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1949.12.7 中華民國政權決議全面逃來臺灣
1949年,中國國民黨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全面潰敗。其代表的中華民國政權,開始思考要逃去哪裡,傳聞曾有中國西南、海南島、臺灣或流亡菲律賓等選項,最後鎖定日本建設50年擁有優良各式建設與工業基礎的臺灣。12月初在中國成都隨時可能被中共攻克的局勢下,12月7日蔣介石指示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在無視臺灣人民意願及違背其作為盟軍代表暫時軍事代管臺灣的角色,擅自通過中央政府遷往臺北並發佈總統令。 中華民國逃來臺灣免於被殲滅,並立即大量徵召臺灣人至前線替他們抵擋追兵,以臺灣的土地、資源、原有的各種建設作為籌碼得以續命,也將臺灣捲入戰爭深淵至今無解,但卻從未對我們說過一句「感謝」,只會叫我們「感恩」。希望有一天,在這個島嶼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謙卑面對這塊土地及其他的人們。 圖:1949年初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的中華民國政權即著手將各機構陸續遷來臺灣,圖為堆滿各機構文件、物品的基隆港。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07
1911.12.1 基隆打狗(高雄)間夜行列車正式營運
1911年10月,清國爆發大暴動,俗稱「辛亥革命」,隔海日治下的臺灣,卻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 臺灣該年的情況,除了之前介紹過的「冰淇淋大戰」、颱風災後重建、臺灣神社10週年鎮座祭典、日本官方對原住民持續軍事行動 …等等之外,當年的大事之一就是臺灣史上首次固定班次的夜行列車上路了。 經過多次的試營運,1911年12月1日,基隆打狗(高雄)間的夜行列車終於正式上路!單程約12小時的車程,若能搭夜車在車上睡覺省下白天寶貴的時間,晚上去搭車,睡一覺醒來就到目的地了,在當時是令許多人趨之落鶩的新體驗。夜行列車的上路,報紙也出現打狗旅館業績因此掉了一半的有趣報導,也令人難以想像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臺灣啊~ 延伸閱讀: 1911年對岸暴動革命時,臺灣人在作什麼? 1911年10月,台灣人是怎麼過的? http://www.twmemory.org/?p=7167 1911年臺灣的冰淇淋大戰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8451 1911年10月清國革命,臺灣賞月 http://www.twmemory.org/?p=10079 中華民國成立時的台灣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3457 圖:1910年代火車經過臺中車站影像。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2-01
1979.11.29 美麗島雜誌社及黃信介住家遭歹徒搗毀
你可能不知道,1979年12月10日爆發的美麗島事件事發前,雜誌社遭到當權者什麼樣的「警告」。 1979年8月,美麗島雜誌發行造成轟動,銷售量節節升高引起中華民國政權警覺。9月起,當局開始策動黨國份子對雜誌社的創刊酒會鬧場,之後情形愈演愈烈,雜誌社多次被歹徒搗毀。11月29日黃信介在臺北的住宅及高雄的雜誌社同時遭中華民國歹徒以斧頭等武器砸毀,警告意味濃厚,之後又於12月7日持槍砸毀屏東服務處,職員遭砍傷。 雜誌社計畫於12月10日於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演講活動,遭到恐嚇要求停辦,但雜誌社不為所動決定如期進行。活動當天各報紙頭版大標竟出現「高雄戒嚴司令部公告:冬令宵禁提早自十日舉行」,中華民國政權出動軍警各式部隊及鎮暴車前往現場「處理」,對活動進行恐嚇及布局。遊行開始後,一如慣例隊伍中出現「來歷不明」之暴力份子製造事端,軍警以催淚彈對民眾展開鎮暴行動,引爆大規模衝突。 事發後幾日,林義雄、黃信介在內的多名相關人士相繼遭到中華民國政權逮捕,多人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雜誌社遭停刊並查封,雜誌一律查禁。 而威權統治的恐嚇手段並不限於法庭內,就在林義雄被拘禁期間,2月28日當天,被軍警嚴密監視的住家竟遭人闖入對雙胞胎女兒及母親亂刀砍殺,兩人慘死。當然以上所有加害者,至今沒有任何人被抓到。 這一連串喪心病狂的惡行,卻在媒體操作下宣稱警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發動藝人探望受傷員警營造受害者形象。