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誠信」

「誠信」

「誠信」 觀察柯文哲最近的許多反應,真的不像是一個看過很多生死的醫生,權力的確是對人最好的試驗! 選的那麼辛苦,還不是不只想當台北市長,希望有更大的影響力,「快的打敗慢的」雖然可以佔到一時的上風,但是變來變去也喪失了誠信的堅持。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還是有不變的道理,卡繆說:「誠信不需要規則」,唯有失去誠信的人才知道它的價值! 領導力不在勇氣、勤奮或是智力,領導力的重點在誠信!
李忠憲 2018-11-22
在政治的陰影下生活

在政治的陰影下生活

  我雖然在臉書發表很多政治文章,但是平常的工作跟政治有一段距離,政治對我的影響其實沒有一般人想像這麼大,尤其我通常不會在其他的小眾社群媒體上,比如說二、三十個人的Line群組裡面宣揚自己的理念。其實我也沒有加入幾個Line的群組,就是一些中小學同學、大學同學等等,我的運氣很好,這些群組裡面通常不太會轉什麼敏感性的政治或社會議題的文章,偶爾有些假訊息出現,也會查詢修正。這些人通常事業有成、思想純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誰也不用想要說服誰,於是這樣大家就形成一個默契,那些地方是打屁聊天,講一些風花雪月,分享笑話的地方。 但是最近有一個當老師的同學,拼命的幫韓國瑜助選,我是相當忍耐克制了一段時間,在另外一個同學好幾次希望他不要這樣之後,有一次我在後面留了「+1再一次踼出去!」,後面還有另外兩個同學呼應,不到3秒鐘之後,這個當老師的同學主動刪文,留下一段話「不用踢出去,抱歉污染了大家,自己走了!」,然後就退出這個Line的群組。 這個當老師的同學對學生很好,教學認真在自己的工作上是個相當盡責任的人,之前看他貼了很多跟宗教有關的勸世貼文,最近情緒又如此激動,應該日常的生活與工作承受不少的壓力。因為自己稍微嚴厲的一句話,同學竟然就這樣立刻退群,應該心中頗為不爽,讓政治立場瞬間凌駕在任何的感情關係之上。 這個同學在台灣絕對不是特例,政治當然非常重要,牽扯到很多的資源分配和利害關係,不管是在自己的精神或是物質層面都會因選舉的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避談政治不是一個正確面對政治的態度,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當然不可能不受其影響,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面對政治。 之前有一次我在某個星期天的早晨,在某個小學的操場跑步,遇到一位即將要主持做禮拜的牧師,寫了一篇叫做「在死亡的陰影下生活」的文章。 那天他一邊跑步一邊跟我搭訕傳教,我並不信教但也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我們一起跑了一公里多,他跟我講了一些宗教的事情,他走的時候說:「上帝愛你們!」 卡夫卡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生命終將結束」,死亡一定會到來,但是我們如何面對這個事實而活?有一種態度是對於死亡置之不理,以為這樣可以逃避對死亡的恐懼,不會讓終將一死的念頭對自己造成沉重的壓力,這樣的想法就是把人不免一死的事實拋之腦後,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不理會生死的事實,繼續過自己的日子,其實不失為一個好的主意,很多事情的事實如果擺在眼前,常常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和選擇。知道人終將一死的事實會影響自己對於生命和價值的選擇,逃避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但是時時刻刻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也不是一個合適的作法。吃好吃的東西的時候不能想起大便,看到漂亮女生的時候不能想起屍體。思考死亡的事實和人生的終點,應該要有適合思考的時間和地點,不願意面對死亡的威脅和時時刻刻想著死亡的威脅,兩者都不是適當的反應。 或許對於政治和必死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永遠無法逃避,但也不能時時受其宰治,應該採取同樣的態度加以面對吧!
李忠憲 2018-11-21
頭銜名位

