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廷發動戰爭前忽略的關鍵因素

烏俄戰爭開打滿週年前夕,俄羅斯總統普廷出席「祖國保衛者日」的紀念活動。(美聯社)

馮冠超/輔大藝術學院教授

烏俄戰爭滿週年以來,俄羅斯力不從心、艱辛異常,侵烏之舉也不獲世界認同(彭博)

俄羅斯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國家,它曾經分別在十九、廿世紀兩次主宰了歐洲的命運;第一次是在一八一二到一八五六年之間,第二次則是二戰前後蘇聯的發展高峰。但烏俄戰爭以來,俄羅斯力不從心、艱辛異常,「戰鬥民族」的稱號彷彿一時難以對應與聯想。竊以為,普廷啟動戰爭的時機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經濟狀況。

目前俄羅斯總體GDP為一.七萬億美金,全球排名第十一;人均GDP為一.一萬美金,全球排名第六十八。這些排名在俄羅斯歷史上相當糟糕。俄羅斯從一七○○年起實質GDP已位居歐洲前三名,二次大戰後,蘇聯已高居世界第二直至一九八○年代初。或許普廷認為最壞的時期(一九九八亞洲金融危機後)早已遠颺,當時俄國生產力萎縮、寡頭壟斷、腐敗橫行、失業率攀升,諾大的俄羅斯GDP竟掉出世界前廿名,甚至輸給台灣。

而普廷上台之時,巧逢國際油價大漲,俄羅斯經濟突然點火重啟,這個能源大國賺得盆滿缽滿,每年經濟增長超過五%,人均GDP短短十年漲了五倍,平均工資翻了八倍…,甚至普廷認為俄羅斯憑此能源優勢,將會崛起為世界經濟超級大國。但是,順風順水的普廷忽略了油價還是會出問題的,高度依賴能源的俄羅斯其GDP和油價是呈同步走勢的。二○○八年世界金融危機、二○一四年油價暴跌,加上制裁,雙重打擊不斷重創俄羅斯經濟,此時卻發動俄烏戰爭,這可說是戰事捉襟見肘、窘態畢露的深層因素。

我們再驗證一下,俄羅斯位居歐洲實質GDP前三名或世界前沿時的各種表現,可以發現經濟能影響很多你想不到的事物,包括文化藝術的勃發。俄羅斯第一次威懾歐洲是一八一二年在「俄法戰爭」擊敗拿破崙軍隊,歐洲秩序立即逆轉。當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騎著白馬進入巴黎時,被歐洲各國尊為「歐洲的救世主」,成為歐洲的新主人,聲望達於顛峰。隨著政經勢力高漲,原本落後西歐的俄國於一八六九年由科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元素週期表」;這時期俄羅斯總體GDP躍居歐洲第二位,也成就了俄羅斯文化藝術的一次巔峰期。歷史上湧現如普希金、托爾斯泰、柴可夫斯基、列賓……等文學家、藝術家。而芭蕾舞劇更成就了俄羅斯藝術影響世界最廣闊的一刻,甚至對國際性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產生重要影響。

廿世紀伊始,一九一三年俄羅斯創立的「至上主義」與「構成主義」,對廿世紀的現代藝術設計影響至鉅。赫赫有名的荷蘭風格派」、德國包浩斯」等其實都是它的延伸,這種首創「風格主義」並影響西歐的記錄,在俄羅斯堪稱首次。

而一九三○年代,當美國遭逢經濟大蕭條時,蘇聯卻在計劃經濟下反而快速增長強大(計劃經濟適用於低工業化、低現代化國家,效能極高)。蘇聯人均GDP從一九二○年到四○年整整翻了三倍多;當時甚至有十萬美國人移民蘇聯工作。一九三二年一個彰顯「勃發茁壯」的英雄寫實主義」風格在蘇聯產生。這個風格也影響了二戰各國海報設計的流風。二戰後,蘇聯的國際地位更得到極大提升,並經歷了一段時期的高速增長。

當然,若要追溯俄羅斯帝國的象徵之一—聖巴西爾(St.Basil)大教堂的興建,十六世紀初總體GDP躍上歐洲前三名,從此帝國一馬平川,毫無屏障開始了對外領土的擴張,以及十六世紀彼得大帝所開啟的「黃金時代」,有非凡藝術設計表現是對應而貼切的。但是,相較於經歷了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興起的歐洲,俄羅斯人均的落後可想而知,一八五三年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正因工業武器太落後、封建農奴社會等經濟因素,所以只依靠武力擴張來維持大國地位的輝煌只是短暫的,隨時可以跌落神壇。

試問,一九八○年代迄今,在惡劣經濟情況下,俄羅斯引領過什麼文化藝術風潮?當今俄羅斯新寡頭形成的裙帶資本主義所的導致的腐敗、創新受阻,貧富懸殊、及西方制裁…等經濟問題,正是普廷政府發動戰爭前嚴重忽略的重大影響因素。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