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
馬習會/德媒︰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北京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駐日特派員張茂森、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天在新加坡會面後,各國媒體持續關注。德國第一電視台(ARD)以「中國和台灣的歷史性會議: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北京」為題報導,內容指出,這場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歷史性會晤,雙方姿態友好。但看看香港的發展,台北應有所警惕,只有傻瓜才會相信中國共產黨。 國際關注馬習會,外媒指出,馬習會「一個中國」的論述「等於無視台灣民意」。圖為昨凌晨馬專機返抵國門,台聯青年軍前往桃機「接機」,痛批馬英九通敵叛國。(記者朱沛雄攝) 法新社︰台灣民主是抵抗中國統一的防火牆 法新社引述英國諾丁罕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寇謐將(Michael Cole)說法報導,「這是歷史性的(會面),因為是第一次。但我不會說這場會面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泛泛而談,沒談到特殊議題,檯面上沒有做出承諾,而且六個月後,馬英九就不再是台灣總統了。」 寇謐將說,若中國尊重台灣的民主文化與主權,台灣人會接受兩岸關係加溫,但那非常不符合習近平的統一訊息。寇謐將認為,「台灣民主是中國試圖達成成就的最大障礙。那是道防火牆,在台灣,民主越來越鞏固,這是抵抗被中國接管的阻力。」 美聯社則引述美國密西根大學專門研究中國的政治學家高敏(Mary E. Gallagher)說法指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習近平決定和馬英九見面,顯示他為了改變兩岸關係的動力,甘冒某種程度的險。習近平這麼做,更加鞏固了他身為強有力且有自信領導人的形象。」但高敏說,「有個大問題是,這場會面會不會改變台灣人對大陸的看法?會提高下屆政府任內更進一步和解的機會嗎?在幾乎確定是在民進黨執政之下。」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事務專家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則認為,馬習會沒有改變兩岸關係本質;中國堅持,若違反或挑戰「一中」原則,將衝擊兩岸的和平。 日媒︰一中論述無視台灣民意 日本《東京新聞》認為,台灣內部約有八成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反對中國主張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馬習會的「一個中國」論述,「等於無視台灣民意」。馬英九表示要讓會談「常態化」,但明年可能接替政權的民進黨,同意在「一個中國」前提下舉行會談可能性極低,兩岸政治對話的快速進展非常困難。 《讀賣新聞》報導,日美兩國對馬習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日本政府期待兩岸高峰會談,降低東亞情勢的緊張,但在南韓與中國在歷史問題上採取「共同抗日」的情形下,也擔心台灣和中國在釣魚台問題上攜手合作;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也對中國離間美台關係高度警戒。
胡蕙寧
2015-11-09
馬習會沒加分? 三立民調:蔡英文不跌反升
根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比先前成長了5%之多。(歐新社) 2015-11-08 18:2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而朱立倫支持度為19%,和蔡英文之間相差27.7%。至於宋楚瑜支持度則是11.4%,而未表態的則有22.9%。 蔡46.7%、朱19%、宋11.4% 假如互相比較《三立》在10月中做的民調,當時蔡英文支持度是41.6%,朱立倫為20.7%,宋楚瑜則是10.1%。當中可以發現,馬習會後蔡英文不但超過了45%,還比先前成長了5%之多,而朱立倫則小降1.7%,宋楚瑜則提高1.3%。 除此之外,在馬習會方面有33.6%的民眾認為這對藍營選情有幫助,但也有37.9%的人認為傷害很大,幾乎是五五波。而有34.9%的民眾不滿意馬英九在馬習會上的表現,不過也有43.3%的人認為馬習會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 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而朱立倫支持度為19%,和蔡英文之間相差27.7%。至於宋楚瑜支持度則是11.4%,而未表態的則有22.9%。(圖擷自《三立新聞》) 有33.6%的民眾認為馬習會對藍營選情有幫助,但也有37.9%的人認為傷害很大,幾乎是五五波。(圖擷自《三立新聞》) 有34.9%的民眾不滿意馬英九在馬習會上的表現。(圖擷自《三立新聞》)
自由時報
2015-11-08
看馬習快吐血 網友看到這張暖洋洋
柯文哲昨赴高雄探視阿扁,有網友稱讚兩人是「史上戰力最強的兩位台北市長」。翻攝陳致中臉書 馬習會昨在新加坡登場,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昨日到高雄探視前總統陳水扁,停留近2小時,離去前由阿扁兒子陳致中及兒媳黃睿靚陪同下樓,三人都未受訪。這是繼今年年初阿扁獲准保外就醫後,柯文哲第二度到高雄探視阿扁。 陳致中昨晚在臉書PO文:「謝謝柯P市長也是醫療小組召集人,百忙中第二度到家裡探望關心陳總統,瞭解治療狀況,並祝福早日康復。今天,可能是寒冬,也可以被真情溫暖圍繞。」有網友留言表示,「看馬習看到要吐血,看到這張照片整個心情暖洋洋」。 多數網友都認為,阿扁看起來狀況不錯,氣色很好,還有人說他「變帥了」,更有網友稱讚扁柯兩人是「史上戰力最強的兩位台北市長」、「 扁柯是台灣智商最高的政治人物」。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網友留言熱烈。翻攝陳致中臉書 一名網友直言看馬習看到要吐血,看到這張暖洋洋 。翻攝陳致中臉書