頭銜名位

  韓國瑜辯論會上的表現已經有非常多的評論,我也不想再多講什麼,不過針對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被錯誤引用的烏龍情況,造成舉國歡樂的氣氛,背後其實有幾個重點應該加以討論。 首先每次人家給你隨便升官的時候,身為副座的人一定要跳出來明白澄清清楚,絕對不可以趁機會撈便宜。本來我就一定會這樣做,在這個風波之後更加自我警惕,小心謹慎絕對一定要立刻澄清。其次台灣不管學術界或是官場有個很不好的風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僭越用其名的現象很盛。 這個現象主要來自兩方面,下面的人喜歡拍人家馬屁,反正花花轎子人抬人,上面的人雖然已經從位子下來,但是還是懷念以往風光的日子,甚至利用這些頭銜和以前的關係繼續吃香喝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然風氣非常盛行。因為這樣上下交相賊的環境,在台灣官場舉目皆是部長、處長,在學界充斥著校長和院長,官大學問大。 名實相符其實和轉型正義一樣重要,這樣的風氣其實鼓勵一種現象,不管在學界或是官場一定要拼命的往上爬,只要當到部長一輩子都是部長,曾經一日為校長,至死都是校長,頗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那種感覺。至於做得怎麼樣就無所謂了,而且退休的部長或校長,就是學長前輩,繼續活耀在相關的領域上指導後輩,往往成為需要改革最大的石頭障礙。 這個風氣是文化,文化非常難以改變,只能從自己本身做起,希望從小小的量變造成質變,從位置上面下來人自己要有這種警惕,下面的人也不要刻意這樣逢迎拍馬屁,這樣社會跟國家才會進步。 #我下來之後請不要再叫我副座 #其實現在就不用 #沒有自知是變笨開始的第一步 #副主任不應該冒充主任 #被動的都不應該
李忠憲 2018-11-20
藝術的本質

藝術的本質

  電影當然是一種藝術,深奧的藝術一定會探討到一件事情,就是人生哲學,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被環境壓迫之下的人性,我們會被什麼東西壓迫?通常就是暴力,包括金錢、階級、種族、意識形態等等,尤其暴力是國家的本質,避開政治的電影就像沒有靈魂的文學一樣,只能提供低級的娛樂。 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曾經說過:「藝術與足球不同:在藝術當中,越位的得分最高。」藝術本來就是要脫離現實世界中種種對人的束縛,掙脫既有的枷鎖。這些遵守的規則,不管是明定的或是潛在的規則,都是藝術要突破的對象,世故圓融、舉止合宜本來就不會是藝術,一個小女孩純真的表達自己對真實世界的看法,扯開國王新衣的謊言,這樣的態度才是藝術的本質。 「人工智慧」或「人工智能」的華文翻譯相當的糟糕,這個專有術語英文叫做「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德文叫做「Künstliche Intelligenz」,不管 AI 或 KI,Art 或 Kunst,講的都是「藝術」,或許洋人的「藝術」搬到華人的世界,就只能變成「人工」,想想也真的是這樣 ,不講政治、沒有人性、避免衝突、不敢越位、河蟹和稀泥的態度,只能提供低級的「人工」娛樂,怎麼會是「藝術」? #金馬獎傅榆
李忠憲 2018-11-19
平衡報導

平衡報導

  在小吃店午餐,看的不是TVBS,而是中天新聞,這個禮拜是超級星期六,各個候選人都把握最後的機會,聽到「陳其邁也積極的掃街拜票,進行競選活動」這句話,然後後面就全部都是韓國瑜的新聞,一直到吃完飯結束都還沒有任何平衡的報導。 其實報導內容還相當有趣,裡面有很多非常刻意而且噁爛明顯的操作,突然有一種懷古的心情,彷彿時空回到了老三台新聞報導的年代。「高雄又老又舊」幾個字眼,加上強勢的傳統藍色媒體和韓流的網路大軍把一個像「韓國瑜」這樣的邊緣政治人物可以吹捧到如此的聲勢。 #所有的候選人都是平衡報導 #只是有些候選人比平衡更平衡 #看這些新聞台以為國民黨還在執政
李忠憲 2018-11-17
「北漂到德國」

「北漂到德國」

「北漂到德國」 我在德國唸書的時候爺爺去世了,我沒有回家送他最後一程,當然我不可能是海外黑名單,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遙遠。沒有回家的原因是經濟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必須做出一些選擇,這個決定是我爸爸做的,他和我媽媽是鄰里之間著名的孝子,兩個人共同照顧中風的爺爺十幾、二十年,我出國去唸書家裡沒有給我任何經濟方面的支持,這樣的決定或許相當的無奈,但是也是屬於另外一種強而有力的支持。 如果爺爺過世沒有回家卻因為政治的理由要回去投某某人一票,的確是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支持,這樣的一票有相當大的自信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屬於近似烈士行為的一種,齊克果經講過一句話:「暴君死亡統治結束,烈士死亡統治開始」,烈士的行為影響比暴君更為長久。 1995年台海危機的時候,國際上有很多對於台灣選總統受到中國威脅的報導,那時候有一個歌德學院的同學18歲的以色列女生,她下課的時候問我:「你不回家嗎?」這個問題令我難以回答,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在那樣的經濟條件之下,爺爺過世沒有回去,台海危機要回去投票或是拿槍捍衛國家嗎?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把自己照顧好了以後才能夠照顧别人,國家的事情是大是大非,自己的事情是小是小非,一般屬於不是烈士等級的我們,小事小非才是對我們最重要的事情,自己有力量的時候才能貢獻社會,這樣才符合大多數人的人性。 跑步一年多以來上週第一次感冒,以前感冒總是懶懶散散在床上要躺好幾天,現在感冒雖然流鼻水喉嚨發炎,還是每天繼續跑步,連續跑三天之後感冒的症狀竟然消失了。跑步之後腳底和腳後跟常常會莫名其妙起水泡,腳指甲也會變黑脫落,以前像這樣的狀況連皮鞋都穿不上,怕疼痛穿著拖鞋就去上課,現在覺得這些都是小事情,那些小傷小痛開始跑了幾公里之後,就一點感覺都沒有。昨天跑去看醫生,擔心禮拜天在高雄世運體育場馬拉松沒有辦法參賽,醫生開綠燈說可以,我不是高雄選民沒有辦法像一般的高雄市民一樣,用人性考量去投票,但是我也要去高雄,我要去跑馬拉松!
李忠憲 2018-11-16
希特勒音樂和汽車

