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蔡總統接受《產經》專訪 強烈拒絕一國兩制
日本產經新聞2日以頭版刊登蔡英文總統獨家專訪。(翻攝自產經新聞) 首次表明希望與日本安保對話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日報導〕日本《產經新聞》今天以頭版刊登蔡英文總統的獨家專訪,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愈來愈強烈,蔡英文在訪談首次表明,希望在安全保障問題和網路攻擊等議題上與日本政府直接對話。至於對話形式,蔡英文表示「尊重日本的看法」,報導中指出,包含雙方共有中國軍方動向等方面的即時情報,蔡總統對台日安全保障合作表現出強烈的意願。 日本產經新聞專訪蔡英文總統,六版。(翻攝自產經新聞) 日本產經新聞專訪蔡英文總統,七版。(翻攝自產經新聞) 報導指出,蔡英文是在二二八追悼紀念儀式後接受《產經》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同席,這是她首次表明希望與日本直接對話,日台間並無外交關係,目前的安保對話僅止於民間、學術層級。蔡英文表示,同樣位於東亞的台灣和日本,目前均面對著相同的威脅,提高安保對話層級非常重要。專訪內容分別該報的頭版和六、七版,篇幅極大。 強調台日雙方共有情報「非常重要」 蔡英文在專訪中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直接喊話,她表示,安倍首相對台灣極為友好,就任以來在強化台日關係上做了很多打破現狀的重要決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拒絕台灣參加時,日本政府均表態力挺台灣,對此她表示藉由訪談的機會向安倍表達感謝之意,不過她也強調,下個階段有必要強化雙方的安保對話。報導中刊登由前駐日代表羅福全提供的合照,2011年安倍和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訪台時與小英的合照。 中國海空軍通過台灣和沖繩周邊進出西太平洋,蔡英文強調,台日雙方共有相關的即時情報「非常重要」,她希望日本能克服法律上的障礙,超越有無正式外交關係的實務關係積極應對。台日安保對話的內容,蔡英文表示,除了傳統的軍事面之外,希望也能針對網路戰爭等新的威脅交換意見。 抑制網路假消息 各國有必要合作 訪談中,蔡英文提到網路假消息,去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網路散播假消息造成台灣大混亂,她還指出,去年11月的九合一選舉,中國網軍與台灣的親中在野黨有「合作關係」,對於中國介入台灣選舉表現出高度的警戒,她表示,台灣目前面對的課題,他國未來也可能遇到,台灣與其他國家有必要合作有效抑制網軍的問題。 習近平再提「一國兩制」蔡毅然拒絕 報導指出,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高對台施壓,再次提出「一國兩制」,蔡英文毅然拒絕,向全世界表達台灣不會退讓的態度,不過選舉的慘敗,蔡英文也反省到執政黨未能有效應對中國的威脅,造成支持者反彈也是敗選的主因之一。 美中新冷戰局面 蔡盼台美關係進一步發展 報導指出,這次專訪是蔡英文表明2020年將出馬爭取連任之後首次接受外媒專訪,小英政府雖然處於兩岸關係緊張和支持率下降的危機,不過美中新冷戰的形成,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轉換,對台灣而言卻是一個好機會,蔡英文在訪談的應答中除了維持向來的謹慎態度之外,也表達了她的觀點。 蔡英文表示,台灣在地政學上是中國出入太平洋的要衝,與日本的西南群島都位於第一島鏈上,在美中新冷戰中強調台灣地政學的「存在感」。 報導中也提到,蔡英文對於未來與美國總統進行台美峰會也表示期待,不過是否受邀前往美國國會演講,並趁機與川普會談一事,蔡英文並未正面回答,僅表示,希望未來台美關係能有進一步發展,報導指出,蔡英文慎重回答巧妙地避開了對美中的刺激。 除了安保對話之外,蔡英文也提到台灣希望加入CPTPP的意願,她表示,以台灣貿易的質與量和經濟實力來看,將會帶給TPP參加國加分效果。對於去年日食管制公投通過,蔡英文表示,希望不要影響到雙方的貿易和友情,她還表示,台灣是WTO的會員國,遵照WTO的規範處理貿易事務,但另一方面依照國內法也必須遵守公投的結果,因此本著WTO的精神,希望能與日本政府對話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林翠儀
2019-03-02
習近平四面楚歌!CNN:全世界都在反對中國
據《CNN》報導,過去兩個月以來,土耳其譴責北京政府在新疆設立的「再教育營」,英國痛斥中國政府主導駭客攻擊,而美國則持續限制了中國各方面的影響力。此外,許多國家都憂心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5G技術,將為中國提供後門以供駭客入侵,因此紛紛考慮與華為減少業務合作。
自由時報
2019-02-16
洛杉磯時報:台灣人認同隨世代增強
洛杉磯時報今天刊登專題報導,指出台灣人的認同正隨著世代演變而增強。(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一代一代下來,人們更多覺得自己是台灣人,較少是中國人」。有美媒今天刊登專題報導,向美國讀者介紹台灣社會對於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的世代差異,報導指出,台灣人的認同已經隨著世代演變而增加。 《洛杉磯時報》駐華記者蘇奕安今天刊登題為「台灣一代一代下來,人們更多覺得自己是台灣人,較少是中國人」的專題報導,以一個台灣家庭中,祖孫三代人對自身的身分認同為例,作為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縮影。 報導指出,故鄉在中國安徽、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的87歲祖父梅有年,認為自己就是中國人,並同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說法。