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虔豪相關文章

2018南韓地方選舉:保守派崩盤

2018南韓地方選舉:保守派崩盤

文金會與川金會後,接踵而來的南韓地方選舉,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開出漂亮紅盤,全國17個一級行政區(即廣域市與道,相當於直轄市與省)中,取得14區執政權。 共同民主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囊括南韓17個一級行政區中的14個執政權,創下進步派史上最大勝利 (製圖:楊虔豪) 不僅首都圈全部囊括,連保守派票倉─釜山、蔚山與慶南,皆成功攻陷;反觀保守派的自由韓國黨(簡稱韓國黨),則遭遇史上最大挫敗,只剩大邱與慶尚南道,退居成二線「地域政黨」。 保守派的慘敗還不僅止於此,作為二級行政區域(即廣域市和道下面的各鄉鎮區)的區郡市長席次,保守派大幅萎縮了超過一半;地方選舉同日舉行的國會議員補選,由於選區遍布各地,被稱作「迷你型國會選舉」,11席補選中,民主黨出馬的10席全上。 共同民主黨在本次地方選舉,席捲全國,獲得絕大多數地區執政權,也讓黨魁秋美愛的領導地位持續鞏固 (截圖自共同民主黨臉書) 地方選舉出口民調一出爐後,在競選總部緊盯結果的自由韓國黨高層,臉色凝重地面對史上最慘烈的挫敗 (截圖自VIDEOMUG) 現在,民主黨與其他進步小黨,議員數相加剛好達半,這對文在寅政府未來要推動國政經營及通過法案,雖還稱不上是得心應手,但已「給力」許多。而保守派面對最慘崩盤,地方基盤淪陷大半,黨魁洪準杓已辭去職務,現在將近入緊急過度體制;預料屆時又會更改一次黨名,然後調整路線出發。 連續三年,中間歷經朴槿惠捲入崔順實干政案而失去政權,保守派最大黨的名字,從「新世界黨」改為「自由韓國黨」,但從2016年國會選舉、2017年提前舉行的大選,到2018年的地方選舉,都嘗到敗北,而且「潰堤」程度,越來愈大。 不少人會直接將文金會和川金會接連順利登場,解釋為民主黨這次選舉狂勝的「主因」,這樣講,其實並未觸及到真正核心。 事實上,早在兩次峰會前,地方選舉各項民調,就已維持與本次選果幾近雷同的盤勢:民主黨「躺著選」就能稱霸天下;這已顯示,兩韓與美朝元首會晤,充其量只能為文在寅總統與民主黨扮演「加分」角色,而非真正「撼動選舉」。 現在文總統已上任超過1年,各項施政推動剛上軌道,除政府對清算過往保守派弊端表達出較積極的態度,還有促進南北韓與美國對話外,其實並還沒有太多顯著政績出來。更甚,南韓國內各項指標,包括家庭負債總額、青年失業率等,都在持續上升,景氣並未回升,整體經濟狀況還處在嚴峻局面。 而兩次峰會其實並無太大進展,兩韓與美朝雙方,僅達成概括共識,確認北韓有實踐非核化,僅此而已。 但金正恩的亮相,在在反轉外人對他的刻板印象;如此情況下,南韓政府促成見面,又再牽給川普見面,在川普一度表明美朝烽會將無限期延期時,文金兩人又閃電舉行二次會晤,讓川金會重新成局。 這讓南韓民眾感受到,比起過往強調與美同盟、對朝強硬,關係卻搞得一塌糊塗的保守派政權,進步派手段更靈活,讓僵局看到些許進展。兩韓議題蓋掉所有國內民生社會議題,讓文在寅政府得以轉移目光、在外交舞台上有施展身手的機會。 主張親美的韓國黨不斷批評文金會只是作秀,但之後就連川普也參與其中,和金正恩「一起作秀」,讓韓國黨的抨擊與指責,對民眾不再有說服力,反讓選民願意相信民主黨的方向「似乎較好」,而願意在地方選舉上給予民主黨機會,這就是剛才所說的「加分」作用。 自由韓國黨黨魁─強人形象與極端言行而屢次引起爭議的洪準杓,歷經地方選舉挫敗,引咎辭退職務 (截圖自JTBC電視台) 最大問題還是在韓國黨,尤其是洪準杓本身。韓國黨批判文在寅與北韓相勾結,但過往新世界黨(韓國黨前身)自己執政時,也希望可與北韓對話,以解除緊張關係,先前曾向大家介紹的「我羅他不」雙重標準,就以可看出韓國黨 「為反對而反對」,而非有意要扮演一個合理的在野黨角色。 另一個是洪準杓擔任黨魁後,韓國黨步向「極端化」,保守派明明已失去政權,「左派」反成為他們用來罵人的字眼:「左派勢力暴走中」、「不能讓左派得逞」、「左派工會與企業作對、正阻撓經濟成長」。而「左派」之後,更嚴重的就是指責他人為「赤色份子」,應該「予以消滅」,這些都曾從洪準杓口中說出。 這樣的話語,顯示他們思維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獨裁政府心態,無法透過對話來取得共識,只是不斷將反對者「抹紅」,卻但面對自己執政時的各種弊端,還有財閥的各種不平等與特權,不聞不問。而在國會,則是頻繁杯葛,讓議程陷入停擺,但不論對北韓政策、還是民生經濟,都拿不出實際的解決方法。 而就任黨魁後,洪準杓就獨斷決定各項人事案,排除與黨內最高委員等人的溝通,對和自己持不同意見者,甚至公開脫口「狗再怎麼叫,火車終究是會走掉的」。 強人作風與爭議狂言不斷,對凝聚老年保守鐵票,效果頗佳,但對年輕與中年世代而言,歷經干政案後,他們不僅感受不到保守派的變化,反而眼睜睜看著洪準杓朝極端靠攏取暖,已讓人覺得保守派失去理智;同時間,文在寅總統的溫和形象持續透過媒體傳播開來,每每與洪形成良烈對比。 民眾選出文在寅擔任總統,不見得就是完全認同文,但洪準杓與韓國黨未察覺民心變化,持續以極端路線和發言領黨,最後反成票房毒藥:選舉最後階段,連韓國黨候選人都避免與洪同台,深怕一開口,又會流失更多選民。所以近來南韓同業間出現一句話:「共同民主黨的最佳助選員,正是洪準杓。」 也就是說,共同民主黨可以在地方選舉上大獲全勝,並非是因政府多有建樹,而是保守派赤裸裸地走向極端化,讓選民心生厭惡,決定透過投票來制裁。這點可從投票率看出端倪。 歷屆南韓地方選舉投票率 歷屆南韓地方選舉投票率。來源:作者提供 競選期間,因碰上川金會,國內問題目光被轉移,選情冷淡,原預估投票率會比上屆還低,結果卻創下95年開辦地方選舉之後的第二高紀錄,較2014黏上回高出4%。 韓國黨的崩盤,凸顯出「合理保守派」的重要性。選前口口聲聲喊出「審判政權」的保守派,如今應當能明瞭,讓共同民主逐漸走向獨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
楊虔豪 2018-06-15
南韓總統為何都下場悽慘

