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套疊看到的地景變遷是真的嗎?

 

 

地圖並非完整地複製真實世界,而是呈現經過篩選、去蕪存菁的資訊。如此一來,不同年代地圖間的差異,究竟是真實環境的變遷?還是概括化程度的差異?這是每一位欲藉由地圖資料探討環境變遷的研究者,都必須深思的問題。

13年前,我在《地理學報》的一篇論文裡以這段警語做為開場白。後來,隨著「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上線,地圖套疊不再是專家的特技,而是全民皆可玩。然而,許多人因缺乏地圖學素養,隨意將繪製目的不同或比例尺不同的地圖拿來比較,產生許多地景變遷的幻象。可惜,我早已提出的警語,沒有獲得足夠的注意。

事後反省,我那篇論文的標題取壞了。那個標題是:〈地圖概括化對環境變遷研究之影響—以臺灣地圖資料為例〉,又臭又長,還有陌生術語。大部分讀者看到那標題大概就跳過去了,沒興趣繼續讀下去。如果當時標題定為〈從地圖套疊看到的地景變遷是真的嗎?〉,或許會得到更多注意,也減少目前人們誤用地圖的情形。

隨著「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普及,那篇論文提出的警語是應該再強調一次了。以上面的圖A為例,假設某地的土地利用包括水稻田、陸稻田與旱作地(如蔗園)等三部分。地圖B強調作物的種類,將水稻與陸稻合為「稻田」。地圖C強調灌溉的情形,將沒有灌溉的陸稻併入「旱作地」。假如你把地圖B與地圖C套疊起來,但沒有深究兩種分類體系的差異,不就得到「旱作地變遷」的假象?尤其,當兩套地圖的繪製目的不同時,特別容易遭遇這種狀況。

另一方面,將比例尺不同的地圖套疊起來也很容易出問題。例如,下面三圖根據完全相同的資料編製,但預設比例尺分別為 1:5,000、1:25,000、1:100,000。粉紅色代表建地。顯而易見,在比例尺最小(1:100,000)的地圖中,細節省略最多。假如你把比例尺不同的地圖伸縮為相同尺寸,然後套疊起來,不就得到「聚落變遷」的假象? 
 

論文最後對於地圖套疊提出四點建議:
 1. 直接套疊而得之變遷未必可靠。
 2. 選擇比例尺與繪製目的相近的地圖套疊。
 3. 對地圖資料進行再概括化的處理:如重新分類。
 4. 討論地圖概括化的影響。 

歡迎「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愛用者參考:
賴進貴、葉高華,2005,〈地圖概括化對環境變遷研究之影響—以臺灣地圖資料為例〉。《地理學報》41:1-23。

< 資料來源:地圖會說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