相信官方說詞的人民對於「破壞社會安寧的暴力份子」深惡痛絕,黨外人士遭逮捕甚至還有老師帶學生去雜誌社前叫好。 你以為這一切都過去了?直到2017年的現在,當年那些在雜誌社前拍手叫好自以為正義的人們,化身成數不盡的「懷舊小飛俠」,懷念那個威權時代的美好。 #轉型正義不能等 圖左上:1979.11.29 美麗島雜誌社及黃信介住家遭歹徒搗毀 圖右上:1979.12.10 美麗島雜誌社舉辦集會,遭鎮暴警察攻擊引發衝突 圖左下:事發後當局表示「警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紅藝人慰問受傷員警 圖右下:美麗島事件後黨外人士遭逮捕,老師帶學生去雜誌社前歡呼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1-29
1954.11.25 「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11月25日,逃來臺灣的中華民國政權在臺北成立「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負責設計他們中華民國政權「反攻大陸」後的施政準則與方向。 這樣一個現在看起來搞笑甚至可以說是詐騙的組織,當然還是花我們的納稅錢來支應龐大的各式開銷,並且在西門町擁有辦公廳舍。而花大錢「設計研究」出來的各種計畫,正常人都知道全都不可能實行,這樣一個龐大的黑機關,竟然也運作了37年,直到1991才廢止。而其附屬之爭議房產,至今狀況不明。 而這不過是臺灣被當做免費提款機冤大頭案例的冰山一角。 圖:「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各式證件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1-25
1928.11.22 臺北放送局廣播開始
臺灣第一座廣播電台「臺北放送局」位於臺北新公園內(左上圖,位於今二二八紀念公園之二二八紀念館),台號JFAK,於1928年11月22夜間進行試驗廣播效果良好,24日正式放送,同年12月23日臺北放送局舉辦開局式。 臺灣最早的廣播起源於日治時期1925年,臺灣總督府在始政30周年紀念展覽會上首次公開播放廣播,內容包括南管、童謠以及傳教師吳威廉牧師夫人演奏的鋼琴,獲得民眾喜愛,此後的幾次嘗試也都獲得正面的回響,使總督府決定在 1926 年頒佈「臺灣廣播收聽規則」,准許臺灣人收聽東京、大阪等地的廣播,而1928年「臺北放送局」啟用後,臺灣終於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廣播電台。 當時收聽廣播是要繳費的哦!播放的節目除了例行的天氣預報以外,還有中國音樂及台灣音樂,在昭和10年廣播年鑑裡面甚至提到了臺灣布袋戲(下中圖)。除此之外還有兒童節目、廣播劇及英語教學…等等。放送局附近設立了放送亭(左下圖,目前此設施尚在,但JFAK字樣已遭抹除)會直接播出節目內容,可以讓一般民眾免費收聽。 二戰結束後,隨著中華民國代表盟軍前來進行軍事代管,臺灣各地的放送局也被改組,臺北放送局被更名為「臺灣廣播電臺」,簡稱臺灣臺。 1947年228事件爆發,廣播電台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陳儀、蔣渭川、王添燈等人都曾經到這裡透過廣播發布聲明,也因此原臺灣臺建築在 1996 年被選定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的館址。 1949年中華民國於內戰中兵敗如山倒,各機關開始陸續逃來臺灣,來自中國的「中國廣播公司」也來到臺灣進行佔據資產的動作。 1951年6月8日,臺灣廣播電臺被中國廣播公司正式併吞,於是臺灣臺變中國臺,之後長期為對臺灣灌輸中國價值做出貢獻,一直到2007年,連播報時間都還是強調「中原標準時間」呢。隨著臺灣逐漸民主化,2000年政黨輪替後,黨政軍退出媒體及不當黨產議題日漸發酵,中國廣播公司也被中國國民黨透過投資手法脫手變現,而這不過是臺灣資產被不合理掠奪案例的冰山一角。 (右圖:日本時代臺北放送局2F陽台景觀,出自1931年五月號臺灣建築會誌)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1-22
1917.11.11 玉里車站舉辦東部鐵道開通式
日本時代,臺灣鐵路展開建設後不斷擴充。1917(大正6)年,東部鐵道修復了因颱風毀損的隧道,並將路線延伸到玉里,於是定於11月11日這一天,在玉里車站舉辦「東部鐵道開通式」。 當天上午六點,來自臺北與花蓮港的相關人士,從花蓮港搭乘裝飾的火車17輛,沿途一路到各站乘載乘客前往玉里參加儀式,於11點抵達玉里。玉里含原住民在內的居民數百人及公學校學生在車站外迎接,同時施放煙火搭配樂隊演奏,長官及重要人士相繼致詞後,展開盛大宴席。這一天之後,鐵道持續建設,1926年3月,東部鐵道全線通車,又再一次於玉里車站舉辦通車儀式。 圖:1933年玉里車站影像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1-10
