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選民與台灣選舉情勢的未來

 

選前民進黨內部分析,台灣中間游離選民以青年與經濟選民最多。最後衝刺階段時,黨內一方面製作相關文宣,透過媒體、網路社群及傳統途徑及新媒體大量傳播擴散進入各地區非同溫層,以尚未做成決定的選民為標的,同時在台北、台中、桃園等各地辦理大型造勢活動,企圖讓台灣整體選情態勢加溫到最高點,提升支持者投票意願。

但是開票結果讓諸多選前分析的民進黨高層跌破眼鏡,北北基桃、宜蘭、台中、新竹同時轉變為藍軍的勢力範圍,讓台派選民在此次感受極大挫敗。

王浩宇分析民進黨此次大敗原因,除了青年選票的支持度大幅降低,最重要的是,此次真正給民進黨教訓是經濟選民。「經濟選民」是誰?是指投票意願受經濟利益支配的選民。誰的經濟政策能維護其利益便支援誰。

經濟選民雖對蔡總統的執政還算滿意並支持,但他們更了解國際的狀況,也知台灣政府雖防疫成功,但對他們的生活而言,大多已遭受極大的影響。

例如一般店家因疫情大幅虧損,科技業以外各產業收入普遍大減,雇用人員被隔離無補償,親人因打疫苗或染疫而致死也缺乏撫慰。過去那些投票意願最高的族群民眾,雖然覺得政府的努力差強人意,但因這些防疫累積的民怨情緒,就因此激不起前往投票所需的支持意願與動力。當這些曾是民進黨支持率最高的族群,不來投票時,在以基本盤決定選舉勝負時,基層組織穩固的國民黨當然勝選。

總之,大環境氛圍先天不利於台派選民,加上中間及眾多經濟選民對於政府因防疫造成他黨及其他政黨借題發揮空間,利用巨量媒體攻勢,加大對執政黨的不信任,讓選民誤判情勢,換成選票來懲罰政府,造成一石二鳥結果。這是台灣政府未來在台派選戰政策考量下,應如何作為的最好選舉素材。

民進黨自二○一六年執政至今,利國濟民永續經營的良好政策接連不斷,相信人民都有所感,但是在當前中國文攻武嚇一波波,島內藍白勢力內外夾攻,如何有效突破重圍,讓媒體資訊更能清楚傳達真正的國家政策,而不是被惡意扭曲的資訊誤導,這是政府政令宣導如何籌思對策,積極推廣到位的關鍵任務。

(作者是台灣北社監事)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