15號颱風天鵝以及第16號颱風閃電增加為中度颱風,天鵝颱風預測將朝著琉球海域移,預計21日週五影響台灣。 根據氣象局資料,天鵝中心位置位在北緯16.0度,東經142.6度,以每小時21轉26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閃電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4.5度,東經159.4度,以每小時9轉16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 由於閃電預測路徑是往日本方向前進,對台灣無直接影響,但天鵝颱風的預測路徑是直撲台灣,預估21日其外圍環流將影響台灣;至於颱風對台灣影響程度,預報員洪甄聲表示,需看週五北轉的情況。(更新07:31) 天鵝颱風預測將朝著琉球海域移,預計21日影響台灣。(圖取自氣象局)
自由時報
2015-08-17
國際技能競賽傳捷報!台灣隊5金7銀4銅
台灣隊奪金選手(右一)。(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2015-08-17 08: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巴西聖保羅舉辦的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成績出爐,《中央社》報導,台灣代表隊榮獲5面金牌、7面銀牌、4面銅牌和18個優勝獎,為歷年最佳成績。 勞動部長陳雄文指出,這項國際技能競賽,每2年舉辦1次,由各會員國申請主辦,包括製造工程技術、營建技術、資訊技術、運輸與物流、社會與個人服務及藝術與時尚6大類別。 據了解,上一屆台灣拿到總獎牌數名列世界第3名,是15年來最佳成績,今年共有62國報名及1217名選手參賽,為史上之最,而台灣隊今年佳績及得牌數均再創新高。 台灣隊奪金選手(右二)。(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台灣隊奪金選手(左一)。(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台灣隊奪金選手(左一)。(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台灣隊奪金選手(後排右二)。(圖取自WorldSkills官網)
自由時報
2015-08-17
大豪雨襲台 16縣市警戒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中颱蘇迪勒挾帶強風豪雨席捲台灣,中央氣象局提醒民眾要小心因應,全台有十六縣市可能要面臨日雨量三五○毫米以上的超大豪雨威脅,宜、花山區總雨量上看一千毫米、最強風力更上看十七級。 蘇迪勒颱風進逼,昨在台東富岡漁港激起五層樓高浪花,令人感受到颱風威力,連漁民也驚呼連連。(圖文:記者黃明堂) 今晨登陸 全台停班停課 蘇迪勒颱風中心今晨登陸,各地今天都會籠罩在暴風圈內,全台各縣市今天都停班停課。 蘇迪勒帶來驚人雨量,包括新北市熊空山、桃園市復興區、宜蘭縣太平山昨晚十時前的單日累積雨量都已超過三百毫米,達大豪雨等級,新竹縣橫山鄉亦有二百四十毫米。氣象局發布的豪雨特報籠罩全台,降雨警示圖全台一片紅紫色。 氣象局表示,蘇迪勒暴風圈大、速度快,並不會停留在台灣太久,颱風中心最快中午左右出海,但因風向轉為西南風,今天的強降雨將陸續移往中南部,嘉義以南及台東山區最為嚴重;估計要等到明天,台灣陸地才會逐漸脫離蘇迪勒颱風的影響。 宜花山區 總雨量上看1000 氣象局預估,今天白天一整天各地平均風力約為七到八級,陣風可上看十一級,宜、花地區風力更強,宜蘭平均風力上看十三級,陣風最大可達十六級;花蓮平均風力上看十五級,陣風最大可達十七級,蘭嶼綠島陣風最大可達十七級,嚴重者足以拔樹倒屋。 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指出,蘇迪勒颱風今天上午進入台灣海峽後繼續往福建沿海移動,暴風圈完全脫離台灣可能要等到今天入夜後。
甘芝萁
2015-08-08
風雨越晚越明顯 蘇迪勒8日清晨東部登陸
