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甫相關文章

柯文哲社宅鬼故事多

柯文哲社宅鬼故事多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首座公辦都更社宅「斯文首善」十日因下午大雨導致,漏水嚴重、鄰近明倫社宅電梯井也因漏水故障。有趣的是,柯文哲10日晚間還分享影片大談居住正義與社宅「我們要建造讓老百姓租得起有品質的房子」、「現在公設灌水太厲害,我也贊成實坪制」。 眾所周知,柯文哲任內所興建社宅普遍品質不佳,差別僅在室內想下大雨、還是小雨,其他工程「瑕疵」是否有人謀不臧?目前未聽聞有啟動調查。實際上各社宅興建完成後,都會開所謂「加強駐點標案」,等同再花錢請施工瑕疵的營造商進駐社宅,即時處理自己的「瑕疵」。 正如柯文哲所說「反正房子都有保固期,有漏水就趕快去修好」但北市府從未深刻檢討品質,遑論追究驗收責任。 外界不知道的是,都發局六科住宅工程科主責工程驗收,科長高升為專門委員,有機會挑戰主秘、甚至局長大位。但市長蔣萬安上任後,新都發局長又不願循例兼任台北市住都中心執行長,從執行長至副執行長都為代理,導致人事未定,管理鬆散。 至於公設問題,柯文哲忘了其任內的明倫社宅公設高達四十%,以挨批原始租金超過四萬的三房型四十四坪為例,實坪廿六坪,陽台八坪、小公(走道、梯廳)十坪。民間高公設比的建案通常受制於建案基地狹小,明倫社宅佔地廣大,卻高公設比顯然不合理,甚至小公比大公(共享設施)比例更高,還未算入車公(停車位),套一句柯文哲的話,這才「灌水太厲害」。 而此次室內下大雨的斯文首善,住都中心辦公室就在B棟二樓。審計部審核報告更指出,斯文首善、斯文里 三期整宅都更工程,都更處及都發局多付給廠商五三七萬,而且竟是忘記扣除同意廠商更改土方交運地點後的成本。 如柯文哲在影片所說「公家還是有很多資源,就是沒有充分去做」、「政治的核心是執行力」,某種程度,柯文哲沒說錯,只是他執行力很差。蔣萬安以降,藍營北市議員為立委選舉考量,不敢監督,只能硬吞前朝爛帳。究竟還有多少柯文哲任內社宅興建、管理「鬼故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是媒體工作者)
陳冠甫 2023-08-12
評蔡正元批侯友宜

評蔡正元批侯友宜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一項政見,主張每年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至少二萬五千元,縮短公私立差距,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批評為「大撒幣」。侯友宜認為,應該是要讓學生們在所有學習中,能快速與產業連結,讓他們找到就業的機會……遠離戰場進入職場……尤其私立大學,應該多用一點力量,跟產業國際接軌云云。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痛批「這係哩共蝦毀!?頭殼壞了嗎?好想拿棒子打你頭!」   侯友宜顯然搞不清政策重點。眾所周知,能否接受大學教育,是未來收入的重要變數;是否讀大學,又與未來就讀研究所相關。可以說,大學畢業學歷已是就業「基本款」。然而,有些人因家庭經濟因素,可能放棄就讀大學,或轉讀軍警大學,或中途休學,或因打工需要而荒廢學業。卻常招來無法學以致用、虛度大學時光等等批評。 事實上,入學機會不均等,與考生家庭背景有關。舉凡,台大學生來源以雙北市最多,其中又以北市大安區最多;頂尖國立大學弱勢生比例最低,私立大學學費高,分得資源卻比國立大學少,且畢業後薪水較低,雖不一定失業,但幾十萬學貸,仍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公立學校收費較低、資源較多,利於就業競爭,顯而易見,這也是大家努力擠進國立窄門的原因。但,難道無法擠入公立大學的多數人就活該? 儘管賴清德政見只是補助五十%公私立學費差距,也對私校生幫助很大,何況如蔡正元所說,青年是國家青年棟樑,私校生就是家境困難、需要政府多幫忙,尤其「一年一百五十億元經費負擔並不重」,為下一代,撒幣不好嗎? 有些反對意見,不在表面政治攻防批撒幣或買票,而是認為私大學生不值得使用納稅人的稅金補貼學費。某種程度,這類價值觀部分源於階級的固化,讓既得利益者以為享有特權、資源是理所當然。 台灣社會向來不願討論敏感的階級問題,然而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資本的形式》指稱的三種型態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哪一種不與社會階級有關?學歷與知識更佔據大部分。而以上皆非侯友宜所稱,就業後就有好工作如此簡單。 難怪蔡正元痛罵侯友宜「選舉這麼笨就不要選,回家睡覺好了,當然是要喊加碼」。
陳冠甫 2023-06-24
「反反反戰」的反動修辭

「反反反戰」的反動修辭

近日一篇傅大為教授回應「反反戰」投書引發熱議,文章以三階段解釋其反戰思路並回應外界質疑。仔細觀察,其論述主張更像「反動」而非「反戰」,之所以惹議,源於論述的矛盾。   《反動的修辭》一書作者赫緒曼定義的三種反動修辭,悖繆論(適得其反)、無效論(徒勞無功)、危害論(故此失彼)。通常用任一種就可得到效果。要在一個論證中同時主張悖繆論、無效論相當困難,因為論述將嚴重矛盾,遑論將三種修辭同時主張更為罕見。 投書所稱,第一階段符合悖繆論定義,主張不跟隨美國挑釁中國、不採購新武器、等距外交,目前保台方式恐挑起戰爭;第二階段稱造成大量犧牲就建議停戰。反抗無效應該投降,為典型的無效論。 最難定義的是第三階段,萬一解放軍殲滅國軍後,仍不停手、開始屠殺人民,反戰者也就該出來保家衛民。因邏輯嚴重滑坡,難以第一時間識破修辭把戲。但危害論有時會設有相輔相成的條件,達成互補,此論證間必定存在時間的間隔,兩者碰不到面,簡單說,仗都打完了,你才喊反抗,實際是「不想反抗」。 反動的修辭,總是不直接反對價值,而是反對基於價值而來的作為。不避採取行動,採取了也沒用,還會有反效果。論述的狡猾之處在於,躲在進步價值的保護殼中,因為,赫緒曼下了精準描述,「一個人要抗拒進步價值很難啟齒」。 不挑釁、不買武器、停戰(投降)的潛台詞,對應中國統戰劇本,國台辦所謂「兩岸統一是歷史定論、大勢所趨,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法阻擋」。同樣訴諸反抗無用,充滿羞辱的「無效論」,直接打臉國軍守疆衛土的決心與能力。 然而,要擔心的並非退休學者號稱「反戰」的聲明,而是在野黨總統參選人也持同樣看法。猶記得,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力量不夠跟人大小聲會被笑」、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稱「別買武器就不會被打」,與傅大為不採購武器、不挑釁的投書內容異曲同工。 坦白說,要公開承認未戰先降,很丟臉!而學者、政客鼓吹投降,要人不抵抗,只為讓自己投降、投共時留點顏面,那不僅丟臉,恐怕就有點可恥了!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3-04-10
曾聖光為投降派上了一課