南韓總統為何都下場悽慘

選民早先若有警戒,在李明博競選前後,確實釐清疑雲,足以讓他無法當選市長或總統,南韓就能避免保守派執政10年的連串「人災」......國家缺乏有效檢驗的機制,讓候選人能切實回應質疑或使選民能監督判斷,這是導致南韓近代史上,總統下場悽慘的關鍵。
楊虔豪 2018-03-24
「親信干政」火燒財閥 三星接班人最卑微的一天

「親信干政」火燒財閥 三星接班人最卑微的一天

南韓「親信干政」風暴發展至今,已邁入第7週。原本新世界黨「非朴派」就要和在野陣營一起在國會發起彈劾案並予以表決,卻因朴槿惠總統閃電宣布「將把去留問題交給國會解決」,讓非朴派心生動搖,導致原本最快在2日啟動的彈劾案「不歡而散」。 12月3日,170萬南韓民眾,聚集在首爾光化門廣場示威,要求朴槿惠總統下台,創下大韓民國建國以來最大的集會規模 (攝影:楊虔豪) 憤怒的民心已忍無可忍,多數人要求朴總統立刻下台,否則就該彈劾,沒有任何「鋪紅地毯下台」的選項;12月3日,首爾市中心的「倒朴」示威,再創南韓建國以來最大集會規模,達到170萬人,最終讓非朴派不得不再導向民意。 宣告將重返「彈劾列車」,同時表示,就算朴總統宣布要4月下台,彈劾也將在本週五(12月9日)啟動;本週將是南韓「命運的一週」,彈劾朴總統只剩不到100小時。 1988年的「5共聽證會」,財閥大老首次齊聚接受質詢,釐清全斗煥前總統是否有強逼募款設立基金會,圖左為當時質詢砲火最為猛烈的議員,後來當上總統的盧武鉉,圖右則是現代集團前會長鄭周永 (截圖自MBC電視台) 彈劾前最受關注的劇碼,莫過於為調查各家財閥與朴總統心腹崔順實間的關係。先前曾提過,崔順實所操控的K-SPORTS(K體育)與MIR兩家基金會,不僅獲得文化體育觀光部火速批准,還從各家財閥手中得到共800億韓元捐款。 先前各界懷疑,若沒有青瓦台及南韓財閥聯會「全國經濟人連合會」(全經連)背後出手,基金會要順利成立,要從各財閥獲得如此巨額資金,是不可能的事。 全經連副會長李承哲當時出面回應道:「基金會的設立,是匯集各家企業的意見,然後依照我提出的點子後所構成。」當時他強調,財閥的募款皆屬「自發」,否認青瓦台有任何施壓。 直到崔順實使用的電腦被JTBC電視台發現,「干政案」遭揭發後,引發各界譁然,經檢調初步調查,朴槿惠的機要秘書─經濟學者安鐘範,承認向各家財閥施壓出錢;朴總統更被爆出私下與各家財閥經營人見面,疑似要求他們「捐錢」給K體育及MIR基金會。 三星集團被確認,向崔順實的馬術選手女兒鄭佑蘿,提供186億韓元的支援;其他爭議還包括:樂天集團透過捐錢給基金會,獲得免稅店據點的擴充特權、現代集團疑遭強逼將廣告發包給崔順實與朴總統信任的親友─導演車恩澤持掌的廣告公司,還有SK及韓華集團,透過捐款來換取身陷牢獄的會長獲得赦免。 還有一件案外案是,MBN電視台上月初公開了一位當時青瓦台秘書官趙源東的通話錄音,向CJ集團施壓,要求當時掌握經營權的副會長李美敬下台。 CJ集團是近來韓流產業的重要推手,旗下不僅擁有電影院、電影製作公司,還持掌MNET與tvN電視台。特別是tvN最近播送了《花樣爺爺》、戲劇《請回答》(共97、94、88系列)、《訊號》等膾炙人口的綜藝與戲劇節目,影響力日益擴大。 外界認為,青瓦台會施壓要求李副會長下台的原因,在於tvN的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多次惡搞與諷刺朴槿惠,因而使總統心生恨意,要拿經營者開刀。 朴槿惠總統被揭發多次私下會晤財閥經營者,要求捐款,但遭財閥大老們否認 (截圖自SBS電視台) 12月6日,南韓國會舉行聽證會,並要求各大財閥經營者出席說明,到底對崔順實有無親自施壓財閥,或是干預財閥人事任命問題,還有當中有無存在對價關係,各家財閥大老都一一出席。 上一次財閥經營者排排坐,接受國會議員詢問,是在南韓民主化後的1988年,前總統全斗煥被揭發,打著照顧出訪緬甸時遭北韓恐攻而身亡的官員家眷為名,設立「日海基金會」,要求各家財閥捐款,成為私人斂財工具,當時也成為調查與問責的重大議題。 