蘋果日報
2015-11-08
台灣出現抗議馬習會活動
台灣抗議馬習會(美國之音王怡茹拍攝) 美國之音2015.11.07 21:32 “馬習會”星期六在新加坡登場之際,台灣有團體和民眾在台北舉行抗議,譴責馬英九出賣台灣利益。 星期六馬習會在新加坡前。台北出現抗議兩岸最高領導人會見的活動。大約200多人連夜抗議,活動一直持續到星期六天明。 在位於市中心的台灣立法院門前和周圍地區,台灣團結聯盟等政黨成員,打出抗議馬-習會標語,呼喊反對馬英九,以及要求台灣獨立等口號。有標語上寫有“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停止貿易談判”,“彈劾馬英九”等。 抗議者孫云春(音)說:“雖然馬英九嘴巴上講不會簽署什麼,但是馬習會本身就代表說,他們在那邊會有相關的討論和談判,但是未經人民的許可。” 有抗議者將標語直接放在鐵絲網上。馬習會的消息宣布後,台灣政府主要機構加強了戒備,總統府周圍增設了鐵絲網圍攔,以防抗議者衝入。 抗議者張任偉(音)說: “我們認為,馬英九在卸任前兩個月這個敏感時機,選擇做出這麼大的政治決定,無非想在很短時間內,政權交出去之前,就急於把台灣社會的利益,特的個人利益和黨國利益,拿去交換。” 參加集會和抗議的人士認為,“馬習會”是台灣成為中國一部分的前奏。 現場抗議者和警察爆發肢體衝突。有抗議者被警察拘捕後帶離。還有警察在街頭追趕參加抗議的婦女,現場拍照的攝影記者也被警方人員驅離。 不過,抗議群眾的規模後來有所減弱。與此同時,台灣各界密切關注馬習會上,雙方最高領導人的講話內容以及會後記者會上傳出的信息。
美國之音
2015-11-08
黨政不分?朱立倫被爆打電話指揮陳保基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上週一(2日)到宜蘭南方澳聽取漁民心聲,被漁民陳情嗆聲。(資料照,記者朱則瑋攝) 2015-11-08 11:13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上週一(2日)到宜蘭南方澳聽取漁民心聲,漁民陳情嗆聲,朱立倫最後尷尬地說,「待會上車就立刻打給農委會、漁業署,要求儘快解決。」據了解,朱立倫當天即打電話給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陳保基即把陳情案交辦下去,立委質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竟可指揮內閣閣員,明顯「黨政不分」,難道朱是行政院長?還是已把行政院長毛治國「當空氣」? 朱立倫(中,白衣者)承諾會解決漁民問題,當天即打電話給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而陳保基即把陳情案交辦下去。(資料照,記者朱則瑋攝) 立委質疑朱立倫可指揮內閣閣員 朱立倫週一到南方澳,漁民當場嗆說:「朱立倫你給我聽好」,甚至以「選總統這個人」稱朱,還表示「你選舉前20天解決完問題,我才投你」。漁民陳情指,「外籍漁工薪水竟比本籍勞工高」,還反映外籍勞工逃跑、魚市場老舊等問題。朱立倫表示,若可以解決就立即解決,也會透過黨政平台協調。 但據了解,朱立倫離開後,就一通電話打給陳保基,並未透過黨政平台,而陳保基也請漁業署處理朱關心的議題。漁業署表示,外籍漁工涉及勞動部,漁業署將盡力與勞動部共同協助處理;至於魚市場重建,已跟漁會與地方政府談過,確實有這個需求。 這並非朱立倫首次「黨政不分」,朱立倫接任國民黨主席後,即找各部會首長到中常會報告,還直接做出裁示,當時遭台南市長賴清德等人質疑有違憲政體制、行政倫理不合。而朱今年5月參加「國共論壇」,還有6位中央部會常任文官隨行,包括陸委會文教處處長華士傑、農委會農糧署李蒼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葉雲龍等人。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批,國民黨是「黨政不分」的慣犯,朱是否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並不是行政院長或副院長,用黨主席身份指揮閣員,已違反相關權責與行政中立法。如朱認為很重要、必須儘速處理,應請立法院國民黨團或行政院從政同志調協,而不是直接打電話給內閣首長。 李俊俋指,從請假參選、行政中立、黨政不分,朱立倫能犯的錯誤全都犯了,實在很離譜;身為執政黨尤其應該清楚國家的法規與體制,「不能為了選舉,就什麼都忘記,該照規定的就應照規定。」
鍾麗華
2015-11-08
馬談話全文刪「一個中國」 中央社被網友抓包
總統馬英九今日下午3點在新加坡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香格里拉飯店現場擠爆各國媒體,馬習兩人握手長達近兩分鐘。(路透社) 2015-11-07 16:2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今日下午3點在新加坡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香格里拉飯店現場擠爆各國媒體,馬習兩人握手長達近兩分鐘,成為世界新聞焦點。隨後,馬習兩人分別發表談話,但馬英九的談話全文後來被中央社轉發後,被人發現其中刪去馬英九提到「一個中國」的段落。 在中央社的全文裡,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五點主張中的第一點為:「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在歷史為兩岸留下了錯綜複雜的世代課題。」 然而根據直播,馬英九實際上講的話是「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在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 也就是說,中央社刪除了「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一段話,不僅如此,國民黨臉書隨後發出馬英九談話全文,也同樣刪除馬談及「一個中國」的內容。 而隨後在PTT上有許多網友紛紛指出中央社刪除「一個中國」片段,更有人直接提供馬英九直接談到「一個中國」時的影音。 馬英九談及「一個中國」影片: 馬英九的談話全文後來被中央社轉發後,被人發現其中刪去馬英九提到「一個中國」的段落。(圖擷自中央社官網) 隨後PTT上許多網友紛紛指出,中央社刪除「一個中國」片段。(圖擷自PTT) 國民黨臉書隨後發出馬英九談話全文,也同樣刪除馬談及「一個中國」的內容。(圖擷自中國國民黨 KMT臉書)