曾聖光為投降派上了一課

來自花蓮阿美族的曾聖光,六月時奔赴烏克蘭助戰,對抗俄羅斯入侵,日前不幸在交戰中戰死。對於這樣一位台灣青年為了民主自由與正義在烏克蘭犧牲,絕大多數人感到惋惜,也敬佩他飄洋過海參戰的勇氣。與少數在網路上惡意嘲諷,酸他無知與無謂犧牲的言論,成強烈對比。 曾聖光的烏克蘭喀爾巴阡營(Carpathian Sich)部隊同袍也在臉書發文感謝他的犧牲奉獻。(圖擷取自臉書)     曾聖光比我們大多數人都勇敢,更重要的是,他捍衛自由民主的決心強烈。放下摯愛家人前往異國參戰,對一般人而言難以想像,或許也因此有人嘲笑他的理想(藉此隱藏自己只想苟安?)。只是,我們觀察親中統派向來喜歡諷刺台灣年輕人「只會在鍵盤上抗中保台」,事實上是承平時期難以表現多數人捍衛台灣的決心。現在,包括曾聖光在內,有數位台灣人志願前往烏克蘭參戰,協助他們對抗侵略者,這對動不動舉著「和平」大旗,實則想舉白旗投降的人,無疑是一次重大衝擊。對那些講出「寧願統一,也不想被民進黨統治」鬼話的國民黨退將,更形同結結實實打了一巴掌!因為這些人不能理解曾聖光為民主自由奮鬥的勇氣,不願支持台灣人與中國侵略者誓死對抗的決心。 和平與犧牲有階段性的不同,國民黨人可還記得一九三五年蔣委員長的廬山談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 曾聖光跟你我一樣是個平凡人,但他有遠大的理想與正義感,想保護烏克蘭人。我沒有那麼偉大,但面對侵略者,我一定會保護我的親友、我的國家。 敬謹向曾聖光家屬表達我心中的哀慟與敬意。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生)
陳冠甫 2022-11-07
從國民黨的漢奸談「避戰謀和」

從國民黨的漢奸談「避戰謀和」

前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在中共廿大「被架離會場」,習近平的專橫,震驚國際。前總統馬英九也表示,廿大後中國對台立場更為嚴厲,因而積極宣揚「避戰謀和」,並解釋,不是投降,而是避免國民死傷。而近來中國國民黨在選舉造勢場合也強調「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票投國民黨,兩岸無戰場」。坦白說,藍營這句順口溜比起過去「票投民進黨,中華民國就滅亡」進步不少。但邏輯經不起推敲 - 中國對台將更為嚴厲,難道我們不應該備戰?備戰就是挑釁? 曹興誠嗆馬英九「謀和論」:習近平連胡錦濤都不能和了,怎麼跟你謀和?(翻自推特+資料照)     國民黨相關論述還包括如龍應台的「鼓吹戰爭的人都是罪人」、蘇起的「台灣拋棄九二共識,台灣才是改變現狀者」等,以「和平論」包裝「不挑釁、釋出善意、避免兵戎相見」的主張,進而把台灣備戰、尋求國際支持視為「引戰」。事實上,國民黨恰巧正在完備中國武力犯台的開戰條件。 日前一場「中共權力變遷與治理趨勢」國際研討會,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亞洲計畫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 提到,中國正發起一場認知運動,嘗試讓台灣民眾相信「美國會將台灣推向與中國的代理人戰爭」。並延續中國與國民黨否認台灣為主權國家的論述,藉以抵銷類似歐美國家支援烏克蘭的正當性,使台灣孤立無援。尤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說法最為危險,將侵略戰爭定為一國內戰,避開《聯合國憲章》「成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成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的國際法原則。 從杜懋之的觀察來看國民黨「避戰謀和」,其高明在於語言修辭上的強大力量,但正如國民黨元老、孫文的文膽汪精衛,在廣州、武漢相繼淪陷後,產生「謀和」想法,發起和平運動,希望「避戰」減少傷亡。他任行政院長時曾說:「抵抗侵略與不拒絕和平並非矛盾」,同樣讓人難以反駁!但事實是,汪精衛最後還是被國民黨定為「漢奸」! 如果代入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血淚現實,我們就會發現「避戰謀和」根本是廢話,國民黨人也並非無知,例如與「抵抗侵略與不拒絕和平並非矛盾」對應的「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就是由華僑陳嘉庚於國民參政會提案通過,自此漢奸與汪精衛成為同義詞。至於台奸會成為誰的同義詞?「避戰謀和」甚囂塵上的當下,兩千多萬台灣人正盯著呢! (作者就讀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
陳冠甫 2022-10-31
你們這些大人真噁心