經過近30年,如今坐在位子上的,都是這些經營者的兒子,他們都被指責涉入崔順實的不法網絡。 但這些財閥二代們,面對議員轟炸逼問,給出的答覆幾乎如出一轍:「沒見過崔順實」、「與朴總統私下見過面」、「捐了錢,但無對價關係」,他們否認所有關於自己主動向青瓦台或崔順實要求獲得任何好處,並主張與朴總統的會晤,全無提及捐款事宜。 身兼全經連會長的GS集團會長許昌秀表示:「我們企業人的立場是,來自青瓦台的要求,我們難以拒絕,這是南韓的現實。」樂天集團會長申東斌也反映稱:「說我們是期待什麼代價而捐錢,這並非事實。」 CJ會長孫京植在聽證會上證實,青瓦台確實對集團人事施壓 (截圖自OhmyTV) 最引人注意的發言,莫過於CJ會長孫京植。在被國會議員問及副會長李美敬遭青瓦台首席秘書官趙源東施壓的問題時,他回應道:「起初趙祕書官說要見面,我見了他,他告訴我:『希望李美敬副會長能從位子走掉』,還說『這是總統傳達的話』。」 孫會長口中證實,施壓確有其事,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為何原因。年近八旬、身為財界大老中最年長的孫會長還暗諷道:「我還有記憶,過去在軍事政權時期,也有這樣的情況。」 面對議員的交相猛攻詢問與崔順實案的關聯,三星副會長李在鎔完全無法招架 (截圖自JTBC電視台) 聽證會全場關注的焦點,莫過於涉入崔順實案最深的三星集團,親自出席聽證會的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成為朝野國會議員輪番砲火猛攻的對象;聽證會有9成的時間,都在質詢李在鎔,但他面露緊張,完全支吾其詞,東問西答。 當議員們詢問李在鎔,從何時起得知崔順實這號人物的存在,他回應:「我真的記不起來了,不曉得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面對三星支付鄭佑蘿馬術支援金,李在鎔表示:「我們毫無所求,從未因為要得到相同報償才捐款或給予支援。」 讓人不解的是,三星捐給K體育與MIR基金會近300億韓元,但李在鎔對此卻表示「記不得」,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安民錫直接怒嗆:「300億是唾手可得的錢嗎?錢再怎麼多,300億元您會不記得嗎?」 財閥會長紛紛被要求出席國會聽證會,釐清與崔順實案的關聯 (截圖自JTBC電視台) 安議員拿出民眾倒朴示威舉起的標語,他說道:「國民們不僅要求朴總統下台了,也主張財閥是共犯。我先向李在鎔證人提問,財閥是共犯嗎?」 李在鎔閉起眼睛,沉默了幾秒,回覆道:「我們還有許多不周全之處,很抱歉…」 「您承認(財閥)是共犯嗎?」安議員繼續問道。 「之後三星會以更好的…」李在鎔話未說完,安議員插嘴道:「請別東問西答。國民喊出財閥也是共犯,您同意嗎?」 李在鎔回應:「我們嚴正看待國民輿論,正在反省中。」 「您是已經承認,接受自己是共犯的說法嗎?」安議員繼續問道。李在鎔則回答:「我會努力讓三星展現出新的一面的。」 之後,安議員又追問:「您能向國民約定,終結政商勾結的小圈圈嗎?」 李在鎔尷尬地停頓數秒後,回應道:「這次醜事,出自於我…真的是…」 安議員再度打斷李在鎔,他繼續猛攻:「我的提問很簡單,您能向國民約定,戒除政商勾結關係嗎?您有終結官商勾結的意思嗎?」 李在鎔在經過一陣跳針後,再度說道:「我將盡力不會讓國民感到失望。」但仍拒絕承諾是否終結政商勾結。 將近半天的聽證會,「我想不起來」、「我不清楚」、「不足之處還很多,對不起」、「我會好好呈現三星新面貌」等說詞,幾乎是李在鎔回覆每位國會議員的台詞。 面對追問各項細節,李在鎔幾乎無法回答,共同民主黨議員金漢正,當場向李在鎔嘲諷道:「您這樣在三星面試的話,似乎不會得到好的分數,看來應該會落榜。」 李在鎔難堪地回應道:「對不起。」 這一夜,南韓首屈一指大企業的實質經營者,顯得卑微而不堪。
楊虔豪 2016-12-08
「親信干政」風波長期化 朴總統「變臉反擊」