自由時報
2015-11-08
只講民族不談民主 傷害台灣
學者批馬不負責任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在馬習會大談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台灣史學者批評,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民族主義,馬只談民族,卻對民主噤聲,不但傷害台灣的主體性,也不利中國的民主化。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所教授李筱峰指出,中華民族可說是昨天貫通馬、習兩人的共同語言,但中國缺乏的是民主,而非民族;這樣說對兩邊都沒好處,台灣的主體性當然徹底被犧牲,中國的民主進程更是遙遙無期。 李筱峰形容,如果美國說要與英國共同振興大不列顛,大家不會覺得可笑?結果馬卻說要共同振興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他們中國人的事,台灣人的台灣認同在這幾年來已經超越六成,中國認同僅剩下三%,馬這種完全不顧台灣主流民意的主張,就是對台灣主體性最大的傷害。連帶也壓制東突、圖博在中國出頭的機會。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指出,中華民族是孫文、章太炎等在民初,為建立中華民國所締造出來的,這本來就不是自然存在的。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民族的服務對象也隨政權移轉。 馬竟配合習緬懷中華民族 他強調,台灣講的是民主;在解嚴後,台灣的民主發展,就是伴隨台灣民族意識的崛起。結果馬竟配合習近平在緬懷這麼脫節的中華民族,徹底不負責任。 陳儀深引述李登輝的新書指出,李直指馬已背叛國家,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已經是一個獨立於中國的新國家;但馬身為國家元首,卻不維護國家利益,否認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就是背叛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曾韋禎
2015-11-08
法界:特偵組幫朱卸責、脫罪
〔記者黃欣柏、謝君臨、錢利忠/台北報導〕針對涉搓圓仔湯的「換柱案」,特偵組會同台北地檢署昨偵結不起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李四川,律師周武榮痛批:「根本就是在幫朱立倫卸責、脫罪!」律師林憲同提出「主觀犯意」、「不法對價」及「程序疏漏」等三點打臉檢方,他強調,此案並非就此告終,仍可以重啟偵辦。 林憲同指出,國民黨內運作「換柱」,包括九月間積極與洪秀柱磋商、十月份中常會提撤柱案等行動,都代表國民黨自始就知道會「換柱」,但卻未採取正當程序進行,可見國民黨在本案中有著明顯的「主觀不法犯意」。 其次,檢方雖稱本案無不法對價關係,但林憲同質疑,洪秀柱的選舉款項根本未經結算,照理說,應等到洪被撤換後才補貼其損失,國民黨卻在撤換前就提出「一口價」三千萬元,若洪陣營最後根本有結餘,國民黨形同要送錢給洪,讓洪獲得不法利得,「那何來無『不法對價』之說?」 林憲同認為,依據上述兩點說法,可知全案偵辦的程序、證據、理由及事實都有明顯的疏漏、瑕疵,頗有重新調查之空間,任何人未來若重新告發此案,檢方依法都應重啟偵辦。 不起訴處分書中指朱立倫、李四川是出於實現政黨功能及尋求勝選考量,尚難認有惡意妨害選舉之故意。 周武榮則質疑,既然有人提出國民黨當時給洪的三千萬元只是前金,還有其他後謝總金額達一億兩千萬元,但檢方在偵查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就急著做出不起訴處分,顯然有失職問題,應該把這部分釐清;而特偵組只憑單方面說法,就認定這三千萬元是政治獻金而非逼洪退選的條件,實在過於草率。 周武榮強調,國民黨既然在九月就決定換柱,為何還在十月交付三千萬元支票,中間究竟有無對價關係?這部分應交由法院判定,而非特偵組扮演起法官的角色,替朱等人的說詞背書,替其卸責、脫罪! 律師邱一峰質疑,檢方挑在「馬習會」前結案,很難不被懷疑是否有政治考量。 特偵組及北檢說明,調查後認定查無不法,因特偵組隸屬最高檢察署,無上級檢察單位,為走完再議案程序,才於本月三日交由北檢做不起訴書類,再由北檢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 特偵組主任郭文東說,馬習會消息於三日深夜曝光,當天早上已將不起訴決定移交北檢,結案時間沒政治考量,也沒政治力介入。
自由時報
2015-11-07