1946.11.11 員林血案
中華民國告訴你「張燈結彩喜洋洋」「一片美好」的「臺灣光復」,實際上又是如何呢?來看看臺灣戰後慘遭中華民國政權軍事代管後的隔年,社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戰日本戰敗後,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命蔣介石派員來臺代表盟軍接受日軍投降,於是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降伏儀式,以為自己將成為「一等公民」的臺灣人,興高采烈迎接中華民國,卻不知卻是落入萬丈深淵的開始。 1946年5月,鹿港四方醫院院長施江西遭中國員警許宗喜夥同數名中國流氓毆打成傷,並誣指其破壞公物。施江西不甘受辱提出告訴,法院傳喚許宗喜等人拒不應訊,臺中地方法院於是簽發傳票派員進行緝捕。 1946年11月11日,數名法警及十餘名地院人員前往緝捕許宗喜等人到案,竟遭另名時任警局督察的中國人陳傳風及北斗警局所長林世民亂槍射擊,多人重傷倒地、一名法警斃命,其餘法警及地院人員被中國員警集團關入拘留所。 消息傳出後輿論沸騰,中國員警在壓力下僅能釋放被其拘禁者,但身上財物早已不翼而飛。 在日本時代已經歷相當現代法治基礎的臺灣人,對於這些情境簡直歎為觀止難以想像,將此事件稱為「員林血案」,並發起「護法守法大講演會」。隔年二月在法院判決下,除林世民一人遭判刑外,其餘全數無罪或遭大赦免罪。 臺灣人寄予厚望的「祖國」,不過是個長期戰亂,極端落後的五流政權。臺灣遭代管後,貪汙腐敗、掠奪侵吞、社會不公,民怨也不斷累積。在員林血案判決後不久,即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圖:1946年事發後兩天的民報報導,詳述此事件來龍去脈。 延伸閱讀: 臺灣視角的二戰後「光復」始末懶人包(1) https://goo.gl/wx9MtY 國民政府對臺灣的軍事接收 https://goo.gl/YAvuAL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https://goo.gl/zuu17D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https://goo.gl/5zwJdB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1-07
臺灣被覆蓋為中國紀念日
【臺灣被覆蓋為中國紀念日】 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奉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之命令派員來臺接受日軍投降後,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展開了將臺灣一切覆蓋為中國的工程。 圖:1946行政長官公署發佈之中學國語課本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1995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25
1921.10.17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日本統治臺灣後,臺人面臨政權及文化上的巨變。日治初期的各式武裝抗爭,到1910年間逐漸平定下來,臺灣人的自我意識轉而尋求其他出口,幾經醞釀與累積,於是在臺籍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為主的推動下,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 1921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在千人以上的出席下,於臺北靜修女學校成立,章程規定:「以助長臺灣文化為目的」,並通過由林獻堂擔任總理、楊吉臣任協理,蔣渭水任專務理事。之後命運多舛、遭日方整肅,1923年爆發治警事件,多人被捕,在法治審判下主要人士被判3~4個月不等的刑期,或被課罰金。之後更爆發左右路線衝突,導致分裂,但臺灣人自我意識啟蒙之路,就這樣踏出重要的一步。 二戰後原文協成員遭中華民國處決、人間蒸發、流亡他鄉者不計其數,臺灣意識也在中華民國全面逃難來臺後遭受毀滅性打擊,歷史、語言、文化一一被置換為中國。 經歷了數十年的清洗,臺灣人已普遍遺忘自己的真實記憶,拿著剷除靈魂的外來者旗幟當做臺灣揮舞、把它們的生日當成自己的生日,難以自拔。這一條追尋自我的漫漫長路,有待這一代的有志者努力傳承下去。 圖:1925年10月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州支部成立合影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17
