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是法國遭到攻擊

伊斯蘭國是在2014年6月29日在伊拉克的摩蘇爾(Mossoul)與敘利亞的拉卡(Raqa)正式宣布成立,但是沒有得到國際承認。其國家領土大約是在目前敘利亞與伊拉克的領土上,因此在北方與土耳其及伊拉克的庫德族對抗,在東方與伊拉克政府軍對抗,在西方與敘利亞的阿塞德政府作戰。而敘利亞與伊拉克的邊界也因為伊斯蘭國的佔領而逐漸在消逝當中。在同時,在美國的主導之下,聯軍也逐日轟炸伊斯蘭國的佔領區。

伊斯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大教派,分別為遜尼教派與什葉教派,大約九成的伊斯蘭教徒為遜尼教派,而什葉教派以伊朗為主,也在伊拉克與亞塞拜然佔多數。而什葉教派與遜尼教派一向就伊斯蘭教義問題,而產生許多嫌隙。在伊拉克,當年海珊是屬於少數的遜尼教派。同樣的,在敘利亞,屬於什葉教派分支,阿拉維派的阿塞德也以獨裁的政治手段統治敘利亞境內的遜尼教派。

在伊拉克戰爭之後,海珊垮台,在美國的主導下,政權落入多數的什葉教派。緊接著,在阿拉伯之春之後,敘利亞總統用毒氣對付遜尼教派的人民。因此,伊斯蘭國就在這些宗教衝突的地方快速發展,進而成為今日透過恐怖手段威脅全世界的「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

歐盟領導國遭鎖定

建立國家與進行戰爭是需要資金的支持的。伊斯蘭國一年的預算大概是20億美金,而其資金來源,基本上分為四大部分。首先是伊斯蘭國在攻陷伊拉克的重要城市摩蘇爾之後,從該城市銀行所掠奪的現金,其二是油田的收入,其三是綁架人質的贖金,最後則是來自世界各地宗教狂熱份子的挹注。 

反恐戰爭由美、英、法所主導。美國與英國在地緣政治上相對安全,因為是島嶼國家。美國雖大,在與加拿大的邊界安全,在南邊則建造了全世界最長與最高的城牆,以防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因此,要前往美國與島國英國的恐怖份子,基本上一定要搭飛機或乘船,使得美國與英國比較不容易受到攻擊。相對而言,因為歐盟的理想與申根地區的建立,要進入法國就容易多了。這也使得,攻擊歐盟的中心領導國成為這一次恐怖份子的主要目標。 

在恐怖攻擊之後,法國、美國與俄國已經就反恐戰爭決定進一步合作。本來歐美國家還因為烏克蘭問題,而有許多歧見。這一次的恐怖攻擊,烏克蘭恐怕成為國際政治考量下最大的犧牲者。 

台灣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因為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持,而成為國際政治被犧牲的對象。在2015年,由於整個東亞局勢已經改變,美國採取重返亞洲的政策,並且與日本、菲律賓及越南有比較多的合作以維持地區的穩定。台灣必須看清楚國際局勢的發展,才有可能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制訂出最符合本身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法國文化協會理事長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