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殺人與校園安全無關

 
作者:盧郁佳(作家)

媒體把無差別殺人的議題,設定在校園安全、死刑,是錯把無差別殺人當普通命案,姑息政府失職

譬如超商行竊,還可歸因超商防盜不足、或嚴罰預防;但若為吃牢飯、被迫行竊,當然無關超商,何處都可犯罪。會出小偷,少的不是防盜監視器,是社會福祉。福祉不是舉債政策買票搞福利,是改革貪腐壟斷,消除高失業、炒房、低薪等不正常的經濟壓迫,歸還人民正常生活的權利。

鬧劇始於電視頻道受特許保護壟斷,所以新聞台偷工減料速成,不事深度調查,盲目煽動恐懼、憤怒。遇捷運凶殺,就把捷運塑造成恐怖片鬧鬼凶宅,套驚悚配樂、特效,危言事發路線、車站、車廂之晦氣,需要帶關刀搭車防身。但無差別殺人需要捷運嗎?諸多前例,封閉的車廂固然可以,開放的街道也可以。只要社會繼續因低薪過勞而痛苦冷漠、因過度競爭而猜忌隔絕,隨地都可能無差別殺人。NCC不思抑制新聞台裝神弄鬼;反而市府靠警力巡邏站崗,給乘客虛假的信心,當然無法終結無差別殺人。

今年國小凶案,記者訪問別校學童、鄰居,甚至曾替凶嫌夾菜的自助餐老闆娘,標題全是心有餘悸感嘆自己差點被殺。等於有人中獎三十億,記者報導數十萬人感嘆自己差點就中。哄騙受訪者想像恐懼,再把幻想當真,記者理解問題嗎?把議題設定在校園安全,跟設定在捷運安全一樣誤導。如果這次加高小學圍牆、入校搜身,下次案發在百貨鬧區,是否滿街蓋圍牆、搜身?

凶案和案發地點,關聯雖強,但地點不是原因。譬如危險路段車禍不斷,是厲鬼抓交替,還是道路、號誌設計不良?但新聞報的就是驚險、哭、做法事,而無記者質問政府究責、全國通盤改革。同樣,不是「學童無人保護」製造出殺人犯,而是1%人對99%壓榨過度,工作壓力大,人就無力互相關心照顧。福祉惡化,摧毀社會連結、信賴,首當其衝者的生存意志被剝奪,以行凶遂自殺。你我未被殺,但同樣每天承受經濟壓榨的惡果統治集團不應該逼民眾怕捷運、學童怕上學;民眾應該逼政府重建福祉社會。

要死多少人,政府才肯放棄鋸箭法?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