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漢字寫台語文無法抵擋華語的同化

Sia2 Tai3gyji7, TaN2 Sam7kok ( II )

寫台語字打三國 (二)

20220702

聲明:我用漢字寫華語,Iong7 Romaji7 Sia2 Tai3gy2

現今台語字的書寫大分為全羅文、漢羅文與全漢文三種。如同打三國,中間或許紛紛擾擾,最後結果未知。這次來談全漢文。在談論台語漢字文之前,有必要看看香港的粵語漢字文。

粵語漢字文可以說是華語以外最完整發展的全漢字文。甚至有完整的粵語維基百科。明末清初兩廣的粵語族為了在粵語曲藝木魚歌的唱本表達日常口語就開始創造粵語字。一開始文人們還盡量找音、義相近的漢字來用,傳到香港以後,庶民們顧不了那麼多,不管是借音字或創字,製造了大量的表音用的「口字旁的字」,所有的白話(口語)都有自己的漢字。例如:嗌、呃、噃、唓、嘈、啖、哋、啲、喺、㗎、咁、噉、嚿、嘅、嘅、嗰、嘢、咦、嘞、哩、叻、囉咯、唔、咪、咩、咋、嗻、咗、啜、啱、噏、呢、嘥、嚟等等。粵語字的正字或本字的爭論在香港只有在學術界的茶壺裡悶燒。從網路隨手摘一句粵語漢字文的樣子如下:「粵語嘅口語字詞就冇乜機會寫出嚟,何況字音係會隨住歲月轉變,久而久之,口語上嘅本字之前點寫,有啲可能變得鮮有人知,以致要查翻佢嘅來歷都未必係恁易」。同樣懂漢字的台灣人有看沒有懂吧?有興趣者請參考: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E7%B2%B5%E5%AD%97

用漢字寫台語也有很長的歷史,撇開大明國時期用潮州話與泉州話寫的「荔鏡記」不談,單是與台灣有關的歌ㄚ冊就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周成過台灣」、「甘國寶過台灣」、「義賊廖添丁」、「運河大奇案」等,據了解目前傅斯年圖書館公開的歌ㄚ冊文獻有570 種左右,臺灣大學圖書館楊雲萍文庫公開的有 460 種左右。

從各種全漢字台語資料來看,用全漢字寫台語的優點有三:

第一、懂漢字的台語人看漢字轉換成台語比較容易。

台語的語彙裡有九成是漢字語彙,對已經受過華語教育的台語人,不必再學新的書寫工具就可以寫出「大部分」的台語漢字文(也是華語文),閱讀者也「大部分」比較容易轉換成台語。

第二、漢字可以包容台語各地的腔調。

漢字是圖形文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同地方的人可以看著同樣的漢字圖形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或聲調,它不只可以包容台語各地的腔調,也可以包容漢藏語系的各種語言,甚至連不同語系的韓國、日本也都可以使用「部分」相同的漢字來溝通。

第三、漢字不會有同音異義「字」的問題。

漢字不管是單音節詞或多音節詞都有非常嚴重的同音詞,如果只聽聲音,無從分辨,但是,漢字可以透過不同的部首或字形作區別,所以,用漢字寫台語可以解決許多同音異義字的困擾。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台語漢字文也有諸多的缺點,說明如下:

第一、學習漢字靠記憶,書寫費時費力。

要能充分掌握足夠的漢字來作為表達的工具,除了死記外,別無他法。記憶力愈好,字記得愈多,又由於漢字重義不重音,致使漢文文章與口語嚴重脫節。因此,漢字自古即屬少數士大夫階級掌握的工具。即使在今日,一般認為至少應該懂得七、八千個漢字才能讀懂經典或專業書籍。也因此,在台灣從小學教育即注定以記憶力來分判一個人的優劣,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當前台灣雖謂文盲(指漢字的識字率)不多,但只唸至初中的人,其使用漢字的文書能力是令人懷疑的。已經通曉漢字的人用漢字寫台語當然可減少一些重新學習新文字的成本,但是,對我們以後的世世代代子孫而言,卻是每一代都要付出代價,重新學習認字。我們是否要他們一再重蹈我們的覆轍,辛辛苦苦地背四、五千個字才能提筆呢?

