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下林輝煌,不是因為林輝煌

   
作者:翁達瑞(北美知名商學院教授)

法務部提名司法官學院院長林輝煌出任大法官。當年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時,林輝煌正在軍中服預備軍官役。在逮捕行動結束後,他被上級選任為該冤案的軍事檢察官,負責起訴書的撰寫(或編造)。

以大法官地位之崇高,林輝煌曾任美麗島冤案軍事檢察官的過往,立刻在受難者間引起正、反的爭議。一方面,有多位受難者大力反對林輝煌的任命(如陳菊和呂秀蓮);另一方面,也有少數受難者挺身捍衛林輝煌的提名(如施明德)。

反對者認為林輝煌的提名,等於在受難者的傷口上撒鹽。林輝煌不僅沒有為當年的作為付出代價,反而一路高升,即將出任地位尊崇的大法官。捍衛的一方則指出,林輝煌當年不過是一位小軍事檢察官,只能聽命上級行事,不是真正的禍首。把林輝煌釘在十字架上,也無助於台灣社會的和解。

在這場爭議中,一方不願放過林輝煌,另一方則無意追究林輝煌,且他們的論述都言之成理。問題是,雙方都把爭議的焦點放在林輝煌個人身上,也因此無法呈現一個較宏大的歷史觀。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美麗島事件發生的當年,部隊裏有數以千計的預備軍官(包括作者)。我的疑問是,未具職業軍人身分的林輝煌,為何會被軍方相中,成為鎮壓民主自由的幫兇。他平日的言行究竟透露那些訊息,讓上級認為他足以信賴。其次,當時軍方只相中林輝煌一人嗎?或軍方曾經徵詢多人,但他們都做出與林輝煌相反的抉擇,拒絕為虎作倀?

對那些言行無法贏得軍方信賴,或拒絕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人,他們選擇與林輝煌不一樣人生。在那個極權統治的年代,他們會因此遭受歧視,失去工作,被捕入獄,甚至喪失生命。但就是因為他們的堅持,當年的鎮壓才沒有擴大,台灣的民主才得以建立。如今林輝煌就將享受大法官的尊榮,我們豈能遺忘當年這群拒絕充當政治打手的正人君子。

因此,把林輝煌拉下來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給當年選擇對抗威權的這群人,一個公正的歷史交代。

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到另一個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多年,台灣社會逐漸走出威權統治的陰影。可是歷史會重複,民主也可能走倒車。在未來的某一天,威權可能會在台灣復辟;我們的子孫又要面對和林輝煌一樣的抉擇:出賣靈魂或守護民主。萬一這個不幸的年代真的又來臨,我們又留給後代什麼樣的教材,引導他們的抉擇?

如果我們今天放過了林輝煌,我們等於告訴後代,在面臨威權鎮壓時,他們可以出賣自己,因為歷史會寬容以待。反之,如果我們今天把林輝煌拉下來,我們可藉此教育子孫,千萬不要為虎作倀,因為不管時間過了多久,歷史不會遺忘他們的選擇。因為這個歷史教訓的傳承,他們在被邀請加入威權統治體系時,會有更多人做出與林輝煌相反的選擇,而台灣的民主價值也因此會有更多的保障。

所以拉下林輝煌的另一個理由,就是給後代子孫正確的歷史價值,讓他們拒絕成爲威權統治的幫兇。

在這個宏大的歷史觀考量之下,法務部的確不應提名林輝煌出任大法官。林輝煌之所以不適任,不在於他在美麗島冤案中的作為,也不在於他的作為是否可被原諒。拉下林輝煌,不是因為林輝煌,而是為了對歷史交代,避免歷史錯誤的重演。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即時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翁達瑞

翁達瑞
曾任教多所美國大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