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芷相關文章

當台大校長底線只剩「不違法」

當台大校長底線只剩「不違法」

  在美任教學者指出,管案真是一個照妖鏡,照出所謂的讀書人心中暗黑地方,竟淪落到要以最低的標準「違不違法」,來作為個人行事的標準。資料照片 康健芷/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作業細則」第一條就明白指出校長被推薦人要「具高尚品德」且「處事公正」。讓美國學術界貽笑大方的台大新任校長管中閔,從參加台大遴選時就已未光明正大地揭露 (SELF-DISCLOSURE) 自己過去在外面兼職兼差,獲取大量的金錢利益,被媒體揭露之後,不敢公開面對,早已顯示這個人不僅缺乏美國人最看重的誠信(INTEGRITY) ,與處理自己危機的能力和道德勇氣。台灣第一學府裡面的老師以及學生竟然對這種被推薦人無法處理,這顯示出台灣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的危機,與整個台灣社會缺乏道德感,無法培養出有正義感的學生之大問題。 筆者在美國R-1大學任教20幾年,參與過幾次校長與院長遴選,老實說,還從未見到有如此滑頭的候選人。對於外界社會的疑問,實問虛答。在美國連申請教職工作如果履歷作假,不僅會被解聘,之後學校也會告發以 MISDEMEANOR的輕罪或詐欺重罪判刑,學術生涯就此終止;更何況是地位崇高的校長候選人。 美國大學老師每年都要自我申報揭露,自己有沒有在外面涉及商業利益與金錢獲取的兼職。如果涉及大量金錢與權位 (如當董事會成員) ,還要系主任、院長,甚至校長事前批准才可以就任。自美國返台任教的管中閔,不可能不知道有這一個規定。最近,美國部分在大學與研究機構的中國人被解聘,因為許多接受中國有薪水的僱用關係,但卻都隱藏不報,不但逃稅,也違反工作單位的規定。 從習慣美國社會講誠信、著重自律的筆者來看,管中閔不光明正大地自我揭露,就是有問題。美國制度就是相信人會誠實。不過如果碰到管中閔大概就沒轍。管案從一開始,只要看看管中閔每一個兼職是否有獲得學校正式批准,早就可以知道這一校長候選人的人格特質,有沒有說謊與不誠實。不過台灣社會大家對地位崇高的人說謊習慣了,好像也不在意。  許多替管中閔辯解的人都說, 某某事情並未違法, 某某事情遴選辦法沒說不可以,所以可以。就以遴選辦法中說師生關係要迴避,竟可以被解釋成所以獨立董事不用,因為遴選辦法沒說不可以。故意忽略遴選辦法的主要精神是要避嫌,避免利益衝突,連師生這種沒金錢關係的都要避嫌,何況是董事長投票給自己公司的獨董。有人還說好多其他人也都這樣,所以沒有關係,故意忽略管中閔是選台大校長,不是選公廁所長。 台灣社會可悲的是,從美國吸引這些所謂「高級人才」,竟沒有辦法將美國社會的好作法引入國內,來引導台灣社會進步。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多抱持「能撈就撈」、「留美學人高高在上」的心態。台大管案真是一個照妖鏡,照出一些人心中的暗黑地方。所謂的讀書人,要淪落到要以最低的標準「違不違法」,來作為個人行事的標準,真是書都讀到背上去了。
康健芷 2019-01-17
再談台灣大學老師薪水,真的過低嗎?

再談台灣大學老師薪水,真的過低嗎?