然而,出生在高雄的第二代、55歲的爸爸梅恆漢則笑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OK。但我是台灣人」。 而在高雄長大的第三代、剛從台灣大學畢業的孫子Shayne,則認同同性婚姻與台灣獨立,並批評習近平的實際說法是「如果一直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會把你炸個稀巴爛」。 報導引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調查圖表指出,1992年至2018年間,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從17.6%上升到54.5%,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比例維持在40%左右,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從25%降到不到4%。報導認為,儘管一家祖孫三代的國族認同大不同,家人間的感情連結卻沒有影響,這是台灣社會的特殊現象。
自由時報
2019-02-16
郭文貴曝中國涉台文件 痛批國民黨叛台王八蛋
(芋傳媒記者陳宗田報導)2 月 4 日為農曆除夕夜,中國流亡富商郭文貴與美國前白宮顧問 Steve Bannon 及助理凱琳在網路頻道開直播,郭文貴先前戲稱這是春晚特別節目(直播影片標題則為:2019 除夕去共赢正道郭文贵爆料春晚),直播中郭文貴大爆中國解放軍入港逮捕數百名異議人士的真相,最後更暴露一份與台灣相關的文件,郭文貴痛批中國國民黨是一群「叛台賊王八蛋」。 郭文貴在直播上爆料幾份與香港相關的機密文件,郭文貴表示,中國不顧當年與英國簽下的協議,自己破壞一國兩制加深對香港政治經濟的控制。郭文貴公布一份中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在 2017 年的一份機密文件,證明中國暗地裡派遣「秘密安全執法人員」入境香港與澳門從事情治工作。 2017 年中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 92 號文件,證明中國暗地裡派遣情治人員進入港澳等特區,文件上頭更註明「機密 20 年」。圖片來源:战友之声 影片截圖 而該文件更詳載情治人員的出入境方式,情治人員證件上有秘密標記,並有一套自助出入境系統,出入境港澳無需再經指紋或臉部辨識即直接放行,郭文貴表示,中國情治人員可以藉此自由出入港澳不受管理,抓人、綁票也不擔心留下證據。郭文貴直指,先前遭逮捕的商人蕭建華即是中國利用此一方式,秘密遣情治人員入境香港抓人回中國。 92 號文件詳載情治人員秘密出入境的方式,文中也寫道:相關流程除中方授權人士外,港澳特區公務人員均無權查詢和了解。 圖片來源:战友之声 影片截圖 隨後,郭文貴再爆一份台灣相關的文件,郭文貴還先烙台語「ài Tâi-uân!(愛台灣)」,該文件為 2016 年中國共產黨中央辦公廳的一份機密文件, 2016 年台灣舉行總統及立委選舉,民進黨取得國會過半優勢,文件內容即提到要高度監視台灣的立法情形,力促台灣方面能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郭文貴表示,中國在 2016 年會開始有所謂「反分裂活動監察工作」,是因為 2016 年蔡英文當選總統讓中國感到緊張,擔心蔡英文會反對九二共識;話鋒一轉,郭文貴提到,為何先前馬英九執政中國不會擔心呢?因為馬英九支持九二共識,所以讓中國很放心,郭文貴更痛批,「絕大多數國民黨和藍營都是叛台賊、王八蛋」。 中國共產黨中央辦公廳的機密文件(機密年限 30 年),內容提到要積極監督台灣的立法情形,力促台灣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避免出現「分裂活動」。圖片來源:战友之声 影片截圖 郭文貴表示,手上還有兩份與台灣相關的文件,但因為資料涉及台灣很多具體的家族與中國的往來,有人建議先不要播出來,「給你面子我不播,但是下回還得播!」 接著,郭文貴詢問曾為川普擬定台中關係策略的 Steve Bannon 對台灣問題的見解,Bannon 提到,中國對台灣的干預與野心是顯而易見的,而中國的干預與滲透也影響著對台灣的經濟,Bannon 指出有中國共產黨人士想利用台灣來洗錢,利用類似一代一路的方式搬走台灣百姓的血汗錢。 至於中國是否可能武力犯台以及美國會如何應對,Bannon 表示,由於中國經濟有些狀況,少數中國共產黨人士希望利用武力攻台來轉移中國人民的視線,假若中國攻打台灣的話,其實美國一直都是台灣的好朋友…… 曾任美國白宮首席策略師的 Steve Bannon 分享對台灣問題的一些見解。 圖片來源:战友之声 影片截圖 直播最後郭文貴也帶領來賓一同為所有中國人祈福,郭文貴表示,希望中國人能在 2019 年鏟除中國共產黨,結束這個被一小部分人控制的這個時代,讓中國人成為世界上最令人喜歡的民族,讓中美人民永遠友好。 隨後,Steve Bannon 按天主教的禮儀低頭禱告,郭文貴和助理凱琳則採比較東方的方式雙手合十,就在郭文貴和凱琳默禱結束後,Bannon 仍低著頭,郭文貴幽默地問到,Bannon 是不是睡著了?Bannon 趕緊回神答到「No!No!」最後三人也齊聲祝賀新年快樂! 郭文貴與凱琳默禱結束後,Steve Bannon 仍低著頭繼續禱告。 圖片來源:战友之声 影片截圖
陳宗田
2019-02-13
