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臺灣月蝕記憶
一起來回顧臺灣的月蝕記憶吧。 臺灣自漢文化傳入以來,對於日月蝕也延續了相關的習俗。日本時代記載臺灣人有「蟾蜍蝕月」、「天狗食月」的傳說,一直到1920年代,還有月蝕居民敲鑼打鼓遊街喧鬧、燃放爆竹的記錄。但隨著臺灣邁入現代化,教育日漸普及,這類迷信也逐漸消失,甚至在發行的《臺灣民曆》裡,直接刊出預告月蝕的發生時間與蝕虧(如圖)。 而臺灣最初拍攝的月蝕影像,可能是1899年由總督府技手江沿久次郎所拍攝,並曾公開展覽。 #被消失的臺灣記憶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31
1897年1月 開山王廟改稱開山神社
祭祀國姓爺的開山王廟1875建祠,原為福州式風格,位於臺灣府城油行尾街緊鄰大埔街。由於國姓爺出生在日本平戶,又有一半日本血統,被日人視為可加強統治臺灣正當性的歷史人物,日本時代初期1897年,將開山王廟改稱開山神社,幾經變革增建神社設施,但原始建物大致依然留存。二戰後中華民國政權在內戰中全面潰敗逃竄來臺,據臺主張反清復明的國姓爺又成為中華民國政權「光復大陸」的美好象徵,被視為「民族英雄」,之後以「原始建物不足以彰顯國姓爺的偉大」為由將開山神社場域徹底改建為中國北方式的建築,原始風味蕩然無存。 圖右:日治初期開山神社圖繪。 圖左:戰後遭中華民國徹底重新改造下,黨徽高掛、建築也改為中國北方宮殿風格。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30
1921.1.30 第一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
日本統治臺灣後,臺人面臨政權及文化上的巨變。日治初期的各式武裝抗爭,在官方鎮壓下伴著臺灣邁入近代化,生活條件、文明、科技、經濟快速發展,到1910年間逐漸平定下來。臺灣人的自我意識轉而尋求其他出口,幾經醞釀與累積,在臺籍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為主的推動下逐步啟蒙。 1921年1月30日,以林獻堂為首的臺灣人士第一次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踏出了爭取臺人政治權益重要的一步。 延伸閱讀: 1920.7.16 《臺灣青年》刊物於東京發行 http://www.twmemory.org/?p=9841 1921.10.17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http://www.twmemory.org/?p=11979 1927.7.10 臺灣民眾黨成立 http://www.twmemory.org/?p=9811 1931.8.5 臺灣民族運動先輩蔣渭水逝世 http://www.twmemory.org/?p=11763 1935.11.22,臺灣選舉初體驗 http://www.twmemory.org/?p=8739 1949.9.23 林獻堂躲避中華民國政權整肅離臺赴日 http://www.twmemory.org/?p=10147 圖:1926臺灣議會設置請願代表赴日本本土請願與橫濱臺灣人會合影。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29
1910.1.29 哈雷彗星現蹤
1910年1月,哈雷(ハリー)彗星現蹤。臺灣在這場彗星風潮中也沒有缺席,在彗星造訪前幾個月,媒體就出現了許多哈雷彗星的介紹,如彗星是什麼、多久(75年)造訪一次、這次來地球的時間、軌道、地球/太陽/彗星在不同月份的相對位置…等等。 而航行於臺南與打狗(高雄)間的臺南丸輪船,率先回報觀測到哈雷彗星,隨著地球與彗星位置變化日漸接近,五月成為觀測的高峰。報紙刊載了世界各國對於彗星的反應,如外電報導認為彗星尾掃過地球可能帶來滅亡造成集體恐慌、礦場罷工。也記錄了臺灣人傳統認為彗星不祥,為天災戰爭的前兆。這些以現代觀點來看的無稽之談,卻巧合的隔年對岸清國就爆發大暴動,中華民國成立,幾十年後造成臺灣人命運慘烈的劇變。 圖左上:1910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哈雷彗星 圖左下:當時說明衛星、地球、太陽與月份的位置相對關係圖,五月地球與彗星將最接近,一目了然。 圖右:1910哈雷彗星影像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29
1936臺北飛行場與新高號影像