   高教許多問題被歸咎於國內大學老師薪水過低的問題,合理嗎?圖為台大校園示意,與本文無關。資料照片 康健芷 /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   上次在《蘋果日報》發表的「台灣大學老師薪水低嗎」的評論,引起海外學術界廣大的討論,共同思考相關議題,也算盡了知識份子的責任。過去幾天又看到台灣國內報紙討論,因為年金改革之後,退休金減少,海外徵才不順利的事情,高教許多問題,又歸咎於國內大學老師薪水過低的問題。 其實,在學術界的人自己心知肚明,如果可以誠實面對自己,不要整天想討糖吃,整天想賺大錢,自己早在生涯規劃時,就可以選擇去可以賺大錢的華爾街與矽谷。許多喜歡在大學教書的人,就是喜歡和學生互動,喜歡看書研究,喜歡追求知識的興趣。調查美國大學教師的發現,許多人指出喜歡大學教書環境,可以自由掌控時間,有寒暑假 (雖然美國大學教師的薪水,只有九個月) ,可以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與研究主題 。整天喊的錢少,台灣薪水少,卻不去誠實地承認,想賺大錢,就應該去海外大學工作。或者,乾脆放棄當大學老師的舒適慵懶圈,去外面競爭激烈的業界奮鬥。 台灣高教這一塊預算大餅,總是不可能給少數人工作安定,用自己母語教學的方便,與自己同文同種學生的互動的舒坦,卻自己喊得要國外的薪水。這對其他月入22 K 的台灣納稅國民,公平嗎? 我在美國大學工作的許多同事,聽到我說到台灣目前的大學教師整天喊錢少,又知道台灣教師的所得約為一般大眾的二 到三倍,每一個都說這些人太貪婪了 (GREEDY) 。許多也說出,對台灣薪水不滿足,為何要繼續屈就,全世界其他大學機會這樣多,何必讓自己不高興呢?  台灣大學教師,整天喊錢少,整天喊要加薪,卻不考慮自己不夠有競爭力,不夠國際化,整天只想在大鍋飯中吃多一點,排擠別人生存的機會 (壓根心中就以為自己比較傑出,高人一等) ,這才是台灣最大問題。 其實,台灣目前所推出的優薪政策,根本就是開錯藥方,請鬼拿藥的作法。對國外已經定根的學者,完全沒有吸引力。以筆者來說,目前我九個月的薪水,就差不多台灣開出優薪政策的薪水。但是我一學期只要準備上10 個禮拜 (其他四周考試與學生報告) ,每周只到校一天,一次上六小時課 。一年我約要到學校20個禮拜。寒暑假可以上一門兩周密集班的課,可領稅前30 萬台幣。平常的時間,我不需要做行政工作,填一些無聊的表格,開一些浪費時間的會議,可以貢獻在看書,做研究,與寫書上。   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學教師可以工作到80 歲,甚至到90 歲不用退休。我的許多同事,年紀一大把了,也是繼續發表,繼續著作,不會有台灣學術圈中倚老賣老,尸位素餐,想當校長,當部長的惡習。他們享受學術界物慾較少的純淨,安貧樂道,貢獻學術。這才是知識分子應有的堅持。   台灣政府其實反而應該鼓勵台灣國籍的學者,在美國這種好的學術環境,盡量發揮,留在美國工作,讓美國替台灣培養與儲備人才。目前,知識分享的管道很多,何必把這些人過早引進台灣,被台灣惡質的學術環境汙染呢?   讓傑出的台灣人,去賺外國的錢,把省下的打高空的XX 計畫的納稅人辛辛苦苦的金錢,好好去培養目前在台灣各大學辛勤工作的學者,不要妄想去吸引國外一流人才回台,才是台灣國家資源有限之下,最有效聰明的做法。台灣的薪水不可能,也不需要和國外比較,但是獎勵台灣國內真的努力的學者,比較實在。花大錢去找一些國外已經江郎才盡,對研究失去樂忱,想滿足中年危機,副教授升等不上去,回台灣當校長過過癮,或見錢眼開的學者,反而敗壞台灣學術風氣。   再者,台灣學術界真的準備好要吸引國外人才了嗎?  我到報載上說找不到人的其中一所學校清華大學的計量財務金融學系網站一看,英文錯誤百出,貽笑國際 。網頁上 專任教師寫成 Full-Time Professors,但是兼任教師 (Adjunct professor) 忘了用複數,訪問學者 (用的是 Visiting scholar) 也忘了用複數。更離譜的是網頁選單,募款用的是 “fund” 而不是 “fund-raising” 。高中生”APPLY” 是指”應用”嗎? 申請學校英文要用 “Application” “Recruitment” 。專任教師的資料,也完全無法選用。 試想,如果我是海外應徵工作的學者,想事先了解一下我未來同事的研究方向,哪一邊可以找到全英文的資料呢? 更不要說網頁上,有些宣告 (NEWS) 英文錯誤百出。清華大學這還是美國庚子賠款建立的國立大學嗎? 另一所說找不到人的龍頭國立大學,台灣大學經濟系英文網站也是許多錯誤。有些單複數混用,出現 “Activities” 的地方,也出現 “Announcement” 。 有人知道 “Annual Courses”是什麼東東嗎? “Graduate Course Fields” 是研究生田徑場嗎? 網頁做為學校的國際門面,都這樣不用心,國際一流人才看到之後,當然不會想來。薪水少難道是主因嗎?  如果我是國際一流人才,我難道不會在乎我工作的學校與同事,有沒有一流的等級嗎? 如果,兩所國立大學的網頁英文程度,都是這樣七零八落,台灣要吸引目前以英文為通用語的國際一流人才,會不會不切實際呢? 更不用說,這樣的龍頭大學,面對自己的校長當選人,龜縮幾個月,整天寫籤詩,高唱抽象的大學自主,也不見校內教師協會,把這種人轟下台。這樣的台灣大學教師,薪水比不上國外一流學府,有冤枉嗎? 還是應該捫心自問後該滿足了嗎?
康健芷 2018-06-15
台灣大學老師薪水低嗎