不滿殖民者命名 杜特蒂贊成改菲律賓國名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今天表示,有朝一日他可能把「菲律賓」這個國名改為「馬哈利卡」(Maharlika),意即「貴族」或「自由人」。 杜特蒂2月11日在菲國南部布魯安鎮(Buluan)主持土地改革授地活動時說:「我們無可奈何地被稱為菲律賓,這是因為(探險家)麥哲倫使用國王菲立普(King Philip)的錢發現了這塊土地。不過沒關係,有一天我們可以換掉它。」 他繼續說:「實際上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是對的,他當總統的時候一度想把國名改為『馬哈利卡共和國』,這是馬來語,比較帶有尊貴及和平的概念。」 1521 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帶領西班牙船隊「發現」菲律賓,開啟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賓的時代。 1543 年,西班牙探險家畢雅羅勃斯(Ruy López de Villalobos)把菲國中部諸島取名為Las Islas Filipinas,向當時仍是王子的菲立普二世致敬。 在後來的 300 多年間,隨著西班牙殖民範圍的擴大,這個名字也逐漸涵蓋了更多的島嶼。 「馬哈利卡」在菲語中是指封建時代的武士階級貴族或是自由人。 1978 年馬可仕執政時代,國會曾提出法案把「菲律賓」改名為「馬哈利卡」。 菲律賓部分老一輩民眾反對將菲律賓的國名改為「馬哈利卡」,指稱前總統馬可仕在執政時以此名宣揚獨裁理念。
芋傳媒
2019-02-11
收受中國富商好處爆醜聞下台 澳洲前議員懺悔:我咎由自取
前澳洲議員鄧森過去因收受中國富商好處遭披露而下台。圖片來源: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中國富商黃向墨近來屢屢登上澳洲媒體頭條,最主要原因是,他多次向澳洲兩大政黨捐款,最後甚至被查出,他來自中共統戰部的「澳洲分部」。而過去曾收受他好處的澳洲議員,近期紛紛中箭落馬。前澳大利亞工黨議員鄧森(Sam Dastyari)在下台後接受媒體專訪時懺悔,「我咎由自取」。 2017年底,澳洲媒體爆料,鄧森曾涉嫌提醒中國富商黃向墨「反監聽」,最終導致年底他自行宣布退出國會。根據《看中國》引述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導,鄧森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政治生涯的失敗完全是咎由自取。「我花了很多時間躺在床上思考,到底是什麼毀了我的政治前途。現在回想起來,我與黃向墨共進第一頓私人晚宴時,就該敲響警鐘」。 鄧森回憶,自己當時與黃向墨在雪梨唐人街吃第一頓飯,他說,那個地方很特別,甚至沒有標識或店名,「他包下整個餐廳和我共進晚宴」,鄧森說,「我那時28歲,剛剛就任新州工黨秘書長,有點傲慢,有點自負,總覺得自己很特別」。該篇報導稱,鄧森並不是第一個覺得自己「特別」的澳洲政客,且他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據《澳洲人報》報導,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黃向墨給澳洲的主要政黨和個別議員的競選活動,進行了大筆捐款。澳洲選舉委員會披露,在此前的一年中,黃向墨向工黨提供了20萬澳元,並且還資助由工黨前外交部長卡爾(Robert Carr)負責的雪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澳中關係研究所(Australia-China Relations Institute)。 澳洲《雪梨晨鋒報》指出,黃向墨2001年在深圳創辦玉湖集團,主要投資房地產,甚至強調他在那個時候「與其他中國富豪一樣」,與中共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不過黃向墨卻否認。 根據BBC中文網引述《時代報》(The Age)和《雪梨晨鋒報》的報導,黃向墨在2015年出任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Australian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China)榮譽會長,該組織自稱是促進中澳關係發展的非營利組織,但它的內部文件顯示,它是中共統戰部的「澳洲分部」。 近期,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當地政府已決定拒絶黃向墨的入籍申請,並取消他的入境許可。由於,黃向墨現在並不在澳洲境內,澳洲內政部趁這段時間下達指令,為的就是要讓黃向墨無法返回澳洲。
讀報
2019-02-09
美挺臨時總統 委內瑞拉分裂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委內瑞拉國會「國民議會」議長瓜伊多(Juan Guaido),廿三日在首都卡拉卡斯一場反委國總統馬杜羅的集會中,自行宣布擔任「代理總統」,並隨即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承認為「臨時總統」。馬杜羅則以宣布與美國斷絕外交和政治關係,限令美國外交官在七十二小時內離開委國做為報復。由於委國軍方和委國主要出口收益來源「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PDVSA)」仍支持馬杜羅,委國未來數日恐將陷入動盪局面,這場總統鬧雙包案將如何收場,仍在未定之天。 數千名委國民眾廿三日走上卡拉卡斯街頭,力挺自任臨時總統的國會議長瓜伊多。一名抗議者在示威時受傷,滿臉是血。(歐新社) 南美洲表態挺臨時總統國家 內外交迫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左二),廿三日在首都卡拉卡斯的一場集會中,偕同妻子(左一)向支持者發表演說,痛批美國對他發動政變。(法新社) 委內瑞拉國會議長瓜伊多二十三日在首都卡拉卡斯紀念推翻希門尼斯(Marcos Perez Jimenez)軍事獨裁政權六十一週年的反對派集會上,宣布自任「代理總統」。(法新社) 委國反對派支持者二十三日參加反馬杜羅政府及紀念推翻軍事獨裁政權六十一週年示威,與安全部隊爆發衝突。(路透) 委內瑞拉在前總統查維茲執政時期爆發經濟危機,馬杜羅繼任總統後持續擴大,高通膨和商品短缺導致民不聊生,被迫大舉出逃。圖為委國民眾排隊搶購民生用品。 (取自網路) 俄挺馬杜羅 嗆美勿干預 川普在聲明中指稱,馬杜羅的領導地位「非法」,委國人民已表達反對馬杜羅及其政權,要求自由和法治。