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小企業主的憤慨

 

蔡總統在十九日接見國家磐石獎得主時說,台灣中小企業佔九十八%,而僱用了八十%的勞工。蔡總統也提及中小企業產品附加價值不高,所以利潤不高,造成薪水不能提高。

台灣的中小企業,不但外在經營環境不好,而內在飽受地方政府或各政府單位的本位主義,和環保流氓、工業流氓的雙重欺壓。

外在方面,台灣眾多中小企業以外銷為主,而台灣和世界主要經濟體未能簽署FTA,使得在當地的進口稅高出許多,例如紡織布匹在美國需要比韓國多付八%到二十%,政府對此有那一個單位專責推動FTA簽訂呢?效果如何?這樣多付八%到二十%的進口稅,台灣中小企業外銷產品利潤並不多,不管如何開發以增加利潤,但八%到二十%的額外成本存在眼前,政府單位也知道這個事實是造成低薪的主因之一,但為何不讓國民知道,而責怪企業主不加薪呢?

內在情形,台灣號稱機能性織品是台灣的驕傲,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最近有兩家上市、上櫃機能性織品生產的公司被處一億多到兩億多的罰款,理由是未達到某種化學溶劑的標準,而政府環保單位利用這不可行的規章來處罰業者,重創業者要再開發的意願,其中一家其機台不但停工,而且全數撤除,另一家則向該地方法院提起上訴。

類似的被罰錢、被威嚇的中小工廠,幾乎每家都遇到。有些業者就跟著關廠,有的花錢消災,這些中小企業主受到內、外在的不利因素,連蔡總統也知道,但跟一群光說不練的教授專家們,只會說,不會做。

台灣經濟發展最可怕的是產業鏈的瓦解,政府應責成經濟部做中小企業的後盾,當地方政府或環保單位要再欺壓時,能為受害的中小企業撐腰,例如金錢上和停工的處罰要會同經濟部實際商量,以避免偏頗,並制止地方政府跟環保單位無限上綱的壓迫。就我們觀察,近年來經濟部及所屬的工業局,中小企業處根本尸位素餐,什麼事也不做。

(作者為紡織產業中小企業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