「親信干政」風波長期化 朴總統「變臉反擊」

南韓「親信干政」風波發生至今已屆第四週,事件如今已進入長期化,不僅朝野雙方各自內鬨又相互衝突,現在連朴槿惠總統,都開始「變臉」並展開「反擊」。 原先朴槿惠總統眼見紙包不住火,又面對民憤擴大,她兩度出面道歉;首次宣稱自己在就任初期讓把演說稿交給崔順實修改,二次則表示自己必要時,已有心理準備面對檢方調查,也會接受由特別檢查所行使的搜查。 朴槿惠總統在11月4日對崔順實事件,對國人2度道歉,並表示將配合檢方調查,卻在被檢方列為嫌疑人後一改態度 (引自青瓦台影音畫面) 同時,她還在與國會議長見面時表示,將任命由國會所推薦的總理人選。若要協商出新任總理,朝野勢必又要有一陣廝殺,可能會被轉移焦點。 而朴總統表面上看來是要「釋權」,卻未公開言及自己是否真的會「退居二線」,在野陣營認為這是政府與執政黨設下的陷阱,不予接受。但到當時為止,朴總統至少都還是維持低姿態。 只是在朴槿惠的兩名機要安鐘範與鄭虎聲(前譯:鄭昊成)遭確認涉案,並抖出K-SPORTS和MIR兩基金會向財閥的募款事宜,是由朴總統主導後,檢方開始多次要求朴總統親自到案說明,青瓦台方面的態度出現變化。 11月15日,青瓦台為朴總統安排律師。負責為其辯護的,是曾任總統法律幕僚,且曾受其力挺出馬角逐國會議員的律師柳容夏。 青瓦台為朴槿惠總統選定的辯護律師柳容夏 (截圖自JTBC電視台) 「總統這段時間,因個人缺德導致無法好好管理周遭的人,招來國政陷入極混亂的狀態,對國民發出的指責與憤怒,她本人也深感責任重大。」柳容夏表示。 但之後,他話鋒一轉道:「對總統搜查並不妥當。就算在本人同意下,原則上接受調查以書面方式為佳,就算不得已要面對面調查,當然次數也該越少越好。」柳容夏表示。 柳被視為激進的「親朴」人物;檢察官出身的他,在任時曾遭揭發接受聲色場所經營者的招待而遭懲處。朴總統上任後,他被提拔至國家人權委員會常任委員,去年人權委向聯合國所提出的南韓人權報告書前,被柳容夏指示刪除有關世越號船難的相關內容,而曾引發爭議。 而在檢方持續搜查的同時,韓國國會也在11月17日通過對崔順實事件的「特別檢察」(簡稱「特檢」),將展開最長120天的調查。 這個仿效美國的制度,適用於政府高層被指控涉入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對當事人的調查與起訴,會牽動政權走向的情況下,為避免程序遭權力干預,在國會朝野黨團協商下,建立一個在限定時間內,確保獨立及公正性的「專案調查」。 在國會相加過半的韓國兩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推薦兩名候選檢察官,將由總統任命其中一人主持特檢。主任檢察官可任命40名搜查官與20名檢察官組成特檢團隊,展開進一步調查,包括崔順實與其周遭人事,還有青瓦台人員,都被列為搜查對象。 問題在於,這次朴總統牽涉其中,卻未包含在偵查範圍內,主任檢察官還得由總統任命,本身合理性就存在問題。 也有意見指出,干政與洗錢疑雲涉及範圍過大,主持檢察官又規定條件是曾任法官或檢察官15年以上的律師,物色人手不僅困難,能否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調查,將是重大挑戰。 11月19日,首爾市出現干政案爆發後的第四次「倒朴」示威,據統計共有70萬人參加;而包括釜山、大田、光州、春川、濟州等城市,也都出現千人到萬人規模的集會。繼12日首爾市中心出現史上最大規模的百萬人示威後,如今「倒朴」浪潮已「遍地開花」。 11月18日,70多萬民眾聚集在首爾市中心,手持燭火,要求朴槿惠總統下台,全國各地也陸續出現「倒朴」人潮 (攝影:楊虔豪) 隔天,崔順實、安鐘範與鄭虎聲三人正式遭起訴。事實上,檢方已在涉嫌向財閥施壓為基金會募款的安鐘範筆記本手中,發現朴總統對基金會人事與對各財閥應該捐多少錢,都下達指示。 崔順實、安鐘範與鄭虎聲3人,在接連遭收押後,於11月20日被起訴,朴槿惠總統也被列為共謀 (截圖自KBS電視台) 同時,在涉嫌洩密文件給崔順實的鄭虎聲手機中,檢方還找到朴總統發送「有無向崔老師確認」的簡訊;依照這些物證,將朴總統正式列為「共謀」,朴槿惠成為南韓史上首位在任內成為「嫌疑人」的總統。 面對檢方進逼,青瓦台方面開始展現強勢態度。柳容夏律師表示:「對檢方將朴總統和崔順實列為共犯的部分,我們一概不予接受。日後對檢方要求合作直接調查,我們一律不予回應,並為因應中立的特檢,做好準備」 他並指出,有關K-SPORTS和MIR兩基金會的疑惑「和總統無關」,只不過是「個人不正」問題, 青瓦台發言人鄭然國更在之後召開記者會,直接批判檢方是在對朴總統「人格抹殺」。 在檢方將朴總統列為共謀後,青瓦台發言人鄭然國直接出面批判檢調不公,是對朴總統的「人格抹煞」 (截圖自YTN電視台) 鄭然國表示:「今天檢調搜查組所發表的結果,全非事實,他們無視客觀證據,這只是充滿想像與推測的『沙上樓閣』。」鄭所提到的「沙上樓閣」一詞,近似於中文常說的「海市蜃樓」,用來表示虛幻的事物。 「現在這階段,以檢調搜查組具立場傾向的說法作為根據,持續發動不當的政治攻勢,會造成國政混亂,最後我們所有人都不得不受害。」鄭然國說道。 近來,在新世界黨內,由黨魁李貞鉉為中心的「親朴」派系中,類似主張也不斷出現,他們認為「倒朴」聲浪是有心人的政治操作,當下應該推動的是成立中立內閣,趕緊藉由國會協商共推新總理,讓國政趕緊回歸軌道運作。 但近來輿論紛紛批評,先前才說過將做好準備、誠實接受檢方調查的朴總統,如今再度變調,反批檢調不公,只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並讓風波持續拖延,以撐過難關。 儘管新世界黨內的「非朴」派系不斷要求掌控黨務的「親朴」派讓位,護主心切的李貞鉉仍斷然拒絕。 反對陣營方面,在青瓦台方面宣布拒絕讓總統出面應訊後,已開始準備彈劾作業,但對當下總理黃教安該不該留任,卻存在意見差異。 長期以來,在野圈不少人認為黃教安總理只是聽命朴槿惠行事、並為其辯護的旗子,不認同他存在的正當性。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判斷,讓現任總理黃教安留位,對局面有利,應該集中火力在要求總統下台;但第二大在野黨國民的黨則認為,黃教安若持續領導內閣,並在彈劾案後代理總統職權,等同朴槿惠體制的延續。 干政案後,南韓政局充滿矛盾對立,而且撲朔迷離,短期內,除非有任何新的事證曝光,否則朴總統下台可能性已逐漸降低,接踵而來的,將是連串政爭與鬥法。
楊虔豪 2016-11-24
船難遺族發動絕食:「我們被在野黨背叛」

