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看母語流失

 

二月廿一日為「世界母語日」,學校利用朝會時間,結合母語日及元宵節,推出閩南語猜燈謎活動,台上的校長跟老師,努力地用閩南語介紹整個活動的流程及遊戲規則,遇到某些不常使用的字彙,不是發音彆扭,要不就是轉換成中文模式。筆者是下港人,在南部一個濱海的小漁村出生,上台北讀大學之前,除了在學校之外,大部分都是用所謂的閩南語作為第一語言,這就是所謂的沉浸式學習環境,不需要特別訂一個母語日或母語週推廣,大家早就把母語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

這一切在我上大學之後,有了巨大的改變,師大的同學有很多來自於中北部,不僅不會講閩南語,有的甚至連聽都聽不懂,相對的,平時習慣講閩南語的我,在上台報告或是平時的對談之中,總是一不小心就講出了所謂的台灣國語,雖然同學不會笑我,但自己卻覺得很丟臉,漸漸地,我不再講閩南語,只講中文,語言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是會進步的,我的台灣國語腔調不再那麼明顯,但相對的,突然要我全程用閩南語講課或流利的與他人對談,我發現自己似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把閩南語講得很輪轉的下港人。

猶記得以前讀國小時,講台語要罰掛狗牌跟罰錢,到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校園講母語,學生反而像得了失語症般的不能言語。昨非今是,政治正確的遺毒讓我們逐漸淡忘母親的語言,這是全球化的時代,語言如此多元,但我們不能忘了自己的根,遺落自己的語言。

通過閩南語認證,對於小孩未來的升學或就業沒什麼太大的助益,但是英語能力強的,將來在就業市場,會比較有競爭力,這一點無庸置疑,所以學校端只能偶爾在母語日舉辦一些活動,拍拍照,應付相關評鑑,然後眼睜睜的看著母語逐漸消失在我們的日常,一代不如一代。拯救逐漸被遺忘的那些母語,要營造一個沉浸式的學習環境,從每個家庭做起,父母多用母語和孩子交談,我期待有一天,聽到優美的母語在校園周遭自然的流淌,不是因為評鑑、訪視,而是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日常。

(作者為國中教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