外媒質疑馬習會不對等 經濟恐未談先敗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彭博新聞報導,從經濟規模龐大差異、到「不平衡」貿易關係及「單邊傾斜」投資流向,台灣經濟依賴中國日深,讓中國拿了一手王牌,使今將登場的「馬習會」成為一場兩邊「不對等」(unequals)會談,形同打臉馬英九總統「實質對等」意義的說法,也暗指我方經濟上未談先敗的處境。 彭博新聞報導,台灣經濟依賴中國日深,使今天登場的「馬習會」成為兩邊「不對等」會談。圖為吞吐量日漸衰退、沒落的高雄港貨櫃裝卸場景。(資料照) 打臉馬總統「實質對等」說法 另一美國財經媒體CNBC則指出,馬習會凸顯四大議題值得關注,首先就是中共在「一中」原則下的「終極統一」目標;其次,基於所謂「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如何維持現狀;第三,台灣明年總統大選是否受到影響;第四,中國外交強勢及兩岸主權迴避的相關議題。 不過,馬習會未登台前,「中國─台灣」的經濟關係已被視為不對等。彭博以四張經濟數據的簡圖,呈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台灣總統馬英九今於新加坡的會談,絕非勢均力敵。 首先,中、台的經濟差異近年來不斷擴大,中國維持廿餘年高成長後,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仍逾七%;台灣GDP成長率卻從一九九○年代多維持在六%以上,下滑至去年不到四%,面臨人口老化、競爭力下降,亞洲四小龍之一地位消退。 彭博第二、第三張圖顯示台灣對中國貿易的「不平衡」單邊依賴關係。彭博直指,「(官方)數據顯示,台灣更需要中國」;台灣和中國二○○○年時雙方幾乎是平等互賴,此後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愈來愈深,從不到五%攀至近年來介於廿五%到卅%間;相反地,中國同期對全球出口迅速攀升,對台灣出口卻不見增加,十五年來一直維持在不到五%。 台灣出口依賴中國,從二○○三年起,對中國的出口額就超過美國,此單邊依賴關係使台灣今年嚐到中國經濟減緩、出口下滑的衝擊苦果。 最後,在台灣企業尋求抓住此一人口最多國家的成長機會,把未來發展前景押在中國之際,投資流向的數據也呈現「不平衡」情況;近年來,中國對台灣的投資金額多不到三.五億美元,但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卻多在八.五億美元以上,二○○九至一二年間約在十億美元上下,為對岸的三倍以上。
楊芙宜
2015-11-07
李全教案 賴清德怒嗆司法:乾脆判無罪
賴清德怒嗆司法:乾脆判李全教無罪。(記者蔡文居攝) 2015-11-06 17:11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議長李全教的議員當選無效之訴迄今已9個月仍在審理中,台南市長賴清德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砲火猛烈,怒嗆司法,對於台南地方法院延遲至今,以及司法種種作為罕見動怒。他高聲怒批司法荒腔走板,丟人現眼,再拖下去,法院「乾脆判他無罪!」 賴清德表示,依法一審應6個月審結,2個審級應於1年審結,但迄今已11個月,法院無視於李全教三度要求法官迴避的無理要求,迄今還在進行準備程序庭,那法院就乾脆他無罪。 另外,台南地檢署今天也針對李全教被控涉及去年市議員選舉期間涉及賄選獲檢方處分不起訴,議長選舉涉及交付賄賂部分以查無證據予以簽結,以及賴清德及前議長賴美惠議員被控涉議長賄選案部分,均處分不起訴。 台南市長賴清德與賴美惠今天下午在市府召開記者會指,李獲不起訴,在檢察長及幾位偵辦檢察官被調走之後,就可預見這結果,他質疑法務部有介入之嫌。 賴清德高聲說,他與賴美惠被控賄選,完全是被胡亂指控,卻長達11個月遲未結,讓他們受11個月的不白之冤,卻選在同一天不起訴,這根本是以他們清白之身,來偷渡李全教等案的不公平假象。 另外,對於朱立倫涉搓圓仔湯一案,賴清德也怒批,朱案迅速偵結,而他的案子就拖了11個月,且法務部刻意都選在同一天公布,製造藍綠公平的假象,種種跡象,讓人很難不懷疑有外力介入。
蔡文居
2015-11-06
民進黨民調:65.9%不信任馬處理兩岸關係
2015-11-06 10:14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週六將啟程前往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民進黨民調中心今天公布民調,高達65.9%民眾不信任馬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僅有26%表示信任;另有66.8%民眾認為馬總統任期只剩半年,不應在馬習會做出重大兩岸政策宣示。 民進黨民調中心主任鄭俊昇上午公布民調,高達66.8%民眾認為馬總統任期只剩半年,不應在馬習會做出重大兩岸政策宣示。(記者陳慧萍攝)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民調中心主任鄭俊昇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馬習會相關議題民調。(記者陳慧萍攝) 民進黨民調中心主任鄭俊昇、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民進黨民調中心在11月4日、5日舉行的馬習會相關議題民調;高達65.9%民眾不信任馬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僅有26%表示信任,其中泛綠民眾對馬不信任度高達90.6%,中間選民也有60.6%表示不信任,泛藍群眾則有35.1%表示不信任。 對於有人主張馬總統任期只剩半年,不應在馬習會做出重大兩岸政策宣示,高達66.8%民眾表示同意,19.6%不同意,另有66.9%認為應交由明年選出的新總統決定較適當,僅18.1%認為應交由現任總統決定,另有14.9%沒有表示看法。 對於馬政府在出發前幾天才告知國人,有高達59.6%民眾認為是黑箱作業,迴避監督,只有29.9%不認為是黑箱。 對於馬習會將舉行,高達74%民眾認為這是重大事件,馬總統應該事先和立法院及在野黨溝通,並取得國內共識,僅17.3%不同意這樣的看法;50.2%民眾認為馬習會是為了拉抬國民黨選情,39.6%不認為如此。
陳慧萍
2015-11-06
民進黨:馬習會安排是「不公開透明」