蘇迪勒颱風來襲,吹起的強陣風,讓民眾有點招架不住。(記者方賓照攝) 2015-08-07 21:20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中颱蘇迪勒暴風圈今天傍晚接觸台灣陸地後,已為北部、東北部山區帶來大豪雨;氣象局提醒,風雨越晚會越來越明顯,並持續到明天一整天,預計颱風中心從東部登陸後,暴風圈將壟罩全台,全台多處都可能降下超大豪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報指出,目前蘇迪勒中心位置在花蓮東南東方約250公里海面上,7級暴風半徑為300公里,10暴風半徑為100公里,已每小時21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8公尺,約15級風,瞬間最大陣風為每秒58公尺,約17級風。 氣象局指出,今晚到明日全台各地有豪雨或大豪雨,台灣附近各沿海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較強陣風,並有長浪發生;根據觀測,蘇澳浪高已達7公尺,花蓮也有6公尺浪高。蘭嶼陣風最大達12級,梧棲、花蓮、東吉島有11級,彭佳嶼、新屋、蘇澳、成功有10級。 蘇迪勒逼近台灣,各地風雨逐漸變強,預計在明天清晨就會從台灣東部登陸。(中央氣象局提供)
甘芝萁
2015-08-07
「蘇迪勒」逼近台灣 最快中午發海警
氣象局最快今天中午將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今晚入夜後可能發布陸上警報,蘇迪勒將會在宜蘭、花蓮一帶登陸。此圖為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取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2015-08-06 06:4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編號第13號颱風「蘇迪勒」,目前的位置約在台北東南東方1160公里左右的海面上,以西北西的方向朝著台灣東方海面前進,預測今天(6日)起,外圍雲系將會影響台灣天氣,北部與東半部地區降雨的情況將會逐漸增加,其他地區仍維持上午多雲到晴,午後有短暫雷陣雨的天氣。最快今天中午將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今晚入夜後可能發布陸上警報,蘇迪勒將會在宜蘭、花蓮一帶登陸。 第13號颱風「蘇迪勒」越來越靠近台灣,在外圍雲系的影響下,北部與東半部地區降雨的情況將會逐漸增加。(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週五(7日)至週六(8日)是「蘇迪勒」颱風影響最大的時間,各地的風雨都將逐漸加大,局部地區容易出現豪雨甚至豪雨以上等級的降雨,目前「蘇迪勒」颱風強度是中度,在它接近的過程當中,強度還有可能略微的增強,請民眾做好防颱準備。 溫度方面,西半部高溫約在33到34度,東半部地區則約32至33度,沒下雨時候感受比較悶熱,此外台灣東半部、北部與恆春半島、綠島、蘭嶼沿海有長浪發生,海面風浪也將會逐漸加大,民眾前往海邊活動要特別注意安全。
自由時報
2015-08-06
今年來全球最強颱 明發海陸警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強烈颱風蘇迪勒恐讓全台民眾得在強風豪雨中度過父親節了。中央氣象局表示,預計六日(週四)白天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六日入夜則可望發布陸警,七日、八日兩天將是蘇迪勒颱風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段;氣象局提醒,蘇迪勒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颱風,須提高警覺。 強烈颱風蘇迪勒來勢洶洶,氣象局表示,未來強度有可能會減弱一些,但仍維持強颱或中颱上限。圖為蘇迪勒颱風眼牆雲系圖,颱風眼清晰可見。(取自鄭明典臉書/影像來源:RAMMB﹚ 氣象局表示,蘇迪勒未來經過的區域海水溫度較低,未來強度有可能會減弱一些,可維持為強颱或中颱上限,不排除有登陸機會;六日晚間其外圍雲系會影響台灣,開始降雨,時間越晚風雨會越大,預估六日入夜左右發布陸警,七、八日兩天影響台灣最嚴重。 週五晚到週六 風雨最劇 蘇迪勒颱風是以酋長的名稱命名,因其強度已達強烈颱風,暴風圈又不斷擴大,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戲稱它為「大酋長」,其中心最大風速為每秒五十八公尺,讓蘇迪勒成為今年到目前為止西北太平洋最強的颱風。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則PO文說,蘇迪勒颱風眼清晰可見,暴風圈廣達二百五十公里,近中心有相當十七級強風,強風恐會導致農作物、路樹被吹斷,民眾要提高警覺,過去龍王強颱十七級陣風曾將電線桿吹斷、遊覽車吹翻等。 