你們這些大人真噁心

  無黨籍苗栗縣長候選人、苗栗縣議長鍾東錦日前以議會交流名義,拜訪北市議會與台北市政府,並與市長柯文哲同台,由於鍾東錦經歷特殊,外界紛紛解讀兩人同台是「黑白配」。 苗栗縣議長鍾東錦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記者田裕華攝)   號稱新政治的白色與黑社會的黑色該如何互動,使其他民眾黨候選人感到尷尬,新竹候選人高虹安、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紛紛冷處理,不願意沾染黑色,切割柯文哲意圖明顯。無非也怕嚇跑中間選民與爭議性大鍾東錦有連結,彰顯的混亂價值觀,對選情百害無一利。 黑白配引發關注,甚至民眾反感。因為正巧與典型敘事結構相反,基本好人勝出、壞人失敗的基本邏輯。套用在黑白配則會亂了套。直白說「教歹囡仔大細」。以後不知該怎麼教小孩。總不好告訴孩子,邪惡一方通常都會勝出,隨便就有好幾個億,還有可能當選縣長,連黑道槍擊案隔日,首都市長都不得與他見面,是你們學習的好榜樣。 眾所周知,選舉選的是人背後的故事,哪一方吸引人或成為投射對象,得票越多。二○一八年的選舉,最為主流的敘事結構,是將自己定位為弱勢的一方,低估自己的贏面,同時暗示對手享有不公平的優勢。總結兩個關鍵要素,素民與國家機器,其實是混合了白手起家與戰勝惡魔的兩個故事型態。 白手起家的經典版本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灰姑娘童話故事,小女孩克服萬難逆爭上游,加上一點點運氣與超凡的勇氣,終於迎來幸福的結局。戰勝惡魔則是卡通、漫畫的老套路,主人翁克服各種挑戰,經歷挫敗然後反轉戰鬥,打敗魔王,獲得最後的勝利,國家也恢復和平。 柯文哲與鍾東錦的問題無疑在於形象落差,暫不論柯文哲是否還有如當年崛起時的素人打敗權貴形象。但他確實打破傳統政治高牆。而現在柯文哲逐漸變為當年要打敗的噁心大人,甚至更為無賴,更難打敗,加上了錢、權、黑道。某種程度,也給了柯文哲以降的高官與行政機關的底氣,可以傲慢。 因為你我般的市井小民能奈他何?除了在投票日,把選票投給不同於柯文哲、鍾東錦等人價值的候選人,別無他法。至於柯文哲、鍾東錦兩人合體所代表的灰色,再一次展現了毫無核心價值,只有政治野心與現實之間的相互作用,套一句上次韓流的名言「我們長大之後,才知道你們這些大人有多噁心」。 (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10-25
離樹立典範很遠的蔡壁如

離樹立典範很遠的蔡壁如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碩士論文違反學術倫理,遭德明科大撤銷學位,蔡壁如十四日宣布辭職立委,並稱請辭並非認罪,而是要樹立新政治典範,並呼籲各政黨還給人民健康的選舉。有趣的是,要樹立何種政治典範,蔡壁如語焉不詳。 這一切反而更像先佔領輿論制高點。因為蔡壁如並非第一時間請辭,而是被黨主席柯文哲證實請辭。儘管蔡的說法前後不一,是人之常情,因為放棄立委職務並非易事,更高的現實盤算是要柯文哲下指導棋。 論文風波有如打開潘朵拉的寶盒,最初中箭的林智堅退選,不只創紀錄,而且樹立政治障礙與某種名聲壓力。讓後續論文爭議主角需考量辭職與政黨選舉的影響因素。以這點來看,當時撂狠話、講風涼話的政治人物現在人人自危,深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論文是否會影響政治前途也看政治實力。議員層級抄襲者眾,天下烏鴉一般黑,倒也不生影響,多只在立委、市長選舉等級,才能受到媒體監督。選舉議題以外,高等教育擴張,延伸學歷貶值到論文抄襲、乃至在職專班的檢討等老問題,卻又再一掃而過,等待下次爭議的爆發,或學生招生人數不足的自然消失。 高等教育的擴張向來是為回應傳統高等教育系統,無法滿足包含學生、家長在內消費者的需求。背後隱藏的菁英主義、財務限制、政治因素、學歷資格、文憑主義基本。社會結構下工作分配不均、取得機會的不平等,從而創造了學歷或學力資格的需求與之相關的社會規則,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加速了不平等現狀。 論文抄襲問題的深與廣超乎預期。政治人物接二連三被抓包抄襲,僅是教育系統屆臨崩潰的前兆。追根究柢,如知名主持人于美人所說的「要摧毀一個國家不需要原子彈,只要允許學生作弊。」直白說,就是誠實。 台灣社會誠不誠實,不好說也說不好。論文抄襲點出的不誠實,對比常見食品混充、過期換標、文書登載不實等欠缺誠實的情形並無不同。但為何只對某些論文窮追猛打,甚至論文作者換人就換了腦袋與標準,答案很明顯。有人只想利用偶爾被抓到的不誠實,操作政治攻防,根本不在乎社會是否誠信與信任的建立。 (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10-18
主持人的哭喊 回答了問題核心

主持人的哭喊 回答了問題核心

資深媒體人羅友志日前在中天現場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不滿談論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佔比過多,竟直接拒講再「拔麥走人」不錄了。隨後羅友志在臉書發文向工作人與觀眾致歉,但也提到原因,談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佔比失衡,少談其他候選人,對選舉、市政無益。 羅友志直接走人,右為馬千惠。(翻攝自《大新聞大爆卦》YouTube)   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馬千惠緩頰時一度哭喊「本台不是仇恨台!」反而回答了問題的核心。若節目圍繞在抨擊一人,資深媒體人能發揮部分有限,乃至於節目中每一段主題、圖卡等重複出現。不久前才評論的內容、金句又老調重彈,根本是仇恨陳時中大事紀的總複習課程。 民智已開,這類作法洗腦不成,只剩頭痛,恐怕連監看節目的工作人員都覺得痛苦。 政論節目作為新聞性節目的一種,從設定議題開始,就是一種包裝,來吸引社會大眾注意力,並且根據市場分眾,規劃討論主題,並無對錯。傳播政治經濟學觀點認為,閱聽人的勞動是大眾媒體的主要產品,閱聽人勞動是閱聽人商品的一部分,看似沒有邏輯。直白說,如果沒有節目,閱聽人不會看電視,也就沒有後續維持電視台的商業利益。 為了吸引閱聽人的眼球,感官主義的新聞大爆發,訴諸感官刺激或情緒反應甚於理性。更有甚者會無所不用其極,二○一八年韓流效應特定電視台播報比例與內容的異常,仍記憶尤新。 真要如傳統新聞學要求,針對重要的新聞事件加以探討和評論,以使觀眾對新聞事件有更深入了解,或以多面向多種角度分析的過程和因果關係,只有調查性質的週間節目有辦法完成。 在新聞內容只是吸引消費者的免費午餐的現今,各家新聞網即時、快訊滿天飛,為配合讀者閱讀習慣,多又是拆分後的新聞,破碎零散不說,無公益性、社會重要性的新聞充斥,民眾也有責任。例如,選舉並非不談政策,而是多數人根本不看政見,只想看選舉笑話、幹話! 年底大選逼近,沒有直接與民眾權益相關的選舉新聞,討論免治馬桶偷窺或深蹲換車票,實在浪費時間。近來又缺乏社會弊案、官商勾結揭發類報導,實在莫怪民眾對選舉新聞、政論冷感!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10-16
從張善政案 看政府研究計畫

