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民主制衡 還是破壞民主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就民主政治角度,固然樂見國會部門以積極與成熟表現,強力監督行政部門的施政作為。不過,令人詫異是,部分立委似乎語不驚人則不休,僅圖增加個人聲量,無視問政品質,甚至還有立委自詡法律學者,當著行政院長、立法院長面前,稱質詢關係是「上對下」、「立委有問,官員才回答」,而且「不能反質詢」等。為了體現這上下關係,在野黨團甚至提出修法,擬增訂「藐視國會罪」,祭出刑罰手段威嚇行政官員。這些以民主制衡為名的諸多政治亂象,正在政壇上演。

立法院現進行總質詢,在野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針對「看守階段」的陳建仁內閣,砲火鎖定,極盡批評,藉此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資料照)

 

 

放眼民主國家的國會,質詢就是民代與官員的「公開辯論」過程,在野黨議員有權指謫政府施政,行政官員當然也要為己辯護。誰來裁判,自是選民透過定期選舉進行決斷。兩造皆是人民的公僕。所以,質詢時間是共同擁有,是相互尊重的平行關係,絕非「上對下」的法盲說法。辯論一來一往,不該是立委要官員回答才能回答,遑論禁止所謂的「反質詢」。其他民主國家國會也未針對反質詢進行問責,原因無他,因為既是辯論,官員也能對立委提出不同看法,何況若立委所言不實,內容謬誤,官員難道閉嘴當啞巴,形同默認背書,任由錯誤訊息從國會殿堂擴散開來。進一步言,立委也可能是為掩飾準備不足,而不讓官員開口。憲法已賦予立委在立院有言論免責權,若還能要官員禁語,顯然是對立法與行政關係的扭曲,民代一旦濫權,不啻是另類的「藐視民主」。

第十一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最大黨」國民黨,雖僅較繼續執政的民進黨多一席,但因兩席無黨籍立委與八席民眾黨立委的可能奧援,在野黨立委現正磨刀霍霍,挾國會改革之名,端出多項修法,包括立法院具聽證權與調查權,總統赴立院的國情報告應接受立委的即問即答,甚至還有立委提案修法,要將總統副總統選舉改為兩輪投票制。法案洋洋灑灑,但許多內容涉及合憲與否的爭議,例如立法院調查權的擴大,與已有彈劾、糾舉的監察院職權,出現扞格。而正副總統選制是否改兩輪選舉,同樣牽涉憲法裡面規定「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的論辯。這些內容,外界除了質疑立院擴權的違憲問題,更關鍵的是,從在野立委脫口說出「上對下」,以及禁止「反質詢」等修法動作,看出在野方面試圖對行政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縮,甚至弱化。表面基於民主制衡等冠冕堂皇理由,但也遭質疑是因總統選舉再度失利,試圖牽制執政黨,甚至妄以上對下說法凌駕行政部門之上。但面對違憲爭議,又不願直接提出修憲方案,導致相關修法衝擊憲政體制的運作,其結果就是破壞民主。

除此之外,新國會二月一日開始運作後,部分立委諸多提議,只要涉及兩岸,多與政府作法相左,卻有利中共對台擴大統戰。例如推動不在籍投票,未來只要擴及海外包括中國等,等於方便對岸進一步介選。再如修法縮短中配入籍的年限,這勢必提高中國配偶家屬「依親居留」誘因,並大量申請在台定居。事實上,這兩者都是牽涉到國安層次,然而,在野立委均刻意簡化問題,用人權或平等為包裝理由,施壓政府放寬,長期以往,也將因此改變台灣的人口與政治結構。量變達到質變,也將一步一步迎合中國影響力更滲入台灣社會。

這次金門快艇事件亦是如此。明明是違法進入我國禁限制海域的中國「三無船舶」,雖不幸造成對方人員二死的翻覆事件,但重點在於我方必須堅定執法作為,在野立委對此少有支持,反而不斷質疑我方海巡船艇於驅離過程沒有留下影像,甚至親中立委主導的委員會專案報告,還刻意用「撞船」定性該事件,暗指我們海巡人員是錯誤一方。這種長他人違法之氣,滅自己捍衛海疆治安的正當作為,完全配合中共口徑。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朝野競爭更加劇烈,這也成為對岸製造並擴大我們內部矛盾的鎖定目標。從破壞台灣民主,到諸多親中主張,表面冠以改革、人權等理由,掩蓋背後聯共制台政治目的,我們應有清楚意識,超越突破這些語言迷障,中共亂台的伎倆,以及誰扮演策應與協力者,圖像也會更清晰。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