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分布 1956-2010

 

 

這一系列地圖以一個點代表1000人,描繪歷年人口分布的概況。顯而易見,臺灣大部分人口居住於西部平地,其餘人口主要分布於宜蘭平原以及花蓮、臺東兩個都市。除此之外的廣大山區,人口相當稀少。

半個世紀以來,臺灣的人口分布從相對均勻趨於高度集中。1956年時,除了基隆、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七大都市,西部的人口分布相當均勻。十年之後,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象趨於明顯。到了1980年,臺灣形成三大人口集中地帶,分別是北部的臺北-桃園-新竹地區,中部的臺中-彰化地區,南部的臺南-高雄地區。從1980年到1990年,北部的人口成長大幅超越中南部,顯示臺灣的人口成長趨於單極化。1990年以後,三大人口集中地帶以外的地區,大多出現人口衰退的現象。 

 

在56%就業人口從事農業的1956年,農業生產力最高的臺北盆地、彰化平原也是都市以外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平方公里可達1,000人。除此之外,人口密度高於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行政區多為地方都市所在地,如:宜蘭、羅東、桃園、新竹、苗栗、豐原、彰化、北港、嘉義、新營、屏東、花蓮等。另外,在臺北、高雄、臺南、臺中、基隆等五大都市的市區,每平方公里達到10,000人以上。

隨著人口成長,1966年時,臺灣西部平原多數鄉鎮的人口密度跨越每平方公里500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三重的人口密度已跨越每平方公里10,000人,與臺北市區連成一片,反映臺北的都市發展已溢出臺北市的邊界。

到了1980年,臺灣形成三個人口密度高於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人口稠密地帶,分別是北部的臺北-桃園-新竹地區,中部的臺中-彰化地區,南部的臺南-高雄地區。同時,臺北的外溢範圍進一步擴大,使板橋、中和、永和的人口密度相繼跨越每平方公里10,000人。

1990年時,嘉南平原已顯現人口流失的現象,許多鄉鎮的人口密度跌破每平方公里500人。另一方面,臺北每平方公里達到10,000人以上的範圍進一步延伸至新莊與蘆洲。鳳山的人口密度也跨越每平方公里10,000人,與高雄市區連成一片。

1990年以後,三個人口稠密地帶的人口密度持續增加,其餘地區的人口密度則持續減少。半個世紀以來從未改變的現象是,廣大山區的人口密度一直在每平方公里50人以下。


來源:溫在弘、黃清琦、葉高華 (2012),《臺灣戰後人口普查地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資料來源:地圖會說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