外媒甚至形容蘇迪勒是「二○一五地表最強颱風」,氣象局表示依目前狀況,蘇迪勒的颱風規模的確是一月迄今全球最強的颱風,但並不一定是今年最強的颱風,後續還須注意其他颱風。氣象局提醒,只要強颱一定夾帶大風大雨,要是登陸台灣即可能造成很大災害,依目前蘇迪勒路徑推估,對北部、東北部的威脅不容小覷。 蘇迪勒颱風預計將搞亂今年的八八父親節,更讓不少人憶起發生在二○○九年、同樣也在八月八日父親節襲台、造成豪大雨及嚴重死傷的莫拉克颱風。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彙整氣象局的颱風資料庫發現,八八颱風並非每年都有,從一九六○年開始,八月八日發布警報的共有十一個,較特別的是二○○七年有兩個颱風帕布及梧提侵台,至於造成嚴重災損的則有二○○九年的莫拉克、一九九四年的道格、一九八四年的芙瑞達、一九七六年的畢莉以及一九六○年的崔絲。
甘芝萁
2015-08-05
塵爆罹難 蘇家陞器捐遺愛10人
北醫牙醫系生 為救人習醫 〔記者陳韋宗、林曉雲、陳恩惠/綜合報導〕廿三歲的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大三生蘇家陞,在八仙塵爆中全身七十三.八%燒燙傷,在板橋亞東醫院搶救十四天,不幸於昨天離世,成為第四位罹難者;由於蘇家陞曾說願意器捐,家屬決定捐出眼角膜、肝臟等器官遺愛人間,受惠者超過十人。 八仙塵爆傷者蘇家陞昨天離世,父母決定器捐遺愛人間,受惠者超過十人。(蘇家陞家屬提供) 蘇家陞於八仙塵爆發生時從火海爬出求救,被送到亞東醫院廿分鐘後立刻插管,同時因肺部交換氧氣功能不足加裝葉克膜救治。七月八日蘇的鈉離子指數升高,九日上午腦幹功能喪失,院方昨判定腦死。 判定腦死 父母決幫更多人 亞東醫院昨傍晚進行器官配對,捐出心臟、肝臟、胰臟、二枚腎臟、一對眼角膜、小腸、血管。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表示,蘇同學雖然不幸燒傷、成為第四位罹難者,卻是第一人在塵爆中捐出器官,其父母也認為兒子本著救人之心學醫,決定器捐。 台北醫學大學學生事務處學務長趙振瑞表示,蘇家陞非常聰明、陽光、孝順,且多才多藝,會書法、繪畫,也會玩樂團;烹飪手藝也很好,「切的菜比媽媽切的還漂亮」!父母生日時更是擔任主廚,親手做給父母吃。 昨天上午,蘇家陞的朋友們分批到病房向他告別,蘇媽媽一一問姓名,彎腰告訴愛子,過程始終沒落淚,反而是一旁護理人員、好友們泣不成聲。 北醫大校方轉述,蘇爸爸說,家陞學醫如今來不及畢業,用另一種方式來達成醫師莊嚴的使命,「學醫就要有醫生的使命,若是器官能遺愛人間,比什麼都能幫助人」。 用另種方式 達成醫師使命 蘇媽媽說,家陞在上大體解剖課時,回家都會與她分享,認為大體老師非常莊嚴神聖。媽媽曾問他未來若有機會,願不願意捐出大體?家陞回答:「可以啊,我願意。」因此父母替他做出捐贈大體決定。 但校方表示,由於家陞的燒燙傷面積大,不適合大體保存,經醫學專業評估後,建議改為器官捐贈,造福更多等待器官的人。 院方昨日傍晚進行二次腦死判定,再由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會同神經、麻醉科醫生,完成複判腦死程序,檢方相驗後開具死亡證明書,交院方移除蘇家陞維生器,晚間八時進行器官摘除。 蘇家陞原本考上北醫大,就讀和姊姊一樣的藥學系,但他立志當醫生,大二時努力準備轉系,「降轉」到牙醫系就讀,在學期間成績不錯,受到老師肯定。
自由時報
2015-07-11
升級回收 悄悄深入日本
特約記者鄭曉蘭/採訪報導 「升級回收」(Up-Cycle)這個源自德國的概念,歷經長期發展,近幾年在日本悄悄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趨勢。不僅有相關競賽或社會推廣活動,也有年輕創作者顛覆一般對“店鋪”的刻板印象,以全新空間將「升級回收」、「品牌經營」與「活化區域」等概念,融合成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 「蟬semi」除店內陳設商品外,還仿效日本傳統和服店的銷售概念,讓顧客自行挑選喜愛圖樣,參與製作過程,訂製獨一無二的包款。(鄭曉蘭攝) 回收的廣告垂幕或旗幟,變身時尚獨特包款、獲得重生。 (「蟬semi」提供) 「蟬semi」店內空間。(鄭曉蘭攝) 「蟬semi」除店內陳設商品外,還仿效日本傳統和服店的銷售概念,讓顧客自行挑選喜愛圖樣,參與製作過程,訂製獨一無二的包款。(鄭曉蘭攝) 日本升級回收包款品牌「蟬semi」,在僻靜住宅區內開設首家專賣店,期許店內空間能成為活化區域的重要環節。(鄭曉蘭攝) 「蟬semi」負責人暨創作者石川大輔,正在裁切回收的廣告垂幕。