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的八年

 

張善政的臨去秋波,表現出他的「高度」。他建議新政府:有意識形態的事少做,先休養生息,把經濟、產業處理好,若馬上推課綱、轉型正義等政策,容易讓民眾覺得,民進黨回來執政是來報仇的。他表示:新政府如果前一、兩年先做出經濟、產業發展政績,讓大家覺得民進黨很有能力,到時再做稍有意識形態的事,民眾也不會這麼排斥。也許,張善政「人之將辭、其言也善」,然而,馬政府八年,不就是大搞意識形態的事,把經濟、產業搞爛?怎麼不見他對馬英九苦口婆心?所以,張善政的「其言也善」,必須分開來看。

黑箱課綱從何而來?不就是馬英九找一些意識形態同夥搞出來的?搞黑箱課綱不叫意識形態,新國會、新政府撥亂反正卻是意識形態,張善政也太倒果為因了吧。轉型正義從何而來?不就是黨國體制肆虐台灣所致,歷史真相尚未釐清、加害者尚未受到追究、受害者尚未受到平撫,難道要用相干人等自然消逝來自然解決嗎?馬英九設「經國廳」,繼續「反轉型正義」,張善政人在朝中,難道不覺得很意識形態嗎?不要逼我移民?請問八年來是誰把「台灣搞成這個樣子」?

所以說,所謂的「有意識形態的事少做,先休養生息,把經濟、產業處理好」,張善政早該忠告的對象,應該是馬英九。君不見,台灣的經濟、產業,八年來從六三三到ECFA,表現如何?為何國人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為何房價飆漲、貧富差距惡化?為何經濟成長保一都難?拜一中總路線之賜,唯有兩岸政商集團獲利,不是嗎?大選慘敗,卸任前夕,這個人依舊沉浸在意識形態的中國夢,張善政都視若無睹嗎?「德惟善政」,不應該是這樣的「高度」吧。

當然,張善政的建議,對新政府也不是毫無意義。黑箱課綱、轉型正義,乃至黨產歸零、年金改革,既然是民之所欲,當家了勢必要為所當為。二次戰後,德國追究納粹,只會比所謂的「報仇」更嚴厲。但要切記,推動轉型正義,必須以公義復原為依歸,以真相和解為目標,絕對不能落人政治操作的口實。與此同時,「把經濟、產業處理好」,不僅也是新政府的當務之急,更是推動轉型正義細部工程的助力。近來兩次選舉,國民黨屢戰屢敗,癥結主要出在意識形態治國,沒有體念全民皆苦,年輕世代失去願景。新政府若不以國計民生為念,頭家的反應不問可知。

蔡英文要求團隊要全力以赴,這是十分識時務之論。因為,大選結束到五二○,將近四個月的空窗期,蜜月期已經用完了;馬去蔡來,人心思治。過去八年,產業、經濟、民生、就業、所得、居住等,馬政府留下一個大爛攤子,新政府要從谷底爬升挑戰不小。倒是,失敗的經濟連結中國政策,要先改弦易轍,杜絕「老藍思想」;而五大創新產業、新南向政策、加入TPP、吸引台商與外資投資台灣、年金改革、財稅改革等,也要務實推動以期振衰起敝。當然,國人要有心理準備,八年的沉痾不易一夕改觀,國際經濟表現也是變數,重點是新政府有沒有讓台灣從惡性循環轉軌到良性循環,讓大家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課綱改了,或轉型正義,能夠替我們的GDP增加多少?」不自覺流露的「開發獨裁」口吻說明,張善政跟數據總統活在同溫帶。馬政府帶來了經濟黑暗時代,不斷侵蝕主權獨立現狀;「要下台的最大」閣員都在擺爛,張善政還吹噓內閣CP值、表現非常亮眼。如此不知民間疾苦,玩弄乾癟的統計數據,不把人民的生活與認同當一回事,也沒有能耐把產業經濟搞好,只留下連結中國台灣馬上好的災害景象。要談GDP,馬八年也不如扁八年。拿GDP質疑民意渴望的改革,卻不看一中總路線的執政失敗,豈非兩套標準?前朝搞爛又唱衰,新政府真的只能全力一搏,同步推進轉型正義與經濟復甦,才能找回那些人造成的失落八年。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