台灣大學老師薪水低嗎

    人在海外,最近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一些看壞台灣的媒體,大量炒作台灣大學老師薪水過低的問題,並配合要替資深老教授加薪的訴求;但實情是這樣嗎? 首先,比較台灣與新加坡、香港的薪水多寡,根本沒有意義,新加坡與香港物價高出台灣許多。比較數字上的薪水,就好像比較任教於舊金山灣區大學與美國中西部人口幾萬人的大學城的大學教師薪水一樣,沒有任何意義。在舊金山年薪10萬美金 生活水準也不一定可以比得上任教中西部大學、年薪5萬美金的大學教授。  其次,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縱使大學畢業後出國拿到博士,其實沒有這樣大的國際競爭力,這一點大家都不敢誠實說。報載的所謂國際流動的老師,都是流到中國與香港,(在一個中國下,這些算國際流動嗎?)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可以反向流動到歐美的很少。最近報載到加拿大ALBERTA大學任教的台大教授,本身即有可能已經有加拿大楓葉卡,因為加拿大教職是已有楓葉卡者優先。  其實,想留在美國的,早在取得博士之後就已經在美國尋求教職了,台灣政府其實不用太擔心。  不管如何,台灣土生土長的博士教師,英文沒有像美國人或印度人(縱使有印度腔調)這樣好是主因。更不用說,台灣土生土長的老師缺乏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上課無法像老美一樣同樣風趣,往往教學評鑑因此很差,無法順利通過教學評鑑與升等。看看國內許多教師國外任教的履歷,往往第三年與第六年就終止,內行人可知道發生什麼事。  台工作穩定度高 其三,台灣社會對大學教師尊敬,師生關係較好,這種自我滿足,也不是薪水可以滿足的。美國的大學教師,每年都要評鑑一次,縱使取得終身聘(tenure)也同樣要評鑑。終身聘教授在許多學校還要6年來一次,「終身聘總評(post-tenure review)」,做不好,也會被解聘或減薪,工作壓力頗大。請問,在台灣的大學教師,有因為評鑑不好被解聘嗎?這種工作的穩定度,和教學壓力相關較低,是許多拿到博士的台灣學者回台的主因。 其四,若任教中西部的大學城,美國房價較低,年薪6、7年就可以買一棟幾百坪的獨棟屋。更不要說,如果順利從工作簽證(H1B)轉綠卡,6年之後變成美國公民,幾乎就可同於不用投資美國100萬美金(EB5投資移民),就可以有美國護照,一個人就好像現賺3000萬元台幣(如果一家4口現賺1億元台幣以上)。你覺得台灣薪水多高會有吸引力嗎? 台灣學術界的許多人明明知道,台灣作為不以英語當官方語的國家,無法吸引國際一流人才過來,但是去整天討糖吃,錯誤引導政府高教政策。更好笑的是,把自己吹捧得像是國際多受歡迎的人才一樣,其實有國際流動力的、想要國際流動的,也不是這樣多。 其實,小英政府只要推出以下政策,就可以解決問題:一、台灣大學教師要薪水高可以,先把自己放在國際市場上,拿美國與歐洲大學的聘書(offer)來,教育部專款counter-offer MATCH薪水,這樣才可留下真的人才,不用齊頭式加薪。  引進資深教師來台 二、努力引進美國與歐洲(與其他先進國家)60歲後的教師(外籍或台灣籍均可),透過這些資深教師的國際經驗與人脈,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這些教師生產力或許不如青壯派學者高,但是可以帶進國外好大學的治校與治學方式,徹底根除台灣學術界學閥、官僚,壓榨年輕學者與研究生的陋習。對於這些60歲後的教師,台灣的健保會比薪水更具有吸引力。 三、至於想去中國或其他亞洲國家者就給優退方案,也可促進台灣大學內的換血,讓年輕的博士有機會,在國外學者一起帶領之下,重新塑造台灣大學的風氣,一舉數得。  美國大學終身正教授 
康健芷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