船難遺族發動絕食:「我們被在野黨背叛」

世越號船難發生至今已過2年4個月,家屬與民眾仍持續在光化門廣場前抗爭 (攝影:楊虔豪)世越號船難發生至今,已屆滿2年4個月。或許大家以為,今年4月國會選舉,在野三黨(共同民主黨、國民的黨、正義黨)破天荒聯合過半後,船難真相調查與究責,會有進展。但實際上,罹難者家屬碰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絕望,與在野黨的「背叛」,再度被逼上發動絕食抗爭之路。 世越號船難發生至今已過2年4個月,家屬與民眾仍持續在光化門廣場前抗爭 (攝影:楊虔豪) 今年6月底,朴槿惠政府宣稱,世越號船難的特別調查委員會,運作期限到今年9月後,必須「強制結束」。但從2014年下旬至今,特別調查委員會碰到預算被執政黨刻意刪減,調查委員紛紛求去,有關政府在船難中的救援不力、迴避責任等問題的釐清進程,全無任何突破。 目前,特別調查委員會的狀況,已窘迫到,認識的南韓同業,受邀參加船難問題座談會發表報告,卻無車馬費可領的情況。委員會無足夠經費支撐,甚至連列印紙的錢都付不出來。 首爾光化門廣場前,弔祭世越號罹難者的靈堂 (攝影:楊虔豪) 船難發生之今,世越號船難罹難者家屬,持續守在首爾光化門廣場前靜坐,希望社會持續聲援,同時要求朝野給予交代。如今,他們選擇踏上絕食之路。 「我是平凡的媽媽,只想知道我孩子為何犧牲,然後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就是這種心理而已。為釐清真相,我們都上了街頭,結果還要回來這裡發動絕食。」罹難學生李宰旭的母親洪英美說道。 洪英美表示,直到特別委員會的組織調查權限再次延長與受到保障,以及真相被釐清為止,絕食會持續下去:「你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你是父母親的話,會坐視不管嗎?能做的我們都做了,真的是沒有其他方法了,所以決定絕食。」 挺身參與絕食的世越號船難犧牲者家屬,在光化門廣場召開記者會,不少人想起自己的孩子,低頭痛哭 (攝影:楊虔豪) 帶領遺族一起抗爭的罹難學生俞藝恩父親、世越號家屬協議會執行委員長俞敬根公開說道:「朝小野大國會要上路前,我們真是覺得獲得希望。就算不是立刻有所改變,現在不把希望給拋棄掉也沒關係了。」 採訪罹難者家屬抗爭兩年,他們的訴求遲遲未得圓滿解決,我親眼見到原本甚有福態的俞敬根,因疲於奔波,身形迅速消瘦,如今又承受絕食的痛苦。 參與絕食的罹難學生張俊亨父親張勳與俞藝恩的父親俞敬根 (攝影:楊虔豪) 由於船難的真相調查,頻頻受到執政的新世界黨消極迴避及保守派媒體的攻擊,這段期間,就算在野黨歷經權力改組與分裂後,不少罹難者家屬仍守住希望,出身力挺候選人,將他們送進國會;家屬更期待的是,在野黨能在國會中,藉由組織力量,讓船難究責問題與調查困境,透過立法獲得改變與進展。 「但之後,在野黨對我們做出的事,只能用『背叛』來形容。他們說『要過半』才有能力做事,如今國民讓他們過半了,才不過幾天,他們對我說:『受限於國會先進化法,席次沒有超過180席(總席次為300席),我們無能為力。』」俞敬根不滿地傾訴。 目前南韓《國會先進化法》規定,針對特定法案,在朝野若無法達成共識意見的情況下,須經3/5以上議員表決贊成,即超過180席同意,才可通過。新的一期國會中,在野三黨席次,合計為167席。 之後,俞敬根的聲音從不滿轉為憤怒。他表示:「在野黨要我們直接去找執政黨,並說服他們。雖然令人氣憤,我們還是答應了。找了執政黨會面,之後在野黨就不出面了。」 兩年前,家屬們走上街頭抗爭,要求賦予搜查權及起訴權,以強制力量來展開調查究責。但在朝野媾和下,他們被迫接受以「特別檢察」來完結世越號船難問題的釐清。 「但如今,特別調查委員會要求以特檢調查船難,執政黨卻回應『不要展開政治攻勢』;跟在野黨反映,他們說因《先進化法》而無法做到;要求(在野黨籍)的國會議長(丁世均)職權上程,他們回應這樣會『破壞國會秩序』而無能為力。」俞敬根說道。 「職權上程」是南韓國會議長的特權,在法案還沒有在國會下設的子委員會議決的情況下,議長有權可直接提交到本會表決,但這項要求,卻遭丁世均議長拒絕。他甚至告訴家屬們:「請製造能讓案件上程的輿論,因為政治人物會隨輿論而行動。」 這番話聽在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耳中,既心寒又生氣;他們成為人球被踢來踢去,訴求卻遲遲得不到解決,憤而選擇絕食,挺身聲討在野黨。忍無可忍的家屬,甚至在8月25日,發動佔領共同民主黨總部並展開靜坐,希望在野黨能誠懇聽見他們的心聲。 宣布絕食後不久,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選出了新任黨代表秋美愛。當選後兩天,她親自前往絕食現場,與家屬對話。 當選共同民主黨黨魁的國會議員秋美愛,造訪船難犧牲者家屬絕食現場,承諾將盡力解決真相調查與究責問題 (截圖自OhmyTV) 聽到家屬的訴求後,秋美愛流下眼淚,並表示:「世越號真相未被釐清,連孩子都無法送別的父母們,在大熱天還得站出來,讓我感到慚愧。」她承諾將促使在野三黨合作,在國會中提出對策,希望家屬信任他們,並早日結束絕食。 俞敬根再三向秋美愛強調,特別委員會權限問題,9月以內得立刻解決,否則調查會變得更加困難。秋美愛答應將盡力解決,她一個個擁抱了絕食的罹難學生父母們,家屬也為秋美愛代表世越號船難的黃色記憶項鍊,貌似是願意給在野黨一次信任的機會。 首爾的天氣由熱轉涼,受到背叛的家屬,屢次的絕望,希望又屢次重生;但這次的希望是否又是背叛,是否讓他們的熱情再次被消滅,還剩一個月時間,大家都在焦急等待。
楊虔豪 2016-09-01
看看南韓「媒體人從政」 想想新聞的初衷與價值