1895.10.12 劉永福對日方發出求和信
1895年,清國簽訂馬關條約將臺澎讓予日本,不願意被割讓的臺民自力救濟下成立了「臺灣民主國」嘗試拖延時間讓國際介入。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抵達臺灣北部後,民主國首任總統唐景崧迅速離去,不死心的臺人續推在南方的劉永福繼任領袖,以臺南城作為大本營。而日軍在桃竹苗地區域遭遇意想不到的頑強抵抗後繼續往南推進,10月9日嘉義城陷落、10月10日增援部隊混成第四旅團布袋嘴上岸、10月11日第二師團枋寮上岸,三支箭頭直指臺南城內的劉永福。 劉永福知大勢已去,10月12日請2位英國人Alliston、Hastings兩人攜信向日軍求和,內容大致是說樺山資紀總督七月曾來信說只要劉願意撤兵回對岸,日本會以禮相待送他回去,現在他願意了。…….所以七月上書給樺山先生後,他就把自己從對岸帶來的兵安置在臺南,其中在彰化雲林發生的戰事是「臺灣土人因受大清帝國皇帝感召的自發行為」,和他沒有關係,雖然他把兵一路調回,但想日方應該不知道其中緣由依然交戰,但他講信用七月就撤兵了,日方現在還來打嘉義已經違反萬國公法不守信用,希望趕快停戰進行和談絕不食言。 但箭在弦上的態勢下,日方已不接受求和。 圖左:劉永福向日軍議和書(出自臺灣史料稿本)。 #靠外人太天真 #自己的命運終究自己要面對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12
中華民國終將消失
【中華民國終將消失】 「臺灣生日快樂!」 「請問臺灣的生日是哪一天?」 「1911年10月10日。」 「當時臺灣是在日治下耶?」 為什麼我們要過一個和我們無關的生日? 這麼簡單的問題,再蠢的人也心知肚明,因為中華民國的外來政權本質依然陰魂不散。 稍微能用理智加邏輯思考的人,都不難看出二戰後被中華民國外來統治的臺灣,政權以一種極慢的步調回到人口佔9成的臺灣人手上。 長期黨國教育的影響雖然根深蒂固,但臺灣依然慢慢在改變。 以前只能「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反攻大陸」,現在再提只會被當成笑話。以前「臺獨」連提都不能提,現在出現所謂「天然獨」的世代,甚至獨派還有分華獨與臺獨的路線爭執。 許多不正常的現象還沒有正常,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不管臺灣未來命運如何,被別人併吞或獨立建國,形式上的中華民國終究只有走向消失一途。許多中華民國信徒為此難掩焦慮,深怕他們的中華民國被臺灣化而消失,拼老命懷舊、連布條上沒有車輪都可以抓狂。 許多不正常的現象還沒有正常,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 #臺灣人也拜託醒快一點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11
1911年10月他們清國大暴動,我們臺灣在吃神戶牛排
1911年10月對岸大暴動發生後,日治下的臺灣人在做什麼呢? 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11年10月,臺南公館(後來稱公會堂)推出船運來臺的神戶牛製作西洋料理及壽喜燒,以及由專業職人製作平價的多種菓子,有鬆餅(ワツフル)、長崎蛋糕(カステラ)、羊羹、粟饅頭、黍團子。 (食物圖多出自日本百年老店) — 誰可以來回答這個很簡單的問題? 他們中華民國,憑什麼花我們臺灣人的錢去慶祝他們的生日 ─ 一個和臺灣毫無關連的「生日」? 當你興高采烈揮舞旗幟,要慶祝「國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怎麼交代這個問題?別人又會怎麼看待你的人格? 延伸閱讀: 1911年對岸暴動革命時,臺灣人在作什麼? 1911年10月,台灣人是怎麼過的? http://www.twmemory.org/?p=7167 1911年臺灣的冰淇淋大戰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8451 1911年10月清國革命,臺灣賞月 http://www.twmemory.org/?p=10079 中華民國成立時的台灣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3457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09
臺灣人專門幫別人慶生的八卦
回顧歷史,臺灣人似乎有幫別人慶生的宿命,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也難怪有人會宣稱「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來看看臺灣人一直以來幫別人慶生的歷史: 鄭氏集團時期 萬壽節 – 向明帝國皇帝祝壽 清帝國時期 萬壽節 – 向清帝國皇帝祝壽 日本時代 紀元節 舉辦建國祭 日本時代 天長節、地久節 慶祝天皇、皇后生日 二戰後 蔣公誕辰紀念日 向蔣介石祝壽 二戰後 國慶日 慶祝1911年10月對岸鄰國暴動,中華民國成立 希望有一天,臺灣也能為自己慶生。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10-10