第二、台語漢字有許多「同字異音」的問題。

漢字的台語發音,尤其日常使用頻繁的漢字,台語都有白話與文音二種唸法,最簡單的例子是數字,一、二、三、四…等,在算錢時與在說電話號碼時有截然不同的唸法。其他如山、水、大、小、田、雨、花、草、樹、木、口、耳、鼻、目、清、黃、紅、白等數不盡的字,都有二種唸法。即使是多音節的詞也有一樣的現象。例如:同一個「鼓吹」的漢字因為唸法不同而有「宣傳」與「吹笛」不同的意思。同樣地,「振動」因為唸法不同而有「振動」與「移動」的區別;「流水」有「流水」與「潮水」的區別;「老大」有「老大」與「耆老」的區別,此外,還有「下落」、「中氣」、「公分」、「手腕」、「加減」、「黃泉」、「楊梅」、「漢學」、「舞弄」、「龜精」、「轉變」、「關門」等等,可以舉出上百個例子。使用台語漢字的人必須記住數不盡的「破音字」,而且不易從字面上判斷什麼時候唸成哪一種?

第三、台語專用漢字的問題,

既然是全漢字文,那麼,台語裡一成左右與華語音韻不對稱或用法歧異的語詞,例如「的」、「個」、「在」、「這」、「那」、「哪」、「壞」、「醜」、「美」、「我們」、「你們」、「他們」、「這個」、「那個」、「這裡」、「那裡」、「玩耍」、「遊戲」等究竟應該用哪個漢字呢?是要像香港的粵字一樣創造一堆「口字旁的字」呢?還是要找出所謂的「本字」或「正字」?還是就借用華語現成的字的「的」、「個」、「在」、「這」、「那」呢?

網路上常看到用漢字寫台語的人花很多時間在討論或爭論哪個台語的「本字」或「正字」怎麼寫?大部分台語漢字的專家都費盡心思去考察台語與古漢語的關係,致力於以詩經、史記等中國古籍來証明自己主張的漢字才是「本字」或「正字」。好像到處都是漢文訓詁學家或漢語音韻學家,反而很少看到用全漢字寫台語的文章或專書。

第四、漢字代表中國優勢文化意識的問題。

在當前華語教育下,使用漢字的人不僅以華語的觀點來閱讀甚至欣賞漢字文章裡句子的美與醜,對每一個字的美與醜亦是用華語的潛意識來感覺。因此,受過華語教育的人看到「鳥兒」、「花兒」,可以產生可愛的感受,看到「鳥仔」、「花仔」,會因為「仔」字已經被華語污化、俗化,就不自覺地有一種土土的,甚或鄙俗的感覺。亦即,懂華語的台語人必然隱含以華語意識(中國優勢文化)看台語漢字的惰性。因此,習慣於閱讀華語的人對台語專用漢字或新造字不是覺得鄙俗就是冷僻。公視台語台的全漢字字幕很難被觀眾接受就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主張使用漢字的人為了解決閱讀者的這種「偏見」,除了要求台語讀者要以「台灣意識」來看台語漢字外,當然就會如上述所言,費盡心思去倡導台語吟唱漢詩等活動來證明台語的文雅與優越。其實,這不僅是又一次台灣人自瀆與自卑情結的文化表現,更加深以中國文化評斷台灣是非的錯誤意識,大大違背台語文字化之目的在於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基本原則。

台語的優劣不在於它與漢字的的歷史關係與傳統,而在於它是否能配合臺灣社會的發展,讓台語的使用者能脫離漢字文化的主宰,建立自主的文化體系,在經濟、法律、文化、科學各層面都能充分運用它來與世界接軌,不再受到漢文化的宰制。

由於歷史傳統與政治狀況,短期內我們無法立即不使用漢字,但長期而言,使用漢字寫台語文,也必定會因為同樣的歷史傳統與政治狀況,無法抵擋華語的滲透與同化。1997年以後,華語勢力在香港快速發展,華語在香港的普及至今還比不上台灣,但是,粵語漢字文的使用者消退得很快,而且粵語字也慢慢被從華語直接借用的漢字取代,日漸走上衰退一途。如今台灣已經成為華語社會,台語漢字文發展又遠遠比不上粵語漢字文在香港的份量,即使再往前走,到最後最多也是香港粵語漢字文的樣子吧。香港粵語漢字文的末路是個前車之鑒。

< 資料來源:葉國興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