從張善政案 看政府研究計畫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遭週刊踢爆,過去以計畫主持人身分向農委會申請三年的研究計畫涉嫌抄襲爭議,對此,張善政回應是受農委會資訊中心的委託,蒐集網路相關資訊,並非論文研究與學術研究抄襲狀況不同。 某種程度,張善政陣營想以單純搜集資料而非撰寫學術研究開脫,利用民眾對政府研究計畫的資訊落差「偷換概念」。直白說,一般研究生論文無法換取預算,至多申請優秀論文獎學金。具備教授資格的張善政則不同,不僅可擔任計畫主持人,更可以代表研究機構接案,申請研究經費。但若有抄襲、瓢竊不只有誠信爭議,還有法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行政及政策類委託研究計畫都須符合「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行政及政策類委託研究計畫經費編列原則及基準」意即包含農委會在內任何行政或政策類委託計畫,必須符合上述規則。規則內對於各種建議項目、費用有清楚說明,完全打臉張善政陣營說法。 特別張善政稱「研究案為搜集資料與學術研究不同」,但所謂「資料搜集費」項目費用應以「購置參考書、期刊或影印必要資料,以及資料索費為限」,想硬拗整份報告都為資料搜集的成果。 政府研究企劃書簽約前會多次修改,調整人事費、業務費、行政管理費比例。資料搜集費按前述規則僅佔一小部分,又如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指出,委託案不只寫報告,還要辦考察、辦研討會座談會等,於送出企劃書草稿時都必須寫明預算配置,如座談出席費、場地租借費、報告印製費,臨時工資,甚至雜支費不可超過總額之五%,皆需按照規定,要不難以取得委託案。 取得委託案後,聯繫群組通常會納入業務管理單位人員,即政府機關承辦人,以利各項計畫執行中符合契約規範,計畫結束後還有除業管單位還有評審委員。除非有外力介入,其他流程只是走過場。否則根本難以想像,如此鉅額且長期的委託案會有這般離譜情況。 一般來說社科類相關委託研究計畫,大多在百萬內。若單純搜集、翻譯資料,以科技部(國科會)長期有補助各學門經典譯注的計畫為例,為期一年不過五六十萬,教授就要完成翻譯學科內幾十萬字的經典書籍,對比之下,就會明白張善政的研究案有多特別了。 (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8-31
台北市政不能也死一死

台北市政不能也死一死

  台北市政府遭爆於二○一八年的台北燈節遭廠商索賠五千萬,還有喬事疑雲,對此,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長不可能每個事情都知道」一概稱不知道。有趣的是,「台北市長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這句話聽起來非常耳熟。 四年前柯文哲也曾來辯解,對於市政管理的一問三不知,四年過去任期將屆滿,柯文哲仍是同一句話,堪比柯文哲政治生涯中的唯一不變,就是「出事了他都不知道。」要不就「有事黃珊珊,沒事柯文哲」。 無獨有偶,柯文哲日前抨擊「高雄燈會無人機表演就花八億元」卻被打臉燈會總預算根本不到八億,台北預算比高雄更高。柯文哲承認「說法不精確」。舉凡說法不精確或稱文字掌控不夠精準,這句話同樣耳熟,回顧柯文哲過去罄竹難書的失言風波,幾乎已成柯P託辭的標準流程。 平心而論,八年過去柯文哲不再為政治素人,卻仍沿用素人時的藉口。難免讓人失望。猶記得當年柯文哲「新政治」口號喊聲震天,廣得民心。殊不知,新政「換湯不換藥」,缺少了傳統政治人物的底線,比舊政治更糟,恥度根本無下限。 此外,柯還有不同於其他縣市的關於政府採購法的,除不宜公告之情形外,原則「公告底價」的創舉。理論上保護公務員不受外力影響洩漏底價,實務上廠商得知底價後,只能拼低於底價的更低價,可能還要「求好心切」額外做更多,再以後續標案當誘餌,也才有燈會多花五千萬的鬼故事。 柯文哲二○一六年嗆前市長郝龍斌任內的美河市弊案「什麼都不知道,搞不清楚,那可以去死一死」,依此標準,早有粉專諷刺柯文哲政治信用破產「社會性死亡」很多次了,但柯是否斷送政治生涯不重要,重要的是,首都的市政管理制度不能破壞,不能也死一死。 (作者是臺北大學法律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8-24
為何台灣人淡定?