希特勒音樂和汽車

原文出自 李忠憲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某黨國知名樂評家說陳其邁用希特勒的音樂這樣不好,這個人真的好有學問,要不是這樣刻意去做這些複雜的連結,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這首歌曲。把戰爭歌曲夜襲的意識形態拿來兩相比較,更能知道黨國知識分子刻意操弄的功力,就是因為有這樣深厚的意識形態操弄的基礎,才有可能一下子要鑚向共匪的心臟,一下子又把共匪當作崇拜歸順的對象,就是因為這樣的邏輯,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其實也是因為這樣的邏輯思想和道德情操,原本支持蔣介石的國民黨人,很多也就這樣去支持毛澤東,不會有太多的衝突。一下子反共,一下子降共,內心毫無衝突轉折,彷彿一切順理成章、自然而然。 我們可以了解很多網路世界裡面戈培爾的手法,但是要不是這個這麼有學問的樂評家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一般人還聽不出來這首歌曲是希特勒的音樂。音樂的確比較難以辨別,但是很多其他的東西就非常容易,例如汽車,希特勒的汽車就是賓士汽車,按照這個樂評家的邏輯,為了避免受到納粹的影響,最好不要買賓士的汽車,甚至使用也不要,這可是希特勒的車子!
李忠憲 2018-11-15
夜襲

夜襲

每場選舉在台灣都是一場戰爭,每次選舉在台灣都可能是最後一次的選舉。
李忠憲 2018-11-13
政治小丑與馬基維利

政治小丑與馬基維利

政治小丑與馬基維利 其實想想也對,如果有資源當然要多多支持南部那個,這個人以前是軍人出身服從性高,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一直以來都是從小弟刻苦往上爬。 北部那個人看起來雖然也是可以有利用之處,但是念第一志願自視甚高,雖然沒有唸過什麼書卻自以為非常聰明,小小年紀已經佔到很好的位子,又動不動就說「朕」,尤其強烈的機會主義性格更讓人放心不下,不太容易控制,聽說北部這個人聲勢在下降。 南部這個更接近台灣的民眾,笑容可掬、和藹可親,在市井之中打滚更接近一般人,就接地氣來講可是強太多,代理人選這樣的是最好。 #贏不嬴是一回事現在先練兵2020才是最關鍵的一戰!
李忠憲 2018-11-12
「華沙小孩銅像」

「華沙小孩銅像」

關於波蘭華沙起義,喬治.歐威爾有一段名言:「請務必記住,說謊和怯懦一定會付出代價,不要想像身為蘇聯或其他政權舔靴(boot-licking)的宣傳者,幾年之後就可以恢復精神體面(mental decency)。
李忠憲 2018-11-11
虛假訊息與高雄不保

