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一寂)
一寂相關文章
北農休市三天要怪誰
北農休市三天,農民損失多大?請市場菜販評估看看。 「北農有五個批發市場,每個市場每天成交量估計400噸,假設每(台)斤菜農損失10元,一個市場就要損失六七百萬,五個市場損失三千多萬,週一本來就固定休市,不算,週二週三連休兩天,算起來,產地菜農損失六七千萬......這還只有計算農民端,如果把中間端也計算進來,倉儲、農會、貨運、行口.....,那就不止了。」 說話的菜販,年紀大約四十歲左右,爸爸哥哥還留在嘉義老家種作。 他覺得北農這次危機處理算ok,「休市三天,蔬菜數量就會囤積,蔬菜進貨量多,價格就會滑落崩盤,到頭來,倒楣的都是農民,結果今天開市還好....。」 「還好」的意思不是「賺」,而是「損失沒預期中嚴重。」 他解釋,「你不能只看批發價,批發價是給盤商的,要扣除盤商的成本利潤,最後才是農民所得」,他對市場批發菜價與產地成本價的大概印象是「批發價賣15元,盤商拿5元,農民拿10元,但是農民的成本價是12元。」 面對產銷價格失衡的問題,他覺得「無解」,因為「資訊沒辦法透明公開,變數太大」,「除非是很特定的蔬果,像黑珍珠玉荷包之類的,它的價格才會固定,其他一般家常蔬果,我只能依賴行口拍賣員,他出價多少就是多少,我沒有比價的機會,覺得合理就下標,不合理就把機會讓給別人」,為了對菜價有個底,他會抽空去其他市場逛逛,再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跟拍賣員搞成朋友關係,要不就是「老天保佑我遇到的拍賣員都是有良心很善良。」 跟他談起這次北農休市三天的責任歸屬,他有點氣憤不平,「我是不管政治的,聽說他們是開會決定休市,一年前就決定(#註),一年前那個女的(去年6月21日,吳音寧擔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剛來,甚麼都不懂」,他越說越生氣,「要追行政責任,翻開當初的開會紀錄決議,最後是誰蓋章,就知道誰要負責,這麼簡單的新聞,記者居然不會查證?.....台北市(政府)擺明就要那個女的出來扛責任背黑鍋,還說人家是靠爸族......。」 「這麼有正義感啊?」我跟他開玩笑。 「農漁會裡面本來就很多派系利益,很複雜,那個女的,一看就知道她根本弄不來那些!我是氣那些上面的,沒種......。」 #註:2017年7月6日,北市市場處召開《研商107年度臺北市農、漁、畜批發市場休市日會議》,決定3月5、6、7休市三天。 延伸閱讀: 她神隱處理好產銷,這就是農民要的!
一寂
2018-03-09
各大路口的「看板人」
林立青,10年資歷的工地主任,2月10日,他的新書《做工的人》出版上架,這是第一本由建築工地的第一線「現場工程師」書寫,做工者的生命紀實故事。 書裡,有篇文章專門談「看板人」;當下,我的腦海裡,強烈迴旋著台灣勞動階級艱辛的生活。 ....之所以會有看板人,跟法規有關。與建案有關的廣告看板,不能隨意綁在路邊或是公共設施,例如路燈或公車站牌上。但新建案和新推的房子需要在重要的路段或是地點曝光,這時候就會僱用「看板人」,舉著看板在各大路口撐著。這些人的待遇非常差,有的一天六百元,有的甚至連六百都不到。 待遇如此之差,是因為削價競爭。在三、五年前,這些看板人還能有著六百至八百不等的待遇。那時候建商統一以一個人一天一千元聘請,看板人得在八點前到派報社或是人力仲介公司集合,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中午休息一個小時。後來景氣還是不好,大量沒有工作的人也投入了。建商在房子不好賣時,往下砍一百元,理所當然地,包商再往下殺一百元,不爽不要做。所幸這種工作,外勞無法勝任,畢竟警察常會巡查,還多少有所謂的台灣人保障名額。 這種工作的內容也有城鄉差距。若是在忠孝東路、市民大道或敦化南路、北路,有時規定要舉著走,有的規定不可以坐下,這種的待遇稍稍好些,仲介可能僅抽各一兩百。但是在新北市一帶,比如三重,那是殺價到令人傷心的地步,我聽過有人一天僅能收取五百的。這些看板人多屬經濟弱勢,朝不保夕,每天現領的還會被抽成一百元,等於一天下來僅拿到四百,是我到目前為止所看過的最低價。 什麼樣的人會來作看板人?多是在工地現場無法做粗工的、兼職的人力,比如遊民、身心障礙者、受傷的工人或已經年老體衰者。這些已經是弱勢的人們往往身有病痛,或者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僅能撐著身體在工地現場舉牌。 ....當然,工作期間是痛苦的。台灣的氣候不可能隨時都是春秋涼爽日,看板人都在戶外,酷暑之時可能連水都不夠喝。我們這些做工的,不只一次看到看板人中暑癱靠在一旁,而前去救應。說到工作環境惡劣,我們至少還保有上廁所的自由,工地在外,想拉就拉,想撒就撒,他們卻連離開買水的時間也沒有。一旦被抓到離開地點,很可能就必須回扣當日的薪水。 還有,這些破爛看板卻價值不菲,每一片都有不可思議的天價,遠高與他們數日的薪資,甚至高於週薪。因此,看板絕對不能離開定點,一旦離開定點後,廣告效果也就失去了。被派遣公司抓到了只罰一天,假如被建設代銷公司抓到,則一次要罰五天。往往有時候領日薪的就是因此而跑了,但其實早已被扣下不知多少。....