錯把惡魔黨當成小飛俠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其實不是惡魔黨有多壞,而是錯把惡魔黨當成小飛俠】 以操作黨國威權時代懷舊聞名的粉絲頁,這幾天因路邊的「國慶」布條上沒有「中華民國國旗」而展開批判,引起爭議。爭議延燒到最後,該粉專開始比喻自己所代表的一方是小飛俠,反對他的是惡魔黨。 其實要認同什麼,都是每個人的自由。多元族群、文化的臺灣,對於同樣生活在這個島上的其他人,我們都必須去思考,如何合理的尊重其他人的感受。 二戰後中華民國在臺實施外來威權統治,長期的白色恐怖、戒嚴、一元史觀教育,對臺灣造成深遠影響,至今難以正常。許多人在缺乏歷史常識下,無法理解中華民國對臺灣造成什麼程度的文化破壞及各種權益損失,但對了解來龍去脈的人而言,「中華民國」卻是個令人難以接受的存在。在10月又是一片血紅旗幟的現在,我們還是從這個最簡單的問題開始討論起: 他們中華民國,憑什麼花我們臺灣人的錢去慶祝他們的生日 ─ 一個和臺灣毫無關連的「生日」? 當你興高采烈揮舞旗幟,要慶祝「國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怎麼交代這個問題?別人又會怎麼看待你? 延伸閱讀: 1911年對岸暴動革命時,臺灣人在作什麼? 1911年10月,台灣人是怎麼過的? http://www.twmemory.org/?p=7167 1911年臺灣的冰淇淋大戰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8451 1911年10月清國革命,臺灣賞月 http://www.twmemory.org/?p=10079 中華民國成立時的台灣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3457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10-04
1925.9.30 伊能嘉矩逝世
9月30日,是一位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影響重大的人物 – 伊能嘉矩逝世紀念日。 (1867/5/9-1925/9/30) 說起伊能嘉矩先生,可能多數人不知道他是誰?臺灣原住民族群在清代只分生番熟番,伊能嘉矩首度提出較完整的「4群8族11部」分類體系。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全台灣跋山涉水冒著生病或被獵首的危險跑透透四處踏查才能得到的成果。 1895年台灣依據馬關條約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同年11月伊能嘉矩先生來到台灣成為民政局雇員,學習台灣在地語言,之後開始展開大規模的踏查之旅,詳細紀錄了各族群的語言、風俗、文化及途中種種經歷,之後集結成《臺灣蕃人事情》及《臺灣踏查日記》,最後150萬字的《臺灣文化志》更是臺灣研究的代表作。 伊能嘉矩豐富的踏查經歷,訂定了「五戒」與「踏查三原則」,成為許多人田野調查時的圭臬。他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教育,曾收養過一位泰雅族女孩,女孩後來不幸生病過世,他悲痛萬分寫了一篇悼文刊載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伊能先生和原住民成為知己,就有如親人一般。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足跡,許多著作甚至成為現代登山客研究古道的資料。伊能先生後來瘧疾復發,於1925年9月30日病逝。 9月30日,伊能嘉矩先生 一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重大貢獻者的逝世紀念日。 圖右:伊能嘉矩 圖左:伊能嘉矩臺灣原住民收藏品展示 已逝古道權威楊南郡老師譯註的《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推薦給大家: https://gjtaiwan.com/rt/?id=164 延伸閱讀: 伊能嘉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8%83%BD%E5%98%89%E7%9F%A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30
1918.9.27 臺南孔廟由日本官方整修完成舉辦祭典