虛假訊息與高雄不保

「虛假訊息與高雄不保」 有一位曾經在科技行政機關高層服務的朋友今天傳來訊息 「看來高雄不保、天佑高雄、天佑台灣」,我想韓國瑜的聲勢已經高漲到令人感到可怕的地步。這樣的聲勢當然是因為有不知道從何而來成千上萬的活躍網路積極支持者。這些支持者製造、散發任何有助於這隻魚的有利消息,不管這些訊息是真是假,或是有什麼明顯的邏輯破綻,甚至挑戰原有的道德界限都無礙於在網路上傳播,三十年前的威權統治的「限制政治性街頭遊行」等反動語言在現代各種社群網路上推崇流傳,其中最經典的一段話就是: 「他不只是黑道的而已,就算你跟我說他殺人放火,我跟你說我也是要投他,你跟我說他搶劫,我也是要投給他,就算騙我,我也是要投給他,對不對!」 同婚䆁憲、年金改革造成大量傳統支持者的背離,各個政黨的沙包式的強烈攻擊,小英中央執政下對中國的威脅失去警覺,以為一次的地方選舉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教訓民進黨的氛圍,再加上有計劃及組織下新興科技虛假訊息的攻擊,或許高雄真的不保。 我不知道高雄保不保,結果也要投票之後才知道,但是這種網路虛假訊息和詐騙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近很多公司包括成大的電子郵件信箱用戶受到猛烈的詐騙集團攻擊,每個人都常常收到一封信,信上告訴你電子郵件信箱的帳號密碼早就被破解,所有通聯信件的內容全部都被掌握,如果使用者不匯多少比特幣到某某帳戶,使用者有的沒有怕人知道的事情將會被公開,所有的資料會被加密再也無法取得。 這樣的攻擊手法和威脅恐嚇的信件並不罕見,但是史上第一次,我收到的恐嚇信件內容都是用「德文」撰寫。通常這種攻擊成功的機率大概是一個百分比之內,因為被攻擊者要做的事情太複雜,如果是簡單的騙人點撃連結會超過十個百分比。這些攻擊都只是來自某個詐騙集團,如果攻擊來自某個國家,攻擊的形式是虛假訊息,當傳送的來源是從自己認識的朋友轉送而來,攻擊成功的機率應該很高,更不用說這是一種一直重複的攻擊。 戈培爾有句名言:「謊言只要重覆講一千次就會成為真理」,一千次在現代的社群媒體時代真的太容易了,一千萬次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小英政府害怕箝制言論自由的批評,不敢用許多既有散播謠言及組織犯罪的法律來處理虛假訊息,而且虛假訊息的問題規模太大,一個人犯罪是司法問題,一百萬人共同犯罪是政治問題。 那我們還能夠怎麼辦?只好再把歌德搬出來:「對於真理我們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不斷地宣傳,並且不是由個別的人,而是大批的人宣傳。」
李忠憲 2018-11-03
金庸的武俠

金庸的武俠

「金庸的武俠」 金庸前幾天過去了,我的臉友很多從小看金庸長大,臉書版面上滿滿的追思、回憶和尊崇,甚至有朋友認為金庸應該拿諾貝爾文學奬。中小學的時代,我很喜歡金庸,看了很多次,念大學的時候又複習了一次,但是去德國回來之後,雖然又買一套金庸的著作,每次拿起來看,往往看了幾頁之後就很難繼續下去,想不到以前對他著迷的我竟然再也看不下金庸的小說。 武俠和功夫是神秘的東方元素,成龍的功夫電影輕快俐落在影視上面可以媲美金庸的武俠世界,當年人在德國幾乎看不到任何家鄉文化的元素,網路尚未盛行的年代,成龍的電影幾乎是唯一可解思鄉之情的慰藉,每次看成龍講德文配上他滑稽誇張的小丑表情和靈活的武打動作,都讓在異國的我感到快樂和滿足。 武俠小說通常是這樣,武的場面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俠的描寫是儒道佛思想的塑造。武的世界無法用科學解釋,俠的境界不能貼切符合人性。只有深刻描寫人性的作者才是偉大的作家,寫武俠小說當然很難拿到諾貝爾奬。人性是什麼?我認為大概是這樣,對藍甲很不爽,同學、朋友、親戚之間反甲的聲浪高漲,也曾經被甲騷擾,直覺的反應不是支持反甲公投,不然就冷眼消極以對甲的議題。只有在經過思考對抗情緒之後,才能有同理心採取應該有的選擇,人性就是常常在邪惡和善良、直覺和深思、退步和進步之間掙扎考量,在內心的小世界充滿激辯,一邊堵藍想著反同可能成為和平協議公投的試金石,一邊同理心的感受高漲,認為同婚才是台灣人權的進步里程碑。就這樣一邊跑步,情緒和理智兩邊一直打架,打到最後還是覺得公投票13、14、15投贊成、其他反對才是正確的選擇,人性就是這樣走在善惡矛盾的鋼索上,勉強得到平衡。 沒有經過深刻思考的選擇不能稱之為核心價值,先不要說社會氛圍、同儕壓力 、利益誘惑,光是個人理性就無法克制情緒的操控。核心價值不是一時衝動或突然而來的廉價正義,是由人性關懷出發,同理心再加上深刻的理性思考之後,產生的價值選擇,就是康德哲學中,强調美德需要塑造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是這樣的過程是無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世界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大家都是好人,也都是壞人,其實好壞都是價值選擇之後的結果。 金庸的大俠核心價值養成太過簡單直接,捍衛價值的行為太過堅定,做出選擇衝突掙扎太少,和我真實的人生體驗相去太遠。這兩天看到有朋友說金庸有毒,那種大一統的華腦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角色定位,每一個他所塑造的角色幾乎都可以在儒家思想裏面找到。 能夠詳細描寫岳不群和令狐沖的內心是一種才華,但這兩個角色並不是涇渭分明、互斥獨立,而是時時刻刻並存每一個人的腦海當中,彼此拉扯搶佔主導的地位。選擇當岳不群還是令狐沖是一種智慧,有才華不一定有智慧,很多人尤其強調自己從來沒有看過金庸的人認為金庸於公於私都沒有智慧。 有金庸的粉絲朋友表示如果有思想就不會中毒,但是讀書通常是想要能夠得到某些思想,而不是找一些毒來練習自己解毒的功力,我們又不是胡青牛、程靈素或平一指。雖然我真的再也看不下金庸,但是感謝他給我在年輕歲月那些美好武俠的幻想日子。 我不認為金庸是 Kitsch ,細細品嚐他所塑造的世界,充滿典故細膩的描述,武俠世界中沒有幾個人可以有他那種想像力。他的通俗易懂和文字用典的功力無人能比,謮者往往沉迷於他所精心塑造的虛幻武林當中無法自拔,通俗就是一種魅力,感謝金庸提供了一個美好的武俠世界,讓年少的我面對現實的殘酷人生時,得以找到一個躲藏避難的洞穴,如果能夠永遠像這樣不用出來面對現實是有多麼美好。 慧極必傷 情深不壽 —— 金庸 #武俠與功夫 #金庸與成龍 #岳不群與令狐沖
李忠憲 2018-11-02
「不表認同」