川普還警告馬杜羅不要鎮壓反對派,否則將對其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但他尚未考慮採取軍事行動。巴西和加拿大等八個美洲國家和美洲國家組織(OAS)也跟進承認瓜伊多。墨西哥、古巴、玻利維亞、伊朗和中國則表態支持馬杜羅,俄羅斯更警告美國不要軍事干預,否則將引發災難性後果。 哥倫比亞、智利、秘魯、厄瓜多、阿根廷、巴拉圭等南美洲國家支持瓜伊多,歐盟、德國、法國、英國等雖未立即承認瓜伊多,但都表達對委國反對派的支持。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表示,馬杜羅沒有與美國斷交或宣布美國外交官為不受歡迎人物的權力。 議長瓜伊多 獲多國承認 瓜伊多廿三日向數千名支持者表示,將持續抗議馬杜羅,直到委國「獲得自由」,並「宣誓以代理總統身分,正式取得國家行政權」。他矢言領導過渡政府,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並呼籲軍方反抗馬杜羅。非政府組織指出,在廿二到廿三日的抗議行動中,有十四人遭軍警部隊射殺。 左派的馬杜羅則向支持者喊話,「我們無法接受美帝、川普的侵略政策」,「美帝發動企圖反對我們的政變,好安插他們操控的傀儡總統」。委國最高法院廿三日裁定瓜伊多領導的國民議會「非法」,通過的任何法律均屬無效。專家研判,除非美國直接出手,否則馬杜羅不太可能很快倒台。 通膨嚴重 三百萬人逃離 被左派前總統查維茲指定為接班人的馬杜羅於二○一三年上台,錯誤的經濟、衛生政策導致通膨、饑荒及公衛問題嚴重。物價飆漲導致受薪階級所得幾乎一文不值,食物與藥品匱乏,還面臨缺水、治安惡劣等困境,社會積怨已久,一四年以來已有三百萬人逃離家園。反對陣營認為,馬杜羅政府在經濟危機下已分崩離析,並遭到國際孤立,此刻更有機會推翻其政權。
茅毅
2019-01-25
美東暴風雪一夜降到零下37度 今約2千航班停飛
美東暴風雪,今天約有2千航班停飛,圖為波士頓洛根機場(Logan Airport)。(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東部在當地時間19日晚間遭受暴風雪侵襲,低溫破紀錄,部分地區一夜之間驟降至約攝氏零下37度,而包括紐約等區域降雪量達28公分,昨天逾5千航班取消,各大城市航空交通幾乎癱瘓,暴風雪繼續,預計今天仍將有約2千航班停飛。 美東暴風雪,今天約有2千航班停飛,圖為波士頓洛根機場(Logan Airport)。(歐新社)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已對15州的部分及全境發布暴風雪警報,範圍涵蓋密蘇里州東南部到緬因州北端;偏偏碰到美國政府關門,以致所有氣象學者及工作人員都不支薪的出門工作,以能維持預測資訊的準確,同時協助民眾生活不要受到太大的困擾。 不止氣象方面人員無薪工作,各機場航管、安檢等相關人員,也一樣無薪工作,免得航班混亂之餘,再出安全問題,就更慘了。 而根據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的數據顯示,今天全美各地有將近2000個航班被取消,其中最慘的是波士頓洛根機場(Logan Airport)。 目前暴風雪還在持續中,已知紐約州阿迪朗達克(Adirondacks)部分山區積雪達20英寸(約50公分),麻薩諸塞州西部的波克夏爾(Berkshires)地區則高達10英寸(約25公分),佛蒙特州部分地區積雪也達一英尺(約30公分)。
自由時報
2019-01-21
英媒讚趙怡翔是最優秀外交官 葛來儀嗆台灣媒體「可恥」
美國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15日轉推英國《每日電訊報》駐台記者尼古拉史密斯(Nicola Smith)的推文,並指「對趙怡翔的攻擊是毫無根據,台灣媒體在這裡扮演著可恥的角色。」(圖擷取自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31歲「口譯哥」趙怡翔外派駐美代表處擔任政治組長,遭藍營緊咬不放,部份媒體更大作文章抨擊。除外交部長吳釗燮、AIT現任政治組組長與多位外交部官員都在他臉書留言力挺,美國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也在趙的臉書留言,期待與趙怡翔一起合作。葛來儀15日又在推特轉推發文,指「對趙怡翔的攻擊是毫無根據,台灣媒體在這裡扮演著可恥的角色。」 趙怡翔。(資料照) 《每日電訊報》駐台記者史密斯推文中表示,趙怡翔是台灣最聰明、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圖擷取自推特) 葛來儀15日轉推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駐台記者尼古拉史密斯(Nicola Smith)的推文,史密斯推文中表示:「不知道媒體對Vincent Chao(趙怡翔)的攻擊是如何來的,但他是台灣最聰明、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他努力工作,與外國外交官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很好地代表台灣。真是夠了!」(Don't know what's inspired this media attack on Vincent Chao, but he's one of Taiwan's brightest and best diplomats. V bright, works around the clock, fantastically well-connected among foreign diplomats, will represent Taiwan well wherever he goes. Enough already.) 葛來儀轉推史密斯的推文並寫道:「Nikki(對史密斯的暱稱),我很高興你發布這個,對趙怡翔的攻擊根本毫無根據,台灣媒體在這裡扮演著可恥的角色。」(Nikki, I’m so glad you posted this. The attacks on Vincent Chao are so unwarranted. Taiwan’s media is playing a shameful role here.) 葛來儀日前已在趙怡翔的臉書留言,表示「Vincent,歡迎來到華府!CSIS很期待與你在新職位上合作。我知道你將來一定能為美台關係做出重要貢獻,願你能專注即將到來的工作,也能忽略媒體的炒作,祝福你!」
