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用來實踐的

 理論,是用來梳理閱讀過的知識、深化論述能力,並且反身那些被不同理論吸引導致偏向的盲點。對我來說,理論是如此,更是用來實踐的。

  然而,不瞞您說,我見過某些被拱出來的明星(不論他是否願意,不論大小顆,不論在各種場域),一招半式、囫圇吞棗,說得一口愛台灣,其實連台灣史都沒好好讀過一遭,質疑我的前輩們從民間到學院所累積起來的史料匯整或理論試構。當然,更多的是將那些理論用來批鬥異己、整肅同閥以建立自己的學術/政經地位,以及將理論化為貨幣的文化買辦。

  殖民/受殖,抵殖/去殖/解殖,若非以長時間、體系化地展現在各種書寫平台(書本或部落格或網站),自然很容易讓人見縫插針。光是殖民的概念就莫衷一是了...對我來說,【一個主體將另一個主體次級化,並且將這個次體視為增殖的工具,就叫做殖民。】當然,這是我的廣義定義。在正式的國際政治概念上,還涉及各種政治權力的控制與支配,又可細分為非法佔據、合法統治。晚近因為資本主義跨國化、全球化,經濟上的剝削甚至壟斷又被稱為經濟殖民或第三次帝國主義。由此可見,殖民的概念乃隨人類不同情勢的演化而有所變動。像是性別當中的不平等關係,算不算殖民呢?或有主張這是內部殖民甚至是受壓迫者的內在殖民,也有主張不該將任何不對等的關係以殖民概稱之。抵/去/解字義與其層次差異之複雜就略而不提了。

  再說,台灣的情況本來就相當複雜。關鍵就在於,台灣連續錯過了世界弱小民族解放的兩次契機。尤其當二戰後,各個殖民地幾乎法理解殖了,就只有台灣要回歸的「祖國」面臨正統性的搶奪戰,只好將島嶼權暫時「寄放」給中華民國。何奈這個二戰與英美同盟的中華民國竟然輸給共產黨,敗退倉皇逃到台灣島,這下...「寄放」給一個被消滅卻不服輸的政權,而當時舉世反共,美國自然不可能主張台灣歸還給擁有中國統治正當性的中國共產黨,於是只好繼續擱置「台灣所有權」。

  就這樣直到七0年代,蔣介石這麼有種地堅持漢賊不兩立,此後,台灣再也不可能以「中華民國」之名進入聯合國。那麼,想爭取國際上的合法地位以及享有國際上一切平等之權利義務,就只有「台灣成為獨立國家,且非以中華民國為名的國名」以及「台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份子共享其權利義務」,請問,您要何者?

  在我寫論文的時候,就非常抗拒使用艱澀難明的詞彙去建構我的論點。尤其當我進入學校教書時,更確立這樣的堅持。對我來說,讓一群不懂各種理論意涵或文史知識的人,用最淺近生活的賦比興教學使他們對我說的一切感到動容而自動學習,才是我最大的驕傲。坦白說,那些艱澀難明的詞彙背後,往往藏著對自己學問不具信心的卑怯。有學問的人,不需要用「距離」來建立權威。

  最後,理論為我建立相對正確、相對客觀的基礎,一步步紮實地去行動,不管是在生活抑或教育現場,毋寧說,那是不斷自我檢視鞭策的量尺吧。再怎樣,我都不用讓知識存留在我的教學麥克風裡,那是一種信仰,更是我的生活。事實上,那並不容易...不勇敢的人,其言行不一往往傷害了他口口聲聲說愛的對象。

< 資料來源:Froggy Lim的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