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外相茂木首次走訪波羅的海三國 挹注抗中實力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上週走訪波羅的海三國,日媒報導,日本將加強對3國基礎建設投資以對抗中國。(歐新社檔案照)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上週走訪波羅的海三國,日媒報導,日本將加強對3國基礎建設投資以對抗中國。(歐新社檔案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5日報導〕立陶宛因為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最近在台灣爆紅備受關注,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上週走訪波羅的海三國,日媒報導,日本將加強對3國基礎建設投資以對抗中國。事實上,立陶宛反俄抗中的立場鮮明,今年5月已退出中國在中東歐布局的「17+1合作」機制,並計畫在台灣設辦事處。茂木此行對於拉攏波羅的海三國,對於挹注抗中實力具有「補刀」的作用。

「17+1合作」機制是中國為了推廣「一帶一路」構想,在2012年與中東歐國家組成的經貿合作機制,又稱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參加的國家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希臘,其中希臘於2019年加入,立陶宛則在今年5月退出。

事實上,中國在今年2月以視訊方式舉行17+1峰會,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但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有6個會員國的領袖並未出席,僅派出低級別官員出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17+1一開始就被歐盟視為是企圖分裂歐洲的機制,中國未兌現投資承諾讓參與國失望,疫情爆發後更讓中國的形象黯淡。

波羅的海三國認為參與歐盟27國機制要比17+1更好,立陶宛議會更在今年5月認定中國對新彊的人權迫害為「種族滅絕」(genocide)。立陶宛退出17+1機制,呼籲共同以團結和強大的歐盟一致應對中國,並計畫在台灣設立辦事處。

在此背景下,日本外相在此際訪問波羅的海三國的行動也頗耐人尋味。日媒報導,茂木上月28日前往義大利參加G20外相會議,本月1日到3日走訪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

日本與波羅的海三國的關係深遠,1918年3國獨立時,日本率先承認,1990年脫離蘇聯後,日本也於隔年承認並重新建交,日本與3國邦交有百年歷史,但日本外相鮮少訪問這3國,茂木這次成為首位訪問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日本外相,立陶宛則是睽違15年有日本外相來訪。

立陶宛與日本很有淵源,有「日本的辛德勒」之稱的日本外交官杉原千畝,1940年擔任立陶宛考那斯代理總領事時,發給受到納粹迫害的猶太人「救命簽證」,拯救了超過6000人,杉原當年派駐的日本總事館現在被保留為「杉原紀念館」,裡面複製了杉原當年使用的桌子,茂木在這次訪行中也入館參觀,緬懷前輩的功績。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茂木此次訪問波羅的海三國,先後與3國外長會談,並表明日本將在能源、交通等基建領域擴大投資,加強和3國在經濟方面的協助,以對抗中國。

茂木在訪行後也向記者團表示,3國對中國的霸權主義行動表示擔憂的同時,也對實現「自由且開放印太」構想,同意朝具體合作方向達成共識。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