自由時報
2019-01-16
432比202!英國脫歐協議遭否決 反對黨提不信任案
英國首相梅伊與歐盟談定的脫歐協議草案,十五日在國會遭到否決,梅伊難掩落寞。(歐新社) 〔記者陳泓達/綜合報導〕英國國會下議院15日晚間近8時(台灣時間16日凌晨近4時),針對首相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進行表決,結果一如預期,這項連保守黨都不挺的協議以432票反對、202票贊成的破紀錄懸殊比數遭到否決,打破1924年工黨政府的166票最大差距紀錄,英國政府遭遇95年來的最大挫敗。 英國首相梅伊與歐盟談定的脫歐協議草案,十五日在國會以二三○票的懸殊比數遭到否決,反對黨也隨即提出不信任動議逼宮。(歐新社) 反對黨工黨黨魁柯賓也隨即對梅伊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指責梅伊政府已無能力領導國家,預定16日進行辯論。梅伊黯然表示,既然協議以多達230票的懸殊差距遭到否決,她將同意反對黨提出的不信任案被討論,她也將邀請其他黨派會商,就是否能夠產生符合各方期許的方案進行討論。 保守黨118人投下反對票 此前,下院表決的最大差距紀錄為首相麥克唐納(Ramsay MacDonald)內閣,當年10月8日在野黨英國自由黨以166票的差距,通過對麥克唐納內閣的不信任案。而此次保守黨有118人投下反對票。一旦工黨所提不信任案通過,梅伊政府倒台,英國將再次舉行大選,脫歐前景將更為混沌。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對此結果表示失望,並警告英國在沒有協議下脫歐(硬脫歐)的風險將因此大增。 表決前的最後一天辯論,由英國檢察總長考克斯(Geoffrey Cox)起頭,以梅伊的演說結辯。梅伊在結辯中疾呼,對脫歐協議投下反對票,「就是對(英國的)不確定性投下贊成票」。她呼籲所有議員將黨派意識放兩旁、人民擺中間,這是「我們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投票」,經過所有的辯論、爭議和分歧,議員應該傾聽人民的聲音,「現在是置身國會殿堂的我們做出決定的時候了」,而反對黨希望的重新大選,並非英國人民現在最需要的選項。 梅伊的發言旨在回應工黨黨魁柯賓的攻擊。柯賓批評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不僅搞砸還有害」,不僅硬脫歐必須被排除,也不需要再和歐盟協商,重新大選才是解決僵局的最佳方案。他希望在脫歐協議被否決後,下院能夠展開辯論,將一切選項攤在檯面上。 梅伊與歐盟談成的脫歐協議草案,須經下院通過後才能修法,但該協議最大爭議在於,針對北愛爾蘭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的邊界問題,訂下避免「實體邊界(硬邊界)」的「邊境保障方案」(backstop)—即英國在3月29日正式脫歐後,直到2020年12月31日緩衝期結束前,若未能就英歐全新經貿關係達成共識,北愛將暫時維持對歐盟的開放狀態。
陳泓達
2019-01-16
馬其頓國會通過 更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D1_TheOne 馬其頓國會今天表決通過,將國名更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平息數十年來與希臘間爭端,也為加入聯合國和歐洲聯盟鋪路。 馬其頓國會議長薩夫里(Talat Xhaferi)指出,81 名議員投票贊成更改國名,在國會120個議席中,取得所需 2/3的多數支持。 然而,現在球在希臘手中,因為更名是否有效,需看希臘國會認可與否。 希臘曾允諾,一旦馬其頓更名,將不再否決馬其頓加入聯合國和歐盟。 自馬其頓於 1991 年脫離前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Yugoslavia)以來,希臘一直阻斷馬其頓加入聯合國和歐盟之路,因為馬其頓國名與希臘北部省分之名相同。
芋傳媒
2019-01-12
香港被中國統一後果 《經濟學人》用1張圖警告台灣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發表最新的新聞漫畫,諷刺中國統一台灣的野心,圖中習近平趴在一條巨龍上,脅迫台灣加入中國。(圖擷取自經濟學人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告台灣同胞書表」40週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對台談話,一再強調「國家統一」,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並聲稱「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對此,《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發表最新的新聞漫畫,諷刺中國統一台灣的野心,圖中習近平趴在一條巨龍上,脅迫台灣加入中國。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今天發表其社論漫畫家凱勞(Kevin Kallaugher)的最新作品,圖中以龍代表中國、香港和台灣,習近平趴在最大的龍頭上,朝著象徵台灣的小龍威脅說:「加入我們(中國),你將獲得香港目前享有的同樣的自由...」(Join us and you will be granted the same freedon that hong kong currently enjoys...),而巨龍的左龍爪則緊抓著象徵香港的另一條小龍,小龍做出想要掙脫的動作。 