感謝網友提供一張1936年刊物,拍到了降落在臺北飛行場的民航機「新高」號。臺北飛行場初期聯繫臺灣與日本本土,之後成為島內航空的核心,日後並開闢了多條國際航線。 直到今日,松山機場還是繼續刻意忽略日本時代機場早已存在的荒謬現象。 而歷史文盲表示:「日本時代的臺北飛行場是軍用的所以不算啦」「作為臺灣第一個國際、國內共用機場,正式成立於1950年,完全合理。」 延伸閱讀: 81歲的機場,過67歲的生日? http://www.twmemory.org/?p=11023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27
1950 太平洋之鑰 – 臺灣
1950雜誌封面,刊載了臺灣(Formosa)為太平洋之鑰(Pacific Key),美國的防衛島鏈及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一覽無遺。 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1949被從中國趕出逃竄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免於覆亡的主要關鍵之一是美援。 中華民國政權常以各種政治神話愚民欺人,以遮掩並合理化自己嚴重損害臺灣人民權益的種種惡行,宣稱自己帶來黃金和大軍解救了臺灣,甚至爭取了美援。 看清楚這張圖,試問當年ROC若選擇逃去海南島,美國還會理你嗎? 給臺灣一個合理的感謝與尊重,有這麼困難嗎? 相信這類謊言的人,難道不覺得奇怪,在中國被打得潰不成軍的殘兵,逃過來怎麼忽然就吞了大力丸變得可以解救臺灣了? 延伸閱讀: 臺灣免於被中共併吞的關鍵:美援的介入、日本時代留下的堅實基礎及工業建設、大量臺灣人從軍、日本軍事顧問團「白團」 http://www.twmemory.org/?p=11723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23
1949.1.21 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理
1948年底,國共內戰局勢明朗,國民黨政權兵敗如山倒,黨內派系鬥爭也愈演愈烈,蔣介石於1949年1月21日下野,由李宗仁代理總統,實際上蔣卻在背後無視李宗仁繼續操控佈署軍政。 而臺灣二戰後遭中華民國政權當成免費提款機狂印臺幣墊付中央政府支出,並且對金圓券設定不合理的匯率,導致臺灣捲入中國惡性通貨膨脹被掏空榨個精光,在蔣介石下野當時一斤米已漲到接近十萬圓之譜。 為了逃來臺灣做準備,中華民國政權於是對臺著手進行一連串貨幣改革措施,例如停止由臺灣銀行墊付中央政府支出,並預備發行新臺幣止血,這也就是後來的「四萬換一塊」事件。 在中華民國政權戰後對臺任意掏空到逃亡求生的整個過程中,臺灣被他們當成了什麼?理解歷史稍有智商的人也能理解。但我們從來聽不到一句道歉,也聽不到一句感恩,取而代之的,卻是一連串拙劣至極的政治神話與謊言,至今未歇。 圖:逃來臺灣免於被殲滅卻宣稱解救臺灣的蔣介石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21
1936年7月,大屯山火山活動報導
今日(1/17)北投發生規模5.7地震,人心惶惶,許多人猜測與大屯山火山有關。其實早在1936(昭和11)年7月,報紙就曾經報導臺北發生地震,震央在大屯山西側。(圖:1936臺灣日日新報) 緊鄰都會區的火山活動早有歷史紀錄。今日地震是否有關?可能造成什麼影響?目前的防災措施為何?這些議題都值得進一步探究關注。 延伸閱讀: 大屯火山是有岩漿庫的活火山,我們該擔心嗎?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521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17
1943年楊梅劇場日の出劇團鍊成作業紀念
感謝團友分享吳金淼拍攝1943年楊梅座(楊梅劇場)日の出劇團鍊成作業紀念。 延伸閱讀: 楊梅座/楊梅劇場 http://map.net.tw/theater/item/s1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11
1946.1.5 駐左營中國軍隊持槍掃射民眾多人傷亡
1946年1月5日,臺澎要塞司令部士兵騎單車在左營撞倒小孩,不認錯還無禮責罵,居民看不下去和兵發生口角,結果不久後竟帶隊持槍返回對民眾掃射並痛毆,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 而這距離臺灣人歡天喜地迎接中國來臺,不過才剛過兩個多月而已。 #一年之後就爆發228事件 圖:1946年1月民報報導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04
日本時代新年海報 – 馬戲團表演
感謝網友提供一張日本時代新年海報,宣傳馬戲團將於元旦起在臺北末廣町空地表演。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01-03