為何台灣人淡定?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離開台灣後,中國軍隊展開自一九九五、九六年飛彈危機後,最大規模的對台軍事演習,無疑的引發廣泛討論。有趣的是,如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等國民黨人的疑問:「為什麼台灣人不緊張?」甚至不以為意的逛百貨、餐廳,美食展照樣爆滿。直白說,生活如常。 媒體人羅友志透露在捷運上觀察民眾反應,發現多數國人對於中國對台軍事演習無感。(右圖翻攝自羅友志臉書)   回顧第三次飛彈危機,房市、股市、匯市大幅波動,出現拋售房產、搶買美元現象。長輩說,當時不少上層階級賣掉房子,遠走海外,一時間人心惶惶,尤其是一些本就失根的人想逃而不能逃,最害怕。 經歷過上次飛彈危機的長輩們,幾乎一致認同是中國的飛彈團結了台灣人!尤其是在不畏懼戰爭的恐嚇下,台灣舉行了首次一人一票的總統直選,選出了第一個台灣人總統李登輝。長輩津津樂道的還有,留在台灣的人有些撿到便宜,尤其是那些低接被個人或建商拋售出來的房地產的人,賺了很多。 想起現在有些人惡意指控只有年輕人才不怕戰爭,這些人也不懂、甚至抱怨台灣人怎麼不怕中國。坦白說,打戰會死人說不怕不可能,但怕了又怎樣,難道不打投降?讓家人被送去中國「新疆再教育營」思想改造? 台灣人與撤退來台的國民黨不同,台灣是前總統蔣介石口中「離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地方,有人能去美國,我們不能。 某種程度,近來中國文攻武嚇的邊際效應遞減,就算發射飛彈、企圖船艦封鎖等,這張恐嚇牌看來失靈了!這才是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人所疑惑的問題,舉凡有藍營人士稱「如果是民進黨挑事,我不想陪葬,會直接投降」,或「捍衛中華民國,但絕不會為台獨而流血」等設下條件的抵抗,不正巧符合投降才能談條件的常識? 台灣人也想反問為何要緊張?台灣人經歷還會少嗎?阿祖走過二二八,阿公阿嬤活在白色恐怖裡,父母走過飛彈危機,年輕這輩要關心的事不少,中國放羊小孩般的威脅只能排後面一點。何況,活得好好的,就是對中國最好的報復! (作者就讀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
陳冠甫 2022-08-08
評國民黨紀念解嚴

評國民黨紀念解嚴

七月十五日為解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立委江啓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主席朱立倫等人皆發文紀念,卻都不忘痛批民進黨蠻恨專制。有趣的是,將七月十五日訂為解嚴紀念日,正是在民進黨阿扁總統執政任內。回顧國民黨如何一再阻擋與限縮轉型正義的發動,誰才是專制政黨,顯而易見。 1987年7月15日我國政府宣布解除戒嚴,更於2007年將7月15日訂為「解嚴紀念日」,僅紀念、不放假。(國史館提供)   國民黨身為戒嚴元凶,過去多避而不談,無非深知難以自圓其說。但今年國民黨粉專為呼應主席朱立倫的發文,竟然也發文紀念,並解釋當年戒嚴的理由,經網友濃縮三點:時空環境不同、歷史共業、國民黨會承擔。至於如何承擔,則是國民黨人一貫「下面沒有了」的潛規則。 更值得探討的是,解除戒嚴令就代表真的解嚴?直白說,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戒嚴「名亡實存」。因為戒嚴令下的威權體制,包含司法與行政系統,各種管制法令多如牛毛,思想的箝制不說,其他早已經遁入不同法律條文。 最直接的證據是,按促轉會解密資料,國民黨威權體制監控,直到解嚴十三年後的二○○○年政黨輪替前才停止。 解嚴、動員戡亂時期廢除,以及刑法一百條思想犯修正,都不曾停止威權思想帶給社會體制的深層傷害,何況相關法令多如牛毛,轉型正義過程緩慢,例如解嚴後六年,一九九三年的七月十四日,立法院才刪除廣電法中關於方言限制條款。自此,國民黨戒嚴統治下消滅母語的政策,才化作「講方言要罰錢、罰站」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然而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台灣原住民語等本土語言瀕臨滅絕。 近來政府為使國家語言多元發展,將本土與新住民語言納入課綱,仍受到藍營激烈抵抗,舉凡「母語回家學」別浪費學校時間,赤裸裸的排斥其他語言,證明國民黨戒嚴統治本質沒有改變,還談甚麼「承擔」?從未真正本土化的國民黨,如何談解嚴?如果真有心意,先好好反省、道歉再說!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7-17
難道習近平也媚日?

難道習近平也媚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逝世,舉世關注,國民黨也表示哀悼,蔣萬安即感嘆「台灣失去多年好友」,卻引來國民黨粉專留言有支持者嗆該改名「日本國民黨」、「國民黨沒救了」!可看出光是致哀,國民黨要員就須承受很大壓力。 然而相較於近幾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總統初選等,「仇日、親中、蔑台」特殊調性漸趨顯著,這次難得黨內立場一致,顯見在朱立倫領導下國民黨正往中間靠攏。 然而,當蔡英文政府宣布將降半旗悼念安倍後,前國民黨考紀會主委葉慶元律師馬上嗆「要媚日也請不要違法」;蔣萬安也一改態度稱「心中的悼念有時比形式上更為重要」。進一步退兩步,全黨再度走回仇日窠臼,自降為新黨之流。 回顧二○一九年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先去日本旅遊、讚嘆日本的好,再回來台灣大喊「天皇下跪」「二次抗日戰爭開打」,可得知「反日是工作,遊日是生活」。談到日本,起手式就是國仇家恨,莫忘南京大屠殺與慰安婦,強調七七事變國軍英勇挺住三個月,卻不敢說南京保衛戰只打了八天,國民黨中將唐生智棄守南京造成一片混亂。只記得安倍參拜過靖國神社,卻忘了安倍也是第一位來台參訪忠烈祠的日本前首相;其外叔公佐藤榮作更是在任職首相時造訪忠烈祠,歷史照片中駐守忠烈祠的憲兵更舉日本國旗,以軍禮迎接。 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前台北縣長周錫瑋,13日率人到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前抗議,不但飆粗口怒罵日本官員,還要求日本天皇下跪,但有網友發現,周去年4月赴日爽玩,因此製圖嘲諷。(圖擷取自「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同一批人從反共到親共,藉由偏聽歷史回味虛構榮光與仇恨,繼續「台灣人為皇民,不知感恩國民黨光復台灣」潛台詞,國民黨早晚被掃入歷史的洪流。 坦白說,降旗等於媚日、安倍有無貢獻等語境,國民黨根本是自打臉。因為中國不僅表達深切哀悼,也肯定安倍對於改善日中關係做出貢獻,習近平更親自致電給岸田文雄首相,國民黨及其支持者應自問:難道習近平也媚日?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7-11
問題在正規軍假扮素民