「不表認同」

「不表認同」 我曾經用「Kitsch」這個字來形容柯文哲,用「模仿的Kitsch」來形容時代力量,這個字中文的意思是:「媚俗」。其實這個字是從德文的動詞 verkitschen 而來,verkitschen 原本的意思是「迅速賤賣」,媚俗有時候是一種感傷,把一般人的感情和反應當成是自己的感情和反應,廉價但是可以很快地得到一般人認同的情緒和撫慰。Kitsch 是一種懶得思考的態度、不重視邏輯事實、不願多次品嚐審視、不求甚解、不從其他的角度看待物品本身,一種直覺懶惰看待事情的方式。 柯文哲談婦聯會「管它過去幹什麼」,以消滅國民黨為職志的時代力量表示「不認同」,痛批之後繼續開放支持柯文哲。對於不公不義的事情,一般人對它大概有幾種態度,一種是受不了起身而出,街頭運動、宣傳理念撻伐都屬於積極的改革態度,甚至訴諸革命加以對抗!另外一種是覺得這件事與我無關管他去死,就讓它這樣爛到底。在這個中間的態度就是「消極回應」、「不表認同」、「深感遺憾」。 如果原本老是在分享這一句話「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以打倒中國國民黨為職志的時代力量,針對中國國民黨最可怕的隨附組織之一婦聯會,也可以用這種「不表認同」的態度來對待,我想這種高舉改革大旗的政黨,能夠改革什麼東西大概也可以想像! #模仿Kitsch的Kitsch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基進黨的口號,時代力量只是想要取代國民黨成為第二大黨,我張冠李戴甚感抱歉,基進黨的表現非常好,請大家多多支持! 以下是基進黨的候選人名單: https://www.facebook.com/348571125292077/posts/1195310517284796/ #至於我就決定自我懲罰停止發文三天
李忠憲 2018-10-29
國民黨不死只是變成另外一種形狀