1916(大正5)年,臺南孔廟年久失修,在各方倡議下,日本官方決定進行整修,預算三萬餘圓(概略換算約今日三千萬臺幣)一半由總督府出資,另一半由地方政府(臺南廳)負擔。整修工事於1917年7月12日動工,分成四期,由臺南廳技師森田松太郎主持修築,從大成殿、明倫堂、文昌閣、大成坊…到入德門、禮門、義路及磚牆、草皮、鋪石、植樹等等都進行整修。除了硬體工程外,也同時編撰《臺南聖廟考》一書,釐清孔廟歷史之來龍去脈。工事在1918年9月10日完成,並於9月27日與孔廟大祭合辦落成式。 當時望著風光整修後美輪美奐孔廟的人們,一定想不到幾十年後,換成日本神社被拆個精光。 延伸閱讀: 遭中華民國抹去的臺灣文化資產 http://www.twmemory.org/?p=1069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27
1939.9.25 新高港舉辦盛大起工式
1930年代尾聲,臺灣總督府規劃了「中部築港計畫」,將位於中部海岸的梧棲港擴建。1939年9月25日舉辦盛大開工儀式,總督小林躋造並將港口命名為「新高港」(臺中港的前身)。之後更進一步計畫將鄰近市鎮沙鹿、清水、大甲…等等整合為30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型工業城市「新高市」,可惜之後因戰爭未能完成。 日本統治下日月潭電力計畫的完成,及新高港都市建設計畫,企圖與基隆、高雄港串聯,一舉讓臺灣成為大東亞中心地並站上世界舞台。之後新高港相關計畫雖然未能完成,但不難理解日本對臺灣的期望,難以用某些人口中之「僅是用來壓榨資源的殖民地」來解讀,而臺灣人處在歷史巨輪的夾縫中,一方面看著臺灣飛躍性進步,卻又同時承受著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各式劇烈文化衝擊甚至後期捲入戰爭的痛苦,這些林林總總的面相,交織出日本時代臺灣的真實面貌。 延伸閱讀: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 林炳炎 https://gjtaiwan.com/rt/?id=321 秒懂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 – part 1 https://goo.gl/f9rfDZ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25
1964年9月20日《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1954年底,已全面敗逃來臺灣數年的中華民國政權,在韓戰爆發美援挹注下得以苟活。此時對內大張旗鼓說著「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的蔣介石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第六條:「……所謂『領土』及『領域』,中華民國是指臺灣及澎湖諸島。」將中華民國的國土範圍侷限在臺澎地區,又聲稱該條約屬於「防禦性質」,意思是放棄了「反攻大陸」。 在這樣矛盾的背景下,時任臺大政治系教授的彭明敏與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起草了《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主張「反攻大陸」已無可能,並提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重新制定憲法以保障人權、以新國家身分加入聯合國等主張。這份文件原先打算以郵寄方式交給臺灣各界領導者,卻在印刷時洩漏,三人於1964年9月20日被捕。之後在國際壓力介入下,彭明敏從八年的刑期中被特赦,但他之後的生活還是處處受到監控,最終終於在1970年潛逃至瑞典。 彭明敏曾表示: 「沒有人相信「反攻大陸」。大家都認為,政府揚言代表中國是荒唐的,蔣介石對新疆、外蒙古和西藏的主張也是荒謬的;對沖繩和琉球群島企圖作類似的宣稱,更可笑的。我們感覺更嚴重的是政府對臺灣本身所做的不切實際的宣稱:它代表中國和「自由世界」,以及島上人民一致支持「光復大陸」。雖然沒有公開談論「獨立」,但是大家都認為:政府如果堅持其立場和政策,它有一天必會從聯合國被驅逐出來;所以,最基本的問題是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 不到10年,果然中華民國就被踢出聯合國。幾十年過去,也愈來愈少人相信「反攻大陸」的鬼話,但遺憾的是,臺灣至今依然無法「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依然得揹著宣稱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沈重包袱,在認同錯亂中走著永遠不可能被承認的路。 圖引用剪輯自 2008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特展 http://www.hi-on.org.tw/event01/declaration.html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09-20