問題在正規軍假扮素民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網軍風波延燒,網紅「四叉貓」貼出對話截圖,爆料去年民眾黨內部曾動員製作影片攻擊林昶佐。有趣的是,民眾黨發言人盧冠妃回應說:「只是將新聞影片加上字幕…而非中央圖房」。另有民眾黨人士稱:「民眾黨不可能不對於林昶佐攻擊柯文哲做出回應…」兩方說法異曲同工,想淡化製圖、影片一事。 四叉貓發文爆料,當時民眾黨內部居然大動員剪輯影片攻擊林昶佐,團隊的群組對話全曝光。(圖取自四叉貓臉書)   但「黑白慢動作停格」、「放柯南悲戚版配樂」都非簡單上字幕而已。尤其,針對「風格與我們圖太像」要求做出區別,不能讓人連結到民眾黨的意圖明顯,不正是擔心被指為中央圖房、怕被貼上自己製造的「網軍」標籤? 平心而論,政治攻防的製圖在資訊爆炸時代很正常,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在藍營青年營談網路自媒體經營時稱「三千字的文章誰會看?若三百字還講不清楚觀點,乾脆去死好了!」如今,圖片都不一定有效,有時更要進階到影片宣傳。 國內政黨分別以黨部正規軍、政治人物粉專、與側翼粉專協力宣傳是公開的秘密。但只要本於事實,就形同宣導。有問題的是,假裝中立素人的正規軍,企圖誤導輿論風向。 舉凡匿名政治時事類粉專或一窩蜂人頭帳號相似留言、分享,相信民眾心裡有數。按照常理,哪有這麼快速反應?除了相關政治、媒體工作者外,包括時事資訊之準確、敘述方向清楚,影片上字幕、圖片的圖層堆疊,多要專業軟體在電腦上完成,才有基本品質。哪有這麼多義勇軍,天天幫柯文哲辯護? 雖然柯文哲稱自己無政治幕僚,但外行人也知道圖卡跟說帖,預設統一方向,不會是「所見略同」如此簡單。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6-19
恩恩爸要資料遭拒 又是個資法擋箭牌

恩恩爸要資料遭拒 又是個資法擋箭牌

新北市長侯友宜(右)。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和 2 歲男童恩恩染疫過世,恩恩爸 2 日前往新北市府索取通聯錄音檔遭拒。對此,消防局以涉及消防人員聲紋隱私,稱「除非法務檢調才有辦法調閱⋯⋯。」意即有個資法適用,涉及隱私不便公開,經過多日輿論撻罰,新北市府仍僅願意提供其他通聯譯本。 近來「個人資料保護法」當紅。總在民眾要求政府公布影像畫面、錄音時,成為最好的擋箭牌。日前北市議員徐巧芯違停爭議中,警方也以類似託辭,主張因個資法無法公開密錄器,最後才承認無個資法問題,其中的尷尬仍歷歷在目。 同一套理由又在侯友宜新北市府重演,消防人員聲音有無個資法保護? 按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法規用詞是聲音而非聲紋。值得注意的是,「聲紋」關鍵字在判決書查詢中經常出現在申請交付法庭錄音案件。或許新北市府已做好法律對抗的準備,而且以往法庭錄音案例申請大部分都被駁回。 某種程度,消防局通聯錄音不同於法庭錄音,但比對市府回應卻與判決類似,舉凡無法身份等個資具有無法切割性,涉及人格權、隱私權等等說法與判決中用詞相似。 公務員在公務期間是否有個資法適用本就有解釋爭議。若為私領域完全個資法適用,但有可能消防局公務員在電話中與恩恩媽內容為私底下抬槓,通話內容應該與其職務有直接關連性為行政任務的一環,公務員有合理忍受對其個人資料控制權的限制,否則政府資訊公開法,永遠都是擺飾。 就算公務員公務期間受個資法保護,聲音屬於個人資料類別中「特徵」的描述,如高、矮、胖、瘦是身體描述。消防人員聲音能否以間接方式識別,除非電話中先自報身份,或接電話者為侯友宜本人,要不一般大眾無法已聲音連結公務員姓名。 若將公務員納入個資法保護,公務員姓名、職稱等資料當為職務執行負責人,所屬的職務執行資訊,基於公務身分與義務,考量行政公開必要性與達成的公共利益,也並非不能例外適用公開。遑論,外界爭議之處不就在消防局的職務執行資訊上,若公務機關遇爭議就遁入私人領域,還要區分公務員身份,坦白說,就是在設下障礙,阻擋民眾申訴。 新北市府認為恩恩爸的政府資訊申請,可能涉及政府資訊公開法 18 條各款,不論將錄音檔視為國家機密、文化遺產、商業秘密或妨礙市府的經營,還是以第一項六款侵害其隱私權,應限制公開或不予公開,不妨直接「否准申請」,讓恩恩爸提起行政救濟,不用擠牙膏式的給予。 至於檢調才有辦法調閱的潛台詞就是,「要不你去地檢署提告」,真提告再推給「偵查不公開」的處理方式,相信民眾都不陌生。若未來市府回應還是「民不與官鬥,你能奈我何」的嘴臉,那選民或許只能地方大選回報給侯友宜市長。
陳冠甫 2022-06-06
誰「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誰「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臺北市國民黨議員徐巧芯的單行道違停爭議延燒,徐態度放軟,並向可能造成員警的不舒服道歉。值得注意的是,她從「警察自己不開單」到承認「可能讓員警有壓力」的改變,顯然理解到爭議造成的負面效應。 回顧二零一四年新北市國民黨議員陳明義,因為嗆環保局清潔隊員「讓你們掃個夠」,形象大崩壞,同年議員選舉以十五票之差落選。就能了解民眾對特權耍官威,帶來的不平有多憤怒!與員警事後在IG上發表當下沒開單感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尋求連任的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掛在工地圍籬的競選廣告違規,清潔隊前往拆除,陳卻現身飆罵清潔隊員,「我讓你們掃地掃個夠」。(畫面取自壹電視     政治人物非常懂得操弄民眾對於相對剝奪感的情緒。還記得徐巧芯日前批評立法院長游錫堃時稱「立法院長,官再大也只是公僕!請給我們辛苦的員警一個道歉。」用辛苦員警對比院長大官,也是訴諸階級、特權矛盾。自認階級弱勢的一方,自然不好說什麼,只能放在心中。套一句中國話:「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難怪有人說這次徐巧芯違停事件中,員警最大的錯就是「忍不住,還是說了」。 徐巧芯究竟有無讓員警不舒服,很難直觀判斷。首先,該員警是否認出徐巧芯?一般派出所值班台桌面,會放分局長官照片,避免長官微服出巡,認不出來的尷尬。至於有無議員照片,則不一定,畢竟派出所員警不是立法院或議會駐衛警,不用做認人的功課。但該員警所屬三張犁派出所轄區,正巧涵蓋台北市議會所在的興隆里,且徐巧芯的媒體曝光度很高,從結果看來,員警認出徐巧芯了。 至於言語間有意無意的暗示或明示,讓人感受到壓力和讓人有特權印象,同樣是主觀的「感覺」,甚至可說「一切盡在不言中」。只是,很多人都有違停被開單的經驗,徐巧芯卻沒被警察開單,她早先的解釋能引發多少選民共鳴,會不會反應在選票上,尚待觀察。 平心而論,聚餐時被開單一定會影響用餐興致。情緒、語氣上不好,社會多能理解。至於員警發言或網友、網軍轉述是否不符合事實,只要勘驗秘錄器內容就可了解真相。然而事件發展至今雙方各退一步來看,外界或許永遠看不到秘錄器畫面。軍警單位不公開畫面釋疑,或常常「沒有畫面」,也非一天兩天。有時候畫面難以見光這件事,也是另一個民眾「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能說」實例。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5-22
回應「國際法下的《開羅宣言》與外交部態度」

