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淨化」人民

 

五月初,美國知名脫口秀《荷伯報到》的主持人史提芬.荷伯在節目上曾大肆嘲諷中國的「社會信用評價系統」,說中國最該優先淨化(purify)的應為空氣,而非人民。讓這套系統廣受各界關注。

這套系統是結合信用紀錄、數位監視和大數據運用,針對國民的一舉一動進行的動態評分。中國宣稱能夠「淨化社會、淨化人民」,建立具「信用水準」與「誠信意識」的新中國「信用」社會。該系統預計二○二○年全面落實,屆時中國所有公民、企業甚至政府機關,都是信用評分的對象,再配以「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達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信用懲戒效果。

該系統評比項目從違反交通規則、違反公共道德、長時間打電腦遊戲、批評政府的紀錄等所有活動都納入評估,遠遠超過西方對於個人信用僅限於財務資訊的範圍。五月測試後,已有千萬中國人被打入「失信者」黑名單,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和限制,包括就業、住房、貸款、行動自由、高消費行為、社會保障、政治權利,甚至株連下一代讓子女無法入學、工作等。

真正民主國家公民包括台灣,都看得出來這套系統限制、戕害了基本人權,加上系統評分標準演算法隨意主觀且不可測,還可以通過重新調整,產生「愛國」分數,量化中國人民的政治傾向,鼓勵人民相互揭發,建立人民彼此不信任的生活狀態等,讓人不寒而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科技監視技術早已滲入台灣。多個中國3C品牌如手機和APP等,在台灣有一定的市佔率,問題是這些商品早被多國資訊安全測試機構點名「具有資安風險」,甚至如同近年來臉書、Google等公司紛紛向中國讓步,同意中國政府進行內容檢查,這種「大國政府+科技巨頭」結合所展現的監視技術,將遠超過《1984》一書的想像。

然而,台灣政府在這方面警覺性仍不足,除了國防部、國安局等機關限制使用中國資通產品外,民間幾乎毫無設防。政府需要積極介入,從源頭下手管控,並宣導中國數位科技入侵台灣的風險,讓民眾提高警覺,也強化我們「資安即國安」的防衛實力。

(作者為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