國民黨不死只是變成另外一種形狀

所謂綠色的選民去投柯文哲,我真的沒有辦法了解是什麼邏輯,是害怕連戰當選,所以去投宋楚瑜的概念嗎?
李忠憲 2018-10-27
代罪羹羊與單點進步

代罪羹羊與單點進步

「代罪羹羊與單點進步」 觀察整個台灣各個領域的狀況,的確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進步,但是常常是這樣,在龐大的系統裡面,積極的方面單點進步無法太快,消極的方面發生事情只能找出代罪羔羊來祭旗。於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推給某個公司團體,某個公司團體的問題推給某個個人,表面上找到了事情發生的原因,實際上只找到了事情發生以後所需要的安慰劑。所以事情會一再的重複發生,完全沒有解決到任何問題。 單點進步無法太快,需要各種相關的配套,常常也因為這樣,造成許多在體制內想要改革人士的挫折,尤其往往在公務體系,優秀有想法的年輕人進到這個體系裡面,可能三年之後就完全改變。每個人的生命都很短,沒有時間和耐心長期追求改變社會的制度和文化,往往也沒有人會看到或重視在這些地方的努力。尤其要做系統性和文化的改變,通常要面對系統性的大量反撲,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面對,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辦法面對。 說是炒短線也罷,將鎂光燈聚焦社會的注意力也好,努力追查弊案的確是一個從事政治簡單有效的方法。以前的陳水扁,現在的黃國昌,都是追查弊案的高手,這些努力大家當然都看在眼裡,當然也得到不少的掌聲。但是從過去到現在,這樣的努力到底能夠對台灣的社會制度文化帶來多大的改變。 太陽花的運動對社會造成一些衝擊,在政治人物上面,我們得到了蔡英文、柯文哲和黃國昌等人,有人試圖要改變整個社會的制度,可是因為處理長期的制度問題,看起來笨拙、緩慢、不容易受到大家的滿意,像年金改革。有人努力積極追查弊案,試圖從這裡出發來壯大自我並且改變整個社會。有人並不追求社會任何形式的勝利,迅速轉移任何議題的戰場,只想贏得個人的戰爭。 國家強盛的關鍵在於文化,個人的選擇是價值,眾人的選擇是文化,文化的改變和塑造不是短期或簡單的事情,落伍的國家也無法快速扭轉,必須要有價值的重整和文化的塑造,這些都需要時間。淺碟、短視、沒有耐心、匆匆忙忙的台灣社會,怎麼會有這種美國時間來改變自己的文化? 找一個代罪羔羊撫慰整個社會容易,改變整個制度困難。追查弊案著做單點突破的進步簡單,改變系統性的問題複雜。民主的社會改變的契機只有選舉,宣傳各種不同的價值最後大家共同所做出來的投票行為來決定國家的未來。文化和全面性的系統問題沒有辦法一蹴可幾,在單點的突破似乎是比較直覺的選擇,但是不真正面對問題就不可能帶來腳踏實地的進步。或許人生太短以致於無法追求整個社會真正的進步,民主的投票就是選擇一個比較不爛的,但是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比較好的嗎? #文化的塑造需要幾代的時間 #單點的進步無法撼動整個系統 #社會不一定總是進步有時還會向下沈淪 #不管好壞革命真的比較快
李忠憲 2018-10-26
獨裁者的條件

獨裁者的條件

  要檢查是不是獨裁者,其實有一些條件,即使不喜歡某個政治人物也不能隨便稱他為獨裁者,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斷。 1. 獨裁者通常會透過談論犯罪和社會動盪來恐嚇人民,然後將自己塑造為唯一能夠保護人民的人 2. 將社會上的種種問題歸咎於那些非我族類的人,他們看起來、聽起來或是行動起來不像他自己或他的核心追隨者。 3. 利用詆毁那些批評自己的媒體來控制大眾傳播系統 4. 對司法體系和不受自己控制的任何政府機構不信任 5. 對所有反對自己的人進行人格謀殺 6. 不顧事實,創造自己的論述,爭取相對天真的民眾崇拜和無條件的支持
李忠憲 2018-10-24
「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 那一天跑柏林馬拉松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德國女生跟我在一起跑走了好幾公里。她打算在剩下十幾公里的地方一路走到終點,當時差不多從出發開始經過了四個小時,她說在六個半小時之內到達都有奬牌,看我跑得這麼痛苦,倒不如就跟她這樣一路走到終點。很多人知道這個故事後來的發展,我在勉強跑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用冰水沖大腿和小腿降溫,繼續努力的往前跑,最後以 555 的成績到達布蘭登堡門的終點。 這個女生真的漂亮,跟她走在一起有一種舒服快樂的感覺,應該有許多人不會做出像我這樣的選擇,甚至有朋友問我有沒有加那個女生的臉書或要到通訊的方法,在知道都沒有之後,半開玩笑地罵了一句死硬腦筋。其實我年輕的時候在德國的歌德學院認識很多類似這樣漂亮的女生,但總是像這樣的萍水相逢,那時候一心一意想要拿到學位,跟這次柏林馬拉松一心一意想要在六個小時之前回到終點大概是同樣的狀況。 我總覺得我跟別人的時間感不一樣,我的時間過得非常非常的快,看到那樣漂亮女生的臉孔,不知道為什麼二、三十年後的樣子同時也出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以前在德國休閒的時候偶爾會看一個德國的綜藝節目叫做 「夢想的婚禮」(「Traumhochzeit」),這個節目就是類似台灣「我愛紅娘」那樣的形態,節目的女主持人非常漂亮,看起來真的很賞心悅目,前一陣子德國的八卦媒體報導她的現況,她現在的樣子比年輕的時候大概大了兩倍半,但是我看她的笑容和年輕的時候沒有兩樣,看到她現在的照片,反而我的腦海裡面浮現她年輕的樣子。 女人出門需要化妝,這樣看起來比較賞心悅目,沒有化妝感覺就相差甚遠,年輕的時候健康、英俊、挺拔、帥氣、美麗,年老之後,體力不如以往,死氣沉沉、臉上充滿歲月的痕跡。有化妝和沒有化妝是同樣一個人嗎?年輕和年邁之後的個體是同樣一個人嗎? 有沒有人可以有堅定的意志,在化妝和沒化妝,或是在年輕和年邁都是呈現相同的樣子。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的目標,路上也充滿了其他美麗的風景,有的人忘記或放棄原來的目標,就這樣走向另外一條道路,有的人堅持原來的目標,就這樣走向原先想要到達的終點。這兩種人的人生我不知道哪一種比較好,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哪一種,當然設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想清楚,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有辦法成為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到達這個目標的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太多的誘惑,不夠堅定的話永遠到不了那個目標。
李忠憲 2018-10-23
安全是什麼?