看看南韓「媒體人從政」 想想新聞的初衷與價值

筆名「司馬文武」的資深媒體人江春男,在赴任新加坡代表前,因酒駕而辭職,成為眾人熱議對象。酒駕及適任與否,已被談論多時,但有人藉司馬之例子拋出疑問,值得細加探討:「媒體人該不該從政?」近來,甚至台灣的前輩前來詢問南韓的例子。 放眼司馬之經歷,從報社記者、主管,到2000年陳水扁總統上任時,成為就職演說撰稿人之一,隨後獲任國安會副秘書長;二次政權輪替後,返回報業,擔任全職顧問與專欄作家,又在民進黨重掌政權後,一度要重返政治圈。 在南韓,媒體人進出政界更為頻繁,近期甚至引發若干爭議,我們可分成軍政獨裁時期與民主化時期來看。 早期「媒體人踏入政界」,最為人所提及之例,是曾任《朝鮮日報》社長,後來一手創建《韓國日報》集團,並自任總編輯的媒體大亨張基榮,他在與朴正熙總統交好後,1963年直接被任命為副總理。 在政界期間,張基榮協助朴正熙推動韓日外交正常化、經濟開發、體育事業與南北對話等,獲得不錯評價。離任後,他重新投入媒體經營,也積極準備投入選舉,最後順利當選執政黨國會議員,直到去世為止。 70年代,《韓國日報》以較中立與客觀的報導,被視為南韓最有信譽與影響力的媒體。曾有該報記者評價,張基榮踏入政界,使不少讀者對《韓國日報》貼上「親執政黨」的標籤;他在政界的活動,倚靠的也是在任職媒體時的人脈。只是,憑著他的才能,不論媒體或政治事業,都弄得有聲有色,當年並未有太多人去討論「媒體人」與「政治人物」的連結與區隔。 80年代,全斗煥執政後,為盡可能消滅反對聲音,鞏固政權,實施「媒體統廢合」政策,強行整併通訊社、報社、電台與電視台,不少記者,特別是批判政府色彩強烈的人士,因此丟了飯碗。 1982年,MBC電視台社長李振羲被全斗煥政府任命為「文化公報部」長官,這個職務相當於以前台灣的新聞局長。李振羲是報社政治記者出身,後來進入親朴正熙系統,獲推薦成為國會議員。任期結束後,回任報社與電視台主管。 3年過後,新任長官是KBS電視台社長李元洪,他也曾是報社記者,在全斗煥發動政變期間,擔任青瓦台秘書官,後來才奉命持掌電視台。 這段期間,媒體人投入政界,通常是受當局攏絡的親政府派人士,政府希望他們扮演的角色是「以夷制夷」,利用他們在媒體界的工作經驗、對生態的熟稔,發揮優勢箝制與操控媒體,盡可將媒體職責轉化為政府的傳聲筒。 長期監測媒體問題與推動媒改的市民團體「民主媒體運動市民聯盟」,就曾發表報告書指出,出任公報部長的「雙李」,都曾積極參與合作,推動全斗煥的「媒體統廢合」政策。 他們把軍人安插進電視台任職,要求以全斗煥的活動作為新聞報導重點,甚至開闢時段播送讚揚全斗煥的特別節目。這是南韓媒體界的黑暗期,問題出在親政府媒體人與當局的私通、勾結與合作。 民主化後,媒體人從政更為頻繁,其中以參選國會議員為最大宗,這些人通常都曾擔任主播。當中有人持續扮演反對角色,犀利問政;也有人持續為政府護航。 1996年,曾同時出任KBS報道本部長(新聞部經理)與晚間新聞主播的朴成範,代表保守派執政黨新韓國黨(今新世界黨的前身)出馬,順利當選國會議員。 大部分加入KBS工會的記者,對朴成範不抱好感。全斗煥執政中後期,他參與新聞編播參與者,並每晚出現在螢幕前,報導總統行蹤的男人。 全斗煥獨裁時期,身兼KBS新聞部門最高主管與晚間新聞主播的朴成範,可說是媒體界權力最高的人物之一,他於1996年順利當選執政黨國會議員(圖片截圖自KBS電視台畫面) 1991年,KBS工會為反對官派社長就任,發動大規模罷工,最後演變成鎮暴警察進入電視台逮捕與驅離的事件。