《經濟學人》今天分別在臉書和推特分享後,立即引起各國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認為,「在台灣,已經沒人會相信習近平的廢話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不要相信中國政府,因為他們總是對他們的人民說謊」、「應該要把新疆和西藏都加進去」、「對於每一個真正的台灣人來說,一個中國意味著;一個中國,一個台灣!」、「這是一個相當準確的描繪」。 另外,也有台灣網友認為,凱勞所描繪象徵台灣的小龍非常可愛,但香港小龍像是被抓得揣不過氣,「超可愛的」、「台灣龍萌萌,香港龍QQ」、「小龍萌萌」、「香港感覺快被捏死了」、「小龍有點可愛」、「蠻可愛的小龍」、「救命我不要當香港人QQ」。 相關連結: 在 Twitter 上觀看圖片 The Economist✔@TheEconomist This week’s cartoon from KAL 534 上午12:44 - 2019年1月4日
自由時報
2019-01-04
台灣關係法40週年 葛萊儀︰強化台灣防衛與經濟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台灣關係法」(TRA)邁入四十週年。葛萊儀等美國學者認為,基於共享利益,美台關係將積極發展。且此時是難得的「機會之窗」,建議把握時機強化台灣防衛和經濟,進而捍衛人民的生活方式。 葛萊儀(左)。(資料照) 美國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萊儀回覆本報電郵訪問表示,過去四十年美台經貿關係蓬勃、人文交流擴大、政府間互動與安全合作也持續加強。她認為促成這些發展的關鍵,在於台灣成為活躍民主政體、美台擁有共同價值觀與利益,以及中國增強的施壓。 葛萊儀說,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展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國會友台決議、軍售定期化、美台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發展多元合作夥伴關係等。而基於共享利益和共同關切,可期待美台關係將繼續積極發展。她也建議雙方經常溝通、分享觀點,並尋求創新方式以擴大合作。 美國國會政策研究(CRS)亞洲安全事務退休專家Shirley Kan則在回覆訪問的郵件中分析,TRA是美國法律,對美國政策的影響性大於三公報。TRA中的重要元素則是「確保台灣自衛能力」,這不單是美國的義務,更是互相的。她強調現在是發展不對稱戰力的關鍵時刻,因中國正在改變現狀,不論台灣是誰執政,中國「消滅中華民國以及台灣民主生活方式」的意圖,都不會改變。 Shirley Kan認為,未來可能出現幾種情形,展現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除了AIT和國會議員外,其他行政官員或可在總統過境期間與之會面;美國現役軍官可更頻繁地訪問台灣、增加軍事互動;川普政府落實定期對台軍售等。
呂伊萱
2019-01-03
川普簽署ARIA生效 台灣正式納美印太戰略一環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 強化對台承諾 〔記者呂伊萱、蘇永耀/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二○一八年最後一天,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RIA)生效。ARIA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一環,重申美對台安全承諾、支持定期軍售,並鼓勵美國資深官員訪台。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2月31日在白宮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正式將台灣納入美國的印太戰略。(美聯社)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RIA)主旨是敦促美國行政部門研擬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與原則政策,對美國與中國、印度、東協國家間的雙邊關係,以及美日韓安全夥伴關係、四方對話、對台承諾、北韓議題策略、促進印太區域經濟及提升民主人權活動等均有著墨。 美國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去年十二月分別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ARIA,完成國會立法程序。該法案(S. 2736)後送交白宮,川普總統並於美東時間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簽署ARIA等十三項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鼓勵定期對台軍售、高層官員訪台 「ARIA」內容包括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支持美台間緊密的經濟、政治與安全關係;同時反對改變現狀的行為,並支持台海兩岸都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 法案也指出,美國總統應定期對台軍售,總統並應根據「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問台灣,肯定美國與台灣等區域夥伴交往的價值。其中「六項保證」是繼眾院外委會決議案及「二○一九國防授權法案」國會意見後,再次入法,使美國對台承諾成為「二法六保證」。 川普隨後發表總統聲明指出,關於台灣的部分,他認同國會對於維護美國安全與實力的目標,但涉及美國對外軍事與外交事務,川普政府認為,這是美國總統做為三軍統帥專屬的憲政職權。 府:法案生效 象徵台美堅實關係 總統府回應表示,這項法案的通過生效,是台美間奠基於民主、自由、人權等共同價值的堅實象徵。外交部也表示,在「台灣關係法」邁入四十週年之際,美國總統簽署此案別具意義。