安全是什麼?

「安全是什麼?如果你喜歡深淵,你必須擁有翅膀」 每天坐火車的時間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我,看到台鐵出事的新聞真的十分的震撼。接著看到馬英九總統說不要卸任元首的保護,不需要警察和隨扈衝去醫院看傷患,更加令人傻眼。安全是所有服務中最高級無法取代的要求,但是考慮的時候往往不重視它的存在。 今天我們會為了這個房子非常漂亮,交通地點非常好,鄰居的素質非常高,然後去買這個房子,沒有人是因為這個房子非常安全的動機去買了這個房子,但是如果沒有安全的條件,這個房子什麼都沒有。 安全是什麼?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大家都不記得它的存在,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教訓卻又非常的慘痛,從事資訊安全研究的我常常被人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毫無貢獻,沒有發生事情安全毫無疑慮的時候,從事安全的人到底做了什麼?等到出了事情之後可以確定從事安全的人沒有把工作做好。 沒有人有辦法做到百分之一百安全,即使德國也發生火車重大的意外事件,通常只能提升安全或是做到相對安全的方式,風險是無法避免,想要安全,基本上第一個當然是要對這個概念有所瞭解,了解以後要對安全做出不便利的犧牲,幾乎所有安全的措施都會讓人家覺得更不方便,做出安全考量和設計之後,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符合這些設計遵照所謂的標準作業程序,一板一眼毫無妥協的餘地。 馬英九總統昨天的舉動就是對安全做出最不好的示範,他是我們卸任的元首,我們喜不喜歡他是一回事,我們的法律規定對卸任元首禮遇,因為卸任元首的安全影響到我們整個國家社會的安全,保護他不是保護他一個人,而是保護我們整個國家社會的這個系統。這種安全的舉措不能隨便拋棄,也不可能拋棄,這是法律上的責任,這是對所有人的安全的一種保護,並不是給他個人的特權。 安全是一種非常高級的要求,在不成熟的社會裡面,很少人能夠理解這種概念和背後的意義,想要獲得安全的品質保證服務,首先當然需要風險評估,然後針對風險做軟硬體的投資,有了足夠相對安全的作業環境之後,再來就是對於安全的管理,每個人都要遵守讓大家安全的標準作業程序。然後針對這樣的過程小心翼翼、重複檢視,即使是這樣,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危險,但是如此一來,風險可以降低,安全可以提高。但是沒有所謂的絕對的安全,因為還有不確定的因素,就是所謂的天災,安全永遠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如果是天災,大家不會有太多的指責,避免人禍才是安全唯一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尼釆一句名言在台灣廣為流傳,「如果你注視著深淵,深淵同時也注視著你」,希望大家在對抗惡魔的時候,自己本身不要成為惡魔。其實尼采還有另外一句有關深淵的名言,「如果你喜歡深淵,你必須擁有翅膀」,人生就是冒險,但是在冒險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李忠憲 2018-10-22
哲學家皇帝與泡麵

