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畢業生史上最慘

美國今年大學與研究所的應屆畢業生,真可謂史上最艱難。沒有畢業典禮、整學期面臨實體停課、無法使用學校研究資源,導致許多學費昂貴的大學面臨學生要求償還學費雜費住宿費的集體訴訟,更麻煩的是學生們該如何面對畢業後的學貸,以及即將到來卻前景黯淡的求職季。

到4月17日止,美國已經高達2千2百萬人申請失業救濟補助,近幾日所有的討論,除了各州持續呼籲需要病毒檢測工具與各種醫療資源之外,失業率與求職問題,幾乎佔滿所有新聞版面。由於肺炎疫情緣起中國,加以中國隱匿資訊不報,使各國反應不及,導致傷亡慘重,美國因為疫情死傷的人數已經遠超過911恐怖攻擊的死傷人數,再加上大規模的失業與經濟蕭條,美中關係已經來到前所未有的冰點。

武漢肺炎疫情重創美國,死亡人數已超過28500人,聯準會褐皮書報告指美經濟急遽萎縮,未來數月前景惡化。圖為13日重災區紐約市一名患者緊急送醫。 (美聯社)

 

 

疫情同樣重創亞太地區,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昨天發布報告,把2020年亞太地區的經濟成長率修正為0.3%。其中,中國從2.9%降到1.2%,印度從3.5%減少到1.8%,日本為負成長1.2%到負成長3.6%。台灣今年GDP預測,也從4月初0.8%被下修到負成長1.2%。但標普也表示,如果疫情減緩,台灣GDP有望反彈到4%。

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大規模的失業,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其方式是大量解雇,由失業者向政府申請失業津貼補助;至於福利國家色彩濃厚的德國,其作法則是補貼企業,希望企業能讓員工盡量留住工作。最近美國政府、人資或勞動經濟專家們,都在研究德國的短工時、彈性工時等制度 Kurzarbeit。至於哪種模式適合? 除了國情文化法制差異外,重點恐怕是疫情的規模和經濟復甦時間的長短。經濟若未能儘快以V型復甦,而是一蹶不振的L型,除非福利國政府的資源夠深夠多,否則亦難支應。

值得說明的是: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衰退、與過往因為金融或信貸危機所造成的經濟衰退本質不同。過去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可以發放現金券,調降儲蓄利率,鼓勵人民花錢、刺激消費來活絡經濟。但在防疫優先的考量下,疫情中的政府,卻要求人民就地避難,不要外出,關閉餐館和娛樂場所。因此,過往振興經濟的模式,很難適用在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中。

抗疫之路走到這個階段,如何儘速回復經濟活動又能堅守防疫成果,是最重要的關鍵。台灣近日連續零確診,且從未如歐美等國以大規模封鎖、停止商業活動的霹靂手段,造成企業生存困難和大量失業,現在甚至有能力可以援助各國重要的防疫物資,獲得國際的高度肯定與感謝,這都是我國足以自豪之處。但我們切莫過於自滿,因為病毒蔓延迅速,一有破口即難以控制,歐美的殷鑑不遠。我們要堅守每一個重要的防疫步驟,讓台灣的經濟活動不要停止,更不要啟動封鎖,以減少失業率。現實告訴我們,經濟的振興與防疫的成效息息相關,防疫成功才能儘速回復經濟,全民應珍惜得來不易的成果,繼續一起努力,以儘速度過這段艱困的時期。

(作者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現於美國擔任訪問學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林志潔

林志潔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律師、台大法律學士碩士、美國杜克大學法學碩士博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