呂伊萱
2019-01-02
印尼海嘯 死傷逾千
〔編譯魏國金、記者呂伊萱、涂鉅旻、楊淳卉/綜合報導〕滿月引發的大潮,加上「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oa)火山島連續噴發造成的海底滑坡,二十二日晚間九時二十七分驅動致命海嘯,重創印尼巽他海峽(Sunda Strait)沿海地區。由於當局毫無時間啟動預警系統,導致傷亡慘重,目前已有至少兩百二十二人罹難,八百四十三人受傷,另有二十八人失蹤,死傷人數恐將持續攀升。 印尼萬丹省的板底蘭是這場海嘯災情最慘重的地區。(歐新社) 222人罹難 外交部助9國人脫困 我外交部表示,經我駐處與印尼AG關懷基金會合作,受印尼海嘯影響的九名受困國人及親友,二十三日晚間已轉院至鄰近雅加達醫院。外交部與國防部並已整備四架搭載醫療人員與物資的C-130運輸機待命,若國人或印方有需求,將即刻出發。 高三○五公尺的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島,位於雅加達西南方約兩百公里處,一九二八年從爪哇與蘇門答臘間的巽他海峽中浮現。二十二日下午四時,火山噴發達十三分鐘,高達數百公尺的火山灰雲直衝天際,晚間九時再度持續噴發達二十四分鐘,數分鐘後海嘯席捲蘇門答臘南部及爪哇西端。爪哇西端的板底蘭(Pandeglang)災情最慘重,至少一百六十四人喪生,六百二十四人受傷,蘇門答臘的南楠榜(South Lampung)則有四十八人罹難。 海嘯來襲導致爪哇西岸知名景點卡里塔(Carita)海灘內部地帶,舉目所見盡是扭曲的鋼筋、殘木及斷垣瓦礫。影片顯示,一道水牆突然衝擊流行樂團「十七」(Seventeen)的演唱會,頓時尖叫聲四起,該團貝斯手與巡演經理不幸罹難,另有三名團員與主唱的妻子下落不明。 位於太平洋「火環帶」的印尼,是全球最多天災的國家,九月間蘇拉威西發生規模七.七強震,隨後引發海嘯,共造成近九百人罹難。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蘇門答臘外海規模九.三強震所引發的海嘯,共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二十二萬人罹難,其中印尼佔約十六萬八千人。
自由時報
2018-12-24
快速通關 國籍改為「taiwanisch」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僅提供10國護照能在該機場內享有快速通關服務,台灣即是其中之一,時代力量高雄黨部副執行長林子盟日前分享自己「快速通關」的經驗,稱僅用25秒時間就輕鬆前往登機閘口。近日有網友發現,德國聯邦政府的最新版文件,將台灣從2014年的chinesisch(Taipeh)改成taiwanisch。 2018年對台灣的國籍身分認定為taiwanisch。(圖擷取自德國聯邦統計局) 2014年對台灣的國籍身分認定為chinesisch(Taipeh)。(圖擷取自德國聯邦統計局) 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在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版文件中,對台灣的國籍身分認定從2014年的chinesisch(Taipeh),改成taiwanisch,而這件事關涉護照和居留權的問題。 對此也有網友表示,2015年即已更改,「2011年時臺灣的國籍和國家欄位由465改成479(和中國相同),2014年才改為國籍465,國家欄位空白,而此時465代表的是chinesisch(Taipeh)。但2015年時,國籍代碼465改為代表:taiwanisch!」
自由時報
2018-12-22
中國非洲豬瘟早失控!賴秀穗:100年都除不掉
對於非洲豬瘟,賴秀穗說,非洲豬瘟疫情在中國早已失控,沒有落實撲殺銷毀,又將病豬送往屠宰製成豬肉製品,中國可能100年都無法撲滅疫情。
簡惠茹
2018-12-22
維吾爾上億身價慈善家/麥加朝聖歸來遭中共判死刑
維吾爾慈善家阿卜杜勒加帕爾(Abdughapar Abdurusul)資料圖片/取自《自由亞洲電台》 牢籠下的新疆11月間,中共政權將一名新疆自治區的維吾爾商人,暨慈善家判處死刑,原因是他未經中共批准,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穆斯林信仰聖地麥加(Mecca)朝聖(Hajj,或譯為朝覲)。 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西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的慈善家阿卜杜勒加帕爾(Abdughapar Abdurusul), 在今年7、8月間遭中共逮捕,他的兄弟阿卜杜勒沙德(Abdusattar Abdurusul)11月間告訴《自由亞洲電台》(RFA)維吾爾部門(內容引述慈善家加帕爾在哈薩克阿拉木圖(Almaty city)合夥友人的看法(譯註:本文人名暫時將這位慈善家名字,前面的「阿卜杜勒」四字省略,以求行文簡潔易讀)。 相關消息來源內容顯示,慈善家加帕爾目前遭判處死刑確定,並等待行刑。他的獲刑原因只有一個,即自行前往麥加朝聖(hajj),而不加入中共所批准的朝聖旅行團。 慈善家的兄弟沙德指出,審判期間並沒有提供辯護律師(暗示慈善家遭非法判處死刑)。依照中共法律,死刑犯必須送請位於北京的最高法院簽結;不過,慈善家的死刑,是否得到最高法院複審之後,才確定下來,難以得知詳情。 維吾爾人慈善家加帕爾(Abdughapar Abdurusul)42歲,是4個孩子的父親,擁有數家店面與營運事業,以及多項不動產。近幾年來,他透過盈餘收入,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建造清真寺,回饋社區民眾。慈善家加帕爾的兄弟沙德還指出,加帕爾今年4、5間曾賣出一間家族地產,價值約14.4萬美元,外加擁有1,440萬美元的資產,目前全部遭到中共沒收。