一寂
2017-02-16
長期分贓的制度面
01-21-2016的《正晶限時批》,歐崇敬談出一個他長期觀察的國民黨現象,剖析隱身在國民黨背後的利益體系與網路,地方議會、樁腳、利益分贓(工程款、包賭、包娼、包毒),我覺得可以當做我在社會學學習上的參考: 「國民黨有22個議會,裡面的議長副議會都是在包工程的,全國300多個議員,到現在為止,幾乎九成以上是買票的...這是國民黨的包袱、這是國民黨必須承載的;工程款每次扣三成,到今天還在實行,各地方的警察局偵查隊,還在收田租(收兩成以上),局長都有拿,甚至縣市長都有拿,到今天國家的改革只有總統被改革....」,他認為徐巧芯這些年輕人在談改革,那是很勉強擠出來的檯面話。 「國民黨沒辦法改革,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平均年齡都比歐崇敬大,那你還能玩什麼?第二,37萬合格黨員裡面,有投票權的合格黨員,9萬是黃復興,這9萬黃復興,隨便站出來都是拿拐杖的,你能拿他怎麼辦?第三,國民黨裡面有那麼多的利益團體,盤根錯節在那裡,過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斑斑可考,國民黨沒有得失億症,他一旦把權讓出去,你就清算他了,他只好繼續撐下去,撐到與國民黨共存亡,他為什麼要把權力讓出來讓你清算他?這件事(改革)不可能發生,也不能讓它發生...。」 「國民黨過去做了太多事情,包括這次選舉,他都還在做,而且是年紀很輕的人都可以請千人桌萬人宴,媒體都已經是風聲鶴唳,照請不誤,警察局刑警大隊承辦的警員直接跟他們講說,你們可不可以只請米粉跟貢丸湯,不要出桌菜?出桌菜,我一定要辦你們的,他說沒出(桌菜)我就沒誠意,不是沒誠意,是沒出桌菜,他就不可能報銷經費,500萬無法入帳,他就無法從中賺個200萬...」,歐崇敬想說的是「國民黨不可能從內部力量發起改革,改革只能憑藉外力。」 「國民黨的地方樁腳與地方議會,大概有幾萬人,他們長期分食著工程款,與我們所詬病的包娼、包賭、甚至是包毒,毒品為什麼會走入國中、高中校園,跟這套體系有莫大的關係,而且已經深耕,滲入到我們的文官體系,到處長級以下,課長級的體系裡面...所以,蔡英文與民進黨所領導的新政府要面對這套體系,其實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些人沒有這麼好對付,這些人之所以難對付,是因為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綿密的作業系統,光是嘉義市裡面,黃敏惠的買票系統就有3000多人,這種現況,在台灣俯拾即是,我不認為國民黨是很好對付的,台灣的改革現在只是起頭的第一步而已。」 「(國民黨)總統的手確實有能力把手直接伸到一千多位檢察官,(國民黨)總統可以直接指揮一千多位檢察官,也可以直接指揮2300個調查員,它可怕到這種程度。」 「....國民黨的問題,不是在於黨產,這太簡化問題了,國民黨的問題在於長期分贓體制的結構,以及這種分贓體制所造成的習性,以及它的共同記憶;什麼是共同記憶?他背後,誰幹過什麼事情,彼此記得,這些事情如果一抖出來,大家一起死....我今天之所以會坐在這裡,是因為我沒有參與那個結構,人家抖不出我的事情....」,國民黨核心的結構到底多少人?歐崇敬估計大概5到6萬人,圍著文工會,後來的組發會,各地的青工會婦女會,一圈又一圈…結合地方派系的做案工具。 「....李正皓、徐巧芯這群年輕人只有在文傳會,負責文宣,他們根本不知道國民黨的結構狀況,選輸了,大家會罵文宣,其實根本不是在罵他們(徐巧芯),他們聽錯了,大家只是在找個地方抱怨一下,真正在講的是這次為什麼票開不出來?為什麼買票買不動?是買太少了還是怎樣?他們還是會繼續尋著這套體系,維持他們的利益,可以繼續吃下去,現在這群人是在保衛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是保衛全民利益,如果再撐一點,他兒子的留學費用就有了,再撐一點,他的獎學金就有了,你會不撐下去嗎?...。」 怎麼解套?「...回頭到制度層面,從修改內政部的政黨法下手,至於怎麼對付,藏在國家背後,從議會到部會全部包山包海,甚至可以把毒放進國中高中,這群人你怎麼把他們揪出來,我是覺得民進黨還沒有想出辦法....。」
