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登陸作戰駁斥地雷島邪說

近期,受到國人與新聞熱議的軍事議題莫過於陸軍司令部以「九陣專案」為名,對美採購十四套車載型的「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從國際法、軍事運用到民心及後續影響,許多關心國軍防衛作戰的評論者提出了他們的看法,這些角度與論點,乍聽下似乎有道理,更對大眾產生了影響,不免讓此軍購案蒙上陰影。但事實上證據薄弱,例如所謂「地雷島」之說,極易引起民眾畏懼、排斥的心態。真相卻是「撒布出去的地雷,可設定自毀,有四小時、四十八小時、十五天三種模式」,根本沒有「除雷」的後遺症,所謂「地雷島」之說恐怕是被「認知戰」給打敗了!

我們必須理解,國防軍事是門專業且帶有隱密性的事務,牽涉深入戰術運用探究的部分,是不容易在第一時間做出說明的,或許也不方便說明。但為此,國防部與陸軍司令部也不得不將布雷時機的戰術運用一一攤在眾人面前,期盼能夠澄釋眾疑,只是此舉是否視同將作戰計畫周知天下?或許這才是比成為「地雷島」更令人擔憂的事。

是否適宜或可公評,在國軍必須面對國人的檢視的原則下,國人是否也必須理解軍事的特殊性,能夠相信國軍軍事考量的專業,尤其是扮演監督與民眾橋樑的媒體或立委諸公們更顯得重要,如何在開誠佈公與國家安全當中取得平衡,是我們討論類似議題時也必須注意的。

客觀來看,面對當前複雜與立體的防衛作戰環境,國軍的確有必要擁有多元化作戰的裝備與能力,並將機動性列為提升防衛作戰新式裝具的重要指標。我們不需要百輛布雷車,但不能沒有一台布雷車;布雷車不會成為防衛作戰成功的唯一關鍵,但卻可能成為重要的螺絲釘。而我們可能需要更多許多不同的螺絲釘,彼此構連,來面對複雜戰場,以避免戰爭。

有句話,最強的堡壘也要從內部攻破,「地雷島」之論正是分化我內部的邪說。防衛作戰最堅強有利的武器莫過於「心」,相信政府、相信國軍,這是我們在國家安全意識上必須建立的共識,唯有這樣的共識,才能讓敵人無法輕啟戰端,比地雷更令敵人懼怕。

(作者為備役中校,台北市民)

◎ 宋磊

日前國軍宣布向美方採購十四套車載型的「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總金額約五十五億元新台幣。本文認為,討論該軍購案的正當性,必須從反登陸作戰的角度檢視,較為客觀。

首先,在想定的台澎防衛作戰中,陸軍為擔任國土防衛的最後一道防線,為有效阻止敵軍登陸,傳統上會在海岸邊加設「反登陸樁」(又稱軌條柴),但由於軍事科技日益進步,上個世紀的戰法必須更新,各項裝備的部署必須到位,才能有效執行國土防衛作戰。

第二,遠程火箭彈、自走砲、戰車砲、反坦克飛彈等為有效的反登陸作戰利器,國軍此次採購的車載布雷系統,只是反登陸作戰中的其中一項裝備,因地雷採購與部署成本相對低廉,且「一輛車每次可載運九百六十枚M87A1戰防雷,四十餘秒即可將所有地雷布設在一二五公尺乘以一一五○公尺的範圍內」,若適時地在敵軍可能登陸的海灘預先車載部署地雷,將能有效發揮反登陸作戰的功效與威力,而非「地雷島」論者所稱將全台灣都部署地雷。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