蔡英文:不反對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事情。 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陳婉宜向BBC中文網指出,其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並不反對兩岸的領導人會面,但是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根據民進黨的新聞稿,蔡英文稱兩岸的互動有「對等尊嚴、公開透明與不涉及政治前提」,並說遵循這三個原則,兩岸的互動就可以正常化或者常態化。 蔡英文在記者會上說「如果明年當選,在前面提到的公開透明、對等尊嚴及不涉政治前提的幾個條件都能夠滿足的情況下也不排除」訪問北京。 陳婉宜說,蔡英文的表態,並不是感受到馬習會的壓力,民進黨和蔡英文的立場就是過程必須「公開與透明」。 她並且表示,就民進黨而言,只要是有利於台灣和中國和平發展的,民進黨都會「正面看待」。 台灣民進黨主席、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舉行記者會回應馬習會相關提問的時候說,兩岸的橋必須有台灣的民意和民主的支撐才會穩固。 根據民進黨的新聞稿,蔡英文稱兩岸的互動有「對等尊嚴、公開透明與不涉及政治前提」,並說遵循這三個原則,兩岸的互動就可以正常化或者常態化。 蔡英文指責馬政府決策不透明,而「兩岸的互動,尤其是領導人的互動,是政治敏感非常高的事情,人民對領導人的信賴度必須更高」。 新聞稿稱「而這信賴度除了來自於領導人本身的特質外,還是需要有制度撐起來。」 蔡英文並再次表示「一個現任的總統不應該限縮將來民意的空間。在未來總統也要記住這句話,同時也希望這次的馬習會整個磋商的過程,相關信息與數據可以公諸於世,讓大家有個審酌機會。」 (撰稿:威克,責編:橫路)
BBC中文網
2015-11-06
洛杉磯時報︰台灣人民質疑跛鴨總統
〔編譯顧佳欣、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綜合報導〕「馬習會」七日在新加坡登場,美國《洛杉磯時報》四日以「在台灣,許多人質疑跛鴨總統與中國會面的計畫」為題分析,質疑馬英九此時和習近平會面的動機。英國《衛報》認為,美國海軍近來巡弋南海水域,是中國主動提議讓馬、習會面的原因。 美國《洛杉磯時報》四日報導分析,質疑馬英九和習近平會面的動機。(圖擷取自《洛杉磯時報》) 日本東京大學中台關係論教授松田康博五日在《產經新聞》發表的評論指出,台灣總統大選前舉行的馬習會,「可能被認為是介入台灣選舉,而遭選民反彈」。此外,此刻舉行馬習會,目的是向民進黨丟出「若不承認『一個中國』,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訊息。 《洛時》引述民眾看法報導,若會面在兩或三年前,可能會有所突破,但如今馬即將下台,且國民黨聲勢低迷,擔憂馬可能會想在下台前「做一些事情」。對於會面,中台官方都試圖壓低期望,但台灣人如何看待馬習會,關鍵之一是馬與習地位是否對等。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研究員、亞太安全專家饒義(Denny Roy)指出,馬習會可能讓人覺得國民黨人對中國過於放鬆,還會讓馬英九的國民黨看起來像中共的小老弟。 台灣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成員、政治大學教授顧忠華則相信,許多台灣人會看看結果再行評斷。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席歐西亞力(John Ciorciari)說,馬習兩人自然知道會面不會幫助國民黨民調起死回生,但他們認為,長期來看會有優勢,而與蔡英文會面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若習近平短期內想要創造先例,只能現在進行。 學者看衰︰ 馬習會最多就是一起合照 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暨台灣問題專家柯爾(J. Michael Cole)認為,馬習會不太可能有什麼實質結果,應該就是馬習一起合照。他對《衛報》說,中國在南海行動,升高區域衝突的可能性,中國試圖讓緊張情勢緩和;也意識到,單口頭聲明愛好和平已不足,因此「必須真的做些什麼」來讓各國信服。 讀賣新聞︰ 華府對馬激進傾中高度警戒 日本《讀賣新聞》發自美國的報導則表示,台海兩岸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中國都佔有壓倒性優勢,美國擔心台灣慢慢被置於中國的實質支配之下,華府內部「對馬英九的激進傾中姿態有高度警戒」。
自由時報
2015-11-06
梅鐸入主國家地理雜誌 裁員180人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旗下的21世紀福斯集團(21st Century Fox),以7億2500萬美元收購美國華府「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所屬《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和有線電視「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在交易於本月中旬完成前,地理學會執行長奈爾(Gary Knell)4日證實,已裁撤約180名員工,佔總數2000人的9%,並著手削減其他開支。這是已有127年歷史的國家地理學會迄今最大規模的裁員。 《國家地理雜誌》。(取自網路) 這項購併計畫將在本月16日完成。根據9月敲定的條件,國家地理學會將雜誌、書籍、地圖和數位資產賣給福斯,地理學會將持續作為教育慈善機構,但仍持有27%以營利為目的的新公司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股份。地理學會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國家地理頻道」。 據報導,由於人力縮減,頻道部門的「事實查證部門」(fact-checking department)預定10日解散。奈爾證實,裁員是為了減少開支,並在福斯集團接手後決定要解散哪些部門前先執行,「因為我們提供較為優惠的離職條件」。地理學會官方聲明表示:「非自願離職的員工約佔全體員工的9%」,仍有不少員工選擇與組織協調買斷方案(buyout offers)離職,但未具體說明有多少人將接受買斷式裁員。 《國家地理雜誌》員工3日接獲奈爾的電子郵件,感謝每個員工的付出與努力,「明天請務必留意電郵信箱,確認自己的續留狀態」。地理學會發言人強調,此次裁員和梅鐸並無關係。 國家地理學會成立至今已有127年歷史,始終是以非營利組織型態運作。在福斯收購談判過程中,也曾論及國家地理學會人員的資遣。儘管《國家地理雜誌》銷售量不斷下降,學會仍避免大規模裁員,但在梅鐸入主後情況可能生變。許多員工戲稱10月是「Choptober」,11月是「Knivember」,表達對裁員決策的不滿。