一寂
2016-01-24
台灣真的不需要靠中國
在重慶市場(花蓮市最大的公有市場),一位老攤商,看起來年紀約有八十多歲,她跟我談起市場裡種種不平,「溝仔尾強拆後,市公所把那裡原有的攤商移來現在的重慶市場,要他們來這邊擺攤做生意,(重慶)市場原有的攤位量不夠容納,很多後來攤販只好就地擺攤….本來說溝仔尾整理好後,這些攤商就要搬回去,大家等了這麼多年,問題還沒有解決,重建溝仔尾的錢都被前任市長貪污了,這位市長還選上縣議員,真是丟臉….現在更過分,市公所說一個攤位租金40萬,要用抽籤的,而且還是新舊攤商一起抽,我已經在重慶市場待30年了,還不一定輪得到…這個政府實在很可惡。」我跟著她在攤位間慢慢散步,她說「在這裡做生意,位置沒有固定,客人就不會固定,做生意一定要從固定客源開始,政府都不知道我們做生意的辛苦,攤位一年租金40萬,一個月一萬五,一天要上繳500元給市公所,我們是小本生意耶!土匪喔!」然後,她指著在馬路邊擺攤的流動攤販說,「市場有個風聲,說過完年後,這些路邊攤位要讓出來,不知道是要讓中國人來做(擺攤),還是只准賣中國貨…我是聽我兒子說的。」「我只是想要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可以住下來,不用再搬遷,我可以好好的創作,這根本不算什麼夢想,這只是最最最基本的要求,居住權、人權,但是,我知道連這一點都是奢侈。」吳淑倫,陶藝工作者,莫拉克風災後,她搬到台東和受災部落一起為排灣文化傳承努力著,「不要把我想得很偉大,當初只是答應朋友的邀請,而且我跟部落也有些淵源,我就跟部落的媽媽們一起做琉璃珠手藝,幫她們做些文創,最重要的還是部落的主體性,部落自己要獨立」,「我在台東待四年,我想夠了,該離開部落了,不然部落會依賴我,這就不是我下去的原意。」剛回花蓮四個月,淑倫直搖頭「花蓮變了,花蓮在地文化正在消失中,這裡到處都是中國人、中國式的圖案裝飾、中國的氣味…..我快要窒息了,(花蓮)再這樣下去,我大概會逃到蘭嶼或綠島。」她今年37歲,對世界局勢看得很清楚,「中國這二三年一定會有大變革,中國不可能對台灣再玩以商逼政的辦法,他們的優勢(原料勞工)已經消失了,中國連自己社會都把持不住了,中國已經不可能雄霸東亞了。」「我上次只是帶個工作坊去印度,印度人那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老實講,讓我怕到了,他們是緊緊的追著你跑,那種一定要把東西學會的態度,他們知道這是『機會』,可能這輩子只有這次機會,他們一定要把握住…。」「你可能不知道,印尼正在崛起,印尼雖然是多種族多語言的國家,但是,印尼的藝術家很團結,他們光是靠藝術就可以把印尼推上國際舞台。」「台灣真的不需要靠中國,台灣要走出去,走出去才會有機會」,藝術如此、經濟如此,「我身邊的朋友都主張台灣一定要獨立,不獨立,就不可能有出路,這兩三年,台灣會有大變革…」,她說到這裡,我屏息以待,相信我們在面對著不確定的未來時,我們都是無畏樂觀且深具信心,迎接著即將來臨的陣痛。只是,當話題回到生活的現實面,她說「我的願望很簡單,我只要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住,可以讓我把孩子好好養大,可以安心創作,這是基本人權;但是,現在的台灣,連安身立命都變得很困難、遙不可及…」,她的話道出了底層人民的痛。台灣一定要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這是台灣人內心最大的期許,一定要啊!延伸閱讀:印尼當代藝術據點:Cemeti Art House
一寂
2014-12-2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