工會成員曾在晚間新聞直播中,衝進主播台,要求身兼新最高主管的朴成範報導工會遭鎮壓的消息,卻遭拒絕而引發記者群要求其下台。 1991年,KBS爆發大規模罷工,工會成員闖入新聞攝影棚,要求朴成範報導罷工消息,雙方發生摩擦(圖片截圖自紀錄片《從權力手中返回國民懷抱》 但在不少受過反共教育的年長觀眾心中,朴成範的穩重風格頗為人稱讚,加上電視上的高曝光度,讓他挾帶高人氣,順利選上兩次國會議員。 另一著名之例是2007年,與保守派的首爾市長李明博,一同角逐總統大位的進步派候選人鄭東泳,他在踏入政界前,是MBC週末晚間新聞主播,1996年代表在野黨投入選舉後,順利當選國會議員。 曾在2007年與李明博角逐總統大位的在野黨國會議員鄭東泳,曾擔任MBC政治記者與主播(圖片攝影:文明善)南韓民主化後初中期的「媒體人從政」,多半是政治記者或知名主播,靠著在螢光幕前露面的高知名度,還有跑政治線時累積的人脈,被政黨評斷有當選勝算,在接觸與說服下踏入政界。根據筆者統計,「老三台」(KBS、MBC、SBS)開播以來,就已有41位晚間新聞主播,後來投入選舉或公職,如此風氣持續至今。 朴槿惠總統執政後,出現較大宗的現象是,試圖任用許多媒體人進入政府團隊,惹來不少爭議。在總統上任初的訪美期間,爆發性騷擾駐美大使館女職員案件,引發國際軒然大波而遭引退的青瓦台發言人尹昶重,曾是報社記者與主筆,中途出任執政黨競選辦公室幹事後,又回到報社擔任論說委員。 同樣為記者出身,在朴槿惠總統上任第一年時,爆發性騷擾疑雲的青瓦台秘書室發言人尹昶重,最後辭去職務([email protected]) 2014年,曾任KBS晚間新聞主播的閔庚旭,也被任命為青瓦台發言人,之後接受執政黨徵召,當選國會議員。閔庚旭在赴任青瓦台前一晚,還在晚間新聞中以文化部長的身分,在螢光幕前露面,解說時事。 從主播與新聞主管投身轉任青瓦台發言人的閔庚旭(圖片截圖自KBS電視台) 事實上,KBS勞資曾通過職業倫理綱領,當中明訂「電視與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結束其職務6個月內,不得投入政治活動」。 但最後電視台卻辯稱,「政治活動」指的是參選或加入政黨活動,青瓦台職務「屬於公職」而不在此限。如此回應,引發內部記者和記協反彈,但在政府對公營媒體箝制日益嚴重下,已無力量予以反制。 諷刺的是,繼閔庚旭後,接班的新科發言人鄭延國,也曾任MBC週末晚間新聞主播,在主管任內被挖角。 媒體人出馬競選國會議員,無論從屬哪黨,尚能透過問政發揮監督職責,但理當站在「永遠的反對者」的新聞從業員,受當局攏絡為「政府化妝師」,讓許多記者覺得顏面掃地,也能看清當下政媒關係,有多麼不堪。 在南韓,新聞圈中有個生動名詞,叫「Polinalst」,我將它譯為「政媒兩棲人士」,這詞就是政治人物(Politician)與新聞從業員(Journalist)的合體。不少南韓媒體人,未講究時效的利益迴避,以媒體作為跳板,數度往返新聞圈與政界,最後結果,就是新聞工作者的尊嚴,被踐踏殆盡。
楊虔豪 2016-08-18
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