1905.12.30 日治臺灣舊慣調查之《清國行政法》發行
什麼?想了解清國時期的臺灣得看日本時代的紀錄?! 1895年日本取得臺灣後,治理初期受到各種傳染病侵襲,又有處理不完的反抗行動,陷入年年赤字的經營困境,於是衍生「乾脆把臺灣用一億元賣給法國」的主張。兒玉源太郎認為不可輕易放棄臺灣,自願前往擔任總督,並帶來得力助手後藤新平。在其總督任內,實際的經營幾乎大半由後藤新平來執行。 在後藤新平的經營下,臺灣展開了驚人的加速現代化,許多施政也奠定了往後臺灣數十年的基礎至今。除了實體的水、電、道路、鐵路、港口等建設以外,包含土地、人口(戶口)、舊慣風俗在內等等各式各樣對臺灣的調查也以難以想像的規模推動著。 其中一例為後藤新平於1901年推動成立並出任首任會長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調查清國時期相關法律制度釐清臺人舊慣脈絡、原住民的相關研究、農工商經濟相關舊慣等等。法律舊制的調查產出了《臺灣私法》、《清國行政法》等著作,而原住民研究則出版了《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灣番族慣習研究》、《臺灣蕃族圖譜》、《臺灣蕃族誌》…等等。這也使得臺灣的一切,甚至含日治以前的清國時期,也被鉅細靡遺的記錄下來,成為今日追朔臺灣記憶的無價之寶。 在臺灣二戰後一切被中華民國抹去並覆蓋的現實下,我們想了解臺灣,必先了解日本時代。 圖右:臺灣近代化推手後藤新平 圖左: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之《清國行政法》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30
臺灣何時開始有電話?
中華民國的課本恐怕不會告訴你,臺灣何時開始有電話?又何時有長途電話可以打? 臺灣在清國時期末,就已經擁有電報系統。日本時代初期1900年7月,於基隆、臺北、斗六、臺中、臺南設置人工電話交換機,開啟了市內電話業務。1904年12月,臺中臺北間長途電話啟用,1905年2月,臺北臺南間也可以開始通話了! 1906年12月27日,基隆、臺北、新竹、斗六、臺中、彰化、嘉義、臺南、鳳山間長途電話大規模啟用,大幅降低各地間聯繫的障礙,西半部也邁入了遠距通話的時代。 圖右: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各地大規模長途電話啟用及費率 圖左:1935年臺灣博覽會交通館電話示範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27
1937.12.27 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成立
1937年12月27日 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成立。 而中華民國長期教育我們「臺灣第一個國家公園為成立於民國73年的墾丁國家公園」,對其逃亡來臺之前的歷史彷彿從來不存在一般。 圖:1937/12/27 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三大國立公園誕生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26
1926.12.25 大正天皇逝世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逝世,曾來臺灣巡視的裕仁皇太子即位為昭和天皇。日治下的臺灣,也從大正邁入了昭和時代。 圖右:1926/12/25當天臺灣日日新報號外節錄 圖左:大正天皇肖像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25
槍決前夕,爸爸留給女兒的聖誕卡
這張畫著雪白世界與可愛的雪人的圖畫,是60多年前,一位即將被中國國民黨槍決的父親留給還是嬰兒女兒的聖誕卡。 他是新竹人傅煒亮,台大機械系肄業,白色恐怖時期因被認為思想左傾涉及叛亂被捕入獄。1951年12月,他請獄友畫了張雪人全家福聖誕卡片送給女兒,卡片上寫著「1951.12.26 於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第十六房」。但國民黨並沒有讓他活過聖誕節,在12/19日就遭到槍決,年僅25歲。 據傅煒亮的女兒傅麗燕女士所述,父親的獄友透露,卡片中的雪人是傅煒亮暗示太陽出來後,自己即將消逝。由《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收錄的案例(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8499038256)來看,許多受難者被槍決前的遺書,竟被中國國民黨非法扣留了數十年。