1969.9.16 自由主義大師殷海光逝世
如果你喜歡哲學,又對自由主義感到興趣,相信一定聽過「殷海光」這個名字。二戰後1949年來臺的他,1919年出生於中國湖北,自幼就對哲學非常有興趣,17歲時翻譯了四十萬字的英文邏輯教科書《邏輯基本》,並先後就讀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研所,專攻西方哲學。 殷海光的妻子夏君璐曾經寫下:「看看我倆的信,從重慶到武昌,到鄉下,到南京,到湘潭,從廣州到台灣,簡直可代表中國十幾年的變亂。」他不算長的一生可謂與中華民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1946 年,因鋒利的反共文筆受到矚目,很快成為《中央日報》的主筆。 殷海光在來臺之前,即在中央日報上發表數篇社論抨擊豪門貴族與國民黨的內外政策。來臺後甚至直指隨蔣來臺的官員是「政治垃圾」,這些舉止再再觸動了中華民國政權的敏感神經,他被迫離開《中央日報》,轉往臺灣大學任教。 1960年殷海光在《自由中國》上發表呼籲成立新政黨的社論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中華民國政權的魔掌接踵而來,御用學者群起圍勦他「偽自由主義者」、「文字賣國者」、「知識詐欺者」,將其抹黑抹臭。1964年,他被停掉了佔最低生活費一半的補助金,並查禁大部份的作品,使得版稅來源因此中斷,生活起居也受到監視,並且藉故終止他在臺大的教職以防其與學生接觸,甚至禁止他與國際學者見面。不堪中華民國政權各種形式的迫害,殷海光胃癌病發,於1969年溘然長逝。 對於當局以「轉任教育部」為由逼迫其接受以拔除臺大教職一事,他表示這種行為「像惡霸一樣,強暴了女人,又要受害人自己代他們掩飾」,這不正好是臺灣被中華民國政權統治的寫照? 延伸閱讀: 殷海光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E%B7%E6%B5%B7%E5%85%89 台大教授殷海光被迫害事件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08/myword_08_003.htm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16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 – 電力篇
中華民國政權統治臺灣後,基於滿足統治神話、自卑、歧視臺灣人、掩蓋自己執政能力與文化素養低落、轉移焦點等等原因,無所不用其極的醜化日本時代。但在中華民國染指臺灣前的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各地考察,回國後寫成《臺灣考察報告》,在沒有對臺愚民統治需求下記述的日治臺灣,和據臺後的講法存在巨大落差。本團就來一一探究陳儀團隊的《臺灣考察報告》中,日治臺灣到底是什麼模樣? 今天就來看看電力的部份吧。 《臺灣考察報告》電力的部份,從沿革、現況、發電容量、輸配電、電價、組織行政、電力會社及日月潭電廠等層面詳述當時日治下的臺灣電力。報告中對於臺灣電力容量竟然遠高於福建17倍感到驚訝,並分析電業需以國家力量挹注資源才得以發展,也無法立即回收。日月潭電廠建設後,每年的收益尚不足以補平借款產生的本息(1935年考察時),但擁有廉價電力的臺灣,對未來的發展助益良多,之後電廠可望邁入收支平衡並開始獲利。報告中並藉由臺灣的成果思考福建未來的電力計畫該如何發展。 而在那個當下,沒有人想得到,10餘年後臺灣風雲變色,從天而降的神與電力神話取代了一切。 ……..待續 圖: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於電力設施留影。 認識真實臺灣歷史: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 林炳炎 https://gjtaiwan.com/rt/?id=321 延伸閱讀: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 – part 1 https://goo.gl/f9rfDZ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 – 林業篇 https://goo.gl/AZmeYc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 – 教育篇 https://goo.gl/5h2eTr 由日本時代中國與臺灣的人均GDP比較,解析中華民國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9-13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