自由時報
2015-11-06
慘!台經院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為0.83%
台經院表示,受全球經濟復甦遞延影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恐只有0.83%。(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2015-11-05 09:46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繼中經院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下修至0.9%後,今台經院也跟進,且預測較中經院更悲觀,台經院表示,受全球經濟復甦遞延影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恐只有0.83%,較7月預估值下修2.28個百分點,為主要智庫中最悲觀者。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辦「2016台灣總體經濟預測」記者會,會中指出,受到全球經濟復甦可能延至2016年第1季後才會有明朗的走勢,台灣2015年第4季不易有明顯成長,預估今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0.83%。 台經院7月時對台灣2015年經濟成長率還有3.11%,今日發布最新預估值則大砍至0.83%,是第二個看淡今年不保1的智庫。 同時,會中首度公布2016年經濟成長預估為1.84%,將較今年增加1.01個百分點。
陳梅英
2015-11-06
南海緊張 美防長今登航母巡航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在東南亞國協(ASEAN)國防部長擴大會議在中國干擾下未能就南海爭議達成共識後,中美在南海的角力持續升級。美國高階國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與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山慕丁,五日將登上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參與巡航。美國官員表示,卡特和希山慕丁將在目前位於馬來西亞外海的羅斯福號上停留數小時,但未說明卡特登艦期間羅斯福號會航向何處。有分析指出,羅斯福號可能進入南海。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五日將登上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路透) 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法新社檔案照) 卡特目前人在馬來西亞訪問,他登上羅斯福號可能升高華府與北京之間因南海問題而生的緊張情勢。美國海軍驅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甫於十月廿七日進入中國在南海填造的渚碧礁十二海里水域,華府認為此舉屬航行自由,但北京強烈不滿,雙方齟齬更深。 美國軍方媒體先前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飛彈驅逐艦「蘭州號」及飛彈護衛艦「台州號」一直在「安全距離之內」跟蹤監視「拉森號」,其中「蘭州號」的直升機一度出動。當時就有消息指出,美方在南海的巡邏行動將持續,除部署空中巡邏和掩護配合行動外,還將派出一艘航空母艦駛入附近水域。 南海爭端無共識 東協防長未發聯合聲明 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四日在馬來西亞召開年會,由於中國反對提及南海造島一事,會後並未發表聯合聲明。美國與其盟邦原本要求在聲明中提及南海爭端,但中國遊說與會代表要求避免。希山慕丁表示,由於沒有共識,所以並未簽署聯合聲明。美國匿名官員說,「東協部分成員認為」,聲明中不提這些島嶼僵局「並不適切」,「這反映出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和軍事化給該地區帶來的分歧」。 美方最後認為,不發聲明要比發出不提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與軍事化的聲明還好。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則聲稱,中方已就聯合宣言內容與馬亞西亞及東協國家「達成共識」,「但個別域外國家企圖強行塞入不屬於本會議討論內容……在此形勢下,未能發表『聯合宣言』,責任完全在於個別域外國家。」
自由時報
2015-11-05
馬習會8成支持的真相 陳其邁:九二共識僅1.3%