沙德強調,他的兄弟加帕爾樂於助人;不過,,中共的全面摧毀,讓加帕爾深陷家破人亡。 再教育營的死亡關押 慈善家加帕爾的長子阿熱爾(Awzer),2017年從土耳其留學歸國之後,遭中共關押;他的妻子哈錦(Merhaba Hajim),從今年4月起也遭到警方留滯。慈善家的姊妹賽伊姐萌(Sayipjamal),也持續處於長期失蹤狀態(可能都被關押到再教育營);另外,多位慈善家的友人也都遭到判處18以上刑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下屬的霍城縣,以及首府伊寧市警方,對於《亞洲自由電台》記者,詢問慈善家加帕爾的案件,不是拒絕回答,就是立即掛斷電話。原本住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伊寧市,加帕爾的生意夥伴(目前是個流亡者)指出,他聽到的消息來源顯示,今年4月間加帕爾的妻子哈錦(Merhaba Hajim)已在羈押期間身亡。 這位加帕爾的匿名生意夥伴還指出,一位友人告訴他,我們的共同友人慈善家加帕爾已經完成麥加朝聖壯舉(傳達犧牲身亡意涵),即判處死刑。除了加帕爾的夫人早走一步,死於羈押期間之外。加帕爾的圈內友人,總共逾50人早就遭到株連監禁、圍剿,其中甚至包括數位中共警界人員在內,不過,加帕爾是唯一遭判死刑者。中共為何要殺害加帕爾?這位商界夥伴表示自己並不確知背後真正原因,不過他認為:「中國政權正在剿滅維吾爾人,同樣並不需任何特別理由。」 另一位熟識加帕爾的女性友人屠爾格寧(Turghunay),目前流亡土耳其。她亦證實加帕爾全家遭到殘酷整肅情事。她說:加帕爾遭受死刑迫害,財富亦遭沒收,係因豐厚資產賈禍,或因私自前往朝聖…,無法確知;然而得知他的死刑,讓她身心交瘁、高度震驚。屠爾格寧還補充說道,加帕爾的妻子哈錦(Merhaba Hajim)死於新疆政治再教育營(political re-education camp)的關押期間;中共從2017年4月開始,祭出該項手段,意圖改造維吾爾人的「強大宗教觀」與「政治不正確」。加帕爾另外的3名年輕孩子,目前則處境不明。
許銘洲
2018-12-21
日本更新「中國非洲豬瘟地圖」 共109地點爆發疫情!
日方持續更新中國非洲豬瘟疫情狀況,中國全境共109個農畜設施與野生地點發生豬瘟。(圖擷取自農林水產省)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非洲豬瘟疫情不見改善,日本政府20日發布最新中國各地疫情地圖數據,目前中國全境內有18省、1自治區與4直轄市傳出疫情,共109個農畜場所與野生地點爆發非洲豬瘟。 日本農林水產省持續更新中國非洲疫情狀況,截至本月20日,全中國僅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北省、山東省、甘肅省沒有發現豬瘟疫情,其餘所有板塊均被日方塗上代表疫情發生的橘黃色。 地圖上紅色「X」圖示代表豬瘟發生地區,當中包括江蘇省、青海省、雲南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上海市、陝西省、黑龍江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重慶市、遼寧省、四川省,以及本週剛淪陷的廣東省。 地圖中藍色「O」圖示代表有豬瘟疫情發生,但已被中方解除疫區封鎖的地點,有河南省、浙江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天津市、江蘇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貴州省、雲南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 吉林省則額外被標上深紅色三角形圖示,代表此地有「野生豬瘟疫情發生」記錄;與上週相比,中國至20日發生豬瘟疫情的場所,新增黑龍江1農場,福建省1農場,四川省1農場,重慶市1農場,廣東省1設施。 觀看原文請點擊下面 日本農林水產省傳送門
自由時報
2018-12-21
3名公民遭抓捕 加拿大下令驅逐160名非法中國移民
加拿大政府下令驅逐160名滯留境內的中國非法移民。(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加拿大當局1日逮捕華為副董孟晚舟後,中國政府至20日已以違反法律為由,累積抓捕3名加拿大公民,現在外媒報導加國已下令驅逐160名滯留境內、透過非法手段獲取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中國公民。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先前發現,多達566名中國人使用「以投資當地換取移民資格」的企業家移民計畫,設籍在一對中國鐘姓姊弟所經營的旅宿業地址,在2008年至2015年間通過移民審查,總計有1028名中國人用這個方式非法獲得加國永久居留權。 《法廣世界之聲》、《希望之聲》報導,上述發生在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PEI)的移民造假案近期內開審,涉案的鐘姓姊弟分別被指控3項、5項罪名,先前已有81名非法移民成功的中國公民被加國掃地出門,現在當局下令驅逐另外涉案的160名中國移民。 中國人造假玩垮 愛德華王子島省廢除投資移民計畫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的企業家移民計畫,內容為移民者對官方付出擔保金,並在當地投資一定金額,同時必須開設資本額不低於7.5萬加幣(約台幣179.2萬元)的公司,且必須於公司營運期間住在當地,1年內至少須有半年在境內;但被查出造假的中國人均住在加拿大其他地區,有些人甚至根本不在加拿大。 在被中國人詐欺後,愛德華王子島省政府自我檢討,並接受外界批評審查太過鬆散,因此決定廢除這項計畫,將移民資格審查方式恢復成與其他省分相同之模式,除了提供擔保金與投資之外,移民者還必須證明經營成功,名下企業必須至少營運1年,才可獲得永久居留權。
自由時報
2018-12-21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