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東廠名詞豈可亂用?

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圖)在內部會議中一句「東廠」的反諷語讓藍營人士如今多以此攻擊執政黨,惟學者提醒「東廠」與「白色恐怖」等語有其歷史背景,不可亂用。資料照片

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有一個斷一條腿的人、一個瞎一隻眼的人,和一個滿臉麻子的人,為了爭食一塊肉,3人決議比賽,每人用一句話形容自己,誰形容得最好,肉就歸誰吃。缺一條腿的先開口:「我金雞獨立,特立獨行」;瞎一隻眼的接著說:「我獨具慧眼,一目了然」;輪到麻子,他一聲不響抓起肉就塞進嘴巴!其他兩人齊聲抗議,麻子邊吃邊說:「我最不要臉!」

以上純屬笑話,麻子只是形容自己不要臉,但在台灣的現實政治中,麻子卻反而罵人不要臉。看看,綠營執政後,幾乎所有藍營政客遇到貪贓枉法被判刑時,都說是民進黨政府對他們進行「白色恐怖」「政治迫害」;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一句「東廠」的反諷語,讓當年這群專搞東廠特務政治的集團,今天可以臉不紅心不慌抗議「東廠」! 

然而「白色恐怖」、「東廠」有其史學上明確的學術定義,豈可隨政治需要而亂扣?

「白色恐怖」語源來自法國大革命。崇尚白色的波旁王朝復辟後,資產階級保皇黨對曾經成為革命主流的雅各賓黨人進行報復仇殺。因此在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著作中,遂有「白色恐怖」(法文La Terreur Blanche)之稱。

「白色恐怖」另有一解:1871年3月工人階級的「巴黎公社」成立,受到政府軍高壓,公社成員群起反抗。因一時找不到代表公社的旗幟,一名女工從身上的紅裙撕下一塊紅布做為標誌,此後紅色被引為進步激進、反抗不義的符號。與此相對為白色,以「白色恐怖」來表示保守右翼的政權對異己的高壓與屠殺。

再者,沙俄時代白色也是皇室代表色,有所謂「白色沙皇」。1917年後的俄國內戰中,反共的「白軍」與布爾什維克的「紅軍」相對,遂也用「白色恐怖」一詞來形容白軍的殘暴。

在中國「白色恐怖」一詞也用來形容中國國民黨政權透過「軍統」和「中統」等特務機關所進行的暗殺、屠殺。所以國民黨來台後的1950、60年代所進行的高壓屠殺,也被稱為「白色恐怖」。

至於「東廠」一詞,是中國明代特務機關的代表。明代特務機關有「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與國民黨來台前的「中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藍衣社……,以及來台後的各情報機關,如警備總部、調查局、情報局,各單位人二室……,都是性質近似的情治特務機關,故以「東廠」比喻。兩蔣時代實施的「戒嚴」與「戡亂」,透過蜘蛛網般的特務系統,成為政治學上典型的「特務政治」,造成「白色恐怖」。

1990年代之後台灣民主化,許多情治特務機關(如警總、人二)已裁撤,或業務性質已改變;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的自由度高達93分,台灣的民主成果舉世肯定。再以政治學的客觀標準檢驗,民進黨政府的屬性也不屬右翼政權。何來「東廠」?如何形成白色恐怖?學術名詞有精確的定義,豈容政客亂用!

在兩蔣的白色恐怖時代,僅50年代就有2、3000人因政治案件遭處決,8000多人被處重刑;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2萬9407件,無辜被害者約14萬人。在真正白色恐怖時代,藍營政客無感,還效忠投靠,為其共犯結構。如今拒絕轉型正義,卻罵人「白色恐怖」。如果真回到白色恐怖,這群背叛老蔣的反共路線轉而媚共、聯共的集團,大概會被槍斃光光!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