哲學家皇帝與泡麵

  人活著真的非常辛苦,稍微鬆懈一下,一兩個月的月跑量從300降到100多,體重就胖了兩公斤,一兩年的時間沒有思考,哲學家皇帝就變成泡麵。在肉體上不能不跑步,在精神上不能不思考。 哲學雙月刊這一期的專題是「我們需要精英嗎?」在民粹主義的時代,以往佔據高位的所謂精英日益式微,政治和商業領袖、官僚和知識份子這些能夠影響很多一般民眾的人已經不如以往那樣扮演柏拉理想國的領導者角色,不受自身利益的驅使,洞察真相行使理性的政策,重視知識而非權力或財富,無法掌握真知識的一般人將自己的命運委託給所謂的哲學家皇帝。在柏拉圖的理想政府裡,哲學家皇帝具有四種美德,智慧、勇敢、仁慈、節制,並且能夠公正和有勇氣為所有人帶來真理。 在民粹主義時代的台灣不知道去哪裏找哲學家皇帝,一大堆以柏拉圖理想國中精英姿態上台獲取權力之後,忘記哲學家的角色,不是無法洞悉真相,不然就是受到自身利益驅使,不再行使理性的政策,誇張到被印刻的小鴨帶領成為民粹主義者。權力真的有這麼好,不念書沒有知識的也就算了,念了那麼多書的人一旦掌握到權力,結果以前獲得的知識反而都忘記了,這樣跟不念書的有什麼不同。即使在社群網路時代,民粹主義其實跟以往完全相同,只是言論散佈時間更加快速、操控醞釀更加方便,造成影響的層面更加廣泛。 #理想國終究是空中樓閣 #或許有些精英只是不小心登上飛機的泡麵
李忠憲 2018-10-21
政治、專業、經濟與倫理

政治、專業、經濟與倫理

  長期看我臉書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我可能會針對某件特殊的個案,發表許多的意見,但是總是希望能夠做個一般性的討論,雖然有可能針對某些理論的陳述,因而不可避免傷害或是激怒到某些人,但這不是我的原意或重點。評論的對象希望就是所謂的對事不對人,但是有一個很弔詭的情況是這樣,表面上討論人的確比較主觀,針對事討論比較客觀,但是事實上有很多事牽扯到很多背景資料和相當專業的狀況,有時候討論人比討論事看起來有更多可以判斷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人格同一性,一個人的人格有持續穩定可觀察之處。 社會的秩序當然主要是由法律來規範,但是光靠法律不足以建構文明、美好的社會,因此倫理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在東方社會許多的倫理規範是來自於統治者的需求,但實際上倫理的產生是因為人和動物之間的不同,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人會有感同身受、對別人產生同理心的情況,這種實際上無法證明存在的內心感受,開始建構倫理的概念。但是這樣所產生的倫理素養相當低落,倫理是相當高級的道德要求,「在法律上,我們侵犯別人的權利是犯罪,在倫理上,我們光想要侵犯別人的權利就已經是犯罪」,德國的哲學家康德曾經講過,光靠內心的善良不足以建構倫理,那是一種品格的塑造。 在專業和倫理上常常會有許多的衝突,講愛因斯坦的理論和最後原子彈產生專業與倫理的衝突,基本上有點遙遠,畢竟這整個過程並不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的努力或決定所造成最後的結果。在德國最有名的物理科學家應該是馬克斯・普朗克,以他為名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是德國非常重要的研究機構。包括他和倫琴等十幾個拿到諾貝爾奬的德國科學家曾經簽署一份文件叫做《告文明世界宣言》 為德國軍國國家主義辯解,造成後來納粹第三帝國的崛起。 在當年德國納粹的時期,他並不關心猶太人被迫害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學生請普朗克呼籲德國物理學界來反對納粹壓迫猶太人,普朗克有一段名言:「如果你今天找三十個人來連署抗議,很快對方會找到一百五十個人來抗議你們,然後取代你們的工作!」普朗克有一個學生叫做勞厄,為人正直和愛因斯坦十分交好,也是諾貝爾獎得主,他不但沒有簽名這份告文明世界宣言的文件,還組織一個團體來反對軍國主義,在納粹主政的事情,非常同情關心這些猶太人同事的命運,他應該是愛因斯坦在柏林工作多年之後唯一的德國朋友。 倫理道德雖然重要,但是通常只能要求自己,沒有辦法拿來要求別人,偏偏它卻又是一個社會非常需要的東西,個人的選擇是價值,眾人的選擇就是文化。政治和倫理通常是兩個相反的方向,專業和倫理往往面臨到困難的挑戰,經濟和倫理更是許多人不經思考就可以決定。想要在這些地方抱持倫理都要做出困難的選擇和犧牲。台灣最強調倫理的地方在哪裡?當然不在政治上,不在專業上,更不可能在經濟上,這些常常跟它產生衝突的地方。我想台灣的倫理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在小朋友的那一本「弟子規」上吧!
李忠憲 2018-10-19