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

 今年3月底,台灣爆發學運時,我在韓國寫的評論「馬總統,勿拿韓國當愚民工具」成為入行新聞界以來獲得最大迴響的文章。沒想到過8個月,韓中簽訂FTA,台灣地方選舉在即,在準備返國投票的前夕,我看到了國民黨的競選廣告,一位穿著韓服的女性坐在擺有韓國與中華民國的撲克牌前,旁白如下:(圖:地方選舉前夕,國民黨再拿韓國當作炒作與恐嚇選民的工具)「韓國說:『謝謝,謝謝民進黨在立法院擋下法案』」「韓國說:『謝謝台灣,慢慢來』」「面對韓國追趕,民進黨說:『大陸市場不懷好意,最好別去』」「結果這個月,大陸/韓國正式簽訂FTA,韓國每年比台灣省下1,632億關稅。」「全球免關稅協定不斷成形,台灣正式成為亞細亞經濟孤兒。」「誰會跟台灣失去的機會說對不起?誰要向台灣努力的下一代說對不起?是誰讓韓國在竊笑?」「11月29日 民進黨能不能繼續粗暴地阻攔下一代?韓國也在看。」這支廣告中,韓國被中國國民黨塑造成奸詐形象,在韓中FTA簽訂後,方能暗自竊喜,而台灣不跟中國簽服貿協議,完全喪失競爭力,一切都是民進黨的錯。韓中FTA正式達成協議至今已過十多天,華人世界至今直接針對韓中FTA做細部探討並帶出韓方反應的,只有我的兩篇文章:「韓中締結FTA 韓產業得失概觀(link is external)」、「韓媒:韓中締結自貿協定FTA喜憂參半(link is external)」。締結當晚與隔天,我在韓國直接閱讀並翻譯原文資料,至今雖然忙碌,我仍在著手翻譯完整的公報內容。雖然這樣說有點自大,但韓中FTA在台灣可以被中國國民黨搞成風風雨雨,真正分析與討論原文內容,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在做。挾著資源比我多千倍萬倍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從閣揆到黨中央,只有口口聲聲說:「韓國跟大陸都簽了,台灣不簽,會有『巨大衝擊』」但我到現在還沒看到他們拿出目前最詳盡的韓文版公報內容分析利弊、或對媒體細加解釋,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他們看不懂,他們也不想看懂,他們也完全沒有認識韓國。政府團隊與媒體界,沒幾人懂韓文,也不願請通曉韓文的人即刻翻譯並公開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韓中FTA成為中國國民黨恐嚇與瞞騙選民的工具。今年5月,口口聲聲強調自己最具「國際觀」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造訪五分埔,業者抱怨韓國成衣大舉進軍,已對台灣造成衝擊。沒想到,連勝文只公開稱要求妻子「絕對不能買韓衣」,但私下卻被抓包在看韓劇。韓中FTA締結後,連勝文在政論節目上不斷提出韓中FTA對台灣、特別是對台北衝擊很大。但面對主持人趙少康針對韓中FTA問題與對策細加提問,連勝文卻慌慌張張答不出個所以然來。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他對韓國連最基本的功課都沒做,韓國只是他嘴巴上拿來煽動仇恨、打擊民進黨與恐嚇選民的工具而已,他一樣完全沒有認識韓國。為了不讓你跟他們一樣,接下來,給我30秒,我給你韓中FTA,讓你戰力立刻提升,超越連勝文、超越國民黨。 (圖:韓中FTA談判經過)(圖:韓中FTA解說,內容引自朝鮮日報產經版《Chosun Biz》)綜觀韓中FTA的談判過程與產業別影響,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背後牽涉到受惠與將遭受衝擊的產業,在中國強大壓力下,韓國代表團最低限度仍阻止對自家許多農產品的讓步,部分甚至列為永久談判除外的對象。雖然韓中FTA不盡完美,但各項農畜產品開放與否,韓國列得清清楚楚。政府聲明中還載道:「對促進中國本地化戰略中的產品(汽車、LCD等),及中國國內處於嚴重供過於求的項目(鋼鐵等),比起戰略攻勢上的利益,韓國政府仍盡力反映FTA對國內主要農畜水產品將造成衝擊之憂慮。」擁護自由經濟的保守派及朴槿惠政府團隊,再怎麼受人詬病與反對,最低限度都懂得捨棄部分利益來保護產業,但在審議服貿時就全面對中國放水的國民黨政府,有無能力並做到公開透明,已令人懷疑。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或許能做為提升經濟實力的催化劑,但前提是產品要具有創新才有競爭力。當韓國大企業每年投注大規模金費從事研發的同時,台灣廠商大多還只停留在代工,至今難見國民黨政府提出轉型研究與對策,你能期待台灣與中國簽訂服貿或貨貿後,我們就能超過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不代表國家經濟就此鵬程萬里,自由貿易的確可能造成交易量大增,但政府有無能力控管與公平分配財富,才是庶民經濟水平能否提升的關鍵。我往返與定居韓國加起來快五年,看見韓國民眾並未因自由貿易而過得更開心,反而接連抱怨生活日益艱辛、壓力大到想離開。反倒是這次韓中FTA簽訂,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製造業將遭受衝擊,財閥勢力可能將持續擴大,貧富不均與所得失衡問題將更為嚴重,就連保守派媒體在分析時都小心謹慎、提出解決建議。國民黨政府執政六年,包括關廠工人、華隆罷工到國道收費員事件,完全未能維護勞工權益解決問題,當國道收費員求見交通部長葉匡時而遭阻擋的同時,葉部長還請假為國民黨跑競選行程,你敢相信這樣的政府,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會照顧受衝擊者與弱勢族群嗎?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牽涉到對他國包括外交與經濟的利害關係,這是中央政府自己該解決的問題,國民黨政府不僅從頭到尾都未對民眾分析探討自由貿易協定的利與弊,還在地方選舉上拋出來炒作,牛頭不對馬嘴,連最基本的「層次」都分不清,顯見國民黨與政府自己的水準已完全落後韓國,這不是把責任推給民進黨就能解決的。口口聲聲拿韓國說嘴,卻完全未發現因韓國綜藝節目介紹台灣、使韓國人對台灣心生憧憬,來台旅遊的韓國人直線成長,他們發現台灣的友善、並慢慢理解台灣、想跟台灣人做朋友,我們政府卻未能提出對策,瞄準韓國人需求改善軟硬體設施來先馳商機,我們的執政黨只會一味將韓國妖魔化,拿來炒作卻讓自己成為丟人現眼的笑柄。醜化韓國形象,卻連最基本的功課都沒做,自以為能繞幾句英文就顯得水準不凡,自以為可以欺騙所有人似地煽動與恐嚇選民,這就是中國國民黨空虛可笑的「國際觀」。
楊虔豪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