回應「國際法下的《開羅宣言》與外交部態度」

閱讀貴報昨天刊登姜皇池教授投書「國際法下的《開羅宣言》與外交部態度」,筆者認為,外交部「用心」保留迎合中國領有台灣領土主權的法律說帖,反映出有些人想繼續中國版的台灣地位。 準確的說,國民黨與共產黨從未認同台灣有主權地位,兩黨所一致、一再重申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皆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差別僅在國民黨敗逃台灣,導致一九一二年創立的中華民國政府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亦是同一個原因,使蔣介石政權喪失了聯合國席位。 某種程度,中共的「一個中國」國際法說帖清楚有說服力,至少對大陸領土,其主權與領土重疊且有效管控。與國民黨版所謂「固有疆域」領土包含大陸、蒙古等根本自欺欺人的說法有別。 讓人想起二零一三年馬政府教育部曾下公文重申,「按照憲法,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惟中央政府所在地為台北」,與二零一零年外交部說帖異曲同工。 直白的說:政府內部有人無法忘卻中國情懷,也導致其無法看見開羅宣言對台灣安全的威脅(將致國際難以干預「中國內戰」)。 「台灣地位未定論」有其韓戰反共的時空背景,國民黨質疑是否如今仍未定,前總統馬英九稱難道統治皆非法;推測其用心是想紮稻草人轉移注意力。台灣地位從未定到已定,當中經歷長期戒嚴、軍事統治當真都合法? 國史館長陳儀深「並未說台灣的地位到現在還未定」,而是按學者陳隆志說法,透過民主化讓台灣國際法律地位變為已定。以選舉投票方式形成自決,有效表達與中國的不同。也正是強調與中國的不同,引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反感。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提及日本放棄台澎主權,但並未指明台澎主權歸屬,「這是一個事實」。(資料照)     套句陳儀深的話「國民黨不要笨笨的…地位未定是專門打臉北京」,除非國民黨是壞,甘願一同唱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否則應當反對共產黨繼承國民黨論述,以開羅宣言稱台灣為其一部份。 國際法論述向來最不缺歷史證據,但經常被似是而非的歷史事實混淆,舉凡強調「自古以來、血統、民族論」無視嚴謹的歷史考證,其實形同政治宣傳。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新三戰(輿論、心理、法律)說帖在烏俄戰爭中被當成第一波發動的攻勢,其中為出兵形塑正當性的法律戰,自然是重中之重,這才是民眾擔心外交部「究竟是何用心」之處。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5-02
唉,如果她們都當選議員…

唉,如果她們都當選議員…

  前北市副發言人黃瀞瑩與同黨發言人楊寶楨在臉書留言「大菊為重」與「再重也要好好調查真相」引發軒然大波。對此,兩人不僅未道歉,更回擊指重要性而非體重,戴上綠色眼鏡,看什麼都是歧視。 類似「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主調,師從柯文哲「心中有大便,看什麼都是大便」取自蘇東坡跟佛印的故事。但柯文哲與其信徒從未了解,何謂仇恨言論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針對外貌、疾病、性別等攻擊都為仇恨言論,不僅不該,更不該由公眾人物帶頭。尤其,成年人都會理解「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意涵。 每人都曾走過「中二病」的年紀,但有人長大、有人沒有。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自以為幽默實則為惡趣。兒時習慣延續到成年,不敢想像若兩人當選議員,會如何對待弱勢群體? 畢竟,正處青春年華且外貌出眾的兩人,對比性強。這也是網友覺得戲謔之處。某種程度,任何歧視、霸凌都是永恆且痛苦深刻,但只要黃、楊不覺得有錯,套句網路用語「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撇開道德面,惡質發言背後是為展現政治態度,而非內容本身。民眾黨候選人不小心暴露其內心觀察世界的特殊框架,還順道推銷一套非普世價值的理念。若相信成熟的政治人物都會深思熟慮後,才做出平衡且合理的決定。兩人行為不是笨就是壞。或許可能單純依政治光譜與自我認同,意即對陳菊的惡感來回覆留言。如此解讀,就不會意外為何使用擦邊球、諧音梗的嘲諷等的修辭策略。 (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民眾黨美女的低級話術 ◎ 李先儂 日前,民眾黨市議員參選人「學姊」黃瀞瑩在臉書貼文,批評監察院調查報告,然而在文章留言處,卻和同黨發言人楊寶楨一搭一唱,批評監察院長陳菊「大菊為重」、「再重也要好好調查真相」云云。近日,該黨議員參選人陳思宇,稱台北市長選戰將是天秤座的黃珊珊,對決摩羯座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是「珊珊大戰二魔黨」之說。看了該等的言論,不禁要說:「這些女子,外表長得好像都不錯,怎會講出這些低俗,讓人傻眼的話?」幽默是智慧和趣味,不是以尖酸言語奚落別人。其實,人偶爾都會說錯話,然而如果「死不認錯」「硬掰」,實不足取。 這些人為何如此?俗話說:「物以類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許他們跟隨柯市長久了,難免受其影響。不信,看看柯的失言錄:「打疫苗還會死掉的,那個算他運氣不好」「西藏的喇嘛有一陣子流行自焚,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婦科在女人大腿中討生活」……等等,不勝枚舉。切莫輕忽耳濡目染的影響力,哪天,該等說什麼:「我講話就這樣高興不高興隨便你」「要被抓去關了是不是」,聽了這些無賴式的回話,大家應該也不會太意外吧! 真正的美女,不但要有漂亮臉蛋,更重要的是品貌兼具;尖酸刻薄、虛有其表,早晚會被看破手腳,想要立足政壇,真的還早! (作者是退休教師)  
陳冠甫 2022-02-22
柯P假防疫 真推銷台北通