石川非常重視與形形色色人們交流的機會,會定期公布製作時間並開放參觀,日後也可能舉辦各種展演活動,希望將「蟬semi」打造成深入地區的交流場域。(鄭曉蘭攝) 致力回收廣告垂幕、旗幟 製成實用包 「升級回收」(Up-Cycle)一詞據說最初出現於德國雜誌上,相對於一般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價值都會大幅降低,「升級回收」意指賦予回收再利用的廢棄物全新的更高價值。日本非營利活動法人「NEWSED PROJECT」自2013年起,定期徵求升級回收創意,將通過徵選的創意商品化、上架銷售。舉凡如車用廢棄安全帶製成的髮飾、校園椅子製成的衣架等,都猶如麻雀變鳳凰似地讓顧客眼睛一亮。此外,成立五年的升級回收包款品牌「蟬semi」,2014年底於東京蒲田開設首家專賣店。該品牌致力於回收廣告垂幕或旗幟,利用戶外廣告素材防水的特質,將之製作成實用包款販售,並期許首家專賣店能成為活化區域的重要環節。 「蟬semi」的負責人暨創作者石川大輔,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蟬semi」的理念就是「延長設計的壽命」,展示時間原本只有一週至兩個月壽命的廣告垂幕或旗幟,在這裡獲得了重生的機會。該店收集廢棄的廣告布幕後,會視情況先清潔,考量到環境負荷問題,過程中會盡量少用水,裁切時在注意圖樣呈現之餘,也會避免留下太多素材,裁切後剩餘的素材會運用於包裝或店內裝潢。除了店內展售的包款之外,顧客還能與創作者直接溝通,在店內挑選喜歡的素材,自行決定裁切範圍,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圖樣設計。石川解釋,這種銷售方式其實就像傳統和服店的概念,顧客能在店內挑選喜愛的花樣,訂製商品。 「蟬semi」的客層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都有,上述的訂製服務尤其受到歡迎,石川提到顧客在參與製作時所展現的喜悅之情與赤子之心,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他也補充,「升級回收」對他而言是個流行用語,「蟬semi」其實並無意追逐潮流,他們所做的以結果而言是「升級回收」沒錯,但是如果邁入銷售層面,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到產品本身的獨特性與品質。 讓人好奇的是,「蟬semi」首家專賣店所選擇的營業據點,位處寧靜的住宅區,而且從入口處很難察覺有家小店隱身其中。採訪當天看著創作者裁切廣告垂幕,耳邊傳來一旁保育園孩童的歌唱聲,感受到的是一股不可思議的寧靜氛圍。石川對此表示,「蟬semi」會在這裡開張營業,是因為參與了當地木造老屋改造的區域活化相關企畫。老舊的木造房屋,經由專業團隊根據承租者的須求改造翻新,再以低廉價格出租,隨著陸續進駐的創作者或藝術家,搭配日後舉辦的相關活動,提供區域居民交流並吸引外來客造訪的契機。 為此,「蟬semi」目前會定期公布垂幕裁切製作時間、開放參觀,日後也可能舉辦各種展演或交流活動。石川說,選擇在這裡營業,營利並非首要考量,他們著眼的是更為整體性的長遠藍圖。「雖然目前的營收,大半還是必須仰賴其他銷售通路支撐,但是這裡就像是個剛發芽的夢想,日後當其他企畫伙伴陸續進駐後,會為區域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點是很讓人期待的。」 體貼環境 21世紀全新製物模式 石川最後提及,回收廣告垂幕或旗幟的運用範圍其實很大,今後希望能進一步發揮創意,嘗試運用於裝潢或製作更大型產品。他強調,人類邁入二十一世紀,不應該再為了製作物品而犧牲自然環境,像這種體貼環境的製物模式,或許才是「全新二十一世紀的製物模式」。他同時以「蟬semi」不論是開店位置、製作流程或銷售方式的獨特性為例,表示:「本店最想傳達的意念,就是希望大家打破框架,發揮創意更自由地思考,隨時探索全新的生活模式。」
鄭曉蘭
2015-07-09
«
2
3
4
5
6
7
8
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大罷免後聚焦四個優先 賴:台灣社會須休養生息
鄒景雯
駁疑美論 賴清德:川普援台未減
鄒景雯
賴清德:中國不應輕忽台灣善意 手拿槌子只見釘子
陳昀
三中案二審 12月31日宣判
楊國文
柯獲交保直奔新竹老家過火爐
張文川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中配李貞秀接民眾黨不分區 恐卡關國籍法
哲遠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