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案看似大學自治 實是國安問題!

管中閔案看似是大學自治問題 實際上是台灣的國安問題!

 

  

管中閔獲廈門大學推薦為「2017年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論者指出,此計劃本身就是一個「人才掠奪計劃」,若管順利當選台大校長,恐讓台大的學術成果藉此關係成為中國的學術成果,管是否適任台大校長已經上升為國安問題。資料照片

魏國浩/智庫研究員

上周的台大校務會議,果不其然變成「挺管」與「反管」兩派的戰場,然而整體來看,校方與舊有國民黨體系的教授們,還是掌握了台大在整個事件上面的走向,至於反對管中閔上任的一派,除了利用道德上的議題做為反對管中閔成為台大校長的立論基礎外,似乎別無他法。

而國立大學的主管機關教育部,因為受限於大學法內法條尊重大學自治的規範,教育部也幾乎沒有施力點,故而這件事情最有可能的走向,就是教育部只能尊重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結論,讓管中閔正式上任。

但這並不是整件事情的結束,相反的,這才是爭議的開始。依照目前浮上檯面的各種訊息,我們可以歸納出,管中閔教授在過去十年間,除了有到廈門大學兼職,違反教育部規定,大學教授不得在外兼職的疑慮,同時由於管中閔教授曾在2014年至2015年擔任國發會主委,故而在卸任後三年,均受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第九條規範,欲前往中國大陸,需由內政部會同國家安全局、法務部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成之審查會審查許可。

而管中閔教授到底有沒有違反這些規範,目前來看,除了北檢已經分案調查之外,管及台大方面,均無對外公開拿出證據澄清,導致整件事情淪為一起政治事件,但根據最新公布的訊息,管中閔教授獲得廈門大學推薦為「2017年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而這一點,便非常有可能成為日後將「管校長」停職的關鍵。

長江學者是中國大陸為了厚植國內高等教育實力的一個計劃,1998年8月,中國大陸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啟動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其目標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延攬海內外中青年學界精英,培養造就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帶動國家重點建設學科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然而細究其獎勵辦法,第三條明定:「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支持高校聘任講座教授、特聘教授」;第四條也明白的寫著:「長江學者實行崗位聘任制。高等學校設置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崗位,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經教育部組織專家評審通過後,由高等學校聘任後,實行合同管理」,換句話說,如果廈門大學要推薦管中閔教授為「長江學者」,其後續必然成為廈門大學的「講座教授」或是「特聘教授」,光就這一點,就已經徹底將台大人事處所稱「管中閔教授沒有違法兼職」的說詞給駁倒。

就算廈門大學後來發布聲明表示,管中閔教授在廈門大學不支薪,只授課,然而,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的第五章,清楚的寫著:「特聘教授每年獎金20萬人民幣,講座教授每人每月獎金3萬元人民幣。特聘教授獎金可做為年薪的一部分」,這也讓管中閔教授不支薪的說法,不攻自破。

但無論管中閔到底最後是「管教授」,還是「管校長」,最令人害怕的是,長江學者計劃基本上就是一個人才掠奪計劃,其獎勵計劃的第二十五條為:「長江學者在崗工作期間的科研成果按照國家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雖然對中國大陸而言非常合理,但對台灣可就不妙了,如果管中閔教授最後順利成為台大校長,則由於他還有「長江學者」的身分,因此台灣第一學府的學術成果,很有可能藉由這樣的關係,變成了中國大陸的學術成果,這對於兩岸間目前發展失衡的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故而管中閔案,看起來是大學自治的問題,實際上卻是台灣的國安問題,如果不將這些事實一一釐清,則最後台灣將徹底淪為中國大陸的學術附庸,有關單位實在不可不慎,而做為當事人的台灣大學,也不該一味的採取姑息的態度,廣大人民每日辛勤工作上繳的稅金,花在台大上面不知凡幾,而教育部與檢調也應該對此事詳細調查,勿枉勿縱,至於某些政黨跟風用政治語言企圖把此事抹成藍綠對決,則是十分不道德的舉措,實在令人搖頭嘆息。

最後,綜上來看,管中閔教授變成台大有史以來最短命的校長,這個機率恐怕不小,而台大人下一次的選擇是什麼,社會大眾都在看著,因為你們,是台灣社會整體的價值觀的領航者。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