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賦予端午的台灣本土意涵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痛批「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出賣中華民族利益,『賣台』無底線令人瞠目」;接著馬上換臉以中文、閩南語加上客家話預祝端午安康,「大家是愛吃鹹粽子還是甜粽子呢?」「每一次南鹹北甜的爭論,其實都是給故鄉的情話」。朱以文化認同連接政治認同,以華人身分認同,混淆敵我意識,於是「抗共」被她偷偷換成「賣台」。

再看到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五月卅日為新北市議長盃第十三屆龍舟錦標賽「祭江點睛」,他在致詞時表示,端午節是兩岸華人世界同文同種的風俗,塑造大家的感情;包括兩岸在內,期待藉由龍舟競賽聚在一起,凝聚大家的感情。但試問韓國、日本在此節日,會說凝聚中韓感情?和要併吞台灣的中國塑造感情?侯是協助文化統戰,在政治上弱化敵我意識?

屈原跳汨羅江的端午「文化符碼」,本就是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的「龍圖騰」,廿一世紀的台灣要走出自己的主體性,因此是否還需這種由國民黨帶來台灣的「殖民印記」。當然端午已成習俗,但可隨文明進展,賦予新的文化意涵。例如在日本是「菖蒲之節句」,古人夏季驅邪避蚊、解厄消災之日,端午節在屋外插艾草菖蒲等香草避邪驅蟲外,菖蒲葉形如劍,有擋煞的象徵,「除穢布新」更具展望向前的積極動力,而划龍舟所象徵的團結意義,應深化為建立台灣主體意識,凝聚台灣人命運共同體,以抵禦強敵的時代意義。

統派人士能花那麼多時間在中國的傳媒,卻連在此安身的台灣歷史都一無所知。建議本土執政者不妨以台灣英烈替代「屈原龍圖騰」所包裝的政治統戰,賦予新時代台灣人「愛鄉愛土」的本土詮釋。

筆者建議,不妨在每年的端午節,本土政黨的文化部推出一位台灣時代英烈。如以湯德章「日人血液,台灣魂」,以表彰其對土地、人民的忠誠,賦予端午新的時代精神。

深化台灣意識屬艱鉅的認同課題,是身在台灣的多元族群都無法迴避且必須嚴肅面對的自我問題。當文化認同被轉移為政治認同,喪失主體意志,遺落自我的危機步步加劇,台灣命運將萬劫不復。

(作者是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朱孟庠

朱孟庠
2018東奧正名運動執委、李登輝民主協會顧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