馬英九總統今引述陸委會民調指出,有8成民眾支持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下進行馬習會。(本報合成) 2015-11-05 18:19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今引述陸委會民調指出,有8成民眾支持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下進行馬習會。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取得該份民調後質疑,這完全是誘導式民調;更諷刺的是,要求馬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僅獲1.3%。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取得陸委會民調後質疑,這完全是誘導式民調,更諷刺的是,要求馬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僅獲1.3%。(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陳其邁表示,陸委會始終不願提供民調內容,最後在他的堅持下,才願意給他瀏覽一下,而且還列為密件。他當場詢問陸委會官員,幹嘛列為密件,這不是記者會公布過,馬也引用過的資料?陸委會竟答覆,這只是內部參考用。 陳質疑民調內容充滿誘導性 陳其邁表示,就是民調內容充滿誘導性,完全由陸委會主導受訪者作答,才不敢對外公開。 他指出,陸委會先詢問,是否支持以總統的正式身分出席APEC,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經濟體領袖見面,支持的當然高達68.1%。再來詢問,在兩岸兩會、兩岸事務首長互訪後,是否支持推動兩岸領導人會面,支持度再提升到70.3%。接著就是問,是否贊成兩岸領導人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下會面,支持度當然會攀升到81.8%。 對於會面地點與模式,也充滿預設立場。陳其邁指出,陸委會再來詢問,若無法在APEC會面,是否同意在第三地?結果有55.2%支持。然後就詢問是否同意會面身分是台灣領導人及大陸領導人、以先生互稱?支持度分達76.6%、56.8%。他批評,為什麼不敢提供其他選項,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中國與台灣、中國國家主席與中華民國總統?陸委會完全就是不敢接受真正的民意檢驗。 最諷刺的是。陳其邁說,在設定已經要見面的前提下,詢問民眾希望談論哪些議題,選項僅有鞏固台海和平現狀、兩岸制度化發展、兩岸交流合作、兩岸在國際良性互動、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他,結果希望馬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才1.3%。 陳其邁批評,這是一份「做」出來的民調,不堪一擊,完全無法體現真正的台灣民意,難怪馬政府不敢公開過程。
曾韋禎
2015-11-05
媒體民調:逾半數受訪者不支持馬習會
大部分的民眾,皆不支持「馬習會」。(本報合成) 2015-11-05 07: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兩岸領導人「馬習會」週六將在新加坡登場,消息一傳出,震撼國內外,不過大部分的民眾,皆不支持「馬習會」,許多民眾認為兩岸事宜應該由下任總統處理,而不是即將卸任的馬英九。 《蘋果日報》民調顯示,有53.10%受訪者不支持馬習會,認為馬英九已經準備要卸任,兩岸事宜應交由新總統處理,另有38.81%受訪者支持馬習會的民眾,認為雙方領導人會面,對兩岸關係有所幫助。 陸委會內部民調:8成受訪者支持馬習會 陸委會昨召開記者會,主委夏立言表示:「8成以上的台灣民眾支持中、台領導人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的情況下會面。」他透露,有76.6%的民眾支持以中國領導人及台灣領導人互稱。不過當被媒體問到8成支持的數據來源,陸委會則不願透露任何細節,網友們則痛批這根本是「假民調」。
自由時報
2015-11-05
蔡:不容馬卸任前框限台灣未來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將赴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表示,馬政府在混亂倉促的狀態下讓國人知道此事,傷害台灣的民主政治,且馬是即將卸任的總統,國人絕對不會允許馬在此時為了個人的政治評價去框限台灣的未來,馬也無權去承諾自己無法負責的事情。 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痛批馬習會黑箱,指在混亂倉促的狀態下讓國人知道此事,傷害台灣的民主政治。(記者廖振輝攝) 馬無權承諾自己無法負責的事情 馬習會消息震驚各界,蔡英文接見曾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國務院亞太助卿的美台商業協會理事主席沃佛維茲及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等人,會中被問及對「馬習會」看法;蔡英文說,兩岸領導人會面是一件大事,涉及台灣的尊嚴和國家利益,馬選在台灣選舉的敏感時間點會見習近平,必定會引起意圖影響選舉的質疑。 蔡英文主持民進黨中常會前也發表聲明表示,馬政府在混亂倉促的狀態下讓國人知道此事,傷害台灣的民主政治;這幾年人民對政府的兩岸政策並沒有信心,也不願意看到又一次的黑箱決策,這些質疑的聲音,馬總統必須要面對。 混亂倉促下告知國人 傷害台灣民主 蔡英文強調,國民黨每次到了大選前夕,都將兩岸議題當成政治操作,這對長遠的兩岸關係其實是負面影響,也不會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同。 蔡英文公開向馬英九喊話,兩岸關係應該要跳脫政黨政治利益的考量,台灣的未來不能拿來當作選舉一時的操作;「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是兩岸交流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不能被犧牲的底線。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表示,馬英九曾說馬習會必須在「國家需要、人民支持、國會監督的情況下」進行,卻在出發前才用突襲方式告知國人,再次凸顯馬政府違背民主、規避監督、「黑箱作業」的慣性,人民難以接受。 