也許,聖誕卡是相對安全較不會被扣留的選擇,也讓這位父親,得以給心愛的女兒留下一點最後的紀念。 直至今日,加害者及其集團依然不斷合理化其種種人神共憤的作為,主張「要放下、遺忘、原諒」,同時卻又有為數不少的支持者緬懷那段「社會安定」的日子,許多人甚至也不會因支持或加入加害者集團而感到羞愧或良心不安。 轉型正義沒有落實,白色恐怖的陰影不會離我們遠去。我們又如何放得下忘得了,那一個又一個破碎的人生與家庭? 圖出自: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formosacalling/13.htm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12-25
1945.12.19 公會堂一律改稱中山堂
1945年10月,蔣介石奉盟軍統率麥克阿瑟命令派員代表盟軍來臺接受日軍投降,之後展開了將臺灣改造成中國的種種措施。 12月19日,中華民國政權規定全臺日本時代公會堂一律改稱中山堂。 圖:1940李火增拍攝臺北公會堂影像,引用自《看見李火增 – 薰風中的漫遊者.臺灣1935-1945 》https://goo.gl/x8Kh3C 延伸閱讀: 臺灣二戰後初期課本 http://www.twmemory.org/?p=1199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19
1949.12.17 臺灣省政府發佈召集令,建立臺灣新軍
1949年12月7日,於內戰中徹底潰敗的中華民國政權,無視臺灣人民意願及違背其代盟軍代管臺灣的角色,決議全面逃亡來臺。12月17日,臺灣省政府發佈召集令,建立臺灣新軍,由孫立人於鳳山進行訓練。 孫立人為中華民國政權知名軍事將領,戰功彪炳,曾留美的背景下被傳聞與美方合作取代蔣介石,1955年因部屬兵變案遭藉故軟禁整肅。長期以來有人為孫立人抱屈,有人認為蔣做得對,但就是從來不會有人告訴你,臺灣新軍徵召了大量臺灣人的故事。 #消失的臺灣觀點 延伸閱讀: 比白團更鮮為人知的臺灣軍士教導團 http://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1&index_info_id=7064 圖:中華民國政權逃來臺灣後大舉徵兵,準備服役的人在火車站等車。(來源:LIFE)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18
1913.12.14 關仔嶺溫泉公共浴場舉辦落成式
日治初期1902年,日本軍方在店仔口支廳關仔嶺庄發現溫泉,稱為「靈泉」。1904年吉田氏於當地成立溫泉旅館,浴客絡繹不絕,被認為有改善脂肪過多、便秘、慢性胃病、子宮病、咽喉疾病、支氣管炎等等療效,衛戍病院院長都築宗正也前往分析泉水成分。之後遊客愈來愈多,於是決定擴建溫泉公共浴場,並計畫將店仔口的輕便鐵道延伸到關仔嶺。 1913年12月14日,關仔嶺溫泉公共浴場舉辦落成式,上午11點半燃放鞭炮,重要人士紛紛到場參與這場空前的盛會。之後關仔嶺成為極富盛名的旅遊勝地,不管是高級官員、機關員工旅行、許多學校的修業旅行都曾留下影像足跡,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南臺灣必遊的景點之一。 圖:日本時代關仔嶺溫泉上色影像(臺灣古寫真上色 提供)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14
1949.12.10 蔣介石父子搭機逃來臺灣
1949年,中國國民黨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全面潰敗。12月7日蔣介石指示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在無視臺灣人民意願及違背其作為盟軍代表暫時軍事代管臺灣的角色,擅自通過中央政府遷往臺北並發佈總統令,蔣介石父子並於12月10日搭機降落臺北。 臺灣短時間內湧入被中共打得潰不成軍的上百萬難民殘兵,人力土地資源全被拿去支應其內戰,以白色恐怖進行威權統治,在戒嚴下徹底抹除臺灣原有的文化、語言、記憶並取代為中國。 如圖右為2017年臺北航空站宣稱要過67歲的文宣即為冰山一角的案例之一,無視其原為1936(昭和11)年落成之臺北飛行場脈絡(圖左),彷彿臺灣一切建設都是戰後忽然從天而降。請問如果松山機場只有67歲,那麼1949年搭機逃來臺北的蔣介石父子是降落在何處?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08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