柯P假防疫 真推銷台北通

  台北市偷跑開放疫苗預約,卻不參加1922中央預約平台引起撻伐。對此,市長柯文哲十七日不僅未向市民道歉,還回批「名嘴為黑而黑,實在不可取。」預約系統未限制戶籍,名嘴不論是否為台北市民,都能批評。何況有使用的市民都看到系統上顯示台北市「找不到接種區域」。 北市的獨立系統陽春不說,穩定性極差,也因無法連結中央系統,登入資料錯誤也可完成登記。八日重啟即系統異常,名額佔滿卻顯示有名額,致電衛生局回應千篇一律,量能不足、系統異常,請等待下一批。十四日再開預約才提前中央預約平台一天,難道不是「為亂而亂」。 柯文哲防疫期間經常為反而反,導致疫苗政策大亂。去年六月時疫苗施打預約、動線不佳造成混亂,柯文哲批「早來排隊幹什麼」;十月集中施打量能到花博會場施打,讓長輩日曬雨淋,副市長蔡炳坤檢討民眾「未依規畫時段來」倒果為因,民眾有苦只能往肚裡吞,將帥無能也累攤辛苦的醫護。 難怪台北市民都有同樣的疑問,我們不是首都嗎?如此糟糕的治理能力與失敗經驗,民眾黨與柯文哲還要「宣傳國家治理」。 此外,柯文哲再度要求中央開放健保資料嫁接台北通,力推「疫苗通行證」。坦白說,類似「假防疫真推銷」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柯文哲為推行台北通無所不用其極,舉凡北市場館、社會住宅推廣方式相當強硬近乎擾民,但使用率仍偏低,遭議員抨擊,僅能以下載量、註冊量硬抝。 平心而論,柯文哲說「一個國家不該兩套系統」講對了,不該有自製的預約系統以及縣市層級的疫苗通行證,任何縣市的預算、資安等級都不比中央,北市的特立獨行,除為選舉數據鋪路以外,難有其他重要原因。 過去北市資訊局長呂新科說,台北通為類似會員卡概念,如今會員卡要升級成護照。柯文哲一句「不打算做壞事」就要強迫市民買單,涉及相關隱私權、違反行政法上不當連結禁止爭議還沒釐清解決,現在要以疫苗護照變相限制自由。 以過去強推台北通的手段,勢必造成民間衝突執行困難。只會白讓指揮中心與陳時中部長替台北通背書、取得嫁接資料權利,衝高台北通的會員而已。 (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陳冠甫 2022-01-20
顏寬恆有資格批評「仇富」?

顏寬恆有資格批評「仇富」?

民進黨中二選區候選人林靜儀在臉書發表競選影片,被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恆批評稱「讓年輕人仇富反商造成社會撕裂」,將年輕人操作成「綠衛兵」,還批評對手散播仇恨、乃至於上升到「仇富」。或許顏寬恆陣營認為這在選戰中相當有效。 針對龍井豪宅涉及違建及佔用國有地等爭議,顏寬恒一再強調一再強調「一切都按照合法程序辦理」,是否佔用或違建,要由主管機關認定。(記者歐素美攝)     某種程度,針對薪資過低、居住正義等經濟因素,運用怨憤是近幾年來常見的選舉手段。直白說,分配不均與生活委屈容易激起民粹不滿的情緒。 民粹運動如火如荼,類似反高學歷菁英、反進步價值、懷舊心態、經濟轉型下的相對剝奪感,在美國掀起波瀾,讓保守派支持者有「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之感。 然而美國與台灣經驗有別,更與顏寬恆「做自己土地的主人」、「國家土地的主人」不同。 在台灣,所謂「仇富」,更精準的說是「仇炫富」,舉凡富二代飆車闖禍、打人,常會激起一股社會不滿情緒。先不說顏寬恆獲家族推出選舉繼承政治勢力,以顏家近期被揭露的諸多爭議看來,坐實了「錢權相生」的古語,社會中低階層難免憤懣。 林靜儀在影片中雖然點出財富差距,但與其擔心年輕人仇富,不如擔憂年輕人選擇「躺平」不願努力,因為「寬恆叔叔」以及顏家權錢的「永續經營」,不僅與其個人努力無關,又非專業菁英,且代表某種難以說出口的「特殊價值」,更是相對剝奪感的幫兇︱家世背景不同並非重點,但不能總是顏家知道好康在哪裡或遇到顏家違法就輕輕處理。尤其恃權仗勢可怕的不是違法慢辦,而是看不見盧秀燕市府的實質動作。 顏家至少有兩位前立委與現任副議長,本就難以想像公務員會「捋虎鬚」跟自己前途過不去,主動出擊檢視可疑之處。但對於公保地慢慢拆違建的作法,標案、違建爭議不回應,難道不是在展現「你奈我何」的傲慢與靠勢? 相信很多人心裡有數,顏家不會因為外界關注,金權勢力就一系崩塌。但擋住顏家拿下一席立委,恐怕是中二選區選民「堅持良善正義」的重要起步。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生)
陳冠甫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