鄭運鵬質疑,馬在競選連任時曾承諾四年內絕不會與中方領導人會面,現在卻倉促黑箱地安排會面,馬習會性質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為什麼非得如此急迫、與中方洽談的過程為何?會談的形式與安排是什麼?他將說什麼、做什麼?這些都有義務向國人交代清楚。 違反「馬習會」3承諾 馬重重打臉自己 對於馬習會即將登場,民進黨內人士透露,這次馬習會定案,黨中央很可能早已掌握相關訊息,蔡英文在週一例行主管會報後,特地把秘書長吳釗燮、前陸委會副主委傅棟成等兩岸事務相關幕僚找去開會,讓黨內嗅到不尋常氣氛。 此外,蔡英文前天受訪時,特別呼籲執政者不要「不擇手段」、「試圖製造變數」,傷害台灣民主或國家利益,也令人感到「語帶玄機」。 鄭運鵬另透露,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在馬習會消息曝光後,昨一早八點多致電吳釗燮,告知相關事宜,並表達希望能與吳會面,但吳以行程已滿,且府方應先向國會報告為由婉拒。鄭強調,曾永權告訴吳釗燮的資訊,和媒體報導的內容並無二致,沒有更多資訊。
陳慧萍
2015-11-05
馬習會 台灣被鎖進一中框架
中國搶先設定政治前提 〔記者王寓中、彭顯鈞/台北報導〕兩岸領導人「馬習會」週六在新加坡登場,地點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飯店,馬英九總統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分別率領團隊進行「七對七」會談,時間預計一個小時。包括兩岸及新加坡都定位,這是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談,至於最敏感的稱謂,馬英九和習近平將互稱對方為「先生」。 「馬習會」安排黑箱,第三勢力政黨與學運團體昨天前往立法院與總統府前抗議,台聯青年軍在總統府前施放煙霧彈表達憤怒,遭警方逮捕。(記者叢昌瑾攝) 互稱「先生」 7對7上桌 陸委會昨天舉行記者會,中國國台辦也發出新聞稿,證實「馬習會」本週六將在新加坡登場,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說明時更緊扣「一中原則」,強調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分和名義舉行,「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做出的務實安排」。 相關人士證實,七日的「馬習會」,雙方是七對七進行「長桌」會談,馬不會單獨與習會晤。我方除了馬總統之外,與會者還有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與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 中方則由習近平領軍,率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及習近平辦公室主任丁薛祥等人與會。 閉門談1小時 馬當天來回 這場馬、習歷史性會晤,總統夫人周美青確定不會隨行,與習近平一起赴新加坡進行國是訪問的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也不會參與。 馬總統預計七日一早搭乘專機,午後飛抵新加坡,稍事休息後,下午三點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習近平會面;會前開放媒體拍照,隨後進行閉門會談,時間預計一小時。會後習近平、馬英九將先後各自舉行國際記者會,傍晚馬習等人將共進晚餐。晚餐後,馬總統將搭乘專機在深夜返台。 馬總統在出發前會在機場發表談話,返國途中專機上也會回應媒體問題。 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昨天表示,馬總統早已非黨主席,不再涉入黨務,「馬習會」絕對不是「選舉操作」。此行目的是「鞏固和平、維持現狀」,證明馬總統過去七年執政,已為兩岸關係開創一條前所未有且務實有效之路。 陳以信指出,「馬習會」前後已經努力兩年,絕對不是「突兀」之舉。雙方完成諮商後,原本要在昨天下午四時兩岸同時對外公布。至於民進黨質疑馬曾在二○一一年接受電視專訪時說,「四年內不會與大陸領導人見面」,陳以信強調,馬當時立場是強調任內不會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也不會訪問大陸與大陸領導人談統一。 協助促成「馬習會」的新加坡外交部也在昨天發表聲明,強調新加坡一直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有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倡議,包括雙方直接的交流,如同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歷史性辜汪會談。 聲明也指出,新加坡是基於海峽兩岸雙方要求,協助這次兩岸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這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歷史里程碑。而習近平六日、七日在新加坡進行的國是訪問,與兩岸領導人的會談無關。
自由時報
2015-11-05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陳時中批黃國昌可恥 偷拍謀取政治利益
吳亮儀
館長直播: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 警:涉煽動暴力 報請檢偵辦
姚岳宏
親中,印尼民主正在倒退
林保華
從前,殖民問題;現在,移民問題
李敏勇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轉向背反 政治亂象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