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發展的「第一」羅慧夫

今天的冥誕壽星是台灣的大恩人。他來自美國,但台灣醫療發展的許多「第一」,都是他促成的:

台灣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1966年);

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有十二床(1967);

台灣第一個燙傷中心(1968),以及台灣第一個燙傷病房(1971);

東南亞第一處自殺防治中心(1969),隨後發展成「生命線」;

首度為台灣引進防治小兒麻痺症的沙克疫苗。

他的漢文名字叫羅慧夫,1927年的今天(6月29日)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橙鎮。

他半工半讀,最後獲愛荷華大學醫學博士。

1959年9月羅慧夫全家搭乘一艘挪威籍的貨船來到台灣,準備貢獻他的所學給台灣的醫療。

他初抵台灣,就勤學台語,所以他能講一口流利的台語(他如果知道台灣已被聯合國敎科文組織宣佈為「母語瀕絕區」,不知作何感想?)。

羅慧夫學了半年台語後,即正式接任馬偕醫院院長(1960年起至1975年底)。1976年起轉任長庚醫院院長,至1987年卸任。

羅慧夫要求醫師專勤看診,不要在外兼差。嚴禁醫師收紅包,病患送來各種謝禮給他,他一一退回。

羅慧夫向美國爭取更多的人員、器材、藥品支援;他也非常重視人才培育,常送屬下員工(醫師、護理人員、病理、檢驗人員)出國進修。甚至當院方經費不足時,羅慧夫還自掏腰包,提供獎學金。

1987年,羅慧夫卸任長庚院長後,一手創立顱顏中心、顯微重建中心、燙傷中心及美容醫學中心。1989年12月,羅慧夫捐款十萬美金,成立「顱顏基金會」,幫助並關懷唇顎裂暨顱顏患者,長期貢獻於唇顎裂整形修復。(羅慧夫為了顏面修復能更精進,曾於1964年回美國兩年專攻整形外科。)

羅慧夫在台灣生活簡樸,租房子,開台灣國產車,穿著簡單。中午從來不休息。他兩個孩子在台灣出生,都會講華語和台語。

1999年11月羅慧夫退休回美國,總共在台灣服務時間長達38年(扣除其間兩年回美進修不計)。他回美國後,仍然到落後地區從事唇顎裂義診與教學工作。

2013年9月,他曾經再回來台灣看看。

2018年12月3日在美去世。享年91歲。

羅慧夫得過非常多的獎項,其中包括1999年李登輝總統頒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19年1月4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為他舉行追思會,總統蔡英文親自到場致意,並頒贈褒揚令。

一紙褒揚令應該不足以表達他對